一、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论文文献综述)
陈洁[1](2013)在《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文中认为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明晰产权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流转包括全部产权交易和部分产权流转。部分产权流转是指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流转,如土地使用权流转、矿业权流转以及租赁业务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和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人们只能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本文在这种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确定性的部分产权流转价值的构成、计量与信息披露。根据部分产权流转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将产权流转分为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并构建了不确定性下产权流转的会计理论框架。由于不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在进行产权流转的价值计量与信息披露时,选择的计量属性也有所不同。对高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混合计量,对于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以公允价值计量。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矿业权为例。矿业权在勘探开采之前的流转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矿业权流转包括矿产资源权益的交换、转让、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会计作为提供信息的工具,必然反映这些问题。矿业权流转的不确定性程度极大,为了反映矿业权流转过程的风险,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矿业权流转价值,从受让方和转让方两个角度探讨矿业权流转过程中的价值计量。中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例。在我国特殊的产权体制下,土地产权只能部分流转。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为土地流转发布单独的会计规范,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成为现实,从土地二级市场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角度探讨我国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以期对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低度不确定性的产权流转计量主要以租赁业务为例。阐述租赁业务的产权内涵、分析现行世界各国租赁会计的发展情况。以4家上市航空公司为例,阐述我国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现状,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租赁业务新模式,分析将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将会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后,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都较资本化前有提高。信息披露是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重要部分。阐述矿业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及租赁资产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披露问题。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和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在风险披露方面的异同,认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程度下应披露更多的信息。本文的创新点有:(1)在我国特殊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以使用权流转为主的产权流转会计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在国内属首创。(2)现行会计规范对矿产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租赁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本文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研究产权流转价值的计量与信息披露。(3)将契约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产权流转会计中,突破了会计学就会计谈会计的局限,将会计理论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缺陷。根据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来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张学深[2](2011)在《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天然气资产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确认、计量、报告中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成本法框架下的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方法的选择及比较。由于会计理论及实践的限制,石油天然气资产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及其对石油天然气公司财务报告影响的问题,在国内目前还很少有深入的研究。由于石油天然气资产在历史成本法下很难准确的反映其真实价值,严重影响了石油天然气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此,有必要明晰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属性,进而对计量问题进行研究、改进,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论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基础理论出发探讨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对石油天然气资产成本的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计量提出一些改进建议。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见解回顾的基础上,介绍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二章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石油天然气资产的概念及特征,然后对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会计计量理论、资产计量理论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油气资产计量方法研究。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资产初始计量问题以及后续计量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我国油气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及其改进。论文第四章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对我国油气资产计量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前面章节研究成果,对准则提出了改进意见。第五章结论。论文的最后为结论部分。本文希望改进后的石油天然气资产会计计量能够提高石油天然气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为信息使用者的合理决策提供支持。
黄国良,康艳玲[3](2010)在《煤炭开采企业勘探阶段会计问题探讨》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开采企业生产活动与非资源企业存在很大差异,这也造就了煤炭行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而煤炭企业的勘探风险又与石油天然气企业不同,因此难以比照石油天然气准则。考虑煤炭开采企业勘探的自身特点,对国内勘探支出会计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煤炭开采企业勘探支出会计处理的建议。
耿建新,张宏亮[4](2008)在《资源性资产超额收益、隐性价值及其收益分配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使用2001年2005年中国采掘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资源性资产的超额收益率及其隐性价值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配对样本检验、配对样本回归及事件研究发现,中国采掘类企业的收益率超过其他行业,存在超社会平均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高出约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高出约3个百分点;同时发现,资源储量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资源性资产存在隐性价值。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初步的资源收益分配、资源税费改革的设想和完善会计准则的建议。
高燕燕,黄国良[5](2008)在《我国制定《煤炭开采准则》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煤炭工业的重要性、煤炭工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及完善煤炭成本等方面提出需加快制定煤炭开采准则。在分析IASB和AASB采掘业会计准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指出煤炭开采准则需重点解决成本缺失、资产减值和信息批露问题。
赵选民[6](2006)在《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会计政策的择定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石油能源紧缺的加剧,油价急剧上涨,石油生产公司盈利飙升,投资者趋之若鹜,全社会对石油公司的会计信息空前关注,对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石油公司会计政策的研究,是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核心部分,国内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侧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然而目前这类研究还一直停留在对某项规范、方法及程序研究的层面,没有将其全面展开系统地研究。本文将石油公司会计政策研究拓展到对其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现状分析以及未来改革走向等系统地有重点地全面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石油公司会计政策演进的轨迹及促进其变革的动因,分析影响石油公司会计政策择定的主要因素及规律,探讨石油公司国内外会计政策差异及产生原因,寻求改革的切入点及路径,为规范石油上市公司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依据。本文运用历史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及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观点,对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我国三大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现状与差异,以及上市公司组建、运行、信息披露过程的特殊会计政策进行了研究,归纳并分析了石油公司现行会计政策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改进建议。本文认为:石油生产企业会计政策的择定同其所处的会计环境密切相关。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能源需求对石油产业的依赖,石油工业体制改革及会计规范体系的变革是石油企业会计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因,石油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及石油企业文化是促进会计政策变革的重要因素;石油企业会计政策择定的实质是国家和企业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其变迁模式是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结合;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会计政策由于执行多重规范标准,国内、国外差异较明显,信息转换成本大,会计信息相关性差,其改革的出路在于率先实现与国际趋同;石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当改进,增加有关储量、非财务数据、前瞻性信息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石油公司许多会计政策对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采掘业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基本框架由八章构成,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重点综述了美国等石油生产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政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采掘业会计政策的研究动态,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石油天然气会计政策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为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基本理论研究,包括会计政策研究的一般理论,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及其会计有关基本概念,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程菲[7](2006)在《影响权益报告的主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基于公开发行B股公司股东权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用了两年多时间对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从制定程序到具体内容都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截至2005年2月15日,IASB发布了13项国际会计准则(IAS)的最后修订稿,已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共6项。1997年至2001年期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于2005年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并预计于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坚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方向,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发展方向,促进与国际准则的接轨。 本文以公开发行B股公司为样本,对87家B股公司2004年境内外年报进行调查(约占所有B股公司的80%),对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披露股东权益的差异调整项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找出造成同一会计主体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披露股东权益差异的主要项目。这些主要会计项目分别为:固定资产、商誉、投资、收入、政府补助、开办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递延税项、少数股东权益。文章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案例说明,从准则层次分析差异的主要成因,分别对相关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寻找造成披露差异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讨论我国会计准则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办法,提出促进准则规范的意见。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意义、背景、目标及成果。综述文章的选题依据、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研究目标及成果等。 第二部分介绍沪、深两市B股2004年年报调查情况。列表说明影响分别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披露的差异情况。 第三部分分析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差异,这一部分对固定资产、商誉、投资和政府补助相关准则进行了比较。 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并讨论我国准则努力的方向。
廖云[8](2005)在《企业财务风险度量与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的加剧,财务风险日趋复杂。这些风险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其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牵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增长态势。因此,研究其经营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应用较为实用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度量,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层次、不同经营理念上市公司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首先,本文以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统计学、投资学等理论知识,构建了有关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框架,形成了对财务风险的一般认识。其次,对财务风险度量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杠杆分析法的优越性,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杠杆分析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度量。最后,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共67家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数据,运用微观经济杠杆的理论,相应给出了该行业企业微观经济杠杆系数的实证取值范围,并阐述了杠杆分析方法的应用,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本文对微观经济杠杆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目的就在于为企业经营者在面对当今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时,提供一个清新简洁的应用工具,从而提高经营者的决策水平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龚光明,廖云[9](2004)在《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文中认为采掘行业的财务会计与报告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际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2004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征求意见稿6———“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这可视为该领域的一项最新进展。本文分析了该征求意见稿出台的背景与原因,并在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介评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点对我们的启示。
二、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论文提纲范文)
(1)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 第2章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1 产权流转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1 价值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契约经济学 |
2.1.4 产权会计理论 |
2.1.5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 |
2.1.6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
2.2 产权流转会计的基本问题 |
2.2.1 产权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 |
2.2.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的理论框架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矿业权为例 |
3.1 矿业权的界定及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1.1 矿业权的界定 |
3.1.2 矿业权流转制度的演进 |
3.2 矿业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3.2.1 探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2 采矿权的价值构成 |
3.2.3 矿业权的价值评估 |
3.3 矿业权流转计量属性的选择 |
3.3.1 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及计量方法比较 |
3.3.2 我国矿业权确认与计量的现状 |
3.3.3 公允价值在矿业权流转中的运用条件分析 |
3.4 矿业权流转——受让方会计 |
3.4.1 矿业权取得方式 |
3.4.2 矿业权资产的确认 |
3.4.3 矿业权资产的计量 |
3.5 矿业权流转——转让方会计 |
3.5.1 矿业权出售的处理 |
3.5.2 矿业权作价出资的处理 |
3.5.3 矿业权租赁的处理 |
3.5.4 矿业权抵押的处理 |
3.5.5 未探明储量矿业权资产转让收益的确认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土地使用权为例 |
4.1 土地产权流转内涵 |
4.1.1 土地产权及土地产权制度 |
4.1.2 土地资产及其特性 |
4.1.3 土地产权流转 |
4.1.4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 |
4.2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构成及评估 |
4.2.1 土地价值的构成 |
4.2.2 土地价值评估 |
4.3 土地流转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
4.3.1 现行会计政策对土地的核算 |
4.3.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土地流转价值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度不确定性产权流转计量:以租赁业务为例 |
5.1 租赁发展概况 |
5.2 租赁业务的产权流转分析 |
5.3 租赁资产价值的评估——期权模型的运用 |
5.4 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4.1 现行租赁会计基本规范 |
5.4.2 我国航空公司租赁会计处理现状 |
5.5 租赁会计新模式——“使用权模式” |
5.5.1 “使用权”模式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
5.5.2 “使用权”模式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1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
6.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1.3 中国财政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 |
6.2 不确定性产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1 矿业权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2 土地流转的信息披露 |
6.2.3 租赁业务的信息披露 |
6.3 产权流转的风险披露 |
6.3.1 风险信息披露的规范 |
6.3.2 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流转风险信息的披露现状 |
6.3.3 产权流转风险信息披露对策 |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2)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简要回顾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理论基础 |
2.1 石油天然气资产概念界定及其特殊性 |
2.1.1 石油天然气资产概念界定 |
2.1.2 石油天然气资产的特殊性 |
2.2 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理论基础 |
2.2.1 会计计量属性的考察 |
2.2.2 公允价值计量的引进 |
2.2.3 公允价值计量优势分析 |
第三章 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方法研究 |
3.1 石油天然气资产初始计量 |
3.1.1 成果法 |
3.1.2 完全成本法 |
3.1.3 成果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比较 |
3.2 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后续计量 |
3.2.1 石油天然气资产的折耗计量 |
3.2.2 油气资产减值计量 |
3.2.3 石油天然气矿区废弃义务和废弃成本 |
第四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现状及其改进 |
4.1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 |
4.1.1 石油天然气资产初始计量现状 |
4.1.2 石油天然气资产后续计量现状 |
4.2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实证分析 |
4.3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的改进 |
4.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存在的不足 |
4.3.2 中国油气资产计量的改进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源性资产超额收益、隐性价值及其收益分配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评述 |
3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 |
3.1 研究假设 |
3.2 基于配对样本的采掘类企业超额收益率存在性检验 |
(1) 配对样本选取 |
(2) 配对样本检验 |
3.3 基于配对样本的超额收益率测度 |
(1) 模型设计 |
(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事件研究的资源价值NPV效应分析 |
(1) 概述 |
(2) 事件描述及分析 |
(3) AR、CAR 的计算结果及其检验 |
(4) 结果 |
4 结论和启示 |
4.1 基本结论 |
4.2 资源性资产收益分配的启示及建议 |
(1) 调整思路。 |
(2) 变革思路。 |
4.3 完善资源会计准则的启示与建议 |
(5)我国制定《煤炭开采准则》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煤炭开采准则的必要性 |
1.1 煤炭生产特殊性决定煤炭企业核算和信息披露的特殊性 |
1.2 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要求必须规范煤炭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
1.3 煤炭工业改革发展要求改变现有煤炭企业核算办法 |
1.4 煤炭全成本核算要求制定煤炭开采准则 |
1.5 丰富、完善会计理论及其准则体系要求制定煤炭开采准则 |
2 国外采掘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发展 |
2.1 国际会议准则理事会 (IASB) 对采掘行业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 |
2.2 AASB对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研究的主要成果 |
3 我国《煤炭开采准则》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3.1 煤炭成本制度性缺失问题 |
3.2 资产减值业务的处理 |
3.3 财务报告附注中信息的批露 |
(6)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基本理论 |
2.1 会计政策的一般理论 |
2.1.1 会计政策的理论解释 |
2.1.2 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动机 |
2.1.3 会计政策的分类 |
2.1.4 会计政策研究本文的定位 |
2.2 石油公司生产活动及油气会计的基本概念 |
2.2.1 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有关基本概念 |
2.2.2 石油天然气会计的基本概念 |
2.3 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
2.4 石油天然气会计政策梳理 |
2.4.1 石油天然气基本会计政策 |
2.4.2 石油天然气会计揭示政策 |
2.4.3 油气矿权转让的会计政策 |
2.4.4 油气矿区废弃及环境恢复会计政策 |
2.5 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生产企业会计政策的历史变迁 |
3.1 石油生产企业会计政策的历史变迁 |
3.1.1 油气生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历史回顾 |
3.1.2 历史变迁中石油企业主要会计政策内容及评述 |
3.2 石油生产企业会计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3.2.1 石油企业会计政策变迁的体制分析 |
3.2.2 石油企业会计政策变迁的内在因素分析 |
3.2.3 石油会计政策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3.3 石油生产企业会计政策改革与发展 |
3.3.1 石油企业会计政策改革的背景分析 |
3.3.2 石油企业会计政策改革的趋势 |
3.4 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实证研究 |
4.1 石油上市公司财务体制及资本市场分析 |
4.1.1 我国三大石油上市公司概况 |
4.1.2 三大石油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
4.1.3 三大石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分析 |
4.1.4 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会计政策选择及信息披露的要求 |
4.2 三大石油公司会计政策的现状比较 |
4.2.1 中国石油的会计政策内容及构成特点 |
4.2.2 中国石化的会计政策及构成特点 |
4.2.3 中海石油的会计政策及构成特点 |
4.3 三大石油公司会计政策比较分析 |
4.3.1 三大石油公司会计政策比较与分析 |
4.3.2 三大石油公司境外财务报表披露内容对比分析 |
4.4 三大石油公司现行会计政策的总体评价 |
4.4.1 主要会计政策差异分析 |
4.4.2 三大石油公司会计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 |
4.4.3 我国石油公司会计政策的总体评价 |
4.5 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油上市公司组建中的会计政策 |
5.1 石油企业改制上市的途径选择 |
5.2 资产重组政策 |
5.2.1 经营资产的组合 |
5.2.2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
5.3 油气储量转让会计政策 |
5.4 财务剥离政策 |
5.4.1 核实原有企业的会计资料 |
5.4.2 理清上市公司与原有企业资产产权归属 |
5.4.3 正确计算报表数据 |
5.4.4 科学预测公司盈利 |
5.5 土地使用权处理政策 |
5.6 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油上市公司运行中的会计政策 |
6.1 油气储量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政策 |
6.2 油气资产确认政策 |
6.2.1 油气资产的概念及核算范围 |
6.2.2 油气资产的特征及核算 |
6.3 油气勘探成本计量政策 |
6.4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
6.5 油气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
6.6 矿权流转会计政策 |
6.7 联合经营权益会计政策 |
6.8 矿区废弃及环境恢复会计政策 |
6.9 石油公司纳税筹划政策 |
6.9.1 石油公司税收筹划的实践分析 |
6.9.2 石油公司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 |
6.9.3 政策性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
6.10 章小结 |
第七章 石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会计政策 |
7.1 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披露 |
7.1.1 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关系 |
7.1.2 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7.1.3 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就是一项会计政策 |
7.1.4 会计政策选择与信息披露要求的协调 |
7.2 石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策 |
7.2.1 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的一般要求 |
7.2.2 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原则 |
7.2.3 石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分析 |
7.3 石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政策的改进 |
7.3.1 会计信息披露政策改进的总体趋势 |
7.3.2 石油公司现行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
7.3.3 石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 |
7.4 章小结 |
第八章 论文结论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影响权益报告的主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基于公开发行B股公司股东权益(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意义、背景、目标及成果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现状的不足和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2 沪、深两市B股2004年年报调查情况 |
2.1 调查的概况 |
2.2 影响净资产差异的具体项目统计情况 |
3 分析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差异 |
3.1 固定资产准则比较 |
3.1.1 核算范围比较 |
3.1.2 初始成本的确认差异 |
3.1.3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
3.1.4 初始确认后的计量的差异 |
3.1.5 折旧处理差异 |
3.1.6 处置 |
3.2 商誉处理比较 |
3.2.1 准则比较基础 |
3.2.2 对自创商誉的处理 |
3.2.3 对外购商誉的处理 |
3.3 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比较 |
3.3.1 比较范围 |
3.3.2 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 |
3.3.3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
3.3.4 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 |
3.3.5 权益法核算的区别 |
3.3.6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3.3.7 房地产的投资 |
3.4 政府补助准则比较 |
3.4.1 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 |
3.4.2 关于政府补助的核算方法 |
3.4.3 政府补助确认的金额 |
3.4.4 政府补助的返还 |
4.结论 |
4.1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之总结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我国准则努力的方向 |
4.4 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出台对论文结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
后记 |
(8)企业财务风险度量与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I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2 文献回顾 |
1. 2. 1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1. 2. 2 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4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2. 1 风险的涵义 |
2. 1. 1 风险的定义 |
2. 1. 2 风险的主要特征 |
2. 1. 3 风险的分类 |
2. 2 财务风险的界定及其度量指标 |
2. 2. 1 财务风险的界定 |
2. 2. 2 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度量指标 |
2. 3 财务风险的管理 |
2. 3. 1 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
2. 3. 2 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 |
2. 3. 3 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
2. 4 小结 |
第3章 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
3. 1 企业财务风险度量:方法比较与选择 |
3. 2 杠杆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
3. 2. 1 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3. 2. 2 杠杆效应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
3. 3 小结 |
第4章 基于杠杆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4. 1 基本假设前提 |
4. 2 样本选取 |
4. 3 分析工具 |
4. 3. 1 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的因子模型法 |
4. 3. 2 企业杠杆系数法的计算及值域的确定 |
4. 3. 3 统计软件的选择 |
4. 4 实证结果及解释 |
4. 4. 1 因子模型法统计分析 |
4. 4. 2 杠杆系数值域分析 |
4. 5 研究结果的启示及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5. 1 启示 |
4. 5.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
5. 1 现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5. 2 目标设定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
5. 2. 1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设定 |
5. 2.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
5. 3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样本杠杆系数数据 |
四、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确定性产权流转会计论[D]. 陈洁. 湖南大学, 2013(09)
- [2]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研究[D]. 张学深. 内蒙古大学, 2011(03)
- [3]煤炭开采企业勘探阶段会计问题探讨[J]. 黄国良,康艳玲. 煤炭工程, 2010(05)
- [4]资源性资产超额收益、隐性价值及其收益分配实证研究[J]. 耿建新,张宏亮. 管理科学, 2008(06)
- [5]我国制定《煤炭开采准则》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关键问题[J]. 高燕燕,黄国良. 中国煤炭, 2008(03)
- [6]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D]. 赵选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影响权益报告的主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基于公开发行B股公司股东权益[D]. 程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8]企业财务风险度量与控制问题研究[D]. 廖云. 湖南大学, 2005(08)
- [9]矿物资源勘探与评价活动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ED6介评[J]. 龚光明,廖云.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