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发布粮食质量新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罗廷锦[1](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刘明可[2](2020)在《产业风险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标准调整及其实施环境分析 ——以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修订为例》文中指出为解决日趋凸显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对食品安全标准开展了整合与修订工作。然而,针对一些标准制定的宽严引发业界争议。本研究以标准的制定与调整需要在健康风险、产业风险与规制成本之间寻求一种经济上均衡为切入点,以玉米黄曲霉毒素为具体研究对象,从产业风险的视角探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从理论上,可丰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制经济学研究,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与规制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从实践上,全面、准确地认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挥作用的条件,便于政府对标准制定与执行实行有效管理,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与动态调整提供经济依据,为具有自然属性的其它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首先构建了食品安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相匹配的逻辑框架,然后对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体系进行比较与评价,又从产业风险视角对影响标准实施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剖析,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1)我国目前已建立的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较为完备的与配套的;(2)受黄曲霉毒素自然生长属性约束,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执行新国标使我国面临着来自气候、采收及仓储等条件的巨大挑战;(3)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影响,执行更严标准的市场效应难以在短期内显现,长期的市场效应有待观察;(4)生产企业采用原料选择、比例控制及针对性的霉菌毒素脱毒剂等防控措施来规避、分散与削减霉菌毒素的污染风险,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内化风险措施;(5)对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的监管存在着单个毒素标准与多种毒素协同效应之间的矛盾、产地监管与销地监管的矛盾、检测指标与检测成本的矛盾、投入品监管与产出品监管的矛盾,使得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实施被实质上弱化。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条件的约束,应构建研究经济原则指导下的食品安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产业现实的匹配性,应推进标准修订中的产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应建立对不同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制定自然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中的规范性要求;应正确认识实施环境建设对食品安全标准调整的重要意义,逐步推进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的建设。
叶萌[3](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蒋五一[4](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潘玉[5](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本刊综合报道[6](2018)在《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文中研究指明时光飞逝,一晃又到年底了。转过头看一看,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真有点多,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有哪些利好的消息,有哪些令人痛心的事件,还有哪些挫折与磨难,也好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后提高。
薛朝红[7](2018)在《标准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6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达到了1385.78亿美元,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15.44%。总体上,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然而,中国农产品仍面临着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这些国家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等方面的标准壁垒。因此,加强标准化进程和努力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差距,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论文从标准主导国际竞争的背景出发,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标准化的出口贸易效应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从出口国标准化水平相对领先和相对滞后两种情形下探究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机理。同时,分别从中国农业标准化机构数量、农业标准数量、农业标准的国际采标率以及中国农产品总体和细分行业的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运用熵权TOPSIS法从标准化的基础条件、标准化的数量和标准化的质量来反映中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以及从静态性、动态性角度评价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然后通过测算贴近度得出,农业标准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即从较差水平向良好水平转变。在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绩效方面,2000-2005年呈波动状态,介于较差水平和中级水平之间;2006-2010年呈持续上升态势,从中级水平上升至良好水平;2011-2016年从良好水平上升至优质水平。运用VAR模型分析农业标准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总体效应,运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农业标准化对中国5类代表性细分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短期中,标准化因滋生成本费用的上升而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产生一定的阻力,在长期中,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会逐步显现。其中,粮食类产品、林业类产品和水产品类的农业标准化水平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存在着正向的作用,且以林业类产品最为显着。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加强标准自主创新,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推进标准国际化,减少标准冲突和贸易摩擦;强化标准约束,扩大标准覆盖范围;完善标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标准交流与培训四个方面展开对策探讨。
刘芸[8](2017)在《参与主体视角下我国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通过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ISO,2004)在国际贸易中,一般将标准视为与技术法规(又称强制性标准)相对应的,是由市场社会主体自发制定,自愿使用的规则。(WTO,1995)较多发达国家的标准体制主要由自愿性标准构成,用于满足市场主体的需要,而政府制定的技术法规主要服务于健康、安全、环保等基础公共需要。如美国标准体制主要由自愿性标准构成,由非政府性质的标准化组织在自愿协商基础上制定标准(OMB,1998),已有超过600个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约5万项自愿性标准。(Breitenberg,2009)美国的标准化组织之间彼此竞争,同一领域可能有多家标准化组织制定不同的自愿性标准,其中最大的20家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全美90%的标准。欧盟标准体制也是如此,除了政府发布的技术法规和指令外,主要是非政府性质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自愿性标准构成(European Commission,1999)。然而,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制定和执行的标准体制。与国际国外普遍认同的将标准等同于自愿性标准的做法不同,我国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标准。自198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至今,我国的标准体制是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制定的供企业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共同构成。由于企业标准是单个企业制定并在其内部执行的规则,影响范围有限,一般不纳作标准讨论范围内(根据上述有关“标准”定义,标准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使用,而企业标准仅适用于单个企业内部,未满足“共同使用”的准则)。除企业标准之外,我国的无论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均由政府组织制定、实施和监督,并没有市场社会主体自愿制定使用的标准。然而标准由政府主导制定与实施,所带来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即标准老化滞后,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根据标准评估和复审(截至2016年年底),在我国现有的13290项强制性标准中,有超过500%的强制性标准需要被废止,或者转为推荐性标准;在我国近10万项推荐性中,有近30%左右需要修订完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和国际国外类似的标准,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达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启动标准体制改革,提出将市场和社会主体作为标准制定主体,以及标准使用的主体。在除健康、安全、环保、反欺诈等基本通用范围之外,由市场和社会主体发挥作用。在我国标准体制中,引入了自愿性标准这类与国际国外标准内涵类似的标准类型,并将此命名为团体标准。至今,我国已涌现了 515个团体标准制定组织,截至2017年3月底,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登记的我国团体标准,数量已经达到812项。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标准参与主体的视角,对我国标准(符合国际国外标准定义的标准)是否对交易产生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标准的制定者和使用者,相对于未使用标准者,在交易方面有较好的促进效应。标准制定者通过标准,能够获得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同时标准和技术创新二者的互相激励,也能促进标准制定者整体效益的提升。对于标准使用者而言,通过标准使用,学习模仿标准制定者,从而大大降低了标准使用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其开拓新市场的信用水平。对于未使用标准者,由于标准制定者和标准使用者,通过标准的制定和使用实现的显着效益提升,增加了未使用标准的竞争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未使用标准可能会成为新的行业追随者,或成为新的行业领先者。本文共计7章,各章研究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1章为导论。基于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提炼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并对有关标准及标准影响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在评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即我国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问题。第2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通过对标准以及标准效应等相关概念的界定,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对象。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为后续分析我国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提供理论基础。第3章为国内外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的分析。通过标准演化发展过程中参与者及效应分析,以及国内外标准体制中参与主体的横向比较,分析标准参与主体的构成的共同规律。第4章为标准促进效应的理论解释与模型构建。从标准的制定者、标准使用者、未使用标准者三大主体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标准对交易促进效应的分析。第5章为基于制定主体视角的标准效应分析。通过对我国标准两个典型案例,从标准制定主体的视角,分析对交易的促进效应。第6章为基于使用主体视角的标准效应分析。通过标准使用主体的定量分析,分析标准对使用主体在交易方面的促进效应。第7章为政策建议。从标准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标准促进效应的政策建议。第8章为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结论,分析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为: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从标准参与主体的视角,构建了标准对交易促进效应理论模型,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刘婷[9](2016)在《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提出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问题。美国法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规定与欧盟法的规定有显着不同,这些差异已经突破国内法的层面,上升并演变为国际法问题。因此,本文对美国倡导的自愿标识制度和欧盟倡导的强制标识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剖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导致的严重问题。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不仅使得有关转基因食品贸易的国际争端凸显,非关税壁垒增加;还导致地理标志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与判断;更严重影响了经济自由化和贸易的公平性。基于国际贸易中现有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以及对美国转基因食品规制的现状的分析,进而揭示出美国自愿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最后对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了深层的总结与剖析。与美国不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建立在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监管框架下,强制标识制度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制度本身特点鲜明。目前,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国际协调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在WTO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诸如同类产品的认定问题、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的优先性问题和SPS协议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问题。虽然国际协调乏力,但是多种规则的协同与差异还是为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留有一定的商榷空间。WTO的法律制度为国际贸易中的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限定地理标志,还是基于SPS协议建立一套新的监管评级制度,都是力求通过完善WTO规则来解决问题。2015年TPP协议达成,TPP协议中对于SPS措施的规定,为WTO的SPS协议的完善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从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与监管中,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立法和规则并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他们在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问题上都持有谨慎态度。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并不完善,转基因食品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李玥,闵国春,乔丽娜,倪姗姗,王利丹[10](2011)在《我国粮食标准化工作体系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我国食品标准和粮食标准分类和管理的情况,我国粮食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粮食标准体系的构成,对今后粮油标准体系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二、国家发布粮食质量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发布粮食质量新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2)产业风险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标准调整及其实施环境分析 ——以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修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全面推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 |
1.1.2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修订与产业现实的矛盾 |
1.1.3 霉菌毒素污染标准的调整与实施可能面临的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研究 |
1.2.2 最低质量标准的福利效应研究 |
1.2.3 食品安全标准的贸易效应研究 |
1.2.4 霉菌毒素标准的相关研究 |
1.2.5 产业风险研究 |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2.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调整的理论分析 |
2.1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调整的经济分析 |
2.1.1 一个关于标准的理论模型 |
2.1.2 标准对福利的影响 |
2.1.3 标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2 产业风险视角下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调整 |
2.2.1 标准规制与产业风险形成 |
2.2.2 产业风险的转嫁分担 |
2.3 基于产业风险的食品安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匹配的逻辑框架 |
2.3.1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必须与其实施环境相匹配 |
2.3.2 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环境 |
2.3.3 食品安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匹配的逻辑框架 |
3.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体系 |
3.1 典型国家的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比较 |
3.2 调整前后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 |
3.2.1 食用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的调整 |
3.2.2 饲用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 |
3.3 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比较 |
3.3.1 生产环节的黄曲霉毒素标准 |
3.3.2 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黄曲霉毒素标准 |
3.3.3 消费环节的黄曲霉毒素标准 |
3.3.4 供应链各环节黄曲霉毒素相关配套标准 |
3.4 对我国黄曲霉毒素标准法规体系的现状评价 |
3.4.1 完备性较强 |
3.4.2 配套性较强 |
4.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状评价与自然诱因分析 |
4.1 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状评价 |
4.1.1 来自企业的数据检视 |
4.1.2 来自政府抽检机构的数据检视 |
4.1.3 来自收储部门的数据检视 |
4.2 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自然诱因分析 |
4.2.1 气候因素 |
4.2.2 采收因素 |
4.2.3 储藏因素 |
4.3 从自然属性检视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面临的产业约束 |
4.3.1 现实与标准的差距 |
4.3.2 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的自然条件约束 |
5.产业风险视角下对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环境的分析 |
5.1 市场环境:实施更严格标准的市场效应 |
5.1.1 分析模型 |
5.1.2 新标准实施前后玉米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 |
5.1.3 从玉米供求变化中分析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的市场效应 |
5.2 技术环境:企业规避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的技术选择 |
5.2.1 主动防控:规避风险 |
5.2.2 被动调整:分散风险 |
5.2.3 技术支持:弱化风险 |
5.3 管理环境:政府监管影响产业风险形成与分担 |
5.3.1 政府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监管难题 |
5.3.2 监管部门对产业风险的控制 |
5.4 思考: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的匹配 |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针对食品安全标准修订 |
6.2.2 针对食品安全标准实施环境的治理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3)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域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
1.4.1 现实问题分析 |
1.4.2 科学问题提出 |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选题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创新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上海市概况 |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
3.1.3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
4.2.3 数据来源 |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3.1 研究思路 |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1 长田社区概况 |
5.2.2 数据来源 |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3.1 研究思路 |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
5.3.3 问卷调查法 |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
5.5.1 规划管理策略 |
5.5.2 规划实施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专家访谈 |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施行 |
2.新政策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
3.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省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
4.“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审核评价强则出台 |
5.国家科技奖3项授予“水稻科学家” |
6.河间驴肉事件引发行业整治 |
7.中国轻工业升级与创新产品助力“乐享生活”新模式 |
8.专家解读2017年十个食安热点 |
9.六部门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脱贫与生态文明实现“双赢” |
10.2017年食品抽检结果和2018年监督抽检计划公布 |
11.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 严格落实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 |
12.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科技部联合推进食药科技创新 |
13.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2018-2025年) 》 |
14.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与中国科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15.春节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9260亿元同比增长10.2% |
16.“阿胶只是水煮驴皮”官微引发热议 |
17.生乳国标8年后再修订 |
18.《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2018年工作要点》发布 |
19.“八宝粥是海绵造”疯传朋友圈 |
20.农业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
2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工作即将展开 |
22.《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安双创”工作的意见》发布 |
23.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4.3·15晚会打击食品谣言, 曝光山寨食品 |
25.第98届全国糖酒会落幕, 入场人次破40万创纪录 |
2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
27.我国首次提出食品工业减盐策略 |
28.加工食品中糖摄入风险评估工作启动 |
29.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指导意见》 |
30.我国首个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督条例实施 |
31.工信部再次强调省级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可跨省销售 |
32.全国轻工业质量标准工作大会在京召开 |
33.中国首部居民补碘指南发布 |
34.首部《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出炉 |
35《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发布 |
36.“真假三文鱼”惹争议 |
37.国务院发布振兴中国奶业新政 |
38.铁路部门新增互联网订餐站点 |
39.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
40.2018-2025年要创建10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
41.食用植物油出台国家标准 |
42.我国婴幼儿辅食首次规定镉临时限量值 |
43.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
44.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 |
45.我国发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
46.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合力推动奶业振兴 |
47.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 |
48.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规范婴配粉产品配方变更注册 |
49.40家国家级食品行业组织发布反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约 |
50.国内首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出台 |
51.第十一届中国冷冻食品产业大会暨中国餐饮产业 (郑州) 博览会举办 |
52.《中国奶业质量报告 (2018) 》发布 |
53.2018 (第二十四届) 中国月饼文化节开幕 |
54.我国发生4起非洲猪瘟疫情 |
55.《电子商务法》经审议通过 |
56.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复检和异议工作 |
57.我国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
58.九机构联合发布食品行业“三减”倡议 |
59.习近平考察东北三省时强调要端稳自己饭碗 |
60.9月29日起全国铁路停供常温链盒饭 |
61.电商平台启动反欺诈反虚假宣传电商联盟 |
62.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式实施 |
63.平遥陈醋造假被曝光 |
64.《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问答》发布 |
65.公安部部署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行动 |
66.一份商品比较试验报告引发酱油“恐慌” |
67.上海中芯学校餐食供应商被立案调查 |
68.农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茶叶区域信贷政策》 |
69.《2018食品产业营养与健康发展趋势报告》发布 |
70.预防食品掺假, 全球业界精英商讨建立“金标准” |
71.《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发布 |
72.中烹协发布外送、自动售贩机等八项团体标准 |
73.我国持续推动食品经营许可工作 |
74.天津国际肉类与食品进出口博览会举办 |
75.“注水牛”问题频出 |
76.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不影响食品安全 |
(7)标准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中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2章 标准化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标准的含义 |
2.1.2 标准化的含义 |
2.1.3 出口市场结构的含义 |
2.2 标准化影响市场结构的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
2.2.2 标准化的出口贸易效应理论 |
2.2.3 市场结构的理论基础 |
2.3 出口市场结构的评价指标 |
2.3.1 市场集中率指数 |
2.3.2 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 |
2.3.3 多样性指数 |
2.3.4 匹配性指数 |
2.3.5 短期结构变迁指数 |
2.4 标准化影响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 |
2.4.1 标准化影响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路径 |
2.4.2 标准化影响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中国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标准化进程 |
3.1.1 中国农业标准化机构数量 |
3.1.2 中国农业标准数量 |
3.1.3 中国农业标准的国际采纳 |
3.2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3.2.1 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总体分析 |
3.2.2 代表性细分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第4章 标准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标准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熵权TOPSIS法 |
4.1.2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标准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标准化的各指标熵权和贴近度的测度 |
4.2 中国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总体效应研究 |
4.2.1 相关指标的选取 |
4.2.2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检验 |
4.3 中国农业标准化对代表性细分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研究 |
4.3.1 变量的选取 |
4.3.2 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
4.3.3 实证结论 |
第5章 优化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标准化策略 |
5.1 加强标准自主创新,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 |
5.1.1 加强标准的自主创新与推广 |
5.1.2 力求标准的质量提升 |
5.2 推进标准国际化,减少标准冲突和贸易摩擦 |
5.2.1 努力与国际标准相接轨 |
5.2.2 积极开展农产品国际认证 |
5.3 强化标准约束,扩大标准覆盖范围 |
5.3.1 加强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标准约束 |
5.3.2 完善农产品合格评定程序 |
5.4 完善标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标准交流与培训 |
5.4.1 加强标准委员会、企业、协会三方合作 |
5.4.2 加大农业标准化培训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8)参与主体视角下我国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标准的研究综述 |
1.2.2 标准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3 标准参与主体的研究综述 |
1.2.4 已有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3 分章节内容 |
1.4 本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本选题的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标准 |
2.1.2 标准的分类 |
2.1.3 标准化活动的参与主体 |
2.1.4 促进效应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2 标准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工具 |
2.2.3 选用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原因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1 标准产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1.1 近代以前标准的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1.2 近现代标准的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1.3 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的纵向分析 |
3.2 国外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2.1 美国的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2.2 欧盟的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2.3 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的横向分析 |
3.3 我国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分析 |
3.3.1 改革前我国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 |
3.3.2 改革后我国标准参与主体及其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 标准参与主体的促进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
4.1 标准对制定者的促进效应 |
4.1.1 标准集中表达了行业领先者的经验技术 |
4.1.2 制定主体通过标准能获得竞争规则话语权 |
4.1.3 实现标准与技术创新二者的互相激励 |
4.2 标准对使用者的促进效应 |
4.2.1 行业追随者通过标准学习模仿新技术 |
4.2.2 通过使用标准实现对质量的公正衡量 |
4.2.3 使用标准是开拓市场的信用保证 |
4.3 标准对未使用标准者的促进效应 |
4.3.1 增加未使用标准者的竞争压力 |
4.3.2 吸引未使用标准者成为新的行业追随者 |
4.3.3 推动未使用标准者可能成为新的行业领先者 |
4.4 标准促进效应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制定主体视角下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 |
5.1 对标准制定主体的促进效应:以沙湾工业洗水机标准为例 |
5.1.1 无明确标准依据的洗水机行业的初创和发展 |
5.1.2 缺乏标准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危机 |
5.1.3 通过标准满足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迫切需求 |
5.1.4 制定标准促进行业的再度崛起 |
5.2 对标准制定主体的促进效应:以闪联标准为例 |
5.2.1 标准的制定源于对市场需求的发现 |
5.2.2 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断完善标准制定主体的组织架构 |
5.2.3 通过标准制定获得国内外的市场认可 |
5.3 本章小结 |
6. 使用主体视角下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6.2 企业使用标准的特征性事实 |
6.3 主要测度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6.3.1 使用标准的测算方法 |
6.3.2 企业经营绩效的测算方法 |
6.3.3 匹配变量的测度指标 |
6.3.4 识别策略 |
6.3.5 分组统计结果 |
6.4 估计结果 |
6.4.1 倾向得分的Logit估计 |
6.4.2 倾向匹配得分的估计结果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平衡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政策建议 |
7.1 建立发挥标准促进作用的政策体系 |
7.2 不断培育发展我国标准制定主体 |
7.3 鼓励在交易中使用标准进行质量衡量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的总结 |
8.1.1 初步梳理了标准影响效应方面的的相关文献 |
8.1.2 构建了标准市场促进效应的理论模型 |
8.1.3 实证证明了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 |
8.2 主要结论 |
8.2.1 基于国内外标准体制的比较发现标准对交易有促进作用 |
8.2.2 通过案例分析证明标准对制定主体有促进作用 |
8.2.3 通过定量分析证明标准对使用者有促进作用 |
8.3 本文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编程代码 |
附录2: “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主要情况 |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9)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与专有名词对照表 |
导论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影响与成因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影响:争端与壁垒 |
一、国际贸易争端凸显 |
二、非关税壁垒的增加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成因 |
一、农业贸易政策的分歧 |
二、对待转基因食品的立场分歧 |
三、复杂的农产品贸易关系 |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国内法标识:自愿与强制 |
一、自愿标识制度 |
二、强制标识制度 |
三、制度差异协调乏力 |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国际协调——WTO规则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协同与差异 |
第一节 WTO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之同类产品认定 |
二、问题解决的障碍之WTO与 MEA的优先适用 |
三、SPS协议的适用 |
第二节 《生物安全议定书》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性——《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范围 |
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多种国际规则的协同与差异 |
一、《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差异点 |
二、《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相同点 |
三、《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优先性 |
四、多种规则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第三章 自愿标识的倡导—美国的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制 |
第一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演进:从过程到产品 |
一、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早期:EPA主导下的基于过程的监管 |
二、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中期:OSTP下基于产品的监管 |
三、美国对转基因食品规制的近期:FDA的主要权责 |
第二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从自愿标识到强制标识 |
一、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与自愿标识制度的特点剖析 |
三、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律 |
一、侵权保障 |
二、联邦法制 |
第四章 强制标识的代表—欧盟的层级监管与政治考量 |
第一节 欧盟对于GMO的安全立法框架 |
一、初期监管 |
二、中期监管 |
三、公约义务 |
第二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分析 |
一、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管制的理论基础 |
二、强制标识制度与1829/2003 条例 |
三、强制标识制度与1830/2003 条例 |
第三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特点评析 |
一、标识的性质 |
二、标识的特点 |
三、链条式监管 |
第四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层级监管的政治考量 |
一、层级监管 |
二、政治考量 |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WTO框架下的可行性方案探讨 |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限定 |
一、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 |
二、地理标志与转基因食品 |
三、地理标志的限定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SPS协议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 |
一、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概述 |
二、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的目标和标准 |
三、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TPP协议带来的新思考 |
一、TPP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文本解读 |
二、TPP的 SPS措施与欧盟转基因案 |
三、TPP对 SPS协议的发展是否适用于转基因食品? |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问题解决与中国路径 |
第一节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立法与问题 |
一、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关于GMO的立法框架 |
三、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
四、我国GMO立法与标识制度的特点与缺憾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
一、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及标识管制严格 |
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制差异明显 |
三、三种模式与中国选择 |
第三节 中国路径 |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完善的基本思路 |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完善 |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我国粮食标准化工作体系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食品标准分类和管理的有关情况 |
1.1 标准分类 |
1.2 食品标准化工作体系 |
1.3 粮食标准化工作体系 |
1.4 粮食标准的范围 |
2 我国粮食标准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 我国粮食标准体系发展历程 |
2.2 我国粮食标准体系现状及构成 |
2.2.1 粮食产品质量标准 |
2.2.1.1 主要原粮油料质量标准 |
2.2.1.2 主要成品粮油质量标准 |
2.2.1.3 小品种粮食质量标准 |
2.2.1.4 粮油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
2.2.2 检测方法标准 |
2.2.3 机械标准 |
2.2.4 储藏标准 |
2.2.5 基础和管理标准 |
2.3 粮食标准体系标龄情况 |
3 我国粮食标准体系发展展望 |
四、国家发布粮食质量新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产业风险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标准调整及其实施环境分析 ——以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修订为例[D]. 刘明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5]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新闻[J]. 本刊综合报道.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5)
- [7]标准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D]. 薛朝红. 江苏大学, 2018(04)
- [8]参与主体视角下我国标准对交易的促进效应研究[D]. 刘芸. 武汉大学, 2017(06)
- [9]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D]. 刘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我国粮食标准化工作体系现状及展望[J]. 李玥,闵国春,乔丽娜,倪姗姗,王利丹. 粮油食品科技,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