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母牛排卵的激素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强,王林,赵善江,郝海生,杜卫华,赵学明,邹惠影,朱化彬,庞云渭[1](2021)在《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肉牛产业不断调整优化,母牛存栏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可繁殖肉用母牛数量持续减少,母牛受胎率普遍不高,犊牛成活率低,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通过应用生殖激素处理调控母牛发情周期,促进母牛发情,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在提高母牛繁殖力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当今家畜繁殖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由于中国肉牛养殖集约化程度低,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肉牛上的应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不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程序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影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处理母牛发情配种妊娠率的因素很多,如何对该技术实现进一步优化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国内外针对于同一生殖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激素组合及激素注射的间隔时间、激素的替换等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综述了定时输精技术原理、主要程序及国内外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建立高效的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体系实现该技术在肉牛产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周正义,田莉,田宏志,李茹意,段晨莹,OBIANWUNA Uchechukwu Edna,吕丽华,王栋[2](2021)在《母牛安静发情鉴定技术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安静发情母牛无明显发情行为,但具有正常卵泡发育、排卵过程,尚无理想的发情鉴定方法,常常错过人工输精最佳时机,导致产犊间隔延长,饲养成本增加。为此,本文综述了安静发情的鉴定方法概况及母牛安静发情的可能诱因。并指出,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营养可尽量减少母牛安静发情。此外,深入挖掘粪便、尿液、乳汁等发情标志物,研究其化合物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并借助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技术,研发更精准、高效的发情鉴定技术,就有可能彻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技术瓶颈。
文信旺,贾银海,潘锐,吴思谦,黄香,戴黄山,黄明光,梁金逢,周晓情,王启芝[3](2021)在《广西西门塔尔肉牛超数排卵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分析广西牛超数排卵技术实施现状,[方法]试验设计在广西宾阳、都安、大化、崇左等4个肉牛养殖场(4组)各选择16头西门塔尔成年母牛作为试验母牛,采用孕酮栓(GIOB)+促卵泡素(FSH)+氯前列烯醇(PGF2)的方法对试验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观测试验母牛获得总胚胎数、可用胚数、一级胚数,分析超数排卵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超数排卵处理后,试验牛每头获胚胎3~14枚,平均(8.02±2.75)枚;每头获可用胚1~9枚,平均(4.64±1.84)枚;每头获一级胚0~3枚,平均(1.56±0.94)枚,总胚、可用胚、一级胚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是,都安组头均总胚、可用胚、一级胚比所有试验牛平均值分别提高5.99%,6.47%,16.03%。[结论]结果表明,广西规模化牛场实施超数排卵进展顺利,超数排卵效果良好,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都安组在获得胚胎数量和质量方面最佳。
吴玉江,索朗达,巴贵,次仁德吉,德吉,阿旺措吉,付雪峰[4](2021)在《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定时输精(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TAI)技术已经成为家畜繁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实用技术,对实现家畜高效集中配种和提高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家畜的繁殖调控规律,针对如何通过外源激素人为调控家畜生殖激素水平来实施定时输精做一综述,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作为家畜同步发情排卵的主要处理方法,详述了不同家畜品种定时输精的程序,剖析了家畜卵泡同步发育、黄体退化和排卵时间等影响家畜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实际生产中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丁素敏[5](2020)在《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优秀种公畜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影响牛受胎率的关键因素是输精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的预测排卵时间和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畜牧科技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难题。牛是规律性发情动物,在发情排卵过程中受到机体激素的调控。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做到同期排卵,然后进行集中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极大提高生产率。该文主要分析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论述该项技术的具体发展前景。
靳爽[6](2020)在《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探究了体况对奶牛分娩行为、血浆激素含量及其犊牛初生重、初乳采食量的影响以及产后母牛的舔舐对犊牛的行为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分娩期母牛和新生犊牛的精细化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由两个试验组成,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体况奶牛分娩行为和血浆激素含量的差异并探究奶牛体况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的产母犊的头胎荷斯坦奶牛,依据分娩时的体况评分(BCS)分为体况肥胖组(3.75≤BCS≤4.25)20头、体况正常组(3.25≤BCS≤3.50)16头。录像记录奶牛分娩时的行为,检测奶牛分娩后血浆各激素含量,记录犊牛的初生重和初乳采食量。结果表明:1)体况肥胖组奶牛分娩过程中出现腹部收缩到犊牛产出的时间间隔显着长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羊膜囊可见到犊牛产出时间间隔有长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9),露蹄后至犊牛产出时段里的起卧次数也有多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8)。2)体况肥胖组奶牛血浆催乳素含量显着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血浆催产素含量有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6),血浆皮质醇含量显着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3)体况肥胖组总采食6 L初乳的犊牛比例较体况正常组有减少的趋势(P=0.09)。综上所述,相比体况正常奶牛,分娩时体况肥胖奶牛应激反应较大,产程较长,所产犊牛初乳采食量较低,因此应加强围产期奶牛的体况管理,避免过肥。试验二: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牛的舔舐对新生犊牛行为、应激水平及免疫的影响。试验选取了30头初生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依据其出生后被母牛舔舐的时长分为两组,出生后仅被舔舐几下或没被舔舐为对照组(Con组),出生后被舔舐1520 min(Lick组),每组15头。录像记录犊牛被舔舐之后24 h的行为,检测犊牛被舔舐之后0 h及24 h血清应激激素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1)进入犊牛舍到初次成功站立的时间间隔,Lick组犊牛有短于Con组的趋势(P=0.06),Lick组犊牛在初次尝试站立至实现成功站立期间尝试站立次数有少于Con组的趋势(P=0.09),且尝试站立至成功站立所用时长显着短于Con组(P<0.05)。2)Lick组犊牛采食初乳时站立时长占总采食时长的比例有高于Con组的趋势(P=0.07)。3)采食初乳前后,Lick组犊牛站立时长与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P<0.01);躺卧时长显着低于Con组(P<0.05);行走时长与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1,P<0.01);探索时长有高于Con组的趋势(P=0.08),探索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4)被舔舐之后Lick组犊牛血清皮质醇水平显着低于Con组(P<0.05)。在被舔舐后24 h,Lick组犊牛血清白介素-2含量有低于Con组的趋势(P=0.097),白介素-6含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母牛分娩后对新生犊牛进行1520 min的舔舐可以降低犊牛的应激水平,增强新生犊牛的活力,同时使犊牛更为活跃。
田宏志,陈晓丽,李欣,李茹意,王栋[7](2020)在《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为探究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同期排卵技术处理效果,指导同期排卵技术优化。本研究自动监测了18头20月龄左右同期排卵(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和17头产后40~60 d预同期排卵(PG-PG-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应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母牛发情监测。结果发现,同期排卵处理母牛发情时阴道温度平均升高(0.43±0.20)℃,持续(12.37±2.73) h;活动量平均升高(18.28±18.61)倍,持续(11.00±1.68) h;排卵时阴道温度平均下降(0.20±0.10)℃,持续(11.00±1.68) h。自动化发情监测显示,同期排卵处理母牛7头发情并排卵;预同期排卵母牛GnRH处理前全部发情排卵。两种同期排卵处理,虽可改变母牛性周期进程,促进母牛性周期同步化,但均难以使母牛性周期完全同步。因此,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和发情鉴定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金敬栋[8](2020)在《延边黄牛活体采卵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边黄牛是具有延边朝鲜族特色的优质肉牛品种,是我国宝贵的耐寒黄牛品种资源,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畜禽品种资源财富。但目前延边黄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基础设施和机构不够完善,基础母牛投入数量依然较少,新品种的选育选配进展缓慢,不能满足于市场需求。采用OPU技术的胚胎移植方法是提高母畜繁殖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将延边黄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延边黄牛产业化生产的活体采卵(OPU)、同期发情、胚胎移植等方法,为畜牧工作者提供可靠的实施依据。本试验的结果如下:1.延边黄牛OPU实施间隔2次/周与1次/周所获平均可利用卵子数量(平均可用卵数)和卵子回收率差异不显着(P>0.05)。2.利用OPU回收的可用卵数存在个体间的差异(P<0.05),但季节(春季、夏季)对延边黄牛OPU的卵子回收率差异不显着(P>0.05)。3.延边黄牛进行连续的OPU操作中,四月次的平均可用卵数显着低于其他月次(P<0.05)。4.实施同期发情技术在两种不同的季节(夏季、冬季)无显着性差异(P>0.05)。5.同期发情组与自然发情组的黄体合格率和胚胎移植受胎率差异不显着(P>0.05)。
黄育雯[9](2020)在《安格斯牛下丘脑和垂体转录组学的分析及与繁殖性状的相关验证》文中提出畜禽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了后代品质及经济效益,只有尽可能的发挥牛的繁殖潜力,加快牛群的繁殖速度,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在此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停下。关于性腺轴对繁殖行为的调控机理已经有一定理解,但是尚不完全清楚哪个基因或哪些基因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繁殖性能差异。安格斯牛优点众多,生长迅速,泌乳力强,性成熟早,平均12-14月龄时达到性成熟,18月龄基本上可以进行初配,30月龄完成头胎生产。目前由于安格斯牛优质的肉用性能和种用价值,受到养殖业者的热烈追捧。因此,进一步提高对生殖调控网络的认识,应用于安格斯牛的生产实践,是提高繁殖力增加经济价值的重点。本课题挑选了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安格斯母牛按月龄分为3组,每组各3头,组内牛的生理状态、体型体态相近。取垂体和下丘脑组织用于高通量测序,根据基因表达量系统挖掘影响安格斯牛繁殖性能的差异基因,为后续育种改良及重要候选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安格斯牛生殖调控网络的完善提供有效依据。经过测序质量控制,在18个样品的转录组分析中,共获得129.18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6.30Gb,GC含量大于47.61%,Q30的碱基百分率均不小于94.19%。转录组数据和参考基因组序列比较得出,每个样品的Reads和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在95.06%-96.53%。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在垂体(G1vsG3,G1vsG5,G3vsG5)和下丘脑(G2vsG4,G2vsG6,G4vsG6)中分别共收集到35和50个差异基因,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根据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与6月龄相比,18月龄时垂体和下丘脑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新陈代谢和免疫疾病通路中,帮助机体完成各组织的发育,同时为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此外下丘脑中LOC511936下调激活卵巢类固醇合成通路,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释放。30月龄时,垂体和下丘脑均能激活钙信号通路和味觉转导通路,单独来看,垂体差异基因还在长寿通路、醛固醇合成和释放以及催产素信号通路中有富集,下丘脑差异基因则还有富集在GnRH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等通路中,该时期的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从以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的调节为主转变为对生殖行为的调控。综合以上结果,本试验筛选出垂体CAMK4是影响30月龄母牛生殖行为的主要因子,作用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Ca2+影响垂体CAMK4通过钙信号通路直接影响排卵和受精状态;2.下丘脑中PIK2B的下调通过钙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了长寿通路,该通路上CAMK4基因的下调引起PGC-1α的下调,引起机体氧化应激;3.CAMK4在催产素通路和醛固醇合成与分泌通路中抑制类固醇激素合成。此外,本研究中没有发现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表达,这似乎表明初配期和产后初期的生殖行为变化不受这几种激素的直接调控。以上结果为生产中安格斯牛的饲养管理、日后繁殖性能候选基因以及遗传育种改良的筛选上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文华[10](2020)在《GnRH类似物通过miR-488调控牛促卵泡素分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哺乳动物的生殖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驱动和引导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被广泛认为是调控生殖的下丘脑肽。鉴于GnRH对腺垂体性腺激素分泌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人工合成的GnRH类似物应用于动物的繁殖调控和多种生殖疾病的临床治疗。GnRH类似物与前列腺激素(PG)联合处理是我国常用的牛同期发情技术,GnRH类似物通过促进FSH和LH释放并作用于卵巢,诱导卵泡发育以及促进排卵,完成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提高受胎率。戈那瑞林是人工合成的GnRH,应用戈那瑞林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实践中激素使用的成本,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GnRH类似物对FSH的具体调控机制。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RNA在各种生理活动调控和癌症进程中都发挥关键作用,可参与多种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然而,miRNA是否参与GnRH对FSH的分泌调控过程,进而影响哺乳动物的生殖仍然是未知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30头母牛进行GnRH类似物(戈那瑞林)和PG联合处理,使之同期发情。检测GnRH类似物处理前后母牛卵泡发育、FSH和LH的分泌变化,发现GnRH类似物(戈那瑞林)参与FSH分泌的调控,诱导卵巢上卵泡发育。为进一步探索这种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预测可能参与调节FSH分泌的miRNA,然后在大鼠原代腺垂体细胞上进行体外验证,通过转染miR-488的模拟物和抑制剂后进行RTq-PCR、elisa等检测实验,证明了miR-488与FSH的靶向作用关系,并且验证了GnRH与miR-488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母牛经GnRH类似物处理后,FSH和LH分泌水平显着上升,促进牛的卵巢上卵泡发育。牛注射戈那瑞林后,在垂体中FSHb和LHb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利用Targetscan等预测软件,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筛选GnRH类似物处理后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miR-488可能靶向调节FSHb基因。2.大鼠进行GnRH类似物处理后,FSH和LH分泌量显着增多,且FSHb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miR-488-3p表达水平显着下调。miR-488-3p在大鼠性成熟前后差异表达,可能参与生殖调控。体外验证miR-488-3p可以靶向调节FSHb基因,进而影响FSH分泌。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GnRH类似物处理后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分泌变化情况,确定了同期发情程序,解析GnRH类似物通过miR-488调控FSH分泌的分子机制,为完善牛发情控制的处理程序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激素制品的国产化应用。
二、影响母牛排卵的激素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母牛排卵的激素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Ovsynch-TAI技术原理 |
1.1 发情周期同步化 |
1.2 卵泡发育同步化 |
1.3 排卵同步化 |
2 Ovsynch-TAI技术程序 |
2.1 CO-Synch程序 |
2.2 CO-Synch+CIDR程序 |
2.3 其他程序 |
3 国内外肉牛Ovsynch-TAI技术的应用 |
3.1 国外肉牛Ovsynch-TAI技术应用 |
3.1.1 CO-Synch程序在肉牛上的应用效果 |
3.1.2 CO-Synch+CIDR程序在肉牛上的应用效果 |
3.1.3 其他程序在肉牛上的应用效果 |
3.1.4 其他因素对肉牛妊娠率的影响 |
3.2 国内肉牛Ovsynch-TAI技术的应用 |
4 结 语 |
(2)母牛安静发情鉴定技术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安静发情的鉴定分析 |
1.1 直肠触诊法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1.2 超声诊断法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1.3 孕酮检测法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1.4 乳温检测法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1.5 阴道温度检测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1.6 尿液、粪便、唾液检测与计步器或人工观察相结合 |
2 影响母牛安静发情的因素分析 |
2.1 产奶量 |
2.2 营养 |
2.3 产后带犊 |
2.4 环境条件 |
3 结 语 |
(3)广西西门塔尔肉牛超数排卵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物品及器材 |
1.3 试剂配制 |
1.4 超数排卵流程 |
1.6 测定项目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门塔尔母牛超数排卵获胚胎情况 |
2.2 西门塔尔母牛超数排卵获可用胚和一级胚情况 |
3 讨 论 |
4 结 论 |
(4)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家畜繁殖调控规律 |
2 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情况 |
2.1 牛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 |
2.1.1 Ovsynch程序 |
2.1.2 Double-Ovsynch程序 |
2.1.3 Presynch-Ovsynch程序 |
2.1.4 PRID/CIDR-Ovsynch程序 |
2.2 羊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 |
2.3 猪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 |
3 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前景 |
(5)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牛定时输精技术 |
2 技术原理 |
3 具体应用 |
3.1 定时输精程序确定 |
3.2 注意要点 |
4 发展前景 |
5 结束语 |
(6)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体况评分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
1.2.1 体况评分评定方法 |
1.2.2 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 |
1.2.3 体况与奶牛繁殖性能 |
1.2.4 体况与奶牛健康 |
1.3 奶牛分娩阶段的行为表现 |
1.4 奶牛的母性行为表达对犊牛的影响 |
1.4.1 奶牛的母性行为 |
1.4.2 奶牛母性行为的表达对犊牛行为及健康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体况对奶牛分娩行为、血浆激素含量及其犊牛初生重、初乳采食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2.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2.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奶牛分娩行为 |
2.3.2 奶牛血浆生殖激素水平 |
2.3.3 奶牛血浆应激激素水平 |
2.3.4 新生犊牛初生重及采食初乳情况 |
2.4 分析讨论 |
2.4.1 体况肥胖对奶牛分娩行为的影响 |
2.4.2 体况肥胖对奶牛血浆生殖激素的影响 |
2.4.3 体况肥胖对奶牛血浆应激激素的影响 |
2.4.4 母牛体况肥胖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行为及血液应激、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3.2.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新生犊牛第一次站立行为 |
3.3.2 新生犊牛第2次、第3次采食初乳时的行为 |
3.3.3 新生犊牛第2次、第3次采食初乳前、后15min的行为 |
3.3.4 新生犊牛血液指标 |
3.4 分析讨论 |
3.4.1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初次站立时间的影响 |
3.4.2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采食初乳期间及前、后行为的影响 |
3.4.3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应激与免疫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数据采集系统 |
1.3 试验处理 |
1.4 发情鉴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 果 |
2.1 同期排卵处理发情期母牛的阴道温度及活动量变化规律 |
2.1.1 母牛发情开始与结束前后阴道温度变化规律 |
2.1.2 母牛发情开始与结束前后活动量变化规律 |
2.2 同期排卵处理母牛排卵前后阴道温度变化规律 |
2.3 不同同期排卵处理对母牛发情的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论 |
(8)延边黄牛活体采卵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延边黄牛简介 |
1.2 活体采卵技术(OPU) |
1.3 同期发情技术 |
1.4 胚胎移植技术 |
1.5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个体对OPU效率的影响 |
3.2 不同采卵间隔对OPU的影响 |
3.3 季节对OPU的影响 |
3.4 连续操作时间对OPU的影响 |
3.5 延边黄牛两种同期发情方法在不同季节发情效果的比较 |
3.6 同期发情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活体采卵时个体间差异 |
4.2 不同采卵间隔对OPU的影响 |
4.3 季节对OPU的影响 |
4.4 连续操作时间对OPU的影响 |
4.5 季节对延边黄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
4.6 受体牛选择及同期发情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试验照片 |
(9)安格斯牛下丘脑和垂体转录组学的分析及与繁殖性状的相关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安格斯牛品种概述 |
1.1 起源及发展过程 |
1.2 生长及繁殖特性 |
第二章 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
2.1 营养因素 |
2.1.1 能量 |
2.1.2 蛋白质 |
2.1.3 矿物质 |
2.1.4 维生素 |
2.2 环境因素 |
2.2.1 温度 |
2.2.2 光照 |
2.2.3 产犊季节 |
2.3 疾病因素 |
第三章 繁殖行为的分子调控 |
3.1 HPG轴调控机理 |
3.2 GnRH |
3.3 垂体激素 |
3.4 性腺类固醇激素 |
3.5 其他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 |
3.5.1 Kisspeptin |
3.5.2 瘦素 |
3.5.3 褪黑素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安格斯牛下丘脑和垂体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动物及组织样品采集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器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RNA提取 |
1.2.2 cDNA文库的建立 |
1.2.3 RNA测序和数据质量控制 |
1.2.4 转录组数据读取 |
1.2.5 转录组数据分析 |
1.2.6 新基因注释 |
1.2.7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1.3 结果分析 |
1.3.1 Clean Reads概述 |
1.3.2 SNP/Indel分析 |
1.3.3 可变拼接事件预测 |
1.3.4 下丘脑和垂体基因表达的筛选 |
1.3.5 下丘脑和垂体的新基因注释信息 |
1.3.6 在牛下丘脑和垂体中各转录本的表达模式 |
1.3.7 下丘脑和垂体中差异基因的功能鉴定 |
1.3.8 下丘脑和垂体中生殖相关转录组 |
1.3.9 其他差异表达的分泌信号分子的识别 |
1.3.10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下丘脑和垂体差异基因综合分析 |
2.1 下丘脑和垂体6月龄与18月龄差异分析 |
2.2 下丘脑和垂体6月龄与30月龄差异分析 |
2.3 下丘脑和垂体18月龄与30月龄差异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下丘脑和垂体差异基因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RNA提取 |
3.2.2 RNA样品质量检测 |
3.2.3 逆转录合成cDNA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RNA样品质量检测分析 |
3.3.2 下丘脑差异基因验证 |
3.3.3 不同月龄的垂体差异基因表达情况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GnRH类似物通过miR-488调控牛促卵泡素分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GnRH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1 下丘脑与生殖功能 |
1.2 下丘脑与垂体的生理联系 |
1.3 GnRH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
1.4 GnRH类似物研究进展 |
1.5 GnRH类似物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
第2章 microRNA对生殖机能的调控 |
2.1 microRNA概述 |
2.2 microRNA与生殖功能 |
2.3 microRNA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GnRH类似物处理同期发情对牛FSH及卵泡发育变化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miR-488-3p对腺垂体FSH分泌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母牛排卵的激素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肉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的应用进展[J]. 冯志强,王林,赵善江,郝海生,杜卫华,赵学明,邹惠影,朱化彬,庞云渭. 中国畜牧兽医, 2021(08)
- [2]母牛安静发情鉴定技术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周正义,田莉,田宏志,李茹意,段晨莹,OBIANWUNA Uchechukwu Edna,吕丽华,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2021(04)
- [3]广西西门塔尔肉牛超数排卵效果观察[J]. 文信旺,贾银海,潘锐,吴思谦,黄香,戴黄山,黄明光,梁金逢,周晓情,王启芝. 中国牛业科学, 2021(02)
- [4]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的研究进展[J]. 吴玉江,索朗达,巴贵,次仁德吉,德吉,阿旺措吉,付雪峰.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3)
- [5]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应用[J]. 丁素敏.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16)
- [6]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D]. 靳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效果分析[J]. 田宏志,陈晓丽,李欣,李茹意,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2020(07)
- [8]延边黄牛活体采卵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研究[D]. 金敬栋. 延边大学, 2020(05)
- [9]安格斯牛下丘脑和垂体转录组学的分析及与繁殖性状的相关验证[D]. 黄育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10]GnRH类似物通过miR-488调控牛促卵泡素分泌的研究[D]. 王文华.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