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枭[1](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王雪[2](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陈小倩[3](2020)在《积分制评价在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大学生“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多样,但学习评价的不合理无疑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学习评价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常规评价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达标忽视学生的情意表现;重视测试标准的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问题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尝试将积分制模式引入高校女生的乒乓球课程,设计多种积分模块,用“积分”引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积分制评价模式对女大学生的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乒乓球技能水平、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体育学习兴趣以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对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采用积分制评价主要从个人与小组两个大的方面予以赋分,其中个人积分从体能、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小组积分主要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两个方面。(2)实验结果表明:(1)积分制评价与常规评价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均有影响,积分制评价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作用;(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间在发球技术水平与推挡球技术水平方面差异性显着(P<0.01),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采用积分制评价对女大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学习与提高具有积极作用;(3)实验后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各维度的改善与变化上,实验班学生相比对照班均表现为差异性显着(P<0.01),积分制评价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具有较为显着的积极性影响;(4)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维度的改善与变化上,实验班学生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班,且表现为差异性显着(P<0.01),积分制评价对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显着的积极性影响;(5)在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维度上,实验班学生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班,各维度对比均表现为差异性显着(P<0.01),积分制评价对普通高校女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具有较为显着的积极性影响。(3)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采用积分制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乒乓球基本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适用于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4)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采用积分制评价受教师、学生、以及场地设施的制约,为了更好的发挥积分制评价的实效,应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合作,优化积分制评价模式,为实施效果提供保障。
武雅文[4](2020)在《中国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留学生考录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出国留学人员质量的重要举措,近代中国的留美生考录制度伴随着留美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对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872年留美幼童的选派开始,留美生考录制度无论是制度实施主体,还是资格标准、考选方式,乃至考试内容等,均因时而变,而日渐完善。各时期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制定以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为依据,既与美国相应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状况密切相关,又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实际需要相连;同时,也是制度制定者积极谋划的结果。首先,处于晚清图强的历史环境中,基于自强目标的需要,在留美先驱与洋务官员的积极推动下,以留美幼童派遣为标志的留美生考录制度创生,并随着庚款留美生的派遣而日渐完善,已初步具备了考试评价的导向、甄别、选拔、管理等教育功能,呈现出以下特点:考录方式灵活变化,将考选与访选相结合;逐步提高考录条件以保证生源质量;留学科目由强调“军备”过渡到注重“实业”;设置专门考录机构,保证考录制度的专业性与有效性,并加强留美生的后续管理;注重考生的“中体”素养,凸显“中体西用”的文化价值导向。其次,缘起于民族屈辱中的庚款留美生考录制度,历经游美学务处、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三个时期,逐步走向规制化,其主要特点为:考录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由外务、教育两部合作完成,既有利于与美方的沟通、协调,又能保证其“教育属性”;考录对象资格限定、考核内容与形式,各时期均有明确规定,且具体标准应时而变,宁缺毋滥;庚款留美考录制度将国文作为第一考试要目,设置为前提条件,以保证留美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文化认同;女生名额的特别设定,体现了制度的现代性。再次,随着民初留美热潮的兴起,留美教育趋于多样化,公费生类别增多,自费生人数大幅增加,专业选择兼顾各类人才需要。因应这一留美教育发展趋势,留美生的考录注重资格多元,中央与地方相互协调、配合,增加考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扩大对考生的学历、资历的考查,提高学历及语言能力标准。这一时期的考录制度虽存在公平与规范等问题,但其考录制度建设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留美教育的良性发展。第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留美生考录制度在政府政策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推动下,逐步走上规范化、体系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考生资格限定标准,远高于清末及民初;留学科目注重实科,以因应国家建设急需;多渠道考录,培养多元化人才;加强对留美生的思想管控,以符“党国”所需;将留美生的选派纳入统一化管理,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趋势发展。总之,近代中国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创生与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中美关系的变化而演进,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其所展现出的立足本土需要,以吸纳西方文明,努力坚持民族文化本位与“洋为中用”的开放取向,实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对留美教育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都具有深远影响。客观分析与评价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利弊得失,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价值。
陈昭宇[5](2020)在《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是推进校园足球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校园足球改革、形成稳定机制的关键之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强调要完善各种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加强足球教学管理与评价,并实施有效督查,要对现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机制,从而有效保证和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因此,构建小学足球特色学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足球教学更加符合校园足球建设的需要,同时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可以使国家经费合理分配,完善足球特色学校的监督机制。本研究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对当前阶段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评价方法单一、忽略过程性评价、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评价理论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家政策,对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设计的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共计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77项三级指标,再采用秩序求和运算法对指标进行加权,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然后根据特色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确定各三级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根据专家意见确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包含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操作程序、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胡培培[6](2020)在《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够毕业;同时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早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应该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因素,并且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要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当中。在《纲要》的指导下,昆明市普通高校对体育学习评价作出了改进,但仍不够全面和系统。健美操选项课作为大学体育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在课程学习评价上还受传统评价思想的影响,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主体单一,所以,构建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查发现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存在以下问题:评价内容过于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学生情感、交往合作和意志因素的考查;评价方法简单,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学生自评和互评,过于强调学习结果,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2.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及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的实际情况,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后,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最终构建出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包括:学生体能(0.216)、运动知识(0.132)、运动技能(0.216)、学习态度(0.175)、情意表现(0.132)和交往合作(0.129)。3.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的6个维度由15个二级指标构成,分别为:身体形态(0.0598)、身体机能(0.0585)、身体素质(0.0976)、健美操理论知识(0.0457)、体育保健知识(0.0421)、科学健身知识(0.0442)、基本技能(0.0821)、成套技能(0.1339)、课堂纪律(0.0656)、课中参与(0.0576)、课外体育锻炼(0.0518)、情感(0.0689)、意志品质(0.0631)、生生合作(0.07)、师生合作(0.059)。4.三级评价指标包含52项观测点,分别为身体形态2项、身体机能2项、身体素质6项、健美操理论知识4项、体育保健知识2项、科学健身知识3项、基本技能3项、成套技能5项、课堂纪律4项、课中参与3项、课外体育锻炼2项、情感6项、意志品质4项、生生合作4项、师生合作2项。5.根据三级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最终构建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表,量表中每个观测点都给出了参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参考权重值,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评分。
黄诗敏[7](2020)在《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可谓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值此中西碰撞、新旧交替之际,留学生是最先走出国门、直接沐浴欧风美雨洗礼、接受世界文化与域外新知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胡适、吴宓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两位学者。他们成长于新旧交替之际,同是庚款留美生群体中的一员,担负着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但二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受教经历之中,二人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对中、西方文化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影响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复兴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胡适日记、吴宓日记作为主要文本,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文化冲突体验及其调适文化冲突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当下留美生实践民族文化复兴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与比较胡适、吴宓二人在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受教经历方面的异同,从而为分析二人分别是如何进行文化调适提供全面的考察。首先,在家庭背景方面,幼年丧父的胡适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与全幅期待下,养成了隐忍、宽容、和气等性格,并逐渐树立了“以期作圣”的人生准则。与胡适不同的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的吴宓在其祖母的溺爱与强压下养成了孤独、固执、冲动等性情。但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吴宓建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其次,在地域文化方面,在开放包容的徽州文化的耳濡目染下,胡适继承了勤劳吃苦、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品质。而吴宓自幼对儒家经典的倒背如流、对内省修德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珍视,都离不开关中浓厚的经世致用、厚重务实的学术气息的浸润。另外,同受到传统教育长期浸润、也从新式教育中接触新的文化因子的二人,在留美之前在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已有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预示着二人今后的文化选择、德业活动等方面的差别。论文第二部分,考察胡适、吴宓留美期间的文化冲突体验,从学习课业、社会生活两方面展开论述。学习课业上的语言障碍、中西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在宗教、家庭、婚姻、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胡适、吴宓二人对中西方的种种文化冲突有着更为直接的或同或异的感受与体悟。论文第三部分,考察胡适、吴宓面对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心态,重点考察二人是如何通过转校、择师、交友等选择来进行文化调适的。胡适由农转文、由康乃尔大学转校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杜威的“实验主义”,广交朋友,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吴宓深陷悲观主义难以自拔,但缘遇白璧德、转校哈佛大学的选择,让他在彷徨与纠结中找了一盏明灯,更在名师益友的指引与陪伴下,明确了一生志业所求。二人的转校、择师、交友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反映了各自面对文化冲突时的调适过程。论文第四部分,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中西文化观,梳理二人归国后的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分析二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尊与认同状况,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二人参与民族文化复兴实践的。胡适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输入学理以再造新文明;而吴宓倡导昌明国粹、理性输入,融合中西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在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以践行理想志业、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最后,论文总结了胡适、吴宓作为近代中国留美生之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特征,为当下留美生在新的一轮中西文化对话与冲突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塑造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加快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提供借鉴。
杨凯良[8](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叶定颖[9](2020)在《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代留美女学生群体整体人数不及留美男学生,但是她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1880—1937年间留美女性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理清历史脉络,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的研究。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与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的关系为主线,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随着19世纪末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情况,中国女性留美教育开始起步,并着重介绍了最早赴美留学的四位女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深入分析这四位女学生与教会女子教育之间的关系。文章第二部分关注20世纪初期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对自费留美、官费留美、庚款留美等不同的女学生群体进行分析,总结她们在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出国前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专业选择等方面所呈现的特点。文章第三部分探究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介绍清华停止选派庚款留美女学生风波,分析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对留美女学生人数和质量的影响,论述男女平等思潮对女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以俞庆棠、吴贻芳为例探析留美经历对女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从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具有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留美女学生的女性意识逐渐走向觉醒。
乔昳玥[10](2019)在《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助个案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展开对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考察,以期形成规律性认识,进而为当下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第一,通过发掘与解读相关史料,梳理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过程。洋务时期应国家军用工业需要,中国初步建立了以模仿英、法工程职业教育模式为发展起点的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形成了“学用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清末新政时期,随着大学教育系统的建立,工程教育层次提升,扭转了偏重于国防军事的倾向,开始转向为经济建设的各领域培养各种类型的“通达时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和专业设置扩展到工、矿、交通等备行业的诸多工程领域,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也开始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以茅以升主持领导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为研究案例,分析民国前期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东大工科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通过吸纳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了“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培植工程上之有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主辅修制为基础,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的工科课程设置;形成了以考先生教学法、课外研究辅导制度为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实验、实习、实地考察;在课外活动中,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依托专业化的专职教师队伍与完备的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构筑起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硬环境,为工科师生学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第三,总结民国前期大学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研究以为:民国前期高等工程教育以规训化建制为内容,以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中心,形成了这一时期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3)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4)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其对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1)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2)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3)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4)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二、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积分制评价在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本科阶段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
1.1.2 女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意愿特点,要求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1 体育教学评价 |
1.3.1.2 体育终结性评价 |
1.3.1.3 体育过程性评价 |
1.3.1.4 体育积分制评价 |
1.3.2 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 |
1.3.2.1 国外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
1.3.2.2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
1.3.3 关于积分制评价的研究 |
1.3.3.1 积分制评价的产生历史与发展 |
1.3.3.2 积分制评价在教学中应用研究 |
1.3.3.3 积分制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目标导向教学理论 |
1.4.2 建构主义理论 |
1.4.3 多元智力理论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3.1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4 实验法 |
2.2.4.1 实验目的 |
2.2.4.2 实验假设 |
2.2.4.3 实验测试内容 |
2.2.4.4 实验的同质性检验 |
2.2.4.5 实验实施与安排 |
2.2.4.6 实验控制 |
2.2.5 数理统计法 |
3.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学习积分评价模块设计 |
3.1 积分获取原则 |
3.1.1 以生为本原则 |
3.1.2 全面发展原则 |
3.1.3 导向性原则 |
3.1.4 公平性原则 |
3.2 积分评价模块设计 |
3.3 积分获取形式 |
4.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班与对照班专项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4.1.1 实验班专项身体素质动态变化分析 |
4.1.2 对照班专项身体素质动态变化分析 |
4.1.3 实验班与对照班专项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
4.2 实验班及对照班乒乓球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比较分析 |
4.2.1 实验班乒乓球球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动态变化分析 |
4.2.2 对照班乒乓球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动态变化分析 |
4.2.3 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比较分析 |
4.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比较分析 |
4.3.1 实验班体育学习兴趣的动态变化分析 |
4.3.2 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的动态变化分析 |
4.3.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比较分析 |
4.4 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析 |
4.4.1 实验班自主学习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
4.4.2 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
4.4.3 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析 |
4.5 实验班与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比较分析 |
4.5.1 实验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动态变化分析 |
4.5.2 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动态变化分析 |
4.5.3 实验班与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比较分析 |
4.6 积分制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A 教师评价表 |
附录 B 学生自评表 |
附录 C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了解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D 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
附录 E 自主学习量表 |
附录 F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 |
附录 G 教案 |
附件 H 教学片断展示 |
附件 I 学生积分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研究意义 |
2.主要研究内容 |
(三)概念界定 |
1.中国近代 |
2.留美生 |
3.留学生考录制度 |
(四)文献综述 |
1.近代留美生研究 |
2.留学生考录制度研究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六)考录制度历史阶段划分 |
一、晚清图强背景下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创生 |
(一)留美生考录制度创生的背景 |
1.自强目标的需要 |
2.留美先驱与洋务官员的推动 |
(二)图强背景下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内容 |
1.考录制度的制定 |
2.考录制度的实施 |
(三)晚清留美生考录制度的特点 |
1.考选与访选相结合,灵活变通 |
2.逐步提高考录条件,保证生源质量 |
3.留学科目适时变化,由军备到实业 |
4.设局考录,加强后续管理 |
5.注重考生的“中体”素养 |
(四)小结 |
二、民族屈辱中的庚款留美生考录制度 |
(一)庚款留美生考录制度的缘起 |
1.庚款留美生考录兴起的国内动因 |
2.庚款留美生考录兴起的美国因素 |
(二)庚款留美生考录制度的沿革 |
1.游美学务处时期 |
2.清华学校时期 |
3.国立清华大学时期 |
(三)庚款留美生考录制度的特点 |
1.考选资格要求标准多维,且应时而变 |
2.考试程序细致严格,确保宁缺毋滥 |
3.适应国家救亡图存的需要,留学科目趋重实科 |
4.注重国学及语言基础 |
5.年龄限制逐步放宽,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 |
(四)小结 |
三、留美热潮中的考录制度 |
(一)民初留美生考录制度发展的背景 |
1.留美生考录发展的内部因素 |
2.留美生考录发展的美国因素 |
(二)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建设内容 |
1.官费留美生考录制度 |
2.自费留美生考录制度 |
(三)留美热潮中考录制度的特点 |
1.考选资格多元,应考录对象而变 |
2.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保证考录公平 |
3.留学科目不加限制,增加自主性 |
4.立足学历及资历,注重语言能力 |
(四)小结 |
四、南京国民政府兴盛的留美生考录制度 |
(一)留美生考录制度兴盛的背景 |
1.考录制度兴盛的国内背景 |
2.考录制度兴盛的国际环境 |
(二)兴盛阶段留美生考录制度内容 |
1.抗战爆发前的考录制度 |
2.抗战期间的考录制度 |
3.抗战结束后的考录制度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录制度的特点 |
1.严格选派资格,切实培养人才 |
2.适应国家建设,鼓励修习实科 |
3.统一与分类相结合,考录渠道多元化 |
4.加强考录对象的思想控制 |
5.中央集中管理下的留美生考录 |
(四)小结 |
五、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之检讨 |
(一)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沿革的特点 |
1.考录制度应时变革,顺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
2.中美关系制约考录制度的实践 |
3.为国育才是考录制度的主要目标 |
4.政府价值导向制约考录内容 |
5.设置专门考录机构,保证制度有效实施 |
(二)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的历史审视 |
1.历史视野中的考录制度 |
2.考录制度的历史遗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构建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需要 |
1.1.2 构建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校园足球稳定发展的保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有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研究 |
1.3.3 有关小学足球教学的研究 |
1.3.4 有关教学评价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现状 |
3.1.1 教学评价的实施现状分析 |
3.1.2 教学评价主体的分析 |
3.1.3 教学评价内容的分析 |
3.1.4 教学评价类型的分析 |
3.1.5 教学评价标准的分析 |
3.1.6 教学评价反馈的分析 |
3.2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教学评价现存的问题 |
3.3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3.3 评价权重的分配 |
3.3.4 评价标准的制定 |
3.3.5 评价主体的选择 |
3.3.6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7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8 评价指标体系的操作程序 |
3.4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
3.4.1 完善足球特色教学评价机制 |
3.4.2 明确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
3.4.3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正确引导教学评价 |
3.4.4 完善足球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访谈提纲 |
附录B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C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D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现状调查的教师问卷内容效度表 |
附录E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效度表 |
附录F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专家问卷:评价指标筛选 |
附录G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专家问卷:评价指标排序及评价主体筛选 |
附录H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专家问卷:评价方法的选择 |
附录I 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有关部门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视 |
1.1.2 高等学校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发展的需要 |
1.1.3 促进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评价 |
2.1.2 学习评价 |
2.1.3 体育学习评价 |
2.1.4 健美操 |
2.1.5 公共体育选项课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学习评价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与任务 |
3.1.1 研究假设 |
3.1.2 研究任务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德尔菲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数理统计法 |
3.3.6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
4.1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开课基本情况调查 |
4.2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 |
4.2.1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评价的认识 |
4.2.2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评价体系的满意度 |
4.2.3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内容 |
4.2.4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方法 |
4.2.5 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主体 |
第5章 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5.1.1 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
5.1.2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
5.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
5.1.4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
5.2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1 全面性原则 |
5.2.2 科学性原则 |
5.2.3 针对性原则 |
5.2.4 方向性原则 |
5.2.5 客观性原则 |
5.2.6 可行性原则 |
5.3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
5.3.1 形成学习评价指标的初始框架 |
5.3.2 评价指标的含义 |
5.3.3 咨询专家的遴选 |
5.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 |
5.3.5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4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及量表建立 |
5.4.1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建立 |
5.4.2 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合成权重值 |
5.4.3 昆明市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量表建立 |
5.4.4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验证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文化冲突研究 |
2.文化调适研究 |
3.近代中国留美生研究 |
4.胡适留美研究 |
5.吴宓留美研究 |
6.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1.文化冲突与文化调适 |
2.近代中国留美生 |
3.胡适日记 |
4.吴宓日记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历史研究法 |
2.文献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胡适、吴宓的教育文化背景 |
(一)家庭背景 |
1.胡适的家庭背景 |
2.吴宓的家庭背景 |
(二)地域文化 |
1.胡适与徽州地域文化 |
2.吴宓与关中地域文化 |
(三)受教经历 |
1.胡适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
2.吴宓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
二、胡适、吴宓的文化冲突体验 |
(一)学习课业 |
1.语言方面 |
2.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 |
(二)社会生活 |
1.宗教信仰 |
2.家庭观念 |
3.婚姻观念 |
4.性别观念 |
(三)小结 |
三、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的路径 |
(一)胡适:乐观主义中的宽容与自由 |
1.转校哥大、追随杜威 |
2.朋友所在即是吾乡 |
(二)吴宓:悲观主义下的彷徨与解脱 |
1.缘遇哈大、服膺白璧德 |
2.吾友即吾师 |
(三)小结 |
四、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之实践 |
(一)输入学理、再造文明 |
1.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
2.“再造文明”与新教育 |
(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
1.吴宓的中西文化观 |
2.“融贯中西”与人文教育 |
(三)小结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胡适国外演讲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对于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
(二)国外对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
(三)文献分析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时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世纪末: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启动 |
第一节 19世纪末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先驱 |
一、近代中国最早的四位留美女学生 |
二、四位早期留美女学生与19世纪末的教会教育 |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初兴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形成 |
一、中国近代女性自费留美教育的兴起 |
二、中国近代女性官费留美教育的发轫 |
三、中国近代女性庚款留美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1900-191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
一、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 |
二、留学前教育背景及知识结构 |
三、留学专业选择的单一性 |
第三章 1920—193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革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
一、女性庚款赴美留学的波折与终结 |
二、女性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 |
第三节 1920—193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
一、专业选择呈多样化趋势 |
二、归国职业选择以教育为主 |
三、从事教育工作的留美女学生个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国前期 |
1.2.2 高等工程教育 |
1.2.3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概况 |
2.1 福建船政学堂与近代高等工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起步 |
2.1.1 福建船政学堂和洋务时期一批工程技术学堂的创办 |
2.1.2 福建船政学堂“学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
2.2 北洋大学堂与近代大学工程人才培养的开始 |
2.2.1 癸卯学制与大学工程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
2.2.2 北洋大学堂“通达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章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东大工科的建立 |
3.1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 |
3.1.1 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工业化 |
3.1.2 资本主义经济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
3.1.3 留美学生回国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理念的传播 |
3.2 东大工科的创立 |
3.3 茅以升回国与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
3.3.1 茅以升回国 |
3.3.2 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
3.4 茅以升的工程人才教育观 |
3.4.1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论 |
3.4.2 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观 |
3.4.3 工程人才培养教学观 |
第四章 国立东南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培养目标 |
4.2 课程设置 |
4.3 教学环节 |
4.4 教学方式 |
4.5 课外活动 |
4.6 师资与设备 |
4.6.1 专职教师队伍 |
4.6.2 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 |
第五章 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
5.1 特点 |
5.1.1 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5.1.2 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与经济教育 |
5.1.3 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
5.1.4 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 |
5.2 启示 |
5.2.1 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
5.2.2 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
5.2.3 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 |
5.2.4 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3]积分制评价在普通高校女生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小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中国近代留美生考录制度研究[D]. 武雅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河南省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陈昭宇. 河南大学, 2020(02)
- [6]昆明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胡培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D]. 黄诗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9]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D]. 叶定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10]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D]. 乔昳玥.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