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青[1](2021)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及/或分支局部或完全阻塞后,机体为缓解门静脉高压在受阻部位逐渐代偿形成诸多侧支血管,因形态似海绵样而得名。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患儿大多在1-6岁出现反复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威胁生命。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Rex分流术是近年来治疗儿童CTPV并且不增加肝脏损伤的治愈性术式。但目前因CTPV血管走行紊乱易出血和血管吻合技术难度大使得该术式应用受到限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能否行Rex分流术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影像学检查起着决定性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由于无创、便捷、无辐射等特点,成为小儿CTPV诊断及Rex分流术前诊断与评估、术后疗效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随着CT重建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row CT portography,MDCTP)越来越多地应用在Rex分流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估中。而关于CDUS与MDCTP在Rex分流术前、术后的评估研究文献报道极少,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对比研究尚无报道。经典Rex分流术通过在门静脉左支与肠系膜上静脉间建立旁路,恢复肝内门静脉血流灌注,减轻增高的门静脉及内脏床压力。改良Rex转位术简化了手术流程,将开放扩张的肝外门静脉属支(如脾静脉)与门静脉左支直接吻合。少数患儿Rex隐窝小或门静脉左支发育不良,外科将肝圆韧带扩张成再通的脐静脉代替门静脉左支。本中心自2010年以来,应用传统Rex分流术(经典Rex分流术和改良Rex转位术)及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治疗儿童CTPV,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了复发。本研究通过分析Rex分流术多种术式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资料,研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Rex分流术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传统Rex分流术不同术式和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的手术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断、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及术式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诊断及Rex分流术术前影像评估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CTPV的发病机制,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特点,观察儿童CTPV的影像特征。比较CDUS和MDCTP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术前诊断CTPV的优势、不足及评估Rex分流术实施条件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3月-2019年3月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行手术治疗(Rex及脾肾分流术)且病历及影像资料完整的48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DCTP)影像资料,对CTPV进行影像学分型,观察各型病变受累范围、合并症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分析病变的蔓延路线及发病机制。观察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特征,同时对Rex分流术的实施条件进行术前影像评估。以术中门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手术实施条件(门静脉左支、肠系膜上静脉通畅性及门静脉左右支连续性)的诊断能力。结果1.门静脉病变位置:根据病变累及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的位置,将CTPV病变分为三型。Ⅰ型为门静脉主干型(13/48例,27.1%),Ⅱ型为门静脉主干及左和/或右支型,此型也属混合型(29/48例,60.4%),Ⅲ型为门静脉左和右支型(6/48例,12.5%),病变局限于左右肝内门静脉及少数节段分支。本组病例以Ⅱ型混合型居多(60.4%),而Ⅱ、Ⅲ型35例左右支病变中,又以右支起始部(97.1%)及左支横部、矢状部(100%)所占比例最高。48例CTPV患儿18例合并先天畸形(37.5%),Ⅱ型先天畸形合并率最高(48.3%),肝胆畸形及心脏畸形合并率(17.2%、13.8%)均高于Ⅰ型及Ⅲ型。2.侧支血管部位:48例CTPV病例侧支血管中食管胃底静脉丛检出率最高(100%),其次是胆囊周围静脉(50%)、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39.6%)。食管胃底静脉丛检出率在3型中均为100%,Ⅱ型胆囊周围静脉、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其它侧支血管及自发性脾肾分流检出率(62.1%、44.8%、20.7%、20.7%)均高于Ⅰ型及Ⅲ型。Ⅱ型胃左静脉(LGV)管径测值明显高于Ⅰ型及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及Ⅲ型管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5)。3.CDUS及MDCTP主要表现:CDUS主要影像特征为门静脉结构失常,管壁不均匀增厚、回声增强,管径纤细。走行区周围可见不规则成团的蜂窝样管网状回声,内见红蓝相间流速缓慢的彩色血流信号。MDCTP主要影像特征为门静脉系统正常结构消失,走行区代之以杂乱迂曲的管网状或窦隙样血管团。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狭窄或闭塞,可见胃底食管周围、胆囊旁及腹膜后等部位的侧支循环及自发形成的脾肾分流。CDUS及MDCTP对脾静脉的检出率均为100%,但CDUS对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的检出率仅为64.6%、12.5%,明显低于MDCTP(100%、100%)。CDUS对侧支血管食管胃底静脉丛、胆囊周围静脉、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及自发性脾肾分流检出率分别为72.9%、70.8%、10.5%、0%、28.6%,而MDCTP对上述侧支血管的检出率几乎是100%。4.CDUS和MDCTP显示主要血管的通畅性及连续性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LPV通畅性的成功率分别是75%(36/48)、79.2%(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在判断SMV通畅性方面,MDCTP能够100%做出明确诊断,而CDUS可以对SMV开放状态做出肯定诊断的比率仅64.6%(3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LPV与RPV连续性方面,CDUS和MDCTP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成功率分别为12.5%(6/48)、41.7%(2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CTP预测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95、0.98及0.89高于CDUS 的0.89、0.90及0.80。结论1.大部分CTPV病变是从门静脉主干开始出现,逐渐向肝内分支延伸,病变主要蔓延路线为门静脉主干到左支横部及矢状部或者到右支起始部。儿童CTPV最可能的病因是先天性门静脉发育畸形。2.食管胃底静脉丛是儿童CTPV最常见的门体侧支。Ⅱ型病变侧支血管检出率最高,胃左静脉扩张最明显,因而门静脉高压症状最严重,较其他两型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3.对于CTPV的诊断,CDUS可以方便地观察病变及肝内外门静脉分支的血流状态,而MDCTP-MIP、MPR及VR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血管周围毗邻关系,能够提供门静脉、肝内外分支及所有侧支血管的详细解剖信息。4.综合灵敏度与特异度,MDCTP在预测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方面优于CDUS,对Rex分流术实施条件的诊断能力高于CDUS,术前评估应优先选择MDCTP。第二部分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后CDUS及MDCTP影像评估目的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影像指标,分析Rex分流术后影像特征及CDUS和MDCTP两种影像技术在Rex分流术术后评估中的优势及不足。应用CDUS对比评估经典Rex分流术及改良Rex转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47例Rex分流术治疗儿童CTPV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有无呕血、黑便等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计数)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分级)。影像资料包括旁路血管及门静脉左支通畅性、管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肝脏、脾脏径线等。以术后6个月为研究时间,根据旁路血管的通畅性将患儿分为旁路血管通畅组(A组)和旁路血管血栓组(B组),同时观察旁路血管通畅组旁路血管管径的变化,分析旁路血管通畅性及旁路血管管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观察术后CDUS和MDCTP影像特征,比较CDUS及MDCTP对旁路血管通畅性的显示成功率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CDUS全面评估Rex分流术后相关血管管径、脏器径线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变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比较经典Rex分流术(RB)和改良Rex转位术(RT)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1.实施Rex分流术的47例CTPV患儿中,42例旁路血管通畅,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旁路血管血栓组患儿明显改善(P<0.001),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01)。旁路血管血栓组患儿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无显着变化(P>0.05)。2.42例旁路血管通畅患儿中,24例(57.1%)术后6个月内旁路血管管径逐渐增大。增大组胃食管静脉曲张减轻等级、血小板升高水平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增大组(P<0.05)。术后6个月管径明显大于非增大组(P=0.038),但血流速度无显着差异(P=0.613)。术后6个月旁路血管管径为0.59±0.09cm,血流速度为13.79±2.74cm/s,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评价旁路血管管径与流速的关系,结果显示Kendall’ s tau-b=0.272,P=0.013,两者相关性不显着。3.CDUS主要影像特征:旁路血管通畅,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良好,血流为入肝方向,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与术前相反,朝向门静脉右支。旁路血管血栓形成,管腔内充满低回声,血流信号充盈缺损,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与术前一致,背向门静脉右支。MDCTP主要影像特征:旁路血管通畅,管腔内对比剂充填良好;旁路血管血栓形成,管腔内低密度条索状物充填,对比剂充盈缺损。另可见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及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或分支细小血栓形成,血栓部位管腔内可见低密度条形或片状充盈缺损。4.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为95.7%明显高于MDCTP的80.9%(P=0.025)。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和Kappa一致性分析,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1.000>0.0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阳性率一致,Kappa=0.843,P<0.001,说明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术后6个月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较术前或术中增大明显(P<0.05),肝脏、脾脏余径线及吻合口测值无明显变化(P>0.05)。旁路血管通畅组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明显高于血栓组(P<0.05),而旁路血管血栓组术中旁路血管管径明显大于通畅组(P<0.05)。6.两组患者在旁路血管血栓、旁路血管管径增大的发生率及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增大水平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但RB组门静脉左支及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旁路血管的通畅性与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胃食管静脉曲张变化程度相一致,旁路血管通畅性是决定预后的重要指标。2.除了旁路血管通畅性,管径变化也会影响预后,术后6个月内旁路血管管径逐渐增大是预后良好的相关指标。旁路血管管径与血流速度相关性较弱,旁路血管血流速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意义不大。3.CDUS可以方便地监测包括旁路血管在内的门静脉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术后逆转是旁路血管通畅的重要特征性表现。而MDCTP能更全面清楚地显示细小血栓累及部位。4.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明显高于MDCTP,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率及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对旁路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应优先选择CDUS。5.Rex分流术手术效果较早的体现在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的增大上,血栓形成后肝脏径线及相关血管管径不再增大。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手术效果,预后越好相关径线增大水平越高。但管径大的自体血管不一定是最佳的手术旁路选择。6.经典Rex分流术是本中心预后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并且改良Rex转位术也是治疗小儿CTPV有效的替代方法。第三部分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与传统Rex分流术对照,评估新型分流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15例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UV组)患儿为观察组,脐静脉为旁路入口。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32例传统Rex分流术(LPV组)患儿为对照组,门静脉左支为旁路入口。手术前、后分别应用CDUS对UV组患儿的相关血管及脏器进行全面检查,与LPV组对比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肝脏、脾脏各个径线值(肝右叶斜径、肝左叶前后径和上下径、脾脏厚径和最大长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与吻合口管径并计算其大小变化,观察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以及吻合口的血流状态。收集患儿上消化道内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再出血发生率、胃食管静脉曲张缓解等级、血小板升高水平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的变化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1.UV组术后7天旁路血管通畅率60%,明显低于LPV组通畅率87.5%(P=0.032)。短期抗凝治疗后,UV组术后6月总通畅率为86.7%,与LPV组总通畅率90.6%对比无显着差异(P=0.642)。根据术中UV管径与术后7天旁路血管血栓形成情况绘制的ROC曲线图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最佳界值cut-off值为>7.5。2.UV组与LPV组旁路血管及SMV吻合口管径无显着差异(P>0.05)。但UV组LPV/UV吻合口测值明显大于LPV组(P<0.001),两组间LPV/UV吻合口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UV组门静脉左支管径、肝左叶上下径及肝右叶斜径增大水平高于LPV组(P<0.05),但旁路血管、吻合口管径及肝脏、脾脏余径线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3.UV组胃食管静脉曲张缓解等级及血小板升高水平均明显高于LPV组(P=0.027,P=0.049),但两组间再出血发生率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的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UV组术后7天比LPV组旁路血管更容易发生血栓,但抗凝治疗复通效果优于LPV组,两组术后6个月总通畅率差异不明显。UV组术中脐静脉管径超过7.5mm,易发生早期旁路血管血栓。2.UV组比LPV组入肝血流增多,UV组门静脉左支管径增大更明显,肝内血流灌注的增加促进了肝脏的生长,导致肝脏径线(肝右叶斜径与肝左叶上下径)的增大比LPV组更显着。3.UV组对门静脉高压症状的改善优于LPV组,与门静脉左支管径及肝脏径线的变化相一致。再通脐静脉是改进的有价值的旁路入口,CDUS是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全文结论1.儿童CTPV病变多同时累及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部分合并先天畸形。MDCTP预测手术实施条件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方面均优于CDUS,且能够提供门静脉主要属支和所有侧支血管的解剖信息并加以分型,Rex分流术术前评估应优先选择MDCTP。2.旁路血管通畅性是决定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明显高于MDCTP,可以监测门静脉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术后逆转是旁路血管通畅的重要特征,Rex分流术术后评估应优先选择CDUS。经典Rex分流术是本中心预后最理想的传统Rex术式。3.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术中脐静脉管径超过7.5mm,易发生早期旁路血管血栓。但总通畅率与传统Rex分流术无显着差异,远端吻合口管径更大,临床转归优于传统Rex分流术。再通脐静脉作为Rex分流术新的旁路入口是改进的有价值的手术。CDUS是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
李颖[2](2020)在《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研究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血供特点及其某些特征性成分(钙化、囊变坏死、脂肪、黏液基质),并对照病理结果,比较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和病理类型估计的差异性。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CT或MRI征象对部分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2)使用卡方检验对肿瘤形态学(形态、边界)及肿瘤内部成分(脂肪、钙化、黏液基质等)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诊断能力使用敏感性、特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然后制作ROC曲线,得出最佳的诊断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在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44例(53%),恶性肿瘤39例(47%),其中间叶源性肿瘤25例(30.1%)、神经源性肿瘤38例(45.8%)、淋巴来源肿瘤9例(10.8%)、生殖细胞源性肿瘤4例(4.8%),其他来源不明肿瘤7例(8.4%)。2、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来源,2例被误诊为肾脏来源,4例被误诊为腹腔来源。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578,P=0.372;x2=1.391;P=0.474;x2=0.576,P=0.748)。3.病变形态、边界、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有统计学意义(x2=25.984、87.596;x2=32.435、93.676;x2=17.508、91.646,P<0.001);钙化、囊变或坏死及脂质的有无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长径、短径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诊断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长径>7.6 cm,短径>6.25 cm为最佳诊断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6%、69.2%,特异度分别为75.0%、79.5%。综合评分≥2.5时诊断病变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6%、90.9%(x2=47.732,P=0.000)。4、囊变或坏死对于副神经节瘤及神经鞘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52.1%及76.9%、52.1%;明显强化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1%;脂肪或脂质对脂肪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93.3%;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脊柱两旁或骶前交感神经链区;包绕血管生长对于淋巴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8.7%。结论:1.CT及MRI对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价值相同,但是对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识别上,两者优势互补。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对周围组织结构是否侵犯对良恶性的判断有价值,而肿瘤内部成分(钙化、囊变或坏死、脂肪)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无价值,但是其可以缩小鉴别诊断。3、综合评分能够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蒋宏坤,陈强云[3](2019)在《CT及磁共振成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腹膜后纤维化患者采用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收治的8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多层螺旋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腹膜后病变的患者有7例),6例肿块型,2例弥漫型。腹膜后密度在CT平扫后可见不均匀或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存在,在扫描增强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在T1WI磁共振成像呈低信号,而在T2WI则呈现不同强度的信号。结论:在对腹膜后纤维化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属于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病变位置在CT和MRI影像下的不同表现,并与临床检验相结合,能够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条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王云成,张雪凤[4](2018)在《多层螺旋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其中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行CT平扫。结果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表现为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圆形或不规则型软组织密度影,并伴输尿管受累。11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型,3例表现为弥漫型肿块,11例均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及输尿管,仅1例无肾积水。CT平扫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近似肌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中度强化。采用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后处理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检查有利于明确腹膜后纤维化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增强后强化特征,对腹膜后纤维化的术前诊断和治疗后随访有重要价值。
陈立春,王宇峰,黄伟涛[5](2016)在《CT影像学表现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为后续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影像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5年在我院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纤维化的42例患者的CT检测影像学资料,综合观察分析横断面和重组影像,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患者CT表现为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病变累积输尿管者发病率最高,为18例(42.9%),其他部位侵犯率依次为腹主动脉、肾脏、肠系膜动脉、髂总动脉。结论 CT检查对协助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肖林峰[6](2014)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肝脏疾病(巨大肝癌、复杂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1、三维可视化重建数据采集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94例腹部疾病患者(其中肝胆管结石病30例、肝门部胆管癌10例、巨大肝脏恶性肿瘤12例、复杂肝血管瘤12例、腹膜后肿瘤30例(其中8例最终纳入本次研究))行腹部320层螺旋CT(日本东芝)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采集数据:利用光盘刻录全部数据,采集的二维图像数据以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形式存储,病例数据分别导入美国IQQA-LiverV1.0系统、厦门强本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可视化系统。2、三维可视化重建cT资料中层厚1mm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重建资料经过软件中转站处理。完成三维肝动脉、静脉及扩张肝胆管和病灶的自动化分割。主要重建方法包括:自适应生长区域算法、曲面重建法、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重建后实时、交互式、三维动态观察病灶解剖结构,并截图保留。3、术前评估3.1一般评估:通过术前检查患者肝功能、肝储备功能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2三维体积评估:三维重建自动测算个体肝脏、肿瘤体积、预切除体积、剩余体积;3.3三维解剖学评估:动态观察三维图像,了解病灶与周围血管、器官毗邻关系。4、手术规划与模拟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遵循目前手术原则,拟定预切线,对同一病人制定一至多套手术方案,通过软件完成手术模拟。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对模拟切除体积和术中实际切除脏体积进行相关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本组3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和10例肝门部胆管癌例患者cT图像数据通过系统自动识别与人机互动方式最终均完成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重建可清晰、透明显示肝脏、肿瘤立体结构,病灶与肝内管道系统毗邻关系。1.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1.2.1三维重建测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肝脏体积为(1390±148)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275±156)ml,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261±148)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呈正相关(r=0.902,P<0.05)预切除肝脏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5.4%。1.2.2三维重建测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脏平均体积为(1496±162)ml,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335±241)ml,剩余肝脏平均体积为(1140±197)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呈正相关(r=0.902,P<O.05)预切除肝脏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6.4%。1.3手术结果3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中24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术,15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16例患者行胆肠吻合,6例患者行肝实质切开取石术;1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1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切除、2例Bismuth CorletteⅢa型患者行右半肝切除、3例患者行局部切除、4例患者行左半肝切除。2、巨大肝癌、肝血管瘤患者2.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本组12巨大肝癌患者和12例肝血管瘤患者CT图像数据均成功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同前;2.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2.2.19例行精准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手术患者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1856.10±255.85)m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1817.02±251.17)ml,两者数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2,P<0.05),两者数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972,P<0.05)。2.2.212例复杂肝血管瘤患者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分别为(611.67±182.36)ml和(80.00±22.06)ml,模拟值与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P<0.05)。2.3手术结果12例巨大肝癌患者中9例行精准肝癌切除术,12例肝血管瘤患者均成功完成肝血管瘤包膜外剥脱术。3、腹膜后肿瘤患者3.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8例患者成功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同前。3.2模拟肿瘤切除体积与实际除体积关系三维重建测得肿瘤平均体积(3973.04±4654.33)m1,模拟肿瘤切除平均体积(4050.12±4998.10)m1,术前预切除肿瘤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0.914,P<0.05);预切除肿瘤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8.97%。3.3手术结果8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联合脾脏与胰尾切除、4例联合肠道切除重建、1例联合下腔静脉侧壁部分切除加修补成形。结论1、腹部外科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肝脏疾病(巨大肝癌)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三维重建效果满意。术前评估体积与术中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有利于我们术前正确评估,指导术中精确操作。三维重建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IQQA-LiverV1.0系统、厦门强本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系统是值得推荐的临床应用软件。
梁雪[7](2013)在《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加深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总结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归纳其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所有因不明原因肾盂及输尿管积水而就诊的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检查,尤其注重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区域的扫查,将所有影像学资料留档。通过随访,最终将26例有手术病理证实,及17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就诊原因、临床表现、主要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措施以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重点探讨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①共4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0例、女13例,年龄28-78岁,平均(58.7±8.3)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为3周~19.5个月,平均(15.9±3.1)个月。②43例患者中的29例无明确病因,考虑为特发性,占67.4%。14例继发性患者中的11例继发于恶性肿瘤,其余3例分别继发于外伤、慢性炎症及口服药物。③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和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分别为:腰背痛和血沉加快。④62.8%(27/43)患者行超声检查时发现了腹膜后病变,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团块状、条索状低弱或中高回声,CDFI均无血流信号;所有患者均发现了肾积水,其中双肾积水者27例,单纯左肾积水者11例,单纯右肾积水者5例。发现肾脏体积、回声异常者占20.9%(9/43),2例为肾实质回声增强;7例可见一侧肾积水伴对侧肾萎缩。有血管受累表现者占27.9%(12/43),腹主动脉管腔受压变细者2例,管腔内径均约0.9cm;下腔静脉受压变细者1例;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者9例。⑤所有患者同期均行CT检查,其中97.7%(42/43)发现腹膜后异常密度影,密度多近似于肌肉或呈混合密度。结论①腹膜后纤维化病因复杂、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确诊比较困难。②超声能很好的显示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纤维斑块及其所致肾盂输尿管积水的特征性表现,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③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声像图需要与腹膜后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多发性大动脉炎等进行鉴别。④超声检查对腹膜后纤维化的敏感性低于CT,原因可能出于三方面:一是检查者对这一疾病缺乏认识,从而忽视了腹膜后的检查;二是患者的客观条件,影响了腹膜后病变的显示;三是超声空间分辨率和大体解剖范围显示及整体观察均不如CT。⑤如超声医师在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肾盂、输尿管扩张,尤其是输尿管向中线移位时,联想到该病,加强对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区域的探查,该病的超声诊断敏感度有望得到提高。⑥与CT、MRI相比,超声更适于进行病变进展的观察监测及治疗效果的随访评估。
贾广生,张在人,李艳英,贺小光,高丽,万勇[8](2011)在《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8例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76例成人输尿管病变患者中,输尿管结石32例,输尿管癌20例,膀胱癌侵犯输尿管5例,外压性梗阻19例,其中腹膜后纤维化3例,髂内动静脉畸形8例,假性动脉瘤8例;22例儿童输尿管病变患者中,9例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7例为输尿管下段狭窄,6例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结论 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输尿管病变定性诊断。
汪礼迪,朱从群[9](2003)在《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CT诊断。方法采用CT三维重建像技术处理 ,用CT像、手术、病理 3个方面对照分析 ,观察其CT像与病理特征。结果腹膜后纤维化用常规CT技术无特征性表现 ,其影像征象与手术、病理所见不尽一致 ;而CT三维重建像技术处理 ,其影像表现易与其手术、病理所见一致。结论本病用常规CT技术诊断易误诊 ,用CT三维重建像有利于确诊。
任柄睿[10](2020)在《29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总结29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旨为RPF的诊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9例诊断为RPF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理改变及诊疗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了随访。结果:1. 本研究病例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中位年龄56岁,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病程23月。腰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9名患者出现了输尿管梗阻,10例双侧肾盂积水、9例单侧肾盂积水。2.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断层扫描(CT)检查,表现为围绕在腹主动脉、髂动脉周围的,与肌肉等密度的均匀组织,常包绕相邻组织,增强后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2名患者肠系膜动脉受累;5名患者行PET-CT检查,为高代谢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8。4名患者行组织活检,病理改变以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为主,Ig G4+浆细胞占比高于40%,同时他们的血清Ig G4升高。3.6例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其余23例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F),其中4例为Ig G4相关性RPF。IRF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他莫昔芬等药物,留置双J管(输尿管支架)等,经有效治疗1至2周后大多患者症状缓解,且经随访5 年,大多患者于1~6个月内拔除双J管,于2年内减停激素,少数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生存期3月~1年。尚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RPF男女均可发病,首发症状多为腰腹痛,输尿管常有受累,血清及病变组织Ig G4检测以及腹部CT是重要的检查手段,PET-CT有助于区分良恶性质及病变范围,非恶性肿瘤继发的RPF经早期诊治大多预后良好,激素及环磷酰胺、他莫昔芬等药物的联合治疗可能减少了疾病复发率。
二、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先进性与创新性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诊断及Rex分流术术前影像评估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后CDUS及MDCTP影像评估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未来研究方向:胎儿门静脉畸形的超声诊断 |
附图 |
综述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 |
(2)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CT及磁共振成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CT扫描结果: |
2.2 MRI扫描结果: |
3 讨论 |
3.1 腹膜后纤维化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 |
3.2 病理过程: |
3.3 CT与MRI影像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4)多层螺旋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因与临床表现 |
3.2 病理学 |
3.3 CT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6)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3、资料采集 |
4、数据处理 |
5、术前评估 |
6、手术规划与模拟 |
7、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三维重建结果 |
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 |
3、模拟肝切除切面与术中实际切面比较 |
4、手术结果 |
典型病例分析 |
讨论 |
1、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评估讨论 |
2、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评估讨论 |
3、精准切除是胆道外科中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向 |
4、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实现了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精准外科治疗 |
结论 |
第二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巨大肝癌、复杂肝血管瘤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3、资料采集 |
4、数据处理 |
5、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三维可视化效果 |
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 |
3、模拟肝切除切面与术中实际切面比较 |
4、手术结果 |
典型病例分析 |
讨论 |
1. 巨大肝癌术前评估现状讨论 |
2. 复杂肝血管瘤术前评估现状讨论 |
3. 基于CT影像的个体肝脏三维可视化重建讨论 |
4. 基于个体肝脏三维可视化重建的术前规划讨论 |
5. 基于个体精准肝切除到精准肝脏外科的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腹膜后肿瘤的应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和排除标准 |
3、资料采集 |
4、数据处理 |
5、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三维可视化效果 |
2、模拟肿瘤切除体积与实际除体积关系 |
3、手术结果 |
结论 |
典型病例分析 |
讨论 |
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讨论 |
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规划讨论 |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64排螺旋CT扫描方法 |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 |
2 结果 |
2.1 输尿管结石 |
2.2 输尿管癌及膀胱癌侵犯输尿管 |
2.3 外在性病变所致输尿管积水 |
2.4 儿童输尿管积水 |
3 讨论 |
3.1 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与其他检查方式的比较 |
3.2 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的优势 |
(10)29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D-1通路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D]. 张玉青. 山东大学, 2021(11)
- [2]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李颖.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3]CT及磁共振成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蒋宏坤,陈强云. 吉林医学, 2019(03)
- [4]多层螺旋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王云成,张雪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1)
- [5]CT影像学表现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陈立春,王宇峰,黄伟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03)
- [6]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D]. 肖林峰. 厦门大学, 2014(09)
- [7]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D]. 梁雪.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 贾广生,张在人,李艳英,贺小光,高丽,万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1(01)
- [9]CT三维重建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汪礼迪,朱从群.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06)
- [10]29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D]. 任柄睿.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