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水平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玲[1](2021)在《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部贺州市境内,是桂东地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分布区和水源林涵养地,为了摸清该区域植物多样性本底,为保护区提升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基础资料,遂在相关项目支持下开展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广泛地收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室内标本整理和鉴定等,统计并记录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维管植物189科604属1223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野生植物1150种,隶属于178科557属,包含蕨类植物35科61属134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139科491属1010种;入侵、归化或栽培植物73种。本研究分别对保护区野生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阐明了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和特有现象,分析和评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具体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分布蕨类植物134种,隶属于35科61属,按陆树刚对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划分原则,35个科可分为4个分布型,61个属可分为9个分布型和1个分布亚型,结果显示,在科和属水平上均以热带性质的分布型为主。保护区内蕨类植物优势科(≥10种)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包含21属59种,分别占保护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34.4%和总种数的44%;优势属(≥5种)为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卷柏属Selaginella、鳞毛蕨属Dryo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和铁角蕨属Asplenium,包含51种,占保护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38.1%。2.保护区内分布野生种子植物1016种,隶属于143科496属,按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和属的区系划分原则,143个科可划分为8个分布型和7个分布亚型,其中包括热带性质(2—7型)69科,温带性质(8—15型)32科,R/T值(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类型的数量比)为2.16;496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20个分布亚型,其中热带性质共286属,温带性质共175属,R/T值为1.63,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表现出亚热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保护区内种子植物优势科(≥30种)为菊科Compositae,兰科Orchidaceae,茜草科 Rubiaceae,莎草科 Cyperaceae,蔷薇科 Rosaceae,唇形科 Labiatae,山茶科Theaceae,禾本科Gramineae,所包含种类(310种)占种子植物总数的28.81%;优势属(≥10种)为薹草属Car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悬钩子属Rubus、冬青属Ilex、蓼属Polygonum、锥属Castanopsis、铁线莲属Clematis、榕属Ficus和紫珠属Callicarpa。3.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大部分属内种类贫乏,以单种属、寡种属为主。蕨类植物中单种属32属,占蕨类总属数的52.45%;寡种属(2—4种)22属,占蕨类总属数的36.07%。种子植物中单种属300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0.48%,寡种属(2—4种)161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46%。4.保护区分布有东亚特有科2个,即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中国特有属4个,即陀螺果属Melliodendron,紫菊属Notoseris,四轮香属Hanceola,箬竹属Indocalamus;缺乏中国特有科和广西特有属;广西特有种19个,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1.65%,保护区特有种1个,说明其隔离程度不高。5.保护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66种,隶属于18科4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60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8种。根据野外调查情况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极危等级1种,濒危10种,易危20种,近危7种,无危28种,分析了物种致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6.发现植物新记录种9个,其中中国大陆新记录种1个,即春天麻Gastrodia fontinalis,广西新记录种8个:皱果安息香Styrax rhytidocarpus、褐柄合耳菊Synotis fulvipes、出蕊四轮香Hanceola exserta、南方香简草Keiskea australis、长管香茶菜Isodon longitubus、长苞谷精草 Eriocaulon decemflorum、福建舌唇兰 Platanthera fujianensis、刺毛柳叶箬Isachne sylvestris。
刘文剑[2](2021)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岭山脉中段的骑田岭支脉,地势南高北低,生境复杂,承载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以及资料查阅,基本摸清了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维管植物区系的特点及特有现象,并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状况及致危因素,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有维管植物2707种(含种下等级),除去栽培及逸生种外,野生维管束植物2527种,隶属于219科918属。其中蕨类植物有35科80属232种,裸子植物有6科11属16种,被子植物有178科827属2279种。(2)优势科、属明显。蕨类植物中,优势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 Athyriaceae,这 4 科包含34属127种,占本区总属数的42.5%,总种数的54.74%。优势属有12属,鳞毛蕨属Dryopteris、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蹄盖蕨属Athyrium和铁角蕨属Asplenium等,这12属共112种,占本区总种数的48.28%;种子植物中,优势科有14科,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 Cyperaceae、蔷薇科 Rosaceae、蝶形花科 Fabaceae、兰科Orchidaceae、茜草科 Rubiaceae、唇形科 Labiatae、樟科 Lauraceae、山茶科 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等,这些科包含347属1014种,占本区总属数的41.41%,总种数的44.18%。优势属有薹草属Carex、悬钩子属Rubus、杜鹃属Rhododendron、冬青属Ilex、蓼属Polygonum、荚蒾属Viburnum、山矾属Symplocos等88属,这88属共94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41%。(3)单种和寡种科、属是研究区内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蕨类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含2-4属)占本区总科数的71.42%,单种属和寡种属(含2-4种)占本区总属数的85%;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含2-4属)占本区总科数的45.11%,单种属和寡种属(含2-5种)占本区总属数的89.5%。(4)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具有华南植物区系热带北缘的性质。蕨类植物中,在科级水平上可划为5个分布型,热带性质科有24科,而温带性质科仅1科。在属级水平上可划为10个分布型1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属有46属,温带性质属为16属;种子植物中,在科级水平上可划为14个分布型,热带性质科与温带性质科比为2.05:1。在属级水平上可划为14个分布型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比为1.27:1。该区维管植物具有中国绝大部分科、属分布型,且均表现出热带成分占优势,但是也有不少温带成分在森林群落的构建中属于优势种甚至建群种。(5)特有现象明显。研究区内虽无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特有科,但准中国特有科有2科,为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和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东亚特有科有3科,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中国特有属有30属,占中国特有属总数的12.55%。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在南岭地区交汇过渡,形成了不少南岭特有种,研究区内分布有南岭特有种33种,隶属于21科26属。(6)与同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邻近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在属级水平上,研究区与东安舜皇山、湖南八面山、广东南岭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相似性均高于80%,其中广东南岭与研究区分属该段南岭山脉的南北坡,在区系成分上相互渗透,两地属的相似性高达86.23%。(7)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众多。研究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国家Ⅰ级3种,国家Ⅱ级22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2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收录的均为兰科植物,有84种。(8)发现植物新种2种,为南岭蛇根草Ophiorrhiza nanlingensi和湖南碎米荠Cardamine hunanensis;湖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15种,包含1个新记录科和1个新记录属。
张红梅[3](2021)在《石漠化治理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代表植物生态适应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而石漠化作为喀斯特地区常见的生态退化现象,其大面积的发生导致区域植被结构单一、生态系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挖掘本地原生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以期为示范区野生经济植物开发利用、石漠化治理植物配置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8年7~11月、2019年4~10月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共设置50个样方套;2020年8月在示范区选择典型的优势群落采集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遵义十大功劳(Mahonia imbricata)、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var.spinifolium)四个物种的叶片进行试验分析。对示范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科属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和植物区系划分、野生经济植物功能划分,揭示示范区植物资源多样性和现状;对示范区典型生态群落四个物种的叶厚(T)、叶长(L)、宽(W)、叶片组织含水量(LWC)等形态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不同生态群落下四个代表物种的生态适应能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示范区的野生植物(不包括栽培种)共738种,隶属于132科439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科13属1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15科417属709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最多,有100科341属585种,单子叶植物较少,共15科76属126种。(2)喀斯特生境异质性与人为干扰活动共同作用,使得示范区物种的科属组成以寡种科、寡种属为主,科属多样性高,而种子植物的属和种趋向于集中在中等科及较大科内,中等科及较大科的优势明显,在示范区的区系组成和群落构建中占主导地位。(3)生活型方面,木本植物中以矮小灌木和小乔木为主,木质藤本植物较少,且落叶物种远多于常绿物种。草本植物丰富多样且以多年生为主,落叶矮小灌木和小乔木占优势,这既是喀斯特高原生态环境限制植物分布的表现,也是植物适应岩溶生态环境的结果。(4)示范区植物区系丰富,各种地理成分交错分布并有迭置的现象。蕨类植物的科、属、种区系分化小,种子植物科级水平上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种级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成分次之,且有少数的地中海及中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占一定比例,且示范区有起源于侏罗纪的紫萁,起源于第三纪的槲蕨、凤尾蕨、海金沙以及第三纪残遗物种杉木、柳杉、红豆杉、罗汉松、水青树等。由此可见,撒拉溪示范区植物区系起源具有一定古老孑遗性质,特有成分较高,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且来源广泛,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特征。(5)研究区野生经济资源植物种类丰富且多样,按不同经济功能分类统计,其中药用类121科346属528种,蜜源植物73科169属318种,观赏类75科142属206种,纤维类42科80属87种,淀粉及糖类21科32属57种,芳香油类25科88属131种,油脂类63科114属139种,树脂及树胶类14科14属19种,鞣料类38科62属85种,食用类37科56属68种,材用类46科74属101种,其他类63科123属149种。在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筛选出117种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植物;优势经济植物中,落叶树种主要有西南栒子、云贵鹅耳枥、亮叶桦、滇榛、白栎、栓皮栎等,常绿树种有滇青冈、细叶青冈、杜鹃、十大功劳等;珍稀濒危植物有宽叶韭、天麻、蕙兰、七叶一枝花、领春木等32种,中国特有种88种。(6)单一群落的生态环境更脆弱,植物受逆境胁迫程度大。从形态结构上来看,示范区常绿物种在适应岩溶干旱等逆境胁迫时通常以叶被毛或厚角质保护叶表面,或减少暴露面积降低蒸腾作用;落叶物种通常选择落叶的形式来规避逆境的伤害从而顺利度过干旱时期。从生理生化来看,落叶物种P.longipes在群落里最容易受到逆境胁迫,其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大;Z.dimorphophyllum var.spinifolium的耐旱性最强,在不同的生态群落下其适应能力最强。综合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来看,四个物种的抗旱性为Z.dimorphophyllum var.spinifolium>M.imbricata>C.glaucoides>P.longipes。研究表明,示范区野生经济植物在植物种类、经济功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物种的生态适应能力强,对于毕节喀斯特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研究为示范区经济植物的配置和栽培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经济植物的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然而,在今后的石漠化治理区生态恢复重建工作中,不同植被生态群落的基本情况与特征以及更多经济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舜,黄启堂,黄磊,吕国梁[4](2020)在《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整理编制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其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并与周边4个湿地植物区系的进行相似性和分化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1)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蕨类植物35科57属84种,单种科和寡种科占总科数的91.43%,单种属和寡种属占区系总属数的98.25%,总种数的92.86%,科、属内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2)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型最多,均表现出强烈的热带属性;在种级的水平上,以热带亚洲分布型最多,东亚分布型次之,热带成分占比51.25%,并有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中国特有种11种;(3)在区系的亲缘远近关系上,与南水湖的关系最为密切,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均高于50%,与荔江的关系相对疏远。在种系分化强度上,赣江源的分化强度最大,区系丰富度最大,中山河种系分化度不高,与南水湖最为接近,荔江的分化强度最小。
涂洪润[5](2020)在《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研究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丰富了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揭示了同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了该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对于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中药区划和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基于实地踏查,通过文献查阅、市场及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工作,对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了叠彩区药用植物的组成特点,分析了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生长型和生活型、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外来种和栽培种、药用特征等内容,并研究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地理成分以及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中的问题,以期为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叠彩区药用植物是广西药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于154科467属。野生药用植物则是本区域内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34%。本地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63种,隶属于131科340属。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含1种)和寡种科(含2-5种)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含1种)和寡种属(含2-4种)为主。科内种和属内种的数量结构表明野生药用植物有明显的优势科和优势属现象。2.根据叠彩区药用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的划分结果可知:本地区药用植物生长型以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共有313种,占总种数的48.91%,最少的为藤本植物有69种。本地区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264种,占总种数的41.25%,最少的为地面芽植物有50种。3.叠彩区内属于我国特有和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分布较少。属我国特有药用植物33种,隶属于24科28属,其中,广西的特有种3种,隶属于3科3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3种,隶属于12科12属。本地区药用植物中属于外来和栽的程度并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划分为6个入侵等级。药用植物中属栽培类有117种,隶属于60科107属。4.叠彩区640种药用植物按入药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11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的最多,共有215种,占总种数33.59%;其次是根类,有203种,占总种数31.72%。以全草类、根类为主要的药用部位,对药用植物有较大损害甚至具有毁灭性。按药用部位的药性可划分为5类,其中平性类的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209种,占总种数32.66%,所占比例最少的是热性类药用植物。一个药用部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药味,按药用部位药味的不同,叠彩区药用植物药味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以苦味药最多,有318种,占总种数49.69%,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咸味药。叠彩区药用植物功效类型多样,可分为21类,其中以清热药最多,有265种,占总种数41.41%。5.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表现为热带分布为主且呈现向温带过渡的趋势。从科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131科共有9个分布区类型及6个变型。其中热带科69科,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81.17%,在本地区分布的科内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340个属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属有180属,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3.38%。从科和属级水平看,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表明本研究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这也符合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处于华南植物区系所呈现出的典型中亚热带气候。其中,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广布为主,表明本地区缺少典型的热带分布类型,而温带分布中北温带典型分布有36属,占总属数的12.67%,表明温带分布的属在本地区分布分化良好,如松属(Pin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本地区大面积自然分布,所以本地区植物区系主要为热带性向温带性过渡的类型。6.本地区药用植物的单种属(含1个种)较多,但特有程度低,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古老性和独特性。药用植物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单种属内的很多属都是起源于温带和中国特有分布的原始类群,说明了本地区地理区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这也符合叠彩区所属的桂林热带岩溶发育历史和地质地貌的特点。这些单种属和特有属在本地区分布广泛,一些属内种甚至成为本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建群种或关键种,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发育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岩溶石山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并向热带气候过渡,最终演变为热带性分布。本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有程度低,没有特有科的分布,特有种中中国特有分布仅有两种,但东亚及中国特有分布属共28属,这表明本地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7.叠彩区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表明,其与临桂区、恭城瑶族自明显的纬向地带性,随纬度的升高,药用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逐渐减弱。根据R/T值的大小结合植物区系谱分析可知:从全局来看,影响某一地区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变迁;从局部地区来看,纬向地带性、异质性生境、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类型。
夏莹莹[6](2020)在《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和碳汇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中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人工林大国,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人工林集约化经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导致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人工林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广西传统、特色的经济林树种,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森林群落尺度,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油茶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使油茶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是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价值,当务之急即是摸清其林下生物多样性和了解碳贮量情况的本底资料。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针对广西油茶人工林开展群落多样性和碳贮量研究。通过对广西油茶人工林7个分布区域、3个林龄层次、5种经营措施的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域分布、林龄层次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特征和碳贮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广西油茶人工林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进行估算。具体研究结果为:1、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多样性广西油茶人工林分布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00科、268属、414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3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3科、244属、381种。蕨类植物科、属的区系分化强度分别为1.47、1.41,且属和种均为小型。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4种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6种类型。种子植物科分化强度系数为2.91,属于中小科,且小型科居多;属分化强度系数为1.57,且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仅含1种的属多达172个,占全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9.92%%。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0种分布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3种分布类型,在本区种子植物中,还包括中国特有分布类型,含有4属。整体上,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分布区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2、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不同区域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变化与各区域生境异质性有关,各区域间物种相似性不高。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交叉种;灌木层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着,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林龄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共有种;两个地点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但岑溪市油茶林和三江县油茶林草本层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粗放管理和抚育措施的油茶林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均高于嫁接换冠和更新造林的油茶林;灌木层中占有比重较大的物种以共有种居多,而草本层优势种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方面,除Pielou指数外,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利用无性系苗木更新改造最低。3、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生物量(不考虑果实)分配比重为枝>根>叶>花芽,且枝、根生物量占比之和达50%以上;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随着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的趋势;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高低与采取的具体经营措施有关。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范围5.705-74.413t·hm-2。4、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碳贮量枝干的碳贮量最高,花芽碳贮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分配格局土壤层碳贮量最高,其次是乔木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总体上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两个地点的油茶林变化规律不同,但乔木层碳贮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总碳贮量变化规律与采取的经营措施有关。影响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因素:各因子对乔木层碳贮量与土壤层碳贮量的影响不同,土壤物理性质(孔隙度、持水量)与乔木层碳贮量呈负相关,与土壤层碳贮量呈正相关。地径、冠幅、林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纬度与乔木层碳贮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碳贮量呈负相关。5、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多样性特征参数的关系灌木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数与乔木层碳贮量正相关,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与土壤层碳贮量负相关,草本层多样性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与总碳贮量负相关。乔木层碳贮量与多样性指数回归的效果显着,其拟合方程:Y1=-2.739+13.056x1+96.204x2-46.154x3。6、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范围55.62-157.28t.hm-2。以2015年统计的数据为基准,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情况:幼林7.69Tg,中龄林30.11Tg,成林37.59Tg。
黄升,黄伟,覃磊,黄毕华,刘毅[7](2019)在《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指出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本研究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共有39科96属380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06种;该地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物种分化水平较高,优势科属明显、物种丰富、组成多样,是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2)该地区稀子蕨属、荚果蕨属、黔蕨属和骨牌蕨属种类齐全、分布广泛,是这些属的分化和分布中心。(3)该地区蕨类植物生活类型齐全,以土生为主(占81.36%)。(4)恩施地区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蕨类植物科属以泛热带区系成分相对较多,总体偏热带区系成分;物种以温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型为主(占60.79%),具有显着的亚热带性质。(5)恩施蕨类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过渡性比较明显,尤其与四川地区联系紧密。
张秀华[8](2018)在《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加剧、气候变化以及资源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很多学者针对生物多样性展开了研究。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恢复破坏的自然植被以及拯救濒危的生物物种,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种源基地和研究自然的天然实验室,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手段。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保护现状,理解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保护的植物物种和植物多样性如何?保护了多少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有没有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植物多样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回答。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和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建立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数据库,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利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分化指数、生物多样性质量指标QL、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E指数和G-F指数等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从植物丰富度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同步自回归模型(SAR)和多元回归分析(MRA)研究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与多种环境因素的关系,然后对中国范围内186个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植物类群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物种丰富度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各植物类群中是否一致,探讨了物种丰富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是否随空间尺度而变化;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其科属特征和区系地理成分,研究其在自然保护区和山东省17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山东外来植物物种以及在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以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个预测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影响因素是否相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多种测度方法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崂山自然保护区、泰山自然保护区和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化程度最高,并且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种数、属数和科数的分布格局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比多种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在山东省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结果表明F指数的测度结果最令人满意。对山东省2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分析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175科918属2362种,其中蕨类植物24科38属89种;裸子植物8科26属67种;被子植物143科854属2206种,分别占山东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95.11%,总属数的96.73%,总种数的93.03%,这说明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保护了山东省绝大多数的植物物种。同时发现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势科属显着,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温带成分优势明显,并且热带性质的成分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热带和亚热带区系的过渡性。对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面积、降水和温度是影响中国暖温带山东省自然保护区6个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同一空间尺度上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研究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两个空间尺度上,植物丰富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是一致的,即随着降水量的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加;而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相关性随尺度不同而不同,在暖温带山东自然保护区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而在全国尺度范围内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同时研究发现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之间均显着相关,是由于不同植物类群均受到了相同生态因子的影响,表明气候适宜的地区经常提供丰富的营养并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因而适合各种植物类群的生长。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发现山东省共65科123属159种珍稀濒危植物,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6种;被子植物52科101属127种。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属分析和地理成分分析发现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温带优势明显,并且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成分,说明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地域特点和热带亲缘关系。青岛崂山自然保护区、泰山自然保护区和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最多。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度高的多为拥有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例如青岛市、烟台市和泰安市,这些地区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均在100种以上。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度在自然保护区和山东省17地区两个尺度下均受到温度和海拔因素的显着影响,并且还发现在地区尺度下受海拔的影响要明显大于自然保护区尺度。通过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自然保护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并且外来草本植物的数量远远大于外来木本植物的数量。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之间以及外来木本植物和外来草本植物丰富度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的关系,表明本地植物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也容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有大量外来木本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同时拥有大量的外来草本植物。对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温度和降水对两者均有着重要的影响,距离市区的距离与外来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着负相关,人类活动对外来植物的影响要大于对本地植物的影响,同时发现对外来草本植物的影响要大于外来木本植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植物的丰富度主要是由气候因素所决定的,而外来植物丰富度受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掌握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现状,建立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数据库,从不同空间尺度探讨了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的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保护本地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黄林[9](2018)在《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粤西北、粤西等县市,石灰岩成片发育,分布面积较大,而且岩溶地貌奇特。通过对广东石灰岩地区34个洞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室内标本鉴定,整理了洞穴维管植物的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维管植物区系组成、特征与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另外,根据IUCN的最新标准,对洞穴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评估,探讨致危原因,提出相关保护对策。最后,运用AHP评价法对洞穴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筛选出适合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的植物种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共记录了洞穴维管植物83科、176属、324种(含亚种和变种,以下同),其中蕨类植物14科25属74种;种子植物69科151属250种,无裸子植物。2.蕨类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都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蕨类植物占优势的科有凤尾蕨科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所含种类占洞穴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8%,科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优势属包括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m、贯众属Cyrtomium,所含种数占蕨类植物总种数的59.46%。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占除世界分布属的94.74%。3.种子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也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比例较高的科有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桑科Mo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地理成分以热带科为主,共有42科,占除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98.37%。优势属有榕属Ficus、唇柱苣苔属Chirita、茄属Solanum、冷水花属Pilea、楼梯草属Elatostema、栝楼属Trichosanthes,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共有104属,占洞穴种子植物除世界分布总属数的76.47%。4.与广西岩溶洞穴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在科和属水平上,相似程度较高,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是85.71%和64%。而在种间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为25.68%。在种子植物方面,2省区在科(82.61%)、属(94.70%)、种(69.60%)间都表现较强的相似性。5.共记录到珍稀濒危植物2种,隶属于2科2属,其中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按照IUCN对濒危物种的标准进行评估,建议将直蕊唇柱苣苔Chirita orthandra、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大桥虎耳草Saxifraga daqiaoensis和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列入国家野生保护植物名录。最后分析了洞穴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6.在本次调查所统计的洞穴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有252种,隶属于80科157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21属47种,占总种数的18.65%;被子植物67科、136属、205种,占总种数的81.35%,以寡种科(属)和单种科(属)为主。在科级水平层面,以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和荨麻科Urticaceae植物种类最丰富,共有39种,占总种数的15.47%,在属级水平层面,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共有152属,包含220种,占总种数的87.13%;其中优势属有铁线蕨属、唇柱苣苔属、凤尾蕨属、卷柏属。按植物的生活型将洞穴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观赏蕨类(47种)、观赏乔木类(26种)、观赏灌木类(26种)、观赏草本类(104种)、观赏藤本类(49种)5大类。其中,观赏草本和观赏藤本占绝对优势,是组成洞穴观赏植物的主体。分别占总种数的41.27%、19.44%。其次是观赏蕨类,占总种数的18.65%。按园林用途将洞穴植物资源划分为8大类,庭荫树(22种)、地被类(25种)、草本花卉类(85种)、花篱绿篱类(28种)、花坛花境类(37种)、庭院绿化类(21种)、垂直绿化植物类(42种)、室内观赏植物类(7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73%、9.92%、33.73%、11.11%、14.68%、8.33%、16.67%、28.57%。其中以草本花卉类和室内观赏植物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2.3%。根据实际野外调查结合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44种适合做垂直绿化的植物和63种适合做室内观叶植物的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植物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按得分高低排序,得出优先开发垂直绿化的植物有绿叶地锦、绞股蓝、宽药青藤、中华青牛胆、三叶崖爬藤、千金藤、乌蔹莓、华南毛蕨、薜荔、野葛等;优先开发的室内观赏植物包括长毛唇柱苣苔、大桥虎耳草、癞叶秋海棠、裂叶秋海棠、紫背天葵、假烟叶唇柱苣苔、银叶报春苣苔、长叶铁角蕨、磨芋等
许哲[10](2017)在《海南猴猕岭的植物区系地理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海南猴猕岭物种资源丰富,这里保存着我国完好的热带雨林。本文在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的基础上,对猴猕岭的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根据本次调查,主要有结果如下:(1)该地区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08科、793属、1,559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93属、180种,裸子植物6科、7属、9种,被子植物159科、693属、1,370种(含变种)。(2)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以凤尾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叉蕨科、水龙骨科等成分为主,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尤其是热带亚洲为主,占总种数的67.22%;中国特有种21种,其中海南特有种9种。裸子植物种类较为贫乏,仅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数的0.65%,主要有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等。种子植物在属的水平上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占非世界广布属总数的89.64%,中国特有属5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75%,其中海南特有属1个,即盾叶苣苔属(Metapetrocosmea);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热带成分1043种,占非世界分布种总数的76.79%,中国特有种293种,占非世界分布种总数的21.59%,其中海南特有种91种。(3)在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中,猴猕岭与鹦哥岭关系最近,两地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4.90%、71.96%,其次是尖峰岭、吊罗山,这说明在经纬度和海拔接近、气候条件、土壤基质相近的地区,植物区系关系较近。与鼎湖山、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相比,猴猕岭植物区系表现出更强的热带性,这与其所处热带北缘和更低的纬度有关。(4)猴猕岭共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收录19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28种。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对这些濒危植物造成了威胁,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种类的实际分布状况和相关资料,建议将该地区的28种珍稀濒危植物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5)猴猕岭有外来植物52种,以草本为主。一些种类如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马缨丹(Lantana camar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等已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海南猴猕岭植物多样性主要面临着盗砍滥伐的威胁,建议当地政府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继续开展海南猴猕岭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水平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水平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广西姑婆山保护区植物研究历史 |
1.2 本次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意义 |
2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概况 |
3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4.1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4.1.1 蕨类植物科的分析 |
4.1.2 蕨类植物属的分析 |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4.2.1 种子植物科的分析 |
4.2.2 种子植物属的分析 |
4.3 小结 |
5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
5.1 特有科、属的统计 |
5.2 特有种的统计 |
6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 |
6.1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 |
6.2 珍稀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 |
6.2.1 生境破坏和恶化 |
6.2.2 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被盗采盗挖 |
6.2.3 自然与人为灾害 |
6.3 保护策略 |
6.3.1 加强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加大普法力度 |
6.3.2 加强对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
6.3.3 加强预防工事和物种保育工作 |
7 植物区系新资料 |
7.1 中国大陆新记录物种 |
7.2 广西新记录物种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B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环境状况 |
附录C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新资料 |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3 莽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外业调查 |
3.2.2 内业整理 |
4 植物区系分析 |
4.1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4.1.1 蕨类植物科的统计分析 |
4.1.2 蕨类植物属的统计分析 |
4.1.3 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型分析 |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4.2.1 种子植物科的大小统计分析 |
4.2.2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型分析 |
4.2.3 种子植物属的大小统计分析 |
4.2.4 种子植物属分布型分析 |
4.3 小结 |
5 特有现象分析 |
5.1 特有科分析 |
5.2 特有属分析 |
5.3 特有种分析 |
6 与邻近植物区系的关系 |
6.1 与邻近区系种子植物属单位R/T值的比较分析 |
6.2 与邻近区系种子植物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 |
6.3 小结 |
7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
7.1 国家及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资源 |
7.2 兰科植物资源 |
7.2.1 兰科植物物种组成 |
7.2.2 兰科植物分布特点 |
7.3 致危原因 |
7.3.1 水电工程的建设 |
7.3.2 旅游开发 |
7.3.3 杉木林及竹林占据生存空间 |
7.4 保护建议 |
7.4.1 开展监测与保育工作 |
7.4.2 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 |
7.4.3 控制毛竹林面积,改造杉木林 |
8 植物区系新资料 |
8.1 新种 |
8.2 湖南分布新记录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B 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植物物种图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石漠化治理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代表植物生态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区系 |
1.4.2 野生经济植物 |
1.4.3 野生经济植物的生态适应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选择依据和代表性 |
2.2 撒拉溪示范区自然概况 |
2.3 撒拉溪示范区植物资源栽培与利用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物种调查 |
3.2.2 野生经济植物分类及代表物种和指标选择依据 |
3.2.3 实验材料采集 |
3.2.4 叶片形态特征测量 |
3.2.5 叶片生化指标测量 |
3.2.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植物区系 |
4.1 物种组成 |
4.2 科属种特征 |
4.2.1 科、属多样性 |
4.2.2 生活型多样性 |
4.3 区系特征 |
4.3.1 科的区系特征 |
4.3.2 属的区系特征 |
4.3.3 种的区系特征 |
第五章 野生经济植物类型及特征 |
5.1 野生经济植物 |
5.1.1 药用类 |
5.1.2 蜜源植物 |
5.1.3 观赏类 |
5.1.4 纤维类 |
5.1.5 淀粉及糖类 |
5.1.6 芳香油类 |
5.1.7 油脂类 |
5.1.8 树脂及树胶类 |
5.1.9 鞣料类 |
5.1.10 食用类 |
5.1.11 材用类 |
5.1.12 其他野生经济植物 |
5.2 主要野生经济植物 |
5.2.1 全国重点普查野生药用植物 |
5.2.2 优势野生经济植物 |
5.2.3 珍稀濒危野生经济植物 |
第六章 野生经济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
6.1 野生经济植物的形态适应特征 |
6.1.1 叶片形态学特性 |
6.1.2 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6.2 野生经济植物的生理生化适应特征 |
6.2.1 不同植被群落四个物种叶绿素含量的特征 |
6.2.2 渗透调节物质 |
6.2.3 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
6.3 野生经济植物生态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价 |
6.3.1 植物形态适应综合评价 |
6.3.2 植物生理生化适应综合评价 |
6.3.3 抗旱性野生经济植物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撒拉溪植物名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4)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区系的组成分析 |
2.1.1 蕨类植物的组成 |
2.1.2 科的大小分析 |
2.1.3 属的大小分析 |
2.1.4 珍稀蕨类植物 |
2.2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2.2.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2.3 与周边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
3 结论 |
(5)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药用植物的研究 |
1.1.1 药用植物的概念 |
1.1.2 药用植物的分类 |
1.1.3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1.2 药用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1 区系概念 |
1.2.2 区系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3 国外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研究进展 |
1.2.5 广西地区研究概况 |
1.2.6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物资源 |
2.2 社会概况 |
2.2.1 人文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文献查阅 |
3.1.2 野外调查 |
3.1.3 访问调查 |
3.1.4 室内整理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1 种类组成特征 |
3.2.2 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第4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4.1 种类组成 |
4.1.1 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 |
4.1.2 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 |
4.2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和生活型 |
4.2.1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 |
4.2.2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 |
4.3 特有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3.1 特有药用植物 |
4.3.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4 外来种和栽培种 |
4.4.1 外来种 |
4.4.2 栽培种 |
4.5 药用资源的特征 |
4.5.1 药用部位分析 |
4.5.2 药用植物的性味分析 |
4.5.3 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5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5.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1.1 世界广布型 |
5.1.2 热带分布型 |
5.1.3 温带分布型 |
5.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3 区系成分特点 |
5.3.1 药用植物科的特点 |
5.3.2 药用植物属的特点 |
5.4 叠彩区药用植物特有现象 |
5.5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研究 |
5.5.1 R/T值比较 |
5.5.2 区系谱比较 |
5.6 讨论 |
5.6.1 叠彩区药用植物分布区类型特征 |
5.6.2 不同比较方法的对比 |
5.6.3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 |
第6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
6.1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7.1.2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叠彩区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叠彩区部分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
1.1.2 研究油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碳贮量 |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点的选择和原则 |
2.2.2 多样性调查研究 |
2.2.3 碳贮量调查研究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3.1 植物鉴定、数据汇总及植物名录 |
2.3.2 数据分析 |
3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
3.1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 |
3.2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多样性 |
3.2.1 广西油茶人工林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 |
3.2.2 广西油茶人工林种子植物的区系多样性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
4.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
4.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4.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
4.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
4.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
4.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4.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
4.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 |
4.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
4.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4.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
4.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
4.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4.4.1 植被数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2 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3 多样性指数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
4.5 讨论 |
4.5.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
5.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
5.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
5.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
5.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
5.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
5.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5.4 讨论 |
5.4.1 区域变化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
5.4.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
5.4.3 不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
6.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
6.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
6.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
6.4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 |
6.4.1 估算方法 |
6.4.2 碳贮量估算 |
6.5 影响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6.5.1 碳贮量与影响因子的Pearson分析 |
6.5.2 碳贮量与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 |
6.6 讨论 |
6.6.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
6.6.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
6.6.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7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
7.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 |
7.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回归分析 |
7.2.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 |
7.2.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
8.1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提升策略 |
8.2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恩施地区自然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地形地貌 |
1.3 气候特征 |
2 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 |
2.1 科的统计分析 |
2.2 属的统计分析 |
2.3 种的统计分析 |
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1 科级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2 属级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 种级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4 恩施地区蕨类植物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的关系 |
5 讨论 |
5.1 该地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 现代分化水平较高, 组成复杂多样, 优势科属明显 |
5.2 该地区是稀子蕨属等4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 |
5.3 该地区蕨类植物生活类型齐全, 复杂多样, 以土生为主 |
5.4 该地区蕨类植物科属泛热带成分较多, 种以温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 |
5.5 恩施地区蕨类植物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 尤其与四川联系紧密 |
6 结论 |
(8)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1.1.3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1.2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进展 |
1.3 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现状 |
1.4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 |
2.3.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
2.3.3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2.3.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2.3.5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 |
3.1 物种组成的分布格局 |
3.1.1 种数N_s的分布格局 |
3.1.2 属数N_g的分布格局 |
3.1.3 科数N_f的分布格局 |
3.2 分化指数 |
3.2.1 种的分化指数D_s |
3.2.2 属分化指数D_g |
3.2.3 种科分化指数D_(sf) |
3.3 生物多样性质量指标Q_L |
3.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E指数 |
3.5 G-F指数 |
3.5.1 F指数D_F |
3.5.2 G指数D_G |
3.5.3 G-F指数D_(G-F) |
3.6 几种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
4.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
4.1.1 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
4.1.2 科的组成 |
4.1.3 属的组成 |
4.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
4.2.1 科的地理成分 |
4.2.2 属的地理成分 |
4.3 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相似性 |
4.3.1 科的相似性系数 |
4.3.2 属的相似性系数 |
4.3.3 种的相似性系数 |
4.4 地理成分聚类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5.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决定因素 |
5.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尺度上植物类群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
5.3 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尺度上植物类群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
5.4 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6.1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情况 |
6.1.1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6.1.2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分析 |
6.1.3 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
6.1.4 珍稀濒危植物在山东省17地市的分布 |
6.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因素 |
6.3 山东省17地市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因素 |
6.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和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7.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分布 |
7.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7.3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
7.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
7.5 自然保护区外来木本植物和外来草本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8.3.1 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
8.3.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洞穴生物研究现状 |
1.2.2 洞穴植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
1.2.3 洞穴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4 洞穴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现状 |
1.2.5 洞穴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 |
1.2.6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名录的编写 |
2.2.2 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
2.2.3 植物濒危情况分析 |
2.2.4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的分析与评价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野外调查 |
2.3.3 室内标本整理与鉴定 |
2.3.4 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
2.3.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
2.3.6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利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洞穴统计 |
3.2 洞穴维管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1 蕨类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2 种子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3 广东与广西石灰岩洞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
3.3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
3.3.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分析 |
3.3.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分类分析 |
3.3.3 园林用途分类分析 |
3.3.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
3.4 洞穴植物保护与利用分析 |
3.4.1 珍稀濒危物种的组成与分布 |
3.4.2 建议列入保护植物名单 |
3.4.3 洞穴植物资源目前面临的威胁与解决对策 |
4 讨论 |
4.1 洞穴植物区系特征 |
4.2 洞穴植物多样性保护 |
4.3 野生观赏植物分析与评价 |
5 结论 |
5.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5.2 广东石灰岩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 |
5.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二 :部分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植物图片 |
(10)海南猴猕岭的植物区系地理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含义及内容 |
1.2 植物区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2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3 海南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2 猴猕岭保护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土壤特征 |
2.4 气候与水文 |
2.5 植被特征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植物标本采集 |
3.2 标本整理与统计 |
3.3 区系分析 |
3.4 珍稀濒危植物分析 |
3.5 外来植物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蕨类植物区系性质与特点 |
4.1.1 科、属的分析 |
4.1.2 种的分析 |
4.2 种子植物区系性质与特点 |
4.2.1 数量特征 |
4.2.2 属的分析 |
4.2.3 种的分析 |
4.3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及其所处地位 |
4.3.1 与海南鹦哥岭植物区系的比较 |
4.3.2 与海南尖峰岭植物区系的比较 |
4.3.3 与海南吊罗山植物区系的比较 |
4.3.4 与广东鼎湖山植物区系的比较 |
4.3.5 与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比较 |
4.4 海南猴猕岭自然保护区植物新资料 |
5 特有植物分析 |
5.1 特有属分析 |
5.2 特有种分析 |
6 植物区系的起源及其发展 |
6.1 古地理、古气候 |
6.2 地层古植物组成 |
7 外来植物 |
7.1 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
7.2 外来植物的来源及引入途径 |
7.3 保护对策 |
8 珍稀濒危植物 |
8.1 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 |
8.2 保护等级重新评估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水平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D]. 李健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2]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刘文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石漠化治理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代表植物生态适应研究[D]. 张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4]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郭舜,黄启堂,黄磊,吕国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D]. 涂洪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D]. 夏莹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黄升,黄伟,覃磊,黄毕华,刘毅. 植物科学学报, 2019(01)
- [8]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秀华. 山东大学, 2018(02)
- [9]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D]. 黄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海南猴猕岭的植物区系地理学初步研究[D]. 许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