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子家书——E-mail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杜轶[1](2020)在《先秦“得而VP”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与语篇特徵》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穷尽性地考察先秦13部文献中的"得而VP"结构,讨论了先秦"得而VP"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与语篇特徵,认爲"得而VP"与"得VP"是先秦句法系统中功能对立的两种结构。"得而VP"结构基本上出现在受事话题句中,多用於表述非现实事件,"而"是弱叙实性标记。先秦"得而VP"结构一般不用於表达前景信息,具有低及物性特徵。
何智玉[2](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李固[3](2020)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教育是指唤起学生生命意识,启发学生生命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教育。语文学科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生命教育的有力手段。但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方式的固定性、语文学科的功利性以及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都对目前生命教育的实践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大批杰出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经过长时间精密的研究讨论,在多地率先试用后,编订而成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教材,其中包含了大量生命教育内容,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本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初中教学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到更加合理的生命教育途径。本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先梳理了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命教育内容的课文篇目,再对其内容进行梳理,最后概括出其中包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正视生死及生命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目前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现状,探析目前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生命教育意识不强,生命教育内容片面,生命教育方式单一等。然后,探求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教师缺少对生命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充分,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不够等。第四部分主要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生命教育意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增强生命教育的全面性;坚持学生主体,丰富各教学环节生命教育方式等。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赵永恒[5](2020)在《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相对于元杂剧乃至明杂剧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作为杂剧艺术的完结形态且时间距离上和当代最为接近的清代杂剧创作,由于一直以来被简单地看作脱离演出实践的典型代表及杂剧艺术的衰落阶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客观的评价。虽然近来已有一些学者就清初及晚清的杂剧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考察,但是在时序层面上“承前启后”的清代中叶杂剧却很少被整体上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与其戏剧史地位相称的应有关照。本文是为对其进行比较全面深入探究的尝试。第一章从清代中叶的划分与其时代风貌及戏剧史背景入手,旨在探讨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相关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尽管学界各种分期方法不同,但清代中叶普遍意义上应指乾隆和嘉庆两朝,即公元一七三六至一八二零,长约八十五年。和清初的立国未稳与晚清的变局丛生比较,这段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是有清一代在政治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而从中国戏曲发展史的角度衡量,清乾嘉时期却又是变幻纷纭、格局重构的重要阶段。起自民间乡野的各地方声腔携带着充沛饱满的活力跃跃欲试走上前台,而被统治者所遵奉的正音昆腔却日渐衰落。因应着时代审美转向的趋势,雅部与花部之间此消彼长。另一方面,宫廷演剧的繁盛对于清中叶戏曲发展的推动不可忽视,它所产生的自上而下示范效应是维持民间演剧和文人创作不断涌现的必要动力。第二章依据前章末节所作的存佚情况统计,就清代中叶杂剧进行微观考察,将其分为三段,即乾隆前期(1735-1774);乾隆后期(1775-1795);嘉庆时期(1796-1820),从以上三个阶段中挑选出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十二位剧作家,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和杂剧创作成就做一番简要概括的介绍评述,以试图从更为详尽的层面展示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基本面貌与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就参与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剧作家中比较显着的两点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是满族及蒙古族文人和他们的杂剧创作;其次是在乾嘉时期比较集中地出现山东杂剧作家的情形。第三章着力探究清代中叶杂剧的内容旨趣及在艺术形式上的变化与创新。依据作品立意取向的不同,将它们大致分为征实尚史、教化劝惩、抒情写志三类。由于清乾嘉时期经史考据之学极为昌盛,所以有些杂剧作家不免将治学之道用在创作上,或考述历史,或刀笔写录亲历时事,使之成为了其学术的延申或补充。在思想意趣上,清中叶杂剧大多以正人伦、教风化为己任。这一方面得自康熙以来对程朱理学的尊崇,另一方面,封建末世各种深层矛盾的外化使文人们愈觉维系圣人纲纪的紧迫感,而在他们挥笔言劝惩之旨的同时,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亦多有拓展。但不少作品则仍秉承抒写情志的传统,托他人之事以浇胸中块垒,表现各种人生感怀。而艺术新变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体现:第一,体制上最大程度地缩长为短,以单折短剧的大量出现为标志;第二,通过改编花部戏或引通俗小说中的题材入杂剧实现“俗文化”因素的借用;第三,杂剧创作趋向主观化、诗文化,成为写心抒情的重要手段。不过,上述诸种体制形态上的革新最终却从不同侧面构成了杂剧舞台因素的进一步弱化以至于消解。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罗茜[6](2021)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以X市F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有着悠悠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文化储备,而且能够提高其文化认同感、自信心。语文课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传统文化则是语文课本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承、唇齿相依。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性质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决定了初中语文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教材则成为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们总是仅仅围绕考试大纲、依据书本安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忽视了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对于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青少年一知半解,基本常识严重匮乏。尤其是受一些互联网上的负面消息影响,使得青少年欠缺集体主义意识,诱发了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因此,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立足于时代背景和义务课标的根本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教材分析法、访谈法等,通过分析总结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取精神养分,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并简要叙述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概念界定,并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课程标准的演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论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阐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第三章,对当地初中学校使用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所找出的问题,探讨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结合具体课堂案例,进一步优化策略;第三部分,结语。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放眼未来,着眼当下,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黎玮琛[7](2019)在《黄爵滋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清末有名的禁烟名臣,黄爵滋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成就不凡的文学家。目前学界对于黄爵滋诗歌的研究较少,故本文以《仙屏书屋初集诗录》及《诗后录》为文本,结合其它相关资料,对黄爵滋的诗歌进行研究。根据黄爵滋的生平经历和交游情况,本文将其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早年求学时期、仕宦时期、晚年主讲书院时期。早年求学时期,他天赋奇佳,刻苦好学,是读书人的榜样。仕宦时期,他体察民情,办事严明,力主禁烟,抗敌救国,一身浩然正气,受人推崇,是为官者的楷模。主讲书院时期,他深谙教育,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学,是为人师者的典范。黄爵滋乐于与人交游,组成了固定的文人团体,故其交游情况主要是从“宣南诗社”、“江亭雅集”圈子两个文人团体进行论述。“宣南诗社”和“江亭雅集”圈子是黄爵滋在京城中最为重要的文人交际圈,也是以他为代表的京城士大夫文人团体。其中的参与者与他志趣相投,是他在文学上的知音和政治上的有力支持者。本文将黄爵滋诗歌的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写景状物,独抒性情;蒿目时艰,嗟叹民苦;赠答唱和,送别怀友;咏史怀古,心系国家;托物言志,寄托深远。黄爵滋的写景状物诗在描摹山水行迹和自然风光的同时,传递了他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淡然洒脱的人生态度。其蒿目时艰的诗歌意在反映时局之艰难,百姓之艰辛,从中也可看出黄爵滋的忧世之患,仁者之心。其赠答唱和、送别怀友诗感情真挚,表明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其咏史怀古诗表达了他的的人生抱负,体现出他直面历史,为国家计之深远的良苦用心。其托物言志诗借物拟人,寄托了他的深远情怀和高远志向。其诗歌题材众多,艺术特色突出。组诗创作,逐层推进,清晰有力地表达出其诗歌中不同层次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其开门见山之作直接点明主题,叙事明了,直抒胸臆。典故的熟练运用,使其诗歌言简义丰,含蓄隽永。夸张的运用使他的内心情感得以尽情宣泄,也使其诗歌主观色彩浓郁,气势大为增强。黄爵滋诗歌中丰富的内容和突出的艺术特色主要由其社会与时代因素,转益多师的诗学渊源和兼容并包的诗学主张三方面促成:政治腐败、外敌入侵、流民四起的危机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社会原因;对“李杜”诗歌的学习,受王士禛、沈德潜的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体、气、理、法兼备”以及“缘情”等诗学主张是其内容丰富和特色突出的个人成因。社会原因使黄爵滋关注现实,他对诗歌题材的选择往往与社会现状有紧密的联系。个人原因中,受前人诗歌和思想的影响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经世致用”的主张令黄爵滋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并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体、气、理、法兼备”的主张则体现了他对内容和情感兼具的要求。因为主张“缘情”,所以他的诗歌皆是真情流露,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刘雨婷[8](2019)在《日本学者青山宏的唐宋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山宏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学者中仅有的两位持之以恒地研究词学的学者,另一位是村上哲见先生。他笃志唐宋词研究,主要针对唐五代代表性词集《花间集》、北宋婉约词大家秦观、南宋词集大成者张炎、宋代词论四个对象钩沉索隐,以期勾勒唐宋词史脉络、遴选其间良金美玉。本文拟对其唐宋词研究的四个主要对象作观点梳理和分析,既微观评述他对具体词人、词作、词论的见解,又宏观把握其学术视野和研究途径之得失,以期宏微相济、全面观照。本文按照青山宏的唐宋词研究方向划分章节。绪论中简括了日本的唐宋词学研究成果、国内对日本唐宋词学研究之研究成果、青山宏生平简述和词学研究成果。第一章论说青山宏对唐五代词的研究,依次包括对温庭筠、韦庄、孙光宪、李珣、顾夐词的研究。第二章论说青山宏对宋词的研究,涉及他对宋词流变之三种倾向、三大动向与三个阶段的研究,以及对秦观词和张炎词的个案研究。第三章论说青山宏对宋代词论的研究,依次包括北宋初期、北宋中期、北宋后期及南宋词论。第四章论说青山宏唐宋词研究特点及局限。要之,取题青山宏的唐宋词研究展开论说,考辨得失,以期在域外汉学领域为日本唐宋词研究及日本词学研究添砖加瓦,亦发挥“他山之石”之用,拓展深化我国本土的词学研究。
李彦吉[9](2018)在《中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并非是新事物,从《正大综艺》《走近科学》再到《百家讲坛》此类节目一直以断裂的形态传播着,从未缺位。2017年是“文化综艺元年”,《诗歌之王》《汉字风云会》等现象级文化类电视综艺,既在电视玩乐化中增添了一抹文化厚重感,同时让大众获得观赏悦感之外的审美想象,通过朗读书信书籍、诗词记忆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符号的电视化组织,以影像形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驱使文化传播进一步宽泛化,推进了文化综艺节目的电视勃发。本文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实问题开始启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结合的必然性考量角度出发,在剖析其热播背景的根柢上,对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的嫁接形式实行详尽阐述,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实践的有效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与原因。从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娱乐形式风靡的情况下受众的精神需求、版权引进节目占据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半壁江山的现状下依托中国古老卓越文化的文化类节目开启了中国创造、借助于电视化表达手法,为受众提供互动式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助推使文化类综艺进入上升期。第二章介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征和价值,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展示文化蕴含和广泛地参与性是其相较于综艺节目的特点,继而从宣扬文化知识和提高节目审美价值这两个方面对文化综艺节目整体上的价值进行探讨。最后从立足点、突破点和营销点三个角度梳理出该类节目的创新体现,即:传统文化精髓;创新电视化表达;微博+二维码+APP。第三章分类阐述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意蕴。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囊括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从诗词歌赋到汉字成语,从饮食文化到传统武术数不胜数,笔者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节目分类阐述,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意蕴,解析其如何将有内涵与有趣味结合起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第四章对制约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作出归纳与分析。随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相同模式的节目扎堆播出,节目形式单一;煽情成分稍多,喧宾夺主;文化内涵传播,浅尝辄止等,使看客们的审美疲惫不堪。制约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神韵灌注于电视文化之中的思考,过度关注收视率,受制于其娱乐属性而无法翻身,使节目创作陷入思维窄巷。第五章是延伸部分,就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进行体系研究,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未来之路将会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道阻且长,如何才能长久的发展呢?笔者从理念、内容、样态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建议,作出总结与展望,希望打造出“中国味”的文化节目,做好文娱性和文化性的有机同一。
安晓宇[10](2018)在《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付诸于文字交流的书信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书信文化已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的“他者”。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出现,弥补了书信文化的空缺。《见字如面》以书信为主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书信文化进行了电视化展演和传播。它通过“明星阅读”具有“历史感”的信件,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复原了书信中的时代印记;它以“影像图片”展现历史缩影,以“嘉宾评信”重塑历史气息,引领观众感知那些至今仍令人心怀激荡的社会风物以及人物情状,再次认识到国人独特的生活智慧以及无上的精神情怀,并由此构建了时空多元对接的电视化展演的方式。节目先网后台的传播模式创造了文化节目的反哺。在对书信“去他者化”的现代重构方面,《见字如面》对书信的内容与情感做了现代性的重构。与传统书信内容相比,《见字如面》视域中对书信内容实现了从“外在化”向“内在化”的伦理探讨。它建构家书中亲情伦理的认知价值和以国家为立足点的人文传统的传承价值。对书信情感进行“私人化“向“公开化”的揭示,探知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个体生命魅力,更好地把握人性、感悟命运。《见字如面》引导受众感知书信中代际交互的亲情小爱;同侪之间的并喻学习氛围;以及家国一体的大爱。《见字如面》通过复原书信当年的历史风貌,引导受众集体记忆的构建;讲述人文故事,以情感元素触发共鸣引发自我关照;创造“仪式”再现书信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的连接。通过深挖书信背后的人文情怀,将受众的审美泛化逐渐转化为经典审美,提升了中国民众的文化自信。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是泛娱乐浪潮下大众精神觉醒的呼唤,更是政府引导下文化认同的成果,是以大众传播媒介建构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
二、父子家书——E-mail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父子家书——E-mail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2)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
1.2 选题意义 |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
2.6.1 歌剧《血泪仇》 |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
2.6.3 舞剧《红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
4.5 “红舞”作品分析 |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
4.5.2 《弓弦声声》 |
4.5.3 《路》 |
4.5.4 《长长的红背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6.4.1 舞剧《红草鞋》 |
6.4.2 歌剧《回家》 |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时代发展要求 |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初中生生命敬畏意识欠缺 |
(四)语文教学具有生命教育实施的优势 |
(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使生命教育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五、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命教育 |
(二)语文教学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整理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内容的篇目梳理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概括 |
一、热爱自然,体悟生命和谐 |
二、与人相处,感知生命交往 |
三、正视生死,认识生命规律 |
四、认识自我,追寻生命价值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与过程 |
一、调查内容与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生命教育意识不强 |
二、生命教育内容片面 |
三、生命教育方式单一 |
第四节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缺少对生命教育的系统学习 |
二、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充分 |
三、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不够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生命教育意识 |
一、加强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提升生命教育素养 |
二、主动学习生命教育理论,增强生命教育意识 |
三、内化生命教育观念,在言行中传递生命理念 |
第二节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增强生命教育的全面性 |
一、关注作家的生命历程 |
二、关注作品原文 |
第三节 坚持学生主体,丰富各教学环节生命教育方式 |
一、课前设计重视学生生命参与,确立生命教育目标 |
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体验性,营造生命教育氛围 |
三、课后反思和注重对学生多元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生命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中叶杂剧的创作背景与存佚概况 |
第一节 “清代中叶”的划定及其时代总体风貌述略 |
第二节 清代中叶杂剧创作的戏剧史背景 |
一、从昆弋争胜到花部崛起 |
二、清朝初年的杂剧创作概况 |
三、清代宫廷演剧的繁盛 |
第三节 清代中叶杂剧作品着录及存佚状况 |
第二章 清代中叶杂剧代表作家作品述略与专题探究 |
第一节 乾隆前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
第二节 乾隆后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
第三节 嘉庆时期之杂剧作家作品 |
第四节 清中叶满蒙文人及其杂剧创作 |
第五节 乾嘉时期山东杂剧作家的创作风貌 |
第三章 清代中叶杂剧的内容旨趣与艺术新变 |
第一节 征实尚史 |
一、杨潮观《吟风阁杂剧》 |
二、许鸿磐《六观楼北曲六种》 |
小结 |
第二节 教化劝惩 |
一、唐英《梁上眼》 |
二、舒位《瓶笙馆修箫谱》 |
小结 |
第三节 抒情写志 |
一、桂馥《放杨枝》 |
二、蒋士铨《采石矶》 |
小结 |
第四节 单折短剧创作的风行 |
一、《寇莱公思亲罢宴》(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第二十九种) |
二、《题园壁》(桂馥杂剧《后四声猿》之第二种) |
小结 |
第五节 “俗”文化因素的借用及其影响 |
一、唐英与其融花入雅的创造 |
二、“红楼梦”题材杂剧的涌现 |
小结 |
第六节 以剧写心,以曲为诗 |
一、徐爔《写心杂剧》 |
二、蒋士铨《四弦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6)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以X市F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统编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研究现状 |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现状研究综述 |
四、主要内容及观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访谈法 |
六、研究理论基础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指导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一章 传统文化概念界定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传统文化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时代的发展促使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角度 |
三、语文课程特有的人文性使然 |
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文化的归属感和文化自信角度 |
第二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一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知识 |
一、古代建筑文化 |
二、古代政治文化 |
三、古代民俗文化 |
第二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
一、舍生取义、忧劳天下的情怀 |
二、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 |
三、重情重义、思念亲友的情感 |
四、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态度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渗透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
一、对调查问卷(教师卷)的统计分析 |
三、对问卷调查(学生卷)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对现状的思考及归因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三、家庭方面 |
第四章 初中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
第一节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一、补充背景,扩大范围 |
二、阅读名着,直观渗透 |
三、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
第二节 适当改进教师教学 |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
二、朗读吟诵,体味精髓 |
三、组织活动,提升认识 |
四、以身作则,带动学生 |
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黄爵滋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黄爵滋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仙屏书屋初集诗录》及《诗后录》文献述略 |
第1章 黄爵滋的生平经历及交游情况 |
1.1 黄爵滋的生平经历 |
1.1.1 早年求学时期:敏而好学 |
1.1.2 仕宦时期:政绩突出 |
1.1.3 晚年主讲书院时期:重视书院教育 |
1.2 黄爵滋的交游情况 |
1.2.1 “宣南诗社” |
1.2.2 “江亭雅集”圈子 |
第2章 黄爵滋诗歌创作题材及特色 |
2.1 创作题材 |
2.1.1 写景状物,独抒性情 |
2.1.2 蒿目时艰,嗟叹民苦 |
2.1.3 赠答唱和,送别怀友 |
2.1.4 咏史怀古,心系国家 |
2.1.5 托物言志,寄托深远 |
2.2 艺术特色 |
2.2.1 结构章法 |
2.2.1.1 组诗写作,层层递进 |
2.2.1.2 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
2.2.2 艺术手法 |
2.2.2.1 善用典故,含蓄隽永 |
2.2.2.2 善用夸张,沿饰得奇 |
第3章 黄爵滋诗歌特色成因 |
3.1 社会与时代因素 |
3.1.1 政治腐败 |
3.1.2 外敌入侵 |
3.1.3 流民四起 |
3.2 转益多师的诗学渊源 |
3.3 兼容并包的诗学主张 |
3.3.1 经世致用 |
3.3.2 体、气、理、法兼备 |
3.3.3 缘情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日本学者青山宏的唐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山宏论唐五代词——以《花间集》为主体 |
第一节 青山宏论温庭筠词 |
一、词之开拓兼典范 |
二、特定女性形象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青山宏论韦庄词 |
一、结构布局 |
二、基于比例关系论语言特征 |
三、从高频用语看整体词风 |
第三节 青山宏论孙光宪词 |
一、比肩温韦 |
二、从政生涯影响词之风貌 |
第四节 青山宏论李珣词 |
一、温韦并蓄、无所偏倚 |
二、别开生面的选题 |
第五节 青山宏论顾夐词 |
第二章 青山宏论宋词 |
第一节 青山宏论北宋词之流变 |
第二节 青山宏论秦观词 |
一、版本源流与词作存量 |
二、基于两宋评价论秦观词 |
三、从宋代次韵词考察秦观词 |
第三节 青山宏论张炎词 |
一、浙派与常派:同一论点的正反面 |
二、深受末世影响的词风 |
第三章 青山宏论宋代词论 |
第一节 青山宏论北宋初期词论 |
第二节 青山宏论北宋中期词论 |
一、王安石的词论 |
二、苏轼的词论 |
三、黄庭坚的词论 |
四、晁补之的词论 |
第三节 青山宏论北宋后期及南宋的词论 |
一、李清照的词论 |
二、张炎的词论 |
第四章 青山宏唐宋词研究特点及局限 |
第一节 青山宏唐宋词研究特点 |
一、实证为基,多元向一 |
二、狭深精细,显微阐幽 |
第二节 青山宏唐宋词研究局限 |
一、肢解文本,剥离艺术 |
二、材料统率,理论薄弱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及方法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出现背景 |
第一节 政策推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 |
第二节 受众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倾向 |
第三节 引进模式霸屏的现状下,燃起中国创造 |
第四节 节目形式新颖,为受众提供互动式参与 |
第二章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性和价值 |
第一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性 |
一、注重展示文化底蕴 |
二、广泛地参与性 |
第二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功能 |
一、传播文化知识 |
二、提升节目的审美价值 |
第三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体现 |
一、立足点:传统文化精髓 |
二、突破点:创新电视化表达 |
三、营销点:微博+二维码+APP |
第三章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传统文化意蕴 |
第一节 诗词国学 |
第二节 书信朗读 |
第三节 饮食文化 |
第四节 传统武术 |
第四章 制约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形式单一,克隆成风 |
二、煽情成分稍多,喧宾夺主 |
三、文化内涵传播,浅尝辄止 |
第二节 制约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 |
一、复制模仿能保证收视率 |
二、传统文化影视化探索不足 |
三、电视媒介的娱乐属性局限 |
第五章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 |
第一节 深思文化类综艺的理念创新 |
第二节 探索综艺的内容创新 |
第三节 扩展综艺的样态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见字如面》:文化间性下书信文化的重拾 |
第一节 书信:传统文化的实体性存在 |
一、符号“多样化”所指 |
二、书信“边缘化”呈现 |
第二节 觉醒:泛娱乐浪潮下大众的精神诉求 |
一、趋同思维向另类思维的转向 |
二、文化传递与身份认同的交互 |
第三节 回归:政府引导下的文化自信 |
一、他律与自律的交融 |
二、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的结果 |
第二章 书信文化“去他者化”的电视展演与传播 |
第一节 复原书信当中时代风貌 |
一、选择具有“历史感”的信件 |
二、以“影像图片”展现“历史缩影” |
第二节 深挖书信背后人文情怀 |
一、以“嘉宾评信”重塑“历史记忆” |
二、用“明星阅读”展现“时代印记” |
第三节 先网后台,打造传播新模式 |
一、单曲和合集满足受众需求 |
二、弹幕观点实现受众互动 |
第三章 《见字如面》:书信文化“去他者化”的现代重构 |
第一节 由“外在化”向“内在化”内容转换 |
一、以家庭为主题,建构亲情伦理的认知价值 |
二、以国家为立足点,建构人文传统的传承价值 |
第二节 由“私人化”向“公开化”情感转换 |
一、建立亲情之爱的代际交互伦理关系 |
二、建立同侪之间的并喻学习关系 |
三、建立家国之间韵一体化 |
第四章 书信文化“去他者化”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书信文化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一、引导书信想象共同体的建构 |
二、自我观照的认同效果 |
第二节 书信文化的现代指涉性转换 |
一、情感与文化的共融 |
二、从“仪式”中再现书信文化意义 |
第三节 群体本位与文化审美的重拾 |
一、个人情感与社会共识的契合 |
二、从审美泛化转向经典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父子家书——E-mail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得而VP”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与语篇特徵[J]. 杜轶. 汉语史学报, 2020(01)
- [2]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3]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D]. 李固. 喀什大学, 2020(07)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论清代中叶的杂剧创作[D]. 赵永恒.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6]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以X市F中学为例[D]. 罗茜. 喀什大学, 2021(07)
- [7]黄爵滋诗歌研究[D]. 黎玮琛. 南昌大学, 2019(02)
- [8]日本学者青山宏的唐宋词研究[D]. 刘雨婷. 南昌大学, 2019(02)
- [9]中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D]. 李彦吉.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文化类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研究[D]. 安晓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