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燕,李玉娟,王莹,郭聪,柯裴蓓,谈峰,沙文锋[1](2021)在《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系统回顾了有关紫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栽培繁殖、遗传性状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保存种质资源、加快紫薇新品种选育、品种归纳和鉴定为今后的主要方向。
赵芳[2](2020)在《南紫薇扦插繁育及栽培技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紫薇(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为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落叶乔木,树形优美,花期长且适应能力强,是巫山县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但因人为破坏,加之巫山南紫薇较为稀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南紫薇规模繁育体系。扦插繁育既可以保持南紫薇的优良性状、缩短育苗时间,同时还能实现南紫薇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关于南紫薇扦插技术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单因素试验,对南紫薇扦插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其在巫山县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南紫薇在IBA浓度为400mg/L、600mg/L和800mg/L不同浓度处理下,对南紫薇扦插生根率有着极显着影响。在400mg/L、600mg/L时,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最大根长数值逐渐升高。当浓度为600mg/L时,扦插生根率可达81.1%。随着IBA浓度升高,浓度为800mg/L,处理的插穗的生根率下降。(2)不同基质处理条件下南紫薇的生根率、生根条数和最大根长等生根指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当河沙:珍珠岩:林地腐叶土为1:1:3时,南紫薇插穗生根率表现最佳,为83.3%,生根数和最大根长指标也最高,分别为5.8条/株和11.7cm。(3)南紫薇枝条中部插穗的生根指标显着好于上部和下部枝条,其中,下部枝条表现最差。采取枝条中部,当长度在26cm左右时,南紫薇扦插的生根率最高(87.8%)。(4)为探讨南紫薇在巫山县低海拔区域可行性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在巫山县大昌镇栽培面积约50亩,通过试验表明,栽植后,通过夏季的酷暑考验,南紫薇扦插苗的成活率仍可达80.7%,地径均值为2.01cm,平均树高为2m。成活率表现较为良好,但生长情况方面,南紫薇扦插苗木处于中等水平。南紫薇可用于三峡库区低海拔区域的植被修复与生态治理,能改善库区较为恶劣的环境,石漠化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的人居环境,能有效带动库区周边群众开展实施类似项目,带动库区经济迅猛发展。
马丽[3](2020)在《紫薇属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及DNA条形码研究》文中提出紫薇属(Lagerstroemia Linnaeus)隶属于千屈菜科(Lythraceae),主要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该属在全球约55种,我国分布有18种,是夏季着名的观赏性植物,花期能够达到100天,又被称为百日红。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紫薇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频繁的种间杂交和基因渐渗,紫薇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问题一直存在疑惑;虽然紫薇属的花序使其很容易与其他类群区别,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形态分类性状,受环境条件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紫薇属植物存在着多个形态分类上的争议分歧物种,在种水平上对紫薇属植物进行分类比较困难。叶绿体(Chloroplast)基因组序列不仅是研究系统发育问题的有力工具,而且是用于评估遗传多样性最有价值的分子标记来源。因此,本研究对紫薇属6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比分析紫薇属基因组特点和差异,重建紫薇属系统发育及进化关系;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程度、种内种间变异以及物种鉴定等方面在紫薇属中对国际通用条形码(mat K、psb A-trn H、rbc L)进行适用性评价;并从叶绿体基因组中筛选高变片段作为紫薇属特异性条形码,为紫薇属物种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获得6个紫薇属物种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十分保守,基因组长度在152 049 bp-152 521 bp之间,且均具有双链环状四联体结构;六个完整基因组序列的基因内容和顺序完全一致,均编码112个独特基因: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4个r RNA基因和30个t RNA基因。结合NCBI公布的7个紫薇属物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对13个紫薇属物种进行比较发现:(1)13个叶绿体全序列相似度大于90%,变异性很小;(2)密码子使用方式在13个叶绿体基因组中类似。蛋氨酸和色氨酸是最不常见的氨基酸,精氨酸和丝氨酸是最常见的氨基酸;(3)13个紫薇属物种的长重复序列和简单重复序列多位于基因间隔区,少部分位于共有编码基因中,如ycf2;(5)进化分析表明atp B,psa I,rpl23,rpl33和rps7这5个基因在桃金娘目中经历了正选择;(6)以两个牦牛儿苗科物种为外类群,基于66个共有编码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3个紫薇属物种是单系类群,共聚成2个进化枝:第一个进化枝由云南紫薇,大花紫薇,南洋紫薇,西双紫薇,多花紫薇,绒毛紫薇和副萼紫薇组成;第二个进化枝由川黔紫薇,福建紫薇,屋久岛紫薇,南紫薇,桂林紫薇和紫薇组成。在桃金娘目中,野牡丹科分化最早,其次是桃金娘科,柳叶菜科和千屈菜科分化最晚。2.紫薇属DNA条形码研究:从序列变异程度、种内种间变异以及物种鉴定三方面在紫薇属中对国际通用条形码(mat K、psb A-trn H、rbc L)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发现:trn H-psb A在13个紫薇属物种中变异最大(变异位点占比12.3%,信息位点占比11.6%),但是鉴定成功率仅为38.46%;Mat K(变异位点占比1.6%,信息位点占比1.53%)和rbc L(变异位点占比1%,信息位点占比1%)变异太小不适合用作紫薇属DNA条形码。组合片段rbc L+trn H-psb A和mat K+rbc L+trn H-psb A鉴定能力高,可以用作紫薇属特异性条形码。通过13个紫薇属物种全序列比对,从变异位点率、信息位点率及序列长度三方面筛选高变片段。结果显示:基因区由于序列相似性较高不适合用作特异性DNA条形码;在基因间隔区(含内含子区)中共筛选出15个长度在200-800bp之间,变异位点率在3.9%以上,信息位点率在3.3%以上的具有潜在价值的高变片段。通过构建NJ树对15个高变片段进行评估,发现其中5个片段pet A-psb J、ndh F-rpl32、ndh G-ndh I、trn S-trn G和trn R-atp A的鉴定能力最强,因此建议将它们作为紫薇属的候选DNA条形码。
乔东亚,王鹏,王淑安,李林芳,高露璐,杨如同,汪庆,李亚[4](2020)在《基于SNP标记的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SNP标记对85份紫薇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探究其遗传多样性,为紫薇品种选育和品种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源于国内外的85份紫薇种质为材料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采用Massarray技术筛选高质量的SNP标记,获得SNP分型数据。通过Power Marker V3.25对SNP分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content,PIC)、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等;基于Nei’s 1972算法计算种质间遗传距离,通过MEGA 6.0构建NJ聚类图;同时根据堇、红、银、复色等4种花色对85份紫薇种质进行分群。利用Gen AIEx 6.5对聚类群和花色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分别计算聚类群和花色群的遗传分化参数。【结果】根据测序结果筛选出21个高质量的SNP标记,这些标记在85份紫薇种质中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4~0.37,平均含量为0.33;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05~0.4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5;遗传相似系数为0.24~0.95。通过聚类分析,将85份紫薇种质划分为7大类群。类群Ⅵ的等位基因数最高,为2.00个;类群Ⅶ的等位基因数最低,为1.33个;类群Ⅰ的期望杂合度和观望杂合度值最高,类群Ⅱ最低。根据花色分为4个群组,分别为堇薇群、红薇群、银薇群和复色群。堇薇群的等位基因数最高(2.00个),复色群最低(1.33个);银薇群期望杂合度和观测杂合度最高,复色群最低。【结论】85份紫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类群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SNP标记适用于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可为紫薇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张旻桓[5](2019)在《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有十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湖南省是我国牡丹的自然分布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药用牡丹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在湖南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牡丹在栽培种植、园林应用及推广还存在较多问题,湖南牡丹的起源及品种间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研究在对湖南牡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保存湖南牡丹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开展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测定了牡丹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本土牡丹有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原发表的23个品种仅存17个,有6个品种已经遗失或死亡;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了新的变异株系13个。湖南本土牡丹主要特点有:(a)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是一个较为耐湿热的优秀群体,在长期的栽培历史下产生了一些杂交或变异品种。(b)花型不丰富,以单瓣花型居多,占50.00%;重瓣型中的千层类、台阁类和楼子类分别占16.67%。(c)花色较单一。有4个色系,其中粉色系品种最多,占33.33%;其次是白色系品种,占25.00%;紫色系列品种相对较少,占16.67%;玫红色品种和紫红色品种最少,分别占12.50%。(d)整体花期较早,没有晚花型品种。(2)湖南引种牡丹资源主要有136个品种。它们主要来自6个牡丹主要产区,其中中原牡丹品种最多(82个),其次是日本牡丹品种(32个),然后是江南牡丹品种(13个)、欧美牡丹品种(6个)、鄂西牡丹品种(2个)和西南牡丹品种(1个)。湖南引种牡丹的主要特点有:(a)花色比较丰富,共有9个花色;(b)花型比较全面,基本涵盖牡丹所有花型(9个);(c)花期以中花期为主(41.18%);(d)在湖南适应性最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和鄂西牡丹品种群也有较好的表现,中原牡丹品种群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3)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湖南牡丹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4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湖南牡丹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样本中均扩增出清晰的谱带(115~379 bp),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的变化区间为1.286~2.643;Shannon’s指数(I)的分布范围为0.198~0.767;观测杂合度(Ho)变化区间为0.286~0.786,平均值为0.575,期望杂合度(He)变化区间为0.143~0.464,平均值为0.309;固定指数(F)变化区间为-1.000~-0.011,平均值为-0.89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的变化范围为0.111~0.507,平均值为0.312;总遗传多样性(HT)变化范围为0.354-0.766,平均值为0.580;总群体近交系数(FIT)的变化范围为-0.258~0.724,平均值为0.036;基因流(Nm)范围为0.049-0.556,平均值为0.284;标准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化区间为0.296-0.824,平均值为0.461。(4)初步确定了湖南牡丹的起源和亲缘关系。湖南牡丹属于江南牡丹品种群;湖南野生种杨山牡丹与野生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四川牡丹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湖南本土牡丹品种’凤丹’及新发现的变异株系与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证实这些品种是在长期自然杂交或变异的品种;’粉丹’为早年从中原引种至湖南的品种;湘西的’紫绣球’(湘西古牡丹)为彭州牡丹品种’彭州紫’;湘西的粉色重瓣系列品种与’香丹’单独聚为一类,这一类群与牡丹野生种及所有牡丹品种群具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慈利红’与野生卵叶牡丹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可做为’慈利红’为湖南野生牡丹证据;’凤丹’与杨山牡丹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为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5)运用AHP法构建了湖南牡丹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引种至湖南生长的119个牡丹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将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为“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数量性状和开花性状”四个准则层,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耐热性为最大权重的14个指标,并将牡丹品种的适应性评价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根据综合评分值得出Ⅰ级品种7个,Ⅱ级品种27个,Ⅲ级品种有70个,Ⅳ级的有15个。综合排名在Ⅰ级和Ⅱ级的品种建议在湖南及江南湿热地区优先选择。(6)探讨了牡丹耐高温机理:通过保持总叶绿素含量相对恒定以确保细胞正常的光合作用、升高MDA含量防止细胞膜过氧化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提高细胞保水性的方式来实现的。高温胁迫下’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的总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香丹’(Paeonia suffruticosa ’Xiangdan’)则先下降后上升;’凤丹’的总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香丹’。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的增加而增大,’凤丹’的MDA含量持续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而’香丹’的MDA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凤丹’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香丹’。’凤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香丹’开始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到胁迫后期表现急剧下降;而且,’凤丹’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较高。综合评价,’凤丹’的耐热性优于’香丹’。根据相关性分析表明,热害指数(HII)、叶绿素(Chl)含量、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这4个指标可作为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评价指标。(7)喷施外源物质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牡丹的耐热性。喷施100 μmol/L的水杨酸(SA)能够降低牡丹的热害指数(HII)、40 mmol/L氯化钙(aaC12)和40 mg/L脱落酸(ABA)能增加总叶绿素(Chl)含量、提高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增加可溶性蛋白(SP)含量。3种外源物质诱导2个品种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均为SA最佳,CaCl2次之,ABA较差;’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区别。S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CaCl2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AB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
乔中全,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蔡能,刘思思,陈艺[6](2019)在《38个紫薇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紫薇是世界着名的夏季观赏花木之一,品种繁多、来源复杂,造成了紫薇品种在分类、鉴定上的困难。为探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方法在紫薇品种分类上的可行性,对引自美国的30个紫薇品种和中国的8个栽培品种进行ISSR亲缘关系分析。10条扩增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共获得81个位点,其中7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PPB)为86.42%。38个紫薇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43 2~0.988 7,平均值为0.788 2。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36处,聚类结果(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显示,38个紫薇品种分为3个类群,在0.760处可进一步分为7个亚类群,表明ISSR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较为准确地体现紫薇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刘阳[7](2013)在《紫薇微卫星标记开发及矮化性状的分子标记》文中指出紫薇(Lagerstroemia)隶属千屈菜科紫薇属,花期长达3个月,花色丰富,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通过传统杂交育种,已培育出枝叶微小、节间缩短的低矮型紫薇品种。目前,人们对紫薇矮化性状的形成机制尚不了解。为了探讨紫薇株型的遗传规律,本文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了一批SSR标记,对收集的紫薇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紫薇株型分离群体,对紫薇矮生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紫薇的微卫星富集文库,成功测序155个阳性克隆,得到64条含SSR位点序列及74个SSR位点,设计54条引物进行筛选,共有20对引物可有效扩增。利用10个品种对20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共得到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可在紫薇近缘种中有效扩增,通用性较好。(2)利用自主开发的11对SSR引物及已公开发表的3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对43个紫薇品种和5个紫薇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共得到317个SSR等位位点,平均每一标记等位位点数(A)为7.7317个。多态信息量(PIC)的平均值为0.5881,变化范围0.8567-0.209。Shannon多样性指数(I)的变化范围为0.5061(SSR21)~2.2835(SSR3),平均值为1.3525。Nei’s指数即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2159(SSR21)~0.8687(SSR3)。观察杂合度(Ho)最高为0.7917(SSR17),最低为0.0851(SSR21);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是0.2183(SSR21)~0.8798(SSR6)。F指数(Fis、Fit和Fst)分别为0.1548,0.2041,和0.0583,表明亚群体遗传差异程度不高。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585-0.9125之间,平均值为0.5972,聚类结果将48份资源分为4个群组,每个聚类群又包括不同的亚群,聚类结果基本和种质遗传背景相符。从41对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10对核心引物,绘制了35个国外引进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选用屋久岛紫薇(L. fauriei)为母本、紫薇品种’Pocomoke’(L. indica ’Poco moke’)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群体,根据不同株高将群体分为矮生型和普通型。对分离比进行遗传分析和X2检验,结果表明紫薇矮生性状受一对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微效修饰基因。以F,群体为试材,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构建普通型/矮生型基因池,从28对AFLP引物及4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与控制紫薇矮生性状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M53E39-92,经重复性验证和群体单株验证,该标记与矮化基因遗传距离23.33cM。
王瑞文[8](2010)在《紫薇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花期长、花色丰富、抗污染、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夏季园林观花树种,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中栽培应用的紫薇品种花色较单一,开展新品种选育,培育花色鲜艳、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紫薇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紫薇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授粉方式、杂交亲和力、种子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进行了部分性状分离变异规律的初探,以期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对美国、保康、四川等3个紫薇种源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测定表明:3个种源的花期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保康、四川紫薇的群体花期分别为90d、64d和100d。3个种源紫薇的单朵花开花进程基本一致,开花当天花瓣完全展开,柱头直立有大量透明粘液;第2天花萼收拢,花药变黑,柱头弯曲且顶端布满大量黄色花粉;第3天花瓣开始萎蔫,柱头顶端变黄褐色,不再有透明黏液;第4天柱头萎蔫,第5天花瓣完全凋谢。采用固体培养基离体培养法对3个紫薇种源的花粉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种源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美国紫薇萌发率最高为87.7%,保康紫薇次之为72.4%,四川紫薇最低仅为20%;离体花粉在30℃~32℃室温下寿命可达6h~8h。在2℃~-38℃低温条件下贮藏,花粉寿命可达60d-90d;不同开花时期对花粉活力有极显着影响,盛花期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当天9:00~14:30花粉活力最高,开花第2天花粉活力为O。通过联苯胺-过氧化氢反应法观察了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紫薇柱头从开花当天直至第2天具有可授性,第3天柱头失去可授性,在开花后3.5 h-24 h可授性最强。3个种源中保康紫薇柱头的可授期长于美国紫薇和四川紫薇。对不同授粉方式、结实率及杂交种子发芽和成苗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紫薇自然结实率、杂交结实率较高;自交具有亲和性,不同种源紫薇自交结实率差别较大;紫薇在套袋不去雄、去雄不套袋两种授粉方式下,结实率较低。不同的杂交组合间、正反交间坐果率、发芽率、成苗率有显着差异;以保11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坐果率,以四川1号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较低,并且杂交苗出苗较晚。F1代花色变异较广泛,大部分在父母本花色之间。以紫色花为母本其后代表现出偏母性遗传的特点;不同杂交组合的F1代在苗高、地径、分枝数、枝条长度上的变异不同,分枝数的变异幅度最大。对3个种源紫薇种子千粒重、含水率及储藏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紫薇种子千粒重极显着高于保康紫薇种子,美国紫薇种子千粒重最小;3种源种子含水率没有显着差异;对紫薇种子储藏方法和贮藏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藏、干藏、冷藏3种储藏方法中,蒴果沙藏极显着提高了紫薇种子发芽率;种子不耐冷藏,2℃为种子的最适贮藏温度。
徐静静,王立新,郁建锋[9](2010)在《不同花色紫薇的I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ISSR标记技术,对不同花色的4个紫薇群体(红色紫薇群体、白色紫薇群体、紫色紫薇群体及粉色紫薇群体)共48个样品进行分析,筛选得到4个较好的特异性引物,共扩增出30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6.67%.利用POPGENE软件分析得到,四个紫薇群体间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186,基因多样性指数(Ht)为0.2806,表明这四个紫薇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紫色及粉色系的单株基本聚在一起,但红色系的聚类结果比较分散,且红色和白色亲缘关系较近,与粉色的亲缘关系较远.
杨艳容[10](2009)在《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北保康县野生蜡梅分布广、数量大,享有“蜡梅王国”的美誉。本论文主要从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及其遗传多样性两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对保康县8个野生蜡梅群落样地调查研究发现,群落以蜡梅为主要建群种,蜡梅在多度(88)、重要值(29.82)和频度(100%)方面均为蜡梅群落灌木层中最高者,蜡梅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刺滩沟蜡梅群落的丰富度指数(28)、Simpson指数(0.84)和Shannon-Wiener指数(1.06)为8个群落最大者。2.通过保康野生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用CTAB法提取DNA时进行65℃水浴震荡并二次抽提后花基因组DNA在浓度和OD260/OD280值上都与叶基因组DNA达到相近的水平。保康野生蜡梅的ISSR-PCR优化体系为:每20μl中含1×PCR buffer、2.4mmol·L-1M gCl2,0.4μmol·L-1引物、20 ng模板DNA、0.5U TaqDNA聚合酶。8条引物对保康12个野生蜡梅材料花基因组进行ISSR-PCR扩增,多态条带百分率为64.56%。UPGMA聚类显示蜡梅花被片的花色相同、花型相同的优先聚类。10条引物对5个蜡梅居群60个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扩增,多态条带百分率为52.48%。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78.28%,居群间的遗传变异为21.72%。七里匾野生蜡梅居群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最高,东湖磨山栽培居群各值均为最低。UPGMA聚类显示七里匾与紫薇园蜡梅居群首先聚类,再与鸡骨岭居群聚为第一大类;东湖磨山栽培群与刺滩沟野生居群聚为第二大类。
二、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质资源研究 |
1.1 野生种质资源 |
1.2 品种资源 |
2 繁殖技术研究 |
2.1 扦插 |
2.2 播种 |
2.3 组织培养 |
3 分子生物学研究 |
4 药用价值研究 |
5 展望 |
(2)南紫薇扦插繁育及栽培技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紫薇资源及其研究进展 |
1.1.1 紫薇资源概况 |
1.1.2 紫薇的研究概况 |
1.2 南紫薇资源及研究进展 |
1.2.1 南紫薇资源 |
1.2.2 南紫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 南紫薇扦插繁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南紫薇的研究价值 |
第二章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水文、气象 |
2.2.1 水文特征 |
2.2.2 气象特征 |
2.2.3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第三章 南紫薇扦插繁育研究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4 试验设计 |
3.4.1 IBA浓度试验研究 |
3.4.2 扦插基质试验研究 |
3.4.3 插穗长度试验研究 |
3.4.4 插穗部位试验研究 |
3.5 扦插及后期管理 |
3.6 测定方法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不同IBA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
3.7.2 不同基质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
3.7.3 不同长度插穗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7.4 不同部位插穗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8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南紫薇栽培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整地 |
4.2.2 苗木栽植管理 |
4.2.3 造林地管护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5.3 生态效益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紫薇属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及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1.1 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结构特征 |
1.1.2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手段的发展 |
1.1.2.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1.1.2.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1.1.2.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1.1.3 叶绿体基因组的应用 |
1.1.3.1 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 |
1.1.3.2 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1.3.3 叶绿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 |
1.1.3.4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和物种鉴定 |
1.2 紫薇属研究概况 |
1.2.1 紫薇属植物资源和分类现状 |
1.2.2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2.3 紫薇属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
1.2.3.1 基于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鉴定紫薇属植物 |
1.2.3.2 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紫薇属植物 |
1.2.3.3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紫薇属植物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 紫薇属比较叶绿体基因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植物材料的DNA提取和测序 |
2.1.2.2 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 |
2.1.2.3 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提交与图谱绘制 |
2.1.2.4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
2.2.2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2.2.1 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 |
2.2.2.2 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2.2.2.3 重复序列分析 |
2.2.2.41 3个紫薇属物种的发散热点 |
2.2.2.5 进化分析 |
2.2.2.6 系统发育分析 |
2.3 讨论 |
2.3.1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
2.3.2 重复序列 |
2.3.3 紫薇属叶绿体基因组进化与系统发育 |
3 紫薇属DNA条形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数据分析处理 |
3.1.2.1 序列比对 |
3.1.2.2 多态性计算 |
3.1.2.3 Barcoding gap图 |
3.1.2.4 NJ树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国际通用条形码序列(mat K、psb A-trn H、rbc L)在紫薇属中的鉴定评价 |
3.2.1.1 序列变异 |
3.2.1.2 Barcoding gap图 |
3.2.1.3 NJ树与物种识别 |
3.2.1.4 片段联合分析 |
3.2.1.5 鉴定力适用性评估 |
3.2.2 紫薇属13个种高变片段筛选及DNA条形码评估 |
3.2.2.1 紫薇属13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编码区变异分析 |
3.2.2.2 紫薇属13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各指标统计结果 |
3.2.2.3 DNA条形码候选片段 |
3.3 讨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SNP标记的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DNA的提取 |
1.3 SNP分型 |
1.4 SNP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NP质量控制和多态性分析 |
2.2 85份紫薇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2.3 紫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讨论 |
(5)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1.1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
1.1.2 栽培牡丹种质资源 |
1.1.3 湖南牡丹研究现状 |
1.1.4 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方法 |
1.1.5 存在的问题 |
1.2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牡丹耐热性研究现状 |
1.3.1 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牡丹耐热性研究进展 |
1.3.3 热害的鉴定指标及方法 |
1.3.4 提高植物耐热性的途径和方法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湖南牡丹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 |
2.1 湖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 |
2.1.1 调查与引种地点 |
2.1.2 调查与收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湖南本土牡丹资源 |
2.2.2 湖南省引种其他地区牡丹品种资源 |
2.2.3 湖南牡丹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2.3 讨论 |
2.3.1 湖南牡丹的品种类型及园林应用 |
2.3.2 湖南牡丹生长节律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
2.3.3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引种适宜区域分析 |
2.3.4 湖南牡丹引种栽培中的问题 |
2.3.5 湖南牡丹资源的利用 |
3 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提取基因组DNA及检测 |
3.1.4 SSR标记引物及PCR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引物筛选 |
3.2.3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4 湖南牡丹的遗传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评价 |
3.3.2 驯化对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影响 |
3.3.3 湖南牡丹与不同来源品种(种)的遗传关系 |
3.3.4 湖南牡丹可能的起源 |
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2 评价系统指标框架的确定 |
4.2.3 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
4.2.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
4.2.5 湖南牡丹的综合评价值 |
4.2.6 湖南牡丹品种等级的划分 |
4.3 讨论 |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2 综合评价值的结果 |
4.3.3 评价方法 |
5 湖南牡丹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热害指数的影响 |
5.2.2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干重的比较 |
5.2.3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4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5.2.5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5.2.6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5.2.7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8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9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10 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及相关分析 |
5.2.11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5.3.1 牡丹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
5.3.2 牡丹耐热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
6 喷施外源物质对提高牡丹耐热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分析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
6.2.2 外源物质最适浓度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
6.2.3 喷施最适浓度外源物质下牡丹幼苗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
6.3 讨论 |
6.3.1 喷施三种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6.3.2 三种外源物质喷施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诱导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致谢 |
(6)38个紫薇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基因组DNA提取 |
1.3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薇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2.2 PCR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
2.3 品种间亲缘关系 |
2.4 品种间聚类分析 |
3 讨论 |
(7)紫薇微卫星标记开发及矮化性状的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紫薇种质资源研究 |
1.1.2 紫薇形态学研究 |
1.1.3 紫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4 紫薇育种研究 |
1.2 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
1.2.1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策略 |
1.2.2 SSR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3.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
1.4 集团分离分析法(BSA)研究质量性状进展 |
1.4.1 BSA法的概念及特点 |
1.4.2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BSA研究 |
1.4.3 质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紫薇SSR标记开发及通用性检测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酶切基因组DNA |
2.2.3 连接接头 |
2.2.4 磁珠富集含SSR位点的DNA片段 |
2.2.5 富含SSR位点的DNA片段与质粒载体连接 |
2.2.6 转化 |
2.2.7 阳性克隆PCR检测和储存 |
2.2.8 测序 |
2.2.9 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 |
2.2.10 引物检测及退火温度确定 |
2.2.11 多态性引物筛选 |
2.2.12 通用性检测 |
2.2.1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检测结果 |
2.3.2 酶切及接头扩增 |
2.3.3 磁珠富集文库评价及克隆检测 |
2.3.4 测序结果 |
2.3.5 序列分析 |
2.3.6 引物设计和验证 |
2.3.7 多态性引物筛选 |
2.3.8 紫薇SSR标记的通用性检测 |
2.4 讨论 |
2.4.1 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 |
2.4.2 阳性克隆的PCR检测 |
2.4.3 微卫星序列分布特点 |
2.4.4 SSR引物的通用性探讨 |
2.5 小结 |
3 紫薇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指纹图谱构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荧光SSR体系 |
3.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紫薇种质聚类分析 |
3.2.3 35个紫薇品种SSR指纹图谱 |
3.3 讨论 |
3.3.1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3.3 SSR指纹图谱 |
3.4 小结 |
4 紫薇矮生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F_1合适分离群体的建立 |
4.1.2 株高测量及统计分析 |
4.1.3 DNA提取 |
4.1.4 AFLP反应体系 |
4.1.6 荧光SSR体系 |
4.1.7 构建近等基因池 |
4.1.8 数据收集与连锁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亲本多态性检测结果分析 |
4.2.2 F_1代株高数据分析 |
4.2.3 紫薇AFLP扩增结果 |
4.2.4 分离群体的AFLP及SSR标记分析 |
4.3 讨论 |
4.3.1 合适分离群体的构建 |
4.3.2 紫薇矮生性状遗传分析 |
4.3.3 紫薇矮生性状的分子标记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紫薇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观赏植物的育种目标 |
1.2 观赏植物育种的途径 |
1.3 杂交育种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1.3.1 杂交育种的步骤及方法 |
1.3.2 杂种优势的原理 |
1.3.3 观赏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1.4 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
1.5 紫薇的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的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6 展望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紫薇开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1 试验的材料 |
2.2 试验地的条件 |
2.3 试验的方法 |
2.3.1 紫薇开花特性的调查 |
2.3.2 花粉活力及花粉管长度测定 |
2.3.3 花粉寿命的研究 |
2.3.4 联苯胺-过氧化氢检验柱头的可授性 |
2.3.5 紫薇不同花期自然结实率的调查 |
2.3.6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3个种源紫薇开花的主要特征 |
2.4.2 单朵花开花过程的观察 |
2.4.3 紫薇花粉离体培养生活力差异性分析 |
2.4.4 花粉寿命及活力变化 |
2.4.5 不同储藏时间花粉萌发率的变化 |
2.4.6 柱头活性的变化 |
2.5 结论与讨论 |
3 紫薇种子贮藏方法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种子含水量及千粒重的测定 |
3.1.2 不同储藏方法 |
3.1.3 不同储藏温度 |
3.1.4 种子发芽率试验的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子千粒重及含水量测定结果 |
3.3.2 储藏方法对紫薇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3.3 不同储藏温度下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紫薇杂交试验及后代早期性状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杂交亲本的选择 |
4.1.2 杂交试验设计 |
4.1.3 杂交方法 |
4.1.4 不同授粉方式结实率测定 |
4.1.5 种子收取及蒴果长短径、种子的饱满度的测量 |
4.1.6 杂种苗性状的观察 |
4.1.7 花性状的观察方法 |
4.1.8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授粉方式授粉成功率 |
4.2.2 不同杂交果实长短径的差异性分析 |
4.2.3 杂交坐果率、结实率、发芽率、成苗率的分析 |
4.2.4 全双列杂交结果分析 |
4.2.5 F1代花色变异的分析 |
4.2.6 F1代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变异性分析 |
4.2.7 F1代苗木分枝数和枝条长度的变异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不同授粉方式结实率 |
4.3.2 不同杂交果实长短径的差异性分析 |
4.3.3 杂交坐果率、结实率、发芽率、成苗率的分析 |
4.3.4 F1代性状分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 主要杂交亲本的编号、来源及主要开花特征 |
附录2 不同花色美国紫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不同花色紫薇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引物筛选 |
1.4 ISSR-PCR反应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薇叶片DNA的提取结果 |
2.2 引物筛选结果及ISSR-PCR反应结果 |
2.3 紫薇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紫薇群体遗传变异和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紫薇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紫薇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10)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蜡梅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1 保康野生蜡梅资源概况 |
1.1.1 保康县地理环境 |
1.1.2 保康县植物资源概况 |
1.1.3 保康县野生蜡梅资源概况 |
1.2 蜡梅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2.1 蜡梅种质资源分布的研究 |
1.2.2 蜡梅品种分类学研究 |
1.2.3 蜡梅群落学研究概况 |
1.2.4 蜡梅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2.1 植物遗传多样的概念和意义 |
2.2 遗传标记技术 |
2.3 分子标记技术(Molecular markers) |
2.4 ISSR研究进展 |
2.4.1 ISSR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
2.4.2 ISSR在品种和种质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
2.4.3 ISSR在物种和种群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
2.4.4 ISSR在遗传作图与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保康野生蜡梅自然群落调查与研究 |
1. 保康野生蜡梅的自然分布 |
2. 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 |
2.1 野外调查方法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2.2.1 重要值和频度分析 |
2.2.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 保康野生蜡梅的群落学特征 |
3.1 群落类型与外貌 |
3.2 群落结构 |
3.3 群落组成 |
3.4 群落演替 |
4. 保康蜡梅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保康野生蜡梅的群落学特征方面 |
5.1.2 保康野生蜡梅物种多样性方面 |
5.2 讨论 |
第三章 保康野生蜡梅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蜡梅花与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1.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材料保存方法 |
1.1.4 基因组 DNA的提取 |
1.1.5 DNA的电泳检测及紫外吸收检测 |
1.1.6 ISSR-PCR扩增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DNA电泳及紫外检测结果与分析 |
1.2.2 ISSR扩增结果与分析 |
2. 蜡梅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2.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1 ISSR原初扩增条件及PCR扩增程序 |
2.1.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2.1.3 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电泳结果评分 |
2.2.2 各因素对PCR反应影响的差异分析 |
2.2.3 蜡梅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
3. 12份保康野生蜡梅材料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引物筛选及ISSR-PCR扩增 |
3.1.3 条带判读与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态性分析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4. 5个蜡梅居群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引物筛选及ISSR-PCR扩增 |
4.1.3 条带判读与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多态性分析 |
4.2.2 居群的遗传变异及群体分化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花基因组在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中的讨论 |
5.2.2 蜡梅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的讨论 |
5.2.3 蜡梅居群遗传变异与分化的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建议 |
1. 总结 |
1.1 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学研究方面 |
1.1.1 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学特点 |
1.1.2 保康野生蜡梅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 保康野生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 |
1.2.1 蜡梅花与叶基因组DNA提取 |
1.2.2 蜡梅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1.2.3 12份保康野生蜡梅材料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4 5个蜡梅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建议 |
2.1 多样性保存策略 |
2.2 育种策略 |
2.3 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蜡梅遗传多样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详细摘要 |
四、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J]. 陈燕,李玉娟,王莹,郭聪,柯裴蓓,谈峰,沙文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4)
- [2]南紫薇扦插繁育及栽培技术管理研究[D]. 赵芳. 西南大学, 2020(05)
- [3]紫薇属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学及DNA条形码研究[D]. 马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基于SNP标记的紫薇遗传多样性分析[J]. 乔东亚,王鹏,王淑安,李林芳,高露璐,杨如同,汪庆,李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D]. 张旻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38个紫薇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乔中全,王晓明,李永欣,曾慧杰,蔡能,刘思思,陈艺.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4)
- [7]紫薇微卫星标记开发及矮化性状的分子标记[D]. 刘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8]紫薇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D]. 王瑞文.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9]不同花色紫薇的ISSR分析[J]. 徐静静,王立新,郁建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04)
- [10]保康野生蜡梅群落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杨艳容.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