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科实践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薛仁杰,周小冬,唐维兵[1](2021)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在儿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探索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在儿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以规范学生管理,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刘锦诺[2](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王毅[3](2019)在《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诞生于英美国家的教育戏剧,受到学校教育实践者们和剧场实践者们的关注。从“戏剧教学法”到“教育剧场”,从“教育性戏剧”到“发展性戏剧”、“创造性戏剧”、“过程戏剧”等,教育戏剧在英美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概念群,同时也形成了多样的实践经验。20世纪末,英美教育戏剧传入中国,在当下已然成为中国学校教育实践的热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英美国家的实践者们达成共识,认为教育戏剧实践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戏剧活动尊重儿童自由表现,重视儿童在教学(学习)活动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有效地促进儿童认识自我、同伴交往、社会认知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得教和学的过程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美。让戏剧过程的“共鸣”、“好奇”、“愉悦”、“批判”、“审美”等效果发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面对当代中国学校,课堂教学经历着知识学习的去情境化,学习过程的离身化,教学过程的美感弱化等。由此,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变革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对英美与中国学校教育戏剧进行历史、价值及本土实践的考察。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戏剧在英美国家与中国的发展历程。透过代表人物与核心观点勾勒出英美学校教育戏剧育人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同时,努力呈现英美教育戏剧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进而以M小学为个案,通过田野考察呈现当下我国学校教育戏剧实践的现实图景。最终,实现对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即教育戏剧的育人过程,巧妙的将戏剧“仪式”、“游戏”、“表演”、“动作”、“模仿”、“空间”、“想象”、“即兴”等要素,转化为课堂教学可运用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建构、创造性想象,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支持儿童的具身学习,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本研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出了研究缘起,即缓解技术理性控制下人的危机,教育戏剧何以可能,英美教育戏剧的经验如何在中国学校进行本土实践转化,教育学立场如何审视教育戏剧在学校的实践,出学校教育戏剧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的可能性研究。第二章以英美为重镇的西方学校教育戏剧历史考察。主要以西欧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为背景,回顾20世纪以来英国与美国的教育戏剧发展的历程,从两国相同时代、不同代表人物及其标志性的教育戏剧实践为核心,总结炼教育戏剧节点性的重要育人思想与实践经验。第三章中国学校教育戏剧发展的历史梳理。主要以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及教育的近现代化为背景,梳理近代早期戏剧教育变革的实践及其思想,炼出与英美教育戏剧相同的思想基础。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分别梳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地区的教育戏剧发展历程,呈现教育戏剧在中国不同地区实践的特点,同时呈现英美教育戏剧思想与经验对我国两岸三地的不同影响。第四章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主要以M小学为个案,运用田野工作的方法,对M小学教育戏剧实践过程进行考察,从实践观念、实践主体与实践效果及未来方向,呈现英美教育戏剧经验在中国学校的实践转化。第五章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主要基于中国与英美学校教育戏剧实践的共识性认识,出对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尝试通过教育戏剧中的九个要素,即“角色扮演”、“集体仪式”、“对话交往”、“动作表现”、“行动模仿”、“情境编织”、“自由表现”、“空间想象”、“即兴智慧”,并且从儿童社会性发展、具身学习、想象力激发三个方面出发,阐述学校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
殷开达[4](2014)在《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背景的二十一世纪,创新、创造成为时代舞台上最强的音符。作为人才输出主要渠道的高等教育,如何在世界性的创新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创新社会发展战略的需求?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现出了对高等教育在宏观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教育领域革新的重视。但是从创造者道德资本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索当下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并不多见。现实实践中,被指责为“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高校,同样还面临着“创新人才输出不足”困境。高等学校当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弱势,同其培养出的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的错位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基于化解高等教育困境的出发点,“品格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创造力研究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从品格要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的视角提出创造性品格的概念并基于品格教育探索当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策略创新。主体内容共有八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区分界定创造、创新与人格、品格等相关概念,并基于此进一步梳理创造力影响体系理论;第三章,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影响构成——创造性品格,基于文献初步建构创造性品格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第四章,创造性品格实证研究设计;第五章,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创造性品格的概念模型;第六章,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现状分析;第七章,立足创造性品格教育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建议;第八章,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总结研究与当下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回顾研究的主要收获和创新点,并分析不足就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创造性品格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第一,从理论推理得出,个体创造能力受到个体品格中的向善的生活态度、知善的认知风格、行善的做事风格、守善的内心修养和善爱的合作感情(关爱)等层面的正面影响;第二,经由具体的调研检验,通过对创造性品格构成的要素分析,将其确定为5个因素:态度方面是“生存品格的积极性”;认知方面是“认知品格的优秀性”;做事风格方面是“做事品格的执着性”;内心修养方面是“节操品格的理智性”;以及在情感领域的“合作品格的关爱性”,并与个体创造力的思维和倾向等层面成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形成回归方程;第三,在创造力与品格的相关辅助调查中,发现创造力指标高的大学生大多数认为人文与艺术类领域是自己的创造价值启发领域,而这个领域同时也是品格教育的关键领域;第四,在国内外品格教育经验与案例的启发下,国内大学基于品格影响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要侧重教育理念的价值多元导向、正确的创新人才标准、创新思想指导下的多渠道途径建构、重视人文艺术类文化的熏陶以及强调教师的品格示范效应等五大方面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品格是直接影响个体创造价值取向的因素,创造性品格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更能进一步消除当下高校中的工具理性倾向,澄清教育根本的目标,培养具合乎价值理性的创新者。
朱倩男,凌立君,黄华兴,沈历宗,肇毅,夏添松,史京萍,徐皓,王巍,王水[5](2014)在《加强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文中指出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转变的桥梁课程,是提高医学生外科学基础技能的关键课程之一。我们通过规范带教内容、合理采用网络质控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层层过关考核及课程结束时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等方法,加强了医学生外科基础实践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有效利用各项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外科学基础技能。在2010级学生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并在全国技能大赛取得较好成绩,为医学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罗中一[6](2014)在《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文中指出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着作、期刊2大类研究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献所隐含的部分研究论述问题予以指出与评述。本文包括引言、结语以及3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30多年来声乐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文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从整体上呈现文献的主要研究范畴与所做贡献。第二章,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比对与分析,从而就文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提出疑问与评述。第三章,对声乐发声技术的几大核心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对观点分类与综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其研究方式的问题与缺失。声乐研究文献作为该学科的理论支持与学术阵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定位理应具有更高的前瞻与把握。所以本文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综合比对与研究分析后所得出结论,以期从不同的角度透过文献表面找出研究论述问题的实质,并作出相关评价与建议。
蔡鹏[7](2013)在《运用教育心理学培养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护士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而教育心理学就是如何将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1],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2],使护理教育者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增强大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发展智力的能力。本文从教育心理学层面对其在临床实践中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杨淞月[8](2012)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各国之间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技术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谁就将在国际竞争中占尽优势。当今各国科技进步和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培养大批高精尖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更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各个阶段的不同教育机构和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更应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因此,在我国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好形势下,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不容讳言,现阶段在探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问题上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弄清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规律不仅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直面问题,找出并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相关理论。第三章为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针对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展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第四章为比较研究,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科研训练、培养环境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美日德三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并针对这五个方面比较分析对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得出对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第五章对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并把各种因素放到一个系统中综合分析,寻找出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内在规律性。第六章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分别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两个方面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相关论述,总结得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第七章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及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四个层面,对加快培养高校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总之,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揭示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总结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积极探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案。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刘园园[9](2012)在《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规范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探索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湘雅医院2011年度西部卫生人才培训班的实施,评估、分析实施效果,提炼、总结培养经验,为今后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对西部乃至其他欠发达地区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方法对2011年度70名在湘雅医院接受该模式培养的西部学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连续调查,全面收集资料,进行系统的记叙性描述;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法,评估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1)选派单位均位于西部地区,73.3%是二级医院,70.0%的学员年龄在31-40岁之间,77.1%的学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71.4%的学员是本科及以上学历,4.3%和5.7%的学员来自医院管理和护理岗位。2)开班一周的SCL-90测量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不同级别选派单位学员之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女性学员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人际敏感得分高于男性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培训理论课程中重要度最高的是《医疗电脑网络管理及操作》(96.98%),满意度评价最低也是这门课程(89.25%)。摸底考试与终期考试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43%的学员选择学习一项技术,78.57%的学员学习两项技术,有54.28%的学员可以独立的开展所学技术,41.43%的学员至少有一项能在指导下开展,学习一项技术和两项技术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模式满意度评估中,“培养模式总体满意度”、“培养模式的实用性”和“培训模式带来的总体收获”满意度均为100%,“培养时间长度”满意度为88.57%。4)压力管理培训的重要度评估为97.37%,具体评估指标中,案例引用、表达能力与生动、互动/吸引学员专注重要度均为100%;满意度评估为98.77%,具体指标中,除学术/眼界水平和课程时间安排满意度分别为98.41%和90.48%外,余评估指标满意度均为100%。结论1)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对西部乃至其他欠发达地区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2)培养措施中融入激励心理学理念,有助于促进学员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掌握学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女性学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压力管理培训。3)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最好针对一项技术进行学习,注重学习技术的质量,以回到单位之后可以独立开展为根本目的。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将“弹性学制”付诸实践。
李勇[10](2005)在《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医学是保护和促进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为医学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学制决定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是影响医学人才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存在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学制偏短等不足,医生队伍也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国外医学教育的差距,进一步适应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决定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学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分析和比较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历史沿革及概况、社会发展水平、卫生人力资源及招生方式的基础上,找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存在的不足,同时借鉴国外医学教育学制实行单一学制、长学制的普遍做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的建议,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建设。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从世界各国学制概况、社会发展水平、卫生人力资源、招生方式等方面对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的建议
二、外科实践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科实践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在儿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比较接受不同评价方式儿科专业学生的成绩 |
1.2.2 比较不同学制层次儿科专业学生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 |
1.2.3 应用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对儿科专业学生不同时期成绩的影响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接受不同评价方式对儿科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2.2 形成性评价在2016级“5+3”一体化和五年制儿科专业学生中的实施情况 |
2.3 不同学制层次的儿科专业学生形成性学业成绩比较 |
2.4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的短期效果 |
2.5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的中期效果 |
3 讨论 |
3.1 探索虚拟现实有机衔接的数字化学习、教学和评价新模式 |
3.2 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 |
3.3 加强线上教学与交互、评价和反馈机制有机融通的评价方案 |
3.4 构建评价学习者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成果有机结合的考评体系 |
4 结语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从“人的危机”到“学校变革” |
(二)从“英美舞台”到“中国聚光灯” |
(三)从“知识独白”到“学科对白”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戏剧 |
(二)学校教育戏剧 |
(三)英美经验 |
(四)中国实践 |
四、研究综述 |
(一)已有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 |
(二)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田野工作 |
(三)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以英美为重镇的西方学校教育戏剧历史考察 |
一、20世纪初:“戏剧教学法”的实践 |
(一)表演游戏教学 |
(二)戏剧化教学 |
(三)游戏化戏剧教学 |
二、20 世纪40-60 年代:创造性戏剧与儿童戏剧实践 |
(一)创造性戏剧的实践 |
(二)儿童戏剧的实践 |
(三)人格成长戏剧实践 |
三、20 世纪60-80 年代:媒介论与学科论之争 |
(一)学习媒介论 |
(二)艺术学科论 |
(三)教育戏剧融合论 |
四、20世纪末至今:复数化与多样化 |
(一)英美教育戏剧的课程化 |
(二)“过程戏剧”与“习式戏剧” |
(三)“想象真实”教育戏剧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学校教育戏剧发展的历史梳理 |
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近代戏剧观的变革 |
二、20 世纪20-50 年代:中国戏剧教育思想变革 |
(一)民国学生演戏的教育实践 |
(二)近现代戏剧教育思想变革 |
三、20世纪中期以来:英美影响与中国自主实践 |
(一)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
(二)台湾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
(三)大陆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
第四章 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 |
一、M小学教育戏剧实践概况 |
二、教育戏剧的本土实践转化 |
(一)价值观的转化 |
(二)实践路径转化 |
三、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五章 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 |
一、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一)角色扮演 |
(二)集体仪式 |
(三)对话交往 |
二、支持儿童的具身学习 |
(一)动作表现 |
(二)行动模仿 |
(三)情境编织 |
三、激发儿童想象力 |
(一)自由表现 |
(二)空间想象 |
(三)即兴智慧 |
结语:让教育戏剧唤醒诗性的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理论上的必要性 |
1.2.2 实践上的必要性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海外研究现状 |
1.3.2 内地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的具体内容与着重点 |
1.4.2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 |
2.1 品格、人格及个体特质相关理论 |
2.1.1 人格与品格 |
2.1.2 品格构成及其测量 |
2.1.3 品格是可教的 |
2.2 创新与创造相关理论 |
2.2.1 创新的概念 |
2.2.2 创造的概念 |
2.2.3 创造研究的历史 |
2.3 创造力理论 |
2.3.1 什么是创造力? |
2.3.2 创造力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2.3.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
2.3.4 创造力的可教育性 |
3 创造性品格——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影响构成 |
3.1 创造性品格的概念 |
3.1.1 创造性品格的研究发展与分类 |
3.1.2 天才与普通人的创造品格差异 |
3.1.3 我们的创造性品格观 |
3.2 创造性品格的结构 |
3.2.1 有研究中涉及的创造性品格构成分析 |
3.2.2 创造性品格的要素建构 |
3.3 创造性品格可教么 |
3.3.1 品格相对于人格更有可塑性 |
3.3.2 品格教育的早期实践与研究数据 |
3.4 创造性品格研究中的新问题 |
3.4.1 基于人本主义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 |
3.4.2 团体创造力研究中的创造性品格 |
4 创造性品格的实证研究设计 |
4.1 实证研究的架构与设计 |
4.1.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4.1.2 研究方法选取与对照 |
4.1.3 创造者个体特质研究指标案例 |
4.2 实证研究的问卷设计 |
4.2.1 创造性品格的问卷形式 |
4.2.2 本研究的选词 |
4.2.3 问卷预试及项目分析 |
4.3 样本选取和因素分析 |
4.3.1 调查的样本选取 |
4.3.2 因子分析 |
4.3.3 因子命名 |
5 创造性品格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5.1 因子的信度分析 |
5.1.1 “生存品格的积极性”指标信度分析 |
5.1.2 “认知品格的优秀性”指标信度分析 |
5.1.3 “节操品格的理智性”指标信度分析 |
5.1.4 “做事品格的执着性”指标信度分析 |
5.1.5 “合作品格的关爱性”指标信度分析 |
5.2 相关分析 |
5.2.1 “生存品格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
5.2.2 “认知品格的优秀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
5.2.3 “节操品格的理智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
5.2.4 “做事品格的执着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
5.2.5 “合作品格的关爱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自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
5.3.2 创造性品格对相关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3 创造性品格与对相关创造性倾向影响的回归分析 |
5.3.4 创造性品格对创造力表现的回归分析 |
6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现状分析 |
6.1 样本背景数据挖掘 |
6.2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的特征 |
6.2.1 大学生对创造性品格认同情况分析 |
6.2.2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整体水平表现 |
6.3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差异性 |
6.3.1 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的测量指标表现 |
6.3.2 创造力表现分组后的研究 |
6.3.3 高创造性品格指标的创造领域分布探索 |
7 立足品格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建议 |
7.1 国外创造性品格培养的主要案例与借鉴意义 |
7.1.1 重视文化艺术熏陶,养成“天才”的认知品格 |
7.1.2 美国品格教育策略演变凸显人才培养中德性价值导向的重要性 |
7.1.3 基于创造实践的品格养成教育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
7.1.4 国外品格教育案例对创造性品格教育的启发 |
7.2 国内创造性品格培养的理论及案例分析 |
7.2.1 中国传统品格文化底蕴带来的启示——重节操与身心修养 |
7.2.2 国内高校开展的“SRT计划”——重视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的养成 |
7.2.3 重视发掘高校在创造性品格养成中的内隐因素 |
7.3 加强我国高校创造性品格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
7.3.1 教育和教学理念的多元价值导向是提升创造性品格的前提 |
7.3.2 明确地将优秀的创造性品格内容加入现有教育体系和内容中 |
7.3.3 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人文艺术类内容的比重 |
7.3.4 优势路径:新思想指导下整合多渠道形成创造性品格培养 |
7.3.5 加强建构教师创造性品格的”师”与“范”影响 |
8 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创造性品格的研究意义进阶 |
8.2 研究的主要收获 |
8.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加强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师资情况 |
1.3 研究方法 |
1.4 考核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讨论 |
4 结语 |
(6)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统计与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着作类文献统计 |
第三节 期刊类文献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研究 |
第一节 学科定义概述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概述 |
二、学科定义的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学科定义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一、相关研究领域的雷同、比重问题 |
二、关键词条的解释、论述方式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文献中发声技术几大领域研究 |
第一节 呼吸技术领域 |
第二节 声区技术领域 |
第三节 共鸣技术领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运用教育心理学培养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实习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
3 实习生的临床实践 |
3.1 实习生临床实践任务 |
3.2 实习生临床实践实施 |
3.3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 |
3.3.1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 |
3.3.2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
3.3.3 促进学习迁移 |
3.3.4 世界观的培养 |
4 小结 |
(8)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4 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及内涵 |
2.1.2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
§2.2 人才成长规律的概念 |
§2.3 人才培养策略的概念 |
§2.4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概述 |
2.4.1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 |
2.4.2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重要性 |
2.4.3 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
§2.5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理论基础 |
2.5.1 人才学基础 |
2.5.2 教育学基础 |
2.5.3 心理学基础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方法与问卷调查情况 |
§3.2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
3.2.2 关于调查对象的在校学习经历调查 |
3.2.3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人格特征及内涵调查 |
3.2.4 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及规律的认识分析 |
3.2.5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状况及相关问题调查 |
3.2.6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 |
3.2.7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采取的策略调查 |
§3.3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3.4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4.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4.1.1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
4.1.2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之异同分析 |
§4.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 |
4.2.1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特点 |
4.2.2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之异同分析 |
§4.3 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
4.3.1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特点 |
4.3.2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模式之异同分析 |
§4.4 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训练比较分析 |
4.4.1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训练的特点 |
4.4.2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训练之异同分析 |
§4.5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比较分析 |
4.5.1 美日德高校注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
4.5.2 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特点 |
§4.6 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启示 |
4.6.1 创新培养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
4.6.2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4.6.3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
4.6.4 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营造拔尖人才培养的学术氛围 |
第五章 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分析 |
§5.1 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分析 |
5.1.1 密切的团队合作 |
5.1.2 独特的培养模式 |
5.1.3 优越的科研条件 |
5.1.4 健全的激励机制 |
5.1.5 学术民主的风气 |
5.1.6 宽松的环境氛围 |
§5.2 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分析 |
5.2.1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5.2.2 明确的奋斗目标 |
5.2.3 较强的创造力 |
5.2.4 合理的知识结构 |
5.2.5 远大的理想抱负 |
5.2.6 高尚的道德品质 |
§5.3 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内外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
第六章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初探 |
§6.1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 |
6.1.1 马太效应规律 |
6.1.2 时势造就规律 |
6.1.3 师承效应规律 |
6.1.5 实践成才规律 |
6.1.6 协同合作规律 |
§6.2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规律 |
6.2.1 自身优势基础规律 |
6.2.2 经验积累规律 |
6.2.3 环境磨练规律 |
6.2.4 范式效应规律 |
6.2.5 自我修炼规律 |
第七章 加快培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
§7.1 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
7.1.1 设立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生 |
7.1.2 建设有利于拔尖创新人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制度 |
7.1.3 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资助与奖励力度 |
7.1.4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7.1.5 改革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扩大高校录取自主权 |
§7.2 学校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
7.2.1 注重学科交义与综合 |
7.2.2 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
7.2.3 不拘一格挑选优秀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
7.2.4 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基金 |
7.2.5 营造有利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 |
7.2.6 赋予大师、名师培养学生较大的自主权 |
7.2.7 搭建各种平台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
§7.3 教师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
7.3.1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 |
7.3.2 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履行其育人职责 |
7.3.3 注重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培养 |
7.3.4 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方法指导 |
7.3.5 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品格 |
7.3.6 加强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7.4 个人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7.4.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
7.4.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
7.4.3 以知名拔尖创新人才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创新激情 |
7.4.4 在实践中掌握和认识理论,发现和创立新知 |
7.4.5 努力发挥个人的兴趣专长,开发优势潜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
(9)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
3.1 筹备阶段 |
3.2 实施阶段 |
第四章 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 |
4.1 评估对象 |
4.2 调查问卷 |
4.3 调查方法 |
4.4 资料录入与分析 |
4.5 评估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学员选拔适应需求 |
5.2 培养措施融入心理学理念 |
5.3 模式评估多维度 |
5.4 价值与不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制的基本理论 |
(一) 学制的内涵 |
(二) 学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 高等教育学制 |
(四) 高等教育学制的特点 |
二、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基本理论 |
(一) 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界定 |
(二) 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主要类型 |
(三) 长学制 |
(四) 影响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因素 |
三、有关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二) 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二部分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比较 |
一、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学制概况 |
二、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概况比较 |
(一) 不同学制类型代表国家学制概况 |
(二)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概况 |
(三) 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趋势 |
(四)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概况比较 |
三、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
(一) 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式 |
(二) 世界各国人类发展指数与学制的关系 |
(三) 不同学制类型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与学制的关系 |
(四) 中外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
四、卫生人力资源比较 |
(一) 全球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学制 |
(二) 不同学制类型国家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学制的关系 |
(三)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
(四) 中外卫生人力资源比较 |
五、招生方式比较 |
(一) 美国式招生方式 |
(二) 英国式招生方式 |
(三) 我国的招生方式 |
(四) 中外招生方式比较 |
六、小结 |
第三部分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的建议 |
一、规范高等医学教育学制 |
(一) 构建合理的学制体系 |
(二) 减少高等医学院校办学层次 |
二、改善医学人才队伍结构 |
(一) 改革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
(二) 改革教育模式,强化素质教育 |
(三) 保持学制稳定 |
三、积极稳妥地发展8 年制 |
(一) 培养目标 |
(二) 培养模式 |
(三)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
(四) 办学机制与体制 |
全文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外科实践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的形成性学业评价系统在儿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 薛仁杰,周小冬,唐维兵. 卫生职业教育, 2021(24)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D]. 王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D]. 殷开达. 浙江大学, 2014(05)
- [5]加强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 朱倩男,凌立君,黄华兴,沈历宗,肇毅,夏添松,史京萍,徐皓,王巍,王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8)
- [6]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 罗中一.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7]运用教育心理学培养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J]. 蔡鹏. 贵州医药, 2013(10)
- [8]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 杨淞月.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9]西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评估研究[D]. 刘园园. 中南大学, 2012(02)
- [10]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D]. 李勇. 第三军医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