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仙游,感悟人生——班彪《兰海赋》赏析

兰海仙游,感悟人生——班彪《兰海赋》赏析

一、览海仙游 感悟人生——班彪《览海赋》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国良[1](2020)在《“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美术史上仙道题材的人物画研究较多,而对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关注较少,研究成果也较为单薄。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作品的梳理,发现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美术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文章依据此类山水画的母题、题材及主题等的特征,将之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并从“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角度对之展开研究。本文依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内涵;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根源;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及母题意象;作为游仙山水画主题的游仙思想及其与山水画艺术的关系;游仙山水画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的关系;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探究游仙山水画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原因等方面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试图对历代游仙山水画艺术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与母题、意象、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范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反观山水画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一种视角。绪论部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本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及可行性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从中国山水画艺术门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游仙题材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此类题材的山水画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对其概念内涵作了基本的规范,并探讨了游仙山水画发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继而对历代传世的游仙山水画作品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其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讨论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与母题意象。母题构成了游仙山水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作品最小的图像结构。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母题图像并非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与主观交融的结果,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通常又以“母题意象”来指代作品中的母题图像及其内涵。多个母题意象组成母题意象群,作品的主题便在母题图像的不同组合中而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游仙山水画艺术,探讨母题、母题意象及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是文章重点之一。本节分析了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的构成,探讨了“松”“灵芝”“海”“云”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过程,并以此为例探讨游仙山水画作品母题图像的特征。通过此章的论述,从而达到对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的目的。第二章对游仙山水画的主题——游仙思想的内涵及对中国山水画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艺术作品本体的角度分析了游仙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等问题。继而通过对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整理和归类,将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分为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对长生富贵与及时行乐的向往、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三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作品母题图像特征、母题意象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发生与演变的脉络。第三章主要针对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艺术风格、意境主题、形式语言等问题展开讨论。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认为,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范围。关于题材,文章从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及与隐逸山水画题材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文章认为游仙思想这一主题决定着游仙山水画作品在整体上偏向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主题的多样性又让具体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性。主题学方法论认为,意境是主题的呈现,而不同意境有不同的意境主题。文章认为游仙山水画可以划分神秘奇幻意境主题、幽深玄远意境主题及无意境主题三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意境主题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等问题。从主题学的角度看,游仙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如笔墨、色彩、空间、构图、图式处理等方面,都和游仙主题密切相关。作品的形式语言往往随着游仙主题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作品游仙主题的表现也受到形式语言的制约,形式语言的更新又成为推动主题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则聚焦于典型性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探讨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很多主题和题材被历代画家反复表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自唐代开始“仙山楼阁”成为历代山水画家钟情的题材之一,历代都有《仙山楼阁图》存世或为文献资料所记述。因此研究游仙山水画中这一典型样式,以此为视角探讨母题演化与主题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审视山水画史发展变迁路径的一个视角,便是文章第四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章第一节对历代传世的《仙山楼阁图》作品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基本脉络。接着对《仙山楼阁图》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及其母题意象的生成渊源和内涵展开了分析。继而,从仙山与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仙山楼阁图》主题发生的过程。再次,对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的演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仙山楼阁图》母题的演化和主题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母题的演化既是主题发生变迁的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变迁,主题与母题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山水画史发生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为建构美术史知识谱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叶月[2](2019)在《东汉纪游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东汉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纪游的不少,体裁上包括了赋、颂、记、诗等文体,内容上包含了游览踪迹、景观描写、感情抒发等方面。对东汉纪游文学展开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东汉文学有更细致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据此认识东汉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从一个侧面展现东汉文学丰富的面貌。本文以东汉纪游文学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文学特征、影响地位等为研究重点,从不同层面对东汉纪游文学进行剖析。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东汉纪游文学的创作背景。对东汉之前的纪游文学发展进行梳理,并对东汉纪游文学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以期从多方面展示东汉纪游文学的创作背景。第二章,对东汉纪游文学的书写概况和内容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以赋为代表的几种文体对纪游的书写,并概括出东汉纪游文学的主要内容,进而探析东汉纪游文学的发展演变状况。第三章,侧重对东汉纪游文学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概括东汉纪游文学的叙事特征,写景特点,并剖析作家的创作情感。第四章,分析东汉纪游文学对后世纪游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作品比较,找出魏晋及唐代纪游文学所受的影响。

马跃[3](2019)在《中国赋学视域下朝鲜朝前期纪事赋研究》文中提出赋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不歌而颂,“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从赋体文学诞生起,对作家作品的批评,以及赋史、赋论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这使得赋学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中国古代辞赋从先秦发展至清代,历经千年岁月,思想内容逐渐丰富,在艺术手法上也日渐成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自身发展,中国古代辞赋对域外,尤其是古代朝鲜辞赋的创作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古代朝鲜从新罗时期,中国书籍就大量传入,辞赋作品也被朝鲜文人所接受。高丽时期朝鲜文人借鉴、模仿拟次中国辞赋进行创作,中国辞赋在朝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朝鲜朝时期,无论前期(15世纪—16世纪)还是中期(17世纪前后),文人的辞赋创作都相当繁荣。特别是朝鲜朝前期,作品丰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有体物赋、抒情赋、咏史赋、纪事赋等类型。其中的纪事赋是记载事件,通过对事件的描绘来阐发作者观点或抒发情感的一类赋。对《韩国文集丛刊》所载辞赋进行统计,朝鲜朝前期纪事赋有作品48篇,是朝鲜朝前期辞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中国赋学视域下,探究朝鲜朝前期纪事赋的赋家赋作、赋学批评等,并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影响研究、社会历史批评等方法对朝鲜朝前期纪事赋进行细致解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二章为中朝赋体文学概述。首先是中国赋体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概况以及作品批评的概述。其次是赋体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产生背景以及朝鲜赋体文学的创作概况和赋作批评。第三章为朝鲜朝前期纪事赋对中国赋作思想内容的继承,题材方面有登游题材、咏史题材和军旅题材,思想内涵有入世思想、游仙思想和归隐思想,文学功用方面有讽谏怨刺、咏史鉴今。第四章为朝鲜朝前期纪事赋对中国赋作艺术形式的借鉴,体裁形式方面有骚体赋和文体赋两种,写作技巧方面,借鉴了中国铺陈叙事、骈散结合、使事用典的手法,语言特色表现为典雅质朴、音韵和谐。总之,朝鲜朝前期纪事赋在各个方面都对中国辞赋作品有所吸收继承,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

郭玲[4](2019)在《汉魏六朝地理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赋因其铺排、体物的特性,而被称作是一种注重“空间性”的文体样式。这种空间特性最明显地体现在地理赋这一类型中。地理赋是以地理区域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描述对象,对地理元素加以铺陈表现的赋体。地理赋自西汉发韧,经汉魏六朝流衍发展,日趋成熟完善。汉代是地理赋的开新与兴盛期,都邑赋、宫殿赋、纪行赋、山水赋都已出现,前三者发展繁荣,山水赋稍显落后;魏晋时期为地理赋赓继与发展期,都邑赋与宫殿赋总体上继承了两汉的传统,纪行赋出现了新变,由咏史转向军旅,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赋出现;南北朝时期地理赋都已经成熟,都邑赋和宫殿赋走向衰落,纪行赋与山水赋走向抒情化。都邑、宫殿、纪行及山水是汉魏六朝地理赋书写的主要题材内容。都邑赋按题材分为京都赋和一般城邑赋,京都赋规模宏大,更多涉及到帝王国家;一般城邑赋重点描绘家乡的富庶丰饶和百姓的日常风俗。宫殿赋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体现了宫殿的壮观华丽特色。都邑赋和宫殿赋以空间的铺排、物类的繁复、劝百讽一的形式以夸耀国力、应和帝王喜好。纪行题材可分为咏史、军旅、抒情三种,它们在空间的置换中偏向自我情感的书写和政治抒怀。山水赋从地域方面分为江南山水、荆楚山水、黄淮山水、东南海水,赋家在对江南、荆楚、黄淮、东南的模山范水中,展现出那一时段的江山风物及人文风俗。可见,地理赋不同题材的书写,呈显出不同的特色:中心与边缘,整体和局部,南方与北方,各有千秋。汉魏六朝地理赋情感内蕴丰富而复杂,且处于不断变迁的动态过程中。总体而言,包涵有四类情感:一是对大一统帝国的颂扬;二是对人文礼俗的礼赞;三是对自然山川的喜爱;四是对一己情志的抒发。可以说,汉魏六朝地理赋,透射出来的大多就是赋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独特的心灵体验。地理赋作为赋体文学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其艺术手法、语言技巧对后世都产生过积极影响。其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叙事、物类叙事和移位叙事。空间叙事,按照空间方位描绘外部地理,构建广阔的辞赋空间;物类叙事,通过不断地罗列相关地理名物,包罗万象,填扩地理赋空间;移位记述按照时间顺序,以行程为线索,以线型形式展开空间描述,使地理赋空间具有流动性。综上所论,汉魏六朝地理赋包罗万象,内容宏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盛世或乱世的形貌。这类作品对地理形胜、历史沿革、城市建筑、民俗物产、政治经济等地理因素的描写,使人如临图志、如观方志。也就是说,汉魏六朝地理赋除具有文学价值外,还具有地理方志的双重价值,为当代文学地理学在古代文体运用研究范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侯少博[5](2018)在《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文中认为骚体文学,也称楚辞体文学,是指形式上近于屈原《离骚》《九章》,以带有“兮”为句式特征、以抒情为旨归的一类文学。骚体文学的地位虽然不及两汉政论散文、乐府和辞赋,但却是两汉士人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两汉时期的制式文章、乐府歌辞和辞赋多受礼乐制度及其精神的引导,是在礼乐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内发展的。尤其受诗言志、诗学思想以及情志观的影响,汉人将情视为私欲的一部分,很少在诗歌中抒发情感。这使得两汉文学抒情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思想和制度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人抒情的方式,除如司马迁“发愤着书”这种情况之外,便主要通过骚体文学来实现。不过,两汉骚体文学虽以抒情为重,但其文章组织、辞采使用,受学术影响的痕迹仍然十分显着。本文试图立足两汉骚体文学,结合思想史和学术风气,讨论两汉抒情文学的形态及其成因。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从文体演进的角度,讨论骚体文学的文体流变及其与其他文体生成的关系。两汉骚歌源自于楚地民歌,期初形制短小,后因抒情性的强化而形制增加,并在言辞、句式上有雅化的倾向。骚体诗通过“兮”字被虚词替代、以诵读的方式在文人群体中传播、以七言形式进入辞赋的乱辞为途径,推动了七言诗的产生。两汉骚体赋借鉴散体赋的句式,其抒情特质也进入到散体赋当中,出现了一批骚散相间体的辞赋,为汉末抒情小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骚体文学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时间、空间等叙事结构,呈现了赋化的特征。东方朔《七谏》之所以列七章,是受当时以“七”为数的创作风气影响所致,是最早的拟骚文学,由于屈原《九章》的编订,两汉拟骚文学改七为九,《七谏》虽仅有七篇,但在内容及形式上对两汉“九体”文多有开创之功。第二部分,讨论两汉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屈原作为两汉士大夫精神的归宿,其形象是由两汉士人赋予的,本章着重分析其形象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被阐释的。具体言之,屈原的忠臣形象由效忠王族被扩展至忠于家国。两汉士人注重辞赋的讽谏功用,故而对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言多有微词,而王逸则有意将屈原发愤抒情之言理解为讽谏之语,以求为怨愤之言寻求合理性。由于东汉提倡名节,屈原不肯随波逐流的节士形象在两汉士人观念中得到了强化。第三部分,结合两汉士人的文化认知讨论拟骚对楚骚的发展。首先楚骚诞生于浓厚的宗教巫术氛围;两汉拟骚诗人则脱离了这种文化环境,因而拟骚文学虽然效法屈骚,但其中仍有新变。拟骚文学取象于历史典籍而非自然外物,多赋予象征词以道德属性而非神性,注重铺陈手法而轻比兴,注重讽谏而轻抒情,这些是拟骚与屈骚文学不同的核心内容,也决定了其文学价值不及屈骚。其次,本文以虞舜的文学形象为例,提出虞舜教化三苗,使其作为神灵的身份存在于楚人的文化记忆中,这成为屈原作品中以重华为神灵形象的文学渊源;而屈原对虞舜的历史认知,则来源于周文化对尧舜帝王形象的塑造。两汉拟骚文学也多用虞舜形象,但其所涉及仅为历史帝王之舜,而不涉及神灵的舜。最后,以飘风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屈骚中的飘风,是神灵出行的仪仗,带有积极意味;汉人受阴阳五行观念影响,将飘风视为奸邪当道的自然结果,故对屈骚中的飘风有所误读,飘风形象在拟骚文学中也是邪恶的象征。第四部分,以《楚辞章句》为出发点,考查经学制度下,东汉士人对骚体文学的认知。楚辞本为屈原抒发怨情之作,两汉士人则多将其与经书相提并论,王逸甚至提出《离骚》“依经立义”,这些从文学评论上反映了两汉士人以骚体比附经术的取象。王逸称《离骚》为经,并为之作章句;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提出《离骚》“依诗取兴”,用《诗经》的比德传统来解释屈骚中的神异性描写,其优点在于强化的中国文学继承性的一面,缺点在于遮蔽了中国文学的神异性抒写。

杨霞[6](2018)在《东汉士人远行的生命体验及文学书写》文中研究表明远行是东汉士人常见的生活形态。游学、游宦、交游、避难以及流放是此期士人远行的主要原因,灾害、瘟疫、战争的频繁发生是远行士人的生存境遇。远行途中,士人常有孤独之感与忧生之嗟,他们继而将现实生活的远行拓展至精神世界之遨游,渐生发出悲凉的"远行客"意识。士人大规模的远行、远行中的生命体验成了当时文学书写的主题。从自述羁旅之悲到代他者立言、从摹写自然山水至描绘异域空间,是这一时期远行书写面向的展开。较之先前的文学书写,这些作品更多展示出个体士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需求,更多对自我的关注和对灵魂的安顿。这与魏晋之"文的自觉"相承接,具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王红杏[7](2016)在《宋代涉海韵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海洋(包括描写海景,描写海洋特产,记叙航海经历等)的诗、词、赋等韵文为出发点,以文学史作为支撑,分析宋代这一类韵文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以及整个海洋文学史中的地位。绪论部分首先廓清研究对象,即何为“涉海韵文”,其次是介绍研究动机与方法,并总结了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肯定前人研究已经取得颇为丰硕的成就的同时,试论其研究不够深入和细化的遗憾之处,最后阐述本文有何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简要介绍了涉海韵文的起源,其在宋前的发育史以及在金元及宋后的发展概况,从而明确宋代涉海韵文在所处坐标系中的位置。宋前分为先秦两汉,如楚辞,汉赋等中均有海的身影,魏晋南北朝,如曹丕《沧海赋》,木华《海赋》等,以及隋唐五代,如李世民《春日望海》等三个部分,金元时期有如杨维桢《海乡竹枝歌》等,明代有如卢镗《登招宝山》、屠隆《溟海波恬赋》等,清与近现代有如王诒寿《海运赋》,阿英《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其中的韵文等三个部分。从对宋前、与宋有重合的金元时期以及宋后的涉海韵文稍加梳理不难发现:首先在整体上,我国古代的涉海韵文乃至整个海洋文学呈现出人与海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用以表现海洋的韵文形式也越来越多的情况。其次,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抑或是在形式上,宋代都是我国古代涉海韵文从表现文人对海洋的想象,与海洋的观望走向对海洋的亲近,与海洋的接触,从单纯使用诗、赋走向运用诗、赋、词、曲等诸多韵文形式的承上启下时期。这既有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的王朝在科技等客观条件上取得一定进展的外部原因,也有文学乃至文化、制度等自身发展到某一程度的内部原因。第二章便从外因与内因两个部分介绍了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涉海韵文的史学价值。外因即历史背景,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宋代文人的迁谪情况,二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后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以及宋代的对外贸易政策,三则是科技的进步。而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知识分子在官僚、学者与作家三种身份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在这三个历史大背景中,写作诗词赋的文人参与或被牵连其中的程度是较高的。这三个外部因素直接导致了宋人有着更多的亲身航海,亲眼望海的经历,沿海地区以及海上特有的气象、风景等往往能给文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与感受,这种亲身的经历与感觉体认也使得文人落笔之际其信息的来源和感知途径的真实性存在保障,而非前人在谈论海洋时往往流露出的是某种对“离世高游”的想象,或是送行之际对海上风波险恶的担忧。如陆游的《步出万里桥门至江山》中“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浪头”的描述,那种意象的真实性、人与意象关系的直接性可以说在诗中表露得淋漓尽致。而内因则是韵文发展到宋代呈现出的特殊气象。诗、词、赋三方面宋人都有所创新,并为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诗上,唐宋诗是“同构异质”的。宋人开创了在审美趣味、表现内容和具体写作手法上与“唐音”截然不同的“宋调”,在诗中流露了更多学者之气与高雅之思。在有关海洋的宋诗中,不仅可以发现宋人与海洋的互动较唐人更为频繁,而且还体现了宋人尚理趣,好议论的特色。在词上,宋人将词体进行了全方位地完型,以辩体意识将其正式举为独立的一种韵文形式,又以尊词意识在艺术上对其进行挖掘,并在传播上将其带入了民间社会。值得一提的是,当宋诗有意反唐诗之道而行之时,唐诗中的诸多有价值的阐释模式反被宋人用于宋词中,实现宋词与唐诗的“异构同质”。这在胡铨等人写的涉海词中都可以找到例证。赋上,宋赋有三个特征,律赋流行,“以文为赋”和在赋中说理的倾向,如欧阳修《祭先河而后海赋》等,这也使宋赋招致了“唐以后无赋”的诟病。此外,文人的心态也开始从阔大而转精微,从秾丽而转淡雅,其理想从外而转向内,这些都可在之后的具体作品分析中找到例证。第三章则是根据宋人的创作视野对宋代涉海诗进行分别考察,探讨其文学价值。这一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风景的诗歌。而海洋风景则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宋诗不乏表现海上奇景、壮景的作品,如潮水与巨浪,“阴火”与岛屿,海风,海雨和海雾等,同时人对海洋的征服、干预形成的风景也成为了宋人描写的对象,如滨海城乡建筑,人们打造的舟楫等。第二节,分析宋代表现海洋物产的诗歌。这其中又包括生物物产与非生物物产,二者都能勾起诗人的诗情。前者如各类海错,如鳆鱼、瑶柱等,宋人以细腻、闲适的心态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能带来快感的细节;后者如海上的小石子等。这类咏物诗表现出的是宋人侔色揣称、精研物情的艺术追求和“托物寄兴”的写作习惯。第三节,分析表现宋代描写沿海生活的诗歌。这一类诗歌又可分为三类,一类带有非常明显的诗人的痕迹,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滨海生活,如苏轼《纵笔三首》等;一类则是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普通百姓的沿海生活,如蜑民、盐民的辛苦劳作和特殊的生产方式等;第三类则将诗人与当地百姓结合起来,主要表现诗人对群众具体生活的评价或态度,如秦观《雷阳书事》等。第四节,分析写到宋人(包括诗人自身)航海经历的诗歌。这其中包括送行诗,如赵鼎臣《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包括描写宋代海上在海上万里跋涉的诗歌,如邹浩《悼陈生》;包括写被贬谪的官员的跨越琼州海峡时的个人感受的诗歌,如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还有文人个人的游海诗,如陆游《感昔五首》等。海战诗也被归于航海诗中。宋末宋室与元军展开了悲壮的海战,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等诗表现的便是海上作战过程与诗人的沉痛心情。第四章考察的是宋代的涉海词与赋。在宋词中,海洋以一虚一实两种面目出现。在作为一个想象性表现对象时,海洋承载的是词人有关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表达的是词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坎坷人生的感慨,有时也是在颂圣贺寿的谀词中不得不使用的意象。而在作为一个真实的观察对象时,海洋则关系着词人对现实的记录、感悟。如在描写海洋海景时介绍具体的地理、时序情况;或是根据自己的“浮海”经历而作词,如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或是在词中勾勒现实社会中的景象,如史隽之《望海潮·浮远堂》等。而宋代论及海洋的赋并不多,本文选取了四篇赋来介绍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首先是对海洋进行概括性介绍,并带有浓重的“炫博”意味,几乎句句用典的吴淑《海赋》。而苏过《飓风赋》在内容上表现的是海洋地带特殊的气候,在形式上则是颇为典型的宋代文赋。范成大《望海亭赋并序》是宋赋中表现滨海人文胜迹的代表,同时体现的也是南宋文人骋才使气和具有充沛入世精神的特点。而杨万里《海鳅赋》表现的是虞允文抗金的壮举,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表现水上作战力量的赋作。第五章则以诗为主,词、赋为辅,分析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和文学意义,从而试图为第二章所提出的问题,即宋代何以能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节提供解答。作为我国进入中古时期后的最后辉煌期,宋人是具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海洋精神开始萌芽,如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对海洋的美化,但另一方面对海洋仍然是以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思维来看待的,如周必大《周愚卿江西美刘棠仲各赋江珧诗,牵强奉答,用一字韵格》中表现的宋人进行人工养殖瑶柱的情形等。而在文学方面,宋代涉海韵文大量继承了前代海洋文学中的意象、语言营造方式以及在“以天下为己任”责任心下对海滨民众生活同情,宋人还在此基础上在海洋题材中加入了对个体人生的思索,如陆游《步虚四首之二》。另一方面,在向前人宝库中进行取用的同时,宋人也在海洋题材方面有着自己的新创,首先是扩大了海诗的表现题材,将前人未曾或很少关注的内容纳入诗歌,其次是在前人对海畏惧或好奇的情感内涵之上加入对海的热爱亲近之情,直接启发了元代表现海商牟利的相关诗歌创作,最后则是宋人以征实的态度加强了涉海韵文中的写实成分,包括内容(景、物、事、人)上的真实与情感上的真实,这对于明代涉海韵文有着直接影响。

石雅琼[8](2016)在《楚辞汉赋游仙题材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游仙文学,是指表现作者或作品中主人公以幻想的方式遨游仙境、交结仙人和寻求延年不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创作。作者通过想象遨游天地,或诉说心中烦闷,表明爱国爱君的情怀,或憧憬结交仙人,享受自由与长生的快乐。本文以楚辞汉赋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文献入手,分析游仙的特征并做出影响阐释,具体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第一部分追溯游仙的文学渊源与文学传统。游仙文学萌芽于巫术思维和神灵崇拜,原始初民崇拜和敬畏神灵,幻想像神灵一样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肇始于巫风盛行的楚国,屈原宋玉等辞人开创以幻游表达忠君爱国苦闷的文学表现之路。游仙文学到秦汉时代获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长生久视与优游自宁成为游仙主题的新发展。秦皇汉武的浮海求仙,张道陵鸣鹤山传道,反映了游仙文学对宫廷乃至民间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二部分简析神仙光影下的游仙者,其中有政治失意的士大夫,有向往仙境的皇室贵胄。他们幻想着凌驾众仙,寿极乾坤。第三部分浅析亦虚亦实的游仙世界。游仙者们心游幻境,向往仙人居住的神山仙岛,感受其超凡脱俗,或畅游于帝王所建、神仙乐游的台观宫殿,体会神仙的乐趣。第四部分分析游仙者仙界游历的旅程。其旅程包括乘龙风登天,受奇人点化,服食仙药,修炼道术,与仙人逍遥共游等场景。第五部分简析楚辞汉赋游仙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它增加了文学审美想象的维度,丰富了文学抒情达意的手段,为后代文学提供了文学史料与题材借鉴。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为游仙诗的发展开启了道路,为仙游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素材。总之,辞赋中的游仙文学作品为当时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后代文学开拓了新的方向。

郑丽霞[9](2016)在《清代台湾游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纳入清朝版图,台湾游记文学史掀开了新的篇章。游记创作以台湾特殊的渡海旅程、气候物产、海岛景观、原住民文化及时代变革等为主要对象。清初海洋书写具有真实与想象奇幻交织的色彩,后期渐趋写实;瘴疠、地震、台风等特殊物候书写则体现出知识分子的内心感悟与人文关怀;自然山水书写寄寓作者的人格向往与精神旨归,构建于衙署后的仿中原式园林兼具闲赏性与情感性,而台湾本土文士的园林营造,则传达出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情感及文化内涵。文人常以固有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审视迥异于中原文明的原住民族文化,并借助文学创作参与文化思考,主张通过儒学教化原住民,实现各族群和谐共存。风云变幻的时代则激发了文人对台湾社会局势的议论与省思,或记录时代变革、或论述政治教化、或关注经济民生,流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台湾游记具有重写实、尚考证、好援引之特点,也继承传统游记写法,借助时空的合理转换、语言的锤炼锻造、字句的长短搭配、意象的巧妙营造以及诗文一体等手法,彰显情感,突出主题。同时又突破传统意义的山水游记题材范围,从自然延伸到社会,具有功利性的“游”的理念及类方志的写作模式,也与传统游记有较大不同,对台湾后世游记及散文创作均产生一定影响,也具有史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价值。

彭春艳[10](2015)在《班彪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彪以史才着称,其赋作亦具有历史征实性。拟就其《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三篇赋作,在考察赋作载录情况的基础上,重新考定《北征赋》写作时间为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在补证《冀州赋》写作时间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的基础上,根据其为纪行赋的特点,校勘、缀合《冀州赋》文本;《览海赋》写作时间争议不大,论述从略。通过上述论证,以期促进班彪个人深入研究的补充与完善;探索辑佚校勘缀合汉残赋文本的方法;并对文学史的细化略尽绵薄之力。

二、览海仙游 感悟人生——班彪《览海赋》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览海仙游 感悟人生——班彪《览海赋》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山水画史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动态
        一、与游仙山水画相关的史料文献综述
        二、游仙思想与山水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三、相关方法与研究理论综述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游仙山水画概述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的概念及其发生渊源
        一、游仙山水画概念的界定
        二、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渊源
        三、从仙山图像到游仙山水画艺术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发展几个阶段
        一、游仙山水画的滥觞
        二、游仙山水画的兴盛
        三、游仙山水画的衰落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一、母题意象理论
        二、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构成
        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
第二章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及其类型
    第一节 游仙思想与山水画
        一、古人“仙化”的生活观念
        二、山水画家与游仙思想
        三、山水画作品中的游仙思想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一: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
        一、“仙境”观念的构建
        二、“世外仙境”的想象
        三、“人间仙境”的愿景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二:对及时行乐与长生不死的向往
        一、“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世俗生活及时行乐的放大
        三、心灵深处长生不死的渴求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三: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一、隐士与仙人的相通性
        二、“仙隐合流”文化思潮
        三、文人游仙观念与游仙山水画
第三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道教渊源
        三、山水画中游仙题材与隐逸题材的比较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
        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与风格分析法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特征
        三、游仙主题的多样化与风格的多样性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意境
        一、游仙山水画意境主题的生成
        二、神秘与奇幻的意境主题
        三、幽深玄远的意境主题
        四、无意境主题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与形式语言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笔墨”和“色彩”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空间”
        三、游仙山水画主题与“图式”
第四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
    第一节 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梳理
        一、李思训与《仙山楼阁图》样式的开创
        二、“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
        三、文人画思潮影响下的《仙山楼阁图》
        四、“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第二节 《仙山楼阁图》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一、山岳崇拜的传统
        二、仙山观念的生成
        三、名山神化的过程
        四、“楼阁”与游仙观念
    第三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的生成
        一、山岳与建筑结合的文化传统
        二、仙人、仙山与仙境结合的宗教传统
        三、“仙山”与“楼阁”母题图像的结合与主题的生成
    第四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其原因
        一、“仙山”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二、“楼阁”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三、《仙山楼阁图》母题演化与主题变迁的原因
结语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东汉纪游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纪游的界定
    2.研究价值
        2.1 纪游文学的价值
        2.2 东汉纪游文学的价值
    3.研究现状
        3.1 国内相关纪游研究
        3.2 海外相关纪游研究
第1章 东汉之前纪游文学书写概况
    1.1 先秦纪游文学
        1.1.1 关于“游”的神话传说
        1.1.2 诸子散文中的纪游
        1.1.3 诗歌中的纪游
        1.1.4 西汉的纪游文学
    1.2 东汉纪游文学书写背景
        1.2.1 政治背景
        1.2.2 文化背景
第2章 东汉纪游文学的书写概况
    2.1 东汉纪游文学的主要文体
        2.1.1 赋
        2.1.2 记
        2.1.3 颂
        2.1.4 诗
        2.1.5 小说
    2.2 东汉纪游文学的主要书写内容
        2.2.1 景观
        2.2.2 纪游文学中的文化书写
第3章 东汉纪游文学的文化与艺术特征
    3.1 创作情感
        3.1.1 抒情的内容
    3.2 写景特点
        3.2.1 登高望远
    3.3 叙事特征
        3.3.1 情景结合
        3.3.2 虚实兼有
        3.3.3 详细的游踪记述
第4章 东汉纪游文学的影响
    4.1 东汉纪游文学的地位
    4.2 东汉纪游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4.2.1 东汉纪游文学对魏晋纪游文学的影响
        4.2.2 东汉纪游文学对唐以后纪游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中国赋学视域下朝鲜朝前期纪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中朝赋体文学概述
    2.1 中国赋体文学概述
        2.1.1 创作概况
        2.1.2 赋体特征
        2.1.3 赋体功能
        2.1.4 赋作批评
    2.2 朝鲜赋体文学概述
        2.2.1 产生背景
        2.2.2 创作概况
        2.2.3 赋作批评
第三章 朝鲜朝前期纪事赋对中国赋作思想内容的继承
    3.1 题材类型
        3.1.1 登游题材
        3.1.2 咏史题材
        3.1.3 军旅题材
    3.2 思想内涵
        3.2.1 入世思想
        3.2.2 归隐思想
        3.2.3 游仙思想
    3.3 文学功用
        3.3.1 讽谏怨刺
        3.3.2 咏史鉴今
第四章 朝鲜朝前期纪事赋对中国赋作艺术形式的借鉴
    4.1 体裁形式
        4.1.1 骚体赋
        4.1.2 文体赋
    4.2 写作技巧
        4.2.1 铺陈叙事
        4.2.2 骈散结合
        4.2.3 使事用典
    4.3 语言特色
        4.3.1 典雅质朴
        4.3.2 音韵和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汉魏六朝地理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地理与赋的关系以及地理赋的界定
    二、二十世纪以来与论题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考察地理图志或地理环境对赋创作的影响
        (二)探讨地记文学化以及地记和赋的空间叙事方式
        (三)阐发某一阶段某一部地记与辞赋的渊源
        (四)对地理赋及其中的题材类型进行研究
第一章 汉魏六朝地理赋的流衍历程
    第一节 两汉地理赋:开新与兴盛
    第二节 魏晋地理赋:赓继与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地理赋:成熟与拓域
第二章 汉魏六朝地理赋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都邑题材
    第二节 宫殿题材
    第三节 纪行题材
    第四节 山水题材
第三章 汉魏六朝地理赋的情感内蕴
    第一节 对大一统帝国的颂扬
    第二节 对人文礼俗的礼赞
    第三节 对自然山川的喜爱
    第四节 对一己情志的抒发
第四章 汉魏六朝地理赋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空间方位叙事
    第二节 物类叙事
    第三节 移位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1、古籍
    2、今人着作
    3、期刊论文
    4、学位论文
附录1 :汉魏六朝地理赋篇目汇总
    表一:两汉地理赋
    表二:三国地理赋
    表三:两晋地理赋
    表四:南北朝地理赋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骚体演进与新文体的衍生
    第一节 秦汉骚歌的文体生成与内在突破
        一、三三式形制的形成
        二、抒情的强化与三三式的突破
        三、学者之诗与骚歌的雅化
    第二节 骚体演进与七言诗的文体生成
        一、“兮”字替代与七言生成
        二、歌诗诵读与七言演生
        三、骚体式乱辞对七言生成的推动
    第三节 骚体散文化与骚体赋、散体赋的互动
        一、骚体散文化的路径
        二、骚体对散体赋的句式渗透
        三、散体赋对骚体赋的浸润
    第四节 秦汉骚体文学的赋化路径
        一、从楚歌到屈赋
        二、从屈赋到宋赋
        三、从楚骚到汉骚
    第五节 东方朔《七谏》及其与“九体”之关系
        一、《七谏》与《七发》的关联及其创制
        二、《七谏》与骚体的主题创新
        三、《七谏》对“九体”的开启
第二章 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
    第一节 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一、周秦文献“忠”的内涵
        二、屈原“忠君”形象的初步形成及其价值
        三、“忠臣”的认知与屈原形象的新变
        四、王逸《楚辞章句》与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第二节 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与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一、屈原为赋进谏的文学生成
        二、屈原之谏与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
        三、两汉士人对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士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一、人格意识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初成
        二、《新序》与两汉之际屈原节士形象的塑造
        三、东汉名节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第三章 文化认知与两汉拟骚文学的形态沿革
    第一节 由兴到象与拟骚赋的艺术走向
        一、从取象自然到取向典籍:象词来源的变化
        二、从神性的观察到德性的发现:取象方式的变化
        三、由重比兴到重铺陈:辞采组织方式的变化
        四、骚怨的弱化及消解:由发愤抒情到作赋讽谏
    第二节 虞舜神灵形象的文化认知与文学生成
        一、《楚辞》中“舜”的两种称谓及其内涵
        二、舜为神灵形象的文学生成
        三、舜的历史化描述与屈骚“尧舜”形象的形成
        四、帝舜神灵形象的消解
    第三节 《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的文本内涵与王逸的经学误读
        一、前代学者对“飘风”“屯”“离”的解释及问题的症结
        二、周秦语境中“飘风”之本义
        三、《九歌》“风”之意义及“屯其”在屈辞中的意义与用法
        四、王逸以飘风为谗邪的文化渊源
第四章 由《楚辞章句》论两汉骚体文学观
    第一节 “通儒”与东汉着述风气的转型
        一、通儒特质与着述认知
        二、通儒与东汉的着述实践
        三、东汉文章着述的经学旨趣
        四、儒生论着与魏晋文章的观念变动
    第二节 《离骚》称“经”的时世背景与经学认知
        一、汉人对《离骚》认知转关
        二、辞赋之宗:儒生论赋与《离骚》的经典化趋向
        三、“依《诗》取兴”及王逸对“离骚经”的阐释
    第三节 《离骚》“依诗取兴”与王逸注《楚辞》的经学视角
        一、诗骚兴词的文学生成
        二、诗骚兴词分野
        三、王逸“依诗取兴”楚辞观与其注释《楚辞》的方式
        四、“依诗取兴”视角下王逸注释《楚辞》的得失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宋代涉海韵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何为涉海诗赋
        1. 海洋文学的来历
        2. 作为海洋文学组成部分的涉海韵文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 涉海文学研究综述
        2. 宋代涉海韵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涉海韵文的各时期发展概况
    第一节 涉海韵文的宋前发育史
        1. 先秦两汉涉海韵文
        2. 魏晋南北朝涉海韵文
        3. 隋唐涉海韵文
    第二节 金元、明清及近代涉海韵文的发展
        1. 金元涉海韵文
        2. 明代涉海韵文
        3. 清及近代涉海韵文
第二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生成环境与要素
    第一节 两宋文人迁谪与涉海诗
        1. 两宋文人迁谪的历史进程
        2. 两宋文人迁谪的地理状态
        3. 两宋海南谪宦的不同心态与处世哲学
    第二节 两宋经济、外交与涉海诗
        1. 两宋经济与涉海诗
        2. 两宋外交与涉海诗
    第三节 两宋科技与涉海诗
        1. 造船业的发展
        2. 陆图海图测绘的完善
        3. 指南针与罗盘的运用
        4. 天文气象的计算与推测
    第四节 两宋韵文的自身发展与涉海作品
        1. 诗体的递嬗
        2. 词体的完型
        3. 赋体的流变
        4. 文人审美心态的转变
第三章 两宋涉海诗创作视野考察
    第一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景观
        1. 宋诗中的海洋自然景观
        2. 宋诗中的海洋人文景观
    第二节 两宋诗中的海洋物产
        1. 宋诗中的海洋生物
        2. 宋诗中的滨海非生物
        3. 宋代咏物海诗的审美风貌
    第三节 两宋诗中的沿海生活
        1. 描述诗人自身的沿海生活经历
        2. 描述平民百姓的沿海生活场景
        3. 诗人自身感悟与沿海平民生活的结合
    第四节 两宋诗中的航海经历
        1. 对行人的殷切祝福与个人内心立场、哲思的表达
        2. 海商的苦心经营与万里跋涉
        3. 谪宦的人生感怀与精神超越
        4. 游子的个人历险或异域想象
        5. 臣子的龙血玄黄与家国之耻
第四章 宋代涉海词赋
    第一节 宋词中的海洋情怀
        1. 览海仙游的审美思考
        2. 感时悟事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宋代涉海赋的内容指向与艺术价值
        1. 宋赋对海洋的概括性介绍——《海赋》
        2. 宋赋中的海洋气象奇景——《飓风赋》
        3. 宋赋中的滨海人文胜迹——《望海亭赋》
        4. 宋赋中的海防军事力量——《海鳅赋》
第五章 宋代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与艺术分析
    第一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文化观照
        1. 保守内向传统文化下的海洋精神萌芽
        2.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下的“以海为田”
    第二节 两宋涉海韵文的艺术分析
        1. 两宋涉海韵文对前代诗作的继承
        2. 两宋涉海韵文的新创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楚辞汉赋游仙题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游仙的文学渊源与文学传统
    (一) 神仙崇拜与巫风盛行:游仙文学的萌芽与肇始
    (二) 长生久视与优游自宁:游仙主题的新发展
二、凌驾众仙,寿极乾坤:神仙光影下的士人和皇族
    (一) 士人
    (二) 皇族
三、亦虚亦幻,亦仙亦凡:飘忽游转的游历志趣
    (一) 心游幻境,超脱尘俗
    (二) 台观宫殿,仙人所乐
四、奇人点化与道术修炼:颇具传奇色彩的游仙之旅
    (一) 登天坐骑,驾龙御凤
    (二) 服食仙药,延寿长生
    (三) 结交仙人,逍遥共游
五、楚辞汉赋游仙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 增加了文学审美想象的维度
    (二) 丰富了文学抒情达意的手段
    (三) 为后代文学提供了文学史料与题材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清代台湾游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游记概念界说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缘由与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台湾游记之历时演进
    第一节 清前游记
    第二节 康雍时期
    第三节 乾嘉时期
    第四节 道咸同时期
    第五节 光绪时期
第二章 海洋书写及其内在意蕴
    第一节 跨海旅程中的海神信仰
    第二节 现实与想象的奇幻交织
    第三节 海洋的渡越与惊险
    第四节 海洋的熟悉与理解
第三章 特殊物候之心理感悟
    第一节 蛮烟瘴疠的认知与感悟
    第二节 地震台风中的人文关怀
    第三节 丰富物产的赞美与书写
第四章 海岛景观之情志体验
    第一节 山水自然之心态投射
    第二节 仿中原式园林之情感寄寓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文化观察与思考
    第一节 族群文化观察
    第二节 族群文化思考
第六章 台湾动荡时代之社会反映
    第一节 社会变革的记录
    第二节 政治教化的评论
    第三节 经济民生的建言
第七章 台湾游记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言必有据
    第二节 诗文一体
    第三节 结构精心安排
    第四节 语言风格变化多样
    第五节 意象营造巧具匠心
第八章 台湾游记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台湾游记在中国游记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台湾游记的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览海仙游 感悟人生——班彪《览海赋》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D]. 孙国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东汉纪游文学研究[D]. 叶月. 阜阳师范学院, 2019(12)
  • [3]中国赋学视域下朝鲜朝前期纪事赋研究[D]. 马跃. 延边大学, 2019(01)
  • [4]汉魏六朝地理赋研究[D]. 郭玲. 湖北大学, 2019(05)
  • [5]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D]. 侯少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东汉士人远行的生命体验及文学书写[J]. 杨霞.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2)
  • [7]宋代涉海韵文研究[D]. 王红杏. 吉林大学, 2016(03)
  • [8]楚辞汉赋游仙题材初探[D]. 石雅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9]清代台湾游记研究[D]. 郑丽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班彪赋研究[J]. 彭春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标签:;  ;  ;  ;  ;  

兰海仙游,感悟人生——班彪《兰海赋》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