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泵选型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蒋林志[1](2020)在《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区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实现矿区排水系统的少人化、无人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的排水系统也是建设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存在的诸如设备陈旧、控制策略单一、设备维护困难、自动控制化程度低、耗电量大、无法满足数字矿山建设要求等问题,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实现排水系统自动化为目标,达到节能降耗和节约人力资源的目的。本文主要完成的内容有:(1)研究分析布尔台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根据排水需求,对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提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总体方案及井下监控系统改造方案;(2)依据三盘区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及涌水量等参数,提出2套水泵选型方案。综合比较技术、经济因素,确定采用具有汽蚀性能好,运行平稳可靠、便于设备检修、前期投资费用较低的方案一。基于方案一,进行了水泵选型和管道设计,并对其进行工况分析和能力验算;(3)根据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重点对井下监控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和设备选型。分析确定实现自动排水所需的模拟输入、数字输入和数字输出量,构建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硬件平台,并对PLC主控模块、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及传感器进行了选型。(4)提出了以实现节约成本为目标的“避峰就谷”自动控制策略,详细给出自动化改造排水策略的控制流程,将传统按照高低水位、分级水位的排水方案自动化改造为避峰就谷加水泵开启策略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排水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自动控制、设备运行和水位状态监测、故障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5)对改造后的排水监控系统进行调试及功能验证。介绍了自动排水系统的调试方法,总结分析了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验证,并进行了3个月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自动化改造方案及基于此设计的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井下自动排水所要求的各项功能,达到了布尔台煤矿三盘区42煤采区井下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的目的。
侯依然[2](2020)在《农业灌区泵站与管网工程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居各行业之首,由于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农业水利设施机械化程度和泵站自动化程度不高,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技术、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电气自动化水平已不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需要大力发展泵站自动控制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充分挖掘农业灌溉节水潜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本文在重点调研了河南省巩义市某灌区的基础上,进行了泵站规划、水力机械选型、泵站自动控制和灌区灌溉输配水管网优化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依据泵站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对河南省巩义市某灌区灌溉工程的需水规模、泵站设计流量、泵站站址选择、泵站供水方案、提水管路和泵站站房形式进行规划和分析,拟定泵站建设的规模;根据泵站规模、灌区灌溉要求和地形环境对泵站水力机械进行了详细计算和优化选型,完成了泵站总体布局设计。2.根据工程建设规划和泵站建设要求,完成了泵站自控系统的设计,选择了西门子S7-1500系列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根据现场设备的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和模拟量输入信号,完成输入输出模块、上位机和仪器仪表的选型设计。根据泵站设备运行工艺要求,完成程序设计,实现本地与远程、手动与自动控制,通过PLC程序设计实现泵站的启停、保护、显示和监测;在人机界面的程序开发和画面设计实现泵站的运行监控,参数设置、报警记录和故障复位等功能;建立的以太网通讯实现了管理中心与泵站间的数据共享。3.依据灌溉区地形完成了灌溉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管道系统的初步工程设计;对遗传算法的编码、创建初始种群、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操作以及约束条件的处理等进行了分析,选用GATBX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灌溉管网优化计算。4.结合灌区水资源需求现状和未来规划,以降低农民灌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为原则,建立以水泵扬程、输配水管网管径和长度为决策变量,以供水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管径、流速、节点压力及管道承压力等参数为约束条件的灌溉输配水管道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以MATLAB作为编程工具,采用GATBX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在遗传算法程序设计中,以整数编码的方式取代二进制编码方式,避免二进制遗传编码的冗余问题;在编码设计中,将设计经验融入到优化计算的初始阶段,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可行性;将管网布置与管径同步优化,实现灌溉管网的全局优化。
沈依晨[3](2020)在《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是我国重要稻米生产地,水资源量相对丰沛,水稻生长期又逢雨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目前,江苏化肥亩均使用量为发达国家防水体污染标准的近3倍,并受汛期暴雨冲刷入河导致河道面源污染严重。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灌溉制度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制度与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方案研究,对促进我国南方地区真正做到节水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江苏省小型机电灌区,在总结国内外灌溉制度优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体式智能化装配泵站为基础,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目前江苏省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确定很少考虑实时降雨调整、灌溉主要依靠经验的现状,本文将短历时气象预报和田间土壤墒情、水稻田水位实时监测相结合,提出了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优化方法,从而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减少了灌溉水量,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2)本文在梳理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常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稻麦施肥规律、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工作水头要求等特点,提出了江苏地区小型机电管道灌区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方案(选择机械驱动注入式施肥装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面积的小型机电灌区灌溉设计流量、灌水施肥时间、灌溉扬程等进行了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施肥方案定型化、系列化设计(根据不同灌区面积、灌水延续时间、选泵扬程一一匹配相应的施肥泵)。(3)以Visual Basic 6.0作为编程平台,开发了小型机电灌区智能灌溉模块,通过调用灌区、作物各生育期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短历时降雨预报、实时墒情数据,优化灌溉制度;开发了小型机电灌区水肥一体装置选型模块(由不同灌区面积、扬程,选择对应水肥一体装置),完善了基于一体化智能泵站的小型机电灌区管道灌溉专家系统,实现管道灌溉系统(包括水肥一体化装置)定型设计的实时查询。
曹磊[4](2020)在《自动化车用零件表面润滑工序设计》文中提出伴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针对汽车挤压类零件常用的传统磷皂化工艺正逐步被新型润滑剂所取代,而新的润滑工艺需要新的润滑设备相匹配的市场需要,本文研制了一种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以满足科研需要,为此同时进行了工业自动化零件表面处理装置结构设计,以满足相关制造企业实际生产需要,针对上述两套设备配备有相应的零件表面润滑工序进行实际生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传统润滑剂制备工艺、涂层制备工艺为基础,结合课题实际需求,提出了零件表面浸润处理工序设计方案,对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进行理论计算与参数选型,根据几何相似原则对二次搅拌装置以及搅拌试验装置进行了相关理论计算。同时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3D结构设计,对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进行技术特征及装配特征分析,引入了上下分散盘,有效提高了水基润滑剂的分散性。完成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参数化选型,对主体设备进行了选型及采购组装,并且进行了装置性能测试试验。2.针对润滑剂搅拌试验,选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素:基体水温,搅拌角度,搅拌转速,叶片高度,进行了9L(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发现4个因素对于搅拌效果的影响关系为:A水温>C转速>B搅拌角度>D叶片高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是显着性因素,搅拌转速与搅拌角度均为次要因素,叶片高度作用不显着,两种分析方法结论一致。最佳试验方案为:A3 B3 C2 D3,即:水温为60℃,搅拌角度为15°,搅拌转速为600r/min,叶片高度为50mm。3.以六西格玛设计方法为指导,对六西格玛设计(DFSS)方法进行了细化与拓展,以形态学矩阵为基础进行方案设计,对热处理工业炉、输送结构、搅拌润滑结构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由此构建了形态学矩阵,得出144种待选方案,依据理论研究与企业实际调研评选出5种典型性方案,采用专家一致性评价及机械设计学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方案优选,得到最佳方案,最终以六西格玛设计原则进行了方案验证,确定5号方案为最佳方案。4.以工业自动化零件表面处理装置为基础进行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构建出系统拓扑结构。运用PLC基本功能进行单一组分润滑剂搅拌,混合型润滑剂搅拌,备用监控服务器调用,故障报警等程序功能设计。工业远程通讯主要是通过建立VPN专线,与远程诊断计算机连接,实现通讯软件配置。现场电气主控系统与远程诊断计算机中的硬件配置建立连接,实现硬件组态配置。软、硬件配置完成后,可进行程序远程在线调试,改写;对各工序环节,各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及报警。
鲁梦龙[5](2019)在《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被投入到集中供热领域中,这使得集中供热的品质与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在能源的利用和控制手段上仍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首先提出适用于分布式混水系统管网改扩建时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方案;通过建立供热系统的水力与热力工况仿真模型模拟系统的动态过程,并提出系统运行调节的方法;针对换热站设备运行耗电过多的问题,提出采用分布式变频泵的改造方案,并在理论上与传统供热系统的水泵电耗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基于变频泵的工程适用性,研究当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进行改扩建时,系统零压差点的位置与水泵的特性对供热系统水力工况造成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个厂家的水泵样本,对平坦型与陡峭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泵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了最大化变频水泵的工作性能,提出新的水泵选型方法来选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加压变频泵;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系统的零压差点与新增热负荷的接入点对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的影响,并对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其次,基于能量传递与守恒关系,搭建从热源到热用户的各部分的传递模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来搭建供热系统运行仿真程序。模拟仿真在设计室外温度与室外温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热用户的室内温度与二次网供水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温度-压力嵌套的供热量控制策略。然后,在经典PID控制的基础上,基于供热系统的传递模型,利用Simulink中的模糊逻辑工具模块对控制参数进行模拟仿真研究,设计适用于具有非线性特性的集中供热系统fuzzyPID控制器,并分析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与传统PID在所搭建的动态模型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PID控制方法,模糊PID控制器对于具有明显滞后特性的温度参数和压力参数的控制过程也具有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的特性,这也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更强。最后,建立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经济性数学模型,基于本文提出的水泵选型及系统运行优化理论,以某实际改造工程为案例,分析了本文设计的分布式混水系统改造方案的经济适用性。结果表明,与原供热系统相比,改造完毕后的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良好,节能效果尤为显着。
鞠颂[6](2019)在《北方寒冷地区集中供热节能改造控制系统运行研究》文中指出集中供热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冬季供热的主要形式。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网陈旧、更新速度快、系统水力失调、能耗过大、爆管事故频发、无法保障稳定运行等。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是解决集中供热能耗问题的有力途径。本课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智能化控制、集中供热、热网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进行集中供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某集中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平台建设为实例,研究评价其应用效果。按照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情况,运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和实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布式的基础上采取了“阀泵联合”的控制方式,应用于集中供热热网智能化信息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智能化热网控制平台设计和分布式供热方案设计,对系统运用的自动化控制策略和专家评价系统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度和运行调节控制两个方面对节能控制系统运行管理进行论述,其中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和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两个部分。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满足室内温度达标的前提条件下能够达到节能目的的结论,并对进一步节能发展的方向和潜力进行展望。在节能改造应用分析中结合节能改造应用的项目连续三个采暖期的运行数据,把改造前和改造后各项运行数据做对比,分析系统运行与节能效果。系统显示数据与实测运行数据一致,验证了智能化控制平台的预测性、稳定性、可控性和经济性。通过对各年度能耗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各年度能耗量和能耗指标,验证节能效果。各年度煤耗和电耗的数据对比和对用户投诉率的统计。智能化供热系统投入应用后用户投诉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一次网节省耗电32.72%,换热站节省耗电17.83%。2016-2017采暖期与2014-2015采暖期相比,热源输出单位热耗降低了 12.5%。在分布工泵的系统中,通过调节燃料对热源进行调节,在换热站处以室内外温度为温度修正系数,以二次网平均温度为定值,补偿阀系统较设计值的节流损失,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各项能耗。通过对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解决供热系统不断扩大、热源输送能力不足、一次网水力失调和供热运行中能耗损失过高等问题,使热网水力平衡的调节不再依赖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并且更加安全可靠。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精确控制、节能供热以及自助供热,有效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显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保障用户室内温度达标的基础上使供热成本和投资效益达到合理状态。
杨滨[7](2019)在《钢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热需要冷却排出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钢厂中大量采用且长期运行。这使得系统能耗占生产总能耗的相当比例,而系统却常常因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配套,运行中缺乏对状态及时的评估维护等原因使系统能效降低。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计划(13dz1201700)基金资助下,以钢厂循环水系统的节能经济运行为目标,围绕整个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性能优化、经济运行评价等方面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循环水系统仿真模拟平台。对系统的基本组件,包括冷却塔、换热器、水泵、阀门、喷头和管路,分别建立水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并基于基本物理定律和拓扑结构理论,建立起系统运行能耗模拟计算模型,给出求解算法和求解过程,最后以实例证明方法可行,为节能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工业循环水系统设计规范设计建成一套循环水系统组合节能实验装置。通过装置对比实验获得不同运行工况的能效,及不同节能技术对能效的影响程度,为换热管网结构优化和系统节能优化提供支持。(3)提出基于串并联和中间温度式两种换热管网优化方法,实例模拟分析表明,采用串并联式可降低约三分之二的送水量,节能效果明显。(4)建立起循环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和运行优化模型,采用分层嵌套算法和遗传算法求解该类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Delphi,MATLAB对EPANET水利分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在MySQL数据库支持下,建立了系统的软件优化平台,可为循环水系统节能决策提供支持。(5)通过建立冷却塔内三维流动分析模型和结构模型,分析气-液速度比、空气入口角、喷淋密度等参数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运行噪声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有助于指导冷却塔的设计优化。(6)建立起循环水系统的能效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基于装置实验分析结果,确定循环水系统各组件能效的影响因素及相应评价指标,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起循环水系统能效、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实例分析表明评价体系为确定循环水系统节能方向有指导作用。本文围绕工业循环水系统的节能经济运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性能分析、系统实验和能效评估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课题研究直接面向实际工业循环水系统,研究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系统的节能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启才[8](2018)在《离心式水泵计算机辅助选型与能效计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泵在国民经济中应用极为广泛,用户在水泵选型时往往不够合理,导致水泵没有运行在高效区间内,从而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应用传统的手工选泵方法,选型精度不高,很难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对选型方案也难以进行优化。在水泵进行选型时,可供选择的方案较多,方案中相互关联的参数也比较多,对于参数的计算和方案的判别比较都是相对复杂和难于取舍,其中有诸多的相关联因素难于被量化。当前存在多种水泵选型软件,这些软件选型的结果方案,它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故其选型结果尚属值得商榷。本文对国内外的部分水泵选型软件和选型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比较,并对这些系统进行了总结归纳,深入研究了水泵选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水泵计算机选型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具有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等特点。通过该系统,可以减少了水泵的选型工作量,提高了水泵选型工作的效率,提高水泵选型的精准度,进而提高水泵工作效率,降低水泵能耗。本论文对水泵选型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依据水泵的运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对水泵的性能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以高次多项式之形式,进行了拟合计算,提出水泵计算机智能选型的所依理论和计算方法,设计出存储水泵样本信息的数据存储结构。给出了基于智能移动端设备的水泵能效快速计算的方法与实现,帮助设计人员在计算水泵能效时省去了大量计算和繁琐的工作。本课题是将高效智能地实现水泵选型作为研究目标,设计出水泵选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运行采用友好的人机界面,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设计操作,帮助设计人员完成水泵智能选型,为设计人员省去在水泵选型时所需要的大量计算和繁琐工作,对提高水泵选型的效率和确保水泵合理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供基于智能移动端设备的水泵能效快速计算应用程序,提高人们计算水泵能效的速度和准确性,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姚腾辉[9](2018)在《无负压供水设备智能选型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高层建筑的普及,促进了二次供水的发展。无负压供水方式凭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二次供水系统中,水泵是耗电大户,水泵的高效运行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成本。然而,目前无负压供水系统中水泵选型时流量的确定往往都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由于国标具有普适性,致使设计秒流量往往高于实际用水量,设计时按此流量进行水泵选型,往往会导致水泵长期低效运行,造成极大的电能浪费。此外,水泵选项中涉及的参数众多,目前选型的参数计算都由设计人员手工完成,工作量大,选型效率低。并且,也缺乏水泵的综合评价指标,水泵优选时只能依靠能耗、效率对比,不够全面。因此,如何精准地计算设计流量并优化水泵选型方法是无负压供水系统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引入了需水量预测机制,建立了水泵综合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水泵选型进行优化,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对采集的用水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用水规律分析确定用水集中区间。针对建筑用水流量的影响因子复杂,人工分析主观性较强且各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容易发现,提出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预测模型,与建筑流量相关的因素都作为输入,利用深度信念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自动提取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特性。使用该模型对建筑用水流量进行预测,并与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可以用于水泵选型流量的确定。然后,论文在水泵选型相关理论基础上,使用额定流量和额定扬程对水泵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后的实际工况进行校准,在保证水泵高效运行的情况下提升了选型效率。针对目前水泵评估方法单一,论文建立了无负压供水设备综合评价体系,并引入多属性决策技术对所有初选方案进行评估。通过TOPSIS法计算出各方案的相似贴近度并依此排序,得到最佳选型结果。使用该方法对常州某无负压供水项目进行优化选型,相比人工评判,该方法考虑全面,选型结果更符合用户需求。最后,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无负压供水智能选型原型系统。测试表明本系统提高了水泵选型的智能化水平。
郭琛[10](2016)在《基于专家系统的离心水泵选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专家系统来研究和解决离心水泵的选型优化技术问题。泵的选型是泵设计和使用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调研了国内以生产离心水泵为主产品的相关企业后发现,由于离心水泵的产品种类繁多,用户面对繁杂的产品样本,选型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专业技术人员选型时,选型结果往往并不理想,需要多次重复选型,这样的选型过程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不能保证选型结果的使用功效。基于相关企业选型的上述实际情况,在总结了离心水泵选型理论的基础上,在考虑内外在因素约束和工艺参数约束的条件下提出了通过专家系统来研究和解决离心水泵的选型优化技术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系统的总结了离心水泵和基于专家系统的选型研究现状;说明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规划了课题的组织结构;总结了离心水泵选型的相关基础理论,归纳了和选型相关的理论计算方法,为后续选型模型的建立打下理论的基础。(2)从选型专家系统的知识结构入手,以离心水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解决选型不确定性问题的通用模型。模型建立分为两部分,一是建立了解决选型知识参数获取的不确定性问题模型;二是建立了解决选型工况的不确定性问题模型。前者以确定性证据权重为目标,使参数的获取从面向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变成为对确定性证据的求解问题;后者给出了多项式拟合曲线最佳次数的数学模型和确定的转速、流量调整范围模型,分别解决了选型工况曲线的拟合问题和选型工况偏离高效区的转速调节范围的确定问题。(3)提出了基于证据因素的参数映射转换算法解决了选型参数获取的优化问题算法把先验证据的属性因素映射转换为能够被证明的确定性状态因子;根据状态因子不同落点区域的证据冲突关系计算不同区域落点的确定性可信证据权重;以最大权重值对应的选型参数作为优选的确定性证据参数对泵型进行优化选择。实例计算结果证明了最大权重值对应的扬程参数选取泵型结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4)提出了改进的决策树剪枝算法解决了选型用工况点偏离高效区的诊断规则问题改进算法对基于C4.5算法生成的粗分类决策树进行剪枝和修正,防止在决策树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拟合问题;修正后的决策树中每条优化的分支即为一条推理的优化诊断规则。实例验证确认了采用改进的决策树剪枝算法得到的诊断规则结论是最优的工况点偏离高效区的诊断调节方法。(5)详细介绍了选型专家系统的结构、流程、规则知识的管理及与选型相关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选型实例方案的分析和比较表明,设计扬程的选型效率优于标准平均扬程的选型效率,选型最终方案的用电能耗同比节约15%左右;实例的结果验证了选型方案的技术理论和优化选型方法的正确性,保证了客户所选泵型稳定运行的高效性和节能性。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提高离心水泵选型的效率,优化选型的过程,降低选型结果的能耗损失;所选择的泵型能够以最佳的状态稳定运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二、水泵选型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泵选型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
2.1 布尔台矿水文地质状况与排水需求分析 |
2.1.1 布尔台矿水文地质状况分析 |
2.1.2 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需求分析 |
2.2 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水泵选型和管路设计 |
3.1 改造设计依据 |
3.2 水泵选型 |
3.3 方案分析与选型计算 |
3.4 管路设计 |
3.4.1 排水管路壁厚的计算 |
3.4.2 排水能力的核验及电耗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井下排水系统监控主站硬件设计 |
4.1 监控主站硬件组成 |
4.2 PLC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 |
4.3 传感器选型 |
4.3.1 液位传感器选型 |
4.3.2 压力传感器选型 |
4.3.3 真空度及流量传感器选型 |
4.4 监控平台选型 |
4.5 本章小结 |
5 排水系统软件设计 |
5.1 自动控制模式与排水策略优化 |
5.1.1 模块划分 |
5.1.2 PLC I/O地址分配 |
5.1.3 排水模型 |
5.1.4 排水策略分析 |
5.2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2.1 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2 软件结构 |
5.2.3 数据通信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监控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
6.1 监控系统调试 |
6.1.1 调试方法 |
6.1.2 调试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6.2 功能验证 |
6.2.1 工作模式操作控制功能 |
6.2.3 系统自动控制与监测功能 |
6.3 功能验证与试运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农业灌区泵站与管网工程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灌溉工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泵站建设发展现状 |
1.2.2 水泵选型研究现状 |
1.2.3 泵站控制研究进展 |
1.2.4 管网优化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灌区泵站工程规划 |
2.1 泵站规模确定 |
2.1.1 灌区工程概况 |
2.1.2 灌区规模确定原则 |
2.1.3 需水量分析 |
2.1.4 引水量分析 |
2.2 泵站供水方案 |
2.2.1 供水系统 |
2.2.2 泵站站址方案 |
2.2.3 泵站分级方案 |
2.2.4 供水方案确定 |
2.3 泵站主要参数的确定 |
2.3.1 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 |
2.3.2 提水管路管材及管径的确定 |
2.3.3 泵站设计扬程的确定 |
2.4 水泵类型的选择 |
2.4.1 泵的类型选择 |
2.4.2 泵站水泵型号的确定 |
2.4.3 水泵配套电机的选择 |
2.5 泵站结构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3 泵站机组自动控制 |
3.1 泵站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
3.2 自控系统总体方案 |
3.2.1 控制方式 |
3.2.2 自动控制实现的主要功能 |
3.2.3 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 |
3.3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
3.3.1 PLC选型 |
3.3.2 上位机与人机界面 |
3.3.3 控制网络系统 |
3.3.4 其他硬件 |
3.4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4.1 设计软件工具的使用 |
3.4.2 PLC逻辑编程 |
3.5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3.5.1 上位机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5.2 监控系统的功能 |
3.5.3 监控系统组态 |
3.6 本章小结 |
4 灌溉管网系统设计与算法研究 |
4.1 灌溉管网系统规划设计 |
4.1.1 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 |
4.1.2 灌溉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
4.2 灌溉管道系统工程设计 |
4.2.1 流量计算 |
4.2.2 管径计算 |
4.3 遗传算法 |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2 遗传算法的实现步骤 |
4.4 GATBX遗传算法工具箱 |
4.5 本章小结 |
5 灌区管网优化设计 |
5.1 灌区工程设计 |
5.2 管网系统模型的设计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3 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
5.3.1 编码 |
5.3.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5.3.3 遗传操作 |
5.3.4 终止条件判断 |
5.4 管网同步优化过程分析 |
5.5 工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制度优化研究现状 |
1.2.2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一体化智能泵站开发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小型机电灌区灌溉制度实时优化 |
2.1 水稻灌溉制度 |
2.1.1 传统灌溉制度 |
2.1.2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2.2 旱作物灌溉制度 |
2.3 灌区综合灌溉定额 |
2.4 实时灌溉优化方法研究 |
2.4.1 土壤墒情及水位监测 |
2.4.2 实时灌溉制度优化 |
2.5 实例研究 |
2.5.1 灌溉系统设计 |
2.5.2 浅湿灌溉模式下的灌溉制度 |
2.5.3 实时灌溉优化应用 |
3、小型机电管道灌区水肥一体化装置选型 |
3.1 水肥装置选型研究背景与意义 |
3.2 常用设备介绍 |
3.3 作物施肥方案 |
3.3.1 水稻 |
3.3.2 冬小麦 |
3.4 水肥一体装置选型 |
3.4.1 灌水率与水力计算 |
3.4.2 注肥泵选型 |
4、小型机电灌区管道灌溉(水肥一体)专家系统开发 |
4.1 数据采集与传输 |
4.1.1 墒情、水位监测系统 |
4.1.2 GPS定位确定设计参数 |
4.1.3 数据传输 |
4.2 系统方案 |
4.2.1 功能及目标分析 |
4.2.2 系统开发方式 |
4.3 管道灌溉系统定型化设计模块 |
4.3.1 概述 |
4.3.2 改进 |
4.4 定型水肥一体装置选型模块系统实现 |
4.5 智能灌溉模块系统实现 |
4.5.1 灌溉预警 |
4.5.2 水稻泡田 |
4.5.3 水稻生育期灌溉 |
4.5.4 旱作灌溉 |
4.5.5 退出 |
5、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生产项目 |
(4)自动化车用零件表面润滑工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简介 |
1.2.2 三大主体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3 工业润滑搅拌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正交试验的CAE优化试验分析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工序设计及理论计算 |
2.1 引言 |
2.2 传统润滑剂制备与涂层制备工艺简介 |
2.3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工序设计 |
2.4 搅拌装置的设计计算 |
2.4.1 搅拌池的容积、类型、高径比 |
2.4.2 搅拌桨的尺寸、安装位置、转速 |
2.4.3 搅拌设备附件 |
2.4.4 搅拌功率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结构设计 |
3.3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技术特征 |
3.3.1 润滑剂制备部件装配关系 |
3.3.2 各部分管道连接方式 |
3.3.3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使用步骤 |
3.4 引进分散盘技术 |
3.5 材料选择及零部件选型 |
3.5.1 主要零部件的材料选择 |
3.5.2 主要零部件的选型 |
3.6 零件表面浸润处理装置测试试验 |
3.6.1 润滑剂组分 |
3.6.2 试验步骤 |
3.6.3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搅拌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3 搅拌试验方案 |
4.3.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4.3.2 试验试剂组分 |
4.3.3 试验数据记录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直观分析法 |
4.4.2 方差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六西格玛的自动化零件表面润滑处理装置结构设计 |
5.1 引言 |
5.1.1 六西格玛经典管理工具介绍 |
5.1.2 六西格玛设计法则的引入 |
5.2 识别项目背景 |
5.2.1 项目背景识别 |
5.2.2 项目来源及市场需求分析 |
5.3 定义产品工艺 |
5.3.1 设计要求 |
5.3.2 工艺要求 |
5.3.3 经济、环保性要求 |
5.4 研发设计方案 |
5.4.1 形态学矩阵 |
5.4.2 三大主体结构的参数分析 |
5.4.3 形态学矩阵的建立 |
5.5 优化评价方案 |
5.5.1 专家一致性评价 |
5.5.2 技术指标评价 |
5.5.3 机械设计学技术评价 |
5.6 验证项目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动化零件表面润滑处理装置远程控制系统开发 |
6.1 引言 |
6.1.1 远程控制技术的技术关键 |
6.1.2 远程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
6.2 工业自动化零件表面处理装置机械结构基础 |
6.3 工业自动化零件表面处理装置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
6.4 系统硬件 |
6.4.1 控制模块PLC主控系统 |
6.4.2 本地工控机 |
6.4.3 监控服务机 |
6.4.4 工业远程通讯模块 |
6.4.5 远程诊断计算机 |
6.5 系统软件 |
6.5.1 主机软件 |
6.5.2 工业远程通讯软件 |
6.6 系统实现过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混水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混水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式混水系统设计参数的优化 |
2.1 变频水泵的理论分析 |
2.1.1 变频泵的相似定律 |
2.1.2 水泵工作状态点的确定 |
2.1.3 变频水泵理论最大扬程比分析 |
2.1.4 陡降型水泵扬程比分析 |
2.1.5 平坦型水泵扬程比分析 |
2.2 零压差点对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水力工况的影响 |
2.2.1 热网扩展模型建立 |
2.2.2 新增热负荷位置的分析 |
2.2.3 零压差点位置的分析 |
2.3 适应管网扩展变频泵的设计优化 |
2.3.1 传统水泵的选型方法 |
2.3.2 分布式变频水泵选型方法 |
2.4 供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
2.4.1 水力稳定性的定义 |
2.4.2 系统稳定性的建模及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3.1 供热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1 热源动态模型 |
3.1.2 管网动态模型 |
3.1.3 散热器动态模型 |
3.1.4 围护结构动态模型 |
3.1.5 用户室温动态模型 |
3.2 供热系统的仿真模拟与分析 |
3.2.1 Matlab软件简介 |
3.2.2 混水供热系统的仿真程序 |
3.3 设计工况下混水供热系统的响应 |
3.4 实时室外温度下供热系统的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
4.1 调节系统的分析 |
4.1.1 确定调节方式 |
4.1.2 调节参数的选择 |
4.1.3 调节方式的实现 |
4.2 供热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
4.2.1 传统PID控制策略 |
4.2.2 供热系统模糊PID控制的优化策略 |
4.3 二次网供水温度的控制 |
4.3.1 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原理及流程图 |
4.3.2 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的仿真分析 |
4.4 二次网变频水泵的压力控制 |
4.4.1 二次网水泵压力控制原理及流程图 |
4.4.2 二次网水泵压力控制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
5.1 分布式混水系统的初投资计算 |
5.1.1 水泵的初投资 |
5.1.2 管网改造初投资 |
5.2 运行费用的计算 |
5.2.1 水泵的运行费用 |
5.2.2 水费的计算 |
5.2.3 热网损失费用的计算 |
5.2.4 设备年维修费用的计算 |
5.3 工程改造实例分析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的设计 |
5.3.3 初投资费用的计算 |
5.3.4 运行成本的计算 |
5.3.5 不同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对比简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北方寒冷地区集中供热节能改造控制系统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集中供热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集中供热热网智能化管理 |
1.5 集中供热热网控制系统发展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智能化控制基础理论 |
2.1 智能化控制基础理论 |
2.1.1 智能化控制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智能化控制的主要方法 |
2.1.3 智能化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
2.2 集中供热基础理论 |
2.2.1 集中供热热负荷和年耗煤量的确定 |
2.2.1.1 采暖热负荷计算 |
2.2.1.2 年耗热量 |
2.2.2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原理及公式 |
2.2.3 分布式加压泵热水供热系统 |
2.3 热网基础理论 |
2.3.1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及公式 |
2.3.2 管网特性曲线的绘制 |
2.3.3 热网网路的水压图 |
2.3.4 热水管网水力失调分析 |
2.4 热网自动控制基础理论 |
2.4.1 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的优势 |
2.4.2 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
2.4.3 集中供热系统自控系统设计原则 |
2.4.4 换热站的自控 |
2.4.5 首站控制 |
2.4.6 泵站的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集中供热热网智能化信息监控系统 |
3.1 智能化热网监控平台 |
3.1.1 智能化热网监控平台概念 |
3.1.2 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
3.1.3 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的组成 |
3.1.4 供热地理信息系统 |
3.2 分布式供热方案设计 |
3.2.1 分布式变频系统工作原理 |
3.2.2 分布式泵管网调节 |
3.2.3 泵阀配合的一次网平衡系统设计 |
3.2.4 管控系统下位机 |
3.3 自动化控制策略 |
3.3.1 控制原则 |
3.3.2 控制方案分析 |
3.3.2.1 热源控制部分 |
3.3.2.2 热网控制部分 |
3.3.2.3 换热站控制部分 |
3.3.3 控制策略 |
3.4 专家评价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节能改造应用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自然状况及存在问题 |
4.1.2 改造前数据 |
4.2 数据分析 |
4.2.1 室外温度 |
4.2.2 热源 |
4.2.3 换热站 |
4.3 改造方案设计 |
4.3.1 一次系统结构设计 |
4.3.2 一次系统水力工况和设备选取 |
4.3.3 主要设备配置 |
4.3.4 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参数设定 |
4.4 专运行效果分析 |
4.5 节能效果分析 |
4.5.1 系统能耗分析 |
4.5.2 用户投诉率 |
4.6 本章小结 |
5 节能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
5.1 节能控制系统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
5.1.1 节能控制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5.1.2 节能控制系统管理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制度 |
5.2 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
5.2.1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
5.2.2 维护和保养制度 |
5.2.3 检测与修理制度 |
5.2.4 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 |
5.2.5 系统控制方工 |
5.3 智能化信息监控平台系统运行调节控制 |
5.3.1 智能化信息监控平台功能 |
5.3.2 控制调节方式 |
5.3.3 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对热网的调节控制 |
5.3.4 分布式变频热网平衡优化调节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钢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
1.3 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流体模型与求解 |
2.1 系统组件的模型建立 |
2.1.1 水泵的模型建立 |
2.1.2 冷却塔的模型建立 |
2.1.3 换热器的模型建立 |
2.1.4 管道的计算模型 |
2.1.5 阀门模型 |
2.1.6 各支路水混合后的温度模型 |
2.1.7 喷头及配水系统水力学模型 |
2.2 系统建模 |
2.2.1 管网结构建模 |
2.2.2 系统建模 |
2.3 模型求解过程及计算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循环水系统组合节能实验分析 |
3.1 节能实验装置结构设计 |
3.1.1 实验装置的研发背景 |
3.1.2 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
3.2 实验装置的组件设计 |
3.2.1 换热器模型 |
3.2.2 冷却塔模型 |
3.2.3 管路及阀门实物图 |
3.2.4 水泵的模型与设计 |
3.2.5 节能实验装置三维设计 |
3.3 电气及监控系统设计 |
3.4 节能装置平台实验 |
3.4.1 高效水泵与非高效水泵节能效果对比实验 |
3.4.2 变频水泵与非变频水泵并联运行实验 |
3.4.3 阀门控制调节与变频控制调节能耗对比实验 |
3.4.4 泵出口阀门调节和水泵运行工况点的关系实验 |
3.4.5 泵出口阀门调节和变频泵并联运行能效实验 |
3.4.6 智慧阀门调节时系统运行效率变化 |
3.4.7 智慧阀门调节时有无变频泵的能效状况 |
3.4.8 供回水温差与能效的关系 |
3.4.9 冷却塔水量分配与冷却能力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 |
4.1 换热器管网的优化 |
4.1.1 换热器的优化模型 |
4.1.2 换热器管网优化实例 |
4.2 其他系统核心组件的优化 |
4.2.1 水泵选型优化 |
4.2.2 冷却塔选型优化 |
4.3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优化 |
4.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3.2 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 |
4.3.3 净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优化模型求解 |
4.3.4 分层嵌套算法优化求解实现 |
4.4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优化 |
4.4.1 目标函数及约束 |
4.4.2 运行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4.4.3 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实现 |
4.5 优化设计的软件实现 |
4.5.1 软件总体设计 |
4.5.2 数据库设计 |
4.5.3 软件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 |
4.6 软件优化案例分析 |
4.6.1 设计优化 |
4.6.2 运行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却塔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5.1 冷却塔模型建立 |
5.1.1 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
5.1.2 冷却塔性能模拟的结构模型 |
5.2 冷却塔性能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塔内轴流风机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5.2.2 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
5.2.3 气-液两相速度比对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 |
5.2.4 空气进口角度对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 |
5.2.5 冷却水喷淋密度对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 |
5.2.6 基于正交试验分析影响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因素 |
5.2.7 冷却塔全压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 |
5.2.8 冷却塔结构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 |
5.3 基于数值模拟的冷却塔噪声分析 |
5.3.1 冷却塔噪声分析计算模型及物理模型 |
5.3.2 冷却塔噪声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循环水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
6.1 评价方法与流程 |
6.2 循环水系统评价指标集 |
6.2.1 能效评价指标 |
6.2.2 经济评价指标 |
6.3 确定指标权重 |
6.4 循环水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
6.5 评价体系的软件实现 |
6.6 循环水系统评价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离心式水泵计算机辅助选型与能效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水泵样本数据库 |
1.3.2 水泵选型 |
1.3.3 基于智能移动端设备上的水泵能效计算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开发技术 |
2.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
2.3 LAZARUS |
2.4 MATLAB2014A |
2.5 VISUALSTUDIO 2012 |
2.6 软件架构 |
2.7 曲线拟合 |
第3章 水泵选型 |
3.1 泵分类 |
3.2 水泵性能曲线 |
3.3 水泵性能曲线拟合 |
3.4 水泵选型原则 |
3.5 水泵选型计算过程 |
3.6 水泵选型计算实例 |
3.7 水泵并联选型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泵能效快速计算 |
4.1 水泵扬程计算 |
4.2 水泵有效功率计算 |
4.3 水泵效率计算 |
4.4 能效等级计算 |
4.5 水泵能效计算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架构和算法 |
5.1 求解高次多项式方程 |
5.2 多轴曲线绘制 |
5.3 系统架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库结构设计 |
6.1 数据库完整性 |
6.2 数据库设计 |
6.3 数据存储结构 |
6.4 数据库关系图 |
6.5 数据库详细结构 |
6.6 水泵样本数据库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附录 Ⅴ |
附录 Ⅵ |
附录 Ⅶ |
附录 Ⅷ |
附录 Ⅸ |
附录 Ⅹ |
附录 Ⅺ |
致谢 |
(9)无负压供水设备智能选型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物用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2 水泵选型研究现状 |
1.3 无负压供水设备选型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深度学习技术 |
2.2 曲线拟合技术 |
2.3 多属性决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建筑用水流量预测 |
3.1 引言 |
3.2 用水流量数据分析 |
3.2.1 建筑中居民用水集中区间分析 |
3.2.2 建筑中居民用水流量影响因子选取 |
3.3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
3.3.1 受限波尔兹曼机 |
3.3.2 深度信念网络映射 |
3.4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建筑用水流量预测模型 |
3.4.1 模型实现流程 |
3.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4.3 评价指标 |
3.4.4 参数设定 |
3.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负压供水设备优化选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泵选型相关理论 |
4.2.1 管路水头损失与水泵设计扬程 |
4.2.2 水泵相似定律和比转数 |
4.2.3 水泵工况及高效区分析 |
4.3 最小二乘水泵特性曲线拟合 |
4.3.1 水泵性能曲线拟合 |
4.3.2 最小二乘基本原理 |
4.4 水泵初选 |
4.4.1 单台水泵选型方法 |
4.4.2 并联水泵选型方法 |
4.5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水泵评估体系 |
4.5.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5.2 确定指标权重 |
4.5.3 基于TOSPIS的综合评估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负压供水设备智能选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 |
5.2.1 需求分析 |
5.2.2 功能模块 |
5.3 系统选型流程 |
5.4 系统架构与拓扑 |
5.5 实现效果说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10)基于专家系统的离心水泵选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离心水泵选型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于专家系统的选型研究现状分析 |
1.3.1 专家系统概述 |
1.3.2 基于专家系统的选型方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离心水泵选型设计的理论分析 |
2.1 离心水泵选型的原则及依据 |
2.1.1 离心水泵选型的原则 |
2.1.2 离心水泵选型的依据 |
2.2 离心水泵选型特性曲线分析 |
2.3 离心水泵选型的主要理论计算 |
2.4 离心水泵选型的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选型专家系统中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模型研究 |
3.1 选型专家系统中的特征分布 |
3.2 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方式 |
3.3 解决选型知识参数获取的不确定性模型研究 |
3.3.1 选型知识参数获取的不确定性分析 |
3.3.2 解决选型参数获取的不确定性问题思路 |
3.3.3 解决选型参数获取的不确定性问题模型 |
3.4 解决选型工况的不确定性模型研究 |
3.4.1 选型工况的不确定性分析 |
3.4.2 解决选型工况曲线拟合的不确定性模型研究 |
3.4.3 解决选型工况转速调节范围的不确定性模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家系统中选型知识参数获取的优化算法研究 |
4.1 选型特征参数的获取 |
4.2 依特征参数确定的选型空间 |
4.3 前提属性的映射转化方法 |
4.4 选型知识参数获取的优化算法描述 |
4.4.1 算法的思路 |
4.4.2 算法的步骤及特点 |
4.5 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家系统中选型工况点偏离高效区的诊断规则推理算法研究 |
5.1 专家系统中决策树的生成过程描述 |
5.2 改进的决策树剪枝算法 |
5.3 基于改进决策树剪枝算法的推理诊断规则优化过程 |
5.4 推理诊断规则的流程 |
5.5 计算实例 |
5.5.1 参数的离散映射 |
5.5.2 决策树推理诊断规则 |
5.5.3 粗分类诊断规则决策树的生成 |
5.5.4 粗分类决策树诊断规则提取 |
5.5.5 粗分类决策树的修正与剪枝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专家系统选型优化应用实例 |
6.1 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
6.2 选型专家系统的分析 |
6.2.1 选型专家系统建立的目的 |
6.2.2 选型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
6.2.3 选型专家系统中规则知识的管理 |
6.2.4 专家系统的选型流程 |
6.2.5 选型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6.3 选型优化应用实例 |
6.3.1 实例数据说明 |
6.3.2 选型过程 |
6.3.3 选型结果的校核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四、水泵选型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尔台矿三盘区42煤采区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D]. 蒋林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2]农业灌区泵站与管网工程优化设计研究[D]. 侯依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基于水肥一体的江苏小型机电管道灌区灌溉专家系统[D]. 沈依晨. 扬州大学, 2020(06)
- [4]自动化车用零件表面润滑工序设计[D]. 曹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5]分布式混水供热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鲁梦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北方寒冷地区集中供热节能改造控制系统运行研究[D]. 鞠颂.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钢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杨滨. 东北大学, 2019(01)
- [8]离心式水泵计算机辅助选型与能效计算研究[D]. 王启才.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2)
- [9]无负压供水设备智能选型方法研究与实现[D]. 姚腾辉. 江苏大学, 2018(05)
- [10]基于专家系统的离心水泵选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郭琛. 大连交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