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骨折合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颞骨骨折合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一、颞骨骨折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仕明,殷善开,伊海金,侯昭晖,陈正侬,马鑫,龚树生,韩维举,余力生,樊兆民[1](2021)在《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颞骨上承颅脑、下通项颈,内含位听器官及沟通颅颈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因此颞骨损伤不仅可导致听觉、平衡功能障碍,还可引起脑膜及脑组织、面神经等颅神经及颈内动、静脉损伤,影响颅面部外观及功能,并可能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甚或颅内感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之并发症[1],需给予足够重视。1颞骨骨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及表现颞骨位于头颅两侧,其内具有多处孔洞及气房降低颞骨机械强度,在受巨大外力冲击时,颞骨孔洞间的薄弱结构常发生骨折。

余欢,翟东子,谭晨光,李金香[2](2021)在《李金香治疗面瘫病临床诊疗策略与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总结李金香教授治疗面瘫病的临床诊疗策略与经验。李老师认为临床治疗面瘫病首先应明确疾病诊断,辨别面瘫类型;治疗理念上突出疗效第一,强调尽早治疗,分期论治,重视多疗法恰当配合,在选穴配伍、操作方法、治疗时间、针药结合等方面注重循序渐进,同时将针灸"治神"贯穿治疗全程,强调日常调护,如此可促进面瘫病早日痊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谭向杲,许卫华,戴德,吴蕙敏[3](2020)在《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25)和手术治疗组(n=21)。保守治疗组患者接受传统保守治疗方案(药物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激素冲剂及中医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组行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瘫程度、面神经电图潜伏期。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瘫程度均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面神经恢复至Ⅰ+Ⅱ级患者占比为80.00%,手术治疗组面神经恢复至Ⅰ+Ⅱ级患者占比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电图潜伏期、波幅、R1潜伏期和R2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潜伏期、R2潜伏期均降低,波幅均升高,且手术治疗组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1潜伏期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促进面神经血液循环畅通,恢复面神经功能。

许嘉,伊海金[4](2020)在《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文中研究说明人体的位听器官皆位于颞骨内,且周围有诸多重要血管及神经穿行,当发生颞骨骨折时,易出现耳科并发症,诸如听力下降、面神经麻痹、脑脊液耳(鼻)漏、眩晕等。在处理颅脑外伤,特别是合并有颞骨骨折时,应注意识别是否出现了耳科并发症。目前对于颞骨骨折合并耳科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迪丽努尔·加列[5](2019)在《外伤性面瘫的手术最佳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时机行面神经减压术对外伤性面瘫预后的影响,为外伤性面瘫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指导外伤性面瘫的治疗。方法:以“Traumatic facial paralysis”“Surgical timing”“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Temporal bone fractur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以“外伤性面瘫”“颞骨骨折”“面神经减压术”“手术时机”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文献发表的时间更新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纳入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不同手术时机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回顾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12.0软件。结果:共检出127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中报告最多的为<1月、1-2月的手术时间,其中,病程在<1月和1-2月、2-3月时行手术的比较治愈率的文献最多。手术时机在3月内行手术有良好的临床治愈率,其中手术时机在1月内效果最佳,超过3月后临床治愈率明显下降,手术时机<1月与手术时机>1月的对比95%CI为(0.01-0.18),说明<1月的手术时机更优于>1月的,手术时机在1-2月与>2-3月的对比95%CI(1.38,1.76),说明1-2月的手术时机更优于>2-3月的,手术时机在2-3月与>3-6月的对比95%CI为(0.14-0.90),说明2-3月的手术时机更优于3-6月的,手术时机在3-6月与>6月的对比95%CI为(1.14-11.09),说明3-6月的手术时机更优于>6月的,从排序图可看出,在<1月做手术是效果最好的,SUCRA值为97.3%,其次为1-2月,SUCRA值为75.6%。结论:关于外伤性面瘫手术时机的选择,在3月内行手术均有效,术前病程<1月的效果最优,术前病程在1-2月的效果也较好,超过3月后临床治愈率明显下降,外伤时间与手术时间间隔越长,预后越差。

詹春雅,邵高峰[6](2019)在《手术与药物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颅底骨折所致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B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治疗1周、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结果治疗1周后,A组痊愈率占10.0%,B组26.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B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痊愈率占32.0%,B组76.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B组治疗4周临床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B组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为Ⅰ级的占80%,A组Ⅰ级占40%;秩和检验分析显示B组随访1年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显着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能促进面神经麻痹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杨美凤[7](2018)在《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Hunt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针刺治疗做比较,试着阐述颊黏膜点刺放血的作用机理,为治疗Hunt综合征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的60名受试者均为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Hunt综合征患者,均符合各项标准。受试者被随机分为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组30例、针刺组30例。每日治疗1次,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以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及积分量表为观察指标,分别于初诊当日与疗程结束当日做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和面神经分级、积分,保证基线统一;对比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分级、积分的组间差异,以明确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对比两组安全性差异,以评价两组安全性优劣。研究结果:1.比较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与面神经功能分级、积分等后发现,各项户值均>0.05,说明不具统计学差异,两组有可比性。2.比较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积分后发现,各项尸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率均为93.33%,显效率分别为治疗组43.33%,对照组16.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3比较两组前后单项积分得出,治疗组在改善鼻唇沟、示齿(?)角歪斜、鼓腮和吹口Ⅱ哨功能上,较对照组显示出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在改善唇周功能方面效果显着。4.两组安全性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能改善Hunt综合征患者面神经功能,尤其是在唇周功能方面,且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2.颊黏膜点刺放血是安全、有效的疗法,值得推广。

程艳杰[8](2018)在《外伤与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又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自面神经核团至面神经末梢之间的任意部位遭受损伤时,出现的病灶同侧面部肌肉迟缓性瘫痪,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静态时双侧不对称以及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的随意运动障碍,并可伴有患侧感觉异常。据统计,周围性面瘫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1000-1250/500万、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发生较为少见、发病率仅有1/500万,且无明显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周围性面瘫导致患者的表情和交流障碍,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常见原因有:贝尔氏面瘫、外伤、中耳乳突炎、颞骨肿瘤、面神经瘤及病毒感染等。其中除贝尔氏面瘫外,外伤及中耳胆脂瘤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常见原因,这部分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为了加深对疾病的诊治认识,本文将对外伤及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9月至2017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就诊的67例外伤和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伤性面瘫36例(包括31例颞骨骨折面瘫及5例医源性面瘫)、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31例,观察研究其临床特点及手术结果。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评估其术后疗效。结果1.面神经受累情况:颞骨骨折面瘫31例,共有55段面神经受累,其中鼓室段(19/55)及膝状神经节(18/55)为最常见受损节段、其次为乳突段(12/55)、迷路段(6/55)。医源性面瘫5例,1例锥曲段完全离断、1例鼓室段完全离断,另外3例分别为:鼓室段嵌顿1例,锥曲段鞘膜损伤2例。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31例,共有45段面神经受累,其中鼓室段面神经最常受累(26/45)、其次为乳突段(12/45)、锥曲段(5/45)、迷路段(2/45)。2.听力受损特点:(1)颞骨骨折面瘫31例,其中横行骨折8例、纵行骨折10例、混合型骨折13例。传导性耳聋在纵行骨折和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为70%,高于在纵行骨折中的发生率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1例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患耳各频率间的气导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各频率间的骨导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导听阈在4000Hz处听力损失程度最重。3.手术方式及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31例颞骨骨折合并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27个月以内恢复至H-BⅠⅡ级25例(80.6%)、Ⅲ级6例(19.4%)。5例医源性面瘫,其中3例行面神经减压,术后23个月以内均恢复至H-BⅠ级;另外2例行耳大神经-面神经移植术,术后67个月以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Ⅲ级。31例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成型及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6个月以内恢复至H-BⅠⅡ级28例(90.3%)、Ⅲ级3例(9.7%)。4.手术效果相关因素:(1)面瘫病程与术后疗效:外伤及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面瘫病程≤2个月者术后恢复效果优于>2个月者(P<0.05)。(2)面瘫级别与术后疗效:外伤及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67例,依据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术前不完全面瘫组(Ⅲ+Ⅳ)35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满意33例(94.2%,33/35),恢复欠佳2例;完全面瘫组(Ⅴ+Ⅵ)32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满意25例(73.7%,25/32),恢复欠佳7例。前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颞骨骨折最易损伤面神经鼓室段和膝状神经节,医源性损伤多见于面神经锥曲段和鼓室段,中耳胆脂瘤更易侵及面神经鼓室段。2.颞骨骨折合并面瘫,横行骨折更易伴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患耳的骨导4000Hz处听力损失程度最重。3.外伤及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适时进行手术治疗,多可获得较好疗效。4.外伤及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面瘫程度越轻、面瘫病程越短,术后恢复效果越好。

吴仰宗,林元相,邓志鸿,陈源锋,张经义,邓丹丹[9](2017)在《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总结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针灸及激素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临床资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高压氧、针灸和激素等综合治疗。结果 48例患者,25例痊愈,1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临床表现典型,多在伤后57天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发病后早期行综合治疗,多数预后较好。

热依拉·帕尔哈提[10](2017)在《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施灸时间与疗效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的施灸时间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病患的临床上疗效的差异,来探讨热敏灸疗法的灸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并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病房所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93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三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疗法,对照1组(31例)给予针刺配合传统悬灸疗法、对照2组(30例)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其治疗方法中三组取穴均为一致,三组针刺结束后均采取对翳风穴施行温和悬灸,其施灸时间分别为:(1)、治疗组:施灸时间为每次翳风穴的灸感消失(上限在60分钟,下限在30分钟以内);(2)、对照1组:施灸时间为20分钟/次;(3)、治疗2组:取翳风穴施行温针灸,施灸时间为20分钟/次。三组治疗10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5日。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及FDI面部残疾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3例患者中人(治疗1组2人、对照1组1人)治疗过程中脱失,治疗结束三组各30例纳入统计。(1)、总体疗效:以上三种疗法疗效都好,其中治疗组疗效较优于对照1组级对照2组,三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都运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与FDIP躯体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FDIS社会生活功能评分比较三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三组治疗病例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三种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均为有效;(2)、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优于温针灸和传统悬;(3)、充足的灸量能够明显提高热敏化艾灸疗法的疗效。

二、颞骨骨折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颞骨骨折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颞骨骨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及表现
2 颞骨骨折的耳科并发症处理存在问题
3 不同颞骨骨折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1 面神经损伤
        3.1.1 临床表现及诊断
        3.1.2 治疗原则
    3.2 脑脊液耳(鼻)漏
        3.2.1 临床表现及诊断
        3.2.2 治疗原则
    3.3 听觉功能损伤
        3.3.1 临床表现及诊断
        3.3.2 治疗原则
4 头晕与眩晕
    4.1 临床表现及机制
    4.2 诊断
    4.3 治疗原则
5 耳鸣
    5.1 临床表现及机制
    5.2 诊断
    5.3 治疗原则
参与起草和修改讨论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2)李金香治疗面瘫病临床诊疗策略与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谨察病情,明确诊断
尽早治疗,分期论治
    1 急性期
    2 恢复期
    3 后遗症期
强调治神,重视调护
病案举隅
小 结

(3)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电图潜伏期比较
3 讨论

(4)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1 传导性听力下降
2 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3 面神经麻痹
4 脑脊液耳(鼻)漏
5 眩 晕
    5.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5.2 前庭功能障碍
    5.3 外淋巴瘘

(5)外伤性面瘫的手术最佳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3 干预措施
    4 结局指标
    5 检索方法
    6 纳入文献的筛选
    7 文献质量评价
    8 网状META分析概述
        8.1 网状关系图
        8.2 贡献图
        8.3 不一致性检验图
        8.4 矫正漏斗图与森林图
        8.5 排序图
    9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手术与药物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1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随访1年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
3 讨论

(7)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Hunt综合征古代中医研究
        1.1 Hunt综合征中医病名溯源
        1.2 Hunt综合征与经络的关系
        1.3 Hunt综合征的古代中医治疗
    2. 现代中医治疗Hunt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2.1 本病的分期
        2.2 现代中医治疗Hunt综合征的进展
    3. Hunt综合征的西医研究概况
        3.1 西医对面神经的认识
        3.2 西医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观察终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操作器具的选择
        2.3 治疗方法
        2.4 疗程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例一般情况
        3.2 观察结果
        3.3 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讨论
    1. 立项依据
        1.1 中医对面瘫发病的认识
        1.2 中医治疗原则
        1.3 刺血疗法的渊源
    2. 作用机制探讨
    3. 选穴依据
        3.1 地仓穴的选穴依据
        3.2 迎香穴的选穴依据
        3.3 颊车穴的选穴依据
    4. 刺血疗法临床应用
    5. Hunt综合征治疗思考
    6. 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外伤与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手术治疗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9)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
        1.2.2高压氧治疗:
        1.2.3 针灸治疗:
    1.3 疗效判断:
    1.4 随访:
2 结果
3 讨论

(10)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施灸时间与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
        4.1 疗效评定标准
        4.2 疗效评定时间
    5 安全性评价
    6 统计方法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
结果
    1.基线资料比较
    2.治疗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风寒型面瘫的概述
        1.1 面瘫的命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概述
        2.1 周围性面瘫的概念
        2.2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
        2.3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概况
    3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概述
        3.1 概念简介
        3.2 腧穴热敏化规律
        3.3 基本特点
        3.4 临床应用疗效
    4 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机理
        4.1 热敏化艾灸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4.2 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作用机理
    5 选题依据
    6 问题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表

四、颞骨骨折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J]. 杨仕明,殷善开,伊海金,侯昭晖,陈正侬,马鑫,龚树生,韩维举,余力生,樊兆民.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04)
  • [2]李金香治疗面瘫病临床诊疗策略与经验总结[J]. 余欢,翟东子,谭晨光,李金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04)
  • [3]显微镜下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 谭向杲,许卫华,戴德,吴蕙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0(05)
  • [4]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J]. 许嘉,伊海金.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0(01)
  • [5]外伤性面瘫的手术最佳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D]. 迪丽努尔·加列.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 [6]手术与药物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 詹春雅,邵高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9(03)
  • [7]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杨美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9)
  • [8]外伤与中耳胆脂瘤合并面瘫手术治疗结果分析[D]. 程艳杰. 郑州大学, 2018(01)
  • [9]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J]. 吴仰宗,林元相,邓志鸿,陈源锋,张经义,邓丹丹. 浙江创伤外科, 2017(05)
  • [10]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施灸时间与疗效的观察[D]. 热依拉·帕尔哈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颞骨骨折合并面瘫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