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以统一的方式书写

分数以统一的方式书写

一、分数的写法以统一为好(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王枭[2](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徐世平[3](2020)在《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石拓片,在金石学产生、兴盛、发展、复兴的过程中,拓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拓片不仅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史料,也是古人临池的范本类型之一。随金石学而兴起的拓片题跋,从最初的卷册形式为主,到清代乾嘉金石学复兴、碑学兴起,整纸拓的题跋、悬挂、欣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历来对于金石拓片题跋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史料的价值,兼及书法品评。而以现代的设计角度来观照这一传统的艺术样式,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金石拓片的题跋作品中,拓片是主,题跋为宾,围绕拓片展开的题跋,毫无疑问是学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对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留下的大量金石拓片题跋作品的分析、研究,在看似不经意的题跋中,却蕴含着诸多的设计因素。由此可知,拓片本身既有金石的设计基因,又有拓片的传拓工艺,还有文人为了题跋而预留空间的设计。至于题跋中的设计因素就更加丰富了,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设计。内容包括题跋文体的选定、叙述的角度、文字的长短等。形式则包括题跋书体与风格、位置与大小都要遵循一定的形式构成规律,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填空。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渐变与突变、节奏与韵律、动感与静感、比例与尺度等设计原理均为拓片题跋提供了支持。而世俗的伦理次序,一定程度上支配着题跋位置的前后、高低、左右、上下等,对形式的影响不可忽视。印章从印文拟定、印风印式及钤盖都充满了设计,对于题跋形式是极大的补充和完善,有时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使画面醒豁,神采斐然。题跋纸墨色彩及界格的设计,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题跋空间一般在原拓纸和另纸两层为多,也有和绫纸形成三层空间的题跋,这对于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金石拓片题跋的经典设计案例,结合了配画、临帖、钩摹等手段,经过精心的装潢设计,使拓片题跋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兰亭序·兰亭诗》《石鼓文》手卷、《熹平石经》《四欧堂》册页、《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以及全形拓中六舟的《博古清供图》《古砖花供图》《剔灯图》《六舟礼佛图》、吴大澂《愙斋集古图》的拓片题跋解析,进一步印证了设计不可或缺的作用。总而言之,金石拓片题跋综合了金石拓片作为文字和图像载体本身具有的审美,还有传拓过程中产生的传拓工艺之美,最后融合文人艺术家诗文、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之美。而能将这些因素巧妙糅合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没有设计的统摄,将是散乱无序的。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或过于随意或过度设计,不免潦乱繁琐,我们正可引以为戒。如何运用设计把握好度的分寸,妙为布白,留有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使拓片与题跋浑然一体,便成为当下现实的关切。

徐翊凤[4](2020)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归因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错别字问题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小学高年级错别字问题显得更为严重。这既与学生未及时掌握生字有关,也受汉字“返生率”的影响。本文以笔者工作单位即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桃花潭学校为研究地点,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该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减少错别字的可行性策略。全文共分六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现阶段对错别字问题以及小学错别字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借助文献分析法,从“错字”、“别字”、“错别字”三个名词出发,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确立本文中错别字的范畴是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在字形或语用上异于规范字的汉字,并从“错字”与“别字”两个方面对错别字进行类别划分。第二章先调查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通过摘录归类,分析概括其特征。即:学生写错字的概率远小于写别字。错别字按类型而言,出现频率的高低分别是整字类、笔画类、部件类。再对师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桃花潭地区师生均重视错别字问题,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第三章是对桃花潭乡镇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归因分析。从汉字自身特点、师生以及当地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发现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不仅自身缺乏科学的习字态度与习惯,而且家庭教育的缺失、专业师资的匮乏、当地方言与新媒体的碰撞等客观因素也影响着语言文字环境。第四章基于学校教育是学生接触规范汉字的主要途径,分别从学校角度和教师教学角度提出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教学策略。学校方面,探索在立足农村实际教育生态环境中,学校应承担的责任与实施的措施。语文科任教师方面,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可以利用语境进行同音字教学、利用字理字源进行形近字教学、利用童谣游戏等方式进行笔画较多或字形较复杂的教学,促进学生准确记字写字。并通过行动研究,从教学评价角度出发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验活动。探索通过教师及时多元评价,提升学生写规范字意识;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形成班级书法氛围和非正式群体,在过程性评价中减少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问题。结语部分总结与反思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研究历程与相关发现,指出教师通过大量工作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同时,仍需寻求多方教育力量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才项多杰[5](2019)在《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项研究主要围绕西藏古代度量衡早期的萌芽状态到初步的发展、怎么与政权建设结合,从而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实行了统一和标准化,怎样影响着方方面面的历史活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梳理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通过复线叙事的方式,在梳理历史的同时,与社会结群关系和政治组织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在大的历史叙述中局部制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大的历史方向,从而对西藏古代度量衡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其意义上,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度量衡的历史从公元2世纪一直到1958年,其发展历程基本贯穿西藏所有的历史时期,对历代地方政府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度量衡拥有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方法和大量的文献。如果对现存度量衡文献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经济规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二、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状态从目前的藏学研究成果来看,国外的藏学家研究度量衡历史起源、内容、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研究几乎是空白,主要还是以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早期贸易、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对度量衡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通过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度量衡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税收、贸易的有效连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一)国外研究路径在本项主题的研究领域内,有几个代表人物,首先是皮罗德·卡拉斯科着的《西藏的土地与政体(【美】皮德罗·卡拉斯科(Pedro Carrasco)着,陈永国译,周秋有校:《西藏的土地与政体》(Land And Polity In Tibet),拉萨,西藏社会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译室编印,1985年)》一书,其书在1959年出版后,1979年再版,被刊为美国人类学协会的专着。作者从宏观上论述西藏的基本经济、地区差异、历史期限和政治划分,但实际上与西藏政治组织有关的土地占有全制为主题,从土地占有全制的重要性上,土地作为西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用土地制度来透视西藏社会结构,这对西藏度量衡能够在田亩面积丈量上首先出现提供新的视角。美国的梅·戈尔斯坦研究关注的是西藏社会制度的探讨,在他的文章《农牧及其流动性—对西藏传统社会中的“人役税”制度的考察(【美】梅·戈尔斯坦着,陈乃文译,柳升祺校订:《农牧及其流动性—对西藏传统社会中的“人役税”制度的考察》摘自王尧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七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文虽是讨论西藏的农奴及其领主的理解及其关系,进一步分析“人役税”的起源及其西藏社会中形成此制度的根据。从经济,尤其是税收的意义上此文对西藏传统社会及其制度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研究内容,并从这一微观视角可以了解到西藏当代的税收及其社会组织的情况,而且从“人役税”的起源问题中所探讨的税收,其实就是度量衡运用和完善的过程,这对度量衡通过税收起到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英国的阿拉斯太·尔兰姆的《印度与西藏贸易(【英】阿拉斯太尔·兰姆着、伍昆明译:《印度与西藏的贸易》摘自王尧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六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一文中通过西藏与孟加拉贸易、西藏西部与旁遮普的贸易、拉达克的对外贸易、内地与西藏的贸易等具体数字上分析西藏对外出口与进口贸易所呈现状况,可以具体看到贸易的商品,度量衡计算等内容。美国的贝克·威斯的论文《西藏与欧亚早期中世纪繁荣—吐蕃王朝经济初探(【美】贝克·威斯着、关学君译:《西藏与欧亚早期中世纪繁荣—吐蕃王朝经济初探》,西藏民族大学学报,1983年,第60-71页。)》一文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章。文中作为通过对吐蕃王朝经济史的欧亚联系,透视早期中世纪“繁荣”期间内的藏汉贸易、与西方的贸易,一些商业集聚区、货币、贸易路线等方面作了努力,而且从政治扩张的背景下对经济贸易认识吐蕃王朝,立意新,论据足,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可以认识贸易中所运用的度量衡的问题。法国布尔努瓦的《西藏的黄金与银币(【法】布尔努瓦着,耿昇译:《西藏的黄金和银币—历史、传说、演变》,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通过西藏与邻邦的关系,详细研究了西藏的黄金历史与神话传说、黄金的产量、冶炼技术、用途与寺院聚财、黄金的市价与尼泊尔制造劣质银币和清中央政府制造的银币等,其中黄金的市价及度量内容跟本专题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作者的叙述中详细提到的黄金比价在本文中做了参考,但是作者对西藏本土的度量了解的缺乏,没能详细研究黄金的价格及其当时折价的度量。总体来看,国外藏学的研究对西藏度量衡的历史研究相对而言较少,主要以个案的形式研究某一个政治制度、税收制度、贸易关系或黄金历史等。而且这些研究都倾向于某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或事实的阐释,没能从系统的、整体上研究西藏度量衡。但是其个案中多次涉猎度量衡的内容,而且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联系方面用较长篇幅去阐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国内研究路径1.度量衡文献整理与研究关于西藏度量衡的文献及其分散研究成果多来自藏文及汉文学术界,以敦煌本藏文文献、甘丹颇章时期新发现的文献等藏文文献有着藏汉文种的研究,这些成果可以归纳为几个主题:度量衡文献研究、经济文书中的度量衡研究两个大内容。(1)度量衡文献研究藏学对西藏古代度量衡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中接触的代表有东噶·洛桑赤列(1928-1997)、诺章吴坚、甲日巴·洛桑朗杰等老一辈藏学家,他们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后期发表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国内西藏古代度量衡研究之新路径。在其基础上陆续有部分年轻学者加入到度量衡研究之行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主题中,有代表性的有东噶·洛桑赤列教授在80年代初发表的《谈古代藏族度量衡标准的发展和演变(参见东噶·洛桑赤列着:《东噶·洛桑赤列文集五》(藏文)民族出版社出版,2013年)》一文是西藏度量衡研究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以各个时期的文献为依据,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古代西藏计量单位的发展和演变,其中解决了度量衡在各个时期如何实行标准化、又如何发展、演变的历史。二是藏族计量单位标准的介绍和说明,其章节中对借鉴印度计量和本土计量上进行了详细叙述。三是介绍有关藏族计量单位的若干问题,其章节中,对计量单位演变和发展中出现的概念、计算方法等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三方面的内容不仅理清了度量衡发展演变的思路,而且详细介绍了度量衡标准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度量衡历史、计量单位的演变、各历史时期出现混乱现象等。但是,这篇文章虽然对古代藏族计量单位的发展和演变、计量标准的说明、一些概念问题上展开详尽的论述,但限于篇幅或整体构架,很难从单一的文章中认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藏族古代度量衡整体历史脉络。诺章吴坚研究员在80年代末期撰写的《论析西藏传统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诺章吴坚着:《论析西藏传统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藏文),西藏研究,1987年,第70页)》一文是依据《度量衡文献学究明镜至提炼八章》文献内容,较全面解读度量衡的历史脉络,换算理论与方法,利弊等方面。在论述度量衡起源的时主要还是依据藏文史籍内容来展开论述,到理论的时以解读的形式进行分析,但是具体计量单位的演变或发展、计算方法等上的篇幅较短,局限于统计学理论学究明镜之提炼八章一文,没能从整体上归纳和分类。才项多杰编着的《文本与统计—西藏传统度量衡文献整理与释义(才项多杰编着:《文本与统计—西藏传统度量衡文献整理与释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年)》专着是该领域较全面收集、整理、研究解读的一本研究。书中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出现的度量衡文献、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出现的文献的收集整理十二本珍贵文献,其中3份文献可以断定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9份文献可以断定七世达赖喇嘛时期。重要术语的解释上请教诺章吴坚、白玛洛追、洛桑朗杰等老一辈藏学家,进行口述记录,而这种记录都以释义的方式在书中表明,可以算是首部度量衡文献整理与解读的专着。但是此书仅仅局限于文献收集、整理与解读上,没能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以上的学者都偏重于文献整理与解读,为藏族古代度量衡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没能从度量衡的起源、发展演变、换算关系、计量单位、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进行研究。故此笔者想通过以上的文献为基础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弥补。(2)关于经济文书中的度量衡研究经济文书主要是指敦煌本藏文经济文书的研究,涉及社会经济类的文书多属于吐蕃敦煌时期的遗留文献,其内容五花八门,有民间经济纠纷诉讼、借据、契约、欠册;官方有关粮食、赋税清册,政府告牒及来往公文;寺庙财产及其粮食账目、民间私人书涵等等。这些内容上详细记载吐蕃时期运用度量衡的情况。在此主题下,目前有代表性的学者:王尧教授的《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译释(王尧:《王尧藏学论文集卷四·敦煌吐蕃文书译释》,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其书中对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的经济文书进行解读,并对书中出现计量单位进行大篇幅的探讨,对认识吐蕃时期度量衡有很大帮助,但是限于篇幅,一些文书的理解都是解读性的注释,没有进行专题研究。陈庆英研究员的《从敦煌出土的账簿文书看吐蕃王朝的经济(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78-104页)制度》一文通过账簿文书,其中大量记载吐蕃度量衡,尤其是重量单位运用,通过对度量衡的认识和解读分析吐蕃王朝的经济,度量衡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但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还是在于吐蕃经济制度,对度量衡上没有进行详细研究。杨铭研究员的《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杨铭着:《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虽然不是专题性研究经济文书的着作,但其书的部分章节中对吐蕃的经济生活有过研究,其中对吐蕃在敦煌的计口授田的来源、制度、施行的结局等当方面进行了论述,对西藏度量衡与唐朝度量衡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以上研究,虽有涉及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及其内容,但是大部分较为分散且专题性、系统性不强,从而影响了全面认识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2.关于度量衡内容的研究度量衡的内容研究主要在度量衡的释义、计量单位的演变、标准、换算的内容、与政治制度,尤其财政、税收、贸易等方面的研究。(1)关于度量衡的释义及其计量单位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作为衡量物质大小、容量、重量乃至价值的标准尺度。在长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理论体系。目前此领域的主要代表有:姜伯勤的《突地考(姜伯勤:《突地考》,《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一文对计量单位“突”的面积方面结合敦煌藏文文献中的其他民族的面积单位,进行考证,得出吐蕃的一“突”是现在的十亩地,此结论对认识吐蕃时期的计量单位及其农业、税收提供新的研究价值。格藏才让的《吐蕃时期度量衡的标准(格藏才让:《吐蕃时期度量衡的标准》,《西藏研究》,2014年第3期)》一文对吐蕃时期出现的计量单位,结合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简牍以及大量的文献材料进行考证,基本梳理了一些度量衡单位的实际大小、面积,但是没能从整体上、系统认识其度量衡的发展演变。边巴、拉琼的《从藏族传统数学看度量衡标准(边巴、拉琼的《从藏族传统数学看度量衡标准》《西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一文从藏族传统数学的意义上对度量衡的换算方法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梳理,以此来挖掘其数学表达。此文对度量衡的换算方法上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其文注重数学计算,没能结合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的背景。(2)关于度量衡的换算内容及其测量方法研究度量衡的换算内容及其测量方法对于度量衡的历史梳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领域的涉猎的代表有:边巴嘎洛的《藏族传统筹算的换算方法(边巴嘎洛:藏族传统筹算的换算方法》《西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一文对藏族筹算的换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藏族筹算主要是以度量衡换算为基础,形成理论性较强的换算方法,此文对度量衡的换算及其进位有很大帮助,但是其文没能直接涉猎度量衡的换算方法。杨晓荣、索朗玉珍的《藏族传统测量方法探析(杨晓荣、索朗玉珍:《藏族传统测量方法探析》《中国藏学》,2011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时间、长度、质量和温度等方面总结提炼藏族的测量方法,对认识具体的计量单位的测量有很大的帮助。王春英的《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王春英:《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年第1期)》一文利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走访,对藏族解放前后的长度、面积、容积和重量单位进行初步梳理,并且从藏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文化融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界定是藏族社会早期的产物,但是此文偏重于计量单位简述,没能窥探其历史脉络,整体上理解文中计量较为困难。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来看,直接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的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围绕政治和经济制度展开,其中也涉猎度量衡的内容及其计量的单位研究。但从总体上看缺少整体性及系统性的研究,而且与政治经济背景与度量衡统一之间的连接性研究。故此,本人在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深瞄,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脉络做个系统的梳理,为本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思考的角度。三、本论文的内容提要本研究以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为问题切入点,通过西藏历代地方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之历史进程为背景,分析研究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历史、内容、形式、特征、实践机制与规范原则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度量衡统一对历史学意义上的规则和机制变化、特点、表现以及经济发展变化的深层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历史考据学的角度切入,将度量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规范内容、统一实践、计量特点、计算运演、内在逻辑置于各个历史时期,运用复线叙事的多维视角,全方位剖析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逻辑,以期获得这种独特的度量衡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依据,管窥度量衡与社会结群关系和政治组织系统如何有效结合的成因。从宏观上把握西藏各个时期的度量衡的历史起源、规范统一、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图探寻规律。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对西藏古代度量衡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论述了西藏度量衡的萌芽状态,对西藏度量衡的原始状态及其量的认识上作了考据学的尝试性论述。第二章论述了西藏度量衡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前吐蕃时期、吐蕃时期、吐蕃后期的发展来说明度量衡在吐蕃时期的规范统一情况。第三章论述了13世纪至17世界的西藏度量衡继承和发展情况。第四章论述了甘丹颇章地方政府的时期的度量衡的兴衰情况。第五章中对以上四个内容进行总结。四、方法论与方法(一)方法论的探讨1.历史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研究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而藏学来说其研究历来重视考据学的研究,考据实证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规范研究范式。早期的《弟吴宗教源流》、《娘氏宗教源流》等史籍均体现历史考据学的实例。那么考据是什么原则立说呢?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寻找切实的证据,而这种证据又是多样的,可以是考古遗迹、可以是文献史料,也可以科学的社会常识。另外这种证据又可以是非常明显,也可以是推论、思索的证据。在本论文中充分利用汉藏史学所注重的考据方法,对度量衡进行研究。因为度量衡历史在整体历史上的记载是不明朗的,不显眼,且是没有直接记载的。这就决定它的研究需要考据学的证据来综合思考,得出尝试性结论。同时对史料上表现出较高的严谨态度,去伪存真,进行辨析,体现了孤证不立和证据真实的尝试。2.历史比较法研究在考据学的基础上,对历史文献及其文献所记载的历史叙事情景间进行对比,以此来发现不同的历史叙事中的历史情境,通过各自的历史情境,从新发现历史模式。总体上这种历史比较研究是各种历史模式间进行比较,一种历史媒介对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媒介发展的规律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关系。它不仅研究过去,还根据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判断大媒介的发展变化,得出较为说服性的结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是无懈可击的。这种研究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假设之上所有的历史记录都有实证性。但是,这个假设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对非个人文献进行研究时必须保待对所用的历史记录的一种协醒。本研究中对新发现的文本的收集、整理、解读、研究,并在材料来源上去伪存真上充分吸收历史文献的情境设计,并在各情境中相互对比,通过度量衡历史媒介对认识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总体影响方面进行合理、严谨的探讨。3.口述采集史料方法的尝试历史学家及历史人类学家早已开始尝试以口述史作为研究材料开展社会与文化、历史的研究。其中以人物的人生史作为对象的个案较多。1926年拉丹(Paul Radin)出版《雷霆》(Crashing Thunder)一书为标志,由人类学家进行的传记体研究正式出现,拉丹认为“一个生命史叙事可以为民族志描述增添很多东西”。其后历史学家及人类学家对人生史的研究编撰越来越频繁,并形成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从口述史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层面,对度量衡换算掌握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此来弥补史学空位。具体做法上,人类学家强调的四种范式的结合和延伸,个案的访谈一般是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几种范式的选择,如:超越个案的概括、个案中的概括、分析性概括、以及扩展个案法。本研究将在实际研究中与几种范式都有结合运用,对研究有了一定的帮助。五、研究经过介绍本项研究主要分文献研究和口述史调研两部分。文献研究以梳理西藏的相关书籍、高僧传记、敦煌文献、新发现的度量衡文献等史料和现有的关于西藏筹算、传统经济、传统数学的研究成果为主。口述史记录将以系统学过度量衡换算理论的的高龄人为主,并顾及西藏及其其他藏区有实践能力的高龄人群为主。文献收集方面,笔者近五年的时间,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西藏大学图书馆及古籍研究所、西藏社会院、西藏古籍出版社等单位收集有关文献,并对文献分门别类,其中关于西藏史料的文献将近收集80余本,其中未印刷出版的近20余本,并进行详细解读。敦煌文献及其研究的将近收集20余本及专着,60篇论文。传统经济领域先后收集45篇论文,13本专着。西藏传统数学上近收集6篇论文。口述史的记录上,笔者先后在拉萨市政协文史资料文员会罗桑朗杰老先生、白玛洛追老先生跟前利用两年时间学习传统度量衡换算方法,按照换算口诀、算式、方程、计量的换算等方面,并做了两位先生的生命史及关于学习筹算,度量衡实践的口述史,大概收集整理1500GB的档案。之后又在西藏社会科学院诺章吴坚研究员、西藏大学教授桑德多吉、西藏自治区人大巴桑罗布等老先生跟前进行口述记录,所访之人已超过30人。另外,论文撰写参考了本人新发现的度量衡理论文献及其首次公开的档案内容,有些作为资料和论据记录在文中,而有些作为背景和行文的基础论述其中。相关图片和表格也随文编排,其中大部分图片也是从未公开的珍贵图片。最后附论文所用主要术语藏汉对照,所辑只与本文有关内容,以备查阅之需。

洪晓[6](2019)在《《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叶适的事功之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三足而立,学术成就的光辉掩盖了其碑志文的成就,叶适碑志文部分的研究尚待深入。至於叶适文集的整理笺注方面,目前尚未有一个符合学术研究的校笺本出现。故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上编选取《水心文集》的墓志铭部分予以校注;下编在此精读校注的文献基础上,对叶适碑志文加以探析。下编论文部分为三个层面加以论述。第一部分是从两个方面分析叶适的碑志文创作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承嬗离合。首先,在碑志文的文体观上,韩愈“不平则鸣”与其谀墓之作存在着矛盾,欧阳修秉承向善目的,隐恶扬善,这与其事信实录原则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处。叶适碑志文体观一方面继承韩愈、欧阳修的相关思想,另一方面又克服两位前(5大家的矛盾,将碑志文的文论及创作真正提升到“文章家大典册”的崇高地位,使之从世俗应酬文体提升到等同於典册的正统文学地位。其次,在具体创作手法上,通过行文模式、选材、笔法、表达方法、描写手法这几个方面写出叶适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具体创作手法上的承而有变。第二部分是对叶适碑志文独出机杼的“自家物色”予以分析探讨。首先是叶适以景入文,不仅是为烘托人物形象,且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中多有寄托。其次,叶适受《史记》合传的启发,创新碑志文体式,并志二公。最後,叶适的铭文还呈现散文化倾向,突破讼德与韵文写作的束缚,使铭文开始承担叙事、议论、抒情的功能。第三部分是特予分章论析叶适“自家物色”中的女性碑志文的异样形象与隐含其後的女性观。叶适秉承较为开明的女性观,不仅欣赏女性不同常人的异德,而且突破男尊视角,把女性与男性并论,写女子不让须眉。叶适打破以往碑志文中女性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吴宏[7](2018)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化,深度学习的概念及其思想再次进入教育科学的视野。注重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导的关联性和一致性,需要实现从深度学习转向深度教学。如何借助深度教学的理念,结合学科本质和学科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达成学科素养培育的目标,成为学科教学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教育价值和策略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运用国际比较、教学现状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内涵、基础分析和目标追求。基于深度教学剖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探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论基础。从知识的教育学立场出发,既从知识的解构,又从学生学习的多层级水平思考深度教学,做到以学科知识为重要资源,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达成知识的发展性价值。首先,结合小学数学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明确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建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概念的结构模型;其次,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基础分析。从思想认识角度为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确立观念基础;最后,在比较研究国际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价值观、思想方法、活动经验和能力方面,确定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目标追求。(二)以深度教学的视角,剖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小学数学听评课的经验,进行大面积、系统地调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调查研究既涉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观念,又涉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此外,从学科素养目标达成的层面上,将能力表现作为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一个侧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数学学科能力表现的层次水平较低、差异较大和数学关键能力缺失。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必然地转化为教学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浅表层面。观念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主要持柏拉图主义的数学教学观,且不同学历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小学生对数学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践方面,教师教学采用教师中心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倾向记忆策略。除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深度教学需要全方位的策略指导。(三)有针对性地探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第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第二,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三,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四,有机地融入数学文化;第五,以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成果为依据,确立深度学习的评价目标,选择表现性评价方式。明确表现性评价涵义的基础上,掌握确定评价目标、开发评价任务和制定评分规则的技术。学生数学学习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目标、任务的选择与开发,以及结果的评定和合理解释,与教学、标准构成统整的评价体系。

徐娜[8](2018)在《转型期基层治理秩序及其型研究 ——基于湘西W镇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主题是在“国家与社会”这个核心关系轴下探讨基层治理秩序的型塑机理。相较之下,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微观而系统的基础性治理工程,乡镇政权组织是国家权力扎根基层社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乡镇基层政权的实际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国家政权建设及其合法性基础。因此,有关基层治理的观察和研究对于整体性行政改革而言,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阶段,国家权威在逐步下沉的过程中破坏了传统意义上以乡村精英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整合秩序;与此同时,国家层面意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国家政权建设,重新组织化基层社会秩序,这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的基层治理研究主流观点认为:乡镇基层政权并非是一个典型的科层组织,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利性价值取向,基层行政过程中往往会在正式权力资源之外,调动和融合进更多非正式的本土性社会资源。上述观点厘清了施力于基层治理实践的两种核心要素:源自国家的外源性制度逻辑和源自社会的生成性制度逻辑,从而很好地回应了“基层治理实践为何不是按照制度设计的那样”的问题。由此,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国家通过政权建设是否如愿地在基层社会建构起理性化、现代化的治理秩序?基层治理实践的“实然”状态是怎样的,以及基层社会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治理形态?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然”秩序与行政体制设计的“应然”秩序有着怎样的差异?基层治理秩序与科层体制和基层社会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场域、惯习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建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内生性秩序”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基层社会治理场域、治理逻辑以及治理秩序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分析框架之中,“组织场域”是指由聚合在一起的组织所构成的一个被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它是“制度逻辑”的实践空间,具有客观性、独立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等核心特征,基层治理场域主要是乡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公共治理领域;“制度逻辑”是社会行动者在“组织场域”中遵循的各种形式的标准和原则的集合,它为治理实践提供各种依据和合法性基础;“内生性秩序”是社会行动者在“实践”中创造的产物。社会治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秩序建构的过程,治理秩序具有自生自发性、局部性以及权变性等特征。借助上述理论框架,本研究选取湖南省湘西州S县W镇政府作为实地田野调查点,通过对诸多治理实践的描述和分析,阐释转型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的影响要素及其型塑机理。乡镇政府作为我国行政序列的最基础部分,其职能设置、资源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等结构性特征必然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和科层管理体制的影响和规约。国家及上级政府确立的组织结构和规则体系不仅从根本上赋予了基层政权以政治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基础,同时为其治理实践提供了各种依据和资源。具体来看,乡镇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处的结构性位置,决定了其“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角色定位和行政职能;国家分税制改革以及财政运作模式决定了乡镇政府的资源禀赋是相对微弱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治理权威和行动能力;压力型体制中国家层面采用“高指标”与“乌纱帽”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督促乡镇政府全力投入基层行政过程之中,以期达到科学、高效治理的目的。由此可见,国家层面旨在通过科层体制内的诸种制度性安排来规约基层行政过程,进而保障治理实践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同时,乡镇政府是一个深入基层社会的行政组织,那些精当地结合了当地社会既往经验、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的治理惯习对基层治理实践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惯习是预估行为收益和选取行为策略的重要依据,治理惯习帮助基层行政者更好地把握并自动匹配相应的治理情境,进而生成相对稳妥的治理策略。同时,治理惯习使基层行政避免了由于过于强硬和不近人情而遭到来自于基层社会和民众的反抗和责难,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层行政过程的社会合法性基础。从基层治理实践来看,基层治理场域是一个充斥着多种要素的角力场,其中既有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章等外源性要素,也有来自于基层社会的乡规民约和公序良俗等生成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彼此相互竞争、冲突、叠加,并且共同作用于基层治理实践过程,并由此催生了诸多基层治理领域“名实分离”现象,这构成了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情境的常态。由此可见,基层的治理实践呈现出一种权变性的特征,这种权变性赋予基层行政以相当的弹性和空间,基层治理过程中可以整合多重组织目标、诉诸多套规则体系、运用多种治理策略,以缓解和平衡国家行政体系与基层社会之间巨大的张力。在此基础上,在基层治理场域之内生成并塑造了 一种既不同于国家设计规划下的整体性治理秩序,也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秩序的基层治理秩序。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旨在强调:第一,通过对乡镇政权权力运作的诸种影响要素及行动逻辑的考察可知,国家力图建立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秩序尚未在基层社会得以确立,基层治理场域有其独特的治理逻辑和治理秩序。第二,基层治理秩序的提出,并非是基于国家中心论或是社会中心论的流行假设,而是基于一种内源性的解释路径对于局部治理秩序的考察。基层治理秩序不可能完全被国家意图建构的现代公共行政秩序所同化,更不可能从整体性的科层体制中推断出来,它始终是整体性国家治理秩序的部分的、区域性的和权变性的产物。第三,基层治理秩序的型塑过程中充斥着大量“国家”及“社会”的成分,但它却既不是“国家”更不是“社会”的,国家和社会在基层治理场域中卷入了一种渐进性的互为型塑的关系之中。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的塑造和重构,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第四,对于多重制度逻辑下内生性秩序的关注,实际上是从制度变迁角度进行的考察,而变迁的方向及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制度逻辑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鲁海峰[9](2017)在《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提出与西方设计相比,中国古代设计自成体系,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设计批评体系。和西方设计批评多维体系不同,中国古代批评体系为“仁、礼、度、和”体系。该体系的核心价值标准是“仁”。“礼”制在思维层面控制人们的造物活动;“度”指中国特有的度量衡制度,“度”在现实操作层面控制人们的造物活动。“和”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礼”和“度”的干预下达成“仁”,进而实现“和”。本文从设计学的角度,从“度量工具制约、礼乐制度制约、工具条件制约、设计思潮影响”审视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主体、客体、价值标准,分析受其制约的古人造物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立足于馆藏文物、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类型分类研究,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以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历代考工典文献为基本依据;在思想和技术、技术与形式、形式与功能、设计与评价中展开。努力探讨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理论体系。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该部分引入课题,总结设计批评研究学术史,阐明概念限定及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要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度量衡制度(尺度体量规则)、礼乐历时制度(精神层面)、造物工具(技术条件制约)、典型器物上的体现(设计显性批评)、设计批评的价值标准(设计批评之核心要素)、古代设计思潮(批评主体)六个核心研究范畴展开。体现自身研究的发现与思考,对中国独特的度量衡体系发展、礼乐制度的变革作用、制造工具革新的作用、设计批评影响下的典型器物嬗变、中国古代设计批评价值标准体系、历代设计思潮对造物影响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出中国古代设计批评体系为仁、礼、度、和体系,为论文的提升与升华。

王娟[10](2017)在《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对唐代试诗的全面搜集和校勘整理的基础上,“以文取士”的大概念下,对唐代试诗进行的研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研究的部分,下卷是文本整理。上卷包括制度新说、文本辨析、题旨阐释、艺术细论。首先制度方面,将唐代试诗划分於初、中、高三个层级的取士制度之中。分别是初级:进士科试诗;中级:铨选试诗;三级兼顾:制举试诗和入翰林试诗。各级选取了一二点新发现之处作以考察,并注意各取士层级下不同试诗的区别,注重从文本内证中发现史实,考证制度、解析文本、发现问题,最後,考证了以往研究较少的“奉试诗”。其次是对唐代试诗的历代编集与存佚进行勾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清代唐试诗选本。再次是对唐代试诗的题旨阐释。比较有新意的有两点,一是首次将试诗题目构成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指出试诗题目具有指导文本写作与指示引导思想的功能两种功能。二是提出了试诗对君子“人格”的崇尚,唐人对“文质彬彬”的“文德政治”的追求,表现为对“君子”的褒赞和对这一完美人格的塑造,通过一系列制度之文(其中包含试诗考试)和文本之文(包括写成的试诗文本)而体现出来。最後是从体裁、结构、音韵、诠题和意象五方面研究试诗的艺术特征。结构上,首创“新三解法”,将试诗分为起句、对句和结句三个部分研究,并创造出句式标记法,总结出对句的规律。音韵上,对五百多首唐代试诗的全部韵字按照《切韵》作了统计,对用韵种类、常用韵部、韵部同用现象三个问题进行了详述。首次将“诠题”引入现代研究,将“诠题”分为“完题”、绘题眼、诠题韵与“结题”四方面,认为“诠题”对试诗来说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意象上,认为试诗的意象主要取自“间接意象”,并且对“赋”和“比”极为重视,形成刻画精工、寄托遥深的特点,意境上体现出重“义”轻“境”的特点和环状结构。“意象文义”反映出唐代理想的治国理念,蕴藏着唐代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理想标准,是唐代考试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与内容。唐代试诗是一种独立的诗体,是唐代之“文”的重要生成、体现、传播载体,是“取士文学”和“唐代诗学”重要构成,有必要构建唐代“取士诗学”研究。下卷对唐代试诗进行了搜集、校勘、排序和考证,包括《文苑英华》“省试”诗卷所收458首唐代试诗,和另外增补的92首,之外还考证了 53条试诗存目。

二、分数的写法以统一为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数的写法以统一为好(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一)观念史的含义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三)关系性特征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关系论特征
        (二)主体性特征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结论
参考?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术语阐释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术语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考证
        (二) 图像分析
        (三) 物质文化
        (四) 数据整理
    三、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拓片与金石学
    第一节 传拓的产生
        一、传拓技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传拓技艺的产生
    第二节 拓片的传播
        一、石刻拓片
        二、铜器铭文拓片
        三、刻帖拓本
    第三节 以拓片为中心的金石学
        一、史传和遗刻互考
        二、对书法的品评
        三、研究的成果
    第四节 拓片题跋风气的形成
        一、已有的题跋种类
        二、从卷、册到整纸的题跋
第二章 拓片的设计
    第一节 拓片工艺的设计
        一、拓片中的金石工艺设计
        二、传拓法中的设计
    第二节 文人对拓片的设计
        一、精拓
        二、构图形式的设计
第三章 题跋的设计
    第一节 题跋内容的设计
        一、解读拓片是设计的前提
        二、题跋内容的设计
    第二节 题跋形式的设计
        一、书体与风格的设计
        二、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印章的设计
        一、印风与印式的设计
        二、钤印的设计
    第四节 色彩在题跋中的设计
        一、墨色的设计
        二、纸色的设计
第四章 拓片装潢及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第一节 拓片装潢形式的设计
        一、诸多设计因素的植入
        二、拓片常见装潢形式的设计
    第二节 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一、原纸题跋的设计
        二、拓纸以外第二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三、第三层绫纸的空间设计
第五章 拓片题跋经典设计案例解析
    第一节 手卷题跋设计举例
        一、刻帖手卷题跋的设计——以《兰亭序·兰亭诗》卷为例
        二、碑学以后的手卷题跋设计——以《石鼓文》为例
    第二节 从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到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一、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册页的设计
        二、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三、册页设计的全面升华
    第三节 四明本《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题跋的设计
        一、题跋人物及年表
        二、世俗伦理观对于题跋形式的影响
        三、视觉形式影响下的题跋设计
    第四节 全形拓题跋设计举例
        一、全形拓常见形式的题跋设计
        二、全形拓与绘画三维空间的设计
结论
尾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图版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
后记

(4)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归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适应新课标要求的硬性需要
        (二)农村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实需要
        (三)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错别字现象
        (二)错别字现象归因与对策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观察法
        (四)行动研究法
第一章 错别字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节 错别字的概念
        一、错字
        二、别字
        三、错别字
    第二节 错别字的类型
        一、错字的类型
        二、别字的类型
        三、整字类错误
        四、小结
第二章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调查
    第一节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调查
        一、错别字总体情况及特征
        二、笔画类错误数量及特征
        三、部件类错误数量及特征
        四、整字类错误数量及特征
    第二节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状的问卷和访谈调查
        一、关于“农村小学高年级错别字问题”的学生问卷调查
        二、关于“农村小学高年级错别字问题”的教师访谈调查
第三章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汉字自身特点
        一、汉字数量繁多
        二、音形义的分离
        三、汉字简化的影响
    第二节 学生角度
        一、家庭教育不当引发负迁移
        二、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影响
        三、尚未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第三节 教师方面
        一、师资匮乏下的专业性缺失
        二、低效教学下的积极性缺乏
        三、科任教师间缺乏教育合力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现行教育制度下的识字教学缺乏监督
        二、民俗方言影响下的不规范汉字书写
        三、信息新媒体冲击下的书写几率降低
第四章 纠正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因校制宜,立足农村
        一、学校负起责任,使用规范汉字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书写技能
        三、优化语言环境,减少负面影响
    第二节 因师定策,符合实际
        一、发挥“新任”教师的积极性
        二、运用“留守”教师的丰富经验
        三、各科齐抓共管,重视写字教学
        四、多元巩固复习,加强教学效果
    第三节 因字施教,提高效率
        一、语境运用下的同音字教学
        二、溯源析理下的形近字教学
        三、趣味游戏下的多笔字教学
    第四节 因材施教,强化评价
        一、实验的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实验的意义与设计
        三、实验的实施发展过程
        四、实验的展望与研究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错别字的认识”的访谈提纲
致谢

(5)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度量衡的萌芽状态
    1.1 度量衡起源的探讨
    1.2 “小邦时代”对量的认识
第二章 吐蕃时期度量衡产生和发展
    1.1 前吐蕃时期度量衡产生
        1.1.1 聂赤赞布时期首次出现“突”的计量单位
        1.1.2.艾雪拉时期度量衡首次建立标准
        1.1.3.中间五赞时期出现重量单位
    1.2 .吐蕃时期度量衡全面发展
        1.2.1 松赞干布时期统一度量衡
        1.2.2.赤松德赞时期度量衡全面发展
        1.2.3.赞普王朝后期借鉴印度度量衡
    1.3.吐蕃分治时期的度量衡发展情况
        1.3.1.继续使用吐蕃定制的度量衡
        1.3.2.局部出现度量衡混乱现象
        1.3.3.出现度量衡计算的乘法语言
第三章 公元13-17 世纪西藏度量衡的继承发展
    1.1.萨迦时期度量衡的继承发展
        1.1.1 继承吐蕃时期的度量衡
        1.1.2.借鉴元朝的度量衡单位
        1.1.3.度量衡换算出现新差异
    1.2.帕竹时期度量衡的发展情况
        1.2.1 制定买卖度量律
        1.2.2.出现度量衡换算理论及其统计工具
        1.2.3.首次使用银币
    1.3.藏巴地方政权时期的度量衡统一
        1.3.1.《十六法典》中关于度量衡标准统一
        1.3.2.关于“丹孜喀如”的度量衡标准
        1.3.3.度量衡换算术语“素”的出现
        1.3.4.出现度量衡标准的机构
第四章 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度量的兴衰
    1.1.从新建立度量衡标准
        1.1.1.建立专门负责度量衡标准的机构
        1.1.2 培养度量衡换算及统计人才
        1.1.3.从新规范计量单位和换算理论
        1.1.4.度量衡单位系统形成及特点
    1.2.实践运用更加规范有序
        1.2.1.各类清册的制定
        1.2.2.自铸币、印币广泛流通
        1.2.3.民间的广泛使用
    1.3.甘丹颇章后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3.1 新计量单位的引进
        1.3.2.变成文化知识内容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1.1 度量衡的历史定制进程
    1.2 度量衡的实践与作用
    1.3 度量衡对西藏地方政治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件1:本文中所用重要术语藏汉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
    一、《水心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二、关於《水心文集》(墓志铭)的校注说明
    三、《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
        陈少南墓志铭
        叶君墓志铭
        墓林处士墓志铭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宋故宣敎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
        将仕郎嵇君墓记
        宋杜君墓志铭
        媛女瘗铭
        陈君墓志铭
        故朝散大夫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周先生墓志铭
        故太硕人臧氏墓志铭
        叶君墓志铭
        厉君墓志铭
        翰林医痊王君墓志铭
        郭府君墓志铭
        郭处士墓志铭
        安人张氏墓志铭
        高夫人墓志铭
        徐德操墓志铭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
        陈彦群墓志铭
        姜安礼墓志铭
        杨夫人墓表
        丁君墓志铭
        张令人墓志铭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
        吕君墓志铭
        丁少詹墓志铭
        姚君愈墓志铭
        郑仲酉墓志铭
        彭子复墓志铭
        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
        沈元诚墓志铭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宋邹卿墓志铭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
        朝奉大夫致仕黄公墓志铭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
        林伯和墓志铭
        翁诚之墓志铭
        夫人薛氏墓志铭
        致政朝请郎叶公圹志
        高永州墓志铭
        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鲍公墓志铭
        庄夫人墓志铭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
        着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
        夫人林氏墓志铭
        孙永叔墓志铭
        林正仲墓志铭
        夫人徐氏墓志铭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
        蔡知合墓志铭
        徐道晖墓志铭
        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
        陈叔向墓志铭
        黄子耕墓志铭
        台州敎授高君墓志铭
        戴夫人墓志铭
        刘子怡墓志铭
        刘夫人墓志铭
        沈仲一墓志铭
        胡崇礼墓志铭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陈秀伯墓志铭
        着作佐郎钱君墓志铭
        刘建翁墓志铭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
        高令人墓志铭
        叶君宗儒墓志铭
        李仲举墓志铭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
        建康府敎授惠君墓志铭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
        草芦先生墓志铭
        袁声史墓志铭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
        邵子文墓志铭
        虞夫人墓志铭
        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
        太学博士王君墓志铭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
        宜人郑氏墓志铭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
        毛积夫墓志铭
        徐文渊墓志铭
        故通直郎清流知县何君墓志铭
        夫人陈氏墓志铭
        刘靖君墓志铭
        郑景元墓志铭
        东塘处士墓志铭
        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厉领卫墓志铭
        赵孺人墓铭
        故知广州敷文阁待制薛公墓志铭
        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
        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
        太孺人唐氏墓志铭
        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
        舒彦升墓志铭
        巩仲至墓志铭
        史进翁墓志铭
        林德秀墓志铭
        宣敎郎夏君墓志铭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铭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
        孺人周氏墓志铭
        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
        夫人钱氏墓志铭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郭伯山墓志铭
        竹洲戴君墓志铭
        包顒叟墓记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
        夫人王氏墓志铭
        滕季度墓志铭
        国子祭酒赠宝谟阁待制李公墓志铭
        周镇伯墓志铭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
        长潭王氏墓志铭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陈同甫王道甫墓志铭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
        宋廏父墓志铭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
        孟达甫墓志铭
        黄观复墓志铭
        修职郎监和剂局吴君墓志铭
        戴佛墓志铭
        赵孺人墓志铭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
        陈民表墓志铭
        宋葛君墓志铭
        毛夫人墓表
        母杜氏墓志
下编《水心文集》碑志文相关问题研究
    绪论
        一、叶适碑志文的研究现状与选题缘由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及相关说明
        二、碑志文的文体界定
        三、碑志文的发展流变
    第一章 叶适对韩愈、欧阳修碑志文的承嬗离合
        第一节 文体观的承中有变:由“谀墓”至“文章家大典册”
        一、韩愈碑志文体观中矛盾:“不平则鸣”与谀墓问题
        二、欧阳修碑志文体观中的矛盾:事信原则与隐恶扬善
        三、叶适碑志文体观的超越:碑志文与“文章家大典册”
        第二节 创作技艺上的承而有变
        一、行文模式上:突破碑志创作的程式化
        二、创作手法上:史传笔法的更成功的鉴借
        三、个性化技法的凸显:议论、抒情的不断加强
        四、描写手法上:正、侧面的相结合
        五、题材拣选层面:精择与凸显典型事例
    第二章 叶适碑志文的“自家物色”
        第一节 援景入文以凸显墓主形象
        第二节 体式的新创:并志二公
        第三节 铭文的更趋散文化
    第三章 “自家物色”之二:女性碑志的大放异彩
        一、女性墓主碑志的独有内涵:多叙妇人之异德
        二、力塑女性墓主的独特形象:全不让须眉
        三、叶适碑志文中所体现的女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内涵
        一、深度教学
        二、小学数学需要深度教学
        三、小学数学深度教学
    第二节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特征
        一、在教学内容上,从形象直观提升到抽象概括
        二、在教学过程上,由数学知识学习到数学观念建立
        三、在教学方式上,回应性学习促进学习的纵深发展
第二章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小学数学知识观
        一、数学知识及其性质
        二、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
        三、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与结构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观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二、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机制与必要条件
        三、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与方式
第三章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目标追求
    第一节 国外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比较研究
        一、加拿大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分析
        二、日本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分析
        三、美国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分析
        四、南非小学数学素养标准的分析
        五、英国和爱尔兰对数学素养的界定和培育
        六、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二、活动经验目标
        三、思想方法目标
        四、能力发展目标
        五、价值观目标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基于深度教学的剖析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调查的过程、结果与讨论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二、调查结果
        三、学生的能力表现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设计
        一、学习的本质
        二、教学的设计
        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案例与分析
    第二节 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关照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
        二、为形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供机会
    第三节 渗透数学思想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二、小学数学思想的特点与层次水平
        三、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第四节 融入数学文化
        一、开发数学文化的课程资源
        二、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途径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第一节 评价目标
    第二节 评价方式与评价任务
        一、表现性评价
        二、评价任务的开发
    第三节 结果的评定与评价体系
        一、开发评分规则
        二、评价体系
附录
    附录1: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
致谢

(8)转型期基层治理秩序及其型研究 ——基于湘西W镇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治理研究层次不断下沉、研究单位不断缩小
        二、现代科层体制下的基层政权角色及行政特征
        三、社会治理领域之中的基层权力运作模式
        四、已有基层治理研究不足
    第四节 主要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核心概念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单位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的选取
        二、案例描述
        三、表述框架及行文思路
第二章 基层治理秩序: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层治理秩序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中的国家”:国家权力及其限度的考察
        二、乡域政治:局部治理秩序的生成与建构
    第二节 “组织场域—制度逻辑—内生性秩序”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组织运行的“名实分离”现象
        二、组织场域的去制度化过程与行动者惯习系统
        三、“组织场域—制度逻辑—内生性秩序”分析框架
第三章 行政规章:基层治理场域的外源性制度逻辑
    第一节 位置锁定:科层体制下的客观关系结构
        一、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乡镇基层政权
        二、行政包干模式下乡镇行政职能划分
    第二节 资源结构:乡镇治理主体的资源禀赋
        一、税费改革后日益困窘的基层财政
        二、乡镇“空巢化”与悬浮型治理
    第三节 制度规章:整体性压力型行政体制模式
        一、行政考核激励机制下日益艰难的基层行政
        二、精准扶贫中精细且严苛的考核体系
第四章 治理惯习:基层治理场域的生成性制度逻辑
    第一节 既往经验:治理主体的历时性实践产物
        一、实质性传统的现实性价值与意义
        二、“老赖式”上访及其应对之道
        三、“花钱买平安”的现实与无奈
        四、特殊主义的基层行政模式
    第二节 价值偏好:治理主体的评估标准
        一、局部负责制与“不出事”逻辑
        二、基层行政中的认知与价值偏差
    第三节 乡规民约:治理主体的地方性知识
        一、传统“荣辱观”与“熟人逻辑”的互动效用
        二、传统风俗在基层行政中的现实权威性
第五章 基层治理场域内多重制度逻辑间的张力与抵牾
    第一节 基层治理惯习对行政规章的补充
        一、“集体非理性”与民主评议的失效
        二、治理惯习指导下对评议结果的“微调”
    第二节 基层治理惯习对行政规章的挤压
        一、明令禁止下的“选择性公开”
        二、政策脱节下的基层行政实践
    第三节 基层治理惯习对行政规章的替代
        一、基层政府:意外事故的“自愿”买单者
        二、“名实分离”的基层治理过程
第六章 基层治理场域内权变性的制度实践模式
    第一节 基层治理目标的碰撞与整合
        一、文山会海中基层治理的中心工作
        二、治理目标自下而上的反控制逻辑
    第二节 基层治理规则的筛选与杂糅
        一、基层行政中治理规则的“再决策”过程
        二、复合规则体系支撑下的基层治理过程
    第三节 基层治理策略的衍生与固化
        一、策略主义的基层治理实践
        二、基层治理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基层治理场域、制度逻辑与治理秩序
    第一节 基层治理秩序的型塑及其现代化转型
        一、治理秩序基层化:内生性治理秩序的构建逻辑
        二、治理的基层化与治理现代化转型路径
    第二节 多重制度逻辑、制度变迁与内生性秩序
        一、组织场域的多重制度逻辑与去制度化过程
        二、权变性制度实践与内生性秩序的衍生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9)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概念界定
    五、主要研究内容
    六、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规矩为度--尺度体量的批评
    第一节 度---方寸之间的工具批评
    第二节 量--容实之间的批评
    第三节 衡--公平之间的批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人合礼--礼乐秩序的批评
    第一节 时制
    第二节 礼制
    第三节 乐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人之制--造物之具的批评
    第一节 砍伐之具--斧
    第二节 解木之具--锯
    第三节 平木之具--刨及与其它平木工具
    第四节 文明之具--火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用有宜--设计之显性批评
    第一节 衣之礼
    第二节 食之度
    第三节 住之宜
    第四节 行之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度礼仁和--设计批评之价值标准
    第一节“和”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目标取向
    第二节“仁”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价值核心
    第三节“礼”是培育和践行仁的外显形式
    第四节“度”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现实依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诸说归仁--设计批评之思潮
    第一节 争鸣--先秦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第二节 独尊--儒家独尊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第三节 隐逸--玄学盛行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第四节 融合--理学体系确立时期的设计批评思潮
    第五节 革新--西风东进过程中的设计批评思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科研项目
附录
    附表一 原始石制工具功能辑要
    附表二 历代斧器辑要
    附表三 中国古代设计批评思潮一览表
    附表四 明代文、武官职补子对照表
    附表五 清代文、武官员职位与朝服补子纹饰
致谢

(10)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目的和价值
上卷 唐代试诗研究
    第一章 唐代试诗制度新说
        第一节 “以文取士”与“以诗取士”
        一、“以文取士”概念的提出
        二、“取士”与“科举”
        三、试诗的双重特性
        第二节 取士层级与试诗
        一、取士层级理论与试诗
        二、初级取士: 进士科试诗
        三、中级取士: 铨选试诗
        四、三级兼顾: 制举试诗
        五、“士中取士”: 入翰林试诗
        第三节 “奉试诗”
        一、“奉试诗”与“覆试诗”
        二、“奉试诗”与“赎帖诗”、“帖经日试诗”
        三、其他“奉命”之作
        第四节 广义试诗举例
        一、“召试诗”
        二、“献诗”
        三、“召试诗”与“献诗”异同比较
        小结
    第二章 唐代试诗编集与存佚
        第一节 唐人的编存
        第二节 宋至明代的文本
        一、宋代: 《文苑英华》“省试”诗卷及其他
        二、元代: 李存《唐人五言排律选》
        三、明代: 大型总集与唐试诗
        第三节 清代唐试诗编选
        一、清代总集与唐代试诗
        二、书院刊本与唐代试诗
        三、唐代试诗专门选本
        四、相关诗法、诗话着作
    第三章 唐代试诗的题旨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题目
        一、题目构成两种方式
        二、出题者与题典出处
        三、题目的特点与禁忌
        四、题目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题材
        一、题材大类
        二、各小类及其特点
        三、总体特点与禁忌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内涵
        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二、思想的主要特徵
        第四节 试诗的“人格”关注
        一、试诗中的“君子”
        二、“君子”形象特徵
        三、“君子”人格意蕴
    第四章 唐代试诗的艺术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体裁
        一、唐代试诗体裁类别
        二、五言排律诗体溯源
        三、十二句五排的优势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结构
        一、“三解法”解排律
        二、“新三解法”解试诗
        三、起句、对句与结句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音韵
        一、限韵
        二、韵书
        三、韵格
        第四节 唐代试诗的诠题
        一、诠题方式
        二、“诠题”的功能与意义
        三、关於“诠题”的两个问题
        第五节 唐代试诗的意象
        一、“意象”和“意象文义”
        二、试诗意象的特点
        三、“意象文义”的功能与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试诗韵字表
    附录二 清代唐试诗选本叙录
下卷 唐代试诗文本整理
    凡例
    卷一 唐代试诗存诗整理
        一、科第时间可考部分
        二、科第时间未明部分
        三、科第时间佚考部分
    卷二 唐代试诗佚诗辑考
        一、前人所辑(36首)
        二、笔者增补(56首)
    卷三 唐代试诗存目
    附录 异体字、繁简字、俗体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分数的写法以统一为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D]. 徐世平. 苏州大学, 2020(06)
  • [4]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归因与对策[D]. 徐翊凤.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5]方寸之间 ——西藏古代度量衡历史研究[D]. 才项多杰. 西藏大学, 2019(09)
  • [6]《水心文集》(墓志铭)校注及其相关研究[D]. 洪晓. 温州大学, 2019(01)
  • [7]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 吴宏.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转型期基层治理秩序及其型研究 ——基于湘西W镇的实证调查[D]. 徐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9]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D]. 鲁海峰. 苏州大学, 2017(04)
  • [10]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D]. 王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分数以统一的方式书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