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合生物液在稻田养蟹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1](2021)在《耐盐细菌对盐渍化土壤和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朱曼丽[2](2020)在《两株细菌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生防潜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侵染引起的一类土传病害,是油菜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针对前期筛选到的2株生防细菌F85和T113,通过16S r DNA、gyr A和22个看家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评价2株生防菌在温室和大田条件下的生防效果,采用UPLC、LC-MS和基因组预测等方法分析生防菌产生的抗菌物质,以及通过RNA-seq技术对经发酵液处理的拟南芥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究其生防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16S r DNA、gyr A和22个看家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将F85和T113分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对两株生防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F85最优培养基为:1%蔗糖,0.3%酵母膏,0.3%酵母提取物,0.5%氯化钠;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7℃,酸碱度8,接菌量5%,装液量120 ml/250ml,转速150-200 r/min,时间48h;T113最优发酵条件为:2%葡萄糖,0.5%蔗糖,0.5%酵母膏,1%氯化钠,0.1%磷酸氢二钾;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8-30℃,酸碱性7-8,接菌量5%-7%,装液量80-100 ml/250ml,转速150-200 r/min,时间60 h。用优化发酵后的生防菌发酵液进行油菜根肿病室内和田间防效测定,发现F85发酵液的盆栽防效为80.36%,田间防效为52.94%;T113发酵液的盆栽防效为72.67%,田间防效为47.06%。(2)采用酸沉淀法对生防菌发酵液进行粗提,采用UPLC和LC-MS对贝莱斯芽孢杆菌F85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检测,检测出11种脂肽类抗生素,属于伊枯草菌素(Iturin、Bacillomycin L)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的同系物。为深入挖掘生防菌生防机制,对F85和T113进行基因组二代测序,从基因组中预测到多种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包括脂肽类、多肽类、聚酮类、萜类、细菌素、抗菌蛋白、安眠菌素、碳青霉烯、链霉素、阿霉素、苯丙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并通过PCR和RT-PCR进行验证。(3)利用RNA-seq对经过贝莱斯芽孢杆菌F85发酵液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和根部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叶片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0287个,其中5022个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5265个基因表达呈上调趋势;根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3716个,其中6995个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6721个基因表达呈上调趋势;在GO富集分析中,叶片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对金属离子、细菌的响应、类囊体、光合作用膜和m RNA活性等功能中;根中主要富集在前体代谢和能量、光合作用和次级代谢等功能中;在KEGG富集分析中,叶片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碳代谢、氨基酸合成、TCA循环和糖酵解/糖生成等功能中。根中主要富集在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合成和蛋白酶体等;KEGG pathway在2-氧代羧酸代谢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类黄酮合成通路中富集明显,可能与植物抗病反应相关,同时检测到多种抗病相关基因在拟南芥叶片和根部均上调表达,主要包括病程相关蛋白、解毒相关蛋白、活性氧和一氧化氮、钙信号通路等。
蒋丹萍[3](2018)在《用于厌氧发酵的秸秆类生物质碱法改性与甲烷—甲醇生物转化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一个丰富的可再生底物来源,它可以通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提高能源和环境的安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通过厌氧发酵(AD)产甲烷,因其操作简单,运行可靠,且温室气体排放低而备受青睐。然而,阻止该技术商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难降解性。尽管有许多预处理方法已经被研究和采用,但是对于非常具有前景的能源作物,比如,芦竹,关于其预处理方法对比研究的报道仍旧很有限。另一个因素则是甲烷的低能量密度,以及储存,运输,和分配的难度大。利用甲烷氧化菌氧化气态甲烷为液态甲醇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途径。同时,厌氧发酵过程所产甲烷中硫化氢的存在会抑制甲烷氧化菌的活性,也需要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本课题中,开展了芦竹高温液态水(LHW)预处理,氢氧化钠(NaOH)预处理耦合或不耦合碱液回用,以及氢氧化钙(Ca(OH)2)预处理关于提高纤维素酶降解能力和甲烷产量的对比研究。此外,通过降低额外费用投入的玉米秸秆同步氢氧化钙处理的固态厌氧发酵(SS-AD)被用来进一步提高甲烷产量。为了解决沼气向甲醇生物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硫化氢的抑制问题,一个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从暴露在4000 ppm硫化氢的厌氧发酵系统中被筛选获得。且开展了该混合菌群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以及硫化氢和气/液培养基组成对该混合菌群生长和产甲醇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相较于高温液态水预处理,碱处理由于处理强度低而保留了更多的芦竹干物质。在这两种预处理方法最优的条件下,高温液态水预处理(190oC,15 min)和碱处理(20 g/L的氢氧化钠,24 h)后的芦竹的葡萄糖的产量相较于不处理的芦竹的葡萄糖产量提高了2倍多,然而,相较于不处理的芦竹的甲烷产量(217 L/kg VS),只有碱处理显着地(p<0.05)提高了甲烷的累积产量,提高量为63%。高温液态水(LHW)预处理由于其高的能量投入使得净电能产量为负值。碱处理相较于不处理的芦竹(3,859kJ/kg初始总物质),其净电能生产提高了27%,但是碱液需要通过再利用来提高整个过程的净收益。(2)芦竹的氢氧化钠预处理耦合碱液回用和氢氧化钙预处理就酶解消化和甲烷生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酶水解过程中,芦竹的氢氧化钠预处理耦合碱液回用提高了2.6倍的芦竹葡萄糖产量,并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提高了1.4-1.6倍的甲烷产量。然而,氢氧化钠预处理的净收益(增加的能源收益减去化学药品费用)为负。7-20%氢氧化钙预处理不仅分别提高了2.3倍和1.4倍的葡萄糖产量和甲烷产量,同时获得了$1.1-5.8/公吨TS的净收益。(3)提出了玉米秸秆同步氢氧化钙处理固态厌氧发酵(SS-AD),用来评估低成本投入情况下提高甲烷产量的可行性。在玉米秸秆的固态厌氧发酵过程中,当F/I为6,氢氧化钙的添加量为2-3.5%时,甲烷的产量由118 L/kg VS提高到了173-182 L/kg VS(46-54%的提高量)。然而,当F/I为8和10时,玉米秸秆的固态厌氧发酵过程并没有因为氢氧化钙添加(2-5%)而获得成功。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3.5%的氢氧化钙处理实际上提高了在生物质降解和甲烷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的相对丰富度(门分类水平上的Thermotogae and Euryarchaeota,和属分类水平上的Alkaliphilus,Bacillus,S1,and Methanobacterium)。相较于没有氢氧化钙添加的玉米秸秆的固态厌氧发酵,同步氢氧化钙处理(2-3.5%的氢氧化钙添加)和固态厌氧发酵可以获得$8.3-12.0/公吨TS的净收益。(4)一个耐受高浓度硫化氢的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从厌氧发酵残渣中分离得到,其中Cyanobacteria(占据整体菌种序列的32.04%)是该混菌中的优势菌种,其次分别是Proteobacteria(31.55%),Bacteroidetes(29.94%),Chlorobi(5.87%)。混合菌群在含有4000 ppm硫化氢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中可以稳定生长,并且基于甲烷的细胞有机质的产量在不同的硫化氢浓度(0 ppm,1000 ppm,2000 ppm,和4000 ppm)下没有显着差异(p>0.05)。基于甲烷的细胞有机质生产的最优条件为甲烷空气比1:4,pH 6.8,和温度37℃,此时0.333 g细胞干重/g甲烷的细胞有机质被获得。(5)甲醇生产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产甲醇的条件为磷酸盐浓度50 mM,甲酸钠浓度100mM,和甲烷空气比1:1,此时甲醇浓度为0.28 mg/mL,甲醇产量为0.22 mol/mol甲烷。正交实验结果显示,甲烷氧化菌群的最优产甲烷条件为磷酸盐浓度50 mM,甲酸钠浓度100 mM,甲烷空气比1:2,且甲酸钠对甲烷氧化菌群的甲烷产量的影响最大。甲烷氧化菌群在不同硫化氢浓度(0 ppm,1000 ppm,2000 ppm,和4000 ppm)下甲烷转化效率没有显着的差异,表明甲烷氧化菌群可以耐受4000 ppm或者更高浓度的硫化氢。该混合菌群可以用于甲烷向甲醇的生物转换且不需要去除硫化氢。
王鹰翔[4](2017)在《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喷播基质中土壤菌施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优势土壤菌配置模式,探究优势土壤菌处理对紫穗槐生理指标的长期作用效果,本文以岩壁复绿常用树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试验材料,将具有知识产权的三种土壤菌——细菌苏云金杆菌(NL-11)、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和放线菌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NL-1),按照无菌、单菌、两种菌混合和三种菌混合,形成8种处理方式,多菌均为等比例混合,每盆菌含量为60 mL,分别混入基质中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与无菌处理相比,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1)土壤菌施用对紫穗槐幼苗的株高、地径、叶面积指数、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干重和根瘤数量等生长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各指标平均增加量分别为73.62%、27.07%、79.48%、44.43%、47.64%、92.75%、25.69%、37.22%和45.05%;在7种土壤菌配置模式中,以NL1、NL11、NL11+NL15和NL15配置模式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指标的促进作用为显着。(2)土壤菌的施用可不同程度增强紫穗槐幼苗的根系四氧唑还原强度、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各指标平均增加量分别为39.76%、31.16%、35.46%、25.11%和64.48%;在7种土壤菌配置模式中,以NL11、NL15和NL15+NL1配置模式对紫穗槐幼苗根系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为显着;播种后一年,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5和NL15+NL1处理对紫穗槐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有所增强。(3)土壤菌的施用可提高植株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各指标平均增加量分别为23.79%和40.23%;在7种土壤菌配置模式中,以NL11、NL1和NL11+NL15+NL1配置模式对紫穗槐幼苗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促进作用为显着;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和NL11+NL15+NL1处理对紫穗槐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和NL11+NL15+NL1处理对紫穗槐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减弱,但其含量仍高于无菌处理。(4)土壤菌的施用可提高紫穗槐幼苗植株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各指标平均增加量分别为41.05%、23.96和91.38%;在7种土壤菌配置模式中,以NL11、NL1和NL11+NL15配置模式对紫穗槐幼苗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更显着;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和NL11+NL15处理对紫穗槐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有长期促进作用。(5)土壤菌的施用可显着促进紫穗槐幼苗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平均增加量分别为56.44%、106.30%、71.34%和38.07%;促进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增强PSⅡ光能转换效率;在7种土壤菌配置模式中,以NL11、NL11+NL15和NL11+NL15+NL1配置模式对紫穗槐光合系统的促进作用为显着;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1+NL15和NL11+NL15+NL1处理对紫穗槐光合色素的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减弱,但与播种后3个月相比,在播种后的半年和一年的光合色素含量明显增加;与无菌处理相比,NL11、NL11+NL15和NL11+NL15+NL1处理对紫穗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申晓慧[5](2017)在《种植方式与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紫花苜蓿遍存在着越冬率低、容易发生冻害甚至死亡现象等问题,利用混播种植和诱变处理这两种技术手段,研究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的抗寒性问题。试验以公农1号、Wega7F、WL319HQ、敖汉4个苜蓿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为2部分内容进行研究,一是对供试材料单播及与草地羊茅同行3:7混播的种植方式,分析越冬期间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理指标变化对抗寒性的影响;二是采用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零磁空间4种诱变方法对供试苜蓿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研究诱变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与抗寒性的关系,为苜蓿在高寒地区抗寒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选育高产优质及抗寒性强的育种材料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混播处理越冬期根系形态特征与抗寒性苜蓿与草地羊茅混播越冬率均高于各苜蓿品种单播;同一苜蓿品种混播处理根颈直径、主根直径及侧根数均高于单播处理,但根颈入土深度、主根长度,单播处理高于混播处理;越冬前随自然温度的下降,苜蓿根颈直径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1月15日一4月30日整个越冬期根颈直径变化不明显。2.单、混播处理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变化与抗寒性4个苜蓿品种单播及与草地羊茅混播处理,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均随着气温下降而增加,翌年春随着气温回升而降低。随着温度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后又升高;整个越冬期过氧化氢酶(POD)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通过越冬率调查和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4个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均可以安全越冬,且供试材料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公农1号+草地羊茅>公农1号>Wega7F+草地羊茅>Wega7F>WL319HQ+草地羊茅>WL319HQ>敖汉+草地羊茅>敖汉。3.诱变处理对苜蓿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60Co-γ射线处理随着剂量的增加对苜蓿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紫外线处理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发芽受抑制程度增加,EMS和零磁空间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发芽,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的根长和苗长均起到促进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由促进生长变成抑制生长。紫外线处理表现为对根长促进而对苗长抑制;EMS和零磁空间对根长和苗长均起到抑制作用4.诱变处理对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60Co-γ射线处理在低剂量下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则抑制生长;紫外线处理过低和过高均抑制苜蓿株高;EMS处理后,苜蓿株高下降;零磁空间处理后,WL319HQ和敖汉株高增加,公农1号和Wega7F株高下降。不同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150Gy60Co-Y辐射、60min紫外线和零磁空间有助于提高苜蓿鲜草产量。5.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公农1号苜蓿在450Gy60Co-γ辐射处理、Wega7F在60min紫外线处理、WL319HQ在0.4%EMS处理、敖汉在零磁空间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最大;公农1号和WL319HQ在0.4%EMS处理下光合速率提高幅度最大,Wega7F在60min紫外线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敖汉苜蓿在零磁空间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6.诱变处理对苜蓿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测定了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主要包括SOD、POD、CAT活性及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诱变之后,苜蓿叶片SOD、POD、CAT活性明显增强,诱变对苜蓿叶片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0D>CAT>S0D,对丙二醛影响不显着。整体来看,诱变对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所提高。7.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片细胞结构特征的影响与CK相比,供试苜蓿品种诱变后,叶片厚度多数呈增加趋势,叶脉突起程度下降。低剂量各诱变处理下,叶绿体出现变形、基粒片层松散、类囊体解体、脂质球增多等现象,高剂量处理和零磁空间处理下,叶绿体膜会有部分模糊或解体,基粒片层膨胀或模糊、基粒垛叠程度变化随诱变处理种类增加或降低,个别细胞壁完全破裂,内含物全部外泄,线粒体脊模糊,质体明显增多并出现聚集,淀粉粒变多变大。本研究综合结果表明,混播抗寒性高于单播;150Gy60Co-γ射线、60min紫外线、0.4%浓度EMS处理为苜蓿正向变异处理,有利于提高抗寒性。
贾晓迪[6](2016)在《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文中提出沼液的积累量随着规模化禽畜养殖的快速发展大量激增,处理不当必将引起环境恶化。沼液作为水溶性速效有机肥料,其中的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钠、钙、铜、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生长素、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增强植物抗性,无污染、无残留、无抗性,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进行有机水稻的生产,作为基肥、追肥,叶面喷施,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肥力,获得与常规有机稻种植略高或相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沼液。本实验以10%的穗肥调控作为两种氮素配比进行大田栽培试验,以饼肥、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沼液用量对水稻生物产量、叶面积、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品质、土壤肥力改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全面分析作用效果,探讨在合理的施肥方式下最佳的沼液施用量,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权衡。主要研究结果有:一、沼液氮素穗肥运筹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作为氮肥,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追施穗肥,必需增大穗肥施用比例,才可以促进有机水稻叶片生长,增加群体光合生物积累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增产优质;穗肥比例过小,作用不明显。应根据不同气候、土壤以及产量水平,在孕穗期选择最佳穗肥施用比例。产量、品质在两个氮素配比下差异不显着的情况下,考虑施肥成本和经济效益,以6:4的基蘖肥配比,不施穗肥,可以降低施肥次数、减少施肥人工成本,获得同等的经济效益。二、沼液氮素水平运筹对有机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能促进水稻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施用量越大,最大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率越大,但是高氮水平的沼液,增加了水稻无效分蘖,与有效分蘖竞争氮素,群体透光条件不好,影响有效叶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效叶面积率提高。沼液作为氮素能促进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且氮素水平越高,积累量越大,提高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效率,同时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但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对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着,氮素转移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氮素水平的减少逐渐降低。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对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无显着影响,与CK相比也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亩有效穗数增加,产量随之提高至419.54kg/667 m2,而低水平下的氮水平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沼液能显着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与CK相比,整精米率的无显着差异;沼液的氮素水平处理没有造成碾磨品质的显着性差异,但整精米率有随着BS氮素水平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增幅不明显;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没有因为沼液氮素水平的不同出现显着性差异,沼液高氮水平可以显着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施用沼液较CK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高氮水平的沼液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能力明显,对土壤全钾的影响不显着。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速效磷的增幅不明显。同时,沼液施用量越大,经济增收越明显。三、沼液对比其他有机肥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沼液的施肥效果与饼肥、有机肥相比在优化群体质量指标、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增产优质、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没有显着优势,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沼液较饼肥增收455.52—493.64¥/667m2,沼液较有机肥增收677.83—1015.95¥/667m2,可以看出在6:4下增收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有机稻生产中施用沼液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收益优势。综上,从有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有机稻生产中,沼液作为有机肥,以6:4的基蘖肥配比,不施穗肥,减少施肥次数,沼液氮素施用水平为11.53m3/667m2时,可以实现净收入3513¥/667m2。在此施用量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沼液施用量,最大程度的消耗沼液,降低贮存成本,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获得最大收益。
李永富[7](2014)在《内置LED光源的新型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用于微藻高效固定CO2》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严峻的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形势,利用微藻高效固定CO2并耦合生物柴油生产因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和环保效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技术的瓶颈之一是开发高效节能的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PBR)。本论文以封闭式PBR中微藻高效固定CO2为研究目标,从前期获得的四种微藻中选定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作为CO2固定与转化的高效传递载体,基于平板式PBR占地面积小、气液传质效果好、易于放大、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其中内置LED光源以提高能量产出率,历经两次结构改进,研制了新型的竖直放置气升式内环流平板光生物反应器(ILA-PBR),用于固定高浓度CO2(15%CO2)。(1)适于微藻生长的光源选择。以前期筛选的具有耐高温、耐高浓度CO2和耐酸性环境特性的普通小球藻(Chl. vulgaris)、盐生杜氏藻(D. salina)、纤细角毛藻(Cha. gracilis)和温泉6#藻(Cy. aponinum)为研究对象,用摇瓶培养方法进行了适宜4种微藻生长的人工光源及光质比选。在柔性红光LED灯带(LED-R)、柔性蓝光LED灯带(LED-B)、柔性白光LED灯带(LED-W)和荧光灯(FL)四种人工光源提供的不同光质照射下,以LED-W最适于普通小球藻、盐生杜氏藻和温泉6#藻生长,而LED-B最适宜纤细角毛藻生长。微藻生长所需的光质条件存在种质差异性,4种微藻的最适光质条件是普通小球藻LED白光(LW)或LED白光+LED蓝光(LW+LB),纤细角毛藻LED蓝光(LB)或FL白光+LB(FW+LB),温泉6#藻LED白光+LED红光(LW+LR);而盐生杜氏藻的生长受光质调控不明显。由此认为柔性LED灯带比FL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2)反应器中4种微藻的固碳产油潜力比较及人工光源确定。构建了第一代ILA-PBR,在通气条件下进行4种微藻的批次培养,微藻对不同浓度CO2有不同的生长响应。微藻生长的最适CO2浓度分别是:普通小球藻(1%2.5%)、盐生杜氏藻(1%2.5%)、纤细角毛藻(1%5%)和温泉6#藻(0.04%)。以最大固碳速率(FD)、基于总脂的能量产出率(ERoil)、油脂产率(LP)为评价指标对4种微藻进行比选,确定普通小球藻固碳产油潜力最大,FD最大值出现在通入1%浓度CO2条件下,为1.18gCO2L-1d-1;最大ERoil和LP分别是盐生杜氏藻、纤细角毛藻、温泉6#藻的4.5倍、4.6倍和21倍。对适于普通小球藻生长的两种光照条件(LED-W和LED-W+LED-B)进行实用性检验发现,藻细胞在两种光源下生长情况接近,但在LED-B的灯管上微藻附着生长现象严重,因此,以LED-W作为普通小球藻的内置光源较为合适。(3)反应器构筑参数优化及光强、CO2浓度对固碳效果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作为受试藻种,对第一代ILA-PBR进行构筑参数优化。正交试验表明,在采用导流管并进行内部双侧光照条件下,当高径比(H/D)为6:1,降流区与升流区的面积比(Ad/Ar)为3:1,表观气速(SGV)为0.3vvm时,ILA-PBR中的普通小球藻对CO2有最大固定速率。按SGV=0.3vvm通入体积浓度1%的CO2利于普通小球藻快速增殖。在增大初始接种光密度至OD680=0.5的同时提高入射光强至240μmol m2s1,可显着提高微藻对高浓度CO2的固定能力。1%CO2中微藻的FD为1.97gCO2L-1d-1。同样条件下,通入浓度15%的CO2后,FD可达1.00gCO2L-1d-1。(4)降低进气中O2浓度和改变培养模式对微藻固碳效果的影响。向ILA-PBR中通入含低氧的CO2气体,微藻FD能继续提高。配制1%CO2并降低进气中O2含量低于2%(v/v),最大FD由1.97gCO2L-1d-1提升至2.27gCO2L-1d-1;通入低氧的5%CO2,最大FD由1.41gCO2L-1d-1提升至2.12gCO2L-1d-1,低氧进气方法对微藻固定CO2的促进效果明显。低氧进气条件下开展的微藻培养模式研究表明,半连续培养模式利于维持ILA-PBR中普通小球藻生物固碳的持续高效性。运行期间,除了第1d的FD为1.41gCO2L-1d-1外,其它时间的FD均能保持较高水平(1.772.42gCO2L-1d-1)。(5)改变通气方式的新型反应器固碳效果及能量产出分析。采用“数目放大”方法,与通气方式转变相结合,对ILA-PBR进行再改进,构建了第三代ILA-PBR。通入模拟烟气(15%CO2),混合曝气方法比间歇通气方法所需的工程设备更为简洁,空气+15%CO2通入条件下,FD为1.46gCO2L-1d-1,进行低氧处理后(N2+15%CO2),FD更高,稳定在1.79gCO2L-1d-1左右,分别比直接通入15%CO2提高了46%和79%,固碳性能优于现有报道中绝大多数封闭式PBR。从节能角度,在ILA-PBR中采用内置LED-W光照模式,与传统的FL外置光源模式相比可节能73.6%。前一光照模式下普通小球藻的ERoil为0.011,而后者仅为0.002,LED-W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利用第三代ILA-PBR培养普通小球藻,在半连续培养模式下通入模拟烟气,基于微藻生物质的能量产出率(ERbiomass)和ERoil分别为0.02190.0249,0.00910.0104,亦高于大多数其他类型的PBR。结合FD的比较结果,认为本研究提出的第三代ILA-PBR具有高效节能特性,有望成为微藻固定工业烟气CO2的理想设备。
何云辉[8](2014)在《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光合细菌的代谢功能强、代谢产物营养丰富、菌体无毒无害,使其在能源、农业、水处理、食品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一商品光合菌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光合细菌,用OD660值代表细菌的相对数量,从三种常用培养基中选择一个最利于该株光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探讨了三种植物激素复硝酚钠、α-萘乙酸和芸苔素内酯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并将培养出的光合细菌菌液施入土壤并考察其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三种常用培养基中,最利于光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是:乙酸钠3.0g、硫酸铵2.0g、磷酸氢二钾0.5g、酵母膏0.5g、碳酸氢钠2.0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9g、硫酸镁0.4g、微量元素溶液1ml、水1000mL。培养96h后菌液呈棕红色,粘稠且有氨味,OD660为1.734左右,pH为8.6;(2)复硝酚钠和α-萘乙酸的添加都能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增加菌液浓度,最宜添加量分别是8mg/L和0.6mg/L。芸苔素内酯的添加浓度在0-0.16mg/L范围内,与对照相比对光合细菌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将植物激素用于促进光合细菌生长鲜有报道。(3)土壤中光合细菌的加入对土壤pH和土壤质地两种土壤肥力因素基本没有影响。随着光合细菌加入量增大,孔隙率有增加的趋势。光合细菌的加入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尤其是放线菌数量增加最高达5.5倍。微生物繁殖消耗了少量的有机物并固定了部分氮素,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减少。其中加入4%的光合细菌对土壤肥力因素影响最为明显。(4)将光合细菌菌液和PPF菌剂(加拿大恩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racelandBiotech Inc.)生产的一种土壤调理剂)同时用于田间试验,两种菌剂对水稻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影响,均能够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株高,且光合细菌的作用略强于PPF菌剂;水稻成熟后,光合细菌的施入增加了总粒数,使水稻增产5.86%,但是由于空瘪率较高,增产率略低于PPF菌剂。分析施用两种菌剂产生的经济效益,光合细菌效益比PPF菌剂高18.3%,加之光合细菌廉价易得,使得光合细菌在水稻应用中有更多的优势。光合细菌在生态肥料、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昂,王武,马旭洲[9](2013)在《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将稻蟹共作模式的历史特点分为3个阶段:兴起阶段、思考阶段和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表明了该模式对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讲述了新型稻蟹共作模式——"盘山模式"的特点。并对今后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董心普[10](2013)在《广西有机稻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是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总产量是世界之最,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稻米产业的现状是有量而无质,稻米的品质远远落后越南、美国、泰国等国家,离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所差甚远,人们对有机食品的关注度随着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也越来越高。发展有机水稻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产品的需求。有机水稻在生产、加工和存储、运输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合成物质污染,有机水稻产品与常规水稻相比,不仅天然、无污染,而且品质大大提升,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对于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背景,利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SWOT分析法等方法,运用农业学、区域经济学、营销学、农业工业化等理论,分析了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化现状,提出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战略。1、有机水稻产业的组织模式中,公司+农户的模式是最有潜力的,最能适应中国的现行经济政策和土地流转现状。2、限制中国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技术、农业产业现状、人民的消费意识和区域条件。3、对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化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广西发展壮大有机水稻产业具有资源、基础、技术、气候、区位、品牌等六大优势,有丰富的土地及人力资源。同时,存在着产业链短;产品竞争力弱;产品品牌影响力低;研发不足等问题。在产品市场、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科技支持、技术和社会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发展机会。此外,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标准要求愈严、管理要求愈高等威胁。
二、光合生物液在稻田养蟹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合生物液在稻田养蟹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两株细菌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生防潜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油菜根肿病概况 |
1.1 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分布 |
1.2 油菜根肿病的病原及生理分化 |
2 根肿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3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3.1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3.2 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生防菌F85和T113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防效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生防菌F85和T113分子鉴定 |
1.2.2 生防菌F85和T113发酵条件优化 |
1.2.2.1 生防菌细菌菌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建立 |
1.2.2.2 根肿菌休眠孢子失活率测定 |
1.2.2.2 .1生防菌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1.2.2.3 生防菌F85和T113发酵液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1.2.2.4 F85和T113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
1.2.3 生防菌F85和T113的防治效果测定 |
1.2.3.1 生防菌F85和T113的抑菌谱测定 |
1.2.3.2 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盆栽防效测定 |
1.2.3.3 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田间防效测定 |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防菌F85和T113的分子鉴定 |
2.2 生防菌F85和T113发酵条件优化 |
2.2.1 生防菌F85和T113菌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
2.2.2 F85和T113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2.2.3 F85和T113摇培发酵条件优化 |
2.2.4 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 |
2.3 生防菌F85和T113的防治效果 |
2.3.1 生防菌F85和T113的抑菌谱 |
2.3.2 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的盆栽防效 |
2.3.3 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田间防治效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生防细菌F85和T113的抗菌物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F85和T113发酵滤液制备 |
1.2.2 F85和T113发酵滤液的理化性质测定 |
1.2.3 抗菌物质的UPLC和 LC-MS分析 |
1.2.4 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85和T113发酵滤液的理化性质 |
2.1.1 不同温度对生防菌F85和T113抗菌物质稳定性影响 |
2.1.2 酸碱性对生防菌F85和T113抗菌物质稳定性影响 |
2.1.3 紫外光对生防菌F85和T113抗菌物质稳定性影响 |
2.2 抗菌物质的UPLC和 LC-MS分析 |
2.2.1 F85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跟踪 |
2.2.2 F85抗菌粗提物UPLC分析 |
2.2.3 F85抗菌粗提物LC-MS分析 |
2.3 F85和T113基因组测序及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
2.3.1 全基因组测序质量检测 |
2.3.2 基因组基本特征 |
2.3.3 基因组功能注释分析 |
2.3.4 F85和T113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预测 |
2.3.5 F85和T113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检测 |
2.3.6 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RT-PCR检测 |
3 讨论 |
第四章 拟南芥应答贝莱斯芽孢杆菌F85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贝莱斯芽孢杆菌F85的诱导抗性研究 |
1.2.2 拟南芥应答贝莱斯芽孢杆菌F85的转录组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F85的诱导抗性验证 |
2.2 拟南芥应答F85转录组分析 |
2.2.1 RNA-seq数据质量统计与分析 |
2.2.2 拟南芥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
2.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2.4 植物抗性相关通路及基因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用于厌氧发酵的秸秆类生物质碱法改性与甲烷—甲醇生物转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术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基本概况 |
1.1.1 化石能源及温室气体效应 |
1.1.2 可再生能源 |
1.2 生物质能源 |
1.2.1 生物质能源概论 |
1.2.2 生物质能源特点 |
1.2.3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 |
1.2.4 厌氧发酵产甲烷 |
1.2.4.1 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原理 |
1.2.4.2 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分类 |
1.2.4.3 影响秸秆类生物质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因素 |
1.3 甲烷向高品质能源的转化 |
1.3.1 甲烷向高品质能源转化的意义 |
1.3.2 甲烷向高值能源转化的方法 |
1.3.2.1 净化 |
1.3.2.2 燃烧和热电联产 |
1.3.2.3 注入天然气管道 |
1.3.2.4 液化压缩 |
1.3.2.5 精炼 |
1.3.2.6 氧化为为甲醇 |
1.3.3 甲烷向甲醇转化的途径 |
1.3.3.1 热化学转化 |
1.3.3.2 生物转化 |
1.3.4 氨氧化菌 |
1.3.5 甲烷氧化菌 |
1.3.5.1 甲烷氧化菌中甲烷的氧化过程 |
1.3.5.2 甲烷氧化菌中甲醇的生产过程 |
1.3.6 影响甲烷氧化菌活性的主要因素 |
1.3.6.1 培养基成分 |
1.3.6.2 培养条件 |
1.3.6.3 硫化氢含量 |
1.3.6.4 反应器结构及传质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高温液态水法改性和碱法改性对秸秆类生物质液态厌氧发酵的影响及比较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材料和接种物 |
2.2.2 高温液态水预处理 |
2.2.3 碱处理 |
2.2.4 酶水解 |
2.2.5 芦竹的厌氧发酵 |
2.2.6 分析方法 |
2.2.7 能量平衡分析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预处理对芦竹生物质的回收和成分的影响 |
2.3.2 预处理对芦竹酶解产糖的影响 |
2.3.3 预处理对芦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
2.3.4 净能量生产和成本效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碱循环改性对秸秆类生物质液态厌氧发酵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材料和接种物 |
3.2.2 氢氧化钠沥出液预处理 |
3.2.3 氢氧化钙预处理 |
3.2.4 酶水解 |
3.2.5 芦竹的厌氧发酵 |
3.2.6 分析方法 |
3.2.7 能量平衡分析 |
3.2.8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预处理方法对生物质成分和回收的影响 |
3.3.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预处理对芦竹酶解产糖的影响 |
3.3.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预处理对芦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
3.3.4 净能量生产和成本效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四章 碱法改性同步秸秆类生物质固态厌氧发酵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底物和接种物 |
4.2.2 固态厌氧发酵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2.5 成本效益分析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氧化钙预处理和玉米秸秆固态厌氧发酵协同过程中生物气的产量 |
4.3.2 氢氧化钙添加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健康的影响 |
4.3.3 成分的降解 |
4.3.4 氢氧化钙添加对发酵残渣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3.5 净能量生产和成本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于甲烷向甲醇高值生物转化的菌种选育及生长特性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的富集 |
5.2.2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
5.2.2.1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
5.2.2.2 序列数据分析 |
5.2.2.3 数据的可用性 |
5.2.3 甲烷氧化菌群的细胞生长 |
5.2.4 不同硫化氢浓度对甲烷氧化菌群细胞生长的影响 |
5.2.5 硫化氢在甲烷氧化菌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降解 |
5.2.6 分析方法 |
5.2.7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烷氧化菌群的组成 |
5.3.2 甲烷空气比对甲烷氧化菌群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3 pH值对甲烷养护菌群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4 温度值对甲烷氧化菌群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5 硫化氢浓度对甲烷氧化菌群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硫化氢的演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甲烷向甲醇高值生物转化的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甲醇的生产 |
6.2.2 不同硫化氢浓度甲醇的生产 |
6.2.3 硫化氢在甲烷氧化菌群产甲醇过程中的演化和降解 |
6.2.4 分析方法 |
6.2.5 正交试验设计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磷酸盐浓度对甲醇产量的影响 |
6.3.2 甲酸钠浓度对甲醇产量的影响 |
6.3.3 甲烷空气比对甲醇产量的影响 |
6.3.4 正交实验结果 |
6.3.5 硫化氢浓度对甲醇产量的影响以及硫化氢的演化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4)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紫穗槐研究进展 |
1.4 客土喷播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客土喷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4.2 客土喷播技术中长期维持存在的问题 |
1.5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5.1 土壤微生物研究概述 |
1.5.2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4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植株光合特征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材料制备 |
2.4.2 样品采集 |
2.4.3 指标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地径的影响 |
3.1.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瘤数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
4.4 优势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根系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
4.4.1 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 |
4.4.2 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4.4.3 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1.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可溶性糖的影响 |
5.1.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5.2.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SOD活性的影响 |
5.2.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POD活性的影响 |
5.2.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CAT活性的影响 |
5.3 优势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植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
5.3.1 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
5.3.2 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植株光合特征的影响 |
6.1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6.2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6.3 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3.1 最大光化学效率 |
6.3.2 荧光淬灭动力学参数 |
6.4 优势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植株光合特征的动态变化研究 |
6.4.1 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6.4.2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动态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种植方式与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混播对抗寒性的影响 |
1.1.1 混播与抗寒性的关系 |
1.1.2 根系特征及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 诱变种类、机理及研究现状 |
1.2.1 诱变的种类及研究现状 |
1.2.1.1 物理诱变机理及研究现状 |
1.2.1.2 化学诱变机理及研究现状 |
1.2.2 诱变材料的选择 |
1.3 诱变对作物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 |
1.3.1 形态学变化 |
1.3.2 生理生化水平变化 |
1.3.3 诱变对细胞结构变化的影响 |
1.3.4 诱变对抗寒性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种植方式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试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单、混播对苜蓿越冬率的影响 |
2.2.2 单、混播对苜蓿根系特征影响 |
2.2.3 越冬期苜蓿根系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
2.2.4 单、混播下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2.2.5 苜蓿与草地羊茅单、混播处理抗寒性评价 |
2.3 讨论 |
2.3.1 根系特征对抗寒性的影响 |
2.3.2 生理指标对抗寒性的影响 |
第三章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发芽的影响 |
3.2.2 诱变处理对苜蓿种子活力综合指标的影响 |
3.2.3 诱变处理对各品种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诱变处理对各品种苜蓿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3.3.2 诱变处理处理对各品种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3 诱变处理对苜蓿种子发芽特性影响的诱变刺激机理 |
第四章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诱变处理对各苜蓿品种田间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及分枝数生长的影响 |
4.3.2 诱变处理对苜蓿鲜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 |
4.3.3 诱变处理对苜蓿农艺性状及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五章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5.2.2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5.2.3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
5.2.4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叶绿素a/b的影响 |
5.2.5 诱变处理对不同苜蓿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诱变对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2 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六章 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诱变处理处理对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6.2.2 诱变处理对苜蓿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
6.2.3 诱变处理处理后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 |
6.3 讨论 |
6.3.1 诱变处理对苜蓿抗氧化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6.3.2 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指标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七章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显微结构 |
7.2.2 超微结构 |
7.3 讨论 |
7.3.1 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显微结构及与抗寒性的关系 |
7.3.2 诱变处理对苜蓿超微结构及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八章 结论 |
8.1 种植方式对苜蓿根系形态学指标及抗寒性的影响 |
8.2 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物学特性及抗寒性的影响 |
8.3 诱变处理对苜蓿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
8.4 诱变处理对叶片细胞结构特征的影响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沼液在农业生产上综合利用 |
1.1.1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作为肥料的研究 |
1.1.2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叶面喷施的研究 |
1.1.3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防治病虫害的研究 |
1.1.4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浸种的研究 |
1.1.5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1.2 沼液在作物生长上的安全利用风险 |
1.2.1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土壤安全的影响 |
1.2.2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农作物品质安全的影响 |
1.2.3 沼液应用在作物生长上对水环境安全的影响 |
1.3 沼液应用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
1.3.1 沼液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 |
1.3.2 沼液对水稻产量的作用研究 |
1.3.3 沼液对稻米品质的作用研究 |
1.3.4 沼液对水稻土壤肥力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5 沼液对稻田水环境污染风险的研究 |
1.3.6 沼液在水稻生长上氮素利用的研究 |
1.3.7 沼液对水稻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研究 |
1.4 关于有机水稻增产、品质改善的机理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群体质量指标 |
3.2.2 氮素吸收利用 |
3.2.3 产量构成因素 |
3.2.4 品质特性 |
3.2.5 土壤肥力变化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叶面积的影响 |
4.1.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1.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效、有效叶面积率的影响 |
4.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积累量的影响 |
4.2.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抽穗期茎鞘重的影响 |
4.3 沼液氮素运筹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1 沼液氮素运筹对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4.3.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4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4.5.1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碾磨品质的影响 |
4.5.2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4.5.3 沼液氮素运筹对水稻营养品质的影响 |
4.6 沼液氮素运筹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4.7 沼液氮素运筹对有机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沼液氮素穗肥运筹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沼液氮素水平运筹对有机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沼液对比其他有机肥对有机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内置LED光源的新型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用于微藻高效固定CO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变暖形势严峻 |
1.1.2 能源危机急需解决 |
1.1.3 全球碳交易亟待行动 |
1.1.4 微藻生物技术用于 CO_2减排和生物能源生产潜力巨大 |
1.1.5 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瓶颈 |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
2 微藻生物固定 CO_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0 引言 |
2.1 藻类与微藻概述 |
2.2 微藻固碳过程中的关键反应机制 |
2.2.1 光合固碳原理—光合作用 |
2.2.2 水体碳环境 |
2.2.3 CCM 机制 |
2.3 影响微藻固碳的主要因素 |
2.3.1 藻种 |
2.3.2 与微藻生长有关的理化因子 |
2.3.3 微藻的培养方法 |
2.4 用于微藻培养的主要工程设备 |
2.4.1 开放式 PBR |
2.4.2 封闭式 PBR |
2.4.3 PBR 的优缺点比较与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3 人工光源和光质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3.0 引言 |
3.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4 种光源对微藻光合放氧的影响 |
3.2.2 9 种光质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光质照射下微藻的光合色素含量 |
3.2.4 光质变化调控微藻生长的可能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4 PBR 中微藻固碳产油性能及 LED 灯带的实用性研究 |
4.0 引言 |
4.1 微藻培养系统的构建 |
4.1.1 封闭式 PBR 的主要设计思路及构型 |
4.1.2 微藻培养系统的组成 |
4.2 ILA-PBR 中固碳藻种的优选研究 |
4.2.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用于普通小球藻培养的人工光源实用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设计参数优化、光源布置与板材选型的 ILA-PBR 改进 |
5.0 引言 |
5.1 ILA-PBR 设计参数优化 |
5.1.1 材料与仪器 |
5.1.2 正交试验设计 |
5.1.3 结果与讨论 |
5.2 ILA-PBR 中光源布置方案优化 |
5.2.1 研究方法 |
5.2.2 不同光源布置方案下小球藻的生长 |
5.2.3 内置 LED-W 双侧光照模式的节能及经济性分析 |
5.3 基于透光性能分析的封闭式 PBR 构筑板材选型 |
5.3.1 现有测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5.3.2 封闭式 PBR 构筑板材透光率测定波长范围的确定 |
5.3.3 用于封闭式 PBR 构建的板材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接种密度、光强对微藻固碳产油的影响及两阶段光照法研究 |
6.0 引言 |
6.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6.1.1 材料与仪器 |
6.1.2 主要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普通小球藻 OD680与 CD 的关系 |
6.2.2 不同初始接种 OD680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6.2.3 不同初始接种 OD680下适宜小球藻固碳产油的最优光强 |
6.2.4 最优初始接种 OD680及光照条件下微藻对不同浓度 CO2的固定 |
6.2.5 初始接种密度、入射光强、SGV 对提升固碳效果的贡献综合分析 |
6.2.6 两阶段光照培养法的提出及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适于小球藻持续高效固碳的低氧半连续培养模式探索与 ILA-PBR 123再改进 |
7.0 引言 |
7.1 材料、仪器与方法 |
7.1.1 主要材料 |
7.1.2 主要仪器 |
7.1.3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含低氧 CO_2通入对微藻生长及 FD 的影响 |
7.2.2 微藻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生长及固碳能力 |
7.2.3 第三代 ILA-PBR 的设计及小试放大策略 |
7.2.4 第三代 ILA-PBR 中不同通气方式下微藻对高浓度 CO_2的应对 |
7.3 第三代 ILA-PBR 的高效节能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光合细菌研究现状 |
1.2 土壤肥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光合细菌的培养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光合细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应用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稻蟹共作模式的历史特点 |
1.1 兴起阶段 |
1.2 思考阶段 |
1.3 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
1.3.1 稻田生态环境 |
1.3.2 共作系统中的水稻与河蟹 |
1.3.3 土壤与施肥 |
1.3.4 植物保护 |
1.3.5 其他方面 |
2 一种新型稻田养蟹模式—“盘山模式”的建立[43] |
3 展望 |
3.1 坚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发展道路 |
3.2 坚持基础科学研究 |
3.3 完善规模化和产业化 |
(10)广西有机稻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4.1 国外有机水稻产业研究现状 |
1.4.2 国内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2. 中国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水稻生产地域分布 |
2.2 我国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
3. 广西有机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典型案例 |
3.1.1 桂林灌阳有机稻生产 |
3.1.2 来宾象州有机稻生产 |
3.1.3 百色乐业有机稻米生产 |
3.2 广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建设研究 |
3.2.1 有机产品认证 |
3.2.2 基地的选择 |
3.2.3 基地土壤培肥和管理 |
3.2.4 有机水稻基地水稻栽培技术 |
3.3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化组织模式分析 |
3.3.1 有机稻产业化农户模式分析 |
3.3.2 有机稻产业一体化模式分析 |
3.4 广西有机水稻销售模式 |
3.4.1 地产地销,就近直销模式 |
3.4.2 天然食品和健康食品商店 |
3.4.3 销售龙头企业带动流通模式 |
4.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分析 |
4.1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4.1.1 劳动力和技术资源优势 |
4.1.2 区位优势 |
4.1.3 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 |
4.1.4 政府优惠政策和传统农业的经验积累 |
4.2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
4.2.1 有机稻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
4.2.2 组织生产管理不够完善 |
4.2.3 实施费用高,投资风险大 |
4.2.4 有机稻米产品市场规模小和规范化程度低 |
4.2.5 产品品牌影响力弱 |
4.2.6 产品竞争力弱 |
4.3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的威胁 |
4.3.1 产品竞争愈烈 |
4.3.2 管理要求愈高 |
4.4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的机会 |
4.4.1 市场前景美好 |
4.4.2 发展模式创新 |
4.4.3 科技攻关加强 |
4.4.4 服务指导到位 |
4.4.5 宣传推广见效 |
5.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SWOT分析 |
5.1 SO战略 |
5.2 WO战略 |
5.3 ST战略 |
6. 广西有机水稻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及建议 |
6.1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
6.2 广西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
6.2.1 加强有机稻生产基地与市场的结合 |
6.2.2 加强有机稻米市场的管理和产品的宣传 |
6.2.3 探索合适的生产经营模式 |
6.2.4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部门合作 |
6.2.5 紧跟国内外市场,以科技创新推进有机稻产业化开发 |
6.2.6 加有机农业企业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光合生物液在稻田养蟹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耐盐细菌对盐渍化土壤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 刘鹏. 宁夏大学, 2021
- [2]两株细菌F85和T113对油菜根肿病生防潜能研究[D]. 朱曼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用于厌氧发酵的秸秆类生物质碱法改性与甲烷—甲醇生物转化实验研究[D]. 蒋丹萍.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1)
- [4]不同土壤菌配置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D]. 王鹰翔.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种植方式与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的影响[D]. 申晓慧.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8)
- [6]沼液在有机稻生产中的作用效应[D]. 贾晓迪.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7]内置LED光源的新型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用于微藻高效固定CO2[D]. 李永富.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8]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D]. 何云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14(11)
- [9]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 王昂,王武,马旭洲. 吉林农业科学, 2013(03)
- [10]广西有机稻产业化发展研究[D]. 董心普. 广西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