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网页“另存为”失败(论文文献综述)
尚子明[1](2018)在《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媒体文件是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有序信息集合,是政府信息的重要记录,也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归档保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档案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国外对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保存工作,尤其是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保存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出台了针对性的归档政策,也开展了相应的归档实践。其成果与经验随着国内学者的介绍不断传入中国,为我国的归档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工作的主体、归档范围、归档的技术与方式,最后提出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保障措施。本篇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入手,对国内外有关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研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对本文撰写的难点与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平台性质、社交媒体文件所具备的记忆价值与凭证价值三方面论证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必要性,从理论基础、归档技术、国外实践三方面论证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对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主体与归档范围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为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技术与方式。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从法律、政策、合作、人才、资金、技术六个角度分析保障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工作顺利开展的措施。第六部分是结语与展望,归纳总结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赖守亮[2](2016)在《数字虚拟情境中的设计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的发展变迁与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和美学发展史密切相关。从最初发端于生存需求的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改造,到有意识、主动地的“人造物”设计,从单个的定制发展到集中的作坊式的小型批量化生产和制造,继而是大批量生产与工业设计的诞生,进一步发展到今天的数字虚拟设计——设计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对应的审美研究相应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随后网络的出现,设计有了新的变化——有了作品或产品不是“实物”的“虚拟设计”,或者设计过程与手段“数字化、虚拟化”,也就是开始生产数字虚拟的“产品”了。对数字虚拟时代的设计,现行的研究止于设计传播、设计伦理和规则制定,特别是形而下的方法、手段的研究较多,全方位的、延续性的设计美学研究零散而寥寥。论文的主要研究就是为了接续设计美学的研究继续向前,由“人造物”的设计美学研究到“数字虚拟设计”的“虚拟美学”(1)的研究。当前数字虚拟时代,相较于传统人造物的设计美学,数字虚拟设计中审美主体发生了嬗变,其主要体现在:审美主体的间接知觉——虚实相生;审美主体的沉浸感——物我两忘之境界;审美主体的实时性——多维度嵌入式;审美主体的自主性——权威消解;审美主体的主动性——参与者身份转变。数字虚拟设计的审美客体也相应地发生了演化:审美对象存在载体的新发展;情境与场域的突变:交互性;单向度到多向度;单媒介到多媒介;定量与数据变量(更多的变量属性)。数字虚拟时代,审美关系有了新发展:由独白转向对话;意识形态性主导转向娱乐性主导;观看与创作关系的嬗变;审美主客体互融。同时,审美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崇高审美形态的消解:丑与美的时代争辩;优美形态的神秘内涵之议:深度、广度;崇高与幽默的奇特结合:反讽和恶搞盛行;多维度审美愉悦:动感之美;过程与结果之美学思辨(重过程之美)。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结合审美范畴论(如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等)和符号表现论(设计语言和设计符号)原则,对设计美学的新发展进行延伸性研究。(2)以历史性维度、艺术性维度、科技性维度、经济性维度、文化性维度、生态伦理维度等审视美学嬗变和审美价值,并指出其如何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构成了挑战。(3)在反思过程中找到数字设计、虚拟设计、信息和交互设计的批评标准和范式,以期对其设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敦促与指导作用。个人独立完成的一个人机交互的情感界面设计案例,被用来证实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数字虚拟设计中是需要也可以通过性格与情感设计实现交互的,这是人造物设计阶段没有的性格与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案例观点散见于各章理论部分,数据统计和数学建模因合作版权不在此处公开。
胡刚伟[3](2015)在《《平面设计教程》翻译项目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受广西美术出版社委托,任务是讲戴维·布达纳等专家最新合着的《平面设计教程》进行汉译,在中国作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科书出版发行。《平面设计学校》出版发行于2014年,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最新英美高校平面设计的学科教育情况,汉译引入中国对中国平面设计教学发展作用积极,意义重大。《平面设计教程》全书分为两大板块,共计八个章节。前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从研究理论、构图基础、排版原理、色彩基础四个角度切入,探讨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学习,读者将具备视觉意识,并把这些设计原理应用到未来的设计中去。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侧重实践,在工具使用、印刷制作、网络互动和专业合作等方面给读者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指导。作者主要负责第七章,第八章的翻译,并校对了小组其他成员翻译的所有章节。本报告记录了作者参与《平面设计学校》汉译的全过程,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此次翻译项目来源和目的。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文本内容,然后主要从6个方面探讨了文本的文体特点,分别是:文本内容,文本类型,用词特点,文本结构,语言风格,语法使用,修辞特点。第三章具体记录了翻译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阶段,译前准备,翻译执行(理解和表达),质量控制。第四章,呈现相关案例,并简要分析。第五章对此次翻译任务经验教训,进行了相关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张远[4](2015)在《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GIS相结合的产物WebGIS,以其开放性、易用性、低成本、大众化、全球性,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及跨平台性等优势,让地理信息系统走进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已成为GIS应用的主流。GIS产商纷纷推出了WebGIS商业软件,提供了从空间数据库到服务发布服务器再到适用于各种平台、终端的前端开发套件,用于开发完整的WebG IS应用。目前,绝大多数WebGIS应用均采用GIS产商的产品和商业解决方案,这些WebGIS商业软件普遍价格昂贵、源代码封闭、可扩展性较弱,给许多迫切需要开发和应用WebGIS的成长性公司和社会机构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亟需探索并找到一种成本低廉、源代码公开的方法来构建WebGIS.开源软件以其协作开发、源代码开放、对使用者免费和便于教学、研究的特点倍受软件行业的关注。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开发,为开放、低成本的WebGIS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对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开发进行研究与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Web技术和WebGIS技术,重点研究WebGIS的架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2)对WebGIS开源软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学习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开发方法,提出并设计了基于PostgreSQL、PostGIS、GeoServer、OpenLayers的WebGIS系统架构。(3)基于本文提出的开源WebGIS系统架构,设计并开发完成了具有地图基本操作、地理要素空间及非空间属性查询、在线编辑、热力图展示等功能的WebGIS系统。(4)详细阐述基于开源软件的、VebGIS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部分功能使用效果的截图。
孙健[5](2014)在《基于Flex的成都电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T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企业级的文档管理系统已经从C/S模式向B/S模式逐渐过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随之而来的暴露出不少问题,基于B/S模式的企业级文档管理系统没有本地客户端的界面展示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弱,给用户造成不理想的用户体验。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面说提到的问题,Flex作为RIA技术的一种,能够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本文使用Flex技术结合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对文档管理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Flex的文档管理系统,该文档管理系统具有较为完善的文档管理功能,并利用Flex技术提供了用户良好的交互性,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本文利用Flex技术实现的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企业级文档管理系统,其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现有的Web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分析和研究当前RIA各种实现技术的应用现状,包括Adobe Flash/Flex技术,分析了这几种RIA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进行了比较。(2)针对企业级文档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通过分析本文的文档管理系统,包括文档管理、用户管理、目录修改、用户权限授权以及邮件等功能。(3)分析并设计了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文档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同时设计了基于Flex技术的Web文档管理系统的架构。(4)利用前面设计的基于Flex技术的文档管理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文档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本文设计实现的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文档管理系统的前端采用了Flex Builder4.5开发,后端服务器采用Tomcat 7.0,与前端Flex的数据通信通过Blaze DS完成,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通过JDBC(Java数据库连接)访问数据库。最后的测试结果证明本文设计实现的基于Flex技术的成都电信文档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对于企业文档的管理需求,并且拥有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杨俊[6](2014)在《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信用交易仍然普遍存在于我国的电力消费模式中,我国的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这种消费模式是用电客户先消费电力产品,然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向供电企业缴纳电力费用。但是这种消费模式却隐藏着交易风险,即供电企业假设所有的用户是可信赖的,在这样一种先决条件下,如果用电客户信用缺失,在消费完电力产品后不再履行付费的义务,那么会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仅产生企业坏账,而且会给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技术来解决目前的消费模式问题,从而达到正常规避供电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从根本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目前厄待解决的问题。信用管理理论的引入可以提供一套方法来解决目前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经济纠纷,信用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管控,风险规避。通过一系列科学的信用管理理论和先进信息科学技术的结合,最后能有效规避电力供应企业降低经营风险、规避客户失信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Web体系的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运用微软.Net三层架构搭建系统主体结构,基于Asp.Net平台,应用C#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实现了该系统,并采用AJAX技术丰富Web页面呈现效果。系统包括指标体系维护、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评价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系统管理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功能完整。系统测试采用了WinRunner、IETester等专业测试软件,充分测试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
金飞龙[7](2013)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请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学生人数较多,从几千人到几万人不等,面对大量的学生请假数据信息,仅仅使用人工或纸质请假条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整个学校的需求,用Officeexcel软件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状况,管理效率滞后。为了简化繁琐的请假的流程,使管理更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就必须运用网络化信息管理,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避免重复性的操作。请假信息的整合统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学生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迫切希望能拥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的请假管理系统,因此,决定采用web为开发界面,运用动态服务器ASP,VB Script脚本语言,结合SQL Sever2005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管理、请假数据管理、权限设定。其中系统管理包括登录、退出、基础单元设计、管理员设置等模块;数据管理请假设置、请假查询等模块;本系统的设计能基本满足学生请假管理方面的需求,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能实际提高学院请假管理的效率。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查阅和搜集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请假管理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相关资料,分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请假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和功能开发的框架、目标和结构;在学生管理人员的参与与帮助下,完成对金职院学生请假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的编写。高职院校学生请假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查询、添加、删除、浏览、数据导出和导入、打印等功能,且只要能上网的设备均可以进行操作,以此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当今大学生基本使用智能手机,能随时随地的浏览网页,完成请假。本系统符合了当前的网络办公自动化发展趋势,提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传递、加工和更新的能力,从而快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张志红[8](2012)在《基于JSP的校园管理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大院校的扩展,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仅通过过去那种仅是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不仅效率底下,对于教学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也是有瓶颈的,所以各大院校都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管理网站。随着各大院校网站的使用,网站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网站的弊端逐渐涌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网站风格不统一、网站升级工作量大,信息杂乱重复,因为大部分是动态页面,所以造成了服务器的负荷增大并且页面不易被搜索引擎收录等方面。因此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校园网站管理系统是本课题主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当前校园网站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我的设计思路是应用JSP技术,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三层结构来建设校园网站,这三层结构分别是表现层(用来显示页面内容)、模型层(对数据进行建模)、业务处理层(处理各项用户的请求)这样的三层结构。这种结构是能有效的将外观设计保存到页面模版中,页面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或单独的文件中,今后在进行网站的改版工作时,即便是非技术人员也可以轻松胜任,同时还能降低服务器的负担,提高系统性能。
李敏[9](2012)在《《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走上产业化之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已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在逐步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共同作用下,一部分大学生踏上创业之路,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论文以《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进行研究。从2000年至2010年抽出396天的报纸样本,筛选出215篇大学生创业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案例。第一部分,对报道的数量、体裁、主题、版面和报道倾向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对样本报道中大学生创业者的形象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评价《中国青年报》在这类报道中的得失;第四部分,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报道的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认为《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创业报道数量逐渐规模化,报道主题和体裁逐渐多样化;报道建构的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逐渐清晰、多元。最后,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报道的经济、政治和媒介因素,提出四项建议,以期对媒体的大学生创业报道有所帮助。
范瑾[10](2012)在《针对视障人群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视力残障者在中国残疾人中占据不小的比例。在我国,针对视力障碍者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对普通人群的教育,并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视力障碍者学习上的困难、就业上的困难等等。要追问其原因,除了视力障碍在自身行动方面不便之外,更主要是因为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教育成本比较高,导致师资力量匾乏。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对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为教育提供了许多方便之处,同时也为改善视觉障碍者教育提供了契机。网络具有良好的跨时空、资源共享和通信能力,能够解决视觉障碍者行动不便和视觉障碍者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为视觉障碍者教育提供良好的辅助工具。在网络上视力障碍者能够足不出户接受来自网络的信息和教育,在网络上他们可以方便地和任何地方、国籍的人进行了解沟通,网络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可以说,网络的出现为视觉障碍者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途径。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特殊人群接受网络教育呢?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构建一个无障碍的网络环境,让视力障碍者也可以得到和普通人一样的接受信息的场所。近几年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管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标准都在逐步改进和完善。为了实践这一设计理念,笔者主要研究分析了目前无障碍教育网站的现状以及视障者的学习要点,根据我国现有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技术,针对视障者设计开发了无障碍教育网站,使视障者也能像普通人一样借助网站进行获取信息。为了满足视觉障碍者学习的特殊需要,笔者在网站设计上主要考虑运用语音合成技术以及快捷控制技术,还有针对弱视者的适时调节字体大小技术以及色彩对比度技术。视障者只要借助快捷键就可以轻松方便地对网站进行操作、浏览网页、听网页上的内容。这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无障碍学习网站的独特之处,它能够方便视障者的学习,让更多的视障者接受教育,最终改善视障者获取信息状况。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了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说明视障者网站等相关概念,并对视障者网站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解说,以及针对无障碍教育网站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第三章详细讨论了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第四章针对无障碍教育网站系统架构进行了设计,包括需求分析和网站实现目标等,对网站的系统建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五章设计与开发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包括网站的页面实现、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针对网站上关键技术(快捷控制、语音合成技术)的实现等。第六章对设计实现的视觉障碍者学习网站进行Bobby测试,和人工测评,然后再根据测试对系统进行评估修改,以完善其功能。第七章总结全文,提出了对视障者网络教育发展的建议并预测了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二、让网页“另存为”失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网页“另存为”失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必要性 |
2.1.1 社交媒体文件具有记忆价值 |
2.1.2 社交媒体文件具有凭证价值 |
2.1.3 社交媒体平台对文件的管理存在风险 |
2.2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可行性 |
2.2.1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具有理论基础 |
2.2.2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具有技术支撑 |
2.2.3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具有实践经验 |
3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主体与范围 |
3.1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主体 |
3.1.1 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主体 |
3.1.2 非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主体 |
3.2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范围 |
3.2.1 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范围 |
3.2.2 非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范围 |
4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技术与方式 |
4.1 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技术 |
4.2 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方式 |
5 实现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保障措施 |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2 出台文件归档政策 |
5.3 建立协调机制,开展多方合作 |
5.3.1 建立内部协调机制 |
5.3.2 建立外部合作机制 |
5.4 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 |
5.5 扩大资金来源,控制项目成本 |
5.5.1 以国家资助为主,扩大经费来源 |
5.5.2 制定项目预算,控制项目开展成本 |
5.6 建立技术支撑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数字虚拟情境中的设计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二章 审美主体的嬗变 |
2.1 审美主体的间接知觉——虚实相生 |
2.2 审美主体的沉浸感——有界与无界 |
2.3 审美主体的实时性——多维度嵌入式 |
2.4 审美主体的自主性——权威消解 |
2.5 审美主体的主动性——参与者身份转变 |
第三章 审美客体的演化 |
3.1 审美对象存在载体的新发展 |
3.2 情境与场域的突变:交互性 |
3.3 单向度到多向度 |
3.4 单媒介到多媒介 |
3.5 定量与数据变量 |
第四章 审美关系的新发展 |
4.1 由第一审美主体的独白转向审美主客体全程对话 |
4.2 观看与创作关系的嬗变 |
4.3 审美主客体沉浸式互融 |
4.4 意识形态性主导转向娱乐性至上 |
4.5 审美主客体共同营造“现实感的增强” |
第五章 审美价值取向的新变化 |
5.1 丑与美的时代争辩 |
5.2 形与意的审美角力 |
5.3 幽默与崇高的审美结合 |
5.4 多维与动感的审美愉悦 |
5.5 过程与结果的审美思辨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理论研究与实践方向 |
三、数字虚拟设计的未来趋势 |
四、未来数字虚拟设计刍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相关科研论文 |
致谢 |
(3)《平面设计教程》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is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Purpose of This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2 Project Description |
2.1 About Text Content |
2.2 About Text Stylistics |
2.2.1 Text type |
2.2.2 Lexicon Feature |
2.2.3 Text Structure |
2.2.4 Language Style |
2.2.5 Grammar |
2.2.6 Rhetoric Characteristics |
Chapter 3 Working Process |
3.1 Planning and Task Division |
3.2 Preparations |
3.2.1 Pre-Analysis |
3.2.2 Theoretical Support |
3.2.3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Parallel Texts |
3.2.4 Translation Tools |
3.2.5 Terminology and Names |
3.3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
3.4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4 Case Studies |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Translation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1 Division |
4.2.2 Embedding |
4.2.3 Inserting |
4.2.4 Reversing |
4.3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Chapter 5 Conclusinn |
5.1 Experience Accumulated from the Project |
5.2 Lessons Studied from this Project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Contrac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
(4)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WebGIS及相关技术研究 |
2.1 Web技术 |
2.1.1 简介 |
2.1.2 Web系统架构 |
2.1.3 Web服务器端开发技术 |
2.1.4 Web客户端开发技术 |
2.1.5 客户端/服务器交互技术 |
2.1.6 Web服务 |
2.2 WebGIS技术 |
2.2.1 WebGIS简介 |
2.2.2 WebGIS架构 |
2.2.3 WebGIS互操作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源WebGIS软件研究 |
3.1 PostgreSQL与PostGIS |
3.2 Tomcat与GeoServer |
3.3 OpenLayer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系统构建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设计模式 |
4.3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4 数据层 |
4.5 服务层 |
4.5.1 Web应用服务器 |
4.5.2 地理信息服务器 |
4.6 表现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系统实现 |
5.1 开发工具 |
5.2 数据说明 |
5.3 功能开发 |
5.3.1 系统主界面 |
5.3.2 地图基本操作 |
5.3.3 要素属性查询 |
5.3.4 在线编辑 |
5.3.5 输出图片 |
5.3.6 GPS轨迹数据展示 |
5.3.7 热力图展示 |
5.3.8 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照片的展示 |
5.3.9 空间查询 |
5.4 开发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Flex的成都电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1 RIA技术应用现状 |
1.2.2 文档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RIA介绍 |
2.2 FLEX技术 |
2.2.1 Flex简介 |
2.2.2 Flex框架 |
2.2.3 Flex工作原理 |
2.3 BLAZEDS技术 |
2.4 JSP技术 |
2.4.1 JSP概述 |
2.4.2 JSP工作原理 |
2.5 JDBC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文档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文档管理系统概述 |
3.2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3.3 系统功能需求 |
3.3.1 用户管理 |
3.3.2 文档管理 |
3.3.3 目录管理 |
3.3.4 授权管理 |
3.3.5 邮件管理 |
3.3.6 历史记录管理 |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文档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
4.3 系统框架设计 |
4.4 系统详细描述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4.5.2 数据库的表设计 |
4.6 系统模块设计 |
4.6.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4.6.2 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
4.6.3 目录管理模块设计 |
4.6.4 授权管理模块设计 |
4.6.5 邮件模块设计 |
4.6.6 历史记录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文档管理系统实现 |
5.1 功能模块的实现 |
5.1.1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
5.1.2 文档管理模块的实现 |
5.1.3 目录管理模块的实现 |
5.1.4 授权管理模块的实现 |
5.1.5 邮件模块的实现 |
5.1.6 历史记录模块的实现 |
5.2 数据库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EB文档管理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方法 |
6.1.1 白盒测试 |
6.1.2 黑盒测试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3.1 用户管理测试 |
6.3.2 文档管理测试 |
6.3.3 目录管理测试 |
6.3.4 授权管理测试 |
6.3.5 邮件发送测试 |
6.3.6 历史记录管理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技术 |
2.1 5C信用分析理论 |
2.2 B/S架构 |
2.3 ASP.NET |
2.4 SQLSERVER2005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系统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指标体系维护需求分析 |
3.2.2 客户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2.3 客户信用评价需求分析 |
3.2.4 客户信用分析需求分析 |
3.2.5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4.2 功能性模块设计 |
4.2.1 指标体系维护设计 |
4.2.2 客户信息管理设计 |
4.2.3 客户信用评价设计 |
4.2.4 客户信用分析设计 |
4.2.5 系统管理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命名规则 |
4.3.2 数据库设计规范 |
4.3.3 数据库E-R图 |
4.3.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 |
5.1.1 硬件平台 |
5.1.2 软件平台 |
5.2 功能性系统实现 |
5.2.1 登陆界面实现 |
5.2.2 客户指标体系维护实现 |
5.2.3 企业客户信息管理实现 |
5.2.4 企业客户信用评价实现 |
5.2.5 企业客户信用分析实现 |
5.2.6 系统管理实现 |
5.3 非功能性系统实现 |
5.3.1 系统登录 |
5.3.2 我的工具箱 |
5.3.3 数据库备份功能 |
5.3.4 信息提示控件 |
5.3.5 系统换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目的 |
6.2 信用管理系统测试内容 |
6.2.1 性能测试 |
6.2.2 系统可用性测试 |
6.2.3 系统接.测试 |
6.2.4 系统安全测试 |
6.2.5 系统程序测试 |
6.2.6 测试结果评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请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技术 |
2.1 DREAMWEAVER CS5 主要功能介绍 |
2.1.1 软件界面的介绍 |
2.1.2 站点、网页、表格建立及表单应用 |
2.1.3 登录页面的设计 |
2.1.4 动态网页功能模块的介绍 |
2.2 ASP 的技术特点 |
2.3 ADO 技术访问数据库 |
2.4 VBSCRIPT 脚本语言 |
2.5 SQL SERVER 2005 软件的应用 |
2.5.1 SQL 语言 |
2.5.2 SQL Server 2005 系统构架 |
2.6 B/S 体系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请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请假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
3.1.1 请假管理形式的变革 |
3.1.2 学生请假管理的规范、科学和完善 |
3.2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3.3 SQL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4.1 系统用户与权限的需求分析 |
3.4.2 请假审核流程需求分析 |
3.4.3 查询功能需求分析 |
3.4.4 导出 Excel 功能需求分析 |
3.4.5 打印功能需求分析 |
3.4.6 请假功能的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请假管理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2.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4.2.2 B/S 模块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2.4 系统角色与权限功能设计 |
4.2.5 学生请假审批流程设计 |
4.2.6 查询、审核、打印功能的设计 |
4.2.7 请假功能的设计 |
4.3 系统的扩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请假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功能权限分配的实现 |
5.2 修改信息及请假功能 |
5.3 审核功能的实现 |
5.4 查询功能的实现 |
5.5 导出 Excel 表功能实现 |
5.6 打印功能的实现 |
5.7 请假功能的实现 |
5.8 系统扩展的实现讨论 |
5.8.1 无线设备和无线网路的普及 |
5.8.2 移动终端阅读服务器端信息的分析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的意义及目的 |
6.1.1 测试的意义 |
6.1.2 测试的目的 |
6.2 测试环境配置 |
6.3 系统测试 |
6.3.1 用户登录 |
6.3.2 查询与导出功能模块 |
6.3.3 测试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JSP的校园管理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校园管理网站概述 |
1.3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
1.4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
1.5 本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开发技术 |
2.1 JSP 技术 |
2.1.1 JSP 技术的优势 |
2.1.2 JSP 技术的弱势 |
2.1.3 JSP 执行流程 |
2.2 JDBC 技术 |
2.2.1 JDBC 定义 |
2.2.2 JDBC 的支持性 |
2.2.3 JDBC 的通用性 |
2.3 Servlet 技术 |
2.3.1 Servlet 生命周期 |
2.3.2 Servlet 与公共网关接口的比较 |
2.3.3 Servlet 与 JSP 的比较 |
2.4 MyEclipse 简介 |
2.5 MySql 数据库 |
2.5.1 MySQL 系统优势 |
2.5.2 MySQL 安全问题 |
2.5.3 MYSQL Front 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校园管理网站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 系统用例图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 |
3.4 系统所需的功能模块 |
3.5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系统开发模型 |
4.2.2 数据库访问操作 |
4.2.3 MVC 设计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4.3.1 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
4.3.2 新闻管理模块设计 |
4.3.3 规章制度管理模块设计 |
4.3.4 心理咨询模块设计 |
4.3.5 学生情况反馈模块设计 |
4.3.6 信息反馈 |
4.3.7 系统维护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概念结构设计 |
4.4.2 逻辑结构设计及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3 数据库安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部署方案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用户管理模块 |
5.2.2 新闻管理模块 |
5.2.3 规章制度管理模块 |
5.2.4 心理咨询模块 |
5.2.5 学生情况反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
6.2 系统测试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创业者的界定 |
二、媒介形象的界定 |
第三节 媒介形象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
一、国内外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报道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报道数量分析 |
一、年度变化:整体上升、五个阶段、两个高峰 |
二、月度变化:年中、年末两个峰值 |
第二节 创业报道体裁与主题分析 |
一、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二、主题:经济活动居首,竞赛培训次之 |
三、体裁与主题和版序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报道版面分析 |
一、专版:大学生创业报道的主阵地 |
二、版面空间:多数报道在1/4版左右 |
第四节 大学生创业报道倾向分析 |
一、正面为主,中性为辅,负面极少 |
二、报道倾向的演变趋势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基本特征分析 |
一、性别:单一模糊到多元均衡 |
二、学历:研究生为主到不同学历共存 |
三、地域: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四、数量:群体形象多于个人形象 |
第二节 经济形象特征分析 |
一、缺乏资金的创业者 |
二、等待指引的年轻人 |
三、高新产业的生力军 |
四、传统产业的后来者 |
第三节 政治形象特征分析 |
一、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
二、领导关怀的对象 |
三、优惠政策的受益者 |
第四节 社会形象特征分析 |
一、勇于挑战的逐梦者 |
二、竞赛培训的参与者 |
三、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建构的得与失 |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创建中的优点 |
一、触觉敏锐:紧跟大学生创业热点 |
二、特色专刊:撑起创业报道主阵地 |
三、赛事特刊:机动灵活、信息多 |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创建中的不足 |
一、专版不专,就业报道占创业版面 |
二、缺乏连续性,人物一闪而过 |
三、产经分析不足,专业性不强 |
四、关注成功者,忽略失意者 |
五、热捧高学历,冷落普通学历 |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报道关键因素及建议 |
第一节 影响《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报道的因素 |
一、经济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媒介因素 |
第二节 对大学生创业报道的建议 |
一、借鉴财经报道,增强实用性 |
二、提倡理性思考,忌鼓动宣传 |
三、鼓励创业者写作分享经验 |
四、以社交网络深化报网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青报》大学生创业报道内容分析编码类目 |
附录二 2000年至2010年部分统计数据截图 |
致谢 |
(10)针对视障人群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1 创建新型教育环境,满足视障者网络学习需要 |
1.2.2 推广信息无障碍理念,促进残疾人教育发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无障碍教育网站设计依据 |
1.3.2 视障者的特点及对网站开发的启示 |
1.3.3 设计开发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 |
1.4 本文的组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概述 |
2.1 无障碍教育网站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视障者的概念界定 |
2.1.2 无障碍教育网站的作用和功能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2.2.1 国际上的研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依据 |
3.1 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
3.1.1 通用设计原则 |
3.1.2 全纳设计和全民设计原则 |
3.1.3 无障碍设计原则 |
3.1.4 其他原则 |
3.2 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技术依据 |
3.2.1 技术框架 |
3.2.2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
3.2.3 CSS 层叠样式表 |
3.2.4 SVG 可缩放矢量图技术 |
3.2.5 .NET 框架下的无障碍教育网站开发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4 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系统架构设计 |
4.1 系统用户的需求分析 |
4.2 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4.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4.2.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 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流程 |
4.4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4.1 系统总体构架 |
4.4.2 系统部署架构 |
4.5 系统功能架构 |
4.6 系统的详细设计 |
4.7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8 网站各部分需要实现的目标 |
4.8.1 主页 |
4.8.2 操作说明 |
4.8.3 读者教育 |
4.8.4 教学录音 |
4.8.5 自娱自乐 |
4.8.6 其他链接 |
4.9 本章小结 |
5 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实现 |
5.1 网站主要页面实现 |
5.1.1 首页设计 |
5.1.2 读者教育页面设计 |
5.1.3 自娱自乐页面设计 |
5.1.4 留言板页面设计 |
5.2 网站关键技术的实现 |
5.2.1 快捷键的设计 |
5.2.2 为图片提供同等内容的替换文字 |
5.2.3 调节文字大小 |
5.2.4 适当的使用层叠样式表呈现网页内容 |
5.2.5 PDF 文档的无障碍设计 |
5.2.6 在线语音合成技术 |
5.2.7 改变色彩对比度 |
5.3 本章小结 |
6 针对视障者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评估修改 |
6.1 评估工具 |
6.2 检测内容 |
6.3 检测结果 |
6.4 人工检测 |
6.5 分析与修改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总结与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让网页“另存为”失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研究[D]. 尚子明. 郑州大学, 2018(01)
- [2]数字虚拟情境中的设计审美研究[D]. 赖守亮.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3]《平面设计教程》翻译项目报告[D]. 胡刚伟. 广西大学, 2015(03)
- [4]基于开源软件的WebGIS研究与实现[D]. 张远. 云南大学, 2015(09)
- [5]基于Flex的成都电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孙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B电力公司企业客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俊.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请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金飞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8]基于JSP的校园管理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张志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9]《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创业者媒介形象研究[D]. 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10]针对视障人群的无障碍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 范瑾.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