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生活教育理论”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王艺霏[1](2022)在《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或由传教士零散传入中国,或由有识之士主动引入中国,经历了以零星介绍为主、以日本为中介和以美国为蓝本的三个传播阶段。在对相关文献史料爬梳整理后,发现这三个阶段虽然在传播动机、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单一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但都给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理念的交流以及实践的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启示当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加强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影响力。
姜大源[2](2021)在《德国职业教育思想溯源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全球楷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德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与源远流长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追溯古典、近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主流观点,从启蒙教育学和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其职业媒介、改革主导、现实转向的发展沿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熠熠闪光的反思图景,也为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涉及的教育与职业、科学与政治、职教与普教的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思考的轮廓。
马君,王盼盼[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主要是由国家政策引领,经历了"以俄为师"、批判学习、逐渐恢复、深化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五个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理论、推动职业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开阔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指导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比较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当代启示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学术体系、以特色为导向构建话语体系。
陈冉[4](2021)在《为职业而教育 ——杜威大学观再审视》文中研究说明
马欣璇[5](2021)在《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7.29-1932.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曾在德国多所中学任教,并且担任过德国慕尼黑市教育局局长、莱比锡大学教育学教授和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他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公民教育理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内容丰富,主要由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构成,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对于德国乃至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由于凯兴斯泰纳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他的公民教育理论受到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凯兴斯泰纳并没有僵化地继承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理念,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德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加以创新与超越。辩证客观地看待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既要看到其理论的突出特点、进步意义,以及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也要看到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包括因为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而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岳伦雯[6](2021)在《走出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迷途 ——基于德阳市A中学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探讨从未休止,2020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政策的出台又将劳动教育的关注度推至一个新的高点。劳动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一些负面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本文立足于对德阳市A中学的实际调查,发现学校劳动教育存在价值方向迷失的难题。因此,本文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价值进行探讨,试图从现实畸变中寻觅劳动教育价值的合理方向,以期优化完善学校劳动教育,助力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包含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设计。选题聚焦教育的热点问题,回应现实需要,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信息采集。第二部分,归纳总结出德阳市A中学当前面临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难题。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着宣扬“特色化”、手段“惩戒化”、内容“娱乐化”、理解“狭窄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第三部分,深入挖掘造成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迷失的成因。从认识层面出发,分析社会多元价值观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再从实践层面出发,以教育的三要素为思考方向,发现教育者的专业态度与理念、专业知识与能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殊性、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地位,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等诸多因素都对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合理取向造成了影响。第四部分,重审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从教育经典中追溯劳动教育的起点价值,结合劳动教育时代发展的丰富内涵,为其进行慎重的价值定位,把握学校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与终极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提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反映着人生的终极追求,即寻求自由与幸福。第五部分,探寻走出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迷途的路径。在价值分析基础上,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理论,从思想与实践两大层次上提出了重视劳动教育、培养积极劳动价值观、全方位树立劳动模范榜样、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条件等多条有关劳动教育价值合理取向的建议。劳动教育价值的探讨一直是学界较为复杂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教育学领域出发思考,辅以哲学、价值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分析依据,由于仅对德阳市A中学进行实地调研,所以问题与观点仅能反映一定“特殊性”,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王肖[7](2021)在《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两年教育部发布了多项关于促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将职业教育的重心从主要关注技能培训转移到技能训练与道德法治素质培养兼顾上来,说明职业人才的法治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但由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法律教育模式与观念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教学质量都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还在于大部分职业学校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课程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职业教育中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目标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针对职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如今已经普遍被应用于国内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这种教育理论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向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过程,最后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课程评价机制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形成了一套系统、有规律、不断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本文尝试运用目标导向理论解决中职法律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包括绪论总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对这一理论的教学实践应用已经逐渐普遍化,国内也产生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则具体说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即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该理论的定义原则及要求。说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是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依据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职法律课程的现状调查以及对中职法律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根本成因的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介绍将目标导向教育理论作为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的必要性及适用优势;第五部分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展开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围绕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四个原则和四个问题进行课程教学四个方面的方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以及动态的教学评估考核方式。最终形成系统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提高中职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第六部分即第五章是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对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改革,能够形成一套前所未有的,系统科学的中职法治教育模式,改变当前中职法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等教学问题,不仅关注了社会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工作需要并改善社会整体法治面貌。
李建楠[8](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钟飞燕[9](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锐[10](2021)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产业和新技能,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来了新的诉求。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职育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文件的颁布,不仅有助于提升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促进我国向技能型国家迈进。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动态性和阶段性。与此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需要加以纠正。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因而对其展开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层面的意义。明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也解决人才需求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价值取向也是课程开发所追求的方向,影响和决定着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然而,我国学术界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研究深度也有所不足,导致职业课程教育开发认知方面与现有国家期望达到的职业教育状态有所差距。因此,如何正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和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开发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本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主要明确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点。同时,详细的回顾了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旨在厘清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课程开发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价值取向与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基本概念,并阐述和分析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密切相关的三个典型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下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两个维度来探析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前文的问卷调查法和可视化分析法进一步来探析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偏离表现和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因素。第四部分: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价值取向主要归纳为四点:一是从开发理念上,充分体现全人发展的价值取向;二是从就业层面上,要充分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是从竞争上,要充分体现学习智能提高;四是从未来发展上,要充分体现职业核心素养。实现路径主要归纳为四点:一是建立多层分权制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机制;二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多元化格局;三是通过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开发团队;四是搭建国内国外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二、学习“生活教育理论”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生活教育理论”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播背景 |
二、传播的历程及其特点 |
(一)以零星介绍为主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00年之前) |
(二)以日本为中介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00—1910年) |
(三)以美国为蓝本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11—1949年) |
三、主要影响与当代启示 |
(一)主要影响 |
1. 为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
2. 推动了中外职业教育理念的交流。 |
3. 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实践的变革。 |
(二)当代启示 |
1. 从传播内容来说,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 |
2. 从传播者来说,要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 |
3. 从传播效果来说,要更加强调理论的影响力。 |
(2)德国职业教育思想溯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濡染:启蒙教育学与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
二、睿见:德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
(一)古典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媒介 |
1. 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大门[11] |
2. 斯普兰格: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职业教育[17] |
3. 费舍尔:教育与职业可以形成一个整体[22] |
(二)近代的职业教育思想:改革主导 |
1. 利特:基于辩证法反思的人格职业教育理论 |
2. 阿贝尔:基于社会学方法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 |
(三)现代的职业教育思想:现实转向 |
1. 布兰科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观点 |
2. 伦佩特:职业教育与解放教育学的诉求 |
3. 扎贝克:教育学职业与预期教育学的理论 |
三、浅言:德国职业教育思想溯源梳理中的点滴思考 |
(3)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俄为师”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1949—1956年) |
(一)传播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1. 对马列主义教育经典着作的翻译。 |
2. 对苏联最新职业教育理论动态的引介。 |
(二)传播的特点 |
1. 职业教育理论引进的“苏俄化”。 |
2. 职业教育理论的“附属化”。 |
3. 职业教育理论的“实效性”。 |
二、批判学习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1957—1977年) |
(一)传播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二)传播的特点 |
1. 开始打破“以俄为师”的局限。 |
2. 传播内容较为零散。 |
3. 传播过程一度中断。 |
三、逐渐恢复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1978—1995年) |
(一)传播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二)传播的特点 |
1. 传播数量和来源迅速增加。 |
2. 传播价值选择的去政治化。 |
3. 传播动机发生变化。 |
4. 传播途径立体化。 |
四、深化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1996—2009年) |
(一)传播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方法 |
(二)传播的特点 |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 传播结果本土化。 |
3. 传播载体多元化。 |
4. 传播速度更加及时。 |
五、内涵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2010年至今) |
(一)传播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二)传播的特点 |
1. 传播路径的双向性。 |
2. 传播平台高层次性。 |
3. 传播动机的时代性。 |
4. 传播视角的全局统筹性。 |
六、主要影响及启示 |
(一)主要影响 |
1. 开阔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
2. 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
3. 指导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 |
4. 促进了我国比较职业教育领域研究。 |
(二)当代启示 |
1.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 |
2.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学学术体系。 |
3. 以特色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学话语体系。 |
(5)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 |
2.1 个人人生经历 |
2.1.1 求学任教时期(1866-1895) |
2.1.2 从政改革时期(1895-1932) |
2.2 社会时代环境 |
2.2.1 政治与经济环境 |
2.2.2 思想文化与教育环境 |
2.3 理论知识背景 |
2.3.1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 |
2.3.2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公民教育思想 |
3.1.1 公民教育的概念 |
3.1.2 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3.1.3 公民教育的内容 |
3.2 劳作教育思想 |
3.2.1 劳作教育的含义 |
3.2.2 劳作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
3.2.3 劳作学校的组织与实施 |
3.3 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
3.3.1 公民教育是劳作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
3.3.2 劳作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总体评析 |
4.1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于裴斯泰洛齐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1.1 对于裴斯泰洛齐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1.2 对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鲜明特点 |
4.2.1 以生为本 |
4.2.2 注重实践 |
4.2.3 国家至上 |
4.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 |
4.3.1 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 |
4.3.2 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
4.3.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
4.3.4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
4.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
4.4.1 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 |
4.4.2 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
4.4.3 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 |
4.5 本章小结 |
5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
5.1 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
5.1.1 教育模式僵硬化 |
5.1.2 教育覆盖面狭窄 |
5.1.3 少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
5.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与我国思政教育价值追求的契合 |
5.2.1 与传统人格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
5.2.2 与当代德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
5.3 破解当前中国思政教育困境的思路 |
5.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 |
5.3.2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 |
5.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走出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迷途 ——基于德阳市A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热点聚焦:劳动教育的政策引导 |
1.1.2 回应现实:社会劳动技能、精神的匮乏 |
1.1.3 实习感悟:初中劳动教育价值发挥的特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劳动教育 |
1.4.2 教育价值 |
1.4.3 价值迷失 |
1.4.4 劳动价值观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
1.5.3 研究创新 |
2 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方向迷失 |
2.1 劳动教育宣扬“特色化” |
2.2 劳动教育手段“惩戒化” |
2.3 劳动教育内容“娱乐化” |
2.4 劳动教育理解“狭窄化” |
2.4.1 将劳动教育理解为劳动 |
2.4.2 将劳动教育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 |
2.4.3 将劳动教育理解为职业教育 |
3 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迷失的成因分析 |
3.1 社会多元价值观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 |
3.1.1 传统劳动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 |
3.1.2 现代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3.2 教育者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 |
3.2.1 教育者的专业态度与理念影响 |
3.2.2 教育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影响 |
3.3 学习者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 |
3.3.1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影响 |
3.3.2 教育过程中学生地位的影响 |
3.4 教育中介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影响 |
3.4.1 劳动教育内容的影响 |
3.4.2 劳动教育手段的影响 |
4 重审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 |
4.1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有价值 |
4.1.1 学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 |
4.1.2 学校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 |
4.1.3 学校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 |
4.2 学校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 |
4.2.1 学校劳动教育的经济价值 |
4.2.2 学校劳动教育的政治价值 |
4.2.3 学校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 |
4.3 学校劳动教育的个体价值 |
4.3.1 学校劳动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价值 |
4.3.2 学校劳动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价值 |
4.3.3 学校劳动教育的个体享用价值 |
5 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出路 |
5.1 全方位提升劳动教育的被重视度 |
5.2 积极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
5.3 劳动榜样模范的树立引导 |
5.4 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概述 |
(一)目标导向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2.泰勒原理(目标模式) |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 |
4.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
(二)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定义及原则要求 |
1.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定义 |
2.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原则及要求 |
(三)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教学设计 |
二、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 |
1.中职学校法律课程的涵义界定 |
2.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二)中职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法律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
2.法律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
3.法律课程教学方法相对传统 |
4.法律课程考核方式有待优化 |
(三)中职法律课程教学现存问题的根本成因 |
三、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
(一)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
1.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 |
2.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性质要求 |
(二)目标导向教育在中职法律课中的适用性 |
1.目标导向教育与中职法律课程的结合 |
2.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势 |
四、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一)清楚聚焦中职法律课程学习成果 |
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
2.根据培养目标明确中职法律课程教学目标 |
(二)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及课时 |
1.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
2.合理设置课时比例 |
(三)反向设计教学方法 |
1.目标成就教学法 |
2.案例教学法 |
3.模拟情境教学法 |
4.多媒体教学法 |
5.实践教学法 |
(四)动态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
1.评价层次全面化 |
2.评价内容科学化 |
3.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五、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以《维护宪法尊严》一章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
2.2.1 劳动能力提升 |
2.2.2 劳动形态变化 |
2.2.3 劳动范围拓展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 |
2.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课程 |
2.职业教育课程 |
3.课程开发 |
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
5.课程价值取向 |
6.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
(六)理论依据与启示 |
1.多元智能理论 |
2.人本主义理论 |
3.终身教育理论 |
(七)创新点 |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和方法 |
2.调查对象 |
3.调查问卷设计 |
4.数据的处理 |
5.问卷检验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1.调查数据归类分析 |
2.调查结果 |
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偏颇 |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偏颇的表现 |
1.课程过于注重社会本位价值 |
2.课程过于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
3.课程过于注重理论创新缺乏实践特色 |
(二)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 |
1.社会制约性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
2.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 |
3.教师队伍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
4.企业行业有效参与课程开发力度不足 |
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 |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 |
1.开发理念: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点 |
2.就业层面: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 |
3.竞争层面:要充分体现学习智能提高 |
4.发展层面:要充分重视综合素质提升 |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
1.建立多层分权制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机制系统 |
2.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格局 |
3.通过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开发团队 |
4.搭建国内国外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学习“生活教育理论”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J]. 马君,王艺霏. 职教论坛, 2022(01)
- [2]德国职业教育思想溯源初探[J].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6)
- [3]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J]. 马君,王盼盼. 职教论坛, 2021(11)
- [4]为职业而教育 ——杜威大学观再审视[D]. 陈冉. 西南大学, 2021
- [5]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D]. 马欣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6]走出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迷途 ——基于德阳市A中学的调查[D]. 岳伦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D]. 王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价值取向研究[D]. 吴锐. 延安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