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钯基体改性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锰

还原钯基体改性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锰

一、尿锰采用还原钯基体改进剂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论文文献综述)

那铎,郭莉莉,李辉,张重远[1](2021)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痕量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痕量物质的准确分析是控制重大风险的技术保障,对材料使役性能以及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利用被测元素原子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GFAAS在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原子化器中的程序升温过程、高分辨连续光源技术和化学基体改进技术等。随后,介绍了其在纳米材料痕量表征和金属材料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列出主要技术参数,并指出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分析方法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重点结合本课题组工作,整理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温合金杂质的现行标准体系及应用进展。

黄卓伟[2](2021)在《一种新的混合型基体改进剂在尿锰测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型基体改进剂用于尿中锰的测定。方法:采用横向加热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HNO3+0.5%Trion-X+PdCl2+Mg(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尿样经1:1稀释后直接进样测定。结果:尿锰在0~2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599C+0.006883,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0.60μg/L,回收率为106.6%~113.6%,变异系数在2.86%~4.32%之间。结论:该混和型基体改进剂可以显着提高尿锰测定的灰化温度,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一种良好的基体改进剂,用于临床大量尿样中锰的测定,取得良好的结果。

高二伟[3](2020)在《城市老年人尿金属浓度和食物摄入模式对高尿酸血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尿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究尿中多种金属的浓度与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深圳市老年相关疾病队列(The Shenzhen Aging Related Disorder Cohort)的基线人群9411名(≥60岁,有深圳市户籍),先排除自报肾病者36人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 L/min per 1.73m2的1022人,又剔除本研究中相关信息缺失的1845人后,最终有6508人纳入本研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尿中24种金属的浓度。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了尿中多种金属的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进一步评估了尿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当校正了高尿酸血症的传统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态、主动吸烟、被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体质指数和尿肌酐浓度)后,研究结果显示尿钒、铬、铁、镍、锌或砷的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存在显着性相关。将尿钒、铬、铁、镍、砷和锌的浓度同时纳入多金属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并调整与单金属模型相同的混杂因素后,其结果提示:尿钒、铁、镍、锌或砷的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显着性相关,这些尿金属浓度每升高一个IQR,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为0.88(95%CI:0.81~0.95)、0.73(95%CI:0.67~0.80)、0.91(95%CI:0.84~0.98)、1.48(95%CI:1.33~1.66)、1.33(95%CI:1.21~1.45),但未见尿铬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P>0.05)。RCS样条函数提示:仅见尿钒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负向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for overall<0.05,Pfor nonlinear<0.05)。结论:该老年人群的尿钒、铁或镍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性,其尿浓度每升高一个IQR,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为0.88(95%CI:0.81~0.95)、0.73(95%CI:0.67~0.80)、0.91(95%CI:0.84~0.98);但是,尿锌或砷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则呈正相关性,尿锌或砷浓度每升高一个IQR,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为1.48(95%CI:1.33~1.66)、1.33(95%CI:1.21~1.45)。尿钒浓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呈负向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第二部分食物摄入模式及与尿金属浓度的交互作用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目的:探究老年人的食物摄入模式及与尿金属浓度的交互作用对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人群,先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进一步用因子分析法确定食物摄入模式,再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摄入模式及与尿金属浓度的交互作用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当校正了与本论文第一部分中单金属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相同的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不同类别食物摄入频次亚组中,摄入大米类、海鱼类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性;摄入小麦类、蛋制品、奶制品、豆制品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性。进一步用因子分析获得淡水虾/蟹-淡水贝-头足类、海鱼-海虾/蟹-海贝类、小麦类、蛋-奶类、蔬菜类、咸菜-熏肉类和淡水鱼类7类食物摄入模式。当校正了与本论文第一部分中单金属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相同的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当以各种食物摄入模式评分<P25组为参照时,P50~和P75~组小麦类摄入模式的调整的OR值分别为0.85(95%CI:0.73~0.99)和0.77(95%CI:0.66~0.90);P50~和P75~组蛋-奶类摄入模式的调整的OR值分别为0.75(95%CI:0.64~0.88)和0.79(95%CI:0.67~0.92);未见其他类食物摄入模式评分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此外,尿钒、铁或镍浓度与小麦类或蛋-奶类摄入模式的相加交互作用均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降低呈相关性;尿锌或砷浓度与小麦类或蛋-奶类摄入模式的相加交互作用均与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增高呈相关性。结论:小麦类或蛋-奶类摄入模式可能与高尿酸血症低风险存在显着性相关。尿钒、铁或镍浓度与小麦类、蛋-奶类摄入模式的相加交互作用均可能与高尿酸血症低发生风险存在关联性;尿锌或砷浓度与小麦类、蛋-奶类摄入模式的相加交互作用可能与高尿酸血症高发生风险存在关联性。

杨福成,施丝,屈亚平,裴雯,杜航[4](2020)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锰标准方法改进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锰的标准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工作曲线法代替标准曲线法,在测定中加入硝酸钯基体改进剂。结果方法改进后显示,锰浓度在0.0~12.0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7 50 x+0.000 2(y为吸光度值,x为锰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12μg/L,定量下限为0.3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15%,回收率为98.6%~105.0%。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具有线性好、背景吸收低,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高,峰型好、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尿中锰浓度的测定。

方若丹[5](2020)在《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痕量铬、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铬、锰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机体摄入过量铬、锰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中,铬中毒可导致过敏性哮喘、腐蚀性肠胃炎、肾损伤、皮肤溃疡、鼻中隔穿孔以及肺癌等,慢性锰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如四肢僵硬、语言障碍等。体内的铬主要蓄积在肝、肾、骨、脾和肺中,吸收的铬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尿铬可作为近期反映接触铬的生物监测指标。我国职业接触尿总铬的生物接触限值为30μg/g肌酐,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规定的生物接触指数为25μg/L(工作周末的班末)和10μg/L(班中)。体内的锰绝大部分经消化道由粪便排出,少量随尿排出。当尿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作为接触锰和诊断的参考指标,也可作为驱锰效果的观察指标,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 3-2006)已将尿锰作为职业健康检查中的选检项目,但未制定其限值。目前尿中铬、锰测定常用方法主要是用基体改进剂稀释尿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直接进样测定,测定结果受尿样基体影响较大,低浓度尿样无法测定,仅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尿铬、锰的测定。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尿中痕量铬、锰的方法,为职业及非职业接触人群尿中这两种金属的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1)尿中铬前处理方法:以甲醇为分散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为萃取剂,萃取尿中铬。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对方法学性能指标进行实验研究。(2)尿中锰前处理方法:以乙醇为分散剂,8-羟基喹啉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6])为萃取剂,萃取尿锰。通过单因素轮换试验,探究浸螯合剂、分散剂以及萃取剂种类及用量、萃取p H、萃取时间、洗脱液用量、时间等条件,探究方法学性能指标。(3)萃取后尿中铬和锰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志愿者尿样测定,使用浓度为1000μg/L的铬溶液喂养SD大鼠,代谢笼收集大鼠尿液,测定大鼠尿液中铬的含量,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实用性。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判断影响不确定度的关键环节。结果(1)尿中铬:取3.0 mL尿样置于消化管中,加入1 m L硝酸,1mL过氧化氢,放入自控电热消化器,消化至液体无色透明,剩0.5 mL左右,转移至10 m L玻璃离心管中,定容至3.0 m L,摇匀,加入0.6 m L NH3/NH4Cl缓冲溶液,再加入670μL[Hmim][PF6]-APDC-CH3OH混合溶液,超声25 min后,4000 r/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加入200μL无水甲醇充分溶解沉淀,直接进样10μL在石墨炉工作条件下测定。尿中铬在0.0~8.0μg/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检出限为0.25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0.6%~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1.12%~7.45%。大学生志愿者尿铬浓度范围为1.78μg/L~11.85μg/L。使用浓度为1000μg/L的铬溶液喂养SD大鼠,代谢笼收集大鼠尿液,24小时收集约5 mL尿样,当天测定,连续喂养10天,测得大鼠尿铬浓度范围为7.5μg/L~158.1μg/L。(2)尿中锰:取3.0 m L尿样置于10 m L玻璃离心管中,加入0.6 m L NH3/NH4Cl缓冲溶液,再加入510μL[Omim][PF6]-8-羟基喹啉-C2H5OH混合溶液,超声10 min后,4000 r/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加入200μL 10%硝酸,在涡旋混合仪上振荡4 min后,4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直接进样10μL测定。在此条件下,尿锰在0.0~1.6μg/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03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90%~96.50%,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84%。按照试验方法测定24份大学生志愿者尿样,结果显示,志愿者尿锰浓度范围为0.20μg/L~0.44μg/L。对0.5μg/L示例尿样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为0.0609μg/L。结论(1)构建了尿中铬、锰的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富集效率高、灵敏度高、绿色环保的特点。(2)建立的新方法适用于职业及非职业接触人群尿中痕量铬、锰含量的检测。(3)新方法的各项检测性能指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10.5-2008)的标准要求。(4)通过对大鼠代谢尿样和志愿者尿样进行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实用价值,可为尿中痕量铬、锰的含量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钱行[6](2017)在《原子吸收法测定肉中铅含量的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肉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肉制品的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消费者也非常的关注。重金属污染是肉制品安全的重要部分,检测机构对于肉制品中重金属检测力度也是越来越严格,但是针对原子吸收法检测肉制品中重金属含量,其中所使用的升温程序以及添加的基体改进剂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多数情况下以经验为主,而不合理的检测方法必然会使待测元素有一定的损失,这就容易产生偏差,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以酱卤肉为原料,用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三种前处理方法,以及硝酸镁+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钯、硝酸钯+硝酸镁和硝酸钯+磷酸二氢铵五种基体改进剂检测样品中Pb的含量,以检测差值和样品加标回收率为指标,研究肉样中Pb元素的含量在检测过程中的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和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等关键工艺技术,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技术参数,为提高检测准确性提供理论指导。具体研究成果如下:一、基体改进剂检测条件优化结果:1、硝酸镁+磷酸二氢铵检测条件:灰化温度:750℃,原子化温度:1680℃,基体改进剂添加量:3μL。2、磷酸二氢铵检测条件:灰化温度:680℃,原子化温度:1440℃,基体改进剂添加量:3μL。3、硝酸钯检测条件:灰化温度:820℃,原子化温度:1670℃,基体改进剂添加量:4μL。4、硝酸钯+硝酸镁检测条件:灰化温度:860℃,原子化温度:1890℃,基体改进剂添加量:3μL。5、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检测条件:灰化温度:830℃,原子化温度:1680℃,基体改进剂添加量:3μL。硝酸镁+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钯、硝酸钯+硝酸镁和硝酸钯+磷酸二氢铵分别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鸡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检测,检测差值分别为:0.0321μg/L、0.0054μg/L、0.0401μg/L、0.9215μg/L、0.0151μg/L。其中加入磷酸二氢铵基体改进剂使得检测差值达到最小范围,减少误差。二、样品加标回收:1、干法灰化: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76.17%-84.67%。2、湿法消解: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86.88%-97.55%。3、微波消解: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89.53%-97.87%。通过对样品加入Pb标准物质检测回收率,对比三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微波消解回收率比传统的干法灰化回收率更高,表明使用此前处理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且稳定。

柯洋丽,蒋家保[7](2017)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基体改进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基体改进剂进行比较。方法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比较硝酸、硝酸钯、硝酸铵、硝酸钙、硝酸-硝酸镁-吐温,5种不同基体改进剂效果,优选效果好的基体改进剂。结果以1.0%硝酸-0.1%硝酸镁-1.0%吐温-80作基体改进剂效果最好,灰化温度在800℃1 100℃时吸光度值无明显变化。在0μg/L6μg/L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3μg/L,精密度RSD为1.8%3.3%,加标回收率为93.3%110.0%。结论以1.0%硝酸-0.1%硝酸镁-1.0%吐温-80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适合批量尿样中锰的检测。

刘晓东[8](2016)在《氯乙烯生物标志物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氯乙烯(VCM)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合物,我国是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大国,由氯乙烯共聚物合成的性能各异的树脂在我国各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氯乙烯毒性较大,可以对心、肺、脑、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毒性,长期接触可致肝脏和脾脏损害、肢端溶骨症;氯乙烯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可致肝血管瘤,1987年氯乙烯单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氯乙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10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20mg/m3,国内外尚未制定氯乙烯代谢产物的职业生物接触限值,为制定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提供技术基础特进行本研究。氯乙烯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以原型形式随呼吸经肺排出体外,其余部分主要在肝脏中通过肝乙醇脱氢酶(ADH2)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是CYP2E1)代谢转化,其代谢终产物氯乙酸、羟乙基半胱氨酸、亚硫基二乙酸(TDGA)由尿液排出体外;氯乙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产物(主要为CEO和CAA)可以与DNA等大分子物质发生烷化反应,形成εdA、7-(2’-氧代乙基)鸟嘌呤、εdC和N2,3εdG四种DNA加合物。研究表明,尿液中的TDGA含量与氯乙烯的外暴露浓度具有强相关性,其可以作为氯乙烯的暴露生物标志物,但目前缺乏前处理简单、操作便捷、适于推广的检测方法。目前有研究认为氯乙烯导致的εdA DNA加合物可以作为氯乙烯的生物有效剂量标志物,而其所致的εdC DNA加合物是否能作为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则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本文建立了氯乙烯代谢产物TDGA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法,初步探讨εdA和εdC作为氯乙烯生物标志物的适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建立了测定尿液中TDGA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尿液样品经离心、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由AS19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与外标法定量。标准曲线的测定范围为0.05-50μg/ml,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为0.10μg/ml,方法定量下限为0.30μg/ml,批内精密度为1.3%-5.1%,批间精密度为0.50%~8.8%,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0.1%-104.2%。样品在-20℃条件下可保存14 d。样品中共存和可能共存的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及其它内源性离子化合物均不干扰其测定。采用该法对氯乙烯职业接触和对照组人员尿中的TDGA进行了检测应用,结果显示氯乙烯职业接触组大部分都能检测出TDGA,而对照组TDGA均小于方法检出限。2.以职业暴露氯乙烯操作工为接触组和非职业暴露的相似工龄的职业行政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同位素内标[15N5]-εdA和[15N3]-sdC UPLC-ESI-MS/MS方法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员的血液中氯乙烯DNA加合物εdA、εdC进行了检测,以离子色谱法对尿中的TDGA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血样中εdA和εdC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血样中εdA和εdC水平,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εdA和εdC水平具有显着相关性:未发现吸烟、饮酒和年龄对εdA和εdC的水平有显着的影响;初步验证了εdA、εdC作为氯乙烯暴露标志物的适用性。

卢丽,刘二龙,韦晓群,谢力,刘江晖,谢湘娜,覃小燕[9](2016)在《超级微波消解-直接定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总砷》文中认为建立了食用油中总砷的超级微波消解-直接定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采用超级微波消解对食用油进行消化前处理,赶酸后直接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 m L刻度,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总砷。结果表明:在方法条件下标准曲线在2.540 ng/m L砷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3.0%,定量限为0.032 mg/kg,加标回收率为86.80%99.63%。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食用油中总砷的测定。

黄文锋,陈创钦,杨桓照[10](2014)在《优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尿锰的方法研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锰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和灰化,优化升温程序对基体改进剂的筛选,将最佳的基体改进剂加入尿样后,调整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的最好状态,直接测定。结果测定浓度在0μg/L15μ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9%90.7%,变异系数<10%,检出限为0.25μg/L0.39μg/L。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尿中锰含量的测定。

二、尿锰采用还原钯基体改进剂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锰采用还原钯基体改进剂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痕量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进展
    1.1 常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
    1.2 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
2 基体改进剂的添加与原子化效率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3.1 纳米材料痕量分析与粒径评估
    3.2 在金属材料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4 结语

(2)一种新的混合型基体改进剂在尿锰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1.1 仪器
        1.1.2 试剂
    1.2 仪器条件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石墨炉升温条件的选择
    2.2 不同基体改进剂的影响
    2.3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2.4 精密度实验
    2.5 回收率实验
    2.6 干扰试验
    2.7 样品测定

(3)城市老年人尿金属浓度和食物摄入模式对高尿酸血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尿金属浓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食物摄入模式及与尿金属浓度的交互作用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尿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锰标准方法改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仪器工作条件
    1.3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
    1.4 实验方法
        1.4.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1.4.2 样品处理
        1.4.3 样品测定
2 结果
    2.1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2.2 石墨炉温度条件的选择
    2.3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2.5 改进方法与标准方法的比较
    2.6 共存多种离子对本方法的干扰试验
    2.7 实际样品检测
3 讨论

(5)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痕量铬、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铬
    1.1 实验部分
        1.1.1 试剂与材料
        1.1.2 仪器
        1.1.3 仪器工作条件
        1.1.4 试验方法
        1.1.5 工作曲线配制
    1.2 结果与讨论
        1.2.1 最佳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1.2.1.1 螯合剂、分散剂种类
        1.2.1.2 萃取剂种类
        1.2.1.3 APDC、CH_3OH及[Hmim][PF6]用量
        1.2.1.4 萃取pH的选择
        1.2.1.5 萃取时间的选择
        1.2.2 方法性能学指标
        1.2.2.1 方法工作曲线线性及检出限
        1.2.2.2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1.2.2.3 干扰实验
        1.2.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2 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仪器
        2.1.3 仪器工作条件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5 样品测定方法
        2.1.6 工作曲线配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最佳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2.2.1.1 螯合剂、分散剂种类
        2.2.1.2 萃取剂种类
        2.2.1.3 C_2H_5OH、8-羟基喹啉及[Omim][PF6]用量
        2.2.1.4 萃取时间的选择
        2.2.1.5 萃取pH的选择
        2.2.1.6 反萃取时间的选择
        2.2.2 方法性能学指标
        2.2.2.1 方法工作曲线线性及检出限
        2.2.2.2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2.2.2.3 方法应用
        2.2.3 测量不确定度
        2.2.3.1 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2.2.3.2 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2.2.3.3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2.2.3.4 DLLME前处理引入的不确定度
        2.2.3.5 重复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
3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痕量金属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原子吸收法测定肉中铅含量的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肉样铅污染及危害
    1.2 铅检测方法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1.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3 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元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1.3.1 光谱干扰
        1.3.2 化学干扰
        1.3.3 电离干扰
        1.3.4 物理干扰
    1.4 基体改进剂及其研究进展
        1.4.1 基体改进剂研究现状
        1.4.2 基体改进剂分类
        1.4.3 基体改进剂作用机理
    1.5 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1.5.1 干法灰化
        1.5.2 湿法消解
        1.5.3 微波消解
    1.6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材料方法
    3.1 原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1.1 原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实验设计
        3.2.1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3.2.2 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检测条件优化
        3.2.3 干法灰化处理
        3.2.4 湿法消解处理
        3.2.5 微波消解处理
    3.3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硝酸镁+磷酸二氢铵对铅元素检测效应的影响
        4.1.1 对灰化温度的影响
        4.1.2 对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4.1.3 对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的影响
    4.2 磷酸二氢铵对铅元素检测效应的影响
        4.2.1 对灰化温度的影响
        4.2.2 对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4.2.3 对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的影响
    4.3 硝酸钯对铅元素检测效应的影响
        4.3.1 对灰化温度的影响
        4.3.2 对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4.3.3 对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的影响
    4.4 硝酸钯+硝酸镁对铅元素检测效应的影响
        4.4.1 对灰化温度的影响
        4.4.2 对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4.4.3 对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的影响
    4.5 硝酸钯+磷酸二氢铵对铅元素检测效应的影响
        4.5.1 对灰化温度的影响
        4.5.2 对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4.5.3 对基体改进剂添加量的影响
    4.6 原子吸收石墨炉条件优化
        4.6.1 硝酸镁+磷酸二氢铵原子吸收条件优化
        4.6.2 磷酸二氢铵原子吸收条件优化
        4.6.3 硝酸钯原子吸收条件优化
        4.6.4 硝酸钯+硝酸镁原子吸收条件优化
        4.6.5 硝酸钯+磷酸二氢铵原子吸收条件优化
    4.7 不同基体改进剂检测效果
    4.8 不同前处理检测效果
        4.8.1 样品检测
        4.8.2 样品加标测回收率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基体改进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仪器工作条件
        1.2.2 石墨炉升温程序
        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1.2.4 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测定
        1.2.5 计算公式:
2 结果
    2.1 不同基体改进剂效果比较
    2.2 石墨炉升温程序的选择
    2.3 干扰试验
    2.4 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尿锰检测结果对照试验
    2.5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2.6 精密度
    2.7 加标回收率试验
    2.8 方法的应用
3 结论

(8)氯乙烯生物标志物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氯乙烯概述
    3 亚硫基二乙酸(TDGA)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3.1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3.2 伏安法
        3.3 毛细管电泳法
        3.4 液相-质谱联用法
    4 氯乙烯的DNA加合物
第一部分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的亚硫基二乙酸
    1 前言
        1.1 固相萃取法概述
        1.2 离子色谱法概述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2.2 色谱条件
        2.3 样品采集、运输与保存
        2.4 尿液的前处理方法
        2.5 标准曲线的配制和样品测定
        2.6 尿样密度的校正
    3 结果与讨论
        3.1 检测方法的选择
        3.2 离子色谱条件的优化
        3.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3.4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5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3.6 准确度实验
        3.7 精密度实验
        3.8 样品稳定性实验
        3.9 干扰实验
    4 实际样品测定
    5 小结
第二部分 氯乙烯暴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
        3.2 试剂
        3.3 标准品的合成
        3.4 标准品的纯化
        3.5 标准品的定量
        3.6 样品处理
        3.7 仪器条件
        3.8 标准曲线的配制
        3.9 血样中εdA和εdC以及尿液中TDGA含量的检测
        3.10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2 样品中εdA、εdC、TDGA测定结果
        4.3 样品中εdA、εdC和TDGA统计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选择
        5.2 Etheno-DNA加合物指标的选择
        5.3 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的选择
        5.4 氯乙烯暴露生物标志物分析
    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 发表文章一
附录二 发表文章二
附录三 综述
附录四 个人简介

(9)超级微波消解-直接定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总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标准曲线绘制
        1.2.3 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条件
        1.2.4 样品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消解方式选择
    2.2 定容体积的选择
    2.3 检出限与定量限
    2.4 精密度和回收率
3 结论

(10)优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尿锰的方法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
        1.2.2 样品处理
        1.2.3 试剂空白
        1.2.4 标准系列溶液配制
        1.2.5 仪器工作条件
        1.2.6 样品测定
        1.2.7 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2.2 Triton X-100用量的选择
    2.3 硝酸用量的选择
    2.4 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
        2.4.1 三磁场塞曼与传统的交变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的比较
        2.4.2 标准曲线
    2.5 准确度和精密度
    2.6 检出限和检出限的不确定度
        2.6.1 检出限
        2.6.2 检出限的不确定度
    2.7 样品的稳定性
3 结论

四、尿锰采用还原钯基体改进剂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痕量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J]. 那铎,郭莉莉,李辉,张重远. 冶金分析, 2021(08)
  • [2]一种新的混合型基体改进剂在尿锰测定中的应用[J]. 黄卓伟.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1(01)
  • [3]城市老年人尿金属浓度和食物摄入模式对高尿酸血症影响的研究[D]. 高二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锰标准方法改进探讨[J]. 杨福成,施丝,屈亚平,裴雯,杜航.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03)
  • [5]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痕量铬、锰研究[D]. 方若丹.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6]原子吸收法测定肉中铅含量的方法优化研究[D]. 钱行.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锰的基体改进剂[J]. 柯洋丽,蒋家保.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07)
  • [8]氯乙烯生物标志物测定方法研究[D]. 刘晓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02)
  • [9]超级微波消解-直接定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总砷[J]. 卢丽,刘二龙,韦晓群,谢力,刘江晖,谢湘娜,覃小燕. 中国油脂, 2016(06)
  • [10]优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尿锰的方法研讨[J]. 黄文锋,陈创钦,杨桓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23)

标签:;  ;  ;  ;  ;  

还原钯基体改性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