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夜节律神经元的神经生物学(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娇[1](2021)在《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失眠症是典型的节律紊乱疾病,发病率高达48%,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安眠药如艾司唑仑等苯二氮草类药物可延长睡眠时间,但存在困倦、疲劳等日间功能损害。最新研究提示,线粒体能量代谢具有显着的近日节律,其功能失调与睡眠-觉醒节律及能量代谢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昼精夜瞑”是人体良好的睡眠节律,当机体失眠时,会伴随睡眠节律紊乱如入睡难、早醒和日间功能不足的症状。课题组发现,基于“从肝论治失眠症”处方的四逆酸枣仁汤具有较好疗效,不仅有助于夜间睡眠质量的改善,而且较艾司唑仑等苯二氮草类安眠药物在改善日间功能方面也有优势。综上,结合《素问·五藏生成篇》“卧则血归于肝”及中医理论对人体能量节律的认识,提出“基于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机体睡眠-觉醒节律干预失眠症以达到‘昼精夜瞑’的治疗目标是中医的特色优势,其现代生物学基础与线粒体能量调节机制的昼夜节律有关”的假说。本研究拟以线粒体动力学指标节律变化为核心,临床试验与基础实验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核心体温、红外、CPC心肺耦合、基因蛋白检测等技术,以艾司唑仑为对照药,探讨四逆酸枣仁汤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疗效和机理。方法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纳入艾司唑仑相较于安慰剂或空白组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使用Revman 5.4、Stata MP14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疲劳、日间功能、不良反应;次要结局指标: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等睡眠因子。并且,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回顾性分析2011-2021十年中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艾司唑仑片的使用状况,对用药频度(DDDs)、处方占比、研究地区等指标进行汇总分析。临床试验:通过横断面临床试验设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招募失眠患者,基于CPC心肺耦合技术、FS-14量表(Fatigue Scale-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失眠患者的日间疲劳及夜间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期掌握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病例系列临床试验设计,对失眠就诊患者日间疲劳、睡眠质量进行干预前后对照(0周、2周、4周),并于8周时进行随访。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和监测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改善效果。实验研究:通过腹腔注射PCPA复制失眠症大鼠模型,通过翻正实验评价失眠模型。此后给予艾司唑仑阳性对照药和四逆酸枣仁汤进行干预,通过核心体温(昼夜取6个时间点测量)、红外热成像(昼夜取11个时间点测量)技术评价大鼠的睡眠-觉醒情况与宏观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的相关性;通过蛋白印记表达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素酶法,探讨大鼠12:00及24:00下丘脑周期基因Per1、Per2、Bmal1与全脑ATP、线粒体动力学蛋白(Mfn1、Mfn2、Opa1、Drp1、Fis1)昼夜表达的相关性并评价四逆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并联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艾司唑仑及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大鼠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及血清LDH、CK、BUN的含量变化。结果文献研究:关于艾司唑仑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发现,疲劳、运动减退、嗜睡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项研究指出,与安慰剂相比,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后吞咽功能下降,表现为服用艾司唑仑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上升,EAT-10评分上升,VFSS评分下降。2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发现,艾司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1项研究指出艾司唑仑1mg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高于安慰剂组43%。关于夜间睡眠情况的数据3项研究无法进行META分析,3项研究提示艾司唑仑组对于睡眠质量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1项关于艾司唑仑与空白组对照的实验指出,艾司唑仑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睡眠障碍伴高血压患者的次日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对于患者失眠治疗有效率88%高于空白对照组68%(P<0.05)。(2)近十年国内艾司唑仑的使用量居高不下,处方量大、占比高,处方占比排序在二类精神药品中多处于前列(排序在第1、2位),处方占比多超过10%,甚至部分研究占比量高达80%。临床试验:(1)横断面结果显示,87%的失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力疲劳,98%的失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体力疲劳,90.3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间功能损害;PSQI日间功能因子和FS-14关系紧密(509,P<0.01);PSQI日间功能因子和CPC睡眠质量评估系统获取的熟睡时间(即稳定睡眠期,对应CPC分析中的高频部分)密切相关(.851,P<0.01),FS-14脑力疲劳因子与睡眠总时间密切相关(.508,P<0.01)、REM(.488,P<0.01)密切相关。(2)四逆酸枣仁汤对失眠症患者干预4周,并于8周随访:FS-14总得分逐渐减小,干预2周后得分5.63分降至4.83(P>0.05)、4周2.91分(P<0.01)、8周1.54分(P<0.01)。脑力疲劳因子得分范围为0-6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2.83分下降至2.28分(P>0.05),第4周1.75分(P<0.01),8周0.81 分(P<0.01)。体力疲劳因子得分范围为0-8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5.63分降至4.83分(P>0.05),第4周2.91分(P<0.01),第8周1.55分(P<0.01)。日间功能因子得分范围0-3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2.03分下降至1.45分(P<0.05),干预4周后降至1.00分(P<0.01),8周随访时1.09分(P<0.01)。实验研究:(1)大鼠宏观能量指标(核心体温、红外热成像)的昼夜变化监测:昼夜24小时平均取6个时间点(4:00、8:00、12:00、16:00、20:00、24:00)进行核心体温测量,正常组大鼠核心体温存在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与既往研究规律一致,即核心体温下降则诱导入睡,核心体温上升则诱导觉醒:12:00四组大鼠体温达到昼夜最低值,正常组36.93℃,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核心体温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体温降低(P<0.05),中药组体温降低(P<0.01)。8:00、16: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体温降低,仅8:00西药组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4:00、20: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上升趋势减缓,体温低于正常组。24: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低于正常组(P<0.01),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体温上升(P>0.05)。昼夜24小时取11个时间点进行尾部红外测量,正常组大鼠尾部温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与其它时间点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尾部温度呈现昼夜振荡,即以12:00为波谷、以24时为周期的类余弦曲线,12:00大鼠尾部温度出现最低值25.00℃,和12:00相比,大鼠尾部2:00、20:00、22:00温度升高(P<0.05)。12:00各组大鼠尾部温度处于最低值,正常组尾部温度26.88℃,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尾部温度降低(P>0.05)。(2)大鼠全脑节律基因、ATP和线粒体动力学指标的昼夜表达变化:正常组大鼠下丘脑Per1、Per2、Bmal1 mRNA表达量呈现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失眠模型大鼠Per1、Per2、Bmal1 mRNA表达量发生节律紊乱,经药物干预后,节律恢复。节律基因表达的组间比较: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Per1、Per2、Bmal1 mRNA的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和模型组大鼠相比,西药组Per1、Per2、Bmal1 mRNA表达有增加的趋势(P>0.05),中药组大鼠Per1、Per2、Bmal1 mRNA表达增加(P<0.01)。12: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Per1、Bmal1 mRNA表达有升高的趋势(P>0.05),Per2表达增加(P<0.01);和模型组大鼠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 Per1、Per2、Bmal1 mRNA 表达均下降(P<0.05)。节律基因表达的昼夜比较:大鼠下丘脑Per1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1),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er 2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0.01)。Bmal1正常组的24:00表达量相较于12:00有升高趋势(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0.01)。ATP含量组间比较: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ATP的含量降低(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全脑ATP水平均有上升趋势,且中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12: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ATP的含量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含量降低(P>0.05),中药干预后ATP含量降低且低于正常组(P>0.05),且中药干预后ATP含量降低且低于正常组。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组间比较:正常组大鼠全脑线粒体动力学蛋白表达量呈现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而失眠模型大鼠线粒体动力学蛋白昼夜差异趋势不变,差异量增加,药物干预后,差异量减小。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失眠模型大鼠Opa1、Fis1、Mfn2表达量有升高趋势(P>0.05),和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表达量降低(P<0.01)。12:00各组线粒体相关蛋白Drp1、Fis1、Mfn1、Mfn2、Opa1的表达量趋势平稳(P>0.05)。线粒体动力学蛋白昼夜比较:大鼠全脑Opa1、Fis1、Mfn2蛋白表达量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仍高于12:00,节律趋势更加明显(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均高于12:00,但差异量变小(P>0.05)。Mfn1、Drp1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西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3)失眠大鼠活动期疲劳指标的测定:24:00和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前额叶Opa1、Fis1、Mfn2、Drp1的蛋白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Mfn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Opa1、Fis1、Mfn2、Drp1蛋白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Mfn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中药组Opa1、Fis1、Mfn1、Drp1蛋白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5),甚至低于正常组(Drp1)。24:00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LDH、CK含量升高(P<0.05),BUN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血清CK、BUN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LDH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中药组LDH、CK、BUN含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且LDH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从人体昼夜节律和能量代谢的角度可以发现“从肝论治失眠”的潜在机制。其机制在于中医肝对于能量代谢节律的调控,通过这种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进而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外也明显改善患者日间疲劳。(1)失眠症患者存在日间功能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PSQI日间功能与CPC深睡眠时间有关,脑力疲劳与REM和浅睡眠时间有关。(2)基于“从肝论治失眠”出发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后可以达到“昼精夜瞑”的疗效,具有可观的远期疗效。(3)PCPA失眠核心体温昼夜节律的振幅减小,相位不变,活动期功能受到损害,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宏观层面紊乱的能量代谢节律得到恢复。(4)PCPA失眠大鼠在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可通过干预下丘脑节律基因的昼夜表达进而调控全脑微观线粒体动力学的昼夜节律,使得ATP供能重回平衡,以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5)四逆酸枣仁汤可以消除失眠大鼠活动期的脑力与体力疲劳水平,其机制或是调节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的表达。
李凌香[2](2021)在《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从“疾病-症状群表型网络-中药靶标网络-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角度,利用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探索症状群分类方法、有效核心方发现方法和失眠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等研究,以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方法(1)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中有效病例数据判断方法:应用已有的结构化失眠临床诊疗数据,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与质量控制方法,对多个医师队列的失眠患者人群特点进行分析与疗效评价,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消除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合并疗法等混杂因素得到了均衡的有效病例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挖掘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失眠有效病例的刻下症和辨证论治清单进行处理,提取高质量规范化症状谱,再将高频症状导入孔明灯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探究失眠症状群分类及辨识规则。采用Gephi软件对处方进行社区划分,然后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中的层次核心结构网络提取算法挖掘有效核心方药;采用比值比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判断有效核心方药与症状群的对应情况。(3)失眠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参照UMLS进行相关术语规范,然后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失眠疾病基因、症状基因、中药-化合物-靶标,再导入STRING平台中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拓扑结构分析,并在DAVID平台对网络模块中的Hub节点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功能特征。并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初步验证,验证方法有:①症状群-基因、有效核心方药-靶标与失眠西药靶标取交集;②有效核心方药-靶标映射失眠西药作用通路;③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与有效核心方药-靶标网络,二者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3种方式对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进行初步验证。(4)失眠症状群差异基因分析方法: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具有失眠典型症状群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基因差异性表达情况;采用cluster Profiler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探索失眠症不同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是否一致,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的方式进行双重验证。研究结果(1)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分析各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基线特征(性别、失眠症状特点、伴随焦虑与抑郁情况等),结果9个队列共有994例患者,2697诊次数据。失眠患者均呈现出性别的差异,为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脑力劳动群体,文化程度以中、高级居多,多数人居住情况为同住。失眠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日间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按照治疗前后PSQI与SE的改善情况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医师Ⅰ队列的有效率最高为91.9%,其次是医师H为63.5%、医师F为62.4%和医师D为62.1%,共有500例有效病例与471例无效病例,经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得到了相匹配的340个疗效有效和340个疗效无效的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通过对失眠有效病例的症状群分类和相应有效核心处方的挖掘分析,得到失眠常见的5个症状群及其相应的核心方药:①症状群Ⅰ(反映心脾两虚病机):眩晕、纳少、嗳气、心悸、神疲乏力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芪、当归、白芍、百合、酸枣仁等。②症状群Ⅱ(反映肝郁化火病机):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头重、头痛、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香附、栀子、郁金、黄芩、珍珠母等。③症状群Ⅲ(反映心肾不交病机):眩晕、腰膝酸软、口干、耳鸣等,相应核心方药为百合、知母、首乌藤、酸枣仁等。④症状群Ⅳ(反映血瘀病机):头晕、舌瘀点瘀斑、心悸、不思饮食、噩梦等,相应核心方药为柴胡、生地、当归、赤芍、牛膝等。⑤症状群V(反映痰热病机):口苦、眩晕、胸闷、痰多、舌红、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连、青礞石、法半夏、竹茹、枳实等。(3)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通过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构建了含有320个基因的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分子网络模块,相应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60个化合物和932个靶标;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Ⅰ(心脾两虚)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3个、共同通路为95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9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GABA能突触,苯丙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分子网络模块包含基因430个,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化合物124个,靶标1221个;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Ⅱ(肝郁化火)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2个、共同通路10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16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能突触,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4)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共纳入健康对照者22例,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患者21例,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患者11例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析获得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独有的差异基因为67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水和电解质的跨膜转运、骨骼肌的发育及氨基酸代谢过程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昼夜节律夹带,脂肪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血小板活化及唾液与胰岛素的分泌调节等。症状群Ⅱ(肝郁化火)独有的差异基因为149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细胞分化、性别分化与NOS活性调节等,KEGG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昼夜节律、5-羟色胺能突触等通路。(5)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7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芪、当归、酸枣仁、白芍等11味中药,包含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阿魏酸(ferulicacid)、枣苷 A(Jujuboside A)、芍药苷(paeoniflorin)等 17 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的9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72条。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芩、栀子、酸枣仁、珍珠母、香附等13味中药,包含的黄芩苷(Baicalein)、栀子甙(geniposide)、枣苷A(JujubosideA)、香附酮(Cyperolone)等43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Ⅱ(肝郁化火)28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54条。研究结论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证候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思路,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式,构建了探索症状群与相应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方法,为开展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1)基于失眠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数据,严格按照疾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筛选出有效病例数据,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可为分析挖掘医师有效核心处方和症状群的特点提供方法学。(2)症状群分类是实现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隐结构分析法可较好地实现失眠症状群的分类,为症状群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型和算法。(3)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研究方法,突破了目前中医症状群与基因缺少对应关系的瓶颈,结合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法,证实了失眠症状群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研究路径基本可行。(4)本研究初步发现失眠不同的症状群,具有不同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相关分子网络的改变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有关,一定程度上能够阐释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表明以相对固定的症状群及其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结合“病机”指导辨证论治的探索,是“病-证-治-效”相互关联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纪可[3](2021)在《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知识图谱的方式直观展现国内中医治疗失眠相关研究的历史路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科研力量的合作分布关系,为研究者了解中医治疗失眠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对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为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奠定基础。观察中药安神方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学习记忆、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及星形胶质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由此探讨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文献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领域的文献,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中医治疗失眠相关文献中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通过时间线视图展示不同聚类的相互影响及时间跨度。2.临床研究:收集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神志病科门诊接诊的慢性失眠患者,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睡眠卫生教育,试验组给予中药安神方,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收集相关病情资料,治疗前后予以疲劳量表-14(FS-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估及安全性指标检测,对该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3.实验研究: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常规饲养外,其他4组通过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慢性睡眠剥夺模型。每天连续睡眠剥夺12小时,持续剥夺21天。睡眠剥夺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1天1次,连续灌胃2周。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容0.9%Na Cl灌胃。西药组给予艾司唑仑0.09mg/kg/d灌胃。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给予中药安神方颗粒2.97g/kg/d。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给予中药安神方颗粒1.49g/kg/d。末次灌胃后,次日开始采用自主活动分析仪记录动物在不同时间点、固定时间段内的运动路程、运动时间等数据,观察各组动物自主活动度的变化情况。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获得性训练,记录90秒内大鼠找到圆形平台的游泳时间、游泳路程和游泳轨迹,每天训练4次,连续5天,第6天休息,第7天上午进行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动物的学习能力。第7天下午撤掉圆形平台,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计算机记录90秒内大鼠穿越原平台的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游泳路程及游泳轨迹,检测动物的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皮质GABA、Glu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NDRG2、GFAP阳性细胞表达量及共定位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质、海马NDRG2、GLT-1、GAD65、GAD67、Glu NR2A、Glu NR2B m 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质、海马中NDRG2、GLT-1、GAD65、GAD67、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文献研究:(1)中医治疗失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发文量趋于稳定,并维持较高水平。(2)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是研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主要力量。研究团队内部合作较为紧密,但团队之间尚未形成广泛合作,仅有少数学术机构存在跨区域合作。(3)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主要围绕辨病、辨证、治疗方式、数据挖掘及临床疗效评价等五个方面展开。2.临床研究:(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基本一致,无显着差异。(2)试验组(中药安神方)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安慰剂)总有效率为38.7%。(3)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治疗后PSQI总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4)试验组治疗后FS-14评分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FS-14评分与治疗前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HAM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t=-3.23,P<0.01)。(6)试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的安全性指标无显着差异,无不良事件发生。3.实验研究:(1)自主活动分析:在光照/黑暗环境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活动路程较空白组均明显增加(P<0.05)。在活动时间方面,除0点外,模型组大鼠活动时间较空白组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活动路程及活动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2)定位航行实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上平台的潜伏期、游泳总路程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上平台的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均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穿越目标象限总路程、越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穿越目标象限总路程、越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内GABA浓度显着下降,Glu浓度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皮质内Glu浓度降低(P<0.05),西药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皮质内GABA浓度升高(P<0.05)。(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内NDRG2 m 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1),GLT-1、GAD65、GAD67m 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皮质内NDRG2 m 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GLT-1、GAD65、GAD67m 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DRG2、GFAP阳性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NDRG2、GFAP阳性细胞数降低(P<0.01),NDRG2与GFAP存在较好的共定位。(6)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内NDRG2、Glu NR2B m RNA相对表达量、NDRG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GLT-1、Glu NR2Am RNA相对表达量、GLT-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内NDRG2、Glu NR2B m RNA相对表达量、NDR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LT-1、Glu NR2A m RNA相对表达量及GL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7)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内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安神方低剂量组、中药安神方高剂量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内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中医药干预失眠具有独特优势,是失眠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知识图谱直观展现了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方向。2.中药安神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提高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减轻日间疲劳,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亦有改善作用,疗效显着优于安慰剂。3.中药安神方能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昼夜节律和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并对其脑内的神经递质产生影响有关。
彭鸿碧[4](2021)在《噪音、光照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哺乳动物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噪音和光照的影响。其中噪音主要分为交通噪音(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妨碍人和动物正常生活的声音)和工业噪音(主要是指工厂的器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撞击、摩擦以及空气振动而产生的令人烦躁的声音)。而光照作为一种有害的物理刺激,包括光周期、光照强度、波长和光源四个特性。对于一些与人共栖的小型哺乳动物来讲,其极易受到交通噪音和光照的影响,其中不同强度的交通噪音和光照刺激可直接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的情绪和学习。学习、记忆和应对情绪事件的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生存策略。其中学习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因试验或获得环境信息而改变其行为的过程,记忆是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过程。目前界定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Y型迷宫测定法、水迷宫测定法和跳台抑制回避实验。行为的辨别和分类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区分认识动物的活动、休息、取食和修饰等行为能够更系统地理解其生态功能。当动物机体遭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机体内高活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浓度上升,氧化程度超出氧化剂的清除能力,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最终导致氧化应激的失衡,在氧化应激失衡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由基的氧化胁迫,构成细胞组织的脂质等大分子物质,都会发生各种程度的氧化反应,引起变性、交联、断裂,最终导致氧化损伤。而研究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的主要生物标记物为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浓度,以及SOD、ACh E和NOS活性。其中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以及氧化损伤的程度在动物的识别记忆能力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作为一种新型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交通噪音和人工光照作为环境因子,来研究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中缅树鼩行为活动、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中缅树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中缅树鼩施加了不同强度的交通噪音和人工光照刺激,并检测了相关生理指标,最终来探讨交通噪音和人工光照是如何影响中缅树鼩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影响中缅树鼩学习和记忆的基本机制以及氧化应激与记忆衰退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交通噪音对中缅树鼩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探讨噪音刺激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分别于噪音0d B、40d B和80d B条件下持续刺激8h,连续28d,测定体重、摄食量、Y型迷宫正确反应率和行为变化,并测定脑组织中MDA浓度、SOD浓度、ACh E浓度和NOS浓度,以及SOD、ACh E和NOS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噪音对中缅树鼩的体重影响不同,第28天时三组之间体重差异显着,其中80d B条件下中缅树鼩体重较低。不同噪音对中缅树鼩摄食量的变化趋势和体重变化相似。强噪音会显着降低中缅树鼩的取食行为和活动行为,增加休息行为,但是对修饰行为的影响不显着。第28天时,不同噪音组之间正确反应率差异显着,其中80d B条件下正确反应率最低。不同噪音对MDA浓度、SOD浓度和ACh E浓度影响差异显着,其中80d B条件下MDA浓度与SOD浓度较高,ACh E浓度较低;对NOS浓度、NOS活性、SOD活性和ACh E活性影响极显着,其中80d B条件下SOD活性较高,NOS浓度、NOS活性与ACh E活性较低。以上结果说明强噪音可以降低中缅树鼩的体重、摄食量、取食行为和活动行为,增加休息行为,可诱发中缅树鼩的认知障碍。此外,强噪音刺激会导致中缅树鼩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和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2)光照对中缅树鼩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探讨暴露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体重、行为变化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分别于光照50 W、100 W和200 W条件下持续照射8小时,连续28天,测定体重、摄食量、Y型迷宫正确反应率和行为变化,并测定脑中MDA浓度、SOD浓度、ACh E浓度和NOS浓度,以及SOD、ACh E和NOS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中缅树鼩的体重影响不同,第28天时三组之间体重差异显着,其中200W条件下中缅树鼩体重较低。不同光照条件下中缅树鼩摄食量的变化趋势和体重变化相似。强光照强度会明显降低中缅树鼩的取食行为,增加休息行为,但是对修饰行为和活动行为的影响不显着。第28天时,不同光照强度组之间识别正确率差异极显着。不同光照强度对MDA、SOD浓度和SOD活性影响差异极显着,对NOS和ACh E活性影响极显着,但是对NOS和ACh E浓度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强光照条件可以降低中缅树鼩的体重和取食行为,增加休息行为,可诱发中缅树鼩的认知障碍。此外,强光照条件刺激会导致中缅树鼩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和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综上所述,中缅树鼩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尤其是交通噪音和光照的刺激。其中由于中缅树鼩属于与人共栖,昼行性的物种,其更容易受到交通噪音的影响,同时中缅树鼩的行为活动与所刺激的刺激源强度有关,学习记忆能力与自身机体发生的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有关。
李昕蓉[5](2021)在《“疏肝调神”针法对失眠大鼠海马5-HT1AR、2AR和下丘脑GABAAR-α1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分析“疏肝调神”针法对失眠大鼠行为学、睡眠时间以及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T1AR)、2A受体(5-HT2AR)和下丘脑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蛋白(GABAAR-α1)表达的影响,从相关脑区神经递质受体信号应答角度,揭示和探讨“疏肝调神”针法干预失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失眠的效应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70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雄性),随机分出空白组(10只),其余大鼠利用夹尾刺激复合对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法复制失眠模型。造模16d后,选取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抓取组、西药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抓取组每日参照针刺组固定方式抓取;西药组每日予艾司唑仑灌胃并同样抓取;针刺组选取主穴“百会”、“神门(双)”、“内关(双)”、“太冲(双)”进行针刺,每只每穴行针1min,每日1次,共治疗7d;假针刺组选取“非经非穴”的尾根、尾部上中下各1/3处操作,每只每次刺激7min,每日1次,共刺7d。治疗结束后使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法分析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分析“疏肝调神”针法对大鼠海马区5-HT1AR、5-HT2AR及下丘脑区GABAAR-α1表达的影响。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1)体征改变:空白组大鼠毛色正常,状态良好,无异常表现;模型组大鼠首次注射PCPA 28-30小时后出现兴奋性及攻击性增强,72小时后表现出皮毛杂乱无光泽、精神萎靡等抑郁状态;抓取组、假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情况相似;西药组和针刺组大鼠毛色、一般状态等均有所改善。(2)饮食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每日饮食量明显减少、饮水量明显增加、体质量增长幅度减少(P<0.01,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饮食、饮水及体质量增长幅度无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和针刺组饮食量增多(P<0.05,P<0.01)、饮水量减少(P<0.01)、体质量增长幅度增加(P<0.05);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与假针刺组相比,针刺组饮食、饮水量、体质量增长指标均有差异(P<0.01)。2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比、进入开放臂时间比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无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增加(P<0.05)、针刺组显着增加(P<0.01),两者进入开放臂时间比增加(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无差异(P>0.0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更高(P<0.05);与假针刺组比较,针刺组以上指标均显着增加(P<0.01)。(2)旷场实验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中水平跨格得分、直立得分明显减少,粪便粒数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针刺组大鼠水平跨格得分明显增加、直立得分明显增加,粪便明显减少(P<0.01,P<0.01,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假针刺相比,针刺组有明显差异(P<0.01)。3各组大鼠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睡眠潜伏期时长明显延长、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无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针刺组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P<0.01),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睡眠潜伏期无差异(P>0.05),睡眠时间更长(P<0.05);与假针刺相比,针刺组差异显着(P<0.01)。4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受体蛋白表达变化(1)海马5-HT1AR、5-HT2AR表达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AR表达明显降低、5-HT2AR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无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针刺组鼠海马5-HT1AR蛋白表达显着增高(P<0.01),5-HT2A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5-HT1AR表达水平增加更高(P<0.05),5-HT2AR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假针刺组相比,针刺组以上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1)。(2)下丘脑GABAAR-α1表达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ABAAR-α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抓取组无差异(P>0.05);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针刺组大鼠下丘脑GABAAR-α1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下丘脑GABAAR-α1升高幅度无差异(P>0.05);与假针刺组相比,针刺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失眠大鼠出现易激惹而后反应迟缓,饮水饮食异常,体质量增长缓慢,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等表现,针刺和西药均可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睡眠,其中“疏肝调神”针法在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和延长睡眠时长上效果更好。(2)失眠大鼠海马5-HT1AR、5-HT2AR和下丘脑GABAAR-α1蛋白表达异常,针刺和西药都能够上调海马5-HT1AR、下丘脑GABAAR-α1表达,下调海马5-HT2AR表达,表明针刺和西药可能通过加强大脑抑制性神经元活动,减弱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来改善睡眠,其中针刺对抑制性神经元的作用优于西药治疗,这为“疏肝调神”针法干预失眠提供了神经生物学依据。
裴豫琦[6](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用药经验》文中认为目的:挖掘李妍怡教授在治疗失眠症中的中药配比及药方的加减规律,总结学习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的临证思维、治疗理念。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和传承经验。方法:通过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甘肃省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门诊由李妍怡教授接诊的412个失眠症患者首诊病案资料,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以“不寐”为中医诊断,“失眠”为西医诊断的完整数据库,分析治疗失眠症的方药数据,总结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的用药经验。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得到治疗失眠症门诊处方共计412张,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本研究中,以女性失眠患者为主体,占总人数的66%,失眠患者的年龄集中在31~40岁和51~60岁两个区间,分别占失眠患者总数的24%和27.9%。(2)本研究通过证型统计,得到阴虚火旺证、心血瘀阻证、心血虚、心阴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肝郁血虚等7种常见证型。(3)本研究对主要症状的统计发现,以入睡困难、多梦、寐而易醒出现频次≥200;以心烦为伴随症状的频次为218,超过了本研究总人数的一半。(4)本研究通过对药物的使用频次分析,得到炙甘草、远志、生地黄、茯苓、丹参、五味子、浮小麦、川芎、当归等频次≥200的九味药物。(5)本研究通过性味归经分析,得到入心、肝经的寒性药、甘味药应用最为广泛,其次是平性药、温性药、苦味药、辛味药、归肾经的药物等。(6)本研究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组合446条,前4组为生地黄,茯苓;生地黄,远志;炙甘草,生地黄;炙甘草,远志。(7)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8个潜在新方。结论:1.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临床经验丰富,其主要学术思想可总结为:阴阳为纲辨寤寐、脏腑辨证分虚实、瘀血致病辨新久、气郁不顺畅情志、中西结合疗失眠等5方面;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核心药对的分析,进一步证实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重视气血阴阳调和,在脏腑辨证中侧重于从心、肝、肾论治的学术思想一致。
冯书斐[7](2021)在《MECP2基因突变导致Rett综合征模型猴睡眠紊乱的机制探索》文中指出Rett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MECP2基因突变导致。有大约80%左右的RTT患者存在多种睡眠问题,这对患儿和其所在家庭的健康及正常生活均造成极大困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被用于睡眠表型的识别,例如脑电图(EEG),活动记录法(Actigraphy)和视频记录法(Videography)等。同时也已陆续报道了许多与睡眠节律高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例如外界光照环境和血液中褪黑素浓度等。良好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良好途径,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兴起,Chen等人基于TELA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MECP2基因编辑的RTT综合征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RTT综合征的睡眠障碍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第1部分:非人灵长类动物睡眠状态分析。我们在考虑到不同睡眠评估方法的差异性,并结合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独特特征,采用Actigraphy和Videography两种常用的睡眠评估手段比较了10只食蟹猴在连续7个夜晚的睡眠情况,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睡眠评分进行比较,并验证在睡眠记录中使用Actigraphy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与Videography方法相比,Actigraphy方法在评估深度睡眠时是可靠的,但在识别过渡睡眠和清醒状态时表现较差,因此仍需找到一种可以将睡眠状态划分更为精细的实验技术手段。第2部分:RTT模型猴睡眠障碍机制研究。EEG结合EMG可以将睡眠状态细化为REM和NREM睡眠,这是Actigraphy和Videography方法所无法提供的。我们随机选择了3只RTT模型猴与2只WT对照猴进行试验。首先通过猴子体内植入式无线遥测装置,量化其睡眠结构,并探讨了RTT猴子睡眠障碍的潜在机制。我们发现RTT猴子在睡眠时长,REM睡眠和清醒时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睡眠障碍。而且,RTT猴子无论环境光如何变化都表现出睡眠障碍。然后,我们比较了不同时期睡眠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RTT猴子的核心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我们使用ELISA来测量可的松和褪黑激素的血清水平,结果表明RTT猴子没有异常。RTT猴子的活动和体温的昼夜节律也没有明显异常。我们使用LC/MS探究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和氨基酸的昼夜节律振荡,发现两组之间神经递质的释放水平不同。我们的研究表明,MECP2突变可能会干扰与睡眠有关的基因表达和神经递质的节律,并与RTT猴子的睡眠障碍有关。结论:本研究验证了不同睡眠评价方法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睡眠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研究发现MECP2基因突变的RTT综合征模型猴具有与临床患者一致的睡眠问题,包括显着的睡眠节律紊乱特别是REM睡眠问题,这进一步证实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睡眠医学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与价值。并通过EEG记录、改变外界光照环境,检测基因表达节律、激素节律和神经递质等一系列实验探索模型猴的睡眠障碍机制,为后续机制研究和治疗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姚春玲[8](2020)在《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确伴随和不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在主观和客观睡眠参数以及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中的差异,探讨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门诊诊疗过程中收集失眠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基本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按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分为无焦虑抑郁组和焦虑抑郁组,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体动仪(ACT)评估失眠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睡眠状态,运用视听整合持续测试(IVA-CPT)和瑞文推理测验(RPM)评价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1两组之间主客观睡眠的差异(1)两组之间主观睡眠得分的差异两组之间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上有显着差异(P<0.05),其余因子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之间客观睡眠参数的差异两组之间在体动仪睡眠参数结果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之间认知功能得分的差异(1)两组之间IVA-CPT得分的差异两组之间在IVA-CPT的综合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综合控制力、视觉控制力和听觉控制力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之间瑞文推理测验的得分差异两组之间在瑞文推理测验的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抽象推理能力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总的推理能力、知觉辨别能力、抽象推理能力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主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1)主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推理能力和PSQI的睡眠效率因子(r=-0.171,P<0.05)、睡眠紊乱因子(r=-0.150,P<0.05)显着相关;综合控制力和入睡时间(r=0.217,P<0.01)显着相关;综合注意力和日间功能障碍(r=-0.204,P<0.05)显着相关;(2)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推理能力和体动仪的睡眠潜伏期(r=-0.153,P<0.05)显着相关;综合控制力和体动仪睡眠潜伏期显着相关(r=-0.146,P<0.05);综合注意力和睡眠潜伏期(r=-0.217,P<0.01)、睡眠效率(r=0.247,P<0.01)显着相关。4 SAS、SDS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分析(1)SAS、SDS与IVA-CPT之间的相关分析SAS与综合注意力显着相关(r=-0.237,P<0.01);SDS与综合注意力显着相关(r=-0.296,P<0.01)。(2)SAS、SDS与瑞文推理测验得分的相关分析SAS与推理能力显着相关(r=-0.230,P<0.01);SDS与推理能力显着相关(r=-0.302,P<0.01)。5 SAS、SDS与主客观睡眠参数的相关分析(1)SAS、SDS与主观睡眠的相关分析SAS与PSQI总分(r=0.290,P<0.01)、睡眠质量(r=0.185,P<0.05)、入睡时间(r=0.167,P<0.05)、日间功能障碍(r=0.352,P<0.01)因子分显着相关;SDS与PSQI总分(r=0.224,P<0.01)、睡眠质量(r=0.143,P<0.05)因子分显着相关。(2)SAS、SDS与客观睡眠的相关分析SAS与客观睡眠参数无显着相关;SDS与体动仪睡眠潜伏期显着相关(r=0.156,P<0.05)。6主客观睡眠、SAS、SDS对认知功能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SDS(Beta=-0.295,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睡眠效率(Beta=0.171,P<0.05)、睡眠紊乱因子(Beta=-0.164,P<0.05)是影响是失眠患者推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入睡时间(Beta=-0.217,P<0.01)是影响失眠患者综合控制力的主要因素;SDS(Beta=-0.299,P<0.01)、体动仪睡眠效率(Beta=0.254,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睡眠紊乱因子(Beta=-0.150,P<0.05)是影响失眠患者综合注意力的主要因素。结论:(1)伴随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更严重的损害;(2)持续注意力的损害可能是伴随焦虑抑郁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特征;(3)抑郁情绪越严重,主客观睡眠效率越低,主观入睡时间越长,睡眠紊乱的影响因素越多,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就越严重。
刘祎[9](2020)在《不同时间针刺对小鼠SCN内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电针对小鼠视交叉上核SCN内谷氨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Barb/c小鼠放入实验室独立单元隔间内进行驯化,设置Clock Lab系统软件模拟光-暗交替环境(Light-Dark cycle,LD)12:12,驯化10天,通过Clock Lab系统记录其行为学数据。待到小鼠自发活动节律与光-暗周期同步后,将灯光设置为恒定黑暗(Dark-Dark,DD),记录自由运行小鼠昼夜转轮产生的相位转移值,随机分为CT0组、CT4组、CT8组、CT12组、CT16组、CT20组,每个时间点又分为电针组、假穴组、空白对照组。据小鼠驯化时的起始活动时间预测处理当日的CT12,以此推测各时间组电针针刺时间,电针组在相应时间电针小鼠百会穴、长强穴,两经穴旁分别各用针灸针透皮浅刺一针为辅助针。电针参数设置为:疏密波、电针频率2/15 Hz,电流0.5 m A,共针刺15分钟;假穴组小鼠在相应时间点电针右侧胁下非经非穴点,辅助针及电针刺激参数同上;空白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在所有动物针刺处理2小时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手术取出包括SCN区域的脑组织,即刻放置入-80°液氮中,每组以同样的方式于相应时间点采集108个样本,运用TMT标记、肽段富集及基于质谱的蛋白磷酸化修饰定量组学分析SCN全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水平。结果:(1)本次实验共鉴定到3078个蛋白上的11232个磷酸化位点,其中2651个蛋白上的7633个位点具有定量信息。每个时间组内小鼠SCN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具有差异趋势,在CT0时间点,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磷酸化修饰表达以上调为主,电针组与假穴组比较,表达以上调为主;在CT4时间点,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表达以上调为主,电针组与假穴组比较,表达以下调为主;CT8时间点,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与假穴组比较,修饰水平均以下调为主;CT12、CT16、CT20时间点,电针组与空白组、电针组与假穴组比较,修饰水平均表现以上调为主。(2)对6个时间点差异修饰位点对应蛋白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谷氨酸(Glu)信号通路具有较高的差异值,其不同时间点显着性不同,表现为CT0、CT4、CT8时间点通路富集显着,CT12、CT16、CT20通路富集变化不明显。(3)在CT4、CT8、CT0时间点,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存在共同上调的蛋白钙离子通道蛋白VGCC和SHANK蛋白。通过分析差异修饰蛋白位点氨基酸序列发现,钙离子通道蛋白VGCC对应的基因为Cacna1a,SHANK蛋白的基因为Shank3,不同时间点电针后VGCC蛋白在394对应位点和SHANK蛋白2200、2202、2303对应位点上下游氨基酸序列呈现出差异性分布。结论:(1)不同时间点电针对小鼠SCN内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的作用不同,可能是针刺信号调节昼夜节律的内在机制。(2)CT4、CT8产生的蛋白磷酸化修饰上调,可能与针刺信号调节Glu信号通路上钙离子通道蛋白VGCC对应位点2200、2202、2303和SHANK蛋白对应位点394上下游氨基酸序列有关。
文江山[10](2020)在《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抑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显着而持久的精神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WHO统计报告显示从2005-2015的十年间抑郁症发病率增加了 18.4%,2018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人,抑郁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失眠是抑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抑郁和失眠共病率高,共病时相互影响、加重病情,目前临床上以单胺能为代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不良反应相对较高,临床上患者依从性差,治疗后易出现残留症状、复发率相对较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进一步明确抑郁和失眠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开发单胺能以外的药物应用于抑郁和失眠共病显得极为重要。抑郁和失眠的疾病发生的显着关联可能具有独特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作出了大量的假设和研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抑郁和失眠的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抑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IL-6、IL-2、TNF水平升高,同时研究表明失眠患者IL-6和TNF水平同样也会升高,荷兰学者研究显示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成正相关,同时抑郁患者的失眠症状与炎性标记物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抗氧化剂可改善抑郁症状。艾地苯醌作为ETC的重要组成部分,艾地苯醌能够促进ATP生成、改善细胞代谢,同时艾地苯醌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递质代谢的作用。研究目的:1.回顾国内外近几年开展的关于抑郁与失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机制的研究,分析艾地苯醌治疗抑郁伴失眠的药理机制。2.将艾地苯醌与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病人,观察其对于抑郁症状、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为抑郁失眠共病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6名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人和观察组103人,经系统全面的临床诊断评估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艾地苯醌(30mg/次,每日3次)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HAMA、HAMD、PSQI得分,两组的组内样本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可得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HAMA、HAMD、PSQI评分,两组的组间样本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睡眠症状。结论:回顾文献发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造成HPA轴紊乱糖皮质激素异常分泌、导致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等方式在抑郁和失眠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艾地苯醌作为抗氧化剂与抗抑郁药物联用治疗抑郁伴失眠患者与只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艾地苯醌与抗抑郁药物联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失眠症状。
二、昼夜节律神经元的神经生物学(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昼夜节律神经元的神经生物学(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线粒体的昼夜节律 |
1. 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 |
2. 线粒体的节律 |
2.1 线粒体组学的昼夜节律 |
2.2 线粒体功能的昼夜节律 |
3. 线粒体昼夜节律的机制 |
3.1 氧与线粒体昼夜节律 |
3.2 褪黑素与线粒体昼夜节律 |
3.3 线粒体动力学与节律中枢的互作机制 |
4. 小结 |
综述二 失眠症与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昼夜节律的进化 |
2. 睡眠与能量代谢的昼夜节律 |
2.1 能量代谢与热量的关系 |
2.2 能量保护与线粒体节律 |
2.3 睡眠与核心体温的节律 |
2.4 失眠症与高度觉醒模型 |
3. 小结 |
综述三 失眠大鼠线粒体和节律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 睡眠剥夺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2. 慢性束缚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3. 化学物质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和节律相关参数的影响 |
3.1 PCPA失眠大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3.2 PCPA失眠大鼠模型节律信号通路的改变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日间功能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研究目标 |
2. 资料和方法 |
2.1 参考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纳排标准 |
2.4 般资料和数据提取 |
2.5 偏倚风险评估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流程图 |
3.2 一般情况 |
3.3 偏倚风险 |
3.4 结局指标 |
4. 讨论 |
文献研究二 近十年国内艾司唑仑的使用状况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方法 |
1.3 数据库建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艾司唑仑使用情况的研究数量 |
2.2 艾司唑仑在二类精神药品中的处方占比 |
2.3 艾司唑仑年度用药频度 |
2.4 艾司唑仑使用情况的地域分析 |
3. 讨论 |
临床研究 |
临床试验一 失眠患者的日间疲劳状况的观察试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设计 |
3.1 设计类型 |
3.2 硬件配备 |
3.3 观测指标 |
3.4 采集和判断方法 |
3.5 数据整理 |
3.6 统计学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受试者来源 |
4.2 入组及完成情况 |
4.3 人口学特征 |
4.4 睡眠及日间功能情况 |
4.5 日间功能相关分析 |
5. 讨论 |
临床试验二 四逆酸枣仁合方治疗失眠患者日间疲劳的疗效评价 |
1. 临床试验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评定工具 |
1.6 治疗方案 |
1.7 观察指标及节点 |
1.8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1.9 质量监控 |
2. 试验结果 |
2.1 入组及完成情况 |
2.2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3.1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3.2 基于“肝藏血”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3.3 基于“肝主疏泄”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失眠症能量代谢紊乱的实验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模型判定 |
2.2 一般情况 |
2.3 体重 |
2.4 进食量 |
2.5 核心体温昼夜变化 |
2.6 尾部温度昼夜变化 |
3. 讨论 |
实验研究二 基于节律调控线粒体信号通路研究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大鼠的药效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干预方法 |
2.3 实验取材 |
2.4 全脑组织冷冻研磨 |
2.5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中Per1、Per2、Bmal1 mRNA的昼夜变化 |
2.6 基于荧光素酶法测试失眠大鼠全脑中ATP含量的昼夜变化 |
2.7 基于蛋白印记表达法测定大鼠全脑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的昼夜变化 |
2.8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下丘脑Per1、Per2、Bmal1 mRNA昼夜变化 |
3.2 失眠大鼠全脑中ATP含量的昼夜变化 |
3.3 大鼠全脑中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昼夜变化 |
4. 讨论 |
实验三 四逆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活动期疲劳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造模方法、干预方法 |
2.2 实验取材 |
2.3 蛋白印记方法测定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的表达变化 |
2.4 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K、LDH、BUN的含量变化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含量 |
3.2 大鼠24:00血清中LDH、CK、BUN的水平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 症状群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症状群的定义与内涵 |
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2.1 症状群的识别方法 |
2.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
2.3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内容和热点 |
3 症状群理论在中西医各领域的运用 |
4 症状群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文献综述二 失眠表型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表型的定义与分类 |
2 失眠表型的评估方法 |
3 失眠表型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研究分析 |
3.1 失眠表型与基因及基因多态性 |
3.2 失眠表型与其他疾病的遗传相关性 |
3.3 失眠表型与脑组织不同区域结构 |
3.4 失眠表型与表观遗传学 |
4 失眠表型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分析 |
4.1 失眠表型与压力、应激、倒班的关系 |
4.2 失眠表型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
5 失眠表型与药物疗效、安全性的研究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价指标 |
2.4 疗效评价方法 |
3 研究质量控制及伦理设计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各医师队列概述 |
5.2 各医师队列基线病例数与就诊诊次分布情况 |
5.3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人口学信息 |
5.4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失眠情况 |
5.5 各医师队列疗效分布情况 |
5.6 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样本 |
研究内容二 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 |
1 症状群分类方法研究 |
1.1 资料来源 |
1.2 症状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2 有效核心方药发现方法研究 |
2.1 资料来源 |
2.2 中药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研究内容三 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方法 |
2.1 失眠疾病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2 症状群-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3 有效核心方-中药-化合物-靶标网络模块的构建 |
2.4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初步验证方法 |
3 结果 |
3.1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的中英文术语UMLS对应情况 |
3.2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相关的基因集 |
3.3 失眠疾病-基因网络模块 |
3.4 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模块 |
3.5 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分子网络模块 |
3.6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初步验证结果 |
研究内容四 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健康对照组的纳入标准 |
1.6 健康对照组的排除标准 |
1.7 失眠患者症状群的判断标准 |
2 方法 |
2.1 样本量设计 |
2.2 样本采集和保存 |
2.3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相互佐证分析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伦理设计 |
3 结果 |
3.1 样本人口学信息与症状分布特点 |
3.2 RNA质检结果 |
3.3 测序序列数据的质量控制 |
3.4 样本基因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3.5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3.6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
3.7 症状群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8 症状群独有差异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9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 |
讨论 |
1 多个医师队列诊治失眠的临床数据作为资料来源的合理性分析 |
2 以“症状群”结合“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的可行性分析 |
2.1 病、证、证候与症状群的关系 |
2.2 症状群对辨证论治体系的启示 |
2.3 症状群是辨证论治思想“升阶降维”的体现 |
2.4 症状群是传统“方证相应”思想的延续 |
2.5 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对于辨证论治的作用分析 |
3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 |
3.1 症状群挖掘分析方法的选择 |
3.2 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的对应关系分析 |
3.3 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确定 |
3.4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中医病机内涵诠释 |
3.5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验证 |
4 探索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新变革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与收集 |
2.2 数据转换 |
2.3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文献发表趋势 |
3.2 作者共现分析 |
3.3 机构共现分析 |
3.4 关键词共现分析及聚类 |
4.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临床试验基线情况 |
3.1 病情资料 |
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
4.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4.1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
4.2 次要疗效指标分析 |
4.3 安全性分析 |
5.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中药安神方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昼夜节律的机制研究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6.讨论 |
实验二 中药安神方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6.讨论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神经元网络调节睡眠-觉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4)噪音、光照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研究进展 |
1.1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概念 |
1.2 噪音对动物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2.1 噪音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
1.2.2 噪音影响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
(1) 脑组织的氧化应激 |
(2) 学习与记忆的胆碱能机制 |
(3) 动物应对环境刺激的恐惧调节 |
(4) 噪音性听力损失 |
(5) 动物的激素分泌 |
(6) 髋关节的改变与NMDA受体的介导 |
1.3 光照对动物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3.1 光照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
1.3.2 光照影响动物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
(1) 昼夜节律紊乱 |
(2) 视网膜损伤 |
(3) 激素分泌 |
(4) 突触可塑性 |
(5)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 RGCs)所介导 |
第2章 交通噪音对中缅树鼩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介绍 |
2.1.2 实验动物处理 |
2.1.3 噪音收集 |
2.1.4 实验设计 |
2.1.5 实验方法 |
(1) 体重和摄食量的测定 |
(2) 行为的测定 |
(3) 记忆能力的测定 |
(4) 脑组织不同物质含量和活性的测定 |
(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体重和摄食量 |
2.2.2 行为和记忆能力 |
2.2.3 脑组织不同物质含量和活性 |
2.3 讨论 |
第3章 光照对中缅树鼩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介绍 |
3.1.2 实验动物处理 |
3.1.3 实验设计 |
3.1.4 实验方法 |
(1) 体重和摄食量的测定 |
(2) 行为的测定 |
(3) 记忆能力的测定 |
(4) 脑组织不同物质含量和活性的测定 |
(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体重和摄食量 |
3.2.2 行为和记忆能力 |
3.2.3 脑组织不同物质含量和活性 |
3.3 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5)“疏肝调神”针法对失眠大鼠海马5-HT1AR、2AR和下丘脑GABAAR-α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材料及制备方法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模型复制方法 |
2.3 模型复制依据 |
2.4 干预方法 |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5.1 一般情况及行为学实验 |
2.5.2 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 |
2.5.3 WB检海马5-HT_(1A)R、5-HT_(2A)R和下丘脑GABA_AR-α_1的表达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组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各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的比较 |
3.1.2 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行为学实验比较 |
3.2.1 各组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结果比较 |
3.2.2 各组大鼠旷场实验结果比较 |
3.3 各组大鼠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结果比较 |
3.4 各组大鼠海马5-HT_(1A)R蛋白表达结果比较 |
3.5 各组大鼠海马5-HT_(2A)R蛋白表达结果比较 |
3.6 各组大鼠下丘脑GABA_AR-α_1蛋白表达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4.1.1 失眠病名的历史沿革 |
4.1.2 肝郁气滞型失眠的病因病机 |
4.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4.2.1 失眠的病因 |
4.2.2 失眠的病机 |
4.3 肝郁气滞型失眠的针刺治疗 |
4.3.1 临床常用针刺方法 |
4.3.2 “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依据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针刺对失眠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4.4.2 针刺对失眠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4.4.3 针刺对失眠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影响 |
4.4.4 针刺对失眠大鼠海马5-HT_(1A)R、_(2A)R的影响 |
4.4.5 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_AR-α_1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刺调节失眠相关中枢神经递质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
1 阴阳为纲辨寤寐 |
2 脏腑辨证分虚实 |
3 瘀血致病辨新久 |
4 气郁不顺畅情志 |
5 中西结合疗失眠 |
第二部分 失眠症用药规律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医案来源 |
1.2 病案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失眠病案的一般基本信息统计 |
2.2 症状与证型统计 |
2.3 每种药物的使用频次 |
2.4 四气统计 |
2.5 五味统计 |
2.6 归经统计 |
2.7 失眠病案的组方规律统计 |
2.8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统计 |
3 讨论 |
3.1 失眠患者性别年龄分析 |
3.2 症状分型分析 |
3.3 证型分析 |
3.4 李妍怡教授用药规律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失眠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7)MECP2基因突变导致Rett综合征模型猴睡眠紊乱的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Rett综合征与MECP2基因 |
1.2.1 Rett综合征概述 |
1.2.2 Rett综合征临床表型 |
1.3 睡眠障碍 |
1.3.1 睡眠概述 |
1.3.2 睡眠的调控机制 |
1.4 RTT综合征疾病动物模型 |
1.4.1 RTT综合征啮齿类动物模型 |
1.4.2 RTT综合征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
1.4.3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睡眠研究中的优势 |
第二章 非人灵长类动物睡眠状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Actigraphy评估睡眠质量 |
2.2.3 Videography评估睡眠质量 |
2.2.4 分析Actigraphy与Videography的数据相关性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RTT模型猴睡眠障碍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植入无线遥测装置手术 |
3.2.3 通过EEG进行睡眠状态分析 |
3.2.4 用于激素测定的血液样品收集 |
3.2.5 猴体内激素水平检测 |
3.2.6 猴体内睡眠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 |
3.2.7 用于检测节律基因表达水平的血液采样与处理 |
3.2.8 RT-PCR实验所需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9 引物设计 |
3.2.10 RNA提取 |
3.2.11 配置RNA琼脂糖凝胶 |
3.2.12 反转录实验 |
3.2.1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4 神经递质检测 |
3.2.15 LC/MS检测方法 |
3.2.16 数据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RTT模型猴存在显着睡眠障碍 |
3.3.2 RTT模型猴对外界光照环境更不敏感 |
3.3.3 RTT猴的睡眠相关节律基因表达异常 |
3.3.5 正常光照环境下RTT猴体内激素节律无异常 |
3.3.6 RTT猴的活动量和体温昼夜节律无显着异常 |
3.3.7 RTT猴夜间神经递质释放存在异常 |
3.4 小结与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B 近十年来部分Rett综合征动物模型及睡眠障碍表型 |
附录C LC/MS检测中各神经递质和氨基酸的线性方程 |
(8)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失眠的诊断与评估 |
2 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 |
3 失眠的发病机制 |
4 失眠模型和假说 |
4.1 3p模型 |
4.2 刺激控制模型 |
4.3 神经生物学模型 |
4.4 认知神经模型 |
5 失眠、情绪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5.1 失眠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5.2 失眠与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 |
5.3 情绪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6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主观和客观睡眠的标准 |
1.4 失眠的临床评估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2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ornell Medical Index,CMI) |
3.2 睡眠的评估 |
3.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
3.2.2 体动仪(Actigraphy) |
3.3 情绪的评估 |
3.3.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3.3.2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3.4 认知功能评估 |
3.4.1 视听整合持续测试(Continuous testing of audiovisual integration,IVA-CPT) |
3.4.2 瑞文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RPM) |
4 实施过程与质量控制 |
5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1 一般背景资料 |
2 两组之间主客观睡眠参数的比较 |
2.1 两组之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比较 |
2.2 两组之间体动仪(ACT)睡眠参数的的比较 |
3 两组之间认知功能的比较 |
3.1 两组之间IVA-CPT结果的比较 |
3.2 两组之间瑞文推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
4 睡眠、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1 主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2 SAS、SDS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3 SAS、SDS和主客观睡眠的相关分析 |
5 失眠患者认知功能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1 主客观睡眠、SAS、SDS 对瑞文推理能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2 主客观睡眠、SAS、SDS对综合控制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3 主客观睡眠、SAS、SDS 对综合注意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慢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主客观睡眠的分析 |
2 慢性失眠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分析 |
3 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失眠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不同时间针刺对小鼠SCN内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引言 |
2.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驯化 |
2.2.2 动物分组 |
2.2.3 治疗方法 |
2.2.4 样本采集 |
2.2.5 样本检测 |
2.2.6 样品重复性检验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2.3.1 蛋白质Gene Ontology注释分析与GO功能富集 |
2.3.2 KEGG通路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
2.3.3 基于蛋白功能富集的聚类分析 |
2.3.4 技术路线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时间点SCN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差异分析 |
2.4.2 不同时间点电针对SCN内 Glu信号通路蛋白富集差异分析 |
2.4.3 CT0、CT4、CT8 共同差异蛋白磷酸化位点区域内氨基酸序列特征 |
2.5 小结 |
3.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生物节律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生物节律的认识 |
3.3 针刺是调整生物节律的有效方法 |
3.4 针刺穴位及时间点的选择 |
3.5 不同时间针刺对SCN内 Glu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影响 |
3.5.1 蛋白磷酸化修饰在节律调控中的作用 |
3.5.2 谷氨酸(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在节律调控中的作用 |
3.5.3 VGCC、SHANK蛋白磷酸化修饰位点变化对昼夜节律相位转移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针刺调整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中枢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附件 |
四、昼夜节律神经元的神经生物学(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D]. 王雪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D]. 李凌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纪可.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噪音、光照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D]. 彭鸿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疏肝调神”针法对失眠大鼠海马5-HT1AR、2AR和下丘脑GABAAR-α1表达的影响[D]. 李昕蓉.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妍怡教授治疗失眠症用药经验[D]. 裴豫琦.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MECP2基因突变导致Rett综合征模型猴睡眠紊乱的机制探索[D]. 冯书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8]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 姚春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不同时间针刺对小鼠SCN内Glu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修饰作用的研究[D]. 刘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D]. 文江山. 山东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