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大世界》

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大世界》

一、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中的大千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俞慧[1](2021)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课堂成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山市某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

陈海燕[2](2021)在《汉语赘余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玥[3](2021)在《中国人名的时代文化特征研究及其对留学生取名的启示》文中提出

杨耀忻[4](2021)在《宋词昆虫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5](2021)在《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喜欢学习汉语。随着中越之间的经贸往来愈来愈密切,越南的汉语学习者也在逐年增加。由于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里面具有重要的部分,而月越南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偏误。研究汉语成语对越南学生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偏误原因和背后文化因素,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政略和方法。因此本文先研究教材中的成语编排;其次,针对越南中高级学生对汉语成语习得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以及分析,找出原因;最后,总结并提出教学政略,以及能够促进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进步与发展,为越南学生提供参考。本论文从以下几个内容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缘起、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针对成与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第二部分是关于《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成语分析。对《博雅汉语(飞翔篇)》中成语分布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数量、语义、语用、语法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第三部分是关于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调查。对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的成语的偏误调查,包括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以及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成语偏误的教学建议。在第三部分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产生的偏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对论文整体的总结,并说明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冯译萱[6](2021)在《阿城论》文中指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高扬[7](2021)在《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造物空间,谈论的是中国古人通过物品传递精神和思想的空间。造物艺术,是关于物品的艺术。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形态可与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古人眼中的事物往往包含在三重宇宙当中。它们分别是宏观宇宙,微观宇宙和中观宇宙。这三重宇宙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了造物艺术的形态与含义,为造物艺术的空间,带来了多样性的探索和多样化的格局。第一章以造园作为造物艺术的宏观视野展开,分析了不同的宏观概念对造园主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圆明园四十景的结构探索,西湖十景的景观生成,狮子林和小有天园的写访,分别来探讨边界和形态,在宏观宇宙中所呈现的变化。每一个宏观宇宙都包含了不同的概念和思想,这些概念往往会影响造物空间的结构、框架和边界的营造方式。第二章的讨论以山石景观为例。相对于园林中的宏观视野,山石景观呈现的是一个造物艺术中的微观宇宙。在这个层面中,我们想要探讨的是近观的,可触的,具体的造物问题。文中以一套艮岳的文本,两幅绘有石林假山的画卷,以及三块流传在历史中的灵璧假山为例。在大、中、小三重不同的尺度当中,挖掘物的本体所具有的空间多样性。第三章以博古架作为中观宇宙的讨论对象展开。博古架位于屋宇和万物之间,它处理着复杂交错的时空信息,建立了万物的秩序。中观宇宙探讨的,即是存在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笔者以宫廷博古架、博古雅集图以及乾隆御制多宝格为例,探讨事物在不同维度的关系和秩序中,呈现出来的时空格局。第四章即是以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为主题,对前三章内容的总结,并就其三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讨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试图寻找中国古代艺术在物、空间和思想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及其规律。

高璐芸[8](2020)在《汉语“吃”词群的隐喻认知及文化内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穷尽式的收集方法,在广泛搜集和整理汉语中有关“吃”的词、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语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描写并予以了分类阐释。首先,对多部词典中的单音节词“吃”的义项进行甄别,并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汉语“吃”各义项之间的语义引申。其次,通过研究汉语“吃”词群的语义范畴,探寻其背后的隐喻认知机制。最后,探讨了汉语“吃”词群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以及产生根源。通过梳理研究,我们确定汉语“吃”的义项为16个,解决了部分字典收录不全的问题。然后我们研究了“吃”的各义项的引申路径问题,发现汉语“吃”意义的演变模式属于综合型。在隐喻认知理论框架下,我们把“吃”词群隐喻的认知域递次(或平行)地分为饮食域、行为域、心理域、知识与思维域、生活域、人文域等等。其中“饮食域”为基本认知域,其他认知域为抽象认知域,并具体拟构了汉语“吃”的隐喻范畴所属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路径。另外,我们发现,汉语“吃”类词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因此,从这两个层面着眼,本文具体探寻了“吃”词群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发现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主要与中国人重视身体体验的文化取向有关系。

余平[9](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于沁可[10](2020)在《先秦文献中的草木书写及其文化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木与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众艺蔬果以为食,采本草以为药,织桑麻葛苎以为衣,植杨柳桑梓以为家园,伐檀榆松柏建造庙堂……,大地草木不仅造福于民众的衣食住行、养老送终,还蔚然荫庇着人们的家园,慰藉着人们的精神。正因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草木,因此,在早期文学和文献中,关于草木的书写皆构成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山海经》《楚辞》这三部先秦典籍中即有大量关于草木的内容。对三个文本中草木书写的内容、功能等问题,以及对这些草木的辩证与训诂,前人均已做过大量研究,本文则试图将三个文本的草木书写置于历史演变的进程中进行比较,并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发掘其赖以形成的文化语境与主体性,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诗经》屡屡以草木起兴寄情,采草木入歌吟,尤其是《国风》,许多诗篇都是先民在采集草木时所歌吟的,可以说,离开草木,就没有流韵无穷的《国风》;庄严肃穆的《颂》《雅》诗篇,往往描写烝尝祭典上丰收的五谷,对五谷的赋写和颂赞使《颂》《雅》区别于天真无邪的《国风》。《山海经》详细记载百余种草木的名称、形态和药用功能,体现出可贵的观察态度和实证精神,与《诗经》的草木起兴寄情形成鲜明对比。《楚辞》屡屡以草木为象征,以香草比喻高洁人格,以恶草比小人奸佞,“香草美人”成为千古绝唱。这三个文本,虽都关切草木,但其所体现出来的对于草木的观照方式、呈现方式却大相径庭,《诗经》以草木起兴和赋颂,《山海经》为草木建档立案,《楚辞》以草木为象征,它们对草木的书写、观照和呈现体现出如此鲜明的差异,是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和主体性造就了这些差异,这正是本文探究的主题。本文认为,《诗经》,尤其是《国风》,作为乐歌,与民间歌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民们依靠草木为生,草木就是其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国风》多借草木起兴,即目所及,触景生情,借草木引出歌调,而并非着意以草木为审美对象或观察对象,更非借草木为道德的象征;《大雅》和《颂》诗中一部分用于丰收庆典的祝颂诗篇,由典乐的乐师所作,极尽铺写丰收粮食的盛况,开启了“赋”的篇章,其对于草木“退一步”的观察的呈现方式,展现出与《国风》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表达。《山海经》中关于草木的书写,主要出现于《山经》部,《山经》以山川地理为纲,详细记述山中所出的草木鸟兽,说明其名称、形态、习性和药用,是一部以开发利用山川资源为目的的地理博物志,此书成于地官司徒一类的王官之手,体现出王官博物学者出于实用目的,而对草木作出的实证性观察。《山经》所记载的草木,几乎全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本草,其草木书写方式体现出王官对于特别之物的聚焦和凝视,使草木书写被对象化。《楚辞》的草木书写则出自文人之手,草木成为文人自我表达的象征,“香草美人”的创作传统流韵千古。《楚辞》特别是《离骚》中,诗人自叙身世,抒发忧郁愤懑之情,其自我表达总是与香草嘉木的象征结合在一起,甚至通过服佩香草、餐花饮露、以花朵为房屋舟楫等这类极具象征性的表达,以示自己不流于世俗的精神。在《楚辞》中,草木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味,成为纯粹的道德符合和审美符号,既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也非认知和求用的对象,而是作为纯粹的文学意象,中国文学的草木象征传统由此得以确立。《诗经》《山海经》《楚辞》这三部先秦典籍,因其赖以生成的主体性以及文化语境的不同,对草木的观照方式、呈现方式展现出全然不同的特点,体现了不同的创作群体对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不同理解。本文试图借助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视野,结合对植物采集文化、王官学术和文人写作这些重要文化关节点的研究,对这三部作品的草木书写及其生成机制做出系统论述,希望这一研究对于开拓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视野,借助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眼光研究古典文学和文献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二、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中的大千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中的大千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5)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语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综述
        1.关于成语本体的研究
        2.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的研究
二、《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的成语分析
    (一)成语数量
    (二)成语来源
        1.神话故事
        2.历史故事
        3.诗文语句
        4.俗语谚语
        5.外来文化
    (三)成语理性义分析
        1.与字面意义一致的成语
        2.与字面意义不一致的成语
    (四)成语感情色彩义
        1.褒义色彩的成语
        2.贬义色彩的成语
        3.中性义色彩的成语
三、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调查与分析
    (一)偏误调查介绍
        1.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3.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
    (三)偏误的类型
        1.形式偏误
        2.语义偏误
        3.语法偏误
        4.语用偏误
    (四)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原因分析
        1.不重视教学方法
        2.母语迁移的影响
        3.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
四、针对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汉语成语教学
    (二)把越中文化的差异揭示给学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调查
致谢

(6)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园中天地:万物的形态与边界
    第一节 万园共建: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例
    第二节 西湖取景:《西湖十景图》与景观的生成
    第三节 佳园写访:以狮子林、小有天园的写访为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石象乾坤:谈造物空间中的大、中、小三重尺度
    第一节 寿山艮岳:万寿山的文本结构和时空观念
    第二节 石林画卷:《岁朝图》与《韩熙载夜宴图》摹本中的山石情境
    第三节 灵璧假山:祥龙石、研山石、非非石中的想象空间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架上宇宙:造物艺术中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大千世界:以宫廷博古架为例
    第二节 亘古通今:以杜堇、刘松年、仇英博古雅集图为例
    第三节 别具一格:乾隆御制多宝格及其空间特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以“园”、“石”、“架”谈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的空间多样性
    第一节 在封闭中寻求开放
    第二节 在微小中表现宏大
    第三节 在平凡中创造奇异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功统计

(8)汉语“吃”词群的隐喻认知及文化内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0.1.1 选题理由
        0.1.2 选题意义
    0.2 关于汉语“吃”的研究现状
        0.2.1 汉语“吃”的历时研究
        0.2.2 汉语“吃”的认知研究
        0.2.3 汉语“吃”的文化研究
    0.3 研究内容与目的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内容
    0.4 语料收集与具体研究方法
        0.4.1 语料收集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语“吃”的义项分析和“吃”词群的语义范畴划分
    1.1 “吃”的义项分析
        1.1.1 “吃”的义项甄别
        1.1.2 “吃”的本义讨论
    1.2 汉语“吃”的语义引申
        1.2.1 “吃”目的的语义引申
        1.2.2 “吃”过程的语义引申
        1.2.3 “吃”方式的语义引申
    1.3 汉语“吃”词群的语义范畴划分
        1.3.1 表示与饮食有关的范畴
        1.3.2 表示与吃的动作有关的行为范畴
        1.3.3 表示与心理有关的范畴
        1.3.4 表示与生活有关的范畴
        1.3.5 表示与人文有关的范畴
第二章 汉语“吃”词群的隐喻认知分析
    2.1 汉语“吃”词群中的双音节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2.1.1 饮食域内部映射
        2.1.2 从饮食域到心理域
        2.1.3 从饮食域到行为域
        2.1.4 从行为域到知识与思维域
        2.1.5 从饮食域到生活域
        2.1.6 从行为域到生活域
        2.1.7 从饮食域到人文域
    2.2 汉语“吃”词群中熟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2.2.1 “吃”词群中成语隐喻认知分析
        2.2.2 “吃”词群中惯用语隐喻认知分析
        2.2.3 “吃”词群中谚语、歇后语隐喻认知分析
    2.3 汉语“吃”词群语义范畴分布分析
第三章 汉语“吃”的文化内涵及文化根源
    3.1 “吃”与社会生活
        3.1.1 民以食为天
        3.1.2 “吃”与社会等级
        3.1.3 “吃”与社会风气的变化
    3.2 “吃”与人际交往
        3.2.1 “吃”与人际联通
        3.2.2 “吃”与为人立世
        3.2.3 “吃”与人际思维
    3.3 汉语“吃”的文化根源
        3.3.1 关于中国人“口腔文化”说
        3.3.2 “吃”体验和人伦关系的引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2.3.3 认知翻译学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2.4.3 翻译实践研究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经典范畴理论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3.3 原型范畴理论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3.4 范畴化的层次
        3.4.1 基本层次范畴
        3.4.2 上位层次范畴
        3.4.3 下位层次范畴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4.1 引言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4.2.1 翻译的界定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4.3.1 范畴对等
        4.3.2 范畴错位
        4.3.3 范畴空缺
    4.4 小结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5.1 引言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2.1 词类范畴转换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5.2.3 句法范畴转换
        5.2.4 语义范畴转换
        5.2.5 语用范畴转换
        5.2.6 文体范畴转换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3.1 对等范畴转换
        5.3.2 错位范畴转换
        5.3.3 空缺范畴转换
    5.4 小结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6.1 引言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6.2.1 具身认知
        6.2.2 文化模型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6.3.1 隐喻
        6.3.2 转喻
        6.3.3 象似性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先秦文献中的草木书写及其文化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诗经》草木相关研究
        (二) 《山海经》草木相关文献
        (三) 《楚辞》草木研究史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 起兴与赋颂:《诗经》中的草木
    第一节 《诗经》草木书写概况
        一、《诗经》草木书写的概况
        二、《诗经》草木的分类情况
    第二节 生活世界的《国风》草木
        一、采草之人,歌诗之人
        二、《国风》草木书写与春日仪典
        三、《国风》草木起兴的本质
    第三节 从草木书写看赋颂的本质
        一、颂诗: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二、万亿及秭:庙堂仪典中的草木书写
        三、陈列与观察:赋写草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官博物学:《山海经》本草书写
    第一节 《山经》的博物学
        一、《山经》与博物志
        二、《山经》博物志的记述体例
    第二节 《山经》草木记述的特点
        一、草木的记述特点
        二、《山经》草木记述体例反映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王官知识传统与《山经》的草木记述
        一、《山经》与王官知识传统
        二、《山经》与本草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我的征象:《楚辞》中的香草书写
    第一节 《楚辞》草木概述
        一、《楚辞》的成书及性质
        二、《楚辞》草木概述
    第二节 《楚辞》香草:文人的自我比况
        一、《楚辞》草木的来源
        二、《楚辞》草木书写与人格象征
        三、自我象征与草木观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木书写:从《诗经》《山海经》到《楚辞》
    一、从生活世界到精神世界
    二、从观察对象到审美对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中的大千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第三学段语文课堂成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昆山市某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D]. 俞慧. 渤海大学, 2021
  • [2]汉语赘余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D]. 陈海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3]中国人名的时代文化特征研究及其对留学生取名的启示[D]. 王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宋词昆虫意象研究[D]. 杨耀忻.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5]越南中高级学生习得汉语成语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7]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D]. 高扬.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8]汉语“吃”词群的隐喻认知及文化内涵分析[D]. 高璐芸.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10]先秦文献中的草木书写及其文化语境研究[D]. 于沁可. 山东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科技知识与成语世界——评《成语大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