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首例豌豆玉米杂交植株在深圳诞生(论文文献综述)
冯杰[1](2020)在《水稻RPL1基因相关突变体鉴定及水稻IPT蛋白家族分析》文中指出水稻可塑性基因(RICE PLASTICITY 1,RPL1)根据生长环境调节水稻的表型可塑性,并能够帮助水稻在不同生境中维持株高的稳定性。RPL1是植物中所特有调节表型可塑性的基因,且只在单子叶植物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对已经分离到的rpl1突变体及相关突变体(LOC_Os01g51210、LOC_Os04g33740、LOC_Os05g09480、LOC_Os06g13640)进行基因型鉴定,为研究RPL1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水稻株高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植物中的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 transferases,IPT)基因编码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主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IPT基因(OsIPT)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确定水稻基因组中有10个OsIPT基因,分布于水稻1、3、5、6、7号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系统进化树分析将OsIPT蛋白家族分为4个亚家族。全发育期表达谱显示,10个OsIPT基因都是有表达的,但是OsIPT2和OsIPT4两个基因没有高表达,表达量相对于其它基因较低。根据OsIPT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显示,部分IPT(OsIPT1、OsIPT2、OsIPT6、OsIPT7)与GFP融合的蛋白均呈散点状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推测这些OsIPT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水稻异戊烯基转移酶家族成员重要性的认识,也为以后研究OsIPT家族成员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参考。
任帅[2](2020)在《从李山的生物艺术看科技与当代艺术的紧密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家李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位领军人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山的有生物形式的绘画中就显露出对生命体的关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他的行为艺术中对人类的身体属性与社会属性提出大胆的质疑,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其波谱艺术中又表现出对不同事物的大胆嫁接与挪用,都为他之后二十年开启生物艺术创作提供了思想和路径上的前期准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李山更集中、明确地游历于艺术与科技之间,为寻找二者的独特结合点,将创作研究的视点深入到基因层面,以此探求艺术创造生命的可能,并不是对生命样式进行表面的艺术描绘,而是把生物科技与他自己的艺术创作手段深度结合,并且将生物技术这一争论已久的议题带入艺术领域予以思考、探究,进而带入具有东方智慧的艺术切入口,由此成为生物艺术领域的世界级先驱,更成为中国生物艺术的第一人。更为重要的是,李山所探求、研究、创造、发展的生物艺术,更是对“轴心时代”到启蒙运动以来不断回响着的“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一古老命题更为惊世、醒世、警世的前沿追问与质疑。研究李山生物艺术的专着目前国内外还非常少见,大多是对李山九十年代之前所做艺术的梳理。本文将集中对李山生物艺术的发生、发展与成果做尽可能全面的考察与研究,进而,一方面梳理生物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生物艺术创作活动的总体考察梳理,意欲呈现艺术观和科学观结合可能激发出当代艺术思想和表达的中国方式,进而,探讨将人类最重要的三种认知途径科学、哲学、艺术结合统一、相互渗透的总体思维方式。
张平[3](2019)在《通过降低OsLOXs的表达量和转育qSS-9Kas提高水稻种子储藏能力》文中指出种子在收获后的第一阶段休眠性逐渐丧失,种子发芽能力逐渐升高,直至达到峰值,此后,干燥的种子在储藏期间,逐渐劣变,种子的发芽能力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失去生活能力,最终导致发芽失败。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储存不当引起的水稻种子老化、霉变等占总储藏量的8%,造成严重损失。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通过改变外在的存储条件来延长种子存放的时间,但也因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通过改善种子自身的遗传特性来增加种子的耐储性则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前人研究表明,脂质的大量降解是导致稻谷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是引起脂质降解的关键酶,因此,通过抑制水稻种子中脂氧合酶的含量和活性可显着减缓水稻的老化速度。为此,本实验室以宁粳1号为受体,创制了 一批干扰脂氧合酶的转基因株系,本研究主要针对其中干扰效果较为明显的XO3和XO6两个家系进行进一步的筛选鉴定,得到可稳定遗传的家系。定量结果表明XO3和XO6中OsLOX2、OsLOX3表达量较宁粳1号明显降低;表型鉴定发现通过自然放置10个月和人工老化处理8天后,XO3和XO6家系种子活力明显高于受体亲本宁粳1号;TTC染色发现,XO3和XO6中TTCH(三苯甲簪)含量明显高于宁粳1号;种子中脂氧合酶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干扰家系均显着低于受体亲本;品质指标分析发现,老化处理前后,干扰家系的种子在直链淀粉、总淀粉和胶稠度上的变化幅度比对照宁粳1号小;田间小区品比鉴定实验发现,大部分主要的农艺性状和受体品种没有显着差异。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OsLOX1、OsLOX2和OsLOX3进行基因编辑,获得了多种编辑位点的转基因纯合植株,其中CRISPR/Cas9-LOX1 T2代种子比受体品种宁粳4号的耐储性极显着增强。种子耐储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种子耐储性相关QTL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也检测到一些稳定表达的主效QTL。籼稻品种Kasalath表现出极耐储的表型,本实验室已验证qSS-9Kas是来源于Kasalath的控制种子耐储性的主效QTL。本研究主要通过MA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将含有qSS-9Kas的耐储的置换系SL36作为供体亲本,不耐贮存的宁粳4号为受体品种,进行多年不断地杂交、回交和自交,得到稳定的改良家系。基因型分析表明,改良系中已成功转入qSS-9Kas,并且能稳定遗传;丙二醛含量检测发现,老化后的改良系种子中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宁粳4号;表型鉴定发现,在经过多年存放和人工加速老化后,改良系的种子活力均比受体品种高;TTC染色中,改良系有更多的种子被染色,且TTCH含量明显高于宁粳4号;农艺性状测定发现大多数主要田间农艺性状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与宁粳4号没有显着差异。
潘玉[4](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吴凤颖[5](2019)在《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文中提出葡萄是世界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欧洲葡萄品种是主栽品种。葡萄白粉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病害的流行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葡萄抗病种质资源培育抗白粉病新品种是提高欧洲葡萄品种抗病性的有效方法。项目组前期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中白藜芦醇含量高,对白粉病具有较高的抗性,挖掘其抗病基因对提高欧洲葡萄抗病性与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丹凤-2’葡萄中克隆得到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基因序列,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抗病性弱的欧洲葡萄无核白中,进行抗白粉病功能分析。主要得到的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并响应白粉菌及非生物胁迫诱导与刺激,表达上调。这3个芪合成酶基因在接种白粉菌后12 h表达量显着上升,分别达到了为对照的38.2倍、54.15倍和103.4倍,其次在96 h至120 h表达量较高。在其他生物小分子化合物MeJA、SA、ABA和非生物类因子创伤、低温、盐、干旱胁迫处理下表达上调,其中VqSTS12基因和VqSTS24基因对低温处理最敏感;VqSTS25基因对创伤处理最敏感。2.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获得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1179 bp的VqSTS12、VqSTS24和VqSTS25基因,编码392个氨基酸,均定位于16号染色体。序列分析发现在欧洲葡萄‘PN40024’中的同源基因分别为VvSTS31、VvSTS43和VvSTS39。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这3个芪合成酶定位在细胞质中。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欧洲葡萄无核白愈伤组织,共得到304个转VqSTS12基因无核白抗性苗,275个转VqSTS24基因无核白抗性苗,224个转VqSTS25基因无核白抗性苗。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最终得到7个转VqSTS12基因无核白植株,阳性率为2.30%;5个转VqSTS25基因无核白植株,阳性率为2.23%;转VqSTS24基因无核白抗性苗在Western blot检测中未检测到明显条带。3.转基因植株实时定量PCR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中芪合成酶(STS)基因与下游白藜芦醇糖基转移酶(RSGT)基因的表达升高,STS的底物竞争酶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表达降低。STS基因的表达产物中芪类物质主要是反式云杉新苷含量显着增加,其中VqSTS12过表达的OE-L7植株糖苷含量最高(135.19μg?g-1 Dw),是野生型植株的14.84倍。表明转基因植株中过量表达的VqSTS12和VqSTS25基因参与了白藜芦醇的合成。4.接种白粉菌后比较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对白粉菌的抗性。表型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对白粉菌的敏感性降低,菌丝发育迟缓,部分孢子萌发受抑制。转基因植株中VqSTS12和VqSTS25基因受白粉菌诱导表达显着增加,接菌后13 d表达量上升,是野生型植株的83112倍,接种第67 d表达量再次上升。同时检测到其表达产物白藜芦醇、云杉新苷、葡萄素与紫檀芪含量显着增加。较野生型植株发病较晚,病情较轻。表明转基因植株较野生型植株抗白粉病。5.干旱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无核白植株中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增加,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优于野生型无核白植株,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旱能力。上述研究发现,转VqSTS12和VqSTS25基因无核白植株中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不仅对非生物胁迫处理后表达,而且对接种白粉菌的表达也是增强的。因此,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和VqSTS25可以作为改良欧洲葡萄品种的抗性基因,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是抗病育种的种质资源。
王建[6](2015)在《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和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亲缘关系较近的杂草是野芥菜(Brassica junceavar.gracilis)。20世纪末野芥菜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今已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广泛分布于荒地、农田中的重要杂草。如果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渗入到野芥菜中,将会给抗同种除草剂农田中野芥菜的防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环境释放前对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开展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抗除草剂基因能否成功渗入到近缘种中取决于抗性基因能否在杂交或回交后代中传递下去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适合度。国内外对转基因油菜与野生近缘种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适合度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抗性基因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后代中的传递规律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回交后代在不同种植条件下的适合度还没有连续的追踪报道。本实验室前期开展了抗性基因在抗草甘膦(DS-Roughrider,Roundup Ready,event RT73)和抗草丁膦(Swallow,Liberty Link,event HCN92)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正反回交1代子1-3代(BC1F2-4)、回交2代子1-2代(BC2F2-3)、回交3代子1代(BC3F2)(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称为正向回交,以其为父本的回交称为反向回交)中的传递规律,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后代在温室和田间环境条件下的适合度。本文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在正反回交1代子4-5(BC1F5-6)、正反回交2代子3-4代(BC2F4-5)、正反回交3代子2-3代(BC3F3-4)中的传递规律;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测定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正反回交1代子3-4(BC1F4-5)、正反回交2代子2-3代(BC2F3-4)、正反回交3代子1-2代(BC3F2-3)的适合度以及在田间条件下种子活力的保持时间。通过上述研究,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提供长期的多世代的试验数据,同时也为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BC1F5-6、BC2F4-5、BC3F3-4的出苗率及抗性基因在这些后代中的传递规律以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5代(BC1F5-6)、回交2代子3-4代(BC2F4-5)以及回交3代子2-3代(BC3F3-4)为材料,研究温室条件下各后代与野芥菜的出苗率以及抗性基因在这些后代中的传递规律。结果显示,供试回交后代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且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抗性基因传递规律的结果表明,在700g(a.i.)/ha的草丁膦筛选后,各后代存活植株的比例:BC1mF5和BC1pF5为 54.63%、53.03%;BC2mF4 和 BC2pF4 为 73.42%、62.93%;BC3mF3 和 BC3pF3为 70.41%、75.36%。BC1mF6 和 BC1pF6 为 53.86%、59.84%;BC2mF5 和 BC2pF5为 77.29%、68.35%;BC3mF4 和 BC3pF4 为 74.9%、76.63%。上述各回交后代的抗性分离比均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回交后代具有和野芥菜相似的出苗能力。抗草丁膦基因都能以53%以上的频率传递给各回交后代;但随着自交次数的增加,存活植株的比例变化不大,特别是在回交1代的后代中表现更为明显。2.温室条件下抗性BC1F4-5、BC2F3-4以及BC3F2-3的适合度以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回交1代子3-4代(BC1F4-5)、回交2代子2-3代(BC2F3-4)以及回交3代子1-2代(BC3F2-3)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这些回交后代的适合度。结果表明,BC1F4和BC2F3的株高、茎粗、花粉活力和每角果饱粒数都显着小于野芥菜,此外BC1F4的单株生物量显着也小于野芥菜;BC3F2只有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其它各适合度成份和野芥菜无显着差异。BC1F5与BC2pF4的株高和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此外BC1F5的单株生物量和BC1pF5的每角果饱粒数也显着小于野芥菜。BC2mF4和BC3F3只有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总适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BC1F4以及BC2pF3显着小于野芥菜,而BC2mF3及BC3F2与野芥菜相当;BC1pF5显着小于野芥菜,BC1mF5、BC2F4和BC3F3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回交代数和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适合度呈现提高的趋势,且正向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提高的速度大于反向回交后代。3.田间条件下抗性BC1F4-5、BC2F3-4以及BC3F2-3的适合度以抗草丁膦转基因的回交1代子3-4代(BC1F4-5)、回交2代子2-3代(BC2F3-4)以及回交3代子1-2代(BC3F2-3)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密度(低密度为15株/区,高密度为30株/区)及不同种植比例(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混种)时的适合度,以及这些后代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持时间。结果表明,低密度单种时,BC1F4和BC2F3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BC3F2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BC1F5、BC2F4以及BC3F3的总适合度也都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高密度单种时,BC1F4和BC2F3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而BC3F2与野芥菜相当;BC 1F5和BC2F4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但BC3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以4:1和3:2比例混种时,低密度种植情况下,回交后代中只有BC3m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其余各后代的总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以1:1的比例混种时,只有BC3mF2和BC3m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高密度混种时,三个比例混种条件下后代的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因此在低密度条件下,竞争对BC3pF2、BC3pF3及BC3mF2的适合度有明显影响,而对BC1F4、BC1F5和BC2F3、BC2F4及BC3mF3无显着影响;混种比例只对BC3mF2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高密度条件下,竞争对BC3F2和BC3F3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而对BC1F4、BC1F5和BC2F3、BC2F4无显着影响;混种比例对各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无显着影响。单种时,密度对BC1F5和BC2F4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以4:1和3:2比例混种时,密度对BC3mF3有显着影响;以1:1比例混种时,密度对BC3mF2和BC3mF3有显着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芥菜和各回交后代的单株干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种子重量与单种和混种时的种植密度呈显着负相关。种子埋藏试验说明,各后代的种子在自然生境的3cm和15cm深度下均能较长时间保持较好的活力,而且各回交后代的种子深埋比浅埋能更好地保持活力。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虽然抗草丁膦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均不符合孟德尔定律,但是抗性基因还是能够在后代中以至少53%的频率传递下去的。在温室条件下,抗性回交后代BC2mF3、BC3F2和BC1mF5、BC2F4、BC3F3可能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生存定植能力,而其它回交后代的生存定植能力仍弱于野芥菜。田间条件下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BC3mF2和BC3mF3可能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生存定植能力,而其它回交后代的生存定植能力仍弱于野芥菜。而且各回交后代的种子均可在田间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有成为自生苗的潜在隐患。因此,应避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后代与野芥菜的再次回交,同时也要尽量减少种子的洒落,从而减小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生态风险。
于鲲[7](2018)在《基于EST-SSR标记的五叶草莓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hylla Losinsk.),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红果和白果两种类型。本文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深入研究并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15个居群的野生五叶草莓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为中国野生五叶草莓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主开发了五叶草莓EST-SSR引物。通过从五叶草莓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的68,356,166条clean reads经组装后得到53748条UniGene序列,利用MISA(MicroSAtellite)软件进行SSR位点筛选。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1-6碱基重复单元的SSR位点共9494个,分布于7892条UniGene中。SSR发生频率为14.7%,说明了转录组数据中SSR位点出现频率较高。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单元的种类最多,占所有的SSR位点的39%,其次是二核苷酸,为35%,三核苷酸为25%。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单元数量总计不足1%。根据转录组UniGene序列,利用引物合成软件Primer 5共设计、合成172对引物,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来17对具有高多态性,稳定性较好,区分性较好的引物。2.利用17对EST-SSR标记对五叶草莓15个野生居群21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7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出9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5.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1.089个,其平均值为2.417个。期望杂合度(He)与观测杂合度(Ho)的平均值分别为0.536和0.42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为0.494。基因多样性Nei’s指数范围为0.178-0.802,平均值为0.534。以上结果表明五叶草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根据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表明,17个EST-SSR位点中有13个位点受到遗传漂变,迁移,选择或其他进化因子的干扰而显着偏离平衡。3.对五叶草莓不同居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UPGMA聚类分析、NJ邻接树、PCA分析和Structure群体指派分析,这些结果都显示五叶草莓红白果遗传分化较为明显,马崖子、宽川、郑家店、高楼山等五叶草莓白果居群明显聚于一类,高楼山红果由于地理位置与高楼山白果较近也聚于该支,太白山、九寨沟、米亚罗、麦积山、清溪、天台山等几个红果居群明显的聚为一支。根据五叶草莓的基因分化系数(Fst)的AMOVA分析结果表明,五叶草莓16.6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83.3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表明五叶草莓居群处于中等遗传分化,尽管五叶草莓克隆繁殖能力强,而自交不亲和的繁育系统和远距离传粉昆虫使得居群间的基因流顺畅并阻止了居群间的严重分化。
倪土[8](2017)在《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磷形态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究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种植对潮土不同磷形态的影响,本研究在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连续两年种植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磷高效突变体水稻PHO2及非转基因亲本日本晴(Nipponbare),分析了水稻在两个生长季的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土壤全磷、有效磷、碱性磷酸酶、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等形态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两种施肥条件下,OsPT4土壤全磷含量在两个生长季的4个生长时期与日本晴均无显着差异;2015年,PHO2土壤全磷含量在4个生长时期均显着低于同一生长期的OsPT4和日本晴(P<0.05)。2014年,不施磷时,OsPT4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孕穗期、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施磷条件下,OsPT4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灌浆期、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2015年,施磷条件下,OsPT4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在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PHO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两个生长季的4个生长时期均显着低于同一生长期的日本晴(P<0.05)。2015年,成熟期OsPT4植株秸秆含磷量在施磷条件下显着高于日本晴;成熟期PHO2植株秸秆含磷量在两种施肥条件下均显着高于OsPT4和日本晴(P<0.05)。2、2014年,不施磷条件下,OsPT4土壤无机磷总量在灌浆期显着低于日本晴,施磷条件下在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2015年的4个生长时期,OsPT4土壤无机磷总量在施磷条件下低于日本晴,但差异不显着;PHO2土壤无机磷总量在2个生长季的4个生长时期均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不施磷条件下,2014年OsPT4土壤Ca2-P含量在灌浆期、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2015年,在两种施磷条件下,OsPT4土壤Ca2-P含量在灌浆期、成熟期均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在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2014年OsPT4土壤Ca8-P、Al-P含量在灌浆期、成熟期均显着低于日本晴,Fe-P含量在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同一生长期的OsPT4土壤Ca10-P含量与日本晴无显着差异;2015年OsPT4土壤Ca8-P、Al-P含量在成熟期均显着低于日本晴,同一生长期的OsPT4土壤O-P、Ca10-P含量与日本晴无显着差异(P<0.05)。3、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2014年,水稻4个生长期内,PHO2、OsPT4、日本晴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均表现为O-P>Ca10-P>Ca8-P>Al-P>Fe-P>Ca2-P;2015年,3种水稻材料在分蘖期土壤无机磷组分浓度表现为Ca10-P>O-P>Al-P>Ca8-P>Fe-P>Ca2-P,而到成熟期时,3种水稻材料土壤无机磷组分浓度均表现为Ca10-P>O-P>Fe-P>Ca8-P>Al-P>Ca2-P。4、两种施磷条件下,2014年OsPT4土壤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在4个生长时期均无显着差异;2015年OsPT4土壤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在灌浆期、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不施磷条件下,2015年OsPT4土壤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在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P<0.05)。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PHO2、OsPT4两个生长季的土壤均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磷含量在成熟期显着低于日本晴;3种水稻土壤在4个生育时期高稳性有机磷均无显着差异(P<0.05)。5、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两个生长季3种水稻的土壤在4个生育时期有机磷组分含量均表现为中活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
刘玉[9](2017)在《丹参基因工程体系创新优化及次生代谢调控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丹参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模式材料,也是需求较大的中药材,其丹酚酸和丹参酮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降血脂等多种药用活性并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心脑血管和急性缺血性中风等疾病。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及日常保健意识的增强,丹参需求量逐年快速增加,野生丹参资源日渐枯竭,而栽培丹参供应及品质难以满足,且通过化学合成制备丹参次生代谢产物可行性较低。因此,基于基因工程策略改善丹参品质、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丹参基因工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展开工作,首先构建基于Bsata除草剂抗性的叶盘稳定转化再生体系及基于rolABC因子的毛状根诱导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录因子AtEDT1过表达、丹酚酸合成代谢旁路基因SmHPPD和SmCCR抑制表达及多胺代谢调控基因SmSAMDC过表达的策略,分析丹参酮、丹酚酸等丹参主要次生代谢成分积累规律,为有效应用基因工程策略改善丹参品质、有效满足供给提供研究思路、调控节点、关键原件及基础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Basta除草剂为选择标记的丹参遗传转化再生体系:首先通过梯度设置Basta浓度,最终确定0.6 mg/L的Basta浓度作为最适丹参选择压;进而构建35S启动子驱动Basta抗性基因的T-DNA骨架载体,并优化预培养、共培养、筛选培养、诱导再生等培养环节参数,实现了基于Basta除草剂选择的丹参农杆菌介导的有效转化再生;经过T-DNA目标PCR扩增及GUS组织化学染色,确认了转化子的有效性,为二次转化创制双抗材料提供了基础材料。2.针对发根质粒诱导毛状根再生的关键基因簇rolABC,构建rolA、rolB、rolC单基因及rolABC多基因丹参毛状根诱导体系,以避免农杆菌Ri质粒T-DNA区域冗余基因对植物毛状根次生代谢系统的干扰,最大限度有效应用毛状根系统进行丹参次生代谢工程研究。3.构建基于Basta除草剂抗性选择的拟南芥转录因子AtEDT1(Arabidopsis thaliana Enhanced Drought Tolerance1)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创制AtEDT1过表达丹参转化材料。栽培实验表明,丹参AtEDT1转化株系表现了明显的生长优势,特别是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生长量显着优于对照材料。进一步研究显示,丹参AtEDT1转化材料中,转AtEDT1丹参根系中,丹酚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SmTAT、SmHPPR、SmPAL、SmC4H、Sm4CL和SmRAS)的表达水平明显提升。与其对应,转基因材料根系中丹酚酸类化合物(迷迭香酸、紫草酸及丹酚酸B)的合成积累也相应增加,转基因株系SmTAT基因的表达水平高达野生型丹参的6倍,丹酚酸B的含量增加至61.9mg/g约为野生型丹参的1.55倍。同时,过表达AtEDT1也对丹参酮合成途径调控基因(SmHMGR、SmMDS和SmIPPI)表达水平表现为多样调控效果,转基因株系中丹参酮类化合物(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合成积累也呈现不同积累水平。4.基于丹参毛状根诱导体系,验证了MIGS(miRNA-induced gene silencing)技术在丹参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有效性。进而针对丹参酚酸合成旁路基因SmHPPD和SmCCR构建单基因及多基因MIGS抑制表达载体,基于丹参毛状根转化体系,实现了目标基因的有效沉默。相对于对照材料,SmHPPD和SmCCR抑制表达毛状根形态及生长没有明显差异,但丹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水平(特别是迷迭香酸)显着提高。5.针对丹参多胺合成代谢关键基因SmSAMDC,分析了其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进而构建了基于Basta除草剂选择的过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创制丹参SmSAMDC过表达新材料,尝试通过调控多胺生成进行丹参次生代谢产物调控。转基因分子、表型鉴定表明,受体丹参转化材料明确整合有包含SmSAMDC表达单元的T-DNA,但没有明显的目标性状体现。考虑到同源转化中普遍存在的转基因沉默现象,我们以烟草为转化受体材料进行SmSAMDC异源表达分析,发现烟草SmSAMDC异源表达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SmSAMDC异源表达可显着提升受体植物材料相对含水量及抗氧化活性,为SmSAMDC在丹参代谢工程中有效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研究有效拓展了丹参遗传转化平台,实现了基于转录因子AtEDT1过表达及丹酚酸合成代谢旁路基因SmHPPD、SmCCR抑制表达策略的丹参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并对丹参多胺代谢调控基因SmSAMDC的表达特性及功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为丹参基因工程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可行转化平台、目标调控位点及实施案例,为有效实现丹参质量提升及产量供应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彭思佳[10](2016)在《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人工多倍体诱导及鉴定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荻属于禾本科芒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发达的根状茎,易繁殖,生长快,生物质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是重要的造纸和造板原料,近年来也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植物进行开发利用。植物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较,其营养器官通常表现出巨大型、早衰性、抗逆境能力增强等特征。本研究以秋水仙素为化学诱导剂研究南荻的多倍体人工加倍方法,并建立南荻多倍体个体的快速鉴定技术,为南荻的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奠定技术基础和提供优良新种质。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荻离体培养及高频再生基因型的筛选研究:以不同基因型的南荻幼穗和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所选用8种不同基因型来源的幼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4.4%-97.5%,植株分化率为7.0%-91.8%,其中基因型A4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7.5%和91.8%,其次为A6。而以种子为外植体时,基因型A8的种子发芽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4.33%和93.33%。由此确定A4、A6和A8为具有高频再生能力的基因型。2.南荻不同染色体加倍人工诱导方法的比较研究:(1)以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时,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8h,多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到16%。(2)以种子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时,在试验设定的条件下均未获得多倍体植株。(3)直接以种子为受体材料时,种子预培养12h,用0.1%秋水仙素溶液+0.1%吐温处理36h,再超声波处理5min,最后抽真空处理5mmin,多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13.4%。3.南荻多倍体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首先利用形态学观察法对诱变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初步筛选获得397株小苗,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进一步筛选鉴定出24株四倍体南荻,常规染色体压片的结果也验证了流式细胞筛选的准确性。由于流式细胞检测法快速准确,可作为南荻多倍体筛选鉴定的首选方法。
二、世界首例豌豆玉米杂交植株在深圳诞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首例豌豆玉米杂交植株在深圳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RPL1基因相关突变体鉴定及水稻IPT蛋白家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水稻RPL1 基因相关突变体的鉴定 |
1 前言 |
1.1 表型可塑性 |
1.2 植物激素调控水稻节间发育 |
1.3 水稻可塑性基因RPL1 |
1.4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
1.4.1 正向遗传学 |
1.4.2 反向遗传学 |
1.4.2.1 基因敲除 |
1.4.2.2 基因过表达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稻繁殖 |
2.2.2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
2.2.3 PCR扩增鉴定rpl1 突变体及相关材料基因型 |
2.2.4 PCR扩增鉴定四份突变体材料基因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pl1 突变体及相关材料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3.1.1 rpl1 突变体及相关材料繁殖 |
3.1.2 rpl1 突变体及相关材料基因型鉴定 |
3.2 韩国突变体的目标基因位点的情况分析 |
3.3 突变体材料第一代的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3.3.1 突变体80R第一代基因型鉴定 |
3.3.2 突变体48R第一代基因型鉴定 |
3.3.3 突变体02R第一代基因型鉴定 |
3.3.4 突变体14L第一代基因型鉴定 |
3.4 突变体材料第二代的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3.4.1 突变体80R第二代基因型鉴定 |
3.4.2 突变体48R第二代基因型鉴定 |
3.4.3 突变体02R第二代基因型鉴定 |
3.4.4 突变体14R第二代基因型鉴定 |
3.5 突变体材料第三代的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3.5.1 突变体80R的第三代基因型鉴定 |
3.5.2 突变体48R第三代基因型鉴定 |
3.5.3 突变体02R第三代基因型鉴定 |
4 结论 |
4.1 气候对植物表型和育性的影响 |
4.2 rpl突变体及相关突变体材料 |
5 展望 |
第二章 水稻IPT蛋白家族的分析 |
1 前言 |
1.1 植物与激素 |
1.1.1 水稻与激素 |
1.1.2 激素在植物中的作用 |
1.2 细胞分裂素 |
1.2.1 细胞分裂素的基因调控 |
1.2.2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代谢 |
1.3 水稻IPT家族基因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载体和菌株 |
2.1.2 植物材料 |
2.1.3 主要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 |
2.1.4 主要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OsIPT基因家族成员搜集与鉴定 |
2.2.2 OsIPT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分布 |
2.2.3 OsIPT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和蛋白序列比对 |
2.2.4 OsIPT基因家族的表达谱分析 |
2.2.5 OsIPT基因家族的蛋白理化性质 |
2.2.6 总RNA提取及RNA反转录 |
2.2.7 OsIPT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2.2.8 OsIPT基因家族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2.2.9 OsIPT基因家族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OsIPT基因家族成员搜集与鉴定 |
3.2 OsIPT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分布 |
3.3 OsIPT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和蛋白序列比对 |
3.4 OsIPT基因家族的表达谱分析 |
3.5 OsIPT基因家族的蛋白理化性质 |
3.6 OsIPT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 |
3.6.1 OsIPT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3.6.2 部分OsIPT基因家族成员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从李山的生物艺术看科技与当代艺术的紧密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山与生物艺术 |
二、生物艺术的定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一章 李山的生物艺术探索 |
1.1 李山生物艺术的开启 |
1.1.1 早期作品中生物艺术初见端倪 |
1.1.2 对“无用基因”的重新理解 |
1.2 李山生物艺术的创作历程 |
第二章 当代艺术中的生物艺术 |
2.1 生物艺术产生背景 |
2.2 生物艺术的发展 |
2.3 生物艺术的创作状况 |
2.3.1 艺术家走进科学实验室 |
2.3.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
第三章 当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联 |
3.1 艺术与科学的“联姻”历史 |
3.2 生物艺术与生物科技的相遇 |
3.2.1 生物艺术作品与科学试验品的不同 |
3.2.2 艺术家与科学家对科学的不同理解与贡献 |
3.3 生物艺术与科学思想的碰撞 |
第四章 科技与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
4.1 跨学科创作(学科边界的崩塌与重建) |
4.2 艺术创造形式的全新语境 |
4.3 打破对传统艺术的认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3)通过降低OsLOXs的表达量和转育qSS-9Kas提高水稻种子储藏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耐储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
1.1.1 微生物及虫害对水稻耐储性影响 |
1.1.2 含水量及存放条件对水稻耐储性的影响 |
1.1.3 遗传和生理状态对水稻耐储性的影响 |
1.1.4 水稻耐储性评价指标 |
1.2 脂氧合酶简介 |
1.2.1 脂氧合酶的发现与克隆 |
1.2.2 脂氧合酶的结构和催化过程 |
1.2.3 脂氧合酶的生理功能 |
1.3 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的耐储性 |
1.3.1 基因干扰技术 |
1.3.2 基因编辑技术 |
1.3.3 转基因操作方法 |
1.3.4 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的鉴定 |
1.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4.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原理 |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4.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优势 |
1.4.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劣势 |
1.5 水稻耐储藏研究进展 |
1.5.1 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 |
1.5.2 耐储性相关基因的发掘、定位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通过降低稻谷脂氧合酶的含量提高水稻耐储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种植条件 |
1.2 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 |
1.3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水稻植株 |
1.4 DNA样品的制备 |
1.5 PCR扩增 |
1.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8 RNA的提取 |
1.9 Real-time PCR |
1.10 脂氧合酶含量的测定 |
1.11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1.12 种子耐储性表型的鉴定 |
1.13 品质指标的测定 |
1.14 农艺性状调查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2.1 XO3和XO6家系植株分子检测 |
2.2 荧光定量PCR检测改良系种子中OsLOXs的表达量降低 |
2.3 XO3和XO6家系基因种子脂氧合酶含量降低 |
2.4 OsLOXs-RNAi种子丙二醛含量较宁粳1号显着降低 |
2.5 XO3和XO6家系基因种子比宁粳1号更耐储 |
2.6 XO3和XO6家系基因种子品质性状的变化 |
2.7 XO3和XO6家系基因种子农艺性状调查 |
2.8 LOX1/2/3-CRISPR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2.9 LOX1/2/3-CRISPR基因植株的种子比宁粳1号更耐储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3.1 总结 |
3.2 讨论 |
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水稻耐储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种植条件 |
2.2 田间杂交实验 |
2.3 群体的构建 |
2.4 农艺性状调查 |
2.5 PCR扩增 |
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7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3.1 携带qSS-9~(Kas)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具有强的耐储性 |
3.2 利用MAS法,将控制耐储性的主效QTL qSS-9~(Kas)导入宁粳4号 |
3.3 携带qSS-9~(Kas)的宁粳4号改良系老化后丙二醛含量降低 |
3.4 携带qSS-9~(Kas)的宁粳4号改良系耐储性显着增强 |
3.5 携带qSS-9~(Kas)的宁粳4号改良系种子活力增强 |
3.6 携带qSS-9~(Kas)的宁粳4号改良家系的农艺性状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3.1 总结 |
3.2 讨论 |
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生产及存在的病害问题 |
1.2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
1.3 芪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1.4 葡萄白粉病简介 |
1.5 葡萄转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
1.5.1 葡萄的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1.5.2 葡萄转基因研究进展 |
1.5.3 植物的遗传转化方式 |
1.5.4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载体与菌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引物 |
2.2 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与c DNA的合成 |
2.2.2 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
2.2.3 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的克隆分离与序列分析 |
2.2.4 芪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的转化 |
2.2.5 烟草表皮亚细胞定位分析 |
2.2.6 农杆菌介导的无核白葡萄遗传转化 |
2.2.7 外源基因的检测 |
2.2.8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
2.2.9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处理后生理指标测定 |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白粉菌诱导条件下表达分析 |
3.2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
3.3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分析 |
3.4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的克隆分离与序列分析 |
3.5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6 毛葡萄芪合成酶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定位在细胞质中 |
3.7 农杆菌介导的欧洲葡萄无核白遗传转化 |
3.8 无核白葡萄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9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抗白粉病分析 |
3.9.1 白粉菌接种观察及抗病性分析 |
3.9.2 白粉菌诱导下无核白转基因植株芪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与产物分析 |
3.10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对干旱胁迫抗性分析 |
3.11 转基因无核白植株白藜芦醇合成相关基因qRT-PCR表达分析与芪类物质积累量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
4.2 转入基因VqSTS12、VqSTS24和VqSTS25 无核白葡萄植株的遗传转化 |
4.3 过表达VqSTS12和VqSTS25 无核白植株提高了抗白粉病能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况 |
2 世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3 我国转基因油菜的研究状况 |
4 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 |
5 花粉介导的抗性基因漂移 |
5.1 花粉介导的基因漂移 |
5.2 发生基因漂移的条件 |
5.3 抗性基因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 |
5.4 基因漂移的评估方法 |
6 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漂移 |
7 转基因油菜与近缘种杂交或回交后代的适合度 |
第二章 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后代(BC1F5-6、BC2F4-5和BC3F3-4) 的出苗率以及抗性基因传递规律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种植方法 |
2.2 抗性筛选 |
2.3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3 数据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出苗率 |
4.2 回交后代的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 |
4.3 抗性基因在BC1F5-6、BC2F4-5、BC3F3-4中的传递规律 |
5 讨论 |
第三章 温室条件下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抗性筛选和抗性检测 |
2.2 试验设计 |
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BC1F4、BC1F5,BC2F3、BC2F4,BC3F2、BC3F3与野芥菜适合度比较 |
5 讨论 |
第四章 田间条件下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 的适合度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材料种植、抗性筛选及分子检测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适合度成份的测量 |
2.4 种子活力保持时间的检测 |
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单种时各回交代与野芥菜的适合度 |
4.2 混种时各回交代与野芥菜的适合度 |
4.3 各后代适合度成分与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4.4 田间条件下种子活力的保持时间 |
5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EST-SSR标记的五叶草莓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1.1 草莓简介 |
1.2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手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五叶草莓转录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1.材料和方法 |
1.1 五叶草莓转录组序列来源 |
1.2 五叶草莓EST-SSR位点挖掘和引物设计 |
1.3 多态性位点检测 |
2.结果与分析 |
2.1 五叶草莓EST-SSR位点特性及其分布 |
2.2 五叶草莓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2.3 EST-SSR引物的筛选与PCR检测 |
2.4 EST-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3.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ST-SSR的五叶草莓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供试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与主要试验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五叶草莓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五叶草莓的居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
2.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磷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作物种植概况 |
1.2 转基因作物研发概况 |
1.2.1 转基因杨树 |
1.2.2 转基因玉米 |
1.2.3 转基因大豆 |
1.2.4 转基因番木瓜 |
1.2.5 转基因棉花 |
1.3 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 |
1.3.1 抗病抗虫转基因水稻 |
1.3.2 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
1.3.3 耐盐碱转基因水稻 |
1.3.4 养分高效转基因水稻 |
1.3.5 高光效及高产转基因水稻 |
1.3.6 品质改良及功能性转基因水稻 |
1.4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 |
1.4.1 转基因水稻对环境的影响 |
1.4.2 转基因棉花对环境的影响 |
1.4.3 转基因大豆对环境的影响 |
1.4.4 转基因杨树对环境的影响 |
1.4.5 转基因玉米对环境的影响 |
1.4.6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保护 |
1.5 植物磷素营养和磷高效基因 |
1.5.1 土壤中的磷素营养状况 |
1.5.2 植物磷素营养利用提高机制 |
1.5.3 磷高效基因OsPT4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方案 |
2.2 研究内容 |
2.3 拟解决的问题 |
2.4 创新点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案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全磷含量的影响 |
3.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磷素活化系数的影响 |
3.2.4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5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磷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无机磷总量的影响 |
4.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Ca_2-P、Ca_8-P、Ca_10-P含量的影响 |
4.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 Os PT4 对潮土 Al-P、Fe-P、O-P 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不同形态有机磷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案 |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有机磷总量的影响 |
5.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不同形态有机磷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全磷、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6.1.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6.1.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PT4对潮土不同形态有机磷含量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丹参基因工程体系创新优化及次生代谢调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丹参研究概况 |
1.1.1 丹参生物学研究 |
1.1.2 丹参有效成分研究 |
1.1.3 丹参资源现状 |
1.2 植物基因工程主要实施策略 |
1.2.1 基因过表达技术 |
1.2.2 基因表达沉默技术 |
1.2.3 基因定向修饰技术 |
1.3 丹参的遗传转化研究 |
1.3.1 植物主要遗传转化技术 |
1.3.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丹参遗传转化 |
1.3.3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丹参遗传转化 |
1.4 丹参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 |
1.4.1 丹酚酸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 |
1.4.2 丹参酮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 |
1.5 丹参次生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1.5.1 基于丹参次生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代谢工程 |
1.5.2 基于植物转录因子的丹参代谢工程 |
1.5.3 基于胁迫响应基因的丹参代谢工程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载体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4.2 丹参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
2.4.3 丹参转基因材料分子鉴定 |
2.4.4 GUS组织化学染色 |
2.4.5 除草剂Basta筛选 |
2.4.6 丹参干旱胁迫处理 |
2.4.7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丹参酮类和丹酚酸类 |
2.4.8 目标基因RT-PCR分析 |
2.4.9 烟草遗传转化及鉴定 |
2.4.10 转基因烟草分子水平鉴定 |
2.4.11 烟草干旱胁迫处理 |
2.4.12 烟草植株理化指标测定 |
2.4.13 RT-PCR 分析 |
2.4.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丹参遗传转化体系的创新及优化 |
3.1.1 基于Basta除草剂抗性选择的丹参遗传转化体系 |
3.1.2 基于rolABC基因簇的丹参毛状根诱导体系建立 |
3.2 基于转录因子AtEDT1过表达的丹参次生代谢工程 |
3.2.1 丹参AtEDT1转基因阳性再生株系的获得 |
3.2.2 过表达AtEDT1显着促进转基因丹参根系生长 |
3.2.3 过表达AtEDT1增加转基因丹参根系丹酚酸积累 |
3.2.4 过表达AtEDT1影响丹酚酸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3.2.5 过表达AtEDT1影响转基因丹参根系丹参酮的积累 |
3.2.6 过表达AtEDT1影响转基因丹参酮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7 过表达AtEDT1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丹参生长能力 |
3.3 基于丹酚酸合成代谢旁路基因抑制表达的丹参代谢工程 |
3.3.1 基于MIGS的丹参目标基因抑制表达体系验证 |
3.3.2 丹酚酸合成代谢旁路基因SmHPPD、SmCCR抑制表达 |
3.4 丹参多胺调控基因SmSAMDC的遗传转化 |
3.4.1 SmSAMDC表达特性及丹参同源表达分析 |
3.4.2 SmSAMDC烟草异源表达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丹参遗传转化新体系建立及优化 |
4.1.1 除草剂抗性筛选体系在丹参遗传转化中的建立及应用 |
4.1.2 基于rolABC基因簇的最简丹参毛状根诱导系统评价 |
4.2 转录因子AtEDT1过表达策略有效性分析 |
4.3 丹酚酸合成代谢旁路基因抑制表达策略有效性分析 |
4.4 SmSAMDC基因在丹参代谢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表 |
(10)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人工多倍体诱导及鉴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概况 |
1.1 植物多倍体的特征 |
1.2 植物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
1.3 植株倍性的鉴定方法 |
2 南荻的自然分布及生长特性 |
3 南荻生物质的应用价值 |
4 南荻的遗传育种研究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荻多倍体诱导及鉴定技术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频再生能力基因型材料的筛选 |
2.2 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诱导效果比较 |
2.3 植株倍性的鉴定 |
3 讨论 |
3.1 高频再生能力基因型的选择 |
3.2 高效染色体加倍方法的建立 |
3.3 南荻人工多倍体的鉴定方法及其分析效率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世界首例豌豆玉米杂交植株在深圳诞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RPL1基因相关突变体鉴定及水稻IPT蛋白家族分析[D]. 冯杰. 广西大学, 2020(07)
- [2]从李山的生物艺术看科技与当代艺术的紧密关联[D]. 任帅. 上海大学, 2020(04)
- [3]通过降低OsLOXs的表达量和转育qSS-9Kas提高水稻种子储藏能力[D]. 张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中国野生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表达与抗病功能分析[D]. 吴凤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研究[D]. 王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1)
- [7]基于EST-SSR标记的五叶草莓遗传多样性研究[D]. 于鲲. 云南大学, 2018(01)
- [8]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潮土磷形态的影响[D]. 倪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9]丹参基因工程体系创新优化及次生代谢调控应用研究[D]. 刘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10]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人工多倍体诱导及鉴定技术研究[D]. 彭思佳.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