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扩散参数和气象数据对田湾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韩朝帅,诸雪征,顾进,蒋金利,吴杰,周蔷[1](2021)在《核化危害源项反演技术现状及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源项反演对缓解和遏制核化危害源、精准预测核化危害时空传输和扩散情况、辅助作战行动和保障决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源项反演应用平台和源项反演关键算法(包括欧拉方法、拉格朗日方法、深度学习等)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核化危害源项反演技术的现状和二者间的差距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指出,利用深度学习提高反演精度和速率、从单污染源到多污染源的拓展、定性与定量混合反演将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点。
许凡[2](2019)在《海洋环境中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要建立海岛核电站以及海上浮动堆等核电设施。由于海岛应急通道空间有限,一旦发生大范围核素泄漏情况,岛上的工作人员将会在污染区域有一个长时间的停留。这就有了核事故应急厂房的建造需求,并且厂房的建造位置也将与核素扩散浓度最小的位置挂钩。不仅如此,对于所有海洋环境下的核素扩散情况,都需要紧急疏散扩散路径上的小岛和船只,并且对于核素登录内陆的区域进行核安全防护工作。然而海洋环境具有与内陆核电站不同的下垫面特点,目前核事故下的气载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环境中的扩散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海洋环境核事故下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研究了海洋环境特殊下垫面对于扩散的影响规律,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根据复杂下垫面环境下核素大气扩散的影响因素理论,建立了典型海岛下垫面的模拟模型,包括研究大气空间范围、风速轮廓线。并对海岛核电站复杂下垫面环境具体建模,包括:1、四台核电机组;2、厂区内厂房;3、高于海平面的海岛平台;4、环岛的山体。同时根据相似性理论,以1:1000的缩尺规模,在主动控制风洞下进行了模拟实验。通过激光图像技术测量气溶胶扩散的多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为后续模拟提供实验支撑。(2)开展了地貌环境、风场和喷口速度对扩散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岛下垫面会使核素地面最大扩散因子增大且出现位置更靠近喷口;在小风速情况下,地面最大扩散因子在数值模拟与高斯烟羽模型计算结果的偏差,相对于大风速情况下两者的偏差显着加大。喷口速度的增加会加大高大山体对烟羽的扰动,使地面轴线扩散因子形成两个峰值。(3)在下垫面、喷口位置及风速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喷口速度,地面最大扩散因子的模拟值和高斯烟羽模型计算值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该线性关系提出了对高斯烟羽模型的修正方法,提高计算精度。(4)海岛平台会对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在出口处附近产生明显扰动,但仅限于下风口近千米位置。对于扩散地面轴向扩散因子的整体分布,以及地面最大扩散因子的及其出现位置影响较小。并且当核素出口距离边缘距离相同时,平台高度的增加将使下风口地面轴线最大扩散因子降低。
罗丽娟[3](2012)在《上海市电离辐射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研等领域,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由于操作失误或防护不当等因素造成相应的辐射危害,甚至酿成灾难性后果。世界范围内恐怖事件频发、恐怖分子专业素质的提高使得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风险显着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类型、分布、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使用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辐射事故和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特点对上海市的核与辐射风险进行评估,并开发针对典型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评价系统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市的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密度为全国最高,放射性同位素拥有量大,近120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广泛分布在19个区(县),其中以浦东新区最多(不含南汇区)。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应用类型比较全面:放射源以Ⅱ类源和Ⅳ、Ⅴ类源居多,开放性工作场所以丙级和乙级为多,仅一家甲级工作场所;射线装置应用以Ⅲ类射线装置最多。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单位,多数为辐照装置和医疗用放射源单位;辐照装置均分布在郊区,而医疗用Ⅰ类放射源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域。在上海市探伤单位中,使用X射线、放射源进行探伤作业的单位数量基本相同,使用的放射源以192Ir居多,占探伤放射源总量的60%;75Se次之,占探伤放射源总量的33%;使用60Co作为探伤源的仅占7%,60Co探伤源多数为国有大型企业使用。通过对上海市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素的含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市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1983年1990年全国天然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近三十年来上海市的天然辐射水平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同时首次采用外照射危险指数法、内照射危险指数法和等效镭活度对上海市的天然辐射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上海市属于正常辐射水平区域的结论。同时,通过对上海市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环境介质中(空气、水体、土壤等)放射性核素水平监测,建立了上海市辐射本底水平值,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建立应急评价系统的基础。一旦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通过对自然环境介质的监测可以反映出整个区域受辐射的影响状况,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将上海市十个代表性区县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采用瞬时测量法和能谱分析法计算了上海市年有效剂量值分别为0.44mSv和0.47mSv,均处于世界平均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限值0.46mSv附近。同时,建立了天然辐射风险计算模型,基于上海市2009年年末的常住人口数,首次计算了上海市天然辐射所致的个人风险,结果为1.5×10-6yr-1,远远低于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如汽车事故的风险为2.4×10-4yr-1,美国非核能造成的个人风险为6×10-4yr-1。将核与辐射恐怖事件产生条件与过程理想化,对使用核材料成功制造成简易核爆炸装置、攻击核设施、使用放射性脏弹三种情景,建立了基于概率的辐射风险评估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贝叶斯决策分析法的应急决策模型,初步探讨了辐射风险评估和应急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决策和评价的难度和复杂性,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和决策评价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采用历史数据分析和专家经验、会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上海市辐射风险的特征、类别,得出风险列表,形成风险识别表。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建立风险分析矩阵表,确定了风险级别,评估了上海市辐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后果,最终列出优先控制的风险种类及其危险因素。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辐射风险水平较高的是含源探伤设备、废弃放射源或含源装置的丢失被盗和辐照装置或含源探伤设备的故障。就核与辐射恐怖事件来讲,除恐吓外,其它类型的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几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其造成的危害较大,其风险水平除攻击、破坏放射源库和其他使用存放放射源的地点为中度风险外,其它均为重大风险。最后,提出了建立辐射环境监管和事故应急体系的设想,从重大核设施或辐射装置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和事故应急三个方面提出减轻突发事件后果的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撒布、脏弹(RDD)袭击、辐射设施爆炸袭击与辐射设施纵火袭击四种场景,开发了上海市核与辐射应急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能够计算事故所致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分布、所致的内外照射剂量分布,并给出相应区域的处置建议,并建立了基于GIS系统的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单位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查询、地图显示和管理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为验证本论文开发的应急评价系统的可靠性,对脏弹袭击、放射性物质撒布和辐射设施纵火三个假想案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发的Hotspot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二者的模拟结果一致的结论,从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上海市辐射应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与保安、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宣传和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演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辐射风险控制措施。
杨龙,王长军,曹勇平,毛应华,王忠灿,李平,易飞舟,卞俊[4](2010)在《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参加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组织实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的工作经验,为下阶段进一步开展核事故应急演习等重大活动提供借鉴。方法结合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工作实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领导重视、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强化管理是完成本次演习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对应急物资储备、动员,救援队伍自我保障能力、救援时气象、交通、通讯保障及心理救援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结论在完成核应急医学救援演习等重大任务后及时总结经验,对未来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有重要参考意义。
王齐[5](2009)在《辽宁省核电厂应急计划区划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电在未来15年中要得到很大发展,按照我国中长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增长到4000万千瓦。核电是清洁能源,是安全的。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事故的。核事故应急是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辽宁省境内第一座核电已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实现首批装料。辽宁省核应急预案也已编制完成,已于2007年通过国家审查。但签于核电厂还处于建设阶段,所以现在的辽宁省的核应急预案还是一个总体预案,不是一个可操作的预案,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改,其中应急计划区的划分是核应急预案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国外一些核电发展发达的国家应急计划区推导过程和结果;总结了国内核电厂应急计划区的划分及国家关于应急计划区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程;介绍了辽宁省核电厂厂址情况,对所采用压水堆堆型的八大设计基准事故进行描述,对事故后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国内外应急计划区研究成果,根据国内有关标准,利用美国核电源项数据进行大气弥散的计算,结合核电厂自然地理情况及设计基准事故,对核电厂烟羽应急计划区的大小进行了探讨,并对应急计划区的值确定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认为应急计划区的划分不是机械的划分,而应是根据建造现实模型,计算和确定源项数据,建立一整套的计算方法以确定核电厂应急计划的范围。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辽宁省核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
王志春[6](2006)在《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模式在沿海地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取决于该地区排放污染物的源参数、气象条件和近地层下挚面的状况。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状况决定了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速率和迁移转化途径。本研究基于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源参数、气象条件和近地层下垫面的状况,根据湍流扩散梯度理沦进行推导,建立了拉格朗日烟团扩散模型。在计算时,采用高架点源和地面源两类污染源的扩散浓度叠加方式,根据累积风玫瑰图确定拉格朗日坐标系。在计算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时引入修正系数,修正近地层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并绘制浓度等值线图,更直观地说明了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将该模型应用于广东湛化股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预报和模拟,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 (1) 在计算长期平均浓度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风速,并对最后的计算浓度根据源参数、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状况以及非线性反应进行数值修正,克服了计算结果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问题,使计算结果更可靠。 (2) 采用Surfer8.0绘图软件,根据实际监测平均值和计算浓度分别绘制浓度等值线图,将浓度等值线图与累积风玫瑰图进行对比,发现处于主风向下的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方向,且在下风向某位置处出现最大落地浓度值。 (3) 本研究提出的长期平均浓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0.813在α=0.05下通过检验,且验证的样本量大,计算结果具有代表性,为湛江市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预测和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模型亦可进而推广应用于SO2、NOx、CO等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状态研究和计算。 模型应用的局限性在于:陔大气污染物长期平均浓度模型以湍流扩散理论为基础,适用于下垫面不复杂的中小尺度内污染物浓度估算,不一定适用于大尺度内的大气污染浓度模拟。
李建国[7](2006)在《~(90)Sr、~(137)Cs在谷物、蔬菜等植物体的截获和易位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气载放射性核素沉积到植物体,通过截获和易位进入人类食物链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当大气中的物质沉积到植物体时,不论是干沉积还是湿沉积,其中一部分将被植物截获,其余部分会到达地面。核设施在正常(或事故)运行工况下释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沉积到农作物表面(叶子等),植物体截获的核素将被吸收并转移到植物的其他部分(果实等),这个过程用截获因子f和易位因子TLFa(或TLFy)描述。截获因子f定义为沉积后单位面积上植物表面截获的放射性活度与单位面积上沉积的放射性活度之比。易位因子TLFa(m2/m2)定义为收获时单位面积土壤上植物可食部分的放射性活度(Bq/m2)与沉积时单位面积土壤上植物地上部分截获的放射性活度(Bq/m2)之比;TLFy(m2/kg)定义为收获时植物可食部分的放射性浓度(Bq/kg)与沉积时单位面积土壤上植物地上部分截获的放射性活度(Bq/m2)之比。1986年前苏联发生Chernobyl核事故之后,气载放射性微粒的扩散使几十个东欧国家受到污染,污染微粒主要是微米级的气溶胶粒子,其传输距离可达到数千公里。随后IAEA发起了“关于放射性核素在陆地、城市、水体环境中迁移模式有效性研究”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简称“VAMP”,1988~1994),各国相继建立了适合本国特点的环境迁移动态食物链模式,如欧共体的RODOS模式,德国的ECOSYS—87模式、美国的PATHWAY模式,英国的FARMLAND模式等。模式中均采用了植物对核素干、湿沉积的截获因子f、易位因子TLFa、LFy等参数。此后,国际上普遍关注微米级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的干、湿沉积行为研究。IAEA参数手册(IAEA TRS—364,1994)给出了一些元素的TLFy期望值,同时给出了从沉积污染到收获的时间,涉及的元素包括Cs、Sr、I、Co、Fe、Sb等。其中没有来自中国的数据。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在中国的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实践中,由于缺乏中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评价模式中采用的核素在植物体截获和易位的参数基本上是国外的数据。易位因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期间的气候条件:实验植物的种类;植物病虫害;核素的生物可利用性、核素在植株上的初始滞留量;沉积粒子的直径等),此外,植物生长状况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易位因子。中国地处亚洲,在食物链结构、农业耕作和农作物品种、气象条件、土壤类型等许多方面与欧洲和美州国家的差别很大,因此,在我国的条件下开展核素在植物体截获、易位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具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人工气溶胶发生器,在我国首次实验研究了含90Sr、137Cs的微米级放射性气溶胶在植物体(包括水稻、冬小麦、春小麦、萝卜、白菜和西红柿)的干沉积、易位行为,提出了90Sr、137Cs在上述植物的截获因子f(以及f/B)、易位因子TLFa(以及TLFy)实验值,同时给出了上述实验植物的叶面积指数LAI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了沉积时植物的生长阶段、生物量B、植物叶面积指数LAI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从本课题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Ⅰ.对谷物类而言,水稻和冬小麦对90Sr的截获因子f值在成熟期和拔节期较高,在苗期较低:截获因子f值随着沉积时植物生物量B、以及植物叶面积LAI的增加而增加(在成熟期例外,此时LAI值并未随f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成熟期植物叶部衰老、干枯有关)。谷物类包括水稻、冬小麦和春小麦对137Cs的截获因子f在拔节期较高,在苗期较低,并且f值随着沉积时植物的生物量B和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Ⅱ.对蔬菜类而言,西红柿、萝卜对90Sr的截获因子f值在苗期较高,在其他生长期较低。白菜对90Sr的截获因子f值在成熟期较高。萝卜和白菜在成熟期对137Cs的截获因子f值较高,在苗期的截获因子f较低,白菜截获因子f值随着沉积时植物的生物量B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值的增加而增加。西红柿对137Cs的截获因子f在结果期较高(对同一年份实验结果而言)。Ⅲ.报告中同时给出了质量截获因子f/B值。实验结果表明,对90Sr而言,水稻、冬小麦和春小麦的f/B值在苗期最高。西红柿的f/B值在开花期最高。萝卜和白菜的f/B值在苗期最高。对137Cs而言,水稻、冬小麦和春小麦的f/B值在苗期最高;西红柿的f/B值在苗期最高;萝卜和白菜的f/B值在苗期最高。由此可见,在植物生长的早期,如苗期、开花期等,植物生物量B值通常较低,植物对核素的质量截获因子f/B实验值较高。Ⅳ.对谷物类而言,水稻籽粒在苗期施加90Sr污染时的TLFa值较高,冬小麦和春小麦籽粒对90Sr易位因子TLFa在拔节期施加沉积污染时的最高。土壤中90Sr污染对水稻TLFa值的影响比较明显。水稻、冬小麦和春小麦籽粒对137Cs的易位因子TLFa值在拔节期施加沉积污染时的最高。相对90Sr而言,土壤中137Cs污染对水稻易位因子的影响不明显。Ⅴ.对蔬菜类而言,西红柿对90Sr的TLFa值在开花期较高,萝卜和白菜对90Sr的TLFa实验值在苗期较高。萝卜叶对90Sr的TLFa值通常比萝卜根的高一个数量级。白菜样品在收获取样时经过了清洗,因此其易位因子反映了白菜组织对核素的摄入情况。对137Cs而言,西红柿的易位因子TLFa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较高。萝卜和白菜的TLFa值在苗期最高。萝卜叶对137Cs的TLFa值比萝卜根的高7-84倍。Ⅵ.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所有实验植物(包括谷物类和蔬菜类)对90Sr和137Cs的f值与沉积时植物的B值、LAI值成线性关系,并且成正相关:对90Sr和137Cs的f/B值与沉积时植物的LAI值成线性关系,并且成负相关。在上述线性关系中,对单个作物而言,例外的情况(例如,春小麦和萝卜对90sr的f值与沉积时植物的B值和LAI值成负相关等)可能与植物在不同年份的生长差异有关。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应是弄清核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形式的气溶胶沉积(如模拟反应堆事故释放景象的气溶胶沉积、污染场址的放射性灰尘的沉积等)、植物种类、气象因子(风、降雨)等对核素在植物体沉积和易位的影响作用。
胡二邦,王寒,辛存田[8](2005)在《田湾核电厂址事故后果评价中天气取样方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田湾核电厂址1998年9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一整年的逐时气象数据、SF6实测扩散参数和评价区(40km×40km)各网格(2km×2km)人口分布等实测资料,对依据秦山、田湾核电厂址和惠安拟选核电厂址多年逐时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后提出的五个天气取样候选方案,估算了某假想事故在评价区内造成的集体剂量,得到事故集体剂量余补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即CCFD曲线)。同时应用整年“逐时滑移”事故释放起始时刻方法计算了事故集体剂量的CCFD曲线,即“标准”CCFD曲线,并将五类天气取样候选方案获得的95%累积概率水平事故集体剂量值与由“标准”CCFD曲线得到的相应值作比较。结果表明,天气取样候选方案四最佳,此方案给出的95%累积概率水平事故集体剂量与由“标准”CCFD曲线得到的相应值的相对偏差仅为3%。
许铮[9](2005)在《高斯模式在滨海核电厂址的有效性检验》文中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核电厂的电能生产不断增加,核电容量增长极为迅速,至1993年全世界发电量中有17.5%来自核电厂,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建成了(如秦山和大亚湾核电厂)或正在筹建(广东三期、浙江三门等)多座核能发电厂,这些核电厂的兴建不仅使我国核能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缓解了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形势,加速了它们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核电厂来说,其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由于核能与其它能源相比存在的特殊性,核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在其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核电厂正常运行与事故条件下的大气弥散的导则都采用高斯模式。对于平坦地形和大粗糙地形高斯模式的有效性已得到了检验,但对于我国滨海核电厂址所处的复杂地形的应用有效性尚未给出结论,由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这些导则所推荐的高斯模式在我国滨海复杂地形厂址是否适用。本论文将采用田湾核电厂址、福建惠安拟选厂址和秦山二期厂址进行的大气扩散SF6野外示踪试验数据。其中1997年8月在田湾核电厂址进行的10次示踪试验,释放高度均为115m,大气稳定度均为D类;2002年7月在福建惠安拟选厂址进行了15次示踪试验,按释放高度分为70m(5次)、30m(6次)和10m(4次),大气稳定度分别为B~C、D和E类; 2003年7月在秦山二期厂址进行了7次示踪试验,释放高度为62.5m,大气稳定度分别为B~C、D和E~F类。对以上数据采用高斯模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有效性检验,为今后该模式在类似滨海复杂地形核电厂址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有益的探讨。文中所采用的高斯模式主要有高斯烟羽轨迹模式、高斯烟羽风向模式和高斯烟团模式。所采用的模式有效性检验方法有相关系数r、应用符合指数d并结合均方误差检验和k值比较法,并经过综合分析,得到模式有效性的结论。分析表明,对于k值比较法而言,在田湾核电厂址、福建惠安拟选厂址和秦山核电厂址,分别使用高斯烟羽轨迹模式进行计算,它们的符合因子a都能在较小的值达到68%<WP=5>的符合比例,其值分别为3.5、3.0和5.1,以上各值都小于在各自厂址使用高斯烟羽风向模式和高斯烟团模式达到相同要求时的数值。对于其它有效性检验指标而言,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即高斯烟羽轨迹模式在类似上述滨海复杂地形核电厂址的应用是可行的。大气作为把核电厂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输运到环境中而到达人体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估算出核电厂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并据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把握大气扩散模式的有效性这一前提,因为相关的剂量分析、环境评价和得出的建议、结论,采取的相关防护措施都以此模型计算结果为依据,经过进一步计算分析得到的,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胡二邦,王寒,张永义,闫江雨,李正德,辛存田[10](2004)在《滨海复杂地形核电厂址高斯烟羽模式有效性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在福建惠安核电厂址和江苏田湾核电厂址所作的SF6 野外示踪试验结果验证了在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广泛应用的高斯烟羽模式的有效性。惠安核电厂址于 2 0 0 2年 7月进行了 1 5次SF6示踪试验 ,其中释放高度为 70m的 5次、3 0m的 6次、1 0m的 4次 ,释放时大气稳定度B C、D、E类各为5、9、1次。田湾核电厂址于 1 997年 8月共进行了 1 0次SF6 示踪试验 ,释放高度皆为 90m ,天气类型皆为D类。对示踪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各采样点SF6 地面浓度的模式计算值和示踪试验实测值在其比值为0 .2 5至 4.0范围内基本相符
二、不同扩散参数和气象数据对田湾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扩散参数和气象数据对田湾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核化危害源项反演技术现状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核化危害源项反演研究现状 |
1.1 应用平台 |
1.2 关键算法 |
1.2.1 基于欧拉方法的源项估计 |
1.2.2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源项估计 |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源项估计 |
2 国内核化危害源项反演研究现状 |
2.1 应用平台 |
2.2 关键算法 |
2.2.1 基于欧拉方法的源项估计 |
2.2.2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源项估计 |
2.2.3 基于深度学习的源项估计 |
3 国内外差距及发展重点分析 |
3.1 国内外差距分析 |
3.1.1 反演精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
3.1.2 战时核化危害研究和应用较少 |
3.1.3 基础实验和样本数据严重匮乏 |
3.2 下一步发展重点 |
3.2.1 利用深度学习提高反演精度和速率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3.2.2 从单污染源到多污染源的拓展将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
3.2.3 定性与定量混合反演将成为技术落地的研究难点 |
4 结语 |
(2)海洋环境中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核事故与核应急 |
1.1.2 海洋环境核素扩散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示踪实验 |
1.2.2 风洞模拟实验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2.4 数值模型 |
1.2.5 海洋环境核素扩散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海洋环境核事故下核素扩散数值模拟 |
2.1 复杂下垫面环境下核素扩散简介 |
2.2 大气边界层的建立 |
2.3 典型的海岛下垫面简介 |
2.4 数值模型 |
2.4.1 厂址建模 |
2.4.2 网格模型 |
2.4.3 边界层设置 |
2.5 湍流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洋平台风洞实验验证研究 |
3.1 风洞相似性理论 |
3.1.1 流动在力学的相似 |
3.1.2 单值条件相似 |
3.2 风洞实验测量方法 |
3.2.1 风洞实验平台 |
3.2.2 测量仪器 |
3.2.3 测量方法 |
3.3 相似性准则在实验设计的应用 |
3.3.1 几何相似 |
3.3.2 运动相似 |
3.4 风洞实验 |
3.4.1 实验工况设置 |
3.4.2 PIV流动分析 |
3.4.3 气溶胶扩散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岛下垫面模拟研究 |
4.1 海岛下垫面模拟工况 |
4.2 下垫面对扩散影响分析 |
4.2.1 扩散状态分析 |
4.2.2 扩散因子分析 |
4.3 风速对扩散影响分析 |
4.4 喷口速度对扩散影响分析 |
4.4.1 扩散影响分析 |
4.4.2 扩散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岛平台对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的影响 |
5.1 平台下垫面流场特性 |
5.2 平台下垫面模型构建 |
5.3 海岛平台对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的影响研究 |
5.3.1 出口相对于平台位置的影响 |
5.3.2 平台对于地面最大扩散因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
(3)上海市电离辐射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辐射事故频发 |
1.1.2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风险提高 |
1.2 电离辐射环境风险评价及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电离辐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背景 |
1.2.2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3 电离辐射环境风险评价及研究现状 |
1.2.4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途径及统计数据 |
1.2.5 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所致辐射剂量风险分析 |
1.2.6 电离辐射的危害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上海市环境天然辐射水平和风险评价 |
2.1 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现状 |
2.1.1 上海市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分布状况 |
2.1.2 上海市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分布状况 |
2.1.3 上海市探伤单位的分布状况 |
2.2 上海市环境辐射水平监测 |
2.2.1 监测方案 |
2.2.2 监测质量保证 |
2.2.3 监测结果 |
2.3 上海市天然辐射水平及风险评价 |
2.3.1 天然辐射水平及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2 天然辐射及其所致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2.3.3 天然辐射水平及风险评价的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辐射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模型的建立 |
3.1 辐射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流程 |
3.2 辐射事故风险分析 |
3.2.1 辐射事故的分布 |
3.2.2 辐射事故的原因分析 |
3.2.3 辐射事故后果分析 |
3.3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风险分析 |
3.3.1 制造简易核爆炸装置实施恐怖活动 |
3.3.2 蓄意散布放射性物质实施恐怖活动 |
3.3.3 攻击和破坏重要设施和运输工具、恐吓等 |
3.4 辐射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概率模型的建立 |
3.4.1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风险评估概率模型的建立 |
3.4.2 辐射风险应急决策模型的建立 |
3.5 基于风险评估矩阵的辐射环境风险评估模型 |
3.5.1 辐射风险可能性等级划分 |
3.5.2 辐射风险后果等级划分 |
3.5.3 辐射风险评估矩阵的建立 |
3.5.4 辐射风险评估结果 |
3.6 辐射环境监管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应急评价系统的开发 |
4.1 核事故后果评价系统的研究现状 |
4.2 应急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 |
4.2.1 系统的基本架构 |
4.2.2 总体目标与技术路线 |
4.3 开发中所采用的相关技术 |
4.4 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确定 |
4.4.1 源项模型的建立 |
4.4.2 扩散模型选择 |
4.4.3 内外照射剂量估算方法选择 |
4.4.4 关键参数的选择 |
4.5 系统主要模块 |
4.5.1 信息输入模块 |
4.5.2 可视化界面模块 |
4.5.3 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块 |
4.5.4 信息管理与查询模块 |
4.5.5 计算模块 |
4.5.6 应急处置方案模块 |
4.6 案例模拟演示 |
4.6.1 脏弹袭击事件 |
4.6.2 放射性物质撒布事件 |
4.6.3 辐射设施纵火袭击事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辐射风险控制措施 |
5.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5.2 加强监测与预警 |
5.3 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与保安 |
5.4 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演练 |
5.5 加强宣传与培训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辽宁省核电厂应急计划区划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核电厂事故应急源项和应急计划区域分状况 |
1.2.2 国内核电厂应急源项和应急计划区域划分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应急计划区概述 |
2.1 应急计划区(EPZ) |
2.2 应急计划区划分原则 |
2.3 确定应急计划区范围的一般方法和安全准则 |
2.3.1 一般方法 |
2.3.2 确定烟羽应急计划区的安全准则 |
2.3.3 确定食入应急计划区范围的安全准则 |
2.4 应急计划区的区域范围与实际边界的确定 |
2.5 干预水平 |
第3章 核电厂自然、地理、经济及环境 |
3.1 概述 |
3.2 厂址环境特征 |
3.2.1 地理位置 |
3.2.2 人口分布 |
3.2.3 工业企业和外部人为事件 |
3.2.4 交通 |
3.3 陆域资源和海域环境 |
3.3.1 水弥散条件 |
3.3.2 大气弥散条件 |
3.4 辐射环境、噪声及电磁辐射本底 |
第4章 核电厂事故情况及分析 |
4.1 电厂放射性事故 |
4.1.1 潜在的初始事件和运行工况 |
4.1.2 事故描述 |
4.2 事故源项产生过程 |
4.2.1 失水事故 |
4.2.2 弹棒事故 |
4.2.3 燃料操作事故 |
4.2.4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 |
4.2.5 一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并安全阀卡开事故 |
4.2.6 安全壳外蒸汽系统管道破裂事故 |
4.2.7 容控箱破损事故 |
4.2.8 废气衰变罐破损事故 |
4.3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
4.3.1 新燃料运输事故 |
4.3.2 乏燃料运输事故 |
4.3.3 固体废物运输事故 |
4.4 电厂环境保护设施性能 |
第5章 超设计基准事故 |
5.1 三里岛事故 |
5.2 切尔诺贝利事故 |
5.3 切尔诺贝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
5.4 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 |
5.5 严重事故的物理过程及缓解措施 |
5.5.1 严重事故的物理过程 |
5.5.2 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 |
第6章 导出应急计划区 |
6.1 国外一些国家的模式 |
6.2 应急计划区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6.2.1 事故大气弥散条件及计算模式 |
6.2.2 照射途径 |
6.2.3 大气弥散模式与参数 |
6.2.4 剂量估算 |
6.2.5 计算参数的选取 |
6.3 计算结果 |
6.3.1 设计基准事故计算结果 |
6.3.2 超设计基准事故计算结果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4.1 正常运行期间结果分析 |
6.4.2 事故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6)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模式在沿海地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长期平均浓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烟气筒有效高度的计算 |
一、烟气抬升高度 |
二、排气筒有效高度 |
第二节 扩散参数的确定 |
第三节 大气扩散模式的推导 |
一、K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扩散物质的连续方程 |
三、湍流扩散的基本方程 |
四、微分方程的两种解 |
五、有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
第四节 常用大气扩散模式 |
一、高架连续点源 |
二、微风下的大气扩散模式 |
三、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 |
第二章 评价区概况 |
第一节 评价区简介 |
第二节 污染源分布 |
一、含氟废气发生源 |
二、含氟废气的测定 |
第三节 无组织排放量及其推算 |
一、地面浓度反推法 |
二、元素平衡法 |
第四节 氟浓度的测定 |
一、采样点的布设 |
二、污染程度和范围 |
第五节 大气稳定度的影响 |
一、大气稳定度 |
二、温度和风速 |
第三章 模式的应用 |
第一节 验证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模式的应用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第一节 数据分析 |
一、等值线图的绘制与分析 |
二、堆叠图的绘制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声明 |
(7)~(90)Sr、~(137)Cs在谷物、蔬菜等植物体的截获和易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引言 |
2 实验设计 |
2.1 实验植物 |
2.2 实验土壤 |
2.3 气溶胶料液配制 |
2.4 沉积实验 |
2.5 气溶胶粒径测量与计算 |
2.6 叶面积测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气溶胶粒径 |
3.2 植物的叶面积指数LAI |
3.3 核素在植物各器官中的截获和易位 |
3.4 植物对~(90)Sr和~(137)Cs的截获因子f、f/B |
3.5 植物对~(90)Sr和~(137)Cs的易位因子TLFa、TLFy |
3.6 易位因子TLFa与文献值的比较 |
3.8 参数使用说明 |
4 结论 |
附录1 名词术语 |
附录2 实验方案 |
附录3 ~(90)Sr和~(137)Cs放射性标准溶液产品说明(复印件) |
附录4 气溶胶发生器操作参数 |
附录5 气溶胶粒径分析软件界面截图 |
附录6 沉积粒子电镜照片 |
附录7 沉积实验照片 |
致谢 |
(8)田湾核电厂址事故后果评价中天气取样方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气取样候选方案 |
3 天气取样候选方案的比较与筛选的方法 |
4 计算结果与初步分析 |
4.1 各次事故序列释放起始时刻的天气条件 |
4.2 各天气取样候选方案相应的事故集体剂量 |
4.3 各天气取样候选方案相应的事故集体剂量CCFD曲线 |
4.4 各天气取样候选方案的95%累积概率水平事故集体剂量Cp95与“标准”条件下的Cp95之比较 |
5 初步结论 |
(9)高斯模式在滨海核电厂址的有效性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课题研究目标 |
2 大气扩散高斯模式及其检验方法 |
2.1 气象学相关理论 |
2.1.1 气象要素 |
2.1.2 大气稳定度 |
2.2 大气扩散高斯模式 |
2.2.1 高斯烟羽模式 |
2.2.2 高斯烟团模式 |
2.3 相关的模式检验方法 |
2.3.1 相关系数r |
2.3.2 应用符合指数d并结合均方误差检验模式的有效性 |
2.3.3 k值比较法 |
3 大气扩散试验 |
3.1 大气扩散SF6示踪实验方法 |
3.2 三次大气扩散SF6示踪试验 |
3.2.1 田湾核电厂SF6大气扩散试验 |
3.2.2 惠安核电厂址SF6大气扩散试验 |
3.2.3 秦山核电厂SF6大气扩散试验 |
4 计算结果 |
4.1 田湾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高斯模式计算结果 |
4.2 惠安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高斯模式计算结果 |
4.3 秦山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高斯模式计算结果 |
4.4 各类有效性检验指标汇总 |
4.5 初步分析 |
5 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 谢 |
(10)滨海复杂地形核电厂址高斯烟羽模式有效性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SF6野外示踪试验简介 |
2.1 福建惠安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 |
2.2 田湾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 |
3 大气弥散模式有效性检验 |
3.1 模式有效性检验指标 |
3.2 福建惠安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实测浓度值与计算值的比较 |
3.3 田湾核电厂址SF6示踪试验实测浓度值与计算值的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四、不同扩散参数和气象数据对田湾核电厂事故概率大气扩散因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化危害源项反演技术现状及研究展望[J]. 韩朝帅,诸雪征,顾进,蒋金利,吴杰,周蔷. 化工环保, 2021(02)
- [2]海洋环境中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型研究[D]. 许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上海市电离辐射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价系统研究[D]. 罗丽娟. 东华大学, 2012(01)
- [4]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参加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组织实施[J]. 杨龙,王长军,曹勇平,毛应华,王忠灿,李平,易飞舟,卞俊.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0(02)
- [5]辽宁省核电厂应急计划区划分问题研究[D]. 王齐.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6]大气长期平均浓度模式在沿海地区中的应用[D]. 王志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11)
- [7]~(90)Sr、~(137)Cs在谷物、蔬菜等植物体的截获和易位实验研究[D]. 李建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6(04)
- [8]田湾核电厂址事故后果评价中天气取样方案的比较研究[J]. 胡二邦,王寒,辛存田. 辐射防护, 2005(03)
- [9]高斯模式在滨海核电厂址的有效性检验[D]. 许铮. 中北大学, 2005(03)
- [10]滨海复杂地形核电厂址高斯烟羽模式有效性检验[J]. 胡二邦,王寒,张永义,闫江雨,李正德,辛存田. 辐射防护,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