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金属离子复合物与DNA的作用

四环素-金属离子复合物与DNA的作用

一、关于四环素—金属离子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欣[1](2021)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碳点在药物及杂质荧光传感分析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克服了传统的发光材料因聚集而产生的淬灭效应,并且由于优异的光学性能在传感器、生物成像、药物输送和治疗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化学传感方面,以AIE发光材料制备的荧光传感器不仅具有传统荧光传感器操作简便、实时快速分析、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还有制作简便、易于修饰、光稳定性良好、信噪比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荧光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致力于开发出更加便捷的荧光分析方法。其中可视化荧光检测法因为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可视化荧光传感器可以分为淬灭型、荧光增强型(开启型)和比率荧光型传感器。本文基于AIE材料、碳量子点和镧系荧光化合物构建了合成简单、绿色环保且价格低廉的“淬灭-开启-淬灭”(开-关-开)型和比率荧光型传感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4,4-二苯乙烯二羧酸(4,4-stilbene dicarboxylic acid,H2SDC)的AIE性能构建了一种“开-关-开”(“on-off-on”)型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中药材和食品中铁离子(Fe3+)和残留的二氧化硫(SO2)。H2SDC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只有微弱的荧光发射,但在DMF/H2O(v:v=1:9,p H 4.0)溶液中能够聚集并发出最大的荧光发射,同时荧光颜色由蓝色变为明亮的青色。在众多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中,只有Fe3+能够通过动态淬灭机制淬灭聚集状态下的H2SDC的荧光。此外,利用HSO3-的还原性,通过把H2SDC-Fe3+混合物(H2SDC-Fe3+)中的Fe3+还原为Fe2+进而使H2SDC的荧光恢复,从而根据H2SDC-Fe3+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来检测HSO3-。其中H2SDC的荧光强度与Fe3+的浓度分别在0.1-1.0、1.0-10.0和10.0-60.0μM(0.1-60.0μM)范围内呈线性相关;H2SDC-Fe3+的荧光强度与HSO3-的浓度分别在1.0-10.0和10.0-80.0μM(1.0-80.0μM)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分别为18.5和38.4 n M(LOD=3σ/s)。本传感器在实际样品检测中有着理想的回收率和相对较小的标准偏差,并且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可以看到H2SDC荧光的“开-关-开”现象,表明该传感器具有现场可视化检测Fe3+和HSO3-的潜力。(2)利用具有AIE性能的铜纳米簇(Copper nanoclusters,Cu NCs)构建了一个用于可视化检测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的比率荧光传感器(Cu NCs-Al3+)。在Cu NCs溶液中加入铝离子(Al3+)使Cu NCs聚集并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并以此作为参考信号。同时,在Cu NCs和Al3+的混合物中加入CTC,CTC可以和Al3+形成发光络合物(CTC-Al3+),因此可以利用CTC-Al3+的荧光作为响应信号来检测CTC。当激发波长为365 nm时,Cu NCs-Al3+在575 nm处有一个强而稳定的荧光发射峰,加入CTC后能在495 nm处产生新的发射峰,而仅对575nm处的荧光发射产生微小影响。在最佳条件下,CTC的浓度在0.1-3.0μM范围内和Cu NCs-Al3+的荧光强度比值(I495/I575)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3 n M(LOD=3σ/s)。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且成功应用于环境水和牛奶样品中的CTC检测。另外,Cu NCs-Al3+的荧光颜色能够随着CTC加入浓度的增大呈现出从红色到橙色的变化,因此该传感器具有在紫外灯的辅助下进行现场可视化比色检测CTC的潜力。(3)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将其和上一章的Cu NCs-Al3+混合物进行组合,构建了一个能够快速检测硫胺素(Thiamine,Th)的比率型荧光传感器(CDs@Cu NCs-Al3+)。CDs@Cu NCs-Al3+在356 nm波长激发下能够分别在444 nm和575 nm处产生两个独立的的荧光发射峰。当在CDs@Cu NCs-Al3+中加入Th后,Th能够淬灭CDs在444 nm处的荧光,而不影响Cu NCs-Al3+混合物在575 nm处的荧光。在最优条件下,CDs@Cu NCs-Al3+的荧光强度比值(I444/I575)和Th在15.0-80.0μM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为2.63μM(LOD=3σ/s),并且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另外,CDs@Cu NCs-Al3+混合物的荧光颜色能够随着加入Th浓度的增大而从紫色转变为红色,变色效果明显,因此该传感器具有在365 nm紫外灯的辅助下进行现场可视化比色检测Th的潜力。(4)本实验利用环丙沙星(CIP)和铽离子(Tb3+)形成强荧光络合物,构建了一个绿色环保且成本低廉的“开-关-开”型荧光传感器(CIP-Tb),用于连续测定铜离子(Cu2+)和半胱氨酸(Cysteine,Cys)。CIP能够和Tb3+形成绿色荧光络合物,加入和CIP具有强亲和的Cu2+能够使CIP-Tb的荧光淬灭,然后在CIP-Tb和Cu2+的混合物中加入Cys可以使CIP-Tb的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Cu2+和Cys的“开-关-开”模式可视化连续检测。在最优条件下CIP-Tb的荧光强度和Cu2+的浓度在10.0-200.0μM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为0.423μM(LOD=3σ/s);CIP-Tb-Cu2+的荧光强度和Cys的浓度分别在10.0-120.0、150.0-270.0μM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71μM(LOD=3σ/s)。另外,CIP-Tb的荧光淬灭和CIP-Tb-Cu2+荧光恢复的变化都可以在365 nm紫外灯下通过肉眼识别,说明该传感器具有在紫外灯的辅助下进行可视化比色检测Cu2+和Cys的潜力。

肖建楠[2](2021)在《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MOFs)因其结构多样性、孔径可调性和独特的荧光特性在识别检测领域中显现出突出的优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荧光MOFs基化学传感器被开发利用于多种分析物的检测。然而,目前研究使用的荧光传感器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选择性较差、灵敏度较低、在某些体系使用时稳定性差以及可视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致力于提高荧光MOFs材料的识别性能,设计构筑多个荧光检测体系,实现了对无机离子Cr(VI)和Al3+、生物分子组氨酸和抗坏血酸、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手性分子L/D–苯丙氨醇的特异性及高灵敏荧光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羧酸配体Htpbpc和Cd Cl2·4H2O自组装获得三维荧光Cd–MOF,基于该配合物构筑的荧光检测器对于Cr(VI)(Cr O42–和Cr2O72–)离子表现出超灵敏的荧光猝灭现象,检测限低至10–8 mol/L。此外,Cd–MOF对Al3+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荧光颜色由蓝变绿的变色响应。因此,配合物Cd–MOF可以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荧光传感器用于Cr(VI)和Al3+离子的检测。2.基于配合物Cd–MOF对Cr(VI)离子的超强荧光猝灭效果,成功构建了两种荧光沉默体系,Cr O42–@Cd–MOF和Cr2O72–@Cd–MOF。由于抗坏血酸的强还原性,可以巧妙的将荧光沉默体系唤醒,荧光颜色恢复至原始Cd–MOF的蓝色荧光,实现荧光“on–off–on”的识别模式。随后,根据这种独特的识别模式,构筑“IMPLICATION”逻辑门,将荧光识别与逻辑算法相结合,有利于荧光探针的实际应用。本节中,成功设计两例荧光沉默体系且对于抗坏血酸实现荧光“turn–on”识别响应。3.通过后修饰方法,成功将不具备荧光性质的Mn–MOF修饰为荧光Eu3+@Mn–MOF。配合物Eu3+@Mn–MOF不仅完整显现出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而且具有独特的pH变色响应效果,在酸碱溶液中分别呈现出绿色和蓝色的荧光颜色变化。鉴于这种pH响应,我们对氨基酸溶液进行荧光检测。发现对于碱性氨基酸中的组氨酸具有独特的荧光变色现象,荧光颜色由橙色变为深粉色,因而对组氨酸表现出一种高选择性的可视化荧光传感现象。4.选用有机配体H2PIA和Eu Cl3·6H2O自组装合成三维荧光Eu–MOF,配合物Eu–MOF能够发射出基于Eu3+离子明亮的粉红色荧光。在抗生素的检测实验中,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都产生了明显的变色现象,分别变为绿色和蓝色,且对两种抗生素的检测限均达到ppb数量级。因此,配合物Eu–MOF可以作为一种高灵敏的荧光变色检测器应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识别。5.采用后修饰合成方法构建基于非手性MOF Ui O–66–(COOH)2的手性后修饰荧光体系MOFs L–AP@Ui O–66–(COOH)2(S–1)和D–AP@Ui O–66–(COOH)2(R–1)。手性荧光对映体S–1和R–1可以选择性荧光增强识别L/D–苯丙氨醇(L/D–PA),对映体荧光增强比ef分别为2.51和0.41,对映体选择系数α分别为1.89和0.67。该后修饰手性荧光MOFs传感器可以成功检测同一对手性对映体,且表现出突出的对映体选择识别性能。

王小波,熊惠娟,吴莎莎,耿志荣,王志林[3](2020)在《大环多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环多胺作为含有多个氮原子和闭合环状结构的一类电子供体,在构筑荧光探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代表性的大环多胺如四氮环(cyclen、cyclam和pyclen)和三氮环(tacn)等,它们被广泛用于金属离子、阴离子、生物活性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探针的识别基团或功能基团。本文依据检测对象的不同,综述近年来大环多胺在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方面的优秀成果,并对未来其在荧光检测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朱瑞琦[4](2020)在《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可视化光谱探针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认为金纳米粒子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催化活性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化传感、光电催化、生物成像、医药开发等领域。在分析检测方面,利用其优异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开发出了各种性质优良的光学探针。本论文利用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显色性质和特异性识别功能,构建了一系列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可视化传感器,并将其分别应用于金属离子、生物小分子、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拓展了金纳米粒子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能,对金纳米粒子在光谱探针(包括可视化探针、荧光探针、共振光散射和拉曼光谱散射探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氯金酸为金源,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金纳米粒子,并用11-巯基十一烷酸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由于粒子表面的巯基烷酸与Al3+易发生配位反应,引起纳米粒子聚集,从而导致其吸收峰明显红移,并伴随着溶液颜色由红到蓝的变化,进而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择性的Al3+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为1.0×10-61.0×10-4M,检出限可达到5.7×10-7M,并且实现了对实际饮用水中Al3+的检测。第三章:以巯基修饰DNA及11-巯基十一烷酸作为配体,合成了表面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利用适配体与D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发展了一种适配体组装的双功能金纳米粒子探针。由于适配体与腺苷的特异性结合,将组装的金纳米解聚,以及巯基烷酸与Cr3+的相互络合诱导纳米粒子重新聚集的原理,使纳米粒子在连续性检测腺苷和Cr3+的过程中,由聚集到分散再到聚集,建立了“紫-红-蓝”型新型比色方法,实现了同一探针双目标物比色检测的目的。该探针对腺苷和Cr3+的检出限分别是1.8×10-88 M及1.7×10-1111 M,并可应用于实际人体尿液中腺苷和Cr3+的检测。第四章:分别以柠檬酸钠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铵为稳定剂,制备表面带有不同电荷的金纳米粒子,利用适配体作识别元素,特异性检测水溶液中的四环素,同时通过适配体和四环素的结合来调节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调控纳米粒子在溶液中的分散状态,整个过程伴随着溶液颜色的变化,实现对四环素的比色检测,检测范围为5.0×10-14M5.0×10-6M,检出限可低至1.0 fM。首次提出无盐诱导聚集比色检测体系,并在金纳米粒子亚稳态体系对提高系统灵敏度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开发了稳定的金纳米亚稳态体系,使其可以对四环素进行超灵敏检测。同时,更换体系中的四环素适配体为卡那霉素适配体,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其对卡那霉素的检测性质,探讨了体系的通用性,证明此方法对其它种类的抗生素检测具有普适性。第五章:以二氰二胺为原料煅烧制备石墨相氮化碳,并通过硝酸质子化、超声破碎手段得到表面带有正电荷的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层。通过氮化碳、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协同作用建立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双模式(紫外和荧光)检测四环素的方法。用氮化碳输出荧光信号,金纳米粒子输出紫外信号,将适配体在室温孵育下吸附在金纳米粒子表面,保护金纳米粒子,使其在质子化氮化碳纳米片层溶液中稳定存在。在四环素存在下,适配体与四环素特异性结合并从金纳米粒子表面脱附,在静电作用下,导致带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聚集在质子化正电荷氮化碳的表面,猝灭氮化碳的荧光,同时伴随着金纳米粒子溶液颜色的变化。基于此原理,构建了一种荧光/比色双模式检测四环素的新型传感器,有效降低了环境及仪器的干扰,提高了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及可靠性。对四环素的检测范围为5.0×10-165.0×10-1111 M,检测限为1.01×10-16M,在实际样中采用加标回收法测得回收率为87.3%110.7%,表明该方法在四环素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并根据金纳米粒子可视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胥亚丽[5](2020)在《MOFs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一样,都是由无机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而成的有序网络材料。MOFs纳米片因其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特性、大的比表面积、丰富裸露的活性位点、超薄厚度和可调节的化学成分而备受关注,在生物成像、气体分离、化学传感以及药物输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近年来,MOFs纳米片可作为载体,用于制备新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单一MOFs纳米片的特性,而且具有多种功能材料复合在一起产生的协同性能,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本论文主要选用了两种MOFs纳米片,分别将其与卟啉分子(TCPP)和铕离子复合,制备了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并应用在荧光检测方面。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我们在MOFs纳米片(H-MOF-5)上负载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分子,制备了一种响应时间快和超灵敏的荧光探针(H-MOF-5/TCPP),用于检测水溶液中的2,4,6-三硝基苯酚(TNP)。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克服TCPP分子在水溶液中易聚集的缺点,能够有效地增强卟啉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MOFs还能对检测物起到富集作用,从而使荧光信号放大。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强的红色固体荧光、红色液体荧光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水溶性。基于上述优点H-MOF-5/TCPP成功地被用作荧光探针,用于快速、灵敏和选择性地检测水溶液中的TNP,同时还可以实现实际水样中TNP的检测。最后,我们将荧光探针制备成便携的荧光滤纸材料,因此可以通过视觉直观、便捷地检测TNP。(2)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和快速的比率型荧光探针,通过酶促反应实现了对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检测。氨基功能化的NH2-MIL-53(Al)纳米片由于其优异的水溶性、强的荧光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在生物传感中有潜在的应用。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NH2-MIL-53(Al)纳米片的比率荧光探针,实现了对过氧化氢(H2O2)和葡萄糖(C6H12O6)的高灵敏检测。首先,NH2-MIL-53(Al)溶液在433 nm处具有强的蓝色荧光,在其溶液中添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邻苯二胺(OPD)和过氧化氢时,由于酶的催化作用,OPD被H2O2氧化为它的氧化产物(ox OPD)。然后,氧化产物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自组装在NH2-MIL-53(Al)纳米片上,由于纳米片与氧化产物之间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FRET),因此纳米片在433 nm处的荧光被淬灭,同时氧化产物在564 nm处提供了新的荧光发射峰,通过该氧化过程产生的比率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了H2O2的特异性检测。由于在葡萄糖氧化酶(GOx)和氧气的存在下,葡萄糖被氧化而产生葡萄糖酸和H2O2,因此,基于酶促反应的比率荧光探针可以达到检测H2O2和葡萄糖的目的。最后,也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3)在第二部分合成NH2-MIL-53(Al)纳米片的基础上,通过配位将Eu3+掺杂到NH2-MIL-53(Al)纳米片上得到的Eu3+/NH2-MIL-53(Al)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检测四环素(TC)。当添加TC后,Eu3+作为响应单元与四环素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从而通过天线效应敏化Eu3+在616 nm处的特征发射峰。由于形成的配合物可能与NH2-MIL-53(Al)之间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所以NH2-MIL-53(Al)在433 nm处的荧光被淬灭。随着TC浓度的增加,433 nm处的荧光强度不断减小,616 nm处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加,从而通过比率荧光信号的变化达到检测四环素的目的。实验结果发现我们制备的Eu3+/NH2-MIL-53(Al)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检测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较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检测限。

陈玉[6](2020)在《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汞离子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强且难降解,通过甲基化作用生成有机汞,再经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会引起各类健康问题,如脑损伤和其它慢性疾病。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诱发癌症等相关疾病,据调查在癌症死亡病例中肺癌排第一,在肺癌的早期发现可疑病灶并手术切除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有效策略,但传统的胸部X线片、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经皮肺活检等诊断技术在检测早期肿瘤方面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期。临床治疗中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使细菌变异成“超级细菌”,这类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比如,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基因的细菌可以水解临床上大多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细菌失去抑制效果。目前关于β-内酰胺酶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和酶抑制剂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体外试验,细菌活体内β-内酰胺酶检测的报道还很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汞离子、肺癌标志物(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 2,NAP2)以及检测细菌和分析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电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结合了电化学法的可控性和化学发光法高灵敏度的特点。ECL生物传感器以生物活性分子为分子识别元件,以ECL试剂/材料为信号物质,将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转化为可量化的ECL信号,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定量检测。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控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本论文旨在研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Hg2+,NAP2和细菌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本文一共分为四章,每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简单综述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介绍DNA-三臂交联结构(DNA-three way junction structure,DNA-TWJs)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总结抗生素和细菌耐药的现状,介绍现有检测β-内酰胺酶的技术;最后,简要提出了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为基于目标物诱导DNA-TWJs的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本章旨在研制一种简单、灵敏的Hg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富含胸腺嘧啶(Thymine,T)的5′-NH2-ss-DNA和其互补DNA链杂交成DNA-TWJs作为分子识别物质,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Ru标记的DNA-TWJs(TW/Ru-J1)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TW/Ru-J1共价固定于对氨基苯甲酸(4-aminobenzoic acid,4-ABA)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Hg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未结合Hg2+时,TW/Ru-J1结构中含T碱基的一臂呈现灵活的弯曲构象,此时探针上标记的Ru靠近电极表面,产生较强的ECL信号。当Hg2+与TW/Ru-J1的T碱基结合成T-Hg2+-T结构,由于碱基堆垛使得TW/Ru-J1的三臂形成刚性结构,探针上标记的Ru远离电极表面,ECL信号变弱。在选定条件下,电化学发光信号与Hg2+浓度在0.1 p M~10 p 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4 p M。并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水样中Hg2+检测,检测结果与冷蒸汽原子荧光光谱法一致。本工作将DNA-TWJs引入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中扩展了DNA-TWJs在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第三章为基于目标物诱导DNA电荷传递的“signal on/off”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早期肺癌标志物(NAP2)。含有特异性识别NAP2的适配体的DNA-TWJs为分子识别物质,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Ru标记的DNA-TWJs(NBAT-Ru)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5′-NH2-(CH2)6-NBAT-Ru通过共价键合作用固定在4-ABA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signal off”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未结合NAP2时,DNA-TWJs结构中NAP2适配体呈自由状态,使得Ru接近电极表面,产生很强电化学发光信号。结合NAP2后,NBAT-Ru构象发生变化,Ru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信号减弱。在选定条件下ECL信号与NAP2浓度在0.01 p M~0.1p M范围内呈线性下降,检测限为0.008 p M。将5′-SH-(CH2)6-NBAT-Ru通过巯基自组装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制备成“signal on”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结合NAP2后,由于NBAT-Ru三臂交叉点碱基堆垛促进了Ru通过DNA与电极表面的电荷传递,因此电化学发光信号增强。在优化条件下,ECL信号与NAP2浓度在0.001 p M~0.1 p M范围内呈线性增加,检测限为0.001 p M。并将“signal on/off”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检测临床血浆中NAP2的含量。本工作表明DNA-TWJs以不同的固定化方式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在结合目标物后,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的电子转移路径不一样。本研究结果为构建其它DNA-TWJs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一个研究平台。第四章为基于二维MOF功能化的电化学发光细菌生物传感器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伴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Con A)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E.coli BL21)表面的脂多糖为识别体系,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标记Ru的Con A(Con A-Ru)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Con A-Ru通过共价键合作用固定在NH2-MIL-53(Al)纳米片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当结合不同浓度E.coli BL21后,传感器表面的E.coli BL21阻碍了Ru的电子传递因此电化学发光信号降低。ECL信号与E.coli浓度在0cells/m L~5×104 cells/m L范围内呈线性降低,检测限为11 cells/m L。由于抗生素与细菌作用后使得细菌表面结构发生改变释放一定量脂多糖,基于此,利用构建的传感器分析不同抗生素对E.coli BL21和表达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E.coli BL21(NDM-1 E.coli BL21)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发光法测得的四种抗生素(四环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罗、亚胺培南)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与文献报道的趋势一致。同时,研究结果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匹罗、亚胺培南)对NDM-1 E.coli BL21的最低抑制浓度(MICs)大于对E.coli BL21的MICs;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对NDM-1E.coli BL21和E.coli BL21的MICs基本不变。该结果表明NDM-1 E.coli BL21体内的NDM-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和临床鉴定β-内酰胺酶细菌是否显阳性提供研究平台。

武会芳[7](2020)在《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文中认为水体中无机污染物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发针对水样中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对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水污染防治和保障饮用水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荧光传感技术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量子产率低、构建过程繁琐以及实际应用有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优良的荧光特性、表面易功能化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构建了系列荧光传感用于水体中多种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检测,并探究了相关荧光传感机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N,S-CQDs)用于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蓝色荧光N,S-CQDs,它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6.1%,可用于硫化物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S/N=3)为11.0 n M(约0.35μg/L);当以柠檬酸代替柠檬酸铵为原料时制备得到的N,S-CQDs,其荧光量子产率显着提高(69%),且不具有激发依赖性,并可用于Fe3+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为14.0 n M(约0.8μg/L)。(2)建立了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环丙沙星(CIP)-Eu3+配合物荧光传感对磷酸盐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方法。研究发现低浓度的SDBS可显着促进CIP-Eu3+体系中CIP向Eu3+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敏化Eu3+的特征荧光。该传感体系5 min内即可实现对磷酸根的灵敏选择性检测,检出限可达4.3 n M(以P计为0.13μg/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水样与大气颗粒物中总磷的测定,也为基于FRET机制的荧光传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3)构建了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用于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氮/硅掺杂的蓝色荧光碳量子点(N,Si-CQDs),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LC)为稳定剂制备得到红色荧光NALC-Cd Te,基于N,Si-CQDs和NALC-Cd Te构建了N,Si-CQDs/NALC-Cd Te双发射荧光传感。该传感方法对Ag+的比率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00.0 n M,检出限可达1.7 n M(约0.2μg/L),可应用于废水中痕量Ag+的测定。(4)基于N,S-CQDs和稀土离子聚合物(Eu-CPs)构建了可用于磷酸根和Fe3+同时检测的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在室温水相条件下制备了发Eu3+特征荧光的Eu-CPs,制备过程简单、快速、绿色;通过引入发蓝色荧光的N,S-CQDs,构建了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实现了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检出限分别为68.6 n M(以P计为2.1μg/L)和48.3 n M(约2.7μg/L),并成功应用于地表水和人体尿液中总磷含量的测定。(5)构建了可用于NO2-与Hg2+同时检测的CQDs-Tb3+/3-氨基苯硼酸(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以烟酸和巴比妥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发蓝色荧光的CQDs,该CQDs可敏化Tb3+发出其特征荧光。CQDs-Tb3+和APBA可分别在30 s和5 min内实现对NO2-和Hg2+的灵敏选择性荧光响应,对NO2-检出限可达2.0 n M(约0.1μg/L)。该传感方法已应用于自来水、地下水、湖水以及雨水中NO2-含量的检测,也为双目标物或多目标物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丽丽[8](2020)在《吡啶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去除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和抗生素类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产生活污水中,由于控制手段的局限,通常会以一定的残留浓度进入到各类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对水体造成污染。而抗生素类污染物通常具有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与重金属发生配位作用,进一步形成复合污染物,从而使得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一方面复合物的形态更加多样,会大大增加污染治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复合物的毒理更加复杂,会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对于这类污染物的治理没有特别好的手段,仍然采用传统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及组合工艺,如沉淀、氧化、矿化等,存在成本高昂、流程复杂、二次污染严重等缺陷。故而亟需开发一种能高效快捷去除此类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吸附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具备易操作、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新型吸附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吸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去除单一重金属或抗生素,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实现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共去除,但报道较少。生物质吸附剂来源广泛、易于获得、成本低廉,同时具有大量的官能团,有利于后续的改性修饰,是新型吸附剂的研究热点,也是控制复杂污染物的优选吸附剂基材。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这一类吸附剂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和构效关系缺乏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吸附效果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性能不够稳定,因而无法对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评估。本论文中将优选常用于畜禽养殖业的重金属(铜、锌、镉)和抗生素类(环丙沙星、磺胺甲恶唑、四环素)物质作为污染物模型,设计并制备一系列生物质吸附材料,深入探究其吸附特性及机理,并对后续的一体化及资源化工艺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论文中自主制备胺基改性的壳聚糖吸附材料(CN)及吡啶基改性的壳聚糖吸附材料(CNP),通过元素分析(E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及孔结构(BJH-BET)、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进行结构分析,两种吸附材料的含氮量达8.91%和12.77%。将胺基接枝在壳聚糖链上,增加了吸附位点,而基于此,吡啶基的引入,使含氮量进一步提升,有效功能基团进一步增加。在CN和CNP中均由胺基作为主配位基团,此外CNP中吡啶基作为辅助配位基团。(2)在吸附单组分重金属过程中,当pH=15,CN和CNP吸附材料均在pH=5时达到最佳吸附效果,但CNP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CN。在该条件下,CNP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曲线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铜、锌、镉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1.92 mmol/g,1.43 mmol/g和1.02 mmol/g,同时能够在pH=12时保持对重金属离子的较好吸附,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对于三组分体系,CNP材料对铜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且铜对锌和镉起竞争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铜的吸附占比大于99%。环境中盐类存在对重金属的吸附也有一定影响,一定量金属盐的存在对其吸附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Na+和Cl-离子促进作用最强,促进率可达45%50%。通过FTIR、XPS等手段表征,进一步发现两种吸附材料的胺基和吡啶基在重金属的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中性胺基和吡啶基优先与金属离子结合,而低pH条件下大量质子的存在会与金属离子发生竞争作用,进而会抑制吸附过程。(3)在吸附单组分抗生素过程中,CN和CNP吸附材料对环丙沙星(CIP)和四环素(TC)的吸附性能不佳,吸附量较低。而对磺胺甲恶唑(SMZ)吸附效果较好,在pH=5时最大吸附量可达1.99 mmol/g,同时通过等温线和动力学分析,发现该过程更加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过程可能与吸附剂和SMZ间氢桥的形成有关,因此受到吸附剂所处环境pH影响较大。(4)在吸附复合污染物过程中,重金属和抗生素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形式,利用UV-Vis光谱、质谱等手段,发现其主要结合形式为二配单核金属配合物(2L+M)、单配单核金属配合物(L+M)及桥联双核金属配合物(L+2M)的形式,同时复合物浓度相对较低,抗生素和重金属的结合较弱。而在共吸附过程中,抗生素与重金属间同时表现出协同作用和竞争作用。其在低浓度下,表现为金属离子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金属离子为抗生素提供桥联位点,抗生素同样作为桥联位点提升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高浓度下抗生素与金属离子竞争吸附位点,因而导致两者吸附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综上,CN和CNP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类污染物及其复合污染物均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对该类污染物的一体化去除及资源化具有良好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景艳芳[9](2020)在《配合物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有机小分子的检测》文中指出荧光传感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响应时间短、可实时原位检测和可视检测等优点。配位聚合物作为新型的荧光传感材料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已被广泛用于阴阳离子和有机小分子的监测、生物成像等诸多领域。本论文围绕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荧光传感展开研究。分别设计合成了氨基官能团修饰的配位聚合物和可剥离成更高效的超薄二维(2D)纳米材料的配位聚合物,实现目标分析物的高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第一部分,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一系列氨基含量不同的配位聚合物(CP1CP6)。通过比对粉末衍射谱图表明合成的配位聚合物均同构,并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叶酸(F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使这些配位聚合物悬浮液的荧光猝灭。荧光实验结果中CP1和CP6的检测限分别为2.82×10-6 M和1.7×10-7 M,表明结构中氨基的存在可有效敏化FA响应的灵敏度。第二部分,超薄2D纳米片因具有独特的结构,较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功地合成了通过范德华力堆积而成的3D结构。随后使用液相辅助超声剥离技术制备厚度约为2.5nm的超薄2D纳米片,即结构中单个分子层的厚度。这些纳米片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且可以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微摩尔浓度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中,CP7对四环素(TC)的检测限为2.16×10-8 M。第三部分,在前面两个工作的基础上,以氨基为官能团修饰联吡啶配体bpeb,同桥连配体4,4-二羧酸二苯醚(oba)构建配位聚合物CP9。比对粉末衍射谱图分析CP9与CP7同构,进而进一步超声处理获得厚度约10 nm的荧光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传感器实现快捷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

向锋[10](2019)在《典型新兴污染物对污水处理聚磷菌的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开发应用,在带给人类社会便利和进步的同时,因人为滥用而带来了环境风险。随着人为活动,抗生素和纳米材料会以市政污水为载体,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法普遍应用于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抗生素和纳米材料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二者复合作用下,对污泥中功能细菌的影响作用及机理仍待研究。本研究以污水除磷过程中的主要功能细菌聚磷菌为对象,选取纳米ZnO、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作为污染物,设计单一污染胁迫实验及纳米ZnO-抗生素复合污染胁迫实验,以探究抗生素和纳米ZnO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理。本研究以聚磷菌除磷和CODcr的能力变化反映新兴污染物产生的毒性,再通过聚磷菌胞内主要聚合物的代谢转化过程以及无菌条件下纳米ZnO与抗生素间的复合产物表征,解析纳米ZnO与抗生素复合污染对聚磷菌除磷和CODcr过程的毒性机理。研究发现,纳米ZnO和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能够对聚磷菌产生显着的毒性作用,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则无显着毒性。此外,纳米ZnO与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复合后,毒性效应表现为拮抗作用;纳米ZnO与磺胺类抗生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复合后,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复合效果。这是因为在细胞层面上,纳米ZnO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合后,对聚磷菌胞内聚磷酸盐的合成抑制起到明显的拮抗作用;当纳米ZnO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复合时,对聚磷菌胞内聚磷酸盐的合成未表现出显着复合效应。最后,在无菌水环境中,通过对纳米ZnO与抗生素的复合产物进行紫外全波长扫描、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抗生素可以与纳米ZnO释放出的Zn2+发生配位反应。配合物的产生改变了抗生素的分子结构,影响其抑菌效果的正常发挥,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复合效应。

二、关于四环素—金属离子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四环素—金属离子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碳点在药物及杂质荧光传感分析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荧光传感器在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
    1.2 聚集诱导发光(AIE)
        1.2.1 聚集诱导发光概述
        1.2.2 聚集诱导发光的原理
        1.2.3 聚集诱导发光传感器的应用
    1.3 铜纳米簇
        1.3.1 铜纳米簇(Copper nanoclusters,CuNCs)概述
        1.3.2 CuNCs的合成方法
        1.3.3 CuNCs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1.4 碳量子点
    1.5 镧系荧光配合物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4,4'-二苯乙烯二羧酸(H_2SDC)聚集诱导发光(AIE)的荧光“开-关-开”模式可视化连续检测Fe~(3+)和HSO_3~-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H_2SDC AIE性能的考察
        2.2.3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铁离子(Fe~(3+))
        2.2.4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
        2.2.5 实际样品中Fe~(3+)的检测
        2.2.6 实际样品中HSO_3~-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_2SDC的AIE属性
        2.3.2 pH对H_2SDC AIE性能的影响
        2.3.3 H_2SDC对Fe~(3+)的选择性考察
        2.3.4 Fe~(3+)反应时间优化
        2.3.5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Fe~(3+)
        2.3.6 HSO_3~-检测条件的优化
        2.3.7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HSO_3~-
        2.3.8 H_2SDC对HSO_3~-的选择性考察
        2.3.9 Fe~(3+)和HSO_3~-的检测机理
        2.3.10 实际样品检测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铝离子(Al~(3+))诱导的铜纳米簇(CuNCs)聚集发光比率荧光检测金霉素(CTC)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CuNCs的合成
        3.2.3 CuNCs的AIE性能考察
        3.2.4 pH对CuNCs AIE性能的影响
        3.2.5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CTC
        3.2.6 实际样品中CTC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NCs的AIE性能
        3.3.2 CuNCs合成条件的优化
        3.3.3 pH对CuNCs AIE性能的影响
        3.3.4 CTC检测条件的优化
        3.3.5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CTC
        3.3.6 检测CTC的选择性考察
        3.3.7 CTC的检测机理
        3.3.8 实际样品检测
        3.3.9 基于CuNCs-Al~(3+)试纸的CTC检测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碳量子点和铜纳米簇比率荧光法可视化检测硫胺素(Th)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碳点(CDs)的合成
        4.2.3 铜纳米簇(CuNCs)的合成
        4.2.4 CDs@CuNCs-Al~(3+)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4.2.5 CDs@CuNCs-Al~(3+)荧光传感器对Th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Ds的荧光性质
        4.3.2 pH对Th淬灭CDs荧光的影响
        4.3.3 CDs和CuNCs-Al~(3+)混合比例的考察
        4.3.4 Th的荧光和可视化检测
        4.3.5 Th的检测机理
        4.3.6 检测Th的选择性考察
        4.3.7 实际样品检测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环丙沙星-铽离子(CIP-Tb)荧光配合物“开-关-开”模式可视化连续检测Cu~(2+)和半胱氨酸(Cys)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环丙沙星和铽离子荧光配合物(CIP-Tb)的制备
        5.2.3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铜离子(Cu~(2+))
        5.2.4 荧光和可视化检测半胱氨酸(Cys)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IP-Tb的荧光性质
        5.3.2 CIP-Tb荧光性质的优化
        5.3.4 Cu~(2+)反应时间优化
        5.3.5 Cu~(2+)的荧光和可视化检测
        5.3.6 Cys反应时间优化
        5.3.7 Cys的荧光和可视化检测
        5.3.8 CIP-Tb对Cu~(2+)和Cys的选择性考察
        5.3.9 Cu~(2+)和Cys的检测机理
        5.3.10 实际样品检测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荧光MOFs材料
        1.2.1 MOFs材料的荧光性质
        1.2.2 荧光MOFs材料的自组装方法
        1.2.3 荧光传感器及其检测机理
    1.3 荧光MOFs材料用于识别传感应用
        1.3.1 离子识别
        1.3.2 抗生素识别
        1.3.3 生物标志物识别
        1.3.4 手性分子识别
        1.3.4.1 手性MOFs材料在荧光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1.3.4.2 后修饰手性MOFs材料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1.4 选题依据及本文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含氮羧酸共轭配体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2.1 荧光Cd–MOF比率变色识别Al~(3+)离子以及检测Cr(VI)离子
        2.1.1 引言
        2.1.2 配合物Cd–MOF的合成及基本化学表征
        2.1.2.1 配合物Cd–MOF([Cd(tpbpc)_2]·2H_2O·DMF)的合成
        2.1.2.2 配合物Cd–MOF的单晶结构分析
        2.1.2.3 配合物Cd–MOF的 FT–IR和PXRD分析
        2.1.2.4 配合物Cd–MOF的热稳定性测试
        2.1.3 配合物Cd–MOF的荧光性质探究以及识别应用
        2.1.3.1 Cd–MOF的荧光性质及化学稳定性探究
        2.1.3.2 配合物Cd–MOF作为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Al~(3+)离子
        2.1.3.3 配合物Cd–MOF检测Al~(3+)离子的机理探索
        2.1.3.4 配合物Cd–MOF作为高灵敏荧光传感器检测Cr(VI)离子
        2.1.3.5 配合物Cd–MOF识别Cr(VI)离子的检测机理探究
        2.1.4 小结
    2.2 三维Eu–MOF变色荧光识别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 (OFLX)
        2.2.1 引言
        2.2.2 配合物Eu–MOF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2.2.1 配合物Eu–MOF的合成
        2.2.2.2 配合物Eu–MOF的晶体结构分析
        2.2.3 配合物Eu–MOF的基本化学表征
        2.2.4 配合物Eu–MOF的荧光性质表征
        2.2.5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应用
        2.2.6 配合物Eu–MOF荧光检测抗生素的机理探究
        2.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后修饰合成方法构筑的MOFs及其荧光传感性能
    3.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及其对抗坏血酸传感性能的研究
        3.1.1 引言
        3.1.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3.1.2.1 配合物Cd–MOF的合成
        3.1.2.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构筑
        3.1.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化学表征
        3.1.4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荧光及其识别性能探究
        3.1.4.1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的荧光性质
        3.1.4.2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对抗坏血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3.1.4.3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逻辑门构筑
        3.1.5 荧光沉默体系Cr(VI)@Cd–MOF检测抗坏血酸的机理探究
        3.1.6 小结
    3.2 后修饰荧光复合物Eu~(3+)@Mn–MOF对组氨酸特异性检测
        3.2.1 引言
        3.2.2 复合物Eu~(3+)@Mn–MOF 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3.2.2.1 配合物Mn–MOF的合成
        3.2.2.2 复合物Eu~(3+)@Mn–MOF的合成
        3.2.2.3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构筑
        3.2.3 配合物 Mn–MOF及复合物Eu~(3+)@Mn–MOF的化学表征
        3.2.4 复合物Eu~(3+)@Mn–MOF的pH变色响应体制的性能表征
        3.2.5 复合物Eu~(3+)@Mn–MOF对于组氨酸的荧光传感应用
        3.2.6 复合物Eu~(3+)@Mn–MOF检测组氨酸的机理探究
        3.2.7 小结
    3.3 后修饰手性UiO–66–(COOH)_2的合成及其手性荧光识别L/D–苯丙氨醇
        3.3.1 引言
        3.3.2 UiO–66–(COOH)_2及手性复合物S–1和R–1的合成
        3.3.2.1 UiO–66–(COOH)2的制备
        3.3.2.2 复合物S–1和R–1的制备
        3.3.3 复合物S–1和R–1的性能表征
        3.3.3.1 复合物S–1和R–1的结构分析
        3.3.3.2 复合物S–1和R–1的基本化学表征
        3.3.3.3 复合物S–1和R–1的荧光性质
        3.3.4 复合物S–1和R–1的手性识别应用
        3.3.5 复合物S–1和R–1手性检测L/D–苯丙氨醇的识别机理
        3.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附录1 论文中配合物的CCDC号
附录2 论文中配体结构式及缩写
附录3 表征仪器及测试方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4)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可视化光谱探针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纳米粒子概述
        1.2.1 金纳米粒子的结构
        1.2.2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1.3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功能化
        1.3.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1.3.2 金纳米粒子的功能化方法
    1.4 基于金纳米粒子构筑的光谱探针研究进展
        1.4.1 金纳米粒子的比色检测
        1.4.2 金纳米粒子的荧光检测
        1.4.3 金纳米粒子的共振光散射和拉曼散射光谱检测
    1.5 论文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11-巯基十一烷酸功能化AuNPs用于Al~(3+)的比色检测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AuNPs的制备
        2.2.3 MUA-AuNPs的制备
        2.2.4 Al~(3+)的比色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uNPs、MUA-AuNPs的红外光谱表征
        2.3.2 MUA-AuNPs比色检测Al~(3+)的可行性分析
        2.3.3 Al~(3+)的比色检测分析
        2.3.4 Al~(3+)的可视化检测机理
        2.3.5 在饮用水中对Al~(3+)的回收率检测
    2.4 小结
第三章 适配体组装及11-巯基十一烷酸修饰的AuNPs串联比色识别腺苷及Cr~(3+)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AuNPs的制备
        3.2.3 巯基DNA及巯基烷酸功能化AuNPs的制备
        3.2.4 适配体组装AuNPs的制备
        3.2.5 腺苷和Cr~(3+)的串联比色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适配体组装AuNPs的稳定性
        3.3.2 腺苷和Cr~(3+)的可视化检测分析
        3.3.3 串联比色检测腺苷和Cr~(3+)的机理
        3.3.4 人体尿液中腺苷及Cr~(3+)的回收率检测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免修饰金纳米粒子的超灵敏探针用于可视化检测四环素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AuNPs的制备
        4.2.3 四环素的比色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表面不同电荷AuNPs协同适配体检测四环素的可行性分析
        4.3.2 四环素的可视化检测分析
        4.3.3 四环素的比色检测机理
        4.3.4 在饮用水中对四环素的回收率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石墨相氮化碳-金纳米粒子复合物荧光/裸眼双模传感器用于超灵敏检测四环素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AuNPs的制备
        5.2.3 石墨相氮化碳片层的制备
        5.2.4 四环素的比色检测
        5.2.5 四环素的荧光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g-C_3N_4、AuNPs协同适配体检测四环素的可行性分析
        5.3.2 四环素的荧光/裸眼检测分析
        5.3.3 石墨相氮化碳-AuNPs复合物荧光/裸眼双模检测抗生素机理
        5.3.4 在饮用水中对四环素的回收率检测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MOFs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骨架(MOFs)纳米片
        1.1.1 MOFs纳米片的合成
        1.1.2 MOFs纳米片的应用
    1.2 卟啉类化合物
        1.2.1 卟啉类化合物的结构简介
        1.2.2 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
    1.3 稀土配合物
        1.3.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效应
        1.3.2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H-MOF-5/TCPP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TNP的检测及其试纸化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过程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TCPP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
        2.3.2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3.3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表征
        2.3.4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
        2.3.5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6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表征
        2.3.7 H-MOF-5/TCPP复合材料的荧光光谱表征
        2.3.8 H-MOF-5/TCPP复合材料荧光强度的比较与荧光量子产率的测试
        2.3.9 实验过程中条件的优化
        2.3.10 H-MOF-5/TCPP荧光探针对TNP的检测
        2.3.11 H-MOF-5/TCPP荧光探针对TNP的选择性
        2.3.12 实际样品中TNP的检测
        2.3.13 H-MOF-5/TCPP荧光试纸的应用
        2.3.14 H-MOF-5/TCPP荧光探针检测TNP的机理探究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氨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酶促反应的荧光探针检测过氧化氢和葡萄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NH_2-MIL-53(Al)的表征
        3.3.2 材料NH_2-MIL-53(Al)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3.3.3 材料NH_2-MIL-53(Al)的荧光光谱和性能的测试
        3.3.4 基于酶促反应实现对H_2O_2和葡萄糖比率荧光检测的分析
        3.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6基于酶促反应荧光检测H_2O_2
        3.3.7 基于酶促反应对葡萄糖的响应
        3.3.8 基于酶促反应荧光检测葡萄糖
        3.3.9 基于酶促反应对葡萄糖选择性的检测
        3.3.10 在实际样品(血清)中的应用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Eu~(3+)/NH_2-MIL-53(Al)复合材料比率型检测四环素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Eu~(3+)/NH_2-MIL-53(Al)的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
        4.3.2 材料Eu~(3+)/NH_2-MIL-53(Al)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4.3.3 材料Eu~(3+)/NH_2-MIL-53(Al)的紫外与荧光光谱的表征
        4.3.4 NH_2-MIL-53(Al)纳米片检测TC的条件优化
        4.3.5 NH_2-MIL-53(Al)对TC的荧光检测
        4.3.6 材料Eu~(3+)/NH_2-MIL-53(Al)对TC的荧光检测
        4.3.7 材料Eu~(3+)/NH_2-MIL-53(Al)对TC的选择性检测
        4.3.8 材料Eu~(3+)/NH_2-MIL-53(Al)对TC检测机理的验证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传感器的概述
        1.1.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
    1.2 DNA-三臂交联结构的概述
        1.2.1 DNA-三臂交联结构的结构介绍
        1.2.2 DNA-三臂交联电化学传感器
        1.2.3 DNA-三臂交联比色传感器
        1.2.4 DNA-三臂交联荧光传感器
        1.2.5 DNA-三臂交联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1.3 抗生素及细菌耐药
        1.3.1 抗生素的发展
        1.3.2 抗生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1.3.3 细菌耐药的现状
        1.3.4 检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技术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目标物诱导DNA-TWJs的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
        2.2.4 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溶液的制备
        2.2.5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2.2.6 Hg~(2+)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2.3.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法表征
        2.3.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5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Hg~(2+)的性能
        2.3.6 实际样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目标诱导DNA电荷传递的“signal on/off”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早期肺癌标志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
        3.2.4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3.2.5 早期肺癌标志物的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3.3.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表征
        3.3.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3.3.4 电化学发光生物器的可行性研究
        3.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6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NAP2的性能
        3.3.7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二维MOF功能化的电化学发光细菌生物传感器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4.2.4 电化学发光探针的制备
        4.2.5 合成NH_2-MIL-53(Al)纳米片
        4.2.6 培养细菌
        4.2.7 抗生素对E.coliBL21或NDM-1E.coliBL21 药敏性的可行性研究
        4.2.8 药敏性试验
        4.2.9 细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4.2.10 细菌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测量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H_2-MIL-53(Al)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
        4.3.2 细菌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法表征
        4.3.3 细菌生物传感器检测E.coli BL21 的可行性研究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5 细菌生物传感器检测E.coli BL21 的性能
        4.3.6 抗生素对E.coliBL21或NDM-1E.coliBL21 药敏性的可行性研究
        4.3.7 药敏性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荧光分析法概述
    1.2 荧光传感机制
    1.3 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1.3.1 碳量子点及其性质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
        1.3.3 碳量子点的传感应用
    1.4 基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1.4.1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机理
        1.4.2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特性
        1.4.3 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应用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研究内容
2 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对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2.2.3 碳量子点的表征
        2.2.4 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2.2.5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实验
        2.2.6 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2.3.2 碳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质
        2.3.3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和荧光成像分析
        2.3.4 硫化物检测条件的优化
        2.3.5 硫化物检测性能
        2.3.6 检测机理
    2.4 碳量子点对Fe~(3+)的检测应用
    2.5 小结
3 基于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环境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材料表征
        3.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2.4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的检测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3.3.2 磷酸根检测条件优化
        3.3.3 磷酸根的定量检测
        3.3.4 磷酸根的选择性检测
        3.3.5 实际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3.3.6 检测机理
    3.4 小结
4 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NALC-Cd Te的制备
        4.2.3 N,Si-CQDs的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4.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Ag~+的检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4.3.2 量子点的形貌与结构
        4.3.3 Ag~+检测条件的优化
        4.3.4 Ag~+的定量分析
        4.3.5 Ag~+的选择性分析
        4.3.6 对水样中Ag~+的分析应用
        4.3.7 检测机理
    4.4 小结
5 基于碳量子点和Eu-CPs的双发射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Eu-CPs的制备
        5.2.3 碳量子点的制备
        5.2.4 材料表征
        5.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5.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检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5.3.2 Eu-CPs的合成与表征
        5.3.3 荧光传感的构建及传感条件优化
        5.3.4 对磷酸根的检测性能
        5.3.5 对Fe~(3+)的检测性能
        5.3.6 实际样品中磷酸根和Fe~(3+)的分析应用
        5.3.7 检测机理
    5.4 小结
6 CQDs-Tb~(3+)/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NO_2~-与Hg~(2+)的同时检测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2 CQDs的制备
        6.2.3 材料表征
        6.2.4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
        6.2.5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NO_2~-和Hg~(2+)的检测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6.3.2 CQDs和 CQDs-Tb~(3+)的结构与性质
        6.3.3 实验条件优化
        6.3.4 对NO_2~-和Hg~(2+)的定量检测
        6.3.5 对NO_2~-和Hg~(2+)的选择性检测
        6.3.6 实际水样中NO_2~-和Hg~(2+)的检测应用
        6.3.7 检测机理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8)吡啶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污染现状
    1.2 水体中重金属与抗生素污染现状
        1.2.1 重金属毒害效应
        1.2.2 抗生素毒害效应
        1.2.3 重金属及抗生素类污染物来源
    1.3 水体中重金属与抗生素复合污染
        1.3.1 重金属与抗生素复合物的毒害效应
        1.3.2 重金属-抗生素复合污染物来源
    1.4 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控制技术
        1.4.1 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
        1.4.2 抗生素污染控制技术
        1.4.3 重金属与抗生素混合污染控制技术
    1.5 生物质吸附剂对重金属与抗生素的去除研究进展
        1.5.1 纤维素类
        1.5.2 壳聚糖类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
        1.6.1 研究目标
        1.6.2 代表性污染物的选取
        1.6.3 吸附剂基体的选择
        1.6.4 研究内容
        1.6.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的设计制备
        2.2.3 功能化壳聚糖螯合树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N及CNP吸附材料
        2.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3 热重(TG)
        2.3.4 元素分析(EA)
        2.3.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BJH-BET)
        2.3.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7 XPS分析
        2.3.8 Zeta电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重金属Cu(Ⅱ)、Zn(Ⅱ)、Cd(Ⅱ)的吸附特性与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液pH值的影响规律
        3.3.2 等温平衡吸附行为
        3.3.3 动力学吸附行为
        3.3.4 共存常规无机盐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影响
        3.3.5 固相表征及机制分析
        3.3.6 吸附剂再生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Z、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C的吸附特性与构效关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液pH值的影响规律
        4.3.2 等温平衡吸附行为
        4.3.3 动力学吸附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重金属-抗生素复合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与构效关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溶液中重金属与抗生素的络合形态分析
        5.3.2 抗生素对重金属吸附效果的影响
        5.3.3 重金属对抗生素吸附效果的影响
        5.3.4 固相表征及机制分析
        5.3.5 复合污染物回收性能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配合物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有机小分子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配位聚合物简介
    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1 溶剂热合成法
        1.2.2 溶剂挥发合成法
        1.2.3 液间扩散合成法
    1.3 配位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3.1 金属配位中心
        1.3.2 有机配体
        1.3.3 其他条件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4.1 催化
        1.4.2 气体存储与分离
        1.4.3 荧光特性
        1.4.4 药物运输及释放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氨基修饰配位聚合物增强其对水中叶酸的荧光检测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合成
        2.1.3 CP1 结构测定
        2.1.4传感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单晶结构描述
        2.2.2 材料基本表征
        2.2.3 荧光部分
    2.3 小结
3 超薄二维配位聚合物纳米薄片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检测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设备
        3.1.2 配体的合成
        3.1.3 合成Cd(CH_3-bpeb)(oba) (CP7),Cd(F-bpeb)(oba) (CP8)
        3.1.4 CP7 结构测定
        3.1.5 制备超薄2D纳米片
        3.1.6 抗生素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单晶结构描述
        3.2.2 材料基本表征
        3.2.3 选择性试验
        3.2.4荧光滴定实验
    3.3 小结
4 配合物型荧光传感器对水中抗生素及爆炸物的检测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及设备
        4.1.2 配体(NH_2-bpeb)的合成
        4.1.3 配合物CP9 的合成
        4.1.4荧光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材料表征
        4.2.2 荧光部分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典型新兴污染物对污水处理聚磷菌的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材料和抗生素水环境污染现状
        1.2.1 纳米材料
        1.2.2 抗生素
    1.3 污水处理工艺及功能微生物
        1.3.1 污水处理工艺
        1.3.2 功能微生物
    1.4 纳米材料和抗生素的毒性效应
        1.4.1 纳米材料
        1.4.2 抗生素
        1.4.3 纳米材料和抗生素的复合效应
    1.5 课题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化学药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聚磷菌
        2.1.4 人工污水
    2.2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2.3 实验方法
        2.3.1 聚磷菌活化与培养
        2.3.2 抗生素及纳米氧化锌溶液配制
        2.3.3 单一和复合污染胁迫实验设计
        2.3.4 糖原测定方法
        2.3.5 聚磷酸盐测定方法
        2.3.6 抗生素和纳米氧化锌配合物的表征方法
        2.3.7 其他常规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第3章 抗生素与纳米ZnO单一胁迫对聚磷菌除磷和CODcr的影响
    3.1 引言
    3.2 聚磷菌除磷和CODcr效果
    3.3 抗生素与纳米ZnO对聚磷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3.3.1 纳米ZnO
        3.3.2 环丙沙星
        3.3.3 诺氟沙星
        3.3.4 磺胺二甲嘧啶
        3.3.5 磺胺甲恶唑
    3.4 抗生素与纳米ZnO对聚磷菌代谢过程影响
        3.4.1 纳米ZnO
        3.4.2 环丙沙星
        3.4.3 诺氟沙星
        3.4.4 磺胺二甲嘧啶
        3.4.5 磺胺甲恶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抗生素与纳米ZnO复合胁迫对聚磷菌除磷和CODcr的影响
    4.1 引言
    4.2 抗生素与纳米ZnO复合胁迫对聚磷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4.2.1 环丙沙星CIP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2.2 诺氟沙星NOR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2.3 磺胺二甲嘧啶SM2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2.4 磺胺甲恶唑SMX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3 抗生素与纳米ZnO复合胁迫对聚磷菌代谢产物的影响
        4.3.1 环丙沙星CIP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3.2 诺氟沙星NOR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3.3 磺胺二甲嘧啶SM2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3.4 磺胺甲恶唑SMX与纳米ZnO复合胁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抗生素与纳米ZnO复合机制
    5.1 引言
    5.2 抗生素与纳米ZnO复合体系紫外光谱分析
        5.2.1 环丙沙星CIP与纳米ZnO复合体系
        5.2.2 诺氟沙星NOR与纳米ZnO复合体系
        5.2.3 磺胺二甲嘧啶SM2与纳米ZnO复合体系
        5.2.4 磺胺甲恶唑SMX与纳米ZnO复合体系
    5.3 X–射线衍射分析
        5.3.1 环丙沙星CIP
        5.3.2 磺胺二甲嘧啶SM2
    5.4 抗生素与纳米ZnO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4.1 环丙沙星CIP与纳米ZnO配合物
        5.4.2 诺氟沙星NOR与纳米ZnO配合物
        5.4.3 磺胺二甲嘧啶SM2与纳米ZnO配合物
        5.4.4 磺胺甲恶唑SMX与纳米ZnO配合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关于四环素—金属离子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碳点在药物及杂质荧光传感分析的应用[D]. 蔡欣.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2]荧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化学传感性能[D]. 肖建楠. 内蒙古大学, 2021
  • [3]大环多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王小波,熊惠娟,吴莎莎,耿志荣,王志林. 无机化学学报, 2020(06)
  • [4]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可视化光谱探针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朱瑞琦. 山西大学, 2020(12)
  • [5]MOFs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D]. 胥亚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D]. 陈玉. 西北大学, 2020(02)
  •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D]. 武会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8]吡啶功能化壳聚糖吸附材料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去除研究[D]. 王丽丽.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配合物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有机小分子的检测[D]. 景艳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10]典型新兴污染物对污水处理聚磷菌的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D]. 向锋.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四环素-金属离子复合物与DNA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