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烯唑醇防治瓜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陈佳斌,刘秉阳,刘畅,张蓉[1](2021)在《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增效作用及机理》文中指出[目的]明确硅藻土对12.5%烯唑醇WP防治枸杞白粉病的增效作用及机理。[方法]田间进行小区试验,室内测定最大持留量和沉积量。[结果]在减少25%用量和相同剂量处理条件下,添加硅藻土3000 mg/kg可将烯唑醇对枸杞白粉病田间防效提高13.5%~16.4%,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最大持留量提高21.5%~29.0%,沉积量提高36.5%~60.6%。[结论]硅藻土是通过增加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和沉积量发挥的增效作用。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的增效减药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佳琪[2](2021)在《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文中研究说明向日葵菌核病是危害向日葵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过,对向日葵产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化学药剂,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却逐年加重。本文监测了采自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发病严重地区的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氟吡菌酰胺、多菌灵的抗药性;室内筛选了向日葵菌核病菌高活性的单剂与复配增效剂,明确了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EC50分布在0.0331~0.9673μg/m 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9倍,其EC50平均值为0.1302±0.0617μg/m L;检测到赤峰地区两个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菌株频率为4.26%。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EC50范围0.0300~2.5338μg/m 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84倍;氟吡菌酰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敏感性基线为(0.1417±0.0775)μg/m L,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抗性比例为6.3%;1株低抗菌株,抗药性比例达8.3%。区分剂量法检测到内蒙古通辽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甘肃六坝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病原菌对多菌灵以中抗菌株为主,占比分别为81%、59.6%、66.7%和58.3%,通辽地区和六坝地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赤峰地区和新疆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抗性比率分别为6.4%和8.3%;内蒙古五原地区以低抗菌株为主,占比75%,中、低抗菌株各占12.5%。2.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咪鲜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为0.0261μg/m L,其次为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嘧菌酯活性最高,EC50为0.0230μg/m L,其次为氯啶菌酯、丁香菌酯和肟菌酯;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对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0278μg/m L。其它类型的杀菌剂中嘧霉胺、恶霉灵和腐霉利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活性高于百菌清。用EC95的药剂浓度处理菌丝,菌核产量抑制率达89%以上,其中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活性最高;单菌核重量抑制率在73.29%~100%之间,嘧菌酯的抑制率最强。各个药剂均不影响菌核萌发。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按照1∶9~9∶1的比例,各复配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对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作用以3∶7的复配药剂效果最为显着,增效系数SR为9。所筛选到的复配药剂可治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多菌灵这四种杀菌剂之间不具有交互抗药性。
李小霞[3](2020)在《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及食道癌等疾病。目前,全国三甲医院中药房调配品种1 000~1 200种,其中常用品种300种左右主要来自于人工栽培。随着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药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为严重。即将实施的2020版药典四部“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项下拟增加针对植物性药材和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一致性标准。对于农药残留限量,2015版《中国药典》仅仅对人参、西洋参、甘草、黄芪、人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总皂苷制定了限量标准。农药残留的法律要求与药材中实际存在的超标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久农药残留,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源农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对冬凌草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虫活性和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开发冬凌草作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实验支持。方法:(1)用乙醇为溶剂对冬凌草进行回流梯度提取,获得不同部位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及其他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叶片法研究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效作用;采用喷雾法研究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防效作用。(2)采用浸叶法测定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毒杀作用,并对金银花蚜虫进行田间防效研究;采用浸虫法研究提取物对棉铃虫、蛴螬的触杀作用。(3)以菌丝形态、蛋白质含量、总多糖含量、DNA含量等指标测定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室内离体研究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抑菌活性最好,抑菌率高达94.61%,EC50值为0.67 mg/mL,是抑菌活性跟踪的重点;对玉米弯孢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261 mg/mL、0.689 mg/mL、0.487 mg/mL、0.419 mg/mL;通过叶片法研究冬凌草对地黄轮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52%;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银花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2)冬凌草对金银花蚜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杀虫活性最好,在浓度为20 mg/mL时,室内和田间试验其防效分别为72.73%、97.67%,是杀虫活性跟踪的重点;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处理5d后,其中冬凌草总浸膏部位对棉铃虫的死亡率达83.33%;冬凌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蛴螬触杀活性较低,不宜用于对蛴螬的杀虫作用。(3)抑菌实验机理初探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菌液的电导率、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PI着色率显着增加,另外,处理组菌丝中的总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DNA含量、麦角甾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提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本文首次研究了冬凌草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金银花白粉病及其他7种植物源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金银花蚜虫、棉铃虫、蛴螬的杀虫作用,并简要阐明其抗菌的机理,提示冬凌草提取物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冬凌草资源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朱丽珺[4](2019)在《辽宁省稻曲病菌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中国,稻曲病普遍发生,已经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品质。本试验以稻曲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7年采自辽宁省78株稻曲病菌对5种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和烯唑醇)和5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氯啶菌酯、吡唑醚菌酯、丁香菌酯、肟菌酯和嘧菌酯)的敏感性,并建立敏感基线,对其敏感菌株进行抗性诱导,获得抗性突变体后对其生长速率、遗传稳定性和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这两类杀菌剂的抗性风险评价、科学合理使用及稻曲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稻曲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基线的建立以辽宁省8个地区78株稻曲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稻曲病菌对戊唑醇、氟环唑、己唑醇、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辽宁省稻曲病菌对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己唑醇和烯唑醇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0405μg/mL、0.0780μg/mL、0.0216μg/mL、0.0292μg/mL和0.0928μg/mL,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对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氟环唑和烯唑醇的敏感性均无显着性差异。2.稻曲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敏感基线的建立以辽宁省8个地区78株稻曲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稻曲病菌对氯啶菌酯、丁香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辽宁省稻曲病菌对氯啶菌酯、肟菌酯、丁香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1095μg/mL、0.0405μg/mL、0.3231μg/mL、0.0508μg/mL和0.0170μg/mL,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对氯啶菌酯、肟菌酯、丁香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均无显着性差异。3.稻曲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诱导及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研究选取40株敏感菌株进行药剂驯化和紫外线照射联合诱导,成功诱导出5株抗己唑醇低抗菌株,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抗性突变体生长速率显着降低;5株抗性突变体均不能稳定遗传;抗性突变体与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及烯唑醇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4.稻曲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诱导及抗性诱导菌株生物学研究选取40株敏感菌株对其进行药剂驯化和紫外线照射联合诱导,成功诱导出4株抗吡唑醚菌酯低抗菌株,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抗性突变体生长速率显着降低;4株抗性突变体均能够稳定遗传;吡唑醚菌酯与氯啶菌酯、丁香菌酯、肟菌酯及嘧菌酯之间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陈亚亚[5](2019)在《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悬浮种衣剂是目前生产实践中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最有效的剂型之一,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小麦播种后土传病害、麦蚜、地下害虫是限制小麦健康生活在那个的重要因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本论文通过对上述目标病虫害,进行杀虫剂、杀菌剂及助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防效试验,为小麦新型悬浮的研制提供了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通过对5种杀虫剂田间活性和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噻虫嗪对小麦穗期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和对种子苗期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表明小麦全蚀病菌对灭菌唑最敏感(EC 50为0.0944 mg/L),小麦纹枯病菌对Y13149最敏感(EC50为0.0340 mg/L)。通过杀菌剂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种子苗期安全性较高。通过对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和叶菌唑复配、吡唑醚菌酯和戊菌唑复配测定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叶菌唑=8:1~4:1和1:8~1:10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吡唑醚菌酯:戊菌唑=10:1~4:1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通过对种衣剂助剂比较筛选,确定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噻虫嗪7.5%、吡唑醚菌酯2%、戊菌唑0.5%、润湿分散剂NNO 2%+LF-5040 2%+L-64 1%、增稠剂皂土1%+黄原胶0.25%、苯丙乳液5%、碱性玫瑰精3%、乙二醇5%、磷酸三丁酯2%、络合钛微肥2%,余量水补足100%。种衣剂各项指标符合国标规定。通过种衣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小麦种子苗期安全,其中对小麦出苗数、根长、次生根数、鲜重、主茎叶龄、总茎蘖数、三叶以上大蘖无差异。该种衣剂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叶螨。
秦飞[6](2019)在《气象因子对焉耆垦区籽瓜3种病虫害发生影响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新疆种植业结构优化及气候条件影响,籽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发病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极大的制约了籽瓜的优质、高效生产,对新疆籽瓜产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气象因子的变化导致病虫害动态消长,直接影响着防治药剂的施用时间、施用计量的波动。研究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药剂筛选及防治工作是当前提高籽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本试验以焉耆垦区籽瓜田作为试验地,在不同区域的籽瓜田调查研究籽瓜主要病虫害动态消长及气象因子对籽瓜常见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影响;通过田间药剂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的安全、高效防治药剂。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焉耆垦区籽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包括:籽瓜白粉病、籽瓜炭疽病和籽瓜蚜虫。不同地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也存在差异,焉耆垦区籽瓜白粉病发生始期在7月上旬,病害快速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害危害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籽瓜炭疽病始发期在6月上旬,病害快速发展期为7月中上旬,危害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籽瓜蚜虫始发期在7月上旬,虫害快速增加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田间蚜虫虫口密度最大,出现危害高峰。2.日平均气温、空气湿度和累计降雨量是影响籽瓜病虫害的主要因素。气温升高有利于籽瓜白粉病的发生,日平均气温与病情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在病情指数快速增加期和稳定期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3.69℃和21.71℃。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籽瓜白粉病危害蔓延,空气湿度与病情指数呈显着正相关。籽瓜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较重,日平均气温、空气湿度均与病情指数呈显着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和累计降雨量是影响籽瓜蚜虫虫口密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累计降雨量与蚜虫平均虫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9494,呈极显着正相关,累计降雨量越多,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越少。3.5种药剂对籽瓜病害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是防治籽瓜白粉病较为理想药剂,第1次施药后7d和第2次施药后7d的校正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可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5种供施药剂以5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防治籽瓜炭疽病效果最好,第1次施药后7d和第2次施药后7d的校正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5种药剂对籽瓜虫害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0%吡虫啉5000倍液在施药后14d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是防治籽瓜蚜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同时,40%啶虫脒乳油、25%吡蚜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也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性和持效性,在蚜虫始发期轮换施用防治,可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成效。
崔立祥[7](2018)在《江苏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阜宁是农业大县,小麦年均种植面积5.5万公顷,年总产量在31.2万吨左右。近几年,阜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多、抗耐病较弱,种子自身带菌量大;同时,小麦播种量大,肥水管理不够科学,化学防治质量不高,气候不稳定,导致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大发生,严重年份减产达50%,甚至绝收。当病害发生后,不合理用药又进一步导致病害加重。因此,做好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小麦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近年来阜宁地区的气象数据,分析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良种良法和科学化防相结合的方法,为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开展了主要栽培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的实验室内部抗性鉴定;测定了七种药剂及七种药剂组合的实验室内抑菌率;评价了七种药剂对两种病害在田间化学喷雾防治药效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麦26、徐麦30和连麦8号三个小麦品种表现为白粉病高抗;淮麦29、济麦22和连麦7号表现为高抗赤霉病。2.对小麦白粉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有氯啶菌酯、三唑酮和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有井冈霉素、烯唑醇和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组合有三唑酮+氯啶菌酯和多菌灵+三唑酮:对小麦赤霉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组合有多菌灵+三唑酮和烯唑醇+氰烯菌酯。3.七种药剂对两种病害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井冈霉素悬浮剂、15%氯啶菌酯乳油和25%氰烯菌酯乳油三种药剂在喷雾后7d的病指防效较好,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喷雾后7d的病指防效较差,其他药剂防治效果一般;5%井冈霉素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乳油两种药剂在喷雾后7d的病指防效比较好,分别达到86.4%和80.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在喷雾后7d的病指防效比较差,分别只有17.5%和20.8%。
孙朝辉,陈丽萍,孙令强,程斐[8](2016)在《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京葫36’是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的重要品种之一,但该品种易徒长、易患白粉病。笔者研究了在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生产中,不同浓度的E,R(-)-烯唑醇(简称烯唑醇)对控制‘京葫36’前期徒长和中后期白粉病危害的效果,并确定了最佳使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烯唑醇处理浓度的增加,控制徒长效果不断增强,但均未超过75 mg·kg-1多效唑的对照处理。从全生育期来看,90 mg·kg-1的烯唑醇处理对控制植株高度、提高结瓜数量、提高单株产量效果最好,而对照处理75 mg·kg-1多效唑显着抑制了西葫芦的生长和产量。烯唑醇各处理防治‘京葫36’白粉病的效果均优于对照处理150 mg·kg-1三唑酮,其中,90、120 mg·kg-1烯唑醇处理防治效果最好,90 mg·kg-1烯唑醇处理单株产量最高。
周瑜[9](2016)在《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糜子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营养丰富,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丝黑穗病是糜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制约糜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病原菌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毒力分化程度,研究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明确适宜栽培措施,对抗病品种选育及病害绿色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糜子属区域性作物,目前国内外关于糜子及糜子丝黑穗病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利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糜子主产区的病原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丝黑穗病抗性水平,筛选鉴别寄主并对病原菌进行毒力分析,比较分析糜子不同生育时期感染丝黑穗病后叶片抗氧化酶系、抗病相关酶活性,蛋白质、糖含量,及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糜子丝黑穗病高效杀菌剂,并且研究不同播期对抗、感品种丝黑穗病发病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糜子丝黑穗病为害的穗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黑粉包状、簇叶状、刺猬头和黑粉粒4种类型。糜子丝黑穗病菌冬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褐色,球形,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壁表具微小突起。冬孢子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菌株为Sporisorium destruens。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甲醛处理促进萌发。丝黑穗病菌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葡萄糖和KNO3,25℃比较适合此病菌生长和产孢,pH为7时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在Czapek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2)来自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和甘肃的糜子丝黑穗病菌(S.destruens)遗传变异程度不高,遗传背景比较单一。选出的28条RAPD引物和40对SSR引物分别扩增出381和11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73和109条,多态率分别为97.90%和91.60%。RAPD的多态性水平及检测效率高于SSR。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有差异。将两种标记的数据结合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5时,51个菌株可以分为3个系谱群。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地理分布及寄主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连续3年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61份种质资源的抗性差异明显,抗病种质所占比重较大,其中12MD-2和12MD-250连续3年均表现免疫;66份育成品种中,来自俄罗斯的品种blest jachee和orlovski karlik表现高抗,而我国的品种均未表现出稳定抗性。参试糜子种质资源中,3份具有高抗、矮秆、早熟和高产等优良性状,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我国S.destruens存在毒力分化现象,根据各鉴别寄主对各菌株的抗性等级,可将16个菌株分为3个致病类型。(4)糜子接种S.destruens后,SOD活性升高,三叶期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显着大于感病品种,且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升高,而感病品种POD活性在后期下降;抗病品种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糜子受S.destruens侵染后,抽穗期和灌浆期APX活性与抗性呈负相关;GR活性与抗性成反比;抗病品种AsA含量迅速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感病品种升高较慢且后期下降幅度较大;抗、感品种GSH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升高,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下降。在S.destruens诱导下,抗病品种PAL活性升高幅度在三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高于感病品种,三叶期和拔节期抗病品种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抽穗期与抗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发病率无显着相关性;在三叶期和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抗性呈负相关;而还原糖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接种后与抗性呈负相关。丝黑穗病菌侵染能引起不同抗病类型糜子品种POD、EST、SOD和PPO同工酶谱的变化,抗病品种谱带增加数大于感病品种。综上,在糜子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中,SOD、POD、APX、GR、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MDA、AsA、GSH、可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POD、EST和SOD同工酶均可作为鉴别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的辅助指标。(5)通过对戊唑醇、甲基硫菌灵、烯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福美双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和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戊唑醇对冬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福美双最弱;烯唑醇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戊唑醇田间防效最好,其次为烯唑醇、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防治效果最差。多菌灵显着降低主茎倒二叶面积、主茎倒三叶面积、叶干重和分蘖数,各药剂处理下的单株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产量均增加,其中戊唑醇处理下的产量两年均最高。戊唑醇能以较低浓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利用。(6)不同糜子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但除05在5个播期均不发病外,其他品种均在播期Ⅰ发病率最高,其他播期无显着差异。抗病品种巴盟小黑糜和05在播期Ⅲ产量最高,因此6月15日左右可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感病品种杂黍和黄硬糜在播期Ⅱ产量最高,因此可将6月1日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发病率和5 cm土层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低温有利于丝黑穗病的发生;发病率与20 cm土层水分含量无显着相关性。
赵博[10](2016)在《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抑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量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黄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超百万公顷,其中保护地的种植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的黄瓜白粉病,因其病原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性强。同时又是气传病害,在相对封闭的温室栽培中病害较为广泛,严重时可以引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目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主要手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抗病育种及生物防治为辅。近年来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加大。研究出一种无毒、高效、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摆在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面前。本文根据所在课题组已开发的大豆油和蛋黄(Soybean oil and lecithin,SOL)药剂(以下简称SOL),进一步做了以下几点研究,以期筛选出SOL最适稀释浓度,及明确其防病机理。(1)通过对黄瓜白粉菌分生孢子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目的是明确各种环境因素对其萌发的影响。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白粉菌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湿度为95%,最适宜萌发温度25℃,采用光暗交替处理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显着高于单一光照与黑暗处理组。最适萌发pH值为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2)通过不同温度、酸碱度及耐储存性测试SOL的稳定性,明确了SOL药剂配置后,适宜在4℃,pH值为7的条件下保存13 d。试验经过室内盆栽试验与温室大棚试验筛选出了SOL原药经过300倍稀释后可到达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室内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可达到100%和97.54%。温室大棚试验分别做了发病初期及发病中期的治疗试验,防治效果可达到86.09%和60.84%。同时用相对叶绿素含量仪检测了施药后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值同预防效果呈正相关,以上结果对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施药具有指导意义。(3)采用曲利苯兰染色法对SOL药剂的预防效果进行显微层面的初探,初步观察到了SOL药剂与阳性对照甲基硫菌灵及清水对照相比具有显着的预防作用。经SOL处理后白粉菌分生孢子在接种后的48 h仅产生少量的芽管,而甲基硫菌灵组和清水对照组在接种后的12 h就产生了芽管,进一步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明确和揭示了SOL对白粉菌的防病机理。研究发现SOL药剂在作为保护性药剂时,白粉菌分生孢子出现干瘪,皱缩,芽管生长受到抑制,不能继续形成侵染钉进而对寄主植物进行侵染。SOL药剂在作为治疗性药剂时,发现已经形成的芽管很难继续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白粉菌分生孢子出现了干瘪,坍塌,已生成的芽管出现了断裂及内含物的外泄。以上结果说明SOL300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初步明确了其防治机理。
二、烯唑醇防治瓜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烯唑醇防治瓜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增效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及方法 |
1.2.2 持留量测定方法 |
1.2.3 沉积量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增效作用 |
2.2 硅藻土对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最大持留量影响测定 |
2.3 硅藻土对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沉积量影响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2)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向日葵菌核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
1 向日葵菌核病的概述 |
1.1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 |
1.2 向日葵菌核病症状 |
1.3 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性状 |
1.4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
2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
2.1 选用抗病品种 |
2.2 农业防治 |
2.3 生物防治 |
2.4 化学防治 |
2.4.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
2.4.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研究的现状 |
2.4.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研究现状 |
2.5 农药复配 |
2.5.1 农药复配目的 |
2.5.2 杀菌剂的复配原则 |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供试药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供试仪器 |
1.2 方法 |
1.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
1.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
2.1.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 |
2.1.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田间抗性频率及抗性水平 |
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
2.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 |
2.2.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田间抗性频率 |
2.3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供试药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供试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
1.2.2 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和萌发的影响 |
1.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
1.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
1.2.4.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菌株的确定 |
1.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
2.2 16种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及萌发的影响 |
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
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研究 |
2.4.1 抗药性菌株对氟吡菌酰胺抗药性遗传稳定性 |
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4种不同类型杀菌剂交互抗药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
2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1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 |
1.1.2 中药材病虫害农药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2.2 植物源农药的发现及现状 |
1.2.3 植物源农药的种类 |
1.2.4 植物农药的开发形式 |
1.2.5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 |
1.2.6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
1.3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冬凌草介绍 |
1.3.2 冬凌草化学组成 |
1.3.3 冬凌草药理活性 |
1.4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 |
1.4.1 蚜虫 |
1.4.2 棉铃虫 |
1.4.3 蛴螬 |
1.4.4 白粉病 |
1.4.5 枝枯病 |
1.4.6 叶斑病 |
1.5 地黄主要病虫害 |
1.5.1 地下害虫 |
1.5.2 轮纹病 |
1.5.3 枯萎病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冬凌草各部位产率的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总浸膏的提取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3.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供试菌株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活性测定 |
3.2.2 正丁醇萃取物对地黄轮纹病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3.2.3 冬凌草提取液对地黄轮纹病菌的防治作用 |
3.2.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白粉病的田间防治作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凌草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供试靶标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力作用 |
4.2.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田间防效实验 |
4.2.3 冬凌草提取物对棉铃虫触杀活性测定 |
4.2.4 冬凌草提取物对蛴螬的杀虫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毒杀作用 |
4.3.2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田间防效作用 |
4.3.3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棉铃虫的触杀作用 |
4.3.4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银花蛴螬的触杀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5.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2.2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5.2.3 总多糖的测定 |
5.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5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
5.2.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2.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2.8 总多糖的测定 |
5.2.9 DNA含量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5.3.2 对菌丝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5.3.3 对菌丝溶液总多糖的影响 |
5.3.4 对菌丝溶液蛋白质的影响 |
5.3.5 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
5.3.6 冬凌草提取物对地黄轮纹病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3.7 对菌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3.8 对菌丝总多糖合成的影响 |
5.3.9 对DNA含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冬凌草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6.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 |
6.1.1 材料 |
6.1.2 供试病原菌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测定 |
6.2.2 冬凌草萃取物对7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活性的比较 |
6.3.2 冬凌草萃取物对几种植物源真菌的毒力作用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辽宁省稻曲病菌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稻曲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 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稻曲病的概况 |
1.1.2 稻曲病的侵染循环 |
1.1.3 稻曲病的综合治理 |
1.2 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及抗性风险评估 |
1.2.1 三唑类杀菌剂 |
1.2.2 三唑类杀菌剂的毒力 |
1.2.3 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
1.2.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1.2.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毒力 |
1.2.6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 |
1.2.7 旁路(交替)呼吸途径 |
1.2.8 病原菌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风险评估 |
1.3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稻曲病菌病菌采集 |
2.1.2 稻曲病菌的分离培养 |
2.1.3 供试药剂 |
2.1.4 稻曲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分析 |
2.2.2 稻曲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分析 |
2.2.3 稻曲病菌对氟环唑的敏感性分析 |
2.2.4 稻曲病菌对己唑醇的敏感性分析 |
2.2.5 稻曲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供试培养基 |
3.1.4 稻曲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HAM对稻曲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2 稻曲病菌对氯啶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
3.2.3 稻曲病菌对肟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
3.2.4 稻曲病菌对丁香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
3.2.5 稻曲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 |
3.2.6 稻曲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曲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突变体的诱导及其抗药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供试培养基 |
4.1.4 抗病菌株突变体的获得 |
4.1.5 抗突变体与亲本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4.1.6 不同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抗性突变体的获得 |
4.2.2 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
4.2.3 抗性突变体与其他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及其病虫害 |
1.1.1 小麦 |
1.1.2 小麦地下害虫、蚜虫及土传病害 |
1.2 悬浮种衣剂研究进展 |
1.3 常用原药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筛选 |
2.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
2.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
2.3.4 种衣剂性质的测定 |
2.3.5 田间药效试验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筛选 |
3.1.1 杀虫剂室外活性的测定 |
3.1.2 杀虫剂的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
3.1.3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3.1.4 杀菌剂对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
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
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
3.3.1 润湿分散剂 |
3.3.2 增稠剂筛选 |
3.3.3 微肥的筛选 |
3.3.4 其他助剂的筛选 |
3.4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 |
3.5 种衣剂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种衣剂配方的筛选 |
4.2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气象因子对焉耆垦区籽瓜3种病虫害发生影响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籽瓜在新疆特色经济作物中的地位 |
1.2 新疆籽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 |
1.3 新疆籽瓜主要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
1.3.1 籽瓜白粉病 |
1.3.2 籽瓜炭疽病 |
1.3.3 籽瓜蚜虫 |
1.4 气象因子对籽瓜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象因子对焉耆垦区籽瓜3种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气象因子对籽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
2.2.2 气象因子对籽瓜炭疽病发生的影响 |
2.2.3 气象因子对籽瓜蚜虫发生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5种药剂对籽瓜主要病害防治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5种供施药剂对籽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 |
3.2.2 5种供施药剂对籽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5种药剂对籽瓜主要虫害防治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5种供施药剂对籽瓜蚜虫的田间药效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气象因子对焉耆垦区籽瓜3种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
5.1.2 5种供施药剂对籽瓜主要病害田间药效 |
5.1.3 5种供施药剂对籽瓜主要虫害田间药效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江苏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小麦白粉病发生与防治 |
1.1.1 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1.2 发病影响因素 |
1.1.2.1 气象条件 |
1.1.2.2 栽培管理 |
1.1.2.3 小麦种植品种 |
1.1.3 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技术 |
1.1.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1.4.1 农业防治 |
1.1.4.2 生物防治 |
1.1.4.3 化学防治 |
1.2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 |
1.2.1 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2 发病影响因素 |
1.2.2.1 气象条件 |
1.2.2.2 病菌菌源数量 |
1.2.2.3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 |
1.2.3 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技术 |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
1.2.4.1 选用抗耐病品种 |
1.2.4.2 农业与化学防治 |
1.2.4.3 生物防治 |
1.3 阜宁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土壤肥力普遍偏低 |
1.3.2 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抗耐病性较弱 |
1.3.3 小麦播种量偏大,播种质量不高 |
1.3.4 小麦肥水运筹不够科学 |
1.3.5 气候因素造成病害发生严重 |
1.3.6 化学防治质量不够高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杀菌剂 |
2.1.3 供试小麦品种 |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病害调查和收集 |
2.3 病菌分离和培养 |
2.3.1 赤霉病病原菌分离前的准备 |
2.3.2 赤霉病病原菌分离材料的选择 |
2.3.3 赤霉病病原菌的培养方法 |
2.4 两种病原菌实验室抗性鉴定 |
2.4.1 接种方法 |
2.4.1.1 白粉病接种方法 |
2.4.1.2 赤霉病接种方法 |
2.4.2 杀菌剂抑菌率实验室测定 |
2.5 两种病害的病情分级标准及相对抗性计算方法 |
2.6 两种病害田间化学防治药效试验 |
2.6.1 两种病害田间防治试验设计 |
2.6.2 两种病害田间防治试验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近几年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 |
3.1.1 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
3.1.2 阜宁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
3.2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
3.2.1 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
3.2.2 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
3.3 杀菌剂抑菌率的实验室测定 |
3.3.1 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抑菌测定 |
3.3.2 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测定 |
3.3.3 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的抑菌测定 |
3.3.4 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测定 |
3.4 两种病害田间喷雾防治药效 |
3.4.1 小麦白粉病田间化学防治效果 |
3.4.2 小麦赤霉病田间化学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适合阜宁地区的小麦抗病品种 |
4.2 对小麦两种病害有抑菌作用的抑菌剂及组合 |
4.3 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两种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的效果研究 |
1.2.2 烯唑醇控制‘京葫36’白粉病效果研究 |
2 试验结果 |
2.1 烯唑醇对‘京葫36’植株徒长和产量的影响 |
2.2 烯唑醇防治‘京葫36’白粉病的效果和对药后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9)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糜子生产与产业发展概况 |
1.1.1 分布与生产 |
1.1.2 营养与功能特性 |
1.2 糜子丝黑穗病研究进展 |
1.2.1 抗病性鉴定 |
1.2.2 防治措施 |
1.3 植物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1 RAPD |
1.3.2 AFLP |
1.3.3 SSR |
1.3.4 ISSR |
1.4 植物抗病生理机制研究 |
1.4.1 活性氧清除系统与寄主抗病性 |
1.4.2 抗病相关酶与寄主抗病性 |
1.4.3 植物体内生化物质与寄主抗病性 |
1.4.4 同工酶与寄主抗病性 |
1.5 栽培措施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1 播期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2 播种密度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3 施肥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4 灌溉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糜子丝黑穗病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ITS序列测定 |
2.1.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为害症状 |
2.2.2 ITS序列比对 |
2.2.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第三章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DNA提取 |
3.1.3 RAPD扩增 |
3.1.4 SSR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第四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 |
4.2.2 农艺性状和产量 |
4.2.3 抗病资源和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 |
4.2.4 鉴别寄主的选择 |
4.2.5 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 |
4.3 讨论 |
4.3.1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
4.3.2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评价 |
4.3.3 鉴别寄主评价 |
4.3.4 S. destruens菌株毒力分化 |
4.4 小结 第五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指标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变化 |
5.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5.2.3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5.2.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 |
5.2.5 抗坏血酸(As A)含量变化 |
5.2.6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变化 |
5.2.7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 |
5.2.8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
5.2.9 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变化 |
5.2.10 β-1,3-葡聚糖酶(β-1, 3-glucanase)活性变化 |
5.2.11 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含量变化 |
5.2.12 可溶性总糖(Soluble Sugar)含量变化 |
5.2.13 还原糖(Reducing Sugar)含量变化 |
5.2.14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 |
5.2.15 酯酶(EST)同工酶分析 |
5.2.1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析 |
5.2.17 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第六章 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室内毒力测定 |
6.1.3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效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室内毒力测定 |
6.2.2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第七章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品种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率的影响 |
7.2.2 不同播期下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
7.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
7.2.4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产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发病率的关系 |
7.3.3 播期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发病特点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8.1.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
8.1.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8.1.4 糜子抗丝黑穗病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
8.1.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
8.1.6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症状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8.2.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
8.2.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8.2.4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和抗性指标筛选 |
8.2.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杀菌剂筛选 |
8.2.6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和产量的影响 |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其他黑粉菌冬孢子扫描电镜图 附录2 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致谢 作者简介 |
(10)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抑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黄瓜白粉病的概况 |
1.1.1 黄瓜白粉病的病状 |
1.1.2 黄瓜白粉病的病原 |
1.1.3 黄瓜白粉病发生条件及侵染循环 |
1.2 黄瓜白粉病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抗病育种 |
1.2.2 化学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植物诱导抗病性 |
1.3 油类助剂在农药中的应用 |
1.3.1 矿物油乳剂( petroleum oil concentrates) |
1.3.2 植物油乳剂(cropoil concentrates) |
1.4 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研究 |
1.4.1 电子显微镜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
1.4.2 杀菌剂对白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黄瓜白粉菌生物学特性 |
2.1.1 供试黄瓜品种 |
2.1.2 供试幼苗培养 |
2.1.3 供试接种源及接种方法 |
2.1.4 供试药剂 |
2.1.5 实验仪器设备 |
2.1.6 不同条件对黄瓜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 SOL药效的稳定性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2.2.1 供试黄瓜品种 |
2.2.2 供试幼苗培养 |
2.2.3 供试接种源及接种方法 |
2.2.4 供试药剂 |
2.2.5 实验仪器设备 |
2.2.6 病害分级标准 |
2.2.7 药效稳定性测试 |
2.2.8 在盆栽试验中SOL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测定 |
2.2.9 在温室大棚试验中SOL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测定 |
2.3 SOL对黄瓜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显微观察 |
2.3.1 供试黄瓜品种 |
2.3.2 供试幼苗培养 |
2.3.3 供试接种源及接种方法 |
2.3.4 供试药剂 |
2.3.5 固定液 |
2.3.6 实验仪器设备 |
2.3.7 SOL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和新生孢子的抑制作用 |
2.4 SOL对黄瓜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超微观察 |
2.4.1 供试黄瓜品种 |
2.4.2 供试幼苗培养 |
2.4.3 供试接种源及接种方法 |
2.4.4 供试药剂 |
2.4.5 实验仪器设备 |
2.4.6 样品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黄瓜白粉菌生物学生物学特性 |
3.1.1 相对湿度对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1.2 温度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1.3 光照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1.4 pH值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1.5 不同碳源对黄瓜白粉病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1.6 不同氮源对黄瓜白粉病的分生孢子萌发影响 |
3.2 SOL药效的稳定性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2.1 SOL药效稳定性测试结果 |
3.2.2 在盆栽试验中SOL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效果 |
3.2.3 SOL药剂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在盆栽试验中SOL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 |
3.2.5 在大棚试验中SOL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 |
3.3 SOL对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抑制作用的显微观察 |
3.4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经SOL处理后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超微结构变化 |
4 讨论 |
4.1 黄瓜白粉菌生物学特性 |
4.2 SOL药剂的稳定性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4.3 SOL对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抑制作用的显微观察 |
4.4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经SOL处理后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超微结构变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烯唑醇防治瓜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增效作用及机理[J]. 王芳,陈佳斌,刘秉阳,刘畅,张蓉. 农药, 2021(12)
- [2]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D]. 李佳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冬凌草提取物抑菌杀虫活性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李小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4]辽宁省稻曲病菌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D]. 朱丽珺.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5]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D]. 陈亚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气象因子对焉耆垦区籽瓜3种病虫害发生影响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D]. 秦飞.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7]江苏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D]. 崔立祥. 扬州大学, 2018(05)
- [8]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J]. 孙朝辉,陈丽萍,孙令强,程斐. 中国瓜菜, 2016(11)
- [9]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周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10]植物油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抑菌机理研究[D]. 赵博.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