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电网公司结算网络系统研制和功能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潘越[1](2021)在《变电站蓄电池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研制》文中认为变电站蓄电池既是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电力系统直流电源和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不可缺少的独立后备电源。如果无法及时掌握蓄电池运行状态及健康程度,就无法保障蓄电池组的供电能力,在掉电等紧急情况时可能无法按设计时限提供电源保障,将会引起信息通信中断、调度无法对电网进行实时监视,甚至会导致保护设备误动或者拒动、整个电力系统陷入瘫痪状态,严重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对变电站蓄电池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安全可靠可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然而,由于变电站蓄电池的容量大、基数多、安置分散,传统蓄电池监测装置作业效率太低,且不利于蓄电池的更换移动操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贵港供电局变电站蓄电池监测需求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无线自组网的分布式监测策略,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装置。首先,本文分析了变电站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监测方法;比较了交、直流测试法检测蓄电池内阻的利弊,并确定了采用直流分组瞬时放电法测试蓄电池内阻。然后,构建变电站蓄电池模型,开展SOC估计方法研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模块化开发,硬件设计包括控制单元、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内阻采集模块、无线通讯自组网模块等,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各监测子程序和告警程序等。接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组网运行的终端架构,监测数据可以通过Web页面在局内部网站发布,实现了蓄电池远程管理及实时在线监测。最后,将数据智能分析引入在线数据监测分析中,对采集到的电压、内阻等参数结合核对性放电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用以判断蓄电池的状态以及其性能变化情况。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现对变电站蓄电池组端电压、单体电压、内阻、以及充放电电流、运行环境温度等运行参数实时在线监测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数据资源对蓄电池的性能变化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与价值。
陈珏羽,杨舟,周政雷,蒋雯倩,林秀清[2](2020)在《基于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的智能电能表应用场景研究》文中认为智能电能表在未来能源市场中承担着能源网关的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研究新一代智能电能表性能大幅提升后在电能表应用、能源服务等方面带来的影响。针对未来能源市场的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下智能电能表的7类应用场景,探讨了在不同场景下智能电能表应具备的功能,并分析了现有智能电能表的不足,为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下智能电能表的改进、发展提供思路。
黄瑜爽[3](2020)在《能源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 ——以广西电网公司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质,能源供需矛盾、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中。2014年,我国加速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革命正式启动,由此,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应对内部、外界关系能力的集中展现,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维持和谐客户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国有企业中,电网企业较早涉入社会责任的研究,率先将社会责任的理念植入企业价值观中,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意义。本文以广西电网公司为研究对象,能源变革为全新背景,分析研究能源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面临新形势、新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新变化,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深化社会责任的内涵、拓展责任延伸的模式,使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发展得以相互促进。本文共有六章。在第一章的绪论中,主要介绍研究主题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搭建本文研究内容的框架、方法、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能源变革进行界定。以社会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三章为能源变革下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析。介绍了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并分析了能源变革下地方政府对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情况。第四章为能源变革下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责任管理不够规范、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到位、对外沟通机制不够有效、社会责任氛围不够浓厚四个方面。第五章为促进能源变革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主要从政企联动、企业内部改革、社会公众推动三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国有企业在能源变革背景下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
王世伟[4](2020)在《宽频域谐波在多端口网络中的劣化机理与治理方法》文中认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电力系统朝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进而涌现出了大批诸如电动汽车等新型用电负荷以及新能源发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电网中的谐波随之具有间歇性与不确定性,其频带逐渐向高频率延伸,呈现出宽频域的趋势。在长距离输电中,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不容忽略,导致线路在较高频率处会发生谐振,因此当电网中含有满足谐振条件的谐波时,会在输电线路的谐振作用下发生谐波放大,导致系统保护误动、器件烧毁等现象。本文针对电网中存在的宽频域谐波谐振现象,利用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谐波域模型建立了多端口网络的谐波模型,通过对谐波在多端口网络中传播规律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多端口网络中谐波谐振的抑制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常见元件的谐波模型,同时总结了电流型变流器与电压型变流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在电力系统二端口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电力系统的多端口模型。第二部分利用奇异值分解理论对电力系统多端口网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宽频域谐波在其中的传播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节点对其他节点的影响以及各节点的受影响程度。结合前一部分的内容在实际工程问题层面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就现有的滤波技术分别介绍了注入型有源滤波器与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宽频域谐波谐振背景的谐波抑制措施,同时利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多端口网络的谐波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影响因子的谐波治理点选择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在不同节点处治理方案效果的差别。第四部分介绍了有源滤波器中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同时借助RT-LAB平台,通过半实物仿真的方式验证了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在远离谐波源、网络中有多个谐波源时具有一定的谐波治理效果。
朱迪[5](2019)在《南宁供电局低压集抄远程抄表采集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力企业正在不断创新发展。面对持续深入的电力体制改革,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也逐渐由“以设备为核心”转为“以客户为核心”。为不断提高电网企业服务客户的水平,当前供电企业的工作重心已从最初追求覆盖率、采集成功率方面逐步转移到追求系统实用化、智能化方面,对抄表和电费计收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南宁供电局电力设备运营现状,剖析了相关电力政策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影响。通过研究南宁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架构,对常用的几种低压集抄组网方案进行了调研,总结得出当前南宁供电局低压集抄的运行现状,为下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依据。随后,通过使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对当前计量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采集成功率指标进行建模分析,判断采集成功率满足正态分布,并运用概率理论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时间积分电能量数据采集策略”。同时,通过分析时钟异常对各类抄表数据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时间同步技术研究”和“时钟对时的时移策略”,为后续开展的功能验证、主站功能部署及计量设备升级改造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该策略可行后,开展了集中器和电能表时钟测试、抄读冻结电量功能测试。经验证后得出时钟对时功能和抄读冻结电量功能能够应用于抄表工作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集中器和电能表具备时钟对时功能和冻结电量抄读功能,从而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为了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白春燕[6](2019)在《Y电网公司基于“互联网+”的配电网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围绕Y电网公司的配电网建设物资供应管理,以需求为导向,对物资供应链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以提高配电网物资的供应效率。本文采用了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八家单位开展了调研,对各单位在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的需求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合约与品控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逆向物流管理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实地调研、问题分析等,总结出配电网物资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物资需求计划不准确、物资品类优化不完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运用不到位、平衡利库效果不明显等。归纳起来主要是配电网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不能保证、物资供应不够灵活及去库存成效不大这三个方面。为对配电网物资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本文提出了配电网物资实施“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的结论。运用“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通过建立省级中心仓库,建立超大规模“实物+虚拟”储备信息库,将全省配电网物资通过电商平台统一采购、配送,以提高配电网物资供应效率。本文对电商平台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功能的论证,设计了完整的操作模块,包括系统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等相应模块。通过分析论证,利用电商平台开展集中采购供应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管理成本、时间成本及仓储成本。本文的最后就实施“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以便方案实施后可以切实有效提高配电网物资供应的快捷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姚钊泓[7](2020)在《输电线路覆冰规律聚类和神经网络识别研究》文中指出输电线路覆冰可引发冰闪、舞动,甚至断线、倒塔,破坏线路基础设施,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覆冰事件指输电线路从开始积冰到完成脱冰的整个过程,而覆冰规律类型可以反映整个过程中覆冰厚度的变化规律,对电网的防冰抗冰工作、线路覆冰厚度预测、线路抗冰设计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国内外针对覆冰规律的关注较少,缺乏系统总结输电线路所具有的覆冰规律类型及特点,缺乏覆冰规律类型的分类方法,更缺乏对覆冰规律类型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等,因此亟需对输电线路规律类型作深入研究。随着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覆冰监测数据,使得大数据分析输电线路覆冰规律类型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在覆冰领域也获得了大量应用。本文基于南方电网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南方电网输电线路覆冰规律类型,并提出类型识别方法。首先优化了直线塔和耐张塔覆冰力学计算模型,将输电线路力学监测参数转化为等效覆冰厚度,共收集97个覆冰事件。随后,提出覆冰事件聚类方法研究覆冰规律类型,针对覆冰事件时间序列长度不等和序列数量庞大的难题,提出了11个表征冰厚时间曲线的特征参数,针对类型数量不明确的难题,提出K-means分层加权聚类方法,97个覆冰事件聚类显示南方电网区域内有6种覆冰规律类型。最后,提出实现覆冰规律类型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微气象类型与覆冰的信息包含程度,提取温度作为覆冰机器学习的特征量,分别构建并训练BP神经网络和GRNN神经网络,结果显示GRNN对覆冰规律类型识别精确性达70%~80%,满足精度要求。本文覆冰规律类型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对南方电网区域内覆冰认识,对其他覆冰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钦荣[8](2019)在《让客户“一次都不跑”——广西电网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稳增长纪实》文中研究指明南宁市民王女士今年新春开年就遇到开心事。她想在自家生活小区安装个人充电桩,方便新购置的环保电动汽车充电,原以为这事办下来不轻松,没想到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供电客服经理就上门勘查。王女士说:"没想到用电业务办理这么方便,充电桩办下来,我‘一次都没跑’。"从今年2月20日起至6月
叶耿,孟椿智[9](2018)在《电力电子化结算系统及其应用》文中认为为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水平,建设了一套电力电子化结算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技术架构、业务功能、安全策略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内容。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通过不断进行系统功能完善、系统部署优化、业务范围扩展等,提高了电量电子化结算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处理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为购电业务以及电力市场交易提供了信息化系统支撑,保障了电力市场交易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了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水平。
梁捷[10](2018)在《基于模拟表的厂站电能量终端检测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分析了广西电网厂站通信规约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扩充了遥测量有效位等参数,以及终端对电能表对时帧格式定义即时钟同步策略。为提高厂站电能量远方终端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研制了厂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检测平台,给出该平台的硬件和基于MFC的软件结构设计。平台支持多路多协议模拟表功能。该平台经磨合,对"电能表时钟异常"告警测试存在的告警上报轮次与预计不符,以及曲线数据测试存在的终端抄读曲线数据时间与模拟表不同步问题做了调整。调整后平台对各测试项均可准确判断,验证了其有效性。
二、广西电网公司结算网络系统研制和功能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电网公司结算网络系统研制和功能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蓄电池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机理及分析 |
2.1 工作原理 |
2.1.1 放电原理 |
2.1.2 充电原理 |
2.1.3 氧气再化合原理 |
2.2 主要技术参数 |
2.2.1 电池容量 |
2.2.2 电动势 |
2.2.3 内阻 |
2.2.4 电流 |
2.3 失效机理与维护措施 |
2.3.1 失效机理 |
2.3.2 维护措施 |
2.4 蓄电池电压监测方式 |
2.4.1 组压监测 |
2.4.2 单体电压监测 |
2.5 核对性放电 |
2.6 内阻测试方法 |
2.6.1 交流注入测试法 |
2.6.2 直流分组瞬时放电法 |
2.7 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蓄电池模型及SOC估计方法研究 |
3.1 变电站蓄电池模型 |
3.2 SOC估算方法研究 |
3.2.1 SOC估算的概念 |
3.2.2 SOC影响因素 |
3.2.3 现有SOC估算方法 |
3.2.4 SOC估算方法分析与仿真 |
3.3 蓄电池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参数 |
3.3.1 蓄电池端电压 |
3.3.2 蓄电池工作电流 |
3.3.3 蓄电池内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1.2 系统设计总体框架 |
4.2 硬件模块化实现 |
4.3 软件模块化设计 |
4.3.1 控制单元模块设计 |
4.3.2 电压采集模块设计 |
4.3.3 电流采集模块设计 |
4.3.4 内阻采集模块设计 |
4.3.5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
4.3.6 中央处理器程序设计 |
4.3.7 组网运行整体设计 |
4.3.8 WEB发布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应用测试与分析 |
5.1 监测数据的分析 |
5.1.1 电压核对校验 |
5.1.2 内阻采集的分析 |
5.1.3 参数的综合分析 |
5.2 核对性放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的智能电能表应用场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场景分类研究 |
1.1 新能源接入业务场景 |
1.2 双向计量业务场景 |
1.3 多合同电价业务场景 |
1.4 智能家居控制与需求响应调控场景 |
1.5 多回路计量场景 |
1.6 故障识别与紧急报警应用场景 |
1.7 负荷分类计量与能效管理应用场景 |
2 电能表的应用场景分类及现存问题研究 |
2.1 电能表的应用场景分类 |
2.2 智能电能表现存问题研究 |
(1)可靠性 |
(2)接口一体化 |
(3)模块化 |
(4)通信方式网络化、高速化 |
3 结语 |
(3)能源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 ——以广西电网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局限性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责任 |
2.1.2 企业的社会责任 |
2.1.3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2.1.4 能源变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治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析 |
3.1 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 |
3.1.1 从被动实践到主动融入 |
3.1.2 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 |
3.1.3 从责任报告到责任管理 |
3.2 能源变革下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
3.2.1 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优质电力 |
3.2.2 发展清洁能源,坚持绿色运营 |
3.2.3 释放改革红利,助推地方发展 |
3.2.4 关注公益民生,推动合作共赢 |
3.3 能源变革下地方政府对广西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情况分析 |
3.3.1 地方经济支撑 |
3.3.2 政府政策支撑 |
3.3.3 绿色发展理念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变革下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能源变革下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责任管理不够规范 |
4.1.2 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到位 |
4.1.3 对外沟通机制不够有效 |
4.1.4 社会责任氛围不够浓厚 |
4.2 能源变革下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能源变革下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思路具有保守性 |
4.2.2 能源变革下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还处于摸索阶段 |
4.2.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源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路径的对策建议 |
5.1 构建政企联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
5.1.1 明确政企联动的思路和目标 |
5.1.2 深化政企双方的责任认知 |
5.1.3 完善沟通机制 |
5.1.4 建立激励机制 |
5.1.5 提升履责管理能力 |
5.1.6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2 从企业内部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硬件水平 |
5.2.1 能源生产:主动求变,发展可再生能源 |
5.2.2 能源消费:把绿色节能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 |
5.2.3 能源技术:健全能源互联机制,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 |
5.2.4 智能服务:探索“互联网+”、“智能+”等服务新模式 |
5.3 从社会公众层面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5.3.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认知度” |
5.3.2 发挥社会监督职能提升社会公众“参与感” |
5.3.3 正向引导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宽频域谐波在多端口网络中的劣化机理与治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宽频域谐波的危害 |
1.3 宽频域谐波分析及其治理措施 |
1.3.1 谐波的产生与传播的研究现状 |
1.3.2 谐波治理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端口网络宽频域建模与谐波源交互影响研究 |
2.1 电力系统元件谐波建模 |
2.1.1 变压器谐波模型分析 |
2.1.2 输电线路二端口模型分析 |
2.2 输电网络多端口模型研究 |
2.2.1 变压器等值电路 |
2.2.2 输电系统多端口网络建模 |
2.3 输电网络常见谐波源建模 |
2.3.1 电流型变流器谐波源建模 |
2.3.2 电压型变流器谐波源建模 |
2.4 谐波源交互影响研究 |
2.4.1 电流型谐波源与电网交互 |
2.4.2 电流型谐波源与电压型谐波源交互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宽频域谐波在多端口网络中的劣化分析方法 |
3.1 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的多端口网络宽频域谐波劣化机理研究 |
3.1.1 奇异值分解理论在谐波劣化分析中的应用 |
3.1.2 多端口网络中节点电压的谐波劣化分析 |
3.1.3 多端口网络中支路电流的谐波劣化分析 |
3.2 基于网络阻抗矩阵的宽频域谐波劣化趋势分析方法 |
3.3 算例分析 |
3.3.1 220kV振林变电站建模 |
3.3.2 振林变电站节点电压谐波放大分析 |
3.3.3 振林变电站支路电流谐波放大分析 |
3.3.4 基于网络阻抗矩阵的振林变电站宽频域谐波劣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端口网络中宽频域谐波谐振治理措施研究 |
4.1 不同工况下两类有源滤波器谐波抑制效果研究 |
4.1.1 注入型有源滤波器与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原理 |
4.1.2 两类有源滤波器对二端口网络影响的研究 |
4.1.3 不同工况下两类滤波器在二端口网络中的抑制效果对比 |
4.2 多端口网络中宽频域谐波抑制策略研究 |
4.2.1 注入型有源滤波器对多端口网络的影响研究 |
4.2.2 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对多端口网络的影响研究 |
4.2.3 多端口网络发生宽频域谐波谐振时两类滤波器对比研究 |
4.3 基于模态分析法的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接入点配置方法 |
4.3.1 模态分析法概述 |
4.3.2 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在多端口网络中的配置方法 |
4.3.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阻抗型有源滤波器的实验验证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5.3 实验波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5)南宁供电局低压集抄远程抄表采集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现状 |
2.1 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
2.2 南宁供电局电网经营概况 |
2.3 南宁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整体情况 |
2.3.1 计量自动化系统结构 |
2.3.2 低压集抄系统 |
2.4 常用的低压集抄组网方式 |
2.4.1 电力线载波(PLC)通信原理 |
2.4.2 全载波方案 |
2.4.3 半载波方案 |
2.4.4 混合载波方案 |
2.4.5 低压集抄模式总结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支撑技术理论研究及应用分析 |
3.1 冻结电量概念 |
3.2 模型建立和分析 |
3.2.1 SPSS Statistics软件 |
3.2.2 SPSS Statistics软件建模应用 |
3.3 时间积分电量数据采集策略分析和证明 |
3.3.1 时间积分电量数据采集策略分析 |
3.3.2 时间积分电量数据采集策略的应用 |
3.4 时钟异常对抄读冻结电量数据的影响 |
3.5 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3.5.1 时钟同步技术的系统框架 |
3.5.2 时钟对时的时移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结电量功能的实验室验证 |
4.1 冻结电量功能测试方案 |
4.1.1 测试厂家 |
4.1.2 试验依据标准及项目、方法 |
4.1.3 测试地点 |
4.1.4 计划开展的工作 |
4.1.5 整体测试结论 |
4.1.6 详细测试内容 |
4.2 对时功能验证 |
4.2.1 系统召测集中器、电能表时间 |
4.2.2 主站-集中器-电能表时钟校对 |
4.3 抄读冻结电量功能测试 |
4.3.1 抄读小时冻结电量功能测试 |
4.3.2 抄实月度冻结电量功能测试 |
4.3.3 抄读日冻结电量功能测试 |
4.4 系统与现场抄表数据比对 |
4.4.1 测试目的 |
4.4.2 测试方法 |
4.4.3 现场测试选点 |
4.4.4 现场测试结果 |
4.4.5 测试结论 |
4.5 冻结电量测试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冻结电量功能的推广应用 |
5.1 计量自动化系统升级 |
5.1.1 部署时钟对时程序及策略 |
5.1.2 部署抄读冻结电量功能 |
5.2 抄表机升级 |
5.3 建立系统运行维护体系 |
5.3.1 建立运行维护规章制度 |
5.3.2 明确各职能单位要求 |
5.3.3 抄表运行维护机制优化 |
5.3.4 南宁供电局抄表运维工作探索 |
5.4 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Y电网公司基于“互联网+”的配电网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重点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 集中采购理论 |
2.3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理论 |
第三章 Y电网公司配电网物资供应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Y电网公司简介 |
3.2 Y电网公司配电网物资供应链全过程分析 |
3.2.1 需求管理 |
3.2.2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
3.2.3 合约与品控管理 |
3.2.4 仓储与配送管理 |
3.2.5 逆向物流管理 |
3.3 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分析 |
3.3.1 需求管理环节 |
3.3.2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环节 |
3.3.3 合约与品控管理环节 |
3.3.4 仓储与配送管理环节 |
3.3.5 逆向物流管理环节 |
3.4 问题总结 |
3.4.1 物资供应的及时性不能保证 |
3.4.2 物资供应不够灵活 |
3.4.3 去库存成效不大 |
3.5 对策建议:实施“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 |
第四章 Y电网公司“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方案设计 |
4.1 “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方案 |
4.1.1 超大规模“实物+虚拟”库存信息库建设方案 |
4.1.2 “互联网+”集中采购平台建设方案 |
4.1.3 物流体系完善方案 |
4.2 “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方案的效益预测分析 |
4.2.1 满足物资供应对“快”的要求 |
4.2.2 满足物资供应对“活”的要求 |
4.2.3 解决剩余物资问题 |
4.2.4 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
第五章 Y电网公司“互联网+”集中采购供应模式实施建议 |
5.1 “互联网+”集中采购模式实施风险分析及评估 |
5.2 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
5.3 实施对策建议 |
5.3.1 实施“互联网+”集中采购的组织保障措施 |
5.3.2 “互联网+”集中采购模式的实施流程展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7)输电线路覆冰规律聚类和神经网络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冰监测技术 |
1.2.2 覆冰预测 |
1.2.3 覆冰规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覆冰力学计算模型与覆冰事件 |
2.1 等效覆冰厚度力学计算模型 |
2.1.1 直线塔覆冰力学计算模型 |
2.1.2 耐张塔覆冰力学计算模型 |
2.1.3 模型优化策略 |
2.2 覆冰事件及统计 |
2.2.1 覆冰事件选取方法 |
2.2.2 覆冰事件样本信息统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覆冰规律类型聚类研究 |
3.1 冰厚时间演化曲线特征参数 |
3.1.1 覆冰事件数据预处理 |
3.1.2 冰厚曲线特征参数 |
3.2 K-means分层加权聚类方法 |
3.2.1 K-means聚类算法 |
3.2.2 分层加权覆冰方法 |
3.3 覆冰事件的聚类与分析 |
3.3.1 覆冰事件聚类 |
3.3.2 聚类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覆冰规律类型神经网络识别与预测 |
4.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4.1.1 人工神经元与多层感知器 |
4.1.2 BP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4.1.3 GRNN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4.2 覆冰与微气象的最大信息系数分析 |
4.2.1 最大信息系数理论基础 |
4.2.2 覆冰与微气象的MIC分析 |
4.3 覆冰规律类型的识别与预测 |
4.3.1 BP神经网络的覆冰规律识别与预测 |
4.3.2 GRNN神经网络的覆冰规律识别与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97个覆冰事件样本基本信息表 |
附录二 97个覆冰事件聚类信息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让客户“一次都不跑”——广西电网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稳增长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助力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 |
小微企业接电成本更省 |
办电流程更少, 接电速度更快 |
掌上办理, “一次都不跑” |
年底实现南宁市城区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 |
(9)电力电子化结算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结算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1.1 物理架构 |
1.2 技术架构 |
1.3 工作流及权限管理平台 |
1.4 系统集成策略 |
2 结算系统功能 |
2.1 档案管理 |
2.2 结算管理 |
2.3 购电计划管理 |
2.4 购电合同管理 |
2.5 查询统计 |
3 结算系统安全策略 |
3.1 角色权限控制管理 |
3.2 系统日志管理 |
3.3 登录安全管理 |
3.3.1 外网访问的安全性考虑 |
3.3.2 密码安全管理 |
3.4 数字签名安全管理 |
4 结算系统集成与数据交互应用 |
5 结语及展望 |
(10)基于模拟表的厂站电能量终端检测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厂站终端及其规约简介 |
1.1 广西厂站情况简介 |
1.2 广西厂站规约的不足 |
1.3 对广西厂站规约的扩展 |
2 检测平台的研制 |
2.1 检测平台总体设计 |
2.2 综合测试仪设计 |
2.3 测试主站软件设计 |
3 检测平台应用情况 |
4 结语 |
四、广西电网公司结算网络系统研制和功能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蓄电池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研制[D]. 潘越.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的智能电能表应用场景研究[J]. 陈珏羽,杨舟,周政雷,蒋雯倩,林秀清. 广西电力, 2020(03)
- [3]能源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 ——以广西电网公司为例[D]. 黄瑜爽. 广西大学, 2020(07)
- [4]宽频域谐波在多端口网络中的劣化机理与治理方法[D]. 王世伟. 湖南大学, 2020(07)
- [5]南宁供电局低压集抄远程抄表采集策略及应用研究[D]. 朱迪. 广西大学, 2019(06)
- [6]Y电网公司基于“互联网+”的配电网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研究[D]. 白春燕.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输电线路覆冰规律聚类和神经网络识别研究[D]. 姚钊泓.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让客户“一次都不跑”——广西电网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稳增长纪实[J]. 陈钦荣. 广西电业, 2019(03)
- [9]电力电子化结算系统及其应用[J]. 叶耿,孟椿智. 广西电力, 2018(06)
- [10]基于模拟表的厂站电能量终端检测平台设计[J]. 梁捷. 湖南电力,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