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

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

一、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向倩[1](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俞蒙蒙[2](2020)在《赵文哲诗歌研究》文中认为赵文哲是清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与王昶、钱大昕等人并称“吴中七子”。其一生创作丰富,在清诗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首先,赵文哲家族在当时江南地区尚文的大环境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艺文世家,为其学习与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赵文哲早年游学于吴中地区,从学于沈德潜,论诗受到沈德潜“格调说”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王士禛“神韵说”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既不似沈德潜一般诗教色彩浓厚,与王士禛相比,又更加兼收并取。他论诗以辩体的方式为主,推崇五言诗,同时不排斥七言诗,尊唐而不废宋,提倡温柔典雅的诗风,注重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一生大致分为:游学吴中、在京为官和从军西南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和交游的不同,诗歌创作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创作以乾隆三十三年(1768)从军西南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以描写江南地区山水景物、文人集会、题写书画作品、以及同僚好友之间的唱和为主,风格清新隽永,平正典雅。后期创作眼界大开,描写了西南地区奇异的山川风物、民族风情,同时也记述了当时的战争情况,语言生动奇特,为清代的民俗学研究及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期创作中饱含了诗人罢官之后,一路行来的复杂心情,深挚悲慨,为人称道。乾隆三十八年(1773),赵文哲因木果木之战战败,不愿弃军而逃,与主帅温服一同殉难,年四十九岁。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其忠义的精神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江婷婷[3](2016)在《八大山人与石涛花鸟画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八大与石涛是清初着名的书画家、诗人。二人皆为明王室后裔,明亡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由禅门入道教,将佛、道三家思想融于绘画,体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艺术思想和绘画风格;二人花鸟画都是在“师造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取舍态度上,他们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对既有的理论、绘画特色保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并矢志不渝的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也体现出二人在艺术个性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通过比较二人花鸟画创作的异同,给后世画家在花鸟画创作以启示:既要学习八大的由简入繁、朴拙自然,又要学习石涛的由繁入简,潇洒肆意的绘画特色。八大与石涛的这种身世相似、成就相当、绘画上又相互影响的案例,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二人花鸟画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人格魅力与整个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学素养结合在一起,不断创作出一幅幅震撼心灵的旷世奇作。无论是八大亦或者是石涛,他们在整个艺术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耀眼巨星,他们的绘画如同他们波折的一生色彩奇幻、艳丽夺目,对以后乃至当今的整个画坛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本论文通过比较八大与石涛花鸟画艺术思想、绘画风格、具体作品分析,来体现二人花鸟画创作的异同,为以后花鸟画的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陈清云[4](2013)在《赵翼年谱新编》文中提出赵翼是清代享有盛誉的诗人、诗歌批评家和史学家。目前学界关於赵翼的探究,文学工作者主要集中在他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史学研究者主要研讨他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则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年谱以赵翼四十七岁,即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辞官归养为分水岭,厘为上、下两编,来对比表现其前後不同的思想轨迹和人生道路。上编共三卷。第一卷为童年与青少年时期(雍正五年至乾隆十三年),主要考述赵翼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与学习经历。第二卷北游京师与进入词垣时期(乾隆十四年至乾隆三十一年),注重对其科举经历的考索。第三卷作牧地方与赴滇从军时期(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七年),重点考查了赵翼镇安知府和广州知府任上的政绩以及赴慎从军的思想与作为。这一阶段的经历曲折复杂、充满坎坷,是引发赵翼思想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下编分为四卷。第一卷为暂留归养与绝意仕进时期(乾隆三十八年至乾隆四十六年)。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任上广州识狱旧案被追查,赵翼乞假归养,并在这一阶段逐步明确了绝意仕进、隐居着述的人生追求,并通过经营田产、当铺等治生方式,为长期乡居作了经济上的准备。第二卷书院讲习与赞画军需时期(乾隆四十七年至乾隆五十七年),着意考察了赵翼扬州安定书院讲席任上的交游活动以及入李侍尧幕府赞画军需的思想与动机。第三卷交游览胜与致力着述时期(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七年),以赵翼交游览胜的路线、交游活动的人物以及撰着并刊刻的过程为重点考述对象。第四卷优游林下与关注民生时期(嘉庆八年至嘉庆十九年),则注重考察赵翼晚年闲适的乡居生活以及担忧农民起义、乡民暴动引岭社会秩序混乱的思想状况。本谱通过详尽资料的梳理、考察,冀图通过赵翼以点带面,了望乾嘉诗坛、学坛生态;了解赵翼由诗人而学者、由官僚而乡绅的乾嘉年问文人人生道路的趋同性选择及其原因。本谱除了充分利用赵翼现存的七种着作,特别是《瓯北集》以考订赵翼的生平行实以外,还参校前谱未曾采用的赵翼自选集《瓯北诗钞》以补充订正赵翼的思想发展变化轨迹,意图更接近赵翼真实的人生。

刘威[5](2012)在《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从2000年延续至今的维权/反维权行动,在街区邻里生活世界中呈现为“流动着的社会事实和实践着的权力关系”。多元行动力量的互动和对抗实质,是“权力管制逻辑”与“业主自治逻辑”的内在冲突。从“维护物权”到“争夺治权”、再到“要求规则合理化”,邻里行动者以“问题”作为行动展开的逻辑线索;从“集体行动”到“诉讼维权”、再到“法外斗法”,邻里行动者用行动塑造着权力、资本、邻里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边界。研究发现,在国家支配的权力网络中,社会资源失去了本应内含的“社会的”属性,业主在维权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效果难料。业主所能运用的“抗争剧目”也是极其有限的,在貌似多样化的行动策略背后,呈现的是一致的行动逻辑,“法”成为贯穿维权过程始终的中枢,“守法逻辑”构成了业主维权的行动边界。业主自觉“依法”和“以法”的维权实践,不仅是一种依托国家法律和政策权威的行动策略,更是一种依附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伦理。国家是业主诉求的中心和源泉。它从反面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权威,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国家”这一抽象的意义象征体,成为转型中国民众抗议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在业主的意识世界中,法律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国家却是融入骨髓的伦理。业主并非一味遵照国家法律、按部就班行事,而是善于寻找制度间隙、拿捏行动分寸,它充分体现在业主维权的行动策略之中。这些所谓的“公民勇气”和“生活智慧”,与其说是行动者基于不同环境、针对不同时机采取的针对性维权形式,还不如说是他们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步步为营”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它是一种国家塑造的“谨慎小心”,也是一种国家压制下的“被动求生”。国家体制和制度本身成为维权行动的空间,这一“空间”不仅意味着行动的机会,更标明着行动的界限。邻里反维权力量在面对业主维权时占据主动地位,在应对技艺和策略上更是游刃有余。本文从“蓄意制造”的邻里派系、德治逻辑、分类治理三个层面阐述反制逻辑。第一,“蓄意制造”邻里派系。在陌生的商品住宅社区,居于垄断地位的权力和资本,为了建立与邻里社会的草根性连结和日常性互动,从而掌控邻里互动的主动权,所以,通过笼络邻里精英、施予象征性礼遇和实物性报酬,在一个全新的精英吸纳机制中建立邻里支持网络。在名苑,这种邻里精英吸纳机制是通过组织建设和运作来实现的。邻里派系作为一种分化和整合机制,本身就是反维权的手段。在业委会选举中,“选举”实际成为一个重要机制,权力和资本藉此与邻里派系精英分享社区治权。第二,邻里反维权派系的德治反制逻辑。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将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基层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业主与业主的“内部矛盾”;二是主要运用德性评价和道德分类模式,将法律和权利冲突转化为道德和话语冲突。第三,城市基层政权的分类治理术。城市基层政权以压制与分化、吸纳与合作、协商与渗透等策略,有效地分化和消解了业主的资源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将业主维权行动限制在邻里纠纷的水平,同时,将国家权力的触角悄然延伸至邻里日常生活空间,促进了国家权威在基层社会的再生产。笔者在反思业主维权研究的“策略”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边界”的解释概念。维权业主与反维权力量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不仅使双方行动维持在一定界限之内,强化着某种可能的对抗边界,而且还会生产出新的界限、开辟出新的空间,实现对抗边界的再生产和转化。对抗边界的生产。国家“法治”营造了维权/反维权“合法对抗”的机会空间,它不仅包括维权业主运用国家法律和政策资源展开合法抗议活动,还包括权力和资本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和缝隙“合法”地侵权和反维权。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转变为对法律话语的不同选取、解读与实践之间的对立。因而,由国家“法治”营造的机会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力量角逐其间的策略性空间。对抗边界的拓展。由于国家“法治”的工具化、模糊化和策略化,维权/反维权的法律对抗边界是模糊的,并拓展至法外空间,法外“加码”与“解码”是维权/反维权的常用策略。“法治”所营造的行动空间既将对抗纳入合法轨道,也变成了一种无法超脱的限制。对抗边界的转化与维持。业主的维权行为在法律政策和社区结构中具有双重内涵,这种双重内涵经由邻里这一机制,被切割和分类处理,即从法律权利的角度来看是正常的、合法的,但在邻里语境中,却是非正常的、不道德的。维权/反维权的邻里对抗,实现了维权意义从“正常”到“非正常”、从“合法”到“不道德”的转化过程。由此,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边界也被维持在邻里。即,维权活动的层次被限定在邻里层面、抗争对象被设限在社区之内,业主维权由明确的法律和权利问题转化为“扯不清”的邻里纠纷,维权诉求亦从“对权利的追逐”转向“对道德的正名”,失去了创新维权实践和向外延伸扩展的可能。这也是基层政权和反维权力量所希望达到的“治理”效果。最后,本文针对“国家”在中国社会抗争中的中心地位,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式—“作为框架的国家”,并进一步反思了业主维权研究的“权利范式”和“策略范式”。首先,作为一种意义来源,“作为框架的国家”赋予了维权行动的合法意义和话语资源,但它只能指导维权行动,无法保障行动结果。其次,“作为框架的国家”不仅是维权的武器,也是反维权的武器,虽然维权/反维权在具体问题和利益上存在冲突,但都无法否认它的合法性,“作为框架的国家”成为维权/反维权的共享框架和意义中介。再次,“作为框架的国家”具有抽离性、统摄性,它成为对抗双方共同的诉求对象,对抗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最后,“作为框架的国家”是社会治理转型的结果,它以提供规则、赋予意义、建立制度为治理策略,几乎不以实际行动者现身。作为一种解释模式,“作为框架的国家”比“依法维权”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本土适应性。它能够发现隐藏在多种抗争形式和多变抗争策略之中的稳定逻辑。笔者凸显业主维权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意在“发现社会”与“找回国家”之间唤起一种学术自觉。

赵庆忠[6](2000)在《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文中指出

高伟川[7](1996)在《真诚与坦然的行走观张少华的山水画》文中指出真诚与坦然的行走观张少华的山水画高伟川张少华是一位沉静稳健,心怀坦诚的画家。对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他是这样总结的:“画水墨画是在写了十年毛笔字之后开始的,大约也有二十七、八年了,和学写字一样,资料是老师,同行是老师,造化是老师。因为我是学中文的,文字资...

二、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第一节 官宦群体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四 其他
    第二节 布衣群体
        一 中行独复——姚椿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四 其他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宝山袁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华亭顾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第三节 金山高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一 立德
        二 立言
        三 立功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结语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一 奇崛峭拔
        二 淡雅浅近
        三 雄健简练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2)赵文哲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赵文哲家世生平及交游考
    第一节 赵文哲家世考
    第二节 赵文哲生平考述
    第三节 赵文哲交游考
第二章 赵文哲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诗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诗学思想的特点
第三章 《媕雅堂诗集》与赵文哲前期创作
    第一节 江南地域特色与文人生活的书写
    第二节 清新隽永,平正典雅的风格
第四章 《娵隅集》及后期诗歌创作
    第一节 诗歌题材的丰富与拓展
    第二节 艺术上的进益与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赵氏家族世系图 (一至八世)
    赵文哲家族直系亲属图
    赵文哲本家世系图
附录2 赵文哲诗歌补遗(据乾隆十八年《七子诗选》补录)
附录3 赵文哲年谱简编
致谢

(3)八大山人与石涛花鸟画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画家生平及遗民画家身份
    第一节 生平境遇
    第二节 同为“遗民”处世方式不同
        一、遗民画家
        二、处世思想
第二章 艺术思想与绘画风格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形成因素
        一、受佛道思想影响
        二、师承关系不同
    第二节 相似性
    第三节 差异性
        一、艺术思想
        二、艺术个性
        三、风格演变
第三章 花鸟画代表性作品分析
    第一节 八大、石涛《竹石图》之比较
    第二节 八大、石涛《墨荷图》之比较
第四章 八大与石涛花鸟画创作解读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八大与石涛花鸟画创作解读
    第二节 八大与石涛花鸟画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赵翼年谱新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缘
绪论
凡例
世系表
卷首 家传
上编
    卷一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雍正五年至乾隆十三年)
        雍正五年丁未(1727) 一岁
        雍正六年戊申(1728) 二岁
        雍正七年己酉(1729) 三岁
        雍正八年庚戌(1730) 四岁
        雍正九年辛亥(1731) 五岁
        雍正十年壬子(1732) 六岁
        雍正十一年癸(1733) 七岁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 八岁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 九岁
        乾隆元年丙辰(1736) 十岁
        乾隆二年丁(1737) 十一岁
        乾隆三年戊午(1738) 十二岁
        乾隆四年己未(1739) 十三岁
        乾隆五年庚申(1740) 十四岁
        乾隆六年辛酉(1741) 十五岁
        乾隆七年壬戌(1742) 十六岁
        乾隆八年癸亥(1743) 十七岁
        乾隆九年甲子(1744) 十八岁
        乾隆十年乙丑(1745) 十九岁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二十岁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 二十一岁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 二十二岁
    卷二 北游京师与进入词垣(乾隆十四年至乾隆三十一年)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 二十三岁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二十四岁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二十五岁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 二十六岁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二十七岁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二十八岁
        乾隆二十年己亥(1755) 二十九岁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 三十岁
        乾隆二十二年丁(1757) 三十一岁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三十二岁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三十三岁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 三十四岁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 三十五岁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三十六岁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 三十七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 三十八岁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 三十九岁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 四十岁
    卷三 作牧地方与赴滇从军(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七年)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 四十一岁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 四十二岁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 四十三岁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 四十四岁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 四十五岁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 四十六岁
下编
    卷一 暂留归养与绝意仕进(乾隆三十八年至乾隆四十六年)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 四十七岁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 四十八岁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 四十九岁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 五十岁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 五十一岁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 五十二岁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 五十三岁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 五十四岁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 五十五岁
    卷二 书院讲习与赞画军需(乾隆四十七年至乾隆五十七年)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 五十六岁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 五十七岁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 五十八岁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 五十九岁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六十岁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 六十一岁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 六十二岁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 六十三岁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六十四岁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六十五岁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六十六岁
    卷三 交游览胜与致力着述(乾隆五十八年至嘉庆七年)
        乾隆五十八年癸(1793) 六十七岁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 六十八岁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六十九岁
        嘉度元年丙辰(1796) 七十岁
        嘉庆二年丁巳(1797) 七十一岁
        嘉庆三年戊午(1798) 七十二岁
        嘉度四年己未(1799) 七十三岁
        嘉庆五年庚申(1800) 七十四岁
        嘉度六年辛酉(1801) 七十五岁
        嘉度七年壬戌(1802) 七十六岁
    卷四 优游林下与关注民生(嘉庆八年至嘉庆十九年)
        嘉庆八年癸亥(1803) 七十七岁
        嘉度九年甲子(1804) 七十八岁
        嘉度十年乙丑(1805) 七十九岁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八十岁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八十一岁
        嘉度十三年戊辰(1808) 八十二岁
        嘉度十四年己巳(1809) 八十三岁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 八十四岁
        嘉度十六年辛未(1811) 八十五岁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八十六岁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八十七岁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八十八岁
卷尾 後谱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道光七年丁亥(1827)
    道光八年戊子(1828)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光绪三年丁丑(1877)
主要徵引文献与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5)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评述
        1.3.1 业主维权起因与行动内容研究
        1.3.2 业主维权实践与抗争策略研究
        1.3.3 业主维权的理论取向与实践意义研究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突破之处
    1.4 业主维权研究的邻里生活转向与方法论自觉
        1.4.1 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街区邻里政治的实践域
        1.4 2 “行动者”归来:从纵向控制到水平互动的视角切换
        1.4.3 街区邻里政治视野中的业主维权行动
        1.4 4 从他者表述到自我描写:邻里政治研究者的入场与立场38
    1.5 表述框架与结构
第2章 进入名苑:社会的边界与行动者的生产
    2.1 “意义空间”:个案概况与进入个案
        2.1.1 作为居住空间的名苑:个案的物理意义
        2.1.2 作为研究对象的名苑:个案的学理意义
    2.2 “小区业主”:国家赋予的身份及其权利边界
        2.2.1 业主身份的获得与居住意义的生产
        2.2.2 邻里空间的行动者及其关系边界
    2.3 “城堡社区”:国家推动的空间生产及意义转化
        2.3.1 “社区城堡化”和“城市马赛克现象”
        2.3.2 私人居住空间的公共转化
第3章 问题化成邻里与业主物权维护(2000-2004)
    3.1 问题呈现与“家园”营造
        3.1.1 “美丽的谎言”
        3.1.2 问题化邻里与“家园”营造
    3.2 “保卫家园”与业主集体维权行动
        3.2.1 集体行动的前奏
        3.2.2 持续数月的集体维权
    3.3 业主集体维权的策略与边界
        3.3.1 借势、造势、用势
        3.3.2 守界、试界、越界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金权分化邻里与业主治权争夺(2005-2008)
    4.1 金权主导的业委会成立过程
        4.1.1 “根据房地产公司的申请”
        4.1.2 “官方”版的“业委会诞生记”
        4.1.3 “维权”版的“业伪会诞生记”
    4.2 物业公司、业委会演双簧?
        4.2.1 亿达物业向名苑发出“最后通牒”
        4.2.2 表决单变身民意调查表
        4.2.3 物业公司的“不满”与“惩罚”
    4.3 新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如何签订的?
        4.3.1 签合同:“偷偷摸摸娶媳妇”
        4.3.2 一份合同、两副面孔
        4.3.3 邻里反维权场域的营造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诉讼维权与法外对抗空间的营造(2009-2011)
    5.1 诉讼维权与法律边界的模糊
        5.1.1 吉林省“业主诉讼业委会”第一案
        5.1.2 没有终点的诉讼游戏
        5.1.3 业主“弹劾”业委会
    5.2 诉讼维权揭开的“邻里灰色地带”
        5.2.1 为上诉业委会私刻业主大会公章
        5.2.2 公建物业产权拱手送人
        5.2.3 物业、业委会:一根绳上俩蚂蚱
    5.3 维权与反维权力量的法外斗法
        5.3.1 维权业主的法外加码策略
        5.3.2 反维权力量的法外解码策略
        5.3.3 维权业主的胜利?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争辩选举规则与邻里派系的逆转(2011-)
    6.1 筹备选举与邻里派系关系重组
        6.1.1 工作组“亲近”维权业主
        6.1.2 “亲物业派”成了“反物业派”
    6.2 争辩选举规则与“街道把关”
        6.2.1 争辩选举规则:自主逻辑与管制逻辑的碰撞
        6.2.2 “选举乱象”与“街道把关”
    6.3 邻里派系冲突压力下的规则合理化
        6.3.1 选举会场内外的较量
        6.3.2 派系冲突与规则合理化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对抗边界的生产与“作为框架的国家”
    7.1 维权/反维权的对抗策略与逻辑
        7.1.1 业主维权行动的资源限制与守法逻辑
        7.1.2 反维权力量的反制逻辑和分类治理术
    7.2 国家塑造的对抗边界及其再生产
        7.2.1 从“策略”到“边界”的视角切换
        7.2.2 国家营造的对抗边界:机会空间和行动界限
    7.3 业主维权对抗中的国家与社会
        7.3.1 从“依法抗争”到“作为框架的国家”
        7.3.2 从“发现社会”到“找回国家”
第8章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再整合过程
    8.1 单位社会的终结与基层再整合的难题
    8.2 社区居委会的“有心无力”与“力不从心”
    8.3 新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去社区化”
    8.4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整合过程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赵文哲诗歌研究[D]. 俞蒙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八大山人与石涛花鸟画之比较研究[D]. 江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4]赵翼年谱新编[D]. 陈清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5]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 刘威. 吉林大学, 2012(09)
  • [6]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J]. 赵庆忠. 文艺评论, 2000(01)
  • [7]真诚与坦然的行走观张少华的山水画[J]. 高伟川. 美术研究, 1996(02)

标签:;  ;  ;  ;  ;  

创新从哪里开始——我读张少华书画作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