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滞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论文文献综述)
龙凤[1](2021)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从就诊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5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患者进入最终疗效评估。治疗组主要采用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疗法。两组疗程相同:6日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1天,2个疗程后对所有病例予以严密观察,整理并统计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疗效观察指标(H-B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3.两组治疗后组间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FDI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等级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的平均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滞针法配合电针与常规针刺法配合电针均有利于周围性面瘫的康复。2.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时,滞针法配合电针较常规针刺法配合电针而言在改善面瘫症状和躯体功能方面的疗效更为显着,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张宇[2](2021)在《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和常规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证实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及优势,进而在临床中予以推广。方法:选取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针灸科门诊及疗区的面瘫患者,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成对照组(传统单纯常规针刺组)36例、治疗组(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组)36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价每一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及社会生活功能,并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人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FDI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8.24%;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和传统单纯常规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均能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及社会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两方案相比,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汪飞[3](2021)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中评价等级及积分的变化。通过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脱落0例,退出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位及病程比较,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⑴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治疗均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好于对照药物组。⑵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改善面部症状效果更好;治疗组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1月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组近期疗效较稳定。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疗效好于对照药物组。结论:治疗组(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胶囊)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发现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且近期疗效稳定。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只要操作严格,在治疗面神经炎上还是安全有效的。
周丹妮[4](2021)在《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以来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运用软件或人工查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5.3.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要求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使用Rev 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1442名周围性面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共纳入11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040例,[OR=5.10,95%CI(3.13,8.32),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有效率。(2)Portmann评分:共纳入7项研究,样本总量为643例,[MD=5.14,95%CI(3.65,6.63),P<0.000 01],说明在Portmann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3)面神经潜伏期: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80,95%CI(-1.04,-0.56),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潜伏期。(4)面神经波幅: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54,95%CI(0.31,0.77),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波幅。(5)H-B评分: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271例,各研究间异质性提示P<0.000 01,I2=99%,[MD=-2.28,95%CI(-6.23,1.67),P<0.000 01],且1项研究的横线与合并后的菱形与无效线相交,说明在H-B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明显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对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影响H-B评分的效果做出评价。(6)治疗时间:共纳入3项研究,样本总量为316例,[MD=-8.93,95%CI(-15.77,-2.10),P=0.01],说明在治疗时间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7)患者满意度: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30例,[OR=12.98,95%CI(1.62,103.68),P=0.02],说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结论针灸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能改善面神经及表情肌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幸福感。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证据不够充分,应谨慎对待本次研究结果。
刘森森[5](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袁亚乐[6](2020)在《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刀钩针疗法治疗对顽固性面瘫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的影响,评价刀钩针疗法对顽固性面瘫综合评分、面部及社会功能指数的改善情况,为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疗法,并以此推广刀钩针疗法。方法:临床依据纳入标准收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刀钩针组及毫针组各30例,即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处方的基础上增加刀钩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每治疗6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每疗程开始的第一天毫针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刀钩针治疗,每两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周期同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一次系统评分,包括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的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并发症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情况,观察刀钩针组和毫针组的临床疗效。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两组在治疗后分级并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顽固性面瘫的治疗上均有疗效,且治疗组在面神经功能的改善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对并发症如联带运动、面肌挛缩、面肌痉挛、鳄鱼泪征等症状自身前后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表明两组疗法对于顽固性面瘫的并发症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并发症的治疗上优于对照组。3、两组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中和治疗后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对面部残疾指数的改善上疗效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两组治疗后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上述两种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都有一定疗效,且说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刀钩针组和毫针组对顽固性面瘫患均有一定疗效,刀钩针组对并发症和面部残疾指数有较佳疗效,刀钩针组总体疗效优于毫针组。
毕婷婷[7](2020)在《交替温针灸治疗急性期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健侧与患侧交替温针灸治疗急性期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及其与单纯温针灸患侧疗法的优劣。方法纳入2018年08月到2019年12月符合标准的患者72例,2组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急性期(7日内)治疗组给予交替温针灸健侧与患侧,急性期(7日内)对照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患侧,至第8天两组均开始予以患侧穴位行常规电针治疗,治疗前(就诊收治日)、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进行分级并疗效评价,用SPSS 21.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完成70例,两组各脱落1人。(1)各时间H-B量表分级: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在H-B量表分级上均逐渐改善,且治疗1周后、2周后两组间H-B量表分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周后H-B量表分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值<0.05)。(2)各时间疗效: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在疗效上均逐渐提高。治疗1周后、2周后的两组间疗效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愈显率82.9%高于对照组(71.4%),治疗组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8.6%)(p<0.05)。结论急性期健患侧交替温针灸与温针灸患侧在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方面均有效,但交替温针灸的疗效优势在本病恢复期后期才显现出来。
刘羽萍[8](2020)在《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三针牵正法对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6例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急性期两组治疗均采用普通针刺+TDP照射,治疗至发病第7天。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TDP照射治疗,试验组采用三针牵正法治疗(每疗程中三针牵正法隔日1次,共3次,其余2次治疗同同期对照组),此期两组均治疗5个疗程(5日为1疗程,每日1次,疗程间间隔2天)。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测及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的评估。结果:1、基线比较:最终纳入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63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例基线齐,具有可比性。2、疗效结果:(1)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83.87%,试验组显愈率为71.88%、对照组显愈率48.38%,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表面肌电图(sEMG)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额肌群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颊肌群、口轮匝肌群比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均较治疗前高(P<0.01)。(3)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H-B分级量表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分级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1)。(4)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总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总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5)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各评分项目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鼻唇沟项目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示齿项目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除鼻唇沟、示齿项目外,其余各项目试验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三针牵正法对中重度Bell麻痹患者的面肌运动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三针牵正法对颊肌群、口轮匝肌群及示齿动作的改善更为明显。
谢德荣[9](2020)在《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干预方法对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的影响,旨在观察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将60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临床研究的患者,按病人就诊先后顺序入组,随机分为两组。设立治疗组,使用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3个疗程结束后通过面神经功能测评表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测,并将评测数据收集、整理,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在3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组愈显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提高优于对照组。3.对照组中,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4.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结论:1、在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和针刺结合电针法均能够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2、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要优于针刺结合电针组。
郑鸥[10](2020)在《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毫针联合皮内针是否可以更好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减少后遗症的出现,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花园山)门诊收治的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共分3组,即毫针组、皮内针组、毫针加皮内针组,每组各30例,90例患者均全程配合完成研究。患者入组前先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颅脑CT等检查,指标异常者将进行综合评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予以排除,毫针组患者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皮内针组患者采用单纯皮内针治疗,毫针加皮内针组患者采用毫针治疗后加皮内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日后休息1日,共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第2周、第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并进行疗效评估。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毫针组、皮内针组、毫针加皮内针组三组基线资料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组具有可比性。2.三组组内比较:(1)与治疗前对比,三组FDIP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FDIS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治疗前对比,三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对比,三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比较:(1)毫针组与皮内针组对比,FDIP评分、FDIS评分、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毫针加皮内针组与毫针组、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4周后,(1)FDIP评分较高,FDIS评分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面神经功能评分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疗效比较:(1)毫针组与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毫针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66.67%;皮内针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4周后,毫针组治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76.66%,皮内针组治愈率为6.66%,总有效率为7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毫针加皮内针组与毫针组、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治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0%;治疗4周后,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毫针针刺、皮内针以及毫针联合皮内针均可以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出现,且毫针联合皮内针组效果更明显,因此,临床中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时,可以联合毫针和皮内针以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二、针刺滞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滞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论文提纲范文)
(1)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周围性面瘫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
1.2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1.3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1.4 分期研究 |
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病名研究 |
2.2 病因病机研究 |
2.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
3 滞针法概述 |
3.1 滞针法的起源和发展 |
3.2 滞针法和滞针的区别 |
3.3 滞针法的操作要点 |
第2章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分组 |
6.2 日常宣教 |
6.3 材料准备 |
6.4 治疗方法 |
6.5 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6.6 观察指标 |
6.7 疗效评价标准 |
6.8 统计学处理 |
7 结果 |
7.1 一般情况比较 |
7.2 疗效观察指标 |
7.3 安全性评价 |
第3章 讨论 |
1 择期依据 |
2 选穴依据 |
3 电针的机制分析 |
4 滞针法的机制分析 |
5 结果分析 |
6 量表选择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滞针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 |
附录2 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 |
附录3 FDIP评分量表 |
附录4 FDIS评分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1 发表论文 |
2 参加学术会议 |
3 获奖 |
致谢 |
(2)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传统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案 |
3 研究结果(数据统计及分析)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雷火灸治疗面瘫的优势 |
3 针刺及雷火灸的选穴依据 |
4 西医对于面瘫病及其机制的认识 |
5 临床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3)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病机 |
1.5 中医治疗 |
1.6 小结 |
2 西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机制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疗策略及方法 |
2.5 结语 |
3 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
3.1 定义 |
3.2 中医作用机理 |
3.3 现代作用机制 |
3.4 小结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结果 |
5 颊黏膜部位选择作用机制的分析 |
5.1 全息理论论治 |
5.2 阴阳平衡论治 |
5.3 经络异常论治 |
5.4 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6 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
6.1 选穴依据 |
6.2 针刺手法依据 |
7 关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的应用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4)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策略 |
3.1 检索方法 |
3.2 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4.1 文献筛选 |
4.2 资料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
1 结果 |
1.1 文献筛选流程 |
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
1.4 Meta分析结果 |
1.4.1 有效率 |
1.4.2 Portmann评分 |
1.4.3 面神经潜伏期 |
1.4.4 面神经波幅 |
1.4.5 H-B评分 |
1.4.6 治疗时间 |
1.4.7 患者满意度 |
2 结论 |
2.1 理论性分析 |
2.2 有效性分析 |
2.3 针刺穴位分析 |
2.4 文献质量分析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局限性 |
2.7 展望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顽固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交替温针灸治疗急性期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临床分期 |
1.1.4 纳入标准(符合以下4条纳入) |
1.1.5 排除标准(有任意1条排除) |
1.1.6 中止或脱落标准(有任意1条) |
1.2 研究方法 |
1.2.1 随机分组 |
1.2.2 治疗方案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分级比较 |
2.4 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H-B量表分级比较 |
2.5 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本病急性期治疗讨论 |
3.2 本病交替刺的讨论 |
3.3 本病分期的讨论 |
3.4 温针灸翳风穴讨论 |
3.5 疗效观察指标选择 |
3.6 研究结果讨论 |
3.7 不足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西医研究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西医治疗 |
1.3.1 药物治疗 |
1.3.2 非药物治疗 |
2 中医概况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药治疗 |
2.3 针灸治疗 |
2.3.1 浅刺法 |
2.3.2 透刺法 |
2.3.3 巨刺 |
2.3.4 滞提法 |
2.3.5 电针 |
2.3.6 火针 |
2.3.7 温针灸 |
2.3.8 热敏灸 |
2.3.9 针灸配合药物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分期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估计 |
2.2 分组方法 |
2.3 盲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2.8 医学伦理问题 |
研究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情况比较 |
3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总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各评分项目评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量表分级比较 |
3.5 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比较 |
4 不良事件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1 课题设计讨论与分析 |
1.1 祖国医学对Bell麻痹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Bell麻痹的认识 |
1.3 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
1.4 三针牵正法治疗Bell麻痹的理论依据 |
1.5 关于选择中重度Bell麻痹的原因 |
1.6 表面肌电图(sEMG)的选择依据 |
1.7 量表的选择依据 |
2 疗效结果讨论与分析 |
2.1 基线情况分析 |
2.2 表面肌电图(sEMG)各肌群患健侧RMS平均值比值的分析 |
2.3 House-Brackmar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结果的分析 |
2.4 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结果的分析 |
2.5 疗效情况的分析 |
3 创新性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不良事件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2 随机化分组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评价方法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2.7 伦理学要求 |
3 数据分析 |
3.1 一般资料评价 |
3.2 治疗疗效评价 |
3.3 总体疗效比较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1.1 面神经的解剖 |
1.2 临床表现 |
1.3 病因病机 |
1.4 定位诊断 |
1.5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2.1 病位归经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文献总结 |
第三章 讨论 |
1 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探讨 |
1.1 经筋透刺法的立法依据 |
1.2 经筋透刺法的机理 |
1.3 电针机理探讨 |
2 研究结果分析 |
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工具 |
2.3 治疗方案 |
2.4 不良反应的处理 |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三组FDI评分比较 |
3.3 三组HBGs分级比较 |
3.4 三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3.5 三组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讨论 |
1 中医对“口眼?斜”的认识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预后 |
1.3 中医疗法 |
2 西医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2.1 面神经 |
2.2 病因病理 |
2.3 西医疗法 |
3 毫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 |
4 皮内针法 |
4.1 中医理论基础 |
4.2 历史沿革 |
4.3 中医作用及作用原理 |
4.4 西医作用机制 |
4.5 选穴依据 |
5 毫针、皮内针的联合作用 |
6 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针刺滞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论文参考文献)
- [1]滞针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 龙凤.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雷火灸手三里穴联合针刺治疗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汪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周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刀钩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研究[D]. 袁亚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交替温针灸治疗急性期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毕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8]三针牵正法治疗中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羽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德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郑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标签:面神经论文; 对照组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的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