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新审视(论文文献综述)
李勋高,李乃强,刘淑永,马清[1](2021)在《青岛董家口港城公共交通安全规划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城市交通运行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现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2019年,我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共导致14527人死亡[1],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失越来越大。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中之重,其交通安全的社会影响极大。交通事故产生原因受到人、车、道路以及周围环境等多维度因素影响,交通安全规划研究需要围绕以上因素展开。本文以董家口港城为例,多维度探索了公交安全规划的方法,从公共交通的视角剖析了交通事故原因,提出了面向港口城市交通安全治理的综合对策,制定了综合提升方案,为青岛董家口港城交通安全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李泽康[2](2021)在《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发生后,如何确定案件的刑事责任主体、认定刑事责任,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从本质上看,无人驾驶汽车致害行为是指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侵权行为。由于无人驾驶汽车致害行为具有行车自主性、网络与数据的依赖性、判断与决策的难以预见性以及主体的不确定性等特殊性,导致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难以认定。现行刑法尚无无人驾车汽车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相关规定,且从本质属性、法律人格、意志自由、适用刑罚正当性四个方面分析也无法赋予其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因此在否定无人驾驶汽车刑事责任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应把目光转向其背后的主体,将研发者、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黑客、第三人等纳入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主体范围。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认定与分配,应当具体分析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影响下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即依照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理论,确定相关主体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魏宇[3](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陈阳[4](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指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张炜华[5](2020)在《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智能汽车备受关注,国外谷歌、戴勒姆奔驰与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在智能汽车的开发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国百度公司也着意于智能汽车的产品研发,并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了智能汽车租赁业务。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推广是人类社会智能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在运行构造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所导致的损害责任承担或将与传统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尚需考虑现行道路交通法律规范所确立的侵权责任体系能否有效涵盖智能汽车侵权责任。因此,本文以探索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为研究目的,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智能汽车概念特征等级的界定、智能汽车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智能汽车责任承担中的法律问题及分析与智能汽车责任承担的具体构想四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智能汽车的概念、特征和等级进行概述,说明智能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特点所在。首先,根据法规对智能汽车的称谓和概念做了明确的的界定,同时在明确智能汽车概念的基础上,将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进行比较得出智能汽车的三大特征:运行自主性,驾驶人员非特定性与数据系统依赖性。此外根据技术差异的不同对智能汽车进行阶段性的划分,统共为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五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智能汽车的不同表征,为后文对智能汽车的进一步探讨作铺垫。第二部分,围绕智能技术完善与否、侵权法针对新事物社会价值的考量与国外立法趋势三点,阐释现实中存在对智能汽车责任承担进行法律规制的需求。本部分列举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智能汽车致损事故典例,印证智能汽车造成事故损害的可能性依旧存在。由此,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更好地迎接智能汽车上路,侵权法应当对新技术做出回应,通过及时地填补损害维持法律的功能性与权威,不妨碍新技术的发展。从国外立法视域来看,对智能汽车相关法律规制的调整已然形成趋势,本部分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三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应对措施用以借鉴,并提出我国同样应当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明确智能汽车正式投入市场后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制,指出下文需要进一步研究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中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加以分析,由责任主体资格问题入手,探讨智能汽车的法律定位,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智能汽车交通致损法律适用问题的探究,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责任承担过程中的损害分散问题。本部分首先从法律主体的理性特征、责任的实际承担、现行技术方面三点上展开分析,否定智能汽车的主体资格。其次,探究智能汽车的基本法律规制框架应选择何种范式,从现实出发应当先在既存法律体系寻求解决办法,在传统交通事故处理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上进行法律漏洞的填补。之后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在智能汽车领域内适用的展开分析,前者中责任主体认定不清、过错归责适用难,应当降低驾驶人的过错判定标准,明确责任主体由传统驾驶人转向制造商的趋势;后者中产品缺陷认定难、免责事由不明晰、缺陷证明与因果关系认定的不合理、软件设计者责任主体未定,应当明确产品标准,理清免责事由的援引情形,调整证明责任,确立软件设计者责任地位。最后,分析智能汽车事故损害分散问题,以“电车难题”为例,解释高风险时代的责任分配变动,提出智能汽车责任在高风险时代的多元化分配需求。对疑难问题的认知最终导出具体的法律建议。第四部分,以事先风险防范和事后归责为两方面,提出智能汽车交通致损责任承担的法律建议,并最终将事先事后法律应对措施归并至立法完善层面。通过对前文分析的总结,笔者指出在事先应当设立智能汽车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参照美国政策法案经验,施行智能汽车监管制度;二是运用保险制度进行风险分担,扩张强制保险的投保主体与承保范围,同时以商业险作为并用措施;三是设立专门的赔偿基金对智能汽车事故损害进行救济。在事后也要明确智能汽车交通致损责任承担:一是区分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情形,未开启自动驾驶时沿用传统责任体系处理即可。二是按阶段划分智能汽车的责任承担。在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阶段,若驾驶人违背驾驶义务应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若事故由智能汽车本身故障造成且驾驶人无法纠正,智能汽车厂商对此承担产品责任;在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阶段,失去人的操纵后智能汽车运行服从于制造者的设计安排,理应由智能汽车厂商承担后果。三是在归责原则的确认上,适用产品责任时采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时分两种情形:智能汽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采过错推定原则;智能汽车与传统机动车之间采过错责任原则。四是在产品责任缺陷认定上,填补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空白,以消费者合理预期认定“不合理危险”。五是在沿用侵权法传统免责事由的同时对产品责任特定免责事由进行调整解释,避免企业过度免责。六是产品责任缺陷证明与因果关系认定上减轻受害者举证责任、安装“黑匣子”。最后,总结智能汽车的事先风险防范与事后责任承担构想,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完善,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范的调整,为智能汽车侵权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制度保障。
杨祥祥[6](2020)在《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行道边界功能与人的行为、交通安全、空间秩序、商业及公共活动、空间特征等密切相关,其功能设计优劣对步行道空间活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步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对空间活力的追求,步行道边界功能从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逐渐扩展到非通行需求,呈现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的需求层次。然而,由于交通规划与设计侧重机动交通,当前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侧重不同的交通方式及空间分离,对人与步行道边界的交互需求和设计关注不足。现有步行道边界功能与设计指导主要存在于一些规范、标准、法规、导则以及步行系统的研究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功能设计研究。为提升步行道边界功能的精细化设计程度,有必要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价值、体系、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通过查阅香港街区设计的历史文献、学术文献、规划政策及设计资料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相关研究背景、理论及方法现状;通过访谈政府机构人员、社区组织或公益团体人员研究设计成因、设计需求和设计评价;通过实地研究分析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现象,进而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法。由于香港市区步行道边界与人的交互程度高,实地研究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侧,涉及太子、旺角、奥运、油麻地、佐敦、柯士甸、九龙、何文田、土瓜湾、马头围、黄埔、红磡、尖沙咀、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上环等区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人们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态度及反馈。依次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现状、设计基础、影响因素、设计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步行道从“通道”向“场所”转变,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呈现出聚集性、多样性、接受性、延展性和移变性;对香港步行道边界现象进行剖析,得出了四个功能设计影响因素,分别为规划、城市形态、活动和行人行为;审视步行道边界功能应当具备何种设计价值,得出空间秩序提升、空间舒适提升、空间感知提升和空间活力提升价值;基于目标与手段提出了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应当致力于构建弹性化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体系,设计手段包括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的需求驱动、技术驱动以及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体系构建。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体系包括通行需求功能、行为需求功能、附加需求功能及场所需求功能四个层面;提出了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三类方法,分别为引导功能设计方法、空间功能设计方法以及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金英群[7](2020)在《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布局结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交通以其运能大、效率高、能耗低等诸多优势,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建设,各大城市已普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公交网络,并逐步向多模式化方向发展。本文着眼于其一体化供给性能,开展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布局结构特性研究,以期推动城市公交协同规划理论的完善,为公交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建设资金的有的放矢和耦合效能的充分发挥。考虑载客工具灵活性及运行线路特点,提出城市公交方式四级分类体系,剖析了各类公交方式的供给特征。阐释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系统与网络内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畴,提出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划分为骨干公交网络、干线公交网络和辅助公交网络三个层级。从政策导向、出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发展动因,从经济、人口、用地、道路等角度论述了其发展限制,并据此归纳了其布局结构发展趋势,包括多模式化、多层级化、一体化、开放化、可靠而稳定、公平而均衡六个方面。考虑公交线路双向路径与不同模式公交运能两方面差异,提出面向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拓扑结构表达的增广Space L网络模型,阐释了其建模方法,建立了其图模型与矩阵表示;着眼于网络元素线路衔接、运能周转等功能,建立了模型表征指标。以南京公交网络为案例,建立模型并开展了拓扑结构特性研究,指出各节点的出度与入度均服从指数分布,节点奇、偶数度分布呈现双重指数分布特性,公交网络发展存在“马太效应”;节点强度累积频率服从指数分布,公交网络的运能存在层次化的结构特征;在多网复合背景下,常规公交站点在服务公交出行衔接方面仍体现出重要作用,轨道交通站点则在服务公交运能周转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为15.2、网络直径为59,分别比干线公交网络低10.6%和6.3%,骨干公交网络的加载强化了网络的连通性与小世界效应;玄武大道在提高公交出行效率方面最为重要。借鉴城市客运枢纽的定义,考虑站点的外在衔接与潜在联络功能,界定了枢纽站点的内涵,据此完善了枢纽节点的定义。为表征站点枢纽功能的强弱,提出Hub指数;综合考虑度、强度、PageRank、加权PageRank和介数,建立了基于变异系数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的Hub指数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Hub指数和定类聚类分析的站点分级与枢纽站点识别方法。以南京公交网络为案例,求解了各站点的Hub指数,划分了各站点的等级,指出一级枢纽共5处,处于城市各组团中心,多兼具接驳城市对外交通的功能,是研究范围内公交网络的核心所在;二级枢纽共9处,多处于商区、景区、大型居住区附近,在服务线路衔接、客流集散、区域间客流周转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级枢纽共57处,呈现以新街口-大行宫为核心、沿地铁线和区域间交通性主干道放射分布的特征,承担着周转区域内公交出行的功能。从现实、抽象两个层面界定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脆弱点与鲁棒性的内涵。引入攻击试验,考虑网络连通性和出行效率,提出测度指标选取原则,据此建立了测度指标体系;引入逐一攻击方式,设计了局部、全网两类攻击策略:以Python为基础,设计了网络攻击试验流程并编写了其实现程序。以南京公交网络为例,开展了案例分析:基于局部攻击,指出网络中共有168个站点和167个站间段是维持网络连通的脆弱点。基于全网随机攻击,指出在连续40轮和35轮平均后,网络应对站点和站间段随机攻击的鲁棒性特征已趋稳定,据此构造了网络鲁棒性特征线;基于全网蓄意攻击,指出其对基于度、PageRank的站点蓄意攻击和对基于介数的站间段蓄意攻击鲁棒性相对较弱;相对而言,面向站点的蓄意攻击对网络的破坏性更强;此外,在不同需求约束或限制下,网络应对各种攻击的鲁棒性排序有所不同。从社会经济学视角切入,界定了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的内涵,提出了其研究思路。针对公交网络的道路布局,建立了 P-R二分网络模型,从线路和运能两方面构造了其矩阵表示及表征指标。提出Gini系数与Atkinson指数相结合的均衡性测度思路;构造了面向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分析的Lorenz曲线拟合通式,优化了 Gini系数求解方法;给出平等偏好参数建议值ε=1.5,建立了 Atkinson指数优化计算方法。以南京公交网络为案例,建立了基于Arcgis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分析了公交网络的道路依赖特征;求解了各表征指标的Gini系数与Atkinson指数,指出南京公交网络整体布局结构有失均衡,线路配置及其对道路空间的利用相对均衡且合理,但运能配置及公交运能在城市路网中的分布均略欠均衡,公交网络效率与可达性的实现对极少数站点、路段的依赖性较高;总体而言,取ε=1.5时,Atkinson指数与Gini系数的评级结果无明显分歧,但具体测度值显示出一定区分度,前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证实了二者在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测度中的有效性与互补性。
董嘉[8](2020)在《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级街区在我国城市中历史悠久、广泛存在,并且具有建设集约型城市的潜力。因此,超级街区的形态研究对于存量土地的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超级街区形态的城市空间构架到最终实现集约化建设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于道路系统与功能布局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包括如何通过道路系统合理组织功能关系、如何通过功能布局提升道路系统的服务效率、如何使两者关系协调、相互促进等内容。本文将“单一肌理”作为城市形态的认知单元,兼顾了道路与功能两个系统,从功能混合建设角度,探讨将道路与功能进行关联化认知与设计的方法。本文遵循学理分析、创建量化认知工具、运用量化工具进行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结论形成设计方案的研究流程。首先,从集约型街区、功能混合建设、街道网络化分析工具三方面分别建立起本文的价值观、设计导向、技术方法的基础;继而按照城市认知单元、模型建立原理、形态要素抽象方法、抽象对象计算公式的顺序层层递进,建立起量化认知工具。此量化认知工具应用了图论中对结构中心性的计算公式,计算内容包括两方面:作为超级街区特有属性的从街区边界到内部的层级性结构特征,作为街区普适属性的内部道路的构型性结构特征。实证研究选取了40个超级街区作为样本,获取了在线地图开发者平台提供的POI(point of interest,功能兴趣点)数据进行计算。对样本的分析载体包括三类对象:道路、功能、街区,包括客观的数学统计分析与加入价值观判断的评析、成因分析两个角度。最后将实证分析的结论运用到城市设计中,通过创造更加紧凑、多样化的功能混合空间对既有街区进行升级改造。设计目标的实现证实了分析结论有效且可行。本文属于城市形态学的范畴,其学术价值在于将城市形态学中多学派的方法相结合,提供了将道路与功能相关联表述功能空间布局的方法,弥补了传统的数据统计与图解表述方法普遍存在的量形结合不足的问题,为认知功能混合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的现实价值在于修正了对小街区密路网舶来模式的盲目崇拜,转而发掘我国现状广泛存在的超级街区形态中的空间优化潜力,具有较强的本土适应性。对街道结构与功能布局之间关联关系的科学认知和据此展开的相关形态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功能混合的城市空间效率,从而助益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和聚居环境的品质提升。论文正文约9万6千字,插图100幅,表格4幅。
徐帆[9](2020)在《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革命以后,小汽车在西方世界快速普及。西方许多城市,尤其是美国,在那之后经历了道路迅猛发展的重要阶段。道路设施、停车场等大量建造,使美国的众多城市成为了建立在机动车上的城市。这种道路设计方法极大地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城市道路发展。便捷的道路的确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和经济效益,但其过度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并且在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下显得十分尖锐和突出。本文以此为背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框架来评价道路空间的效果,并找出道路空间效果优劣背后的空间原因,加以改善与提升。空间活力是评价一条道路公共空间职能的要素,而交通效率则是评价道路作为交通系统运转效率的要素。本文以此二者为视角,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当前城市的道路设计。本研究选取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带的十二条主要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为三十九个段落,并利用PS-PL调研法对实际道路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包括选定时间段内机动车的通勤量与行人在选定时间内的活动种数等。通过现场计测与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将获得的数据加以处理分析,从而得到道路空间活力与效率的具体得分。通过不同路段的空间活力与交通效率打分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道路选段的空间效果表现情况。通过对选定道路的所有空间要素进行筛查与分析,并借鉴加权平均与极限的思想,制定针对每个空间要素的量化标准,可以获得每段道路的空间要素的量化表。为了寻找空间要素与空间效果评价之间的潜在关系,并确定相关程度大小,本文借助SPSS分析软件,将所有的空间表现得分与空间要素量化值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导入SPSS中进行二元相关性分析,得到与不同类型道路与其空间表现最相关的空间要素,找出对空间活力与交通效率二者均有提升作用的空间要素为界面开放率、行人步行连接性、缓冲接驳空间与道路绿化率。利用已经获得的空间要素与空间效果相关性表,本文提取了每种道路中与其效果评分最为相关的几种空间要素类型,并以其为基础制定空间优化与改善原则,进而通过道路平剖面、空间节点以及道路交口处的设计范例来指导其他道路的空间优化。本研究利用效率与活力的视角,不仅能够找到在本研究范围内亟待优化的路段,同时也能够过提炼出相应的原则,以图示化的方式为道路空间效果研究提供框架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郜清攀[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二、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新审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新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董家口港城公共交通安全规划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港城公共交通安全问题 |
1.1 交通组织不合理、客货混行严重,公共汽车受到大型货车的威胁 |
1.2 道路限制车速过快,公共汽车站台停靠安全隐患大 |
1.3 道路缺乏慢行空间,公交站上下客流人行组织困难 |
1.4 道路缺乏路灯设施,夜间光线不足,交通事故易发 |
1.5 缺乏交通管理设施,交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
2 港城公共交通安全规划对策 |
3 港城公共交通安全规划措施 |
3.1 打通疏港货运通道,缓解现状疏港交通压力 |
3.2 设置大型货车禁行区域、禁行路段,降低大型货车对城区安全威胁 |
3.3 对危化品车辆进行严格管理,有效遏制危化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
3.4 提升路段交通安全品质,为各类交通方式提供安全出行空间和环境 |
3.5 精细化设计道路交叉口,保障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畅通 |
3.6 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加强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力度 |
3.7 优化道路交通标志,指导道路使用者安全文明出行 |
3.8 加强安全教育,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语 |
4 结语 |
(2)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界定 |
一、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义及分级 |
二、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定义 |
三、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主体范围与责任认定的关系 |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特殊性 |
一、行车的自主性 |
二、网络与数据的依赖性 |
三、判断、决策的难以预见性 |
四、主体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对传统刑法适用的影响 |
一、前置法与刑法的滞后难以对行为主体进行法律规制 |
二、犯罪主观方面不兼容现行刑法的归责体系 |
三、致害原因的多样性导致因果关系混杂 |
第二章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刑事责任论争综述 |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之争 |
一、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之肯定 |
二、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之否定 |
三、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论争之分析 |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刑事责任主体范围之争 |
一、主体范围之肯定 |
二、主体范围之否定 |
三、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刑事责任主体范围论争之分析 |
第三节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刑事责任分配之争 |
一、制造者承担刑事责任 |
二、使用者承担刑事责任 |
三、监管者承担监管过失的刑事责任 |
四、注意义务违反者承担刑事责任 |
五、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刑事责任分配论争之分析 |
第三章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之否定 |
第一节 无人驾驶汽车之本质属性的审视 |
第二节 无人驾驶汽车之法律人格的审视 |
第三节 无人驾驶汽车之意志自由的审视 |
第四节 无人驾驶汽车之适用刑罚正当性的审视 |
第四章 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认定 |
第一节 人为因素影响下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 |
一、研发者与生产者的刑事责任 |
二、销售者的刑事责任 |
三、使用者的刑事责任 |
四、黑客或第三人的刑事责任 |
第二节 非人为因素影响下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
3.4.1 概述 |
3.4.2 评价标准 |
3.4.3 评价方法 |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
4.1 概念与功能 |
4.1.1 概念界定 |
4.1.2 功能作用 |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
4.2.1 构建目的 |
4.2.2 构建思路 |
4.2.3 评价概念模型 |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
4.3.1 评价机构 |
4.3.2 评价程序 |
4.4 评价指标 |
4.4.1 指标设计思路 |
4.4.2 评价指标构建 |
4.5 评价方法 |
4.5.1 评价方法考量 |
4.5.2 评价方法应用 |
4.6 评价分等定级 |
4.6.1 分等定级依据 |
4.6.2 评价等级划分 |
4.7 本章小结 |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
5.1.1 评价维度分析 |
5.1.2 评价指标分析 |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构建流程 |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
5.4 评价指标构建 |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6.3.3 权重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
7.2.1 构建目标 |
7.2.2 构建原则 |
7.2.3 评价指标构建 |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
7.3.3 权重计算 |
7.3.4 评价总分计算 |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
7.4.1 评价分等定级 |
7.4.2 评价结果分析 |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智能汽车概述 |
2.1 智能汽车的概念 |
2.2 智能汽车的特征 |
2.3 智能汽车的等级划分 |
第三章 智能汽车责任承担法律规制的现实需求 |
3.1 智能汽车存在现实的交通致损风险 |
3.2 侵权法应当对新技术做出回应 |
3.3 顺应各国对智能汽车加以规制的趋势 |
第四章 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的疑难问题 |
4.1 智能汽车法律主体资格的争议 |
4.2 智能汽车责任追究的侵权法归入与单行立法抉择 |
4.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疑惑 |
4.4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适用窘境 |
4.5 智能汽车事故损害分散的考量 |
第五章 智能汽车致损多元化责任承担的构想 |
5.1 建立智能汽车事先风险防范体系 |
5.2 明确智能汽车致损事后责任承担 |
5.3 进行智能汽车侵权责任承担的立法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比例与尺度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影响 |
1.4.2 城市规划边界与步行道建筑边界功能 |
1.4.3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1.4.4 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1.4.5 步行道服务水平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1.4.6 小结 |
第2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与功能关系 |
2.1 边界的相关概念 |
2.1.1 边界 |
2.1.2 步行道 |
2.1.3 步行道边界 |
2.1.4 香港步行道边界 |
2.1.5 功能设计 |
2.2 步行道边界与空间关系 |
2.2.1 边界功能与空间 |
2.2.2 步行道的边界效应 |
2.3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特性 |
2.3.1 香港的高密度特征 |
2.3.2 边界功能的集聚性 |
2.3.3 边界功能的多样性 |
2.3.4 边界功能的接受性 |
2.3.5 边界功能的延展性 |
2.3.6 边界功能的移变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影响因素 |
3.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关系协调 |
3.1.2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取 |
3.2 规划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
3.2.1 不同道路类型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3.2.2 香港规划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3.2.3 规划的低效率 |
3.3 城市形态及活动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
3.3.1 城市形态与边界轮廓 |
3.3.2 商业活动与边界尺度 |
3.3.3 生活活动与边界行为 |
3.3.4 事件活动与边界场景 |
3.3.5 管理活动与边界指导 |
3.4 行人行为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
3.4.1 行人的构成特征 |
3.4.2 行人行为对边界功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价值 |
4.1 空间秩序提升 |
4.1.1 安全控制增强 |
4.1.2 流动效率提高 |
4.2 空间舒适提升 |
4.2.1 空间交流提升 |
4.2.2 步行道安全提升 |
4.2.3 行人舒适度提升 |
4.3 空间感知提升 |
4.3.1 视觉形象指示 |
4.3.2 空间密度指示 |
4.3.3 空间指引 |
4.3.4 行为指引 |
4.3.5 商业吸引 |
4.4 空间活力提升 |
4.4.1 绿化补充 |
4.4.2 活动补充 |
4.4.3 意义延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 |
5.1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目标 |
5.2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驱动 |
5.2.1 需求驱动 |
5.2.2 技术驱动 |
5.3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体系构建 |
5.3.1 功能体系的维度分析 |
5.3.2 通行需求功能 |
5.3.3 行为需求功能 |
5.3.4 附加需求功能 |
5.3.5 场所需求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方法 |
6.1 引导功能设计方法 |
6.1.1 方向引导设计 |
6.1.2 行为引导设计 |
6.1.3 服务引导设计 |
6.2 空间功能设计方法 |
6.2.1 空间流动效率设计 |
6.2.2 空间流线设计 |
6.2.3 空间热敏度设计 |
6.2.4 空间约束性设计 |
6.3 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
6.3.1 信息系统协同 |
6.3.2 新型材料与工艺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 |
附录 A 国际上的步行道改善指导文献及倡议方法 |
附录 B 我国提升步行体验的主要政策文件 |
附录 C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附录 D 典型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
附录 E《香港步行道环境规划准则》中边界设计相关内容 |
附录 F《香港2030+》影响步行道边界的策略措施 |
附录 G 旺角购物区地区改善计划中的方针及措施 |
(7)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布局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公交网络拓扑结构特性研究 |
1.4.2 公交站点分级与枢纽站点识别 |
1.4.3 公交网络鲁棒性分析 |
1.4.4 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研究 |
1.4.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城市多模式公交供给特征与网络布局结构发展趋势 |
2.1 城市公交方式分类与供给特征 |
2.1.1 城市公交方式的类别划分 |
2.1.2 典型公交方式的供给特征 |
2.2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界定与层级特征 |
2.2.1 城市多模式公交系统与网络的界定 |
2.2.2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层级划分及功能定位 |
2.3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发展动因与限制 |
2.3.1 政策导向 |
2.3.2 出行需求 |
2.3.3 制约因素 |
2.4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布局结构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研究 |
3.1 增广Space L网络模型 |
3.1.1 网络的图论基础 |
3.1.2 传统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 |
3.1.3 网络图模型构建 |
3.1.4 网络的矩阵表示 |
3.2 公交网络拓扑结构表征指标 |
3.2.1 节点的度、强度及其分布 |
3.2.2 PageRank与加权PageRank |
3.2.3 最短距离与平均最短距离 |
3.2.4 节点介数与边介数 |
3.3 案例分析 |
3.3.1 公交网络模型构建 |
3.3.2 拓扑结构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枢纽站点识别方法研究 |
4.1 枢纽站点的界定 |
4.2 Hub指数及其计算模型 |
4.2.1 Hub指数的定义 |
4.2.2 Hub指数计算模型 |
4.3 站点分级与枢纽站点识别方法 |
4.4 案例分析 |
4.4.1 Hub指数计算 |
4.4.2 站点分级与枢纽站点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脆弱点甄别与鲁棒性分析 |
5.1 脆弱点与鲁棒性的界定 |
5.2 脆弱点甄别与鲁棒性分析方法 |
5.2.1 测度指标选取 |
5.2.2 攻击策略设计 |
5.2.3 攻击试验实现 |
5.3 案例分析 |
5.3.1 脆弱点甄别 |
5.3.2 鲁棒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研究 |
6.1 布局均衡性的界定与研究思路 |
6.2 P-R二分网络模型 |
6.2.1 二分网络概述 |
6.2.2 P-R二分网络模型构建 |
6.2.3 P-R二分网络矩阵表示 |
6.3 公交网络道路依赖性表征指标 |
6.3.1 线路依赖性 |
6.3.2 运能依赖性 |
6.4 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测度方法 |
6.4.1 基于Gini系数的测度 |
6.4.2 基于Atkinson指数的测度 |
6.5 案例分析 |
6.5.1 数据提取与模型构建 |
6.5.2 公交网络道路依赖性分析 |
6.5.3 公交网络布局均衡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成果 |
本文创新之处 |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源起 |
0.2 研究对象 |
0.2.1 概念界定 |
0.2.2 研究视角及领域 |
0.2.3 研究载体 |
0.3 研究背景 |
0.3.1 街区集约化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 |
0.3.2 功能混合的理论与实践 |
0.3.3 我国超级街区形态的内涵与潜力 |
0.3.4 道路系统的量化及其城市意义的解读 |
0.3.5 借助大数据的城市量化研究 |
0.4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
0.4.1 研究问题 |
0.4.2 研究目标 |
0.4.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混合功能与街道网络化研究综述 |
1.1 集约型街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
1.1.1 街区层面的集约化内涵 |
1.1.2 街区组织结构的集约化要素 |
1.1.3 超级街区的集约化特性与争议 |
1.2 功能混合的理念与形式 |
1.2.1.不同视角下功能的分类与意义 |
1.2.2.“功能混合”理念的提倡 |
1.2.3.“功能混合”不同维度的形式与内容 |
1.3 街道网络化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
1.3.1.城市形态分析中的网络化分析视角 |
1.3.2.街道网络的抽象模型及其适用场景 |
1.3.3.不同抽象路网模型中的信息 |
1.3.4.可达性的米制距离与拓扑距离 |
1.4 小结 |
第二章 网络化分析视角下的功能布局量化工具 |
2.1.“单一肌理”与网络化量化 |
2.1.1.街道系统作为空间格局的基础框架 |
2.1.2.以街道为核心的“单一肌理”形态要素 |
2.1.3.“单一肌理”内街道与建筑可达性的关联 |
2.2.路网模型的建立与功能布局的转译 |
2.2.1.超级街区的界定 |
2.2.2.结构属性的层级性与构型性两个方面 |
2.2.3.空间描述语言的量化转译 |
2.3.基于POI的功能类目体系 |
2.3.1.功能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
2.3.2.本研究的POI类目体系 |
2.4.层级性与构型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4.1.层级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4.2.构型性结构指标计算公式 |
2.5.小结 |
第三章 样本街区功能布局的量化与统计 |
3.1 样本街区与POI数据基础 |
3.1.1 样本街区的选取 |
3.1.2 样本街区的基础信息 |
3.1.3 POI数据概况 |
3.2 功能布局的层级性结构特征 |
3.2.1 边界道路与内部道路的差异 |
3.2.2 特殊边界形态对功能密度的影响 |
3.2.3 典型功能的层级性分布特征 |
3.2.4 样本街区的层级性特征聚类分析 |
3.3.功能布局的构型性结构特征 |
3.3.1.样本街区的街道网络形态 |
3.3.2.功能分布与街道构型属性的关联 |
3.3.3.样本街区的功能布局结构模式 |
3.4.小结 |
第四章 样本街区功能布局的评析与形态成因 |
4.1 层级性结构的价值导向与评析 |
4.1.1 边界道路交通与场所的双重属性 |
4.1.2 新城市主义理想模型的层级性特征 |
4.1.3 样本不同层级性特征的规划成因 |
4.2 构型性结构的价值导向与评析 |
4.2.1 道路拓扑指标与功能容量的匹配 |
4.2.2 道路结构属性与功能内容的匹配 |
4.2.3 以形态多样性促进功能多样性 |
4.3 提升功能混合的城市设计形态要素 |
4.3.1 增加子地块的数量与层级 |
4.3.2 合理布置地块出入口与方向性 |
4.3.3 深化地块肌理的微观设计 |
4.3.4 管控的弹性与可持续发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功能混合街区的设计试验 |
5.1 对现存街区模型的设计与管控反思 |
5.1.1 典型的理想街区功能布局模型 |
5.1.2 城市设计层面的深化设计问题 |
5.1.3 城市管控视角下的量化管控思路 |
5.2 城市设计实验 |
5.2.1 基地条件与设计目标 |
5.2.2 以道路架构为先导的道路-功能协同化设计 |
5.2.3 以功能布局为先导的道路-功能协同化设计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德地图POI代码及其所对应的文中两种功能类目体系中的类别 |
附录二:样本城市中超级街区与功能的基础信息 |
附录三:样本超级街区的基础信息 |
附录四:样本内道路的基础信息 |
附录五:构型性结构分析样本街区的相关信息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交通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总体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现状、方法及实验设计 |
2.1 研究范围 |
2.1.1 安徽合肥新老城区过渡地段 |
2.1.2 道路分段标准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道路“效率”与“活力”发展研究简史 |
2.2.2 国内外主要文献综述 |
2.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3.1 PSPL调研法 |
2.3.2 SPSS相关性分析 |
2.4 实验总体设计 |
2.4.1 实验器材 |
2.4.2 实验时间与地点设计 |
2.4.3 实验数据类型整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效率与空间活力的二元道路效能评价 |
3.1 PSPL调研法概述 |
3.1.1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 |
3.1.2 PSPL调研法在道路研究中的作用 |
3.2 交通效率定义与研究 |
3.2.1 交通效率的影响因素 |
3.2.2 交通效率定义 |
3.2.3 道路交通效率调查模式与打分体系 |
3.2.4 交通效率高峰表现的调查概况 |
3.2.5 道路全天表现调查 |
3.2.6 总体评估 |
3.2.7 小结 |
3.3 道路空间活力定义与研究 |
3.3.1 道路空间活力的定义 |
3.3.2 道路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3.3.3 道路空间活力调查模式与打分体系 |
3.3.4 道路空间活力的调查概况 |
3.3.5 道路空间活力打分-绝对活力与相对活力 |
3.4 道路效率与空间活力的整合评价 |
3.4.1 评价体系来源 |
3.4.2 二元评价体系合理性 |
3.4.3 二元评价下的道路表现评价 |
3.5 基于道路分类的综合评价分析 |
3.5.1 不同路段分类 |
3.5.2 基于路段分类结果的道路效率与活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过渡地段道路空间要素分析 |
4.1 各路段特点分析与分类 |
4.1.1 道路总体概况 |
4.1.2 路段概况与断面分析 |
4.2 道路空间要素的选择 |
4.3 道路空间要素的量化方式 |
4.3.1 建筑高度要素 |
4.3.2 界面 |
4.3.3 特质空间 |
4.3.4 车道空间 |
4.3.5 行人 |
4.4 城市过渡地段各道路空间要素量化分析 |
4.4.1 空间要素量化意义 |
4.4.2 道路空间要素量化 |
4.5 道路表现的空间影响要素总结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路评价与道路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 |
5.1 基于SPSS相关分析的道路空间要素评价分析 |
5.1.1 SPSS相关分析概况与其合理性 |
5.1.2 道路表现与道路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3 基于类型的道路表现与道路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 基于相关程度结果的空间设计原则 |
5.2.1 SPSS计算结果分析 |
5.2.2 基于道路类型化的空间设计原则 |
5.3 基于“活力”与“效率”的道路空间原则 |
5.3.1 不同类型道路活力与效率比重 |
5.3.2 不同类型道路活力与效率提升原则 |
5.4 基于效率与活力的不同类型道路空间设计导则 |
5.4.1 不同道路类型下的空间设计原则 |
5.4.2 道路空间操作与设计范例 |
5.4.3 道路交口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各章总结 |
6.2 主要结论 |
6.2.1 合肥市新老城市过渡区域道路表现评价 |
6.2.2 合肥市城市道路空间分析 |
6.2.3 城市道路空间优化 |
6.3 本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道路流量数据记录详表(pcu/4min) |
附录2 道路类型化下的SPSS关联性分析表 |
附录3 道路交口设计示例空间场景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新审视(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董家口港城公共交通安全规划探索与实践[J]. 李勋高,李乃强,刘淑永,马清. 城市公共交通, 2021(08)
- [2]无人驾驶汽车致害案件的刑事责任研究[D]. 李泽康. 烟台大学, 2021(12)
- [3]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5]智能汽车交通致损侵权责任承担研究[D]. 张炜华.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D]. 杨祥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布局结构特性研究[D]. 金英群.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居住型超级街区功能布局与街道网络的关联性量化研究[D]. 董嘉. 东南大学, 2020(01)
- [9]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D]. 徐帆.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