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隆[1](2021)在《肾移植受者抗供者HLA特异性抗体监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肾移植术后新生DSA针对性位点的初步观察和dn DQ DSA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目的:分析我国肾移植受者群中的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enovo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 DSA)产生规律及分析产生新生DQ特异性抗体(denovo HLA-DQ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 DQ DSA)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横断面研究描述dn DSA的产生规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产生dn DQ DSA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肾移植患者470人,产生dn DSA患者36人,发生率36/470(7.36%),各dn DSA位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Q位点人数最多为19人(52.8%),且强阳性比例最高(P<0.001)。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DQ位点错配数是产生dn DQ DSA的相关因素(P=0.003)。研究结论:dn DQ DSA是我国肾移植受者群dn DSA主要组成部分,DQ位点应作为影响参数纳入COTRS系统肾脏匹配算法,以降低dn DQ DSA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第二部分:肾移植术后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特异性抗体个体化治疗单中心疗效观察研究目的:总结我中心降DSA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我中心接受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治疗前后DSA变化,免疫显性DSA(immunodominant DSA,i DSA)的改变以及移植肾功能变化。研究结果:经我中心降DSA治疗后完全转阴患者16例,转阴率47.06%,在所有DSA针对的位点中,治疗3个月后,I类位点转阴率82.61%,II类位点转阴率4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dn DSA针对的位点中,I类转阴率100%,II类转阴率16.67%,差异显着(P=0.008)。对治疗前后i DSA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后3个月i DSA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较治疗前平均下降66.67%,末次随访时i DSA MFI较治疗前平均下降73.66%,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441,P=0.159)。说明接受我中心降DSA治疗方案的患者DSA MFI总体来说无明显反弹。通过对样本中病理诊断为AMR的患者的移植肾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前比基线值明显下降,治疗3个月后明显上升,在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移植肾功能总体维持稳定。研究结论:我中心以RTX+IVIG为基础的降DSA治疗方案,对I类位点的DSA治疗转阴率明显高于II类位点的DSA转阴率,且长期随访总体来说无明显反弹,降DSA治疗后,患者移植肾功能有一定的恢复,并长期总体保持稳定。
匡培丹,张璇,张颖,丁小明,薛武军,雷艳君,郑瑾[2](2020)在《Eplet匹配对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产生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功能性表位(Eplet)匹配错配数与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术患者787例,其中死亡捐献(DD)受者632例、亲属活体捐献(LRD)受者155例。采用HLA Matchmaker软件分析供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分析供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与HLA氨基酸残基(Res M)匹配、HLA抗原匹配错配数的关系,DD与LRD供受者HLA匹配效果,Eplet匹配错配数与肾移植术后DSA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LA Eplet匹配错配数对肾移植术后DSA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供受者HLA A、B、DR位点Eplet匹配错配数与Res M匹配错配数呈正相关关系(P <0.01),供受者HLA A、B、C、DR、DQ位点Eplet匹配错配数与HLA抗原匹配错配数亦呈正相关关系(P <0.01)。LRD供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低于DD供受者(P <0.01)。LRD受者肾移植术后DSA阳性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低于DD受者肾移植术后(P均<0.01)。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与阴性受者、DSA阳性与阴性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高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plet匹配错配数预测肾移植术后DSA产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21~0.817,P <0.05),其截断(cut off)值为78.59,此时其预测肾移植术后DSA产生的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79%; Eplet匹配错配数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AUC为0.737(95%CI:0.646~0.828,P <0.05),其cut off值为75.43,此时其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8%。结论供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与HLA抗原匹配错配数和Res M匹配错配数密切相关,并可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DSA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王华彬[3](2020)在《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肾移植患者中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与未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临床效果,探究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优势以及血药浓度与临床资料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30例肾移植受者(浓度监控组)、未规律监测30例肾移植受者(固定剂量组)。分析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相关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与未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肌酐,进行霉酚酸血药浓度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方面,浓度监控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5次急性排斥反应(6.67%),固定剂量组9例患者术后发生15次急性排斥反应(30.00%),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感染发生率控制方面,浓度监控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限内发生5例患者发生8次感染(16.67%),固定剂量组12例患者发生16次感染(40%)P=0.04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腹泻、DGF发生率方面,浓度监控组与固定剂量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低血红蛋白血症以及低白细胞血症方面即血液学并发症发生方面,浓度监控组与固定剂量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血肌酐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血肌酐逐渐降低,浓度监控组为113.89±24.22umol/l,固定剂量组为118.24±44.66 umol/l,两组在随访时间内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血肌酐与剂量标准化MPA-AUC无明显相关性,MPA-AUC/MMF剂量=0.0001396′血清肌酐+0.04178,P=0.404>0.05 R=0.0237。通过对随访期间内,各时间点白细胞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0、150、180天白细胞4.93±1.60*109/lvs6.67±2.83*109/l、4.55±1.603*109/l vs6.36±2.283*109/l、4.74±1.893*109/l vs6.24±1.93*109/l 9,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随访1年时,两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白细胞与剂量标准化MPA-AUC无明显相关性。比较两组间的血红蛋白。术后150天、180天、360天两组患者血红蛋白141.64±19.14g/lvs126.96±31.83g/l、145.53±18.37g/lvs130.51±25.98g/l、152.33±21.40g/lvs140.77±17.36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血红蛋白与剂量标准化MPA-AUC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MPA-AUC/MMF剂量=-0.0004659′血红蛋白+0.1290 P=0.0191<0.05,R=0.193。血红蛋白与标准剂量的MPA-AUC呈现较弱但显着的负相关。血药浓度监控组肌酐清除率来代表患者术后肾功能,与标准计量下的MPA-AU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内生肌酐清除率与MPA-AUC/MMF剂量呈负相关关系。具体为:MPA-AUC/MMF剂量=-0.0004195′内生肌酐清除率+0.08760 P=0.0096<0.05 R=0.2309。结论:霉酚酸浓度监控组患者与霉酚酸固定剂量组患者在一般情况、DGF、肾功能以及短期人、肾存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发生率方面,浓度监控组较固定剂量组具有一定优势。浓度监控组能更快的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以及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与霉酚酸血药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白细胞、肌酐与霉酚酸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目的:对于行规律监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肾移植患者,探究体重以及体表面积对于霉酚酸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移植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后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30例肾移植受者。分析规律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相关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移植后除霉酚酸类药物外其他药物服用情况,霉酚酸血药浓度值,统计相关随访时间内体重、体表面积以及霉酚酸类药物剂量。对于霉酚酸血药浓度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肾移植3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5例。统计30例肾移植患者随访7天以及1年霉酚酸剂量、MPA-AUC、体重、体表面积进行对照,术后7天vs术后1年,霉酚酸类药物剂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PA-AU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体重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体表面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术后7天、1年按照体重、体表面积分组MPA-AUC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天时,大体重组MPA-AUCvs小体重组MPA-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体重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重组霉酚酸剂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大体表面积组MPA-AUCvs小体表面积组MPA-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术后1年时,按照体重以及体表面积进行分组,大体重组MPA-AUCvs小体重组MPA-AU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重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重组霉酚酸剂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表面积组MPA-AUCvs小体表面积组MPA-AUC:,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大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vs小体表面积组霉酚酸剂量,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纳入研究的肾移植患者MPA-AUC进行计量标准化即MPA-AUC/MMF剂量,所得结果与体重、体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与体重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0.0008711*体重+0.1104 P=0.0093,R=0.2332。MPA-AUC/MMF剂量与体表面积相关性分析:MPA-AUC/MMF剂量=-0.05674*体表面积+0.1535,P=0.0073,R=0.2455。结论: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霉酚酸剂量较移植术后初期(术后7天)明显减少,使用固定霉酚酸剂量患者体重越小MPA-AUC越大,体表面积越小MPA-AUC越大,移植后1年时,依据霉酚酸血药浓度值调整霉酚酸剂量后,MPA-AUC处于正常范围内时体重越大使用霉酚酸剂量越大,体表面积越大的患者霉酚酸剂量越大。体重与体表面积与剂量标准化下的MPA-AUC具有明显相关性,霉酚酸在肾移植术后使用剂量随移植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体重与体表面积可能影响霉酚酸血药浓度,目前更需要大样本移植后数据来证实体重以及体表面积在霉酚酸血药浓度中的作用。
肖漓,郑瑾,肖露露[4](2019)在《肾移植组织配型及免疫监测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组织配型及免疫监测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组织配型基本技术、配型方法、群体反应性抗体、供体特异性抗体、受者免疫监测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黄冰,罗欢,颜世能,高小坚,梁舒静,蒙瑶[5](2019)在《两种配型标准在壮族肾移植患者配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及六抗原无错配标准抗原配型(0Ag MM)标准在壮族肾移植患者配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壮族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配型资料,按0Ag MM标准,分为0~2个抗原错配(0~2 MM)、3~4个抗原错配(3~4 MM)、5~6个抗原错配(5~6 MM),按Res M标准分为0~2个残基错配(0~2 MM)和3~4个残基错配(3~4 MM)。比较两种标准下的错配情况、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结果 0Ag MM标准配型的3~4 MM比例高于Res M标准,而0~2 MM比例低于Res M标准(P <0. 05)。0Ag MM标准与Res M标准的0~2 MM组、3~4 MM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DGF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0Ag MM标准下,5~6 MM组、3~4 MM组、0~2 MM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DGF发生率均依次降低(均P <0. 05);在Res M标准下,3~4 MM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DGF发生率均高于0~2 MM组(均P <0. 05)。结论与按0Ag MM标准比较,按照Res M标准进行配型能提高肾移植供-受者HLA相配的概率,但不增加移植肾急性排斥及移植肾DGF的发生,这种配型策略亦适用于我国壮族人群肾移植。
王显林[6](2014)在《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基础和组织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移植外科技术的巨大进步,还有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开发利用,肾移植已成为当今终末期肾病最成功、最根本的临床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是挽救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及最佳替代治疗方法。影响手术成功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因素有很多,最为严重的就是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 acute rejection, AAR)、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这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 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致敏患者的肾移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和人/肾长期存活率,减少因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下降,仍然是器官移植领域普遍关注的难题。PRA是指器官移植受者体内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同种异基因免疫致敏诱导产生的抗HLA抗体。多次输血、妊娠、接受器官移植都有可能产生抗HLA抗体,从而使患者处于预致敏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Terasaki将PRA应用于临床以来,PRA测定的作用已获得肯定和广泛重视,PRA在实体器官移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存在及致敏程度不仅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而且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和移植物存活率下降等也有关系。由于PRA是引起HAR的主要原因,过去曾有学者认为PRA的存在是肾脏移植的禁忌证。PRA可以反映受者的免疫状态,了解受者体内预存抗体情况,为预测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几率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实体器官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以成功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PRA阳性致敏尿毒症患者和相应供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HLA、PRA检测,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情况,并与同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PRA阴性受者进行比较,探讨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最后结合HLA交叉反应组配型,通过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HLA交叉反应组配型与其相应的供者HLA匹配情况,探讨HLA错配(mismatch,MM)与致敏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相关性,为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提供临床指导。本论文分为以下两章:(1)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2)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第一章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比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治疗后有效逆转率,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共纳入病例203例。全部研究对象术前均行HLA基因分型、PRA检测及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CDC)实验,根据术前PRA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将研究对象分为PRA阳性致敏组和PRA阴性组,采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方式、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供肾冷/热缺血时间、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抗排斥治疗方案及AR有效逆转率,两组间比较。PRA阳性组肾移植受者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术前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CDC实验阴性。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术前进行预处理,包括预先服用免疫抑制剂或采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成功随访1年以上,比较分析PRA阳性致敏组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抗排斥治疗后有效逆转率。AR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针对AR患者,两组采取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起始均采用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3天,方案为0.5g,0.25g,0.25g;如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则采用ATG(3mg/kg·d)治疗3-5d,部分患者辅以血浆置换。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RA阳性致敏受者与PRA阴性受者之间AR发生率、治疗后AR有效逆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3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前PRA阳性组致敏受者41例,PRA阴性组受者162例。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方式、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三方面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的肾移植,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PRA强度25%~70%,术前HLA-I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阳性,且PRA≥50%;术后27例肾功能恢复顺利,15例移植后1周内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12例术后2周内SCr降至正常。术后1年内有14例发生AR,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Ⅰ类抗体阳性发生AR者5例,Ⅱ类抗体阳性AR者7例,Ⅰ类和Ⅱ类抗体同时阳性发生AR者2例。14例AR受者中,7例为首次移植,7例为2次移植;AR多发生术后1~2周,AR发生率为34.15%(14/41)。同期接受肾脏移植的162例PRA阴性受者,术后103例肾功能恢复顺利,72例术后1周内SCr降至正常,31例术后2周SCr正常;1年内有59例发生AR,其中男性49例,女性10例,首次移植者51例,再次移植者8例,AR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3个月,AR发生率为36.42%(59/162)。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AR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786)。14例发生AR的PRA阳性致敏受者中,12例经MP冲击治疗有效,2例MP冲击治疗效果不佳,应用ATG3mg/kg·d治疗3-5d,排斥反应得到有效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平均AR逆转时间25d,有效逆转率100%(14/14)。59例发生AR的PRA阴性受者中,采用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53例MP冲击治疗有效;6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应用ATG3mg/kg·d治疗3-5d,4例有效,2例ATG治疗5d效果不佳,血浆置换3次无效后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病理提示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PRA阴性组受者AR有效逆转率为96.61%(57/59)。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比较,两组逆转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5,P=0.352)。结论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获得成功的肾移植,必须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前CDC实验阴性,才能有效避免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在本移植中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与PRA阴性受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说明针对致敏受者,PRA检测的准确性是合理选择供体及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经术前预处理、免疫诱导治疗,术后给予及时、强效抗排斥治疗,PRA阳性致敏受者可获得良好的移植效果。第二章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目的探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对PRA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sequences specific primer, 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基因分型,术前准确检测41例致敏受者PRA强度及其抗体的特异性,评估其致敏状态,应用CREGs配型标准选择最匹配的供者。分别统计HLA-A、B、DR位点各抗原基因出现频率及HLA-Ⅰ、Ⅱ类抗体分布规律,分析其HLA错配(mismatch,MM)数与术后并发症、人/肾长期存活率的关系。结果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Ⅱ类抗体阳性。HLA-A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A2(34.15%)、All (30.49%)、A24(17.07%); HLA-B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B60(18.29%)、B46(13.41%)、B13(12.20%); HLA-DR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DR12(15.85%)、DR4(13.41%)、DR8(10.98%)、DR9(10.98%)和DR11(10.98%)。检出HLA-Ⅰ类抗体14个共72频次,Ⅱ类抗体11个共97频次,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Ⅰ类抗体为抗A2(11.11%)、A11(9.72%)、A24(8.33%)、B40(12.50%)、B13(8.33%)和B17(8.33%);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Ⅱ类抗体为抗DR4(16.49%)、DR7(15.46%)和DR9(14.43%)。根据传统的HLA六抗原配型标准,HLA-A、B、DR位点O~6个抗原MM数分别为1、2、3、13、11、7、4例,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0-6个抗原MM数分别为7、18、7、6、1、2、0例。与传统的HLA配型标准相比,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供受者OMM、1MM的几率分别从2.44%、4.88%提高到17.07%、43.90%,5MM、6MM的几率分别从17.07%、9.75%降至4.88%和0%。依据传统的HLA配型标准,HLA-B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7.32%、36.58%和56.10%,HLA-DR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17.07%、41.46%和41.46%,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HLA-B位点OMM、1MM和2MM率分别为78.05%、19.51%和2.44%,HLA-DR位点0MM、1MM和2MM率分别为46.34%、43.90%和9.76%,两种配型标准相比较,在HLA-B、DR位点上0-2MM率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1)。41例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14例,14例AR受者中有6例同时伴有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1例/AR+DGF受者在术后4个月时因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受者死亡(移植肾带功能死亡)。发生慢性排斥反应(CR)2例,其中1例移植肾已失功恢复血液透析,肾功能维持4年;另外1例目前肾功能尚可,血肌酐维持在200μmol/L上下。目前人存活40例,肾存活39例,1年、3年和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56%(40/41)、97.56%(40/41)和95.12%(39/41)。结论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高频抗原与抗HLA抗体的分布不完全一致,选择供体时应注意避免高频抗HLA抗体对应的HLA抗原位点的错配。HLA配型是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应更加重视HLA配型,供-受者间HLA错配数3可作为挑选供者的临界参考值。在传统配型不满意情况下,运用CREGs配型原则,可以显着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HLA相合率,减少错配,增加其移植机会;并可减少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人/肾长期存活率。
陈博,张文岚,周洪澜,王伟刚,程艳丽,傅耀文[7](2008)在《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3例肾移植患者分别采用CREGs配型原则和HLA配型原则的配型情况并对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LA配型A、B、DR位点0(抗原错配)MM的比率分别为7.51%、4.04%、3.46%,2MM的比率分别为39.88%、65.31%、58.38%;而应用CREGs配型A、B、DR位点0MM的比率分别为49.71%、30.63%、24.27%,2MM的比率分别为5.20%、12.14%、8.67%。HLA配型A、B、DR位点0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96%、21.38%、7.51%,2MM分别为22.54%、20.23%、66.67%;CREGs配型A、B、DR位点0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3%、20.21%、6.14%,2MM分别为22.22%、20.00%、69.82%。结论:CREGs配型原则能够有效提高供肾利用率,是一种新的选择肾移植供-受者的配型的方法。
陈博[8](2007)在《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HLA(histocompatibility leukocyte antigen, HLA)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对降低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提高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严格的组织配型,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对组织配型策略的应用和改进受到移植学者的极大关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对HLA多态性及其与分子免疫基础研究的进展,新的交叉反应组(cross-reactive group, CREGs)配型原则被应用于临床。本文探讨了CREGs配型原则及其与HLA抗原零错配(即zero HLA-A、B、DR mismatch,0AgMM)原则。在肾移植配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临床在供肾短缺的情况下提高供肾利用率、减少有害错配及提高肾移植供-受者的选择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173例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供受者采用CREGs配型原则和HLA单一配型原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LA-A抗原单一配型0AgMM为6.47%,2AgMM为39.66%,而CREGs-A配型0AgMM达到39.3%,2AgMM则降至4.04%; HLA-B抗原单一配型0AgMM为1.97%,2AgMM为65.26%,而CREGs-B抗原配型0AgMM达到17.3%,2AgMM则降至29.25%;HLA-DR抗原单一配型0AgMM为3.94%,2AgMM为58.37%,而CREGs-DR配型0AgMM达到14.35%,2AgMM则降至36.9%;HLA-DQ抗原单一配型0AgMM为4.81%,2AgMM为51.46%,而CREGs-DQ配型0AgMM达到31.21%,2AgMM则降至12.14%。按照CREGs配型原则HLA-DR抗原的0抗原、1抗原、2抗原不相合时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7.14 %、18.96%、66.67 %。HLA-DQ抗原的0抗原、1抗原、2抗原不相合时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7.40%、19.38%、57.14 %。HLA-A抗原的0抗原、1抗原、2抗原不相合时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21.83%、18.18%、22.22 %。HLA-B抗原的0抗原、1抗原、2抗原不相合时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20.21%、20.27%、20.00%。结论:采用CREGs配型可提高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的相合率,为解决某些受者长期得不到良好组织配型供体的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按照CREGs配型原则时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应用HLA 0AgMM原则配型时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为临床器官移植增加移植供-受者的选择机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CREGs配型原则与HLA 0AgMM原则相比具有更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陈梅珠[9](2007)在《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角膜病已成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原因,目前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角膜移植,但免疫排斥反应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防治移植排斥反应是提高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有关学者认为:造成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体和受体MHC之间的抗原差异性和组织不相容造成的。关于HLA抗原配型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为回顾性研究,也存在明显争议。以往采用的HLA六抗原配型标准在临床应用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便于术前的供体选择。Terasaki教授等提出的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并应用于肾移植取得成功经验,提示角膜移植术前进行HLA配型成为可能。为此,本课题提出设想,通过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位点检测,将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角膜移植的供体和受体选择,以减少供体和受体之间的MHC抗原差异,增加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降低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结果和结论1.离体角膜HLA抗原表达的应用基础研究目的:检测离体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HLA-A、B、C和HLA-DR位点抗原的表达量,为角膜移植术前进行HLA组织配型提供一试验依据。方法:对40只健康成人离体眼球的角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萤光技术标记HLA-A、B、C和HLA-DR抗原,用ACAS-570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抗原。结果:正常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均可见HLA-A、B、C位点的表达,而无HLA-DR位点的表达。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HLA-A、B、C位点表达的荧光强度分别为601.0±22.6和511.5±20.5(P<0.01)。结论:正常成人眼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存在有HLA-A、B、C抗原的分布和表达。2.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外伤或角膜溃疡的初步研究目的:将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严重眼外伤和感染性角膜盲患者术前的供受体选择,初步评价其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例严重眼外伤和角膜溃疡患者,术前供体和受体进行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位点检测。HLA检测方法:单克隆抗体一步法或Micro-SSP方法,或快速免疫磁珠法提取淋巴细胞,采用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策略进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选择HLA抗原位点低错配的供体和受体。角膜移植术后常规应用抗排斥药物治疗。结果:选择低错配的供体,未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位点检测方法简便迅速、结果可靠,角膜移植术前进行HLA配型切实可行。3.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高危角膜移植目的:初步评价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高危角膜移植中的效果。方法:44例高危角膜盲患者,均为角膜新生血管丰富、角膜已结膜上皮化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根据HLA位点的相配数目分为4组:HLA的2错配组、3错配组、4错配组和5错配组;又将2错配组和3错配组归入低错配组,将4错配组和5错配组归入高错配组。分析高危角膜病人与供体之间的HLA抗原位点相配情况,并比较高错配组和低错配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9.5%,在2、3、4和5错配组中分别为9.1%、11.3%、27.3%和31.8%。高错配组和低错配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1%和20.4%,经Fisher精确检验P=0.044,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相对危险度RR=1.5。表明HLA高错配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错配组,其排斥反应的危险性是低错配组的1.5倍。低错配组的用药时间较短,出现排斥反应时,药物治疗效果较佳,而高错配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全身用药时间较长。结论:对于高危角膜患者,术前进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选择低错配的供体,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4.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眼外伤后的角膜移植目的:比较眼外伤后的高危角膜组和低危角膜组中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的作用程度,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于眼外伤后的角膜移植中的效果。方法:66例(67眼)外伤性角膜盲患者,分为新生血管丰富的高危角膜组(51眼)和单纯角膜白斑的低危角膜组(16眼),同样根据HLA位点的相配数目分为4组:HLA的2错配组、3错配组、4错配组和5错配组;又将2错配组和3错配组归入低错配组,将4错配组和5错配组归入高错配组。结果:高危和低危角膜组的排斥发生率分别为76.5%和31.3 %,χ2=11.047,P=0.001,两组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高危角膜组中,高错配和低错配组的排斥反应率分别为90.5%和63.2%,经Fisher精确检验P =0.00461,两组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相对危险度RR=1.772。低危角膜组中,高错配和低错配组的排斥反应率分别为33.3%和25.0%,经Fisher精确检验P=1.00,无统计学差异。高危角膜组的排斥反应较重,需要全身用药,而低危角膜组排斥反应轻,局部用药易于控制。结论:眼外伤后新生血管丰富的高危角膜,术前进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选择低错配的供体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而对于低危角膜患者,术前HLA配型意义不大。小结,本课题通过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在国内率先将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眼科领域,首次将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角膜移植术前的供受体选择。术前通过选择低错配的供受体,降低了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特殊取材环境下灵活应用HLA抗检测方法,经济适用、简便快速,在基因水平进行HLA抗原检测,结果可靠。术前等待时间短,为术前供受体之间进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但是,供受体的HLA抗原低错配还不能完全阻止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仍需配合抗排斥药物。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
黄刚,陈立中,王长希,费继光,邱江,傅茜,李军,邓素雄,陈国栋[10](2007)在《标准HLA配型与氨基酸残基配型在再次肾移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Ag M)和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标准在再次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LA配型、Res M及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78例再次肾移植患者早期肾功能、早期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应用Res M标准,0MM受者由AgM组2.6%提高到ResM组14.1%(P=0.0027),0~1MM组受者由Ag M组15.4%提高到ResM组52.6%(P<0.001);残基相配组与残基错配组相比,DR相配组与DR错配组相比: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快、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显着减少,1、3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HLA-Res M可大幅度增加供受者的相配概率,显着降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适合在再次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再次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
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肾移植受者抗供者HLA特异性抗体监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肾移植术后新生DSA针对性位点的初步观察和dn DQ DSA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肾移植术后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特异性抗体个体化治疗单中心疗效观察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Eplet匹配对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产生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与随访 |
1.4 急性排斥反应判断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供受者Eplet匹配错配数与HLA Res M匹配、HLA抗原匹配错配数的关系 |
2.2 LRD与DD供受者HLA匹配效果比较 |
2.3 LRD与DD移植术后HLA抗体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4 Eplet匹配错配数与肾移植术后HLA抗体产生的关系 |
2.5 Eplet匹配错配数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 |
2.6 Eplet匹配错配数对肾移植术后DSA产生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预测效能 |
3 讨论 |
(3)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重及体表面积对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英文缩略词表 |
(4)肾移植组织配型及免疫监测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1 组织配型基本技术 |
1.1 HLA分型技术 |
1.1.1 PCR-SSP分型方法 |
1.1.2 PCR-SSO分型方法 |
1.1.2. 1 IMMUCOR Lifecodes SSO法 |
1.1.2. 2 ONE LAMBDA SSO法 |
1.1.3 SBT分型方法 |
1.1.4 PCR-NGS分型方法 |
1.2 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
1.2.1 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
1.2.2 流式细胞仪法 |
2 配型方法 |
2.1 HLA-A、B、DR六抗原相配 |
2.2 氨基酸残基 |
2.3 HLA Matchmaker |
2.4 PIRCHE |
3 群体反应性抗体 |
3.1 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ELISA法) |
3.2 LABScreen? |
4 供体特异性抗体 |
4.1 DSA的监测频率 |
4.2 DSA的监测方法——单抗原微珠法 |
5 受者免疫监测 |
5.1 监测频率 |
5.2 四色亚群检测方法 |
5.3 六色亚群检测方法 |
6 质量控制 |
6.1 室内质控 |
6.2 室间质评 |
(5)两种配型标准在壮族肾移植患者配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HLA抗原分型方法 |
1.3 配型结果判断标准 |
1.4 手术及术后处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种评定标准下的HLA配型结果 |
2.2 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 |
2.3 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 |
3 讨论 |
(6)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PRA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
二、PRA阳性致敏因素分析 |
三、PRA与急性排斥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测与方法 |
1.2.1 实验试剂 |
1.2.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CREGs配型与HLA配型各位点抗原错配情况比较 |
2.1.1 各位点0抗原错配 (mismatch, MM) 的比率 |
2.1.2 各位点2MM错配的比率 |
2.2 CREGs配型与HLA配型原则各位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2.2.1 各位点0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
2.2.2 各位点2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8)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综述 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在肾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CREGs配型与0AgMM原则配型比较 |
2. CREGs配型各抗原位点不相合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 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离体角膜HLA 抗原表达的应用基础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HLA 氨基酸残基配型在角膜移植供受体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临床试验一 HLA 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外伤感染角膜患者的初步研究 |
临床试验二 HLA 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高危角膜移植 |
临床试验三 HLA 氨基酸残基配型应用于眼外伤后的角膜移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移植受者抗供者HLA特异性抗体监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D]. 朱晓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Eplet匹配对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产生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J]. 匡培丹,张璇,张颖,丁小明,薛武军,雷艳君,郑瑾. 山东医药, 2020(34)
- [3]霉酚酸血药浓度规律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 王华彬. 兰州大学, 2020(12)
- [4]肾移植组织配型及免疫监测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J]. 肖漓,郑瑾,肖露露. 器官移植, 2019(05)
- [5]两种配型标准在壮族肾移植患者配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 黄冰,罗欢,颜世能,高小坚,梁舒静,蒙瑶. 广西医学, 2019(02)
- [6]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D]. 王显林.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7]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J]. 陈博,张文岚,周洪澜,王伟刚,程艳丽,傅耀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10)
- [8]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中应用的研究[D]. 陈博. 吉林大学, 2007(02)
- [9]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研究[D]. 陈梅珠. 第四军医大学, 2007(04)
- [10]标准HLA配型与氨基酸残基配型在再次肾移植中的应用[J]. 黄刚,陈立中,王长希,费继光,邱江,傅茜,李军,邓素雄,陈国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