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B超定位后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B超定位后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一、B超定位后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魏涛,王洪梅[1](2021)在《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62例血液透析并发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盲法穿刺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药物使用剂量、溶栓时间、动静脉内瘘再通情况及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溶栓用尿激酶剂量(14.65±4.12)U,少于对照组的(19.81±5.3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P<0.05)。试验组溶栓时间(78.62±9.54)min,短于对照组的(110.15±1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4,P<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试验组溶栓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确切,可以促进血管早期再通,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溶栓药物用量及相关并发症,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何小苗,徐政全,夏丽,张燕凌,吕进,漏建美[2](2018)在《动静脉内瘘闭塞改良新型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利用血管鞘与普通留置针在超声引导下脉冲式移动式精准注射溶栓两种不同溶栓方式在动静脉内瘘闭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本中心收治的84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为A组,采用血管鞘超声引导下脉冲式移动式精准注射溶栓法治疗28例,B组采用留置针超声引导下脉冲式移动式精准注射溶栓法治疗56例,比较两种不同溶栓方式的溶栓成功率及溶栓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患者平均年龄、内瘘平均使用寿命、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A组比B组溶栓成功率大(P<0.05),两组在溶栓术后术肢穿刺点出血、血肿形成和局部疼痛等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上述溶栓患者未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血管鞘超声引导下脉冲式移动式精准注射溶栓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溶栓精准,血栓抽吸效果好,溶栓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血管损伤小,安全有效且内瘘溶栓成功几率极高,对长段血栓疗效亦显着,能有效确切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透析疗效,应用价值大,因此目前精准医学的医疗大环境下,该技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王贺丽[3](2018)在《远红外理疗联合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中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远红外理疗联合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中的疗效。方法:对25例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在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栓部位及范围后进行定位,采用远红外理疗仪照射联合尿激酶溶栓,并观察患者内瘘的再通情况、凝血功能及内瘘处皮肤情况,全身有无出血倾向。结果:25例次内瘘经治疗后3天内,23例内瘘恢复再通,成功率达92%,且超声显示残余附壁血栓减少,患者无出血及穿刺处渗血无增加。结论:采用远红外理疗联合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再通成功率高,安全,无出血和烫伤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刘欢[4](2017)在《尿激酶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血液透析成为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式,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又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之一,被喻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具有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1]。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表明,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可高达14%36%,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疗安全的独立危险因素[2]。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法按摩;药物溶栓;Fogarty导管取栓;手术切开取栓;内瘘重建[3],后三种方法虽然成功率较高,但存在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或费用昂贵等缺点[4]。近年来,国内外最常使用的是尿激酶溶栓,此

何小苗,徐政全,吕进,徐飞[5](2017)在《动静脉内瘘闭塞两种不同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传统溶栓与超声引导下移动式脉冲式精准注射溶栓两种不同溶栓方式在动静脉内瘘闭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其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移动式脉冲式精准注射溶栓法治疗41例,采用传统溶栓方法治疗41例,比较两种不同溶栓方式的溶栓成功率及溶栓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年龄、透析龄、内瘘使用年限及血栓形成时间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超声引导下移动式脉冲式精准注射组溶栓成功率显着高于传统组(P<0.05),在出血、血肿形成、局部疼痛等并发症上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栓子脱落、肺栓塞、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移动式脉冲式精准注射溶栓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对患者血管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且内瘘溶栓成功几率极高,费用相对较小,能有效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目前精准医学大环境下,这一改良的超声引导下移动式脉冲式精准注射尿激酶溶栓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高永财,曹丽,陆晓华,李博,郑亚莉[6](2017)在《按摩法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局部溶解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研究按摩联合低剂量尿激酶溶栓法与低剂量尿激酶溶栓法的疗效。方法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分为2组,按摩法联合低剂量尿激酶组18例(按摩组)和单纯低剂量尿激酶组9例(非按摩组),对比2组患者溶栓成功率,并分析不同溶栓方式对溶栓成功的影响。结果共溶栓27例,成功21例;按摩组溶栓成功率为94.4%,高于非按摩组的33.3%(P<0.05);同时按摩组的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非按摩组(P<0.05)。结论按摩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在溶解动静脉内瘘血栓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低剂量尿激酶,且尿激酶用量小于单纯低剂量尿激酶。

卢素红,郑海英,黄秀云[7](2015)在《分支动静脉内瘘闭塞行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文中提出总结了8例分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行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物品、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用手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妥善护理穿刺部位;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对分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至关重要。

姜美娟,奚华芳,顾晓琴[8](2014)在《多药联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内瘘闭塞后再通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对22例(23例次)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在彩超定位血栓部位及范围后,采用4.5号或5号输液针头于血栓两端分点注射尿激酶,结束前加用低分子肝素,第2、第3天于桡动脉处微泵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第47天改服华法林抗凝;观察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出凝血功能,调节药物的用量、浓度与时间。结果23例次成功22例次,成功率95.6%,彩超显示残存附壁血栓减少,患者出血及针眼处渗血无增加。结论采用多药联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效果好,安全。

李玲,郭思恩[9](2012)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栓塞的治疗》文中研究指明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1]。而内瘘一旦出现血栓,造成血管栓塞,内瘘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因此如何迅速地恢复血液透析通路的畅通,对维持正常的血

黄宁昌[10](2010)在《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溶栓方案。方法:对29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血透患者,内瘘局部经皮注射尿激酶,行局部溶栓。治疗前后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5例血管再通,血管震颤和血管杂音恢复。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通畅良好,成功率为75%。尿激酶溶栓的常见副作用为皮下出血、鼻衄及牙龈出血,发生率很低,未见消化道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溶通后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可预防溶通后再发栓塞。

二、B超定位后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定位后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动静脉内瘘溶栓药物剂量与溶栓时间比较
    2.3 两组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2)动静脉内瘘闭塞改良新型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再通时间、再通率溶及栓成功率比较
    2.3 两组溶栓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3)远红外理疗联合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断有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
    2.3 内瘘闭塞原因分析
    2.4 内瘘闭塞前临床表现
3 讨论

(4)尿激酶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
    1.1 早期血栓形成原因
    1.2 晚期血栓形成原因
    1.3 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
2 内瘘血栓形成的诊断
    2.1 血流中断或减少
    2.2
    2.3
    2.4
3 尿激酶溶栓的原理
4 尿激酶溶栓适应症
5 尿激酶溶栓的禁忌症
6 尿激酶溶栓的影响因素
7 尿激酶溶栓的常见并发症
8 尿激酶溶栓的方法
9 小结

(5)动静脉内瘘闭塞两种不同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溶栓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溶栓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6)按摩法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局部溶解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标准与指标: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溶通率、尿激酶用量及复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7)分支动静脉内瘘闭塞行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溶栓方法①经彩超确定血栓位置并在患者皮肤表面做记号;②遵医嘱将尿激酶25万U+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稀释后备用;③在血栓上方缚一止血带,松紧适宜;④常规消毒后在无菌操作下,距血栓形成处近心端1~2 cm处进针,一般能回抽少许暗红色血液,将穿刺针缓慢插入至血栓处推入约1 ml,使尿激酶溶液进入主干静脉内即血栓后部;然后,继续试着边溶栓边进,直至栓子全部溶解,因内瘘静脉流出道穿刺点远心端有血管分叉,须靠近分叉点压迫分叉血管,向血栓方向注入药物,推入后可用手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2],并加用热毛巾热敷,促进血栓的溶解;⑤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每5~10 min观察搏动、听诊血管杂音判断内瘘通畅情况,30 min还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⑥以内瘘震颤恢复,听诊有血管杂音为通畅。凝血功能正常者再遵医嘱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钠。
    1.3 结果
2 护理
    2.1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 溶栓的护理
        2.2.1 尿激酶溶解后易失活,要现用现配。
        2.2.2 动静脉内瘘的再通与内瘘闭塞的时间有关,尽早溶栓是提高动静脉内瘘再通成功的关键,一般推荐时间应在6 h内应用溶栓剂,48 h无效则应考虑手术取栓[3]。
        2.2.3 溶栓过程中注意患侧肢体的保暖并适当抬高患肢,减轻患肢的肿胀。
        2.2.4 用手指按摩法按摩血栓形成处应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短、胸痛、呛咳等不良反应。
    2.3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2.4 出院指导
        2.4.1 应告知患者每次透析结束后内瘘穿刺点压迫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 min,压力以不出血且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原则[7],要及时拆除绷带。
        2.4.2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内瘘的锻炼和保护方法,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瘘侧肢体2~3次/d,每次20~30 min,局部涂喜疗妥软膏。禁止在瘘侧肢体上测血压、输液,避免瘘侧肢体提重物、带手表。睡眠时不侧向造瘘肢体一侧,不可将瘘侧的上臂放在枕后或长时间抬高超过心脏水平,以防血液循环受阻和血流量减少,造成内瘘阻塞。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内瘘感染。
        2.4.3 监测血压,并教会患者如何触诊内瘘震颤,4~5次/d,发现内瘘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诊。
3 讨论

(8)多药联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B超定位后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的效果分析[J]. 魏涛,王洪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0)
  • [2]动静脉内瘘闭塞改良新型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J]. 何小苗,徐政全,夏丽,张燕凌,吕进,漏建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8)
  • [3]远红外理疗联合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中的疗效观察[J]. 王贺丽. 现代养生, 2018(18)
  • [4]尿激酶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应用进展[J]. 刘欢. 临床医学工程, 2017(S1)
  • [5]动静脉内瘘闭塞两种不同溶栓方式疗效的回顾性比较分析[J]. 何小苗,徐政全,吕进,徐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7(19)
  • [6]按摩法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局部溶解动静脉内瘘血栓的临床观察[J]. 高永财,曹丽,陆晓华,李博,郑亚莉. 宁夏医学杂志, 2017(03)
  • [7]分支动静脉内瘘闭塞行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J]. 卢素红,郑海英,黄秀云.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01)
  • [8]多药联合治疗动静脉内瘘栓塞[J]. 姜美娟,奚华芳,顾晓琴. 护理学杂志, 2014(03)
  • [9]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栓塞的治疗[J]. 李玲,郭思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02)
  • [10]尿激酶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中的应用[J]. 黄宁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12)

标签:;  ;  ;  ;  ;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B超定位后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