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甲民[1](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杜丽[2](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郑文杰[3](2020)在《地黄本草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本草以及其他文献中地黄相关知识的梳理,总结地黄在本草中的应用演变,以及地黄作为中药以外的存在形式及特色。为现代地黄药性的实验研究、地黄临床应用、地黄栽培以及地黄的文化研究等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地黄的本草文献知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地黄理论及医疗实践的变化,总结演变规律。对于地黄的文化知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文化背景,总结地黄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变化,分析地黄文化出现的缘由。通过研究得出,地黄的炮制品名的古今叫法有差异,同时存在多个异名。地黄药性理论的嬗变能体现整个药性理论的构建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系统。地黄的临床应用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为了降低地黄的寒性,出现了生地黄到熟地黄的转变。地黄的道地产区随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更,最终怀地黄成为道地药材。明清时期,在怀商们的推动下,地黄的贸易日渐繁盛。地黄作为贡品的研究能为地黄道地性以及地黄贸易提供借鉴。地黄并非只作为药材出现,还能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被历代诗人写入诗歌中。作为植物的地黄,可以作为食材,可以作为染料;可以化作饰品出现在服饰中;可以用作祛毒除疫的工具。时至今日,以“六味地黄丸”的存在形式被大众所熟知。
王伟[4](2017)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文献研究检索历年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RVE)的文献,系统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中西医对病毒性肠炎的诊疗进展,尤其是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2.临床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WJJZQS)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经典古方五加减正气散在治疗寒湿型RVE中的治疗优势。3.实验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细胞染毒模型后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对IL-6、IL-1 β、TNF-α、IFN-β因子以及对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抗轮状病毒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通过对RVE的相关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别完成中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病名及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以及西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特征、RV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2.临床研究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中医诊断为寒湿型RVE的患儿,年龄6个月-3岁,病情属轻、中型,共计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2治疗方法在常规饮食及生活调摄指导基础上,根据脱水情况对症应用ORS治疗外,治疗组应用《温病条辨》五加减正气散原方:藿香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2g、大腹皮10g、茯苓18g、谷芽6g治疗。以上药物全部采用中药饮片,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代煎,每剂浓缩制成100ml/袋的液体。6个月-1岁每日20ml,1-2岁每日25ml,2岁以上每日35ml。分早晚两次,连服3天。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颗粒,50mg/粒,按15mg/kg·d剂量应用,分3次口服,连续3天。2.3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前后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观察,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大便RV抗原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比较,结合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完成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3.实验研究3.1实验材料病毒株与细胞株:轮状病毒SA11株(RV SA11),恒河猴胚胎肾细胞(MA104)为RVSA11株敏感细胞。动物:SPF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160g-200g,雌雄各半。药物:五加减正气散原方(同上)、利巴韦林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等。3.2含药血清制备36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及WJJZQS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给药量按成人日用量等效剂量换算后,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蕾香正气液、利巴韦林颗粒液、五加减正气散大、中、小剂量灌胃。每日分2次,连续3天。末次灌胃1h后取血。3.3 WJJZQS含药血清对RV 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RVSA11对MA104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TC0范围内,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对RV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3.4 WJJZQS含药血清对TLR/TRIF/IRF3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的调控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 β、TNF-α、IFN-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中医多以“泄泻”论治RVE。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疗法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西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没有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药物,仅采取对症治疗。2.临床研究2.1病例基本情况治疗期间除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轻度皮疹)脱落1例,余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资料齐全。实际共收集病例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2.2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除倦怠乏力、恶寒/发热积分差异不显着外(P>0.05),治疗组余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2.4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5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两组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例,服药1天后出现轻度皮疹,病例脱落。未予特殊处理2天后皮疹渐退。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研究3.1 RV SA11毒力测定RV SA11 对 MA104 细胞的 TCID50 10-3 34/ml:3.2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细胞的TC0均为20%;3.3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50%浓度组抑毒率差异不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均优于空白血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JJZQS中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除WJJZQS中剂量5%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优于中成药组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浓度多重比较结果,说明各组均能有效抑制RV合成,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0.01)。3.4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除空白血清组在20%浓度抗病毒吸附率为4.04%外,其余各组含药血清的TC0范围内各浓度,对RV吸附的过程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5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各组含药血清的TC。范围内各浓度,对RV均无直接灭活作用(P>0.05)。3.6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IFN-β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6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染毒组比较,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能明显下调IL-6的表达水平,差异特别显着(P<0.01);大剂量组亦可下调IL-6的高表达,且差异显着(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能使细胞IL-6的高表达降低,但与染毒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1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1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大、中剂量组下调IL-1β作用最强(P<0.01);其次为中成药、小剂量组(P<0.05);西药组对IL-1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TNF-α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NF-α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小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NF-α的高表达,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的调控作用则更强(依次为中成药组、西药组、WJJZQS中剂量、大剂量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FN-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FN-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升高。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上调IFN-β表达作用最强(P<0.01);WJJZQS大剂量组亦可上调IFN-β的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对IFN-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3.7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LR3mRNA的过表达(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TLR3mRNA表达的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下调作用尤为显着(P<0.01)。WJJZQS大剂量组也可显着下调TRIFmRNA的过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mRNA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mRNA表达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1.5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组含药血清对IRF3mRNA的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3.8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TLR3蛋白表达量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大剂量组TRIF蛋白表达量亦显着降低(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差异不显着(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蛋白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不同程度降低,但经数据分析,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中医药在治疗RVE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2.临床研究WJJZQS可明显改善寒湿型RVE患儿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脘腹闷胀、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尤其是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倦怠乏力、恶寒/发热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显效率)、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大便RV抗原转阴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WJJZQS治疗寒湿型RVE,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并临床推广应用。3.实验研究(1)WJJZQS具有的抗病毒作用,不是通过抗病毒吸附和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实现的,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2)WJJZQS通过下调IL-6、IL-1β、TNF-α等致炎因子的过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FN-β的表达,发挥辅助的抗病毒作用。(3)WJJZQS对特异性识别dsRNA病毒的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3、TRIF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对IRF3的表达则无显着调控作用。
何永涛[5](2015)在《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合格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灯盏细辛提取物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对比研究灯盏细辛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值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细辛提取物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比较有显着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灯盏细辛提取物可以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空腹血糖;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TC、TG相比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细辛提取物组与空白对照组TC、TG比较有显着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灯盏细辛提取物可以降低高糖高脂大鼠TC、TG水平。结论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血脂。
李楠[6](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向现代中药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中药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民国学者“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基础上,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并开展中药科学研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更为现代中药学奠定基础。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中药文献,为我们研究该阶段中药学术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民国中药文献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已在文献保护与整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还未发现以民国期刊内刊载的中药论文为对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亦未发现民国中药着作与中药论文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民国时期中药文献展开,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特色与影响,为当前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计量文献学、口述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期刊中药论文为主,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着作选择标准:①成书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不论是否正式出版均纳入研究之列;④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着作。期刊中药论文选择标准:①论文发表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期刊检索范围包括中医药期刊与其他期刊两部分,其他期刊主要包括药学期刊、西医相关期刊及各科研机构连续发行的研究报告等;④期刊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论文。文献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文期刊大词典》、《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中药史、中药文献方面着作,等获取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刊载中药论文的期刊线索;其次以民国、中药、国药、汉药、本草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第三,以民国、中药、本草、汉药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与期刊目录;第四,根据搜集的线索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查阅原始资料,对于重要内容通过抄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存。文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资料,根据文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整理与分析方案。中药着作整理与分析:①对搜集的中药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撰写图书简介;③根据着作内容的学术特点进行分类;④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图书间的差异,归纳民国时期中药图书的共性,分析不同类别图书的个性特征;纵向比较该类着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药学术产生的影响。期刊中药论文整理与分析:①阅读论文内容,提炼作者主要学术观点;②根据内容与学术观点,对搜集到的中药论文进行分类;③总结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特色。结合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特点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整体脉络、学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学术的影响。在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共阅览民国时期中药着作182种,其中各图书馆藏原本161种,《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民国中药着作影印本21种;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着录着作26种,着录信息有误的着作31种。阅览期刊50种,其中中医药期刊45种,研究报告2种,西医药期刊3种,全文阅览中药论文400余篇,浏览并纳入统计分析论文1000余篇。论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民国以前的“本草”,民国时期的“本草”、“中药”、“国药”、“汉药”,以及现代“中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从“本草学术主流”与“本草学术分支”对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总结本草学术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分为“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三节。“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按文献的内容特点分为“综合类中药着作”、“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辞典类中药着作”、“教材类中药着作”、“科普类中药着作”、“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等七类,简要介绍每类着作的总体特点及代表性着作的学术特色。“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则首先介绍收录中药论文的相关期刊简要情况,重点分析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内容特点,并将其分为“中药学术发展”、“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知识整理”、“中药科学研究”、“中药专题研究”等五类。“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则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纳入研究的中药着作数量、馆藏情况、类别、成书年代以及十种主要中医药期刊内中药论文的发表比例、中药论文的分类构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反映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文化思想以及科学引进等因素对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及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作为文献载体,忠实地记录下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当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取得新的发展,通过着作编排体例、形式等变化得到体现,并最终以中药着作的形式系统地展现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的总体框架;着作与期刊的流通,促进了中药学术的交流,期刊中药论文的出现,则使学术交流与争鸣更为活跃;科普着作与论文则很好地促进了中药知识普及,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并认可中药。二、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甚为深远。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总体特征为,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发展中药学术。具体表现为“发扬传统”、“复古求新”、“中药科学化”三种倾向,其中“发扬传统”在民国中药学术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复古求新”则通过回溯中药学术源流,正本清源,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中药科学化”是民国中药学术发展的新风向。三、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对今天中药学术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药辞典、中药科普着作等,在今天仍是中药着作的重要形式,在中药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教材的编写与中药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与当前的中药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药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则为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并从民国时期的萌芽,逐渐发展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及其分支学科。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中药学术发展仍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许多学术思想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当前的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包华音[7](2012)在《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药壁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集到的壁虎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文献综述、生药学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药效学研究,以期建立动物类中药壁虎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本草考证与国内外文献综述——大量查阅历代本草和现代文献,从名称、品种、产地、生境、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等方面对中药壁虎进行本草考证,从动物资源、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壁虎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2.生药学研究——应用动物分类学知识对收集到的10个产地的壁虎药材进行品种鉴定,并从外部形态、大小、色泽、气味等方面进行药材性状分析,利用粉末显微鉴别技术和有效部位薄层色谱鉴别技术对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定。3.含量测定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壁虎药材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对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壁虎药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利用苯酚—硫酸法对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测定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粗脂含量,并采用铝蓝比色法对药材中的磷脂含量进行测定。4.常规检查项目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规定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壁虎药材进行了全面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分析。5.指纹图谱研究——利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建立壁虎药材不同部位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利用溴化钾压片法对药材粉末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分析;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药材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分析,建立壁虎药材的紫外谱线指纹图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优选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条件,建立壁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6.药效学研究——提取壁虎药材的多肽和多糖成分,并分别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用MTT法检测壁虎多肽和多糖成分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应用的壁虎药材均来源于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Guenther),不同产地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基本相似,产地间的细微差异可能与壁虎的生活环境、养殖方式、药材加工方法等因素有关。2.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与检测指标。3.优选出壁虎药材蛋白提取工艺:pH值为12,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超声提取时间为80min。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差异,因此,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4.优选出壁虎药材多糖提取工艺: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溶剂量为30倍,醇沉浓度为90%。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有较大差异,因此,多糖含量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5.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粗脂和总磷脂含量有明显差异,提示药材质量存在差异。6.根据常规检查项目的测定结果,提出了壁虎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的质量评价参考标准。经实验探讨,确定了壁虎药材醇浸出物测定的乙醇浓度为70%。7.建立了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与紫外谱线组指纹图谱。8.建立了壁虎药材不同部位的蛋白质指纹图谱。9.建立了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指纹峰。10.药效学研究表明,壁虎药材多肽和多糖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11.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质量控制规范(草案),并做出起草说明。结论中药壁虎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材未载入《中国药典》,也没有部颁质量标准,目前还未见对其进行相关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壁虎药材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课题首次从药材性状、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建立、常规项目检查、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对壁虎药材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评价指标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红外和紫外光谱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并提出了质量评价标准(草案),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8](2011)在《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特别对注射用原料药和注射用制剂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尚未收载该品种。我们对3批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1药品与试剂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01、20100601、2010080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0601-21016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
王丽[9](2010)在《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进行半夏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与评价,探讨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的影响,为锁定毒性物质基础和今后建立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和HPLC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毒性大小影响;同时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方法,进行半夏常用水提组分和毒性富集物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检查药后血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药材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大小和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均有影响,并且通过探讨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间相关性,初步锁定半夏总生物碱为半夏毒性作用部位。小鼠单次灌胃62.5g·kg-1半夏水提组分、1.63g·kg-1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可产生不同程度肝损伤,两者的血清ALT、AST值高峰分别出现在药后4h、2h,持续时间分别至药后8h、48h;半夏水提组分在53.1-62.5g·kg-1剂量、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在0.67 g·kg-1~1.63 g·kg-1剂量均可使血清ALT、AST值显着升高,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且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结论:通过系统探讨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因素对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初步锁定总生物碱部位是半夏毒性作用物质基础;小鼠单次灌胃半夏水提组分和总生物碱富集物一定剂量,均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明显的“量-时-毒”关系。本研究为确定半夏毒性成分,阐明毒性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减少半夏临床不良反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质量提供中药毒理学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半夏奠定基础。
王惠娟[10](2010)在《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祛瘀合剂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证实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所在。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胃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行胃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试验组术后给予中药健脾祛瘀合剂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术后只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胃镜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等指标,并对胃镜下息肉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远期复发率。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胃脘胀满、疲乏无力、纳呆食少、大便稀溏的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舌象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0.05),脉象改善情况,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试验组治愈率+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胃镜像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理积分比较,试验组炎症积分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HP根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损,痰瘀互结是胃息肉的基本病机,健脾化湿,祛瘀化痰散结是其重要治法,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是治疗胃息肉的有效方法,中药健脾祛瘀合剂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粘膜修复、改善胃镜像、缓解慢性炎症、根除HP,并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远期复发率,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所在。
二、《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预试验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五) 研究结论 |
二、正式试验 |
(一) 样本量的估算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试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 |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
(一) 前期研究基础 |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
(一) 产地考证 |
(二) 基原考证 |
三、乌头之毒 |
(一) 毒性源流 |
(二) 中毒机制 |
(三) 中毒表现 |
(四) 中毒解救 |
(五) 使用禁忌 |
(六) 配伍禁忌 |
(七) 炮制减毒 |
(八) 配伍减毒 |
四、乌头性效 |
(一) 性味归经 |
(二) 功效主治 |
(三) 性效特点 |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
(一) 药材品质 |
(二) 用量 |
(三) 用法 |
(四) 剂型 |
(五) 配伍 |
(六) 煎煮时间 |
(七) 病证 |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挖掘技术 |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
(二) 给药途径分析 |
(三) 炮制分析 |
(四) 剂型分析 |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 量效关系研究 |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
(一) 毒效一体 |
(二) 毒效两面性 |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炮制 |
(二) 剂型 |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
(四) 用量 |
(五) 给药途径 |
(六) 配伍方法 |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 痹证 |
(二) 痛症 |
(三) 寒痛证 |
(四) 风寒湿证 |
(五) 中风病 |
(六) 疮疡病类 |
(七) 虚寒证 |
(八) 热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3)地黄本草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 地黄 |
(二) 本草和本草史 |
(三) 文化和社会文化史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地黄名义考 |
一、地黄品名溯源 |
(一) 干地黄 |
(二) 生地黄 |
(三) 熟地黄 |
(四) 鲜地黄 |
(五) 小结 |
二、古籍文献中的地黄异名 |
(一) 芑 |
(二) 苄 |
(三) 地髓 |
(四) 还元大品 |
(五) 牛奶子、狗奶子 |
(六) 婆婆奶 |
(七) 地锦、神锦 |
(八) 土地黄、酒布袋 |
(九) 山芥菜 |
(十) 其他名称 |
(十一) 小结 |
第三章 地黄药性嬗变考 |
一、秦汉时期对地黄药性的认识 |
二、魏晋隋唐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发展 |
三、宋金元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深化 |
(一) 地黄性味 |
(二) 地黄归经 |
(三) 地黄气味厚薄阴阳及升降浮沉 |
四、明清时期对地黄药性认识的系统化 |
(一) 生地黄性味 |
(二) 熟地黄性味 |
(三) 地黄归经 |
(四) 地黄升降浮沉 |
五、近现代对地黄药性认识的新方向 |
六、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
(一) 生地黄 |
(二) 熟地黄 |
七、小结 |
第四章 地黄功效的梳理及临床应用 |
一、秦汉时期 |
(一) 功效梳理 |
(二) 名方应用 |
二、魏晋隋唐时期 |
(一) 功效梳理 |
(二) 名方应用 |
三、宋金元时期 |
(一) 功效梳理 |
(二) 名方应用 |
(三) 金元四大家对地黄的应用 |
四、明清时期 |
(一) 功效梳理 |
(二) 明代温补派对地黄的应用 |
(三) 明末清初温病学派对地黄的应用 |
五、小结 |
第五章 地黄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与地黄贸易 |
一、地道地黄的本草史 |
(一)明代以前地黄地道产区的变迁 |
(二) 明以降怀庆演变为地黄地道产区 |
(三) 变迁分析 |
二、地黄的种植 |
(一) 良田肥壤 |
(二) 时令节气 |
(三) 种植方法 |
三、地黄的贸易与流通 |
(一) 商品之地黄 |
(二) 贡品之地黄 |
第六章 生活文化之地黄 |
一、诗词中的地黄 |
(一) 阐述地黄功效 |
(二) 盛赞地黄味美 |
(三) 借地黄悲悯生活 |
(四) 田园生活之地黄 |
(五) 诗词文化背景下的地黄解读 |
二、生活中的地黄 |
(一) 食物中的地黄 |
(二) 染料中的地黄 |
(三) 宫廷用度中的地黄 |
(四) 地黄的民俗与神话 |
(五) 地黄的对联与字帖 |
(六) 地黄之“六味地黄丸”现象 |
第七章 讨论 |
一、地黄之药性理论演变 |
二、生熟地黄之功效发挥 |
三、地黄之九蒸九晒 |
四、地黄作为文化元素的存在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地黄四气五味的记载 |
二、中国方志库中涉及地黄的相关内容(宋元明清民国时期)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及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2.1 感受外邪 |
1.2.2 饮食所伤 |
1.2.3 情志不畅 |
1.2.4 病后体虚 |
1.2.5 肾命火衰 |
1.3 治法方药 |
1.4 辨证分型 |
1.4.1 辨证要点 |
1.4.2 疾病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1.5.1 经典治疗 |
1.5.2 现代中医治疗 |
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
2. 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2.2 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5 常用治疗方法 |
2.5.1 液体疗法 |
2.5.2 抗病毒及免疫疗法 |
2.5.3 微生态制剂 |
2.5.4 肠黏膜保护剂 |
2.5.5 RV疫苗 |
2.5.6 补锌治疗 |
第二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量化标准 |
1.2.4 中医证候轻重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3.2 症状量化判定标准 |
3.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5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3.6 医学伦理控制 |
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基本情况 |
4.2 一般资料比较 |
4.2.1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
4.2.2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
4.2.3 两组病情轻重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4.3.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4.3.2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3 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
4.3.4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4.3.5 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 |
4.3.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五加减正气散出处及组方依据 |
5.1.1 原方出处及方义 |
5.1.2 药物分析 |
5.2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RVE的理论依据 |
5.2.1 基于“温病理论”辨治RVE的思路 |
5.2.2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RVE发病的关系 |
5.3 利巴韦林在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
5.3.1 药物概述 |
5.3.2 利巴韦林在治疗中的应用 |
5.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抗体外轮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探讨 |
实验一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抗体外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毒株与细胞株 |
1.2 动物 |
1.3 药物 |
1.4 试剂 |
1.5 主要仪器及实验室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清制备 |
2.1.1 分组 |
2.1.2 给药 |
2.1.3 取血 |
2.2 MA104细胞的复苏及传代 |
2.3 病毒活化 |
2.4 病毒毒力测定 |
2.5 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试验 |
2.5.1 含药血清的前处理 |
2.5.2 制备96孔板内单层细胞 |
2.5.3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试验 |
2.5.4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测定 |
2.5.5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2.5.6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RV SA11毒力测定 |
3.2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 |
3.3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
3.4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3.5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及IFN-β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原理 |
2.2 实验步骤 |
2.3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IL-6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IL-1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4 WJJZQS对染毒细胞IFN-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2 反转录 |
2.2.1 去除基因组DNA反应 |
2.2.2 逆转录反应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1 实时荧光检测PCR引物 |
2.3.2 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
2.4 计算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Toll样受体(TLRs)家族 |
4.2 TLR3信号通路在RV感染中的作用 |
4.3 WJJZQS对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
5. 小结 |
实验四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蛋白样品 |
2.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3 样品处理 |
2.4 蛋白检测 |
2.5 配置SDS-PAGE |
2.6 上样 |
2.7 电泳 |
2.8 转膜 |
2.9 免疫反应 |
2.10 化学发光 |
2.11 凝胶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索引 |
附录2 临床调查表 |
附录3 症状积分评估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附件 |
(5)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实验对象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3]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灯盏细辛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
2.2 灯盏细辛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
3 讨论 |
(6)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民国中药文献研宄概况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国时期以前“本草”的概念 |
1.1.2 民国时期“本草”、“汉药”、“国药”、“中药”的概念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 |
2.1 本草学术主流 |
2.2 本草学术分支 |
2.3 小结 |
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 |
3.1 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 |
3.1.1 综合类中药着作 |
3.1.2 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 |
3.1.3 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 |
3.1.4 辞典类中药着作 |
3.1.5 教材类中药着作 |
3.1.6 科普类中药着作 |
3.1.7 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 |
3.2 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 |
3.2.1 收录中药论文的期刊简介 |
3.2.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内容 |
3.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 |
3.3.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计量分析 |
3.3.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计量分析 |
4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社会环境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2 文化思想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3 科技引进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4 经济因素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5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 |
5.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3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形式上的结合 |
5.2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新进展 |
5.3.1 中药基原考订 |
5.3.2 中药实验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本草考证 |
1.1 名称考证 |
1.2 品种考证 |
1.3 产地、生境考证 |
1.4 药用部位考证 |
1.5 采收加工与炮制考证 |
1.6 性味归经考证 |
2 动物资源研究 |
3 生药学研究 |
3.1 性状鉴别 |
3.2 显微鉴别 |
3.3 理化鉴别 |
4 化学成分研究 |
4.1 蛋白类成分 |
4.2 脂肪类成分 |
4.3 多糖 |
4.4 微量元素 |
4.5 其他 |
5 药理作用 |
5.1 抗肿瘤作用 |
5.2 抗炎作用 |
5.3 降血压作用 |
5.4 抗血栓形成和改善组织血液供应的作用 |
5.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5.6 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
5.7 抗菌作用 |
5.8 毒副作用 |
6 临床应用 |
6.1 治疗肿瘤 |
6.2 治疗溃疡、瘘管和窦道 |
6.3 治疗结核 |
6.4 治疗乳癖 |
6.5 治疗动脉硬化闭塞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6.6 治疗疼痛 |
6.7 治疗蝎、蜂螫伤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研究 |
1 性状鉴别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显微鉴别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石油醚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2.2 95%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2.3 70%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药材的预处理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精密度试验 |
2.4 蛋白质提取方式的选择 |
2.5 可溶性蛋白超声提取单因素考察 |
2.6 蛋白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
2.7 重复性试验 |
2.8 稳定性试验 |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0 不同产地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测定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精密度试验 |
2.3 药材的预处理 |
2.4 多糖提取方式的比较 |
2.5 多糖超声提取单因素考察 |
2.6 多糖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
2.7 稳定性试验 |
2.8 重复性试验 |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0 不同产地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脂类物质研究 |
1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粗脂含量的测定 |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磷脂含量的测定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第七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常规检查项目研究 |
1 水分测定 |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灰分分析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测定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3 浸出物分析 |
3.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3.2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3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4 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5 讨论 |
第八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PAGE法筛选壁虎药材蛋白质提取条件 |
2.1 蛋白质的提取 |
2.2 不同提取方法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 不同溶剂提取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壁虎药材蛋白质PAGE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壁虎药材全体的PAGE指纹图谱 |
3.2 壁虎药材体部的PAGE指纹图谱 |
3.3 壁虎药材尾部的PAGE指纹图谱 |
4 小结 |
第九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光谱条件 |
2.2 样品处理 |
2.3 压片 |
2.4 测定方法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样品测定 |
2.7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 |
3.2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3.3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红外光谱指纹区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溶液的制备 |
2.2 仪器条件 |
2.3 供试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
2.4 紫外吸收光谱范围的考察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样品测定 |
2.7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2.8 测定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部分 中药壁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筛选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2.3 HPLC色谱条件的建立 |
2.4 HPLC指纹图谱系统适用性实验 |
2.5 壁虎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
2.6 山东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7 安徽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8 河北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9 聚类分析 |
3 总结与讨论 |
3.1 研究方法建立的依据 |
3.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依据 |
3.3 色谱条件的选择依据 |
3.4 创新点 |
3.5 展望 |
第十二部分 无蹼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细胞株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细胞株 |
2 实验方法 |
2.1 壁虎药材多肽成分的制备 |
2.2 壁虎药材多糖成分的制备 |
2.3 细胞培养 |
2.4 接种 |
2.5 加药及培养 |
2.6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MTT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药物浓度对bel-7402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3.2 药物浓度对MCF-7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三部分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及起草说明 |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 |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起草说明 |
第十四部分 创新性分析 |
第十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8)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
2.2 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
2.3 样品的干扰实验 |
2.4 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查 |
3 讨论 |
(9)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
1 历代古籍对半夏毒性的记载 |
2 半夏毒性的现代研究 |
2.1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炮制减毒研究 |
2.3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配伍减毒研究 |
2.4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
2.5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 琥珀酸含量测定 |
2.3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2.4 麻黄碱含量测定 |
2.5 鸟苷含量测定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半夏不同组分的物质基础含测与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受试药物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急性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含量测定结果 |
3.2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
1 混淆品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 产地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炮制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配伍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 小结 |
5 提取工艺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小结 |
6 不同毒性富集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小结 |
第五部分 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半夏不同组分单次灌胃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 |
2.2 半夏单次灌胃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参加科研课题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10)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选择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二、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分组 |
(三) 一般资料分析 |
三、治疗方法 |
(一) 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法 |
(二) 术后药物治疗 |
四、观察指标及方法 |
(一) 安全性观察指标 |
(二) 疗效性观察指标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一) 综合疗效标准 |
(二)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三) 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
(四) HP根除标准 |
(五) 胃镜及病理疗效标准 |
(六) 随访远期疗效标准 |
六、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七、治疗结果 |
(一) 综合疗效比较 |
(二)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三) 舌象改善情况比较 |
(四) 脉象改善情况比较 |
(五)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
(六) 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疗效比较 |
(七) 胃镜像改善情况疗效比较 |
(八) 病理积分比较 |
(九) HP根除率比较 |
(十) 远期复发率比较 |
(十一)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胃息肉的认识 |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 胃息肉的分类 |
(三) 关于胃息肉癌变的研究 |
(四) 关于治疗 |
二、历代医家对胃息肉的认识 |
三、病因病机 |
(一) 脾胃虚损为病之本 |
(二) 痰瘀互结为病之标 |
四、治则治法 |
五、方药分析 |
(一) 健脾祛瘀合剂的药物组成 |
(二) 中药古籍各家论述 |
(三) 方义分析 |
六、现代药理研究 |
七、健脾祛瘀合剂治疗胃息肉作用机制探讨 |
(一) 免疫调节作用 |
(二) 改善胃粘膜微循环 |
(三) 增强粘膜屏障功能 |
(四) 抗菌抑酸 |
(五) 抗肿瘤作用 |
(六) 抗氧自由基损伤 |
八、临床疗效分析 |
(一) 组方紧扣病机,症候改善显着 |
(二) 辨证与辨病结合,胃镜、病理疗效显着 |
(三) HP根除率的疗效分析 |
(四) 远期息肉复发率的疗效分析 |
九、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胃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
(一) 对中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的探讨 |
(二)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对照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四、《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1~12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地黄本草文化研究[D]. 郑文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D].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研究[J]. 何永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3)
- [6]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D]. 李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7]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包华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
- [8]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J].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2)
- [9]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D]. 王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10]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综合干预胃息肉的临床研究[D]. 王惠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