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茶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湖州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提出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程启坤[2](2020)在《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文中研究说明国运盛则茶运兴,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建设起飞的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茶文化事业的复兴与发展。本文就改革开放40年来茶文化发展的若干大事与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与记录,以供后人参考。
王斌[3](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左如[4](2018)在《传古承今,提振文化软实力》文中研究表明茶为国饮。中国人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几乎同中华文明一样璀璨悠久。自唐代起,以陆羽《茶经》的问世为标志,中华茶文化渐成一个独立完备的体系,并其后又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创新与发展,凝结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隋珠和璧"。当中华茶文化东渐日韩时,开出了日本茶道、韩国茶礼两朵"新花",饮茶习惯更是随着丝路上远去的驼铃与风帆,播撒到世界的其它角落。在浩浩汤汤的茶史文明长河中,40年,不过是浪花一瞬。然
盛敏[5](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周志,田君,赵毅平,徐璐[6](2016)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文中研究说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已历六十载风雨,与清华大学合并亦已度过了十七个年头。这些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师生获奖更是不计其数。鉴于本刊曾在十年前的院庆五十周年之际推出过纪念增刊,较为全面地回顾、梳理了前五十年学院的光辉历程。因此,值此六十周年院庆之际,本刊推出近十年来的学院要闻回顾,希望能全面、严谨地记录下这十年来学院的重要信息材料。本文的资料整理主要来自学院十年来的年鉴,并参考以其他信息资料来源。虽然意在求全,但因时间仓促、水平不足,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读者谅解。
李广德[7](2014)在《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的茶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文中提出陆羽和《茶经》的研究是茶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湖州市县大力开展陆羽和《茶经》研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茶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富裕美;二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三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四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今后必须继续重视研究、继承、创新、超越陆羽和《茶经》,弘扬陆羽精神和《茶经》精髓,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清[8](2014)在《1978-2013年中国大陆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发展述论》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意义上来讲,有助于学术界对该方面研究成果的回顾,及时更新学术信息,总结以往研究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推进新阶段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属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部分,也与中国史、日本史的研究休戚相关。此外,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总结,对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史和日本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对促进中日友好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978-1995年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状况,这部分通过对《中日文化交流史话》、《文化传播及其整合》、《中日文化交流史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史记>与日本》、《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等多本着作的介绍及评析,总结出这一阶段的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1996-2013年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状况,这部分通过对《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察与研究》、《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中日教育交流的变迁》等多本着作的介绍及评析,总结出这一阶段的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为反思与展望,对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太田泰弘,刘征宇[9](2013)在《日本中华饮食文化研究者的足迹:活跃于太平洋战争终结前的先驱者业绩》文中研究说明在日本,为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青木正儿、筱田统、田中静一、中山时子、石毛直道等学者广为人知。中国大陆发行的学术期刊《饮食文化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做过全面的介绍。由于他们活跃的学术舞台多在太平洋战争之后,所以太平洋战争前先辈们的研究业绩是我们所不能忘却的。为了回顾这些开山先驱者们的成就,笔者想就其中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研究(这些都是大陆饮食文化研究的典型领域)进行介绍。
李广德[10](2013)在《陆羽《茶经》与当代茶文化的发展》文中认为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茶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二、中日茶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湖州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茶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湖州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茶文化大事记 |
(3)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
第一节 文化分期 |
一、典型遗址分析 |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
三、文化分期 |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
一、相对年代 |
二、绝对年代 |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
一、空间分布 |
二、文化类型 |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
一、石器 |
二、陶器 |
三、骨器 |
四、木器、漆器 |
五、玉器 |
六、编织物 |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
一、采集 |
二、渔猎 |
三、家畜饲养业 |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
二、大溪文化因素 |
三、北辛文化因素 |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
五、仰韶文化因素 |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
(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论文提纲范文)
2006.11——2007.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08.1——2008.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1.与奥运相关的设计项目 |
2.其他重要科研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09.1——2009.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0.1——2010.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1.1——2011.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2.1——2012.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3.1——2013.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4.1——2014.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1.为APEC设计 |
2.其他设计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5.1——2015.12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1.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项目 |
2.其他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2016.1——2016.10 |
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 |
科研成果与重大项目 |
获奖荣誉 |
展览与学术活动 |
国际交流 |
(7)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的茶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茶快速发展,效益显着,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富裕美 |
二、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 |
三、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胜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 |
四、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 |
五、结论 |
(8)1978-2013年中国大陆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发展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1978-1995年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一、基本状况 |
二、通史着作 |
(一) 李威周等《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
(二) 李威周等《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与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之比较 |
(三) 谢建明《文化传播及其整合》 |
三、断代史着作 |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
四、专题史着作 |
(一) 严绍望《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与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之比较 |
(二) 马兴国《千里同风录:中日习俗交流》 |
五、其它着作 |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 |
六、本阶段研究特点及不足 |
(一) 研究特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1996-2013年中国大陆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一、基本状况 |
二、通史着作 |
(一) 周一良等《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十卷) |
(二) 滕军等《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察与研究》 |
(三) 三部《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之比较 |
三、断代史着作 |
(一) 李寅生《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
(二) 陈小法《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三) 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
(四) 黄大慧等《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文化教育与民间交流卷》 |
四、专题史着作 |
(一) 马兴国等《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民俗卷)与马兴国《千里同风录:中日习俗交流》之比较 |
(二) 蔡凤书《中日交流的考古研究》与苌岚《7-14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
(三) 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 |
(四) 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
(五) 陈振濂《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 |
(六)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
(七) 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 |
(八) 陈小法等《径山文化与中日交流》 |
(九) 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 |
(十) 赵霞《中日教育交流的变迁》 |
(十一) 徐水生《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
(十二) 咏梅《中日近代物理学交流史研究:1850-1922》 |
五、本阶段研究特点及不足 |
(一) 研究特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三章 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致谢 |
(10)陆羽《茶经》与当代茶文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纪念陆羽《茶经》, 弘扬陆羽精神, 推动当代茶文化发展 |
1. 陆羽诞生1260周年纪念活动。 |
2.《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 |
3. 陆羽诞生1270周年纪念活动。 |
5.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着《湖州 |
6. 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 (长兴) 首届陆羽茶文化节。 |
二、精研陆羽《茶经》, 继承创新, 推动当代茶文化发展 |
三、超越陆羽《茶经》, 接轨世界, 推动当代茶文化发展 |
四、结论 |
四、中日茶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湖州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J]. 程启坤. 中国茶叶, 2020(02)
- [3]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4]传古承今,提振文化软实力[J]. 左如. 茶道, 2018(10)
- [5]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十年要闻回顾(2006-2016)[J]. 周志,田君,赵毅平,徐璐. 装饰, 2016(10)
- [7]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的茶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J]. 李广德. 农业考古, 2014(02)
- [8]1978-2013年中国大陆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发展述论[D]. 王清. 扬州大学, 2014(01)
- [9]日本中华饮食文化研究者的足迹:活跃于太平洋战争终结前的先驱者业绩[A]. 太田泰弘,刘征宇. 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2013绍兴)论文集, 2013
- [10]陆羽《茶经》与当代茶文化的发展[J]. 李广德. 农业考古,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