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扩大退税国产品经营范围和简化退税手续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周勍[1](2020)在《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已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38.3%,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0%,远超过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境电商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更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大量支持和监管政策。除了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指导政策外,国务院各部门在税收、通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收付汇、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动了传统外贸和生产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有效帮助了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利于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2013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也受政策影响遭遇了急刹车。另外,在杭州等地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后,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已经遍布全国。这些试点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试点政策在跨境电商整体运行体系中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立、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地比较分析,总结政策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共分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在研究阶段上,又分为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关于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开展的研究、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跨境电商的基础概念、模式及特点,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积极作用以及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列举和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范畴和各主要政策类型。最后,还列举了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普惠贸易理论、部分法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平台理论等。第三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初步分析。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重点分析了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以及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包括各类试点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外贸综合服务政策等。本章还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作了分析,并对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作了介绍,包括国外跨境电商体系基本情况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具体影响等。第四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包括传导机理和要素分析,以及样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还以国务院、国务院部门和地方综合试验区三个维度,分别选取2013年-2019年16份国务院文件、2009年-2019年45份部门文件和2010年-2019年21份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跨境电商政策与行业发展“内容-功能”的匹配度分析,进而研究总结出现行政策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基于面向302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的“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问卷调查”,通过搜集企业对4大类22个问题的答卷信息,系统地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政策诉求、模式创新与政策关系、政策制订和调整与对企业创新关系。本章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目的和动因、问卷总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案具体设计,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等。第六章是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设计了以耦合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基于此,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章以2016年-2019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作为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研究13个城市跨境电商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第七章是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对全文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总结出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和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四方面结论,以及如何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地方如何实现同跨境电商持续发展及政府如何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等三方面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得出了四方面结论:首先,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规范和促进效果。三是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上有协同,仍存在一定问题。四是部分跨境电商政策作用不明显、不清晰,需进一步完善。其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保持的较为顺畅。二是试点政策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三是部门政策过于聚焦,缺少平衡性。四是试点的直接优惠政策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对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仍有待评估。五是各部门对于跨境电商定位和理解还不统一,应提高科学化和理论化认识。再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政策更为关注。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试点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联度更高。三是企业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式都与政策呈显着相关,特别是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方式和创新目标以及路径形成效用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四是企业对政策调整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政府根据行业和形势变化定期调整政策。最后,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一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分化不明显,各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大致相当;但在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即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内在关联方面有很大差异。二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稳定,即各城市在研究年份这种内在联系水平波动较大,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不理想。本文的建议有三方面: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赋予跨境电商特有的政策功能,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二要正确处理政策优惠与发展的关系,三要提高和增强政策试点的效果。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政策制订的参与感,三是定期调整政策,更好实现政策目标,四是企业要增进与政府的互动协同,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对政策的需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本文可能是首次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了跨境电商政策的结构、传导机制,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本文提出,关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对跨境电商的边界和基本定义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各方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错位。此外,可能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如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的工作建议。
黄佳金,李敏乐,江海苗[2](2019)在《上海免税购物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人是全球最大的免税品消费群体。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国内的免税市场规模非常有限。据估算,2017年国内免税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折合约45亿美元,远逊于韩国128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出境游客的主要购物场所,是回程航班的出发机场或中转机场,国内免税店受惠有限。除免税消费外流影响之外,与东亚国家相比,我国免税政策亦有较大提升空间。
刘骅欣[3](2019)在《中国免税市场发展影响因素探究》文中提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出境旅游和奢侈品消费等相关活动越来越受国人追捧。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交流、交往活动中日益活跃,国内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选择到中国观光、旅游、参会的国际友人也日渐增多。这些有消费潜力的游客组成了购买免税商品的主要人群,他们在中国免税市场上的消费行为不断刺激着中国乃至国际免税市场的发展壮大。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相继出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适宜的成长环境带来了中国免税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一定程度地起到了促进消费回流,稳定市场环境等作用,也引起了整个国际免税行业以及众多奢侈品品牌商的高度关注。因此,中国的免税市场在现今的经济大环境下,应该得到更加的重视与更好的发展。为了对中国免税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作者通过对免税市场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文件进行整理,利用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究相关因素对免税业发展影响程度,以寻求促进我国免税市场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从旅游、奢侈品消费、相关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出发,找到了与免税市场发展最为相关的若干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LASSO模型,筛选出其中影响相对较强的指标。通过模型分析,作者发现:首先,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中国免税市场影响较大;其次,国人在境内消费奢侈品对免税市场的拉动作用比在境外消费奢侈品要高许多;最后,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力转至境内对中国的免税市场有一定积极影响。
沈阳市人民政府[4](2018)在《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惠企政策清单的通知》文中指出沈政发[2018]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打通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切实解决一些政策"中看不中用"的问题,确保市政府政令畅通、说到做到,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根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2018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
赵通[5](2018)在《中国免税行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免税品零售行业属于国家特许经营行业,其经营起点是国家让渡部分或者全部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收。进入21世纪,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境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为免税行业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自201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境外消费国,在世界出境消费市场的地位愈加重要。而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尚未完全开放,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税收政策势必朝向全球化趋势发展,这使得我国税收政策改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15年,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旅游局五部门上报《关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扩大国内消费有关政策的请示》,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决定“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国家重新启动设立进境免税商店,用以吸引国人境外消费回流。我国免税行业整体起步时间晚、基础薄弱,并长期在政府管控之下,其发展进程十分缓慢,与世界上免税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量体裁衣恰当到位的政策,并制定好相关配套措施,真正实现政策初衷,将相关消费留在国内,同时带动物流、就业和相关行业发展,避免大量外汇外流等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利用国人海外购物、设立进境免税商店和相关国家免税业发展情况等数据,对中国免税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和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在吸取国外免退税行业的先进发展经验及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优化我国免税行业的发展路径,探究我国免税产业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刘佐[6](2017)在《2016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梳理了2016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内容涉及以下10个方面:(1)宏观政策和重大改革;(2)农业、交通、物流、通信和基础设施;(3)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4)对外经济往来和国际税收关系;(5)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6)房地产、金融、保险和证券;(7)就业、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和宗教;(8)教育、文化、宣传、卫生和体育;(9)其他重要税收政策和制度调整;(10)税收法制和税收管理。
金德谷[7](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王嘉懿[8](2016)在《完善我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以下简称离境退税政策)是一国为了吸引境外旅客消费而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以2015年我国正式出台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为研究主体,特别是以上海市的政策实践情况为研究对象,介绍现行离境退税政策的主要内容,阐述上海市实施离境退税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分析上海市实施离境退税政策过程中反映的政策制定层面和政策操作层面主要问题。同时,本文对国外离境退税政策做法进行研究,总结借鉴政策制定以及操作层面的相关经验;最后,本文对完善现行离境退税政策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优化退税流程、强化综合配套等三方面的建议,包括放宽退税商店准入门槛、调整退税代理机构资质要求、扩大离境退税物品范围;允许地方探索现场退税试点、推行机场电子化自助退税模式、完善离境口岸海关查验环节;推动信息联网实现异地退税、吸引市场力量参与政策实施、结合地方实际鼓励实践创新等多项具体举措。离境退税政策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外来消费的有效政策手段,2011年起,我国将海南省列为离境退税政策试点地区,2015年1月,我国对该项政策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废除了海南省试点政策,正式出台了现行的离境退税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推行该项政策,由此,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均可推动该项政策在本地区的实施。2015年7月,上海和北京成为现行离境退税政策发布后,全国首批正式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城市,至今,该项政策已经逐步推广至全国15个省市。在政策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通过对现行政策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为我国尚未实施该项政策的地区提供有效经验,同时也对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提出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张蕊[9](2015)在《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中外免税业比较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中国免税业面临强大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离境退税和离岛免税政策都是国家针对旅游零售市场所制定的,旨在繁荣旅游零售经济,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免退税政策从问世至今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同样也不能忽略已经暴露的问题。本文以“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中外免税业比较的视角”为题,对比中外离境退税和离岛免税的现状,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我国含免税业在内的旅游零售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免税业的政策、现状、发展,分析自身不足、了解差距。通过对比中外免税业政策及现行状态找出自身问题根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中国免税业提出建设性意见。
唐伟明[10](2013)在《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入境旅游作为国家创汇和促进就业的非贸易渠道,是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构建规范完整、行之有效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不仅符合国际惯例,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国旅游市场结构优化和旅游购物制度的完善,推进消费升级和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引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入境旅客购物退税制度是为鼓励境外旅客在旅游目的地国购物消费,从而允许境外旅客在离境时获得其所购商品价格中所含的已在旅游目的国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主要为增值税和消费税)退还的一种制度。2011年1月1日,我国海南省正式试点执行境外旅客购物退税政策,但试点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然而,伴随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升温,国内消费外流情形日趋严重,防止国内强大购买力流向境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边境税收杠杆来协调改善出入境旅游市场失衡现状,使现有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发挥应有的效力,将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和探讨。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意义,然后总结国内外关于购物离境退税的研究成果及理论依据;第二,在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我国在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存在的利弊条件和市场环境;第三,介绍国外购物退税制度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与我国海南现行试点政策进行比较,提出具体建议。本文从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等多角度进行探讨,试图给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执行上提供一些参考,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和国际贸易往来,切实推进我国的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扩大退税国产品经营范围和简化退税手续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扩大退税国产品经营范围和简化退税手续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特殊性 |
1.4.2 主要研究形式 |
1.4.3 初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4.4 深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政策评估的研究 |
1.5.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 |
1.5.3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 |
1.5.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研究 |
1.5.5 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 |
1.5.6 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 |
1.5.7 关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跨境电商定义 |
2.1.2 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
2.1.3 “货物与个人物品”——两类平行监管模式 |
2.1.4 关于B2B与B2C的差异 |
2.1.5 B2B和B2C模式三个维度比较 |
2.2 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
2.2.1 跨境电商的积极作用 |
2.2.2 对传统贸易的影响 |
2.3 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
2.3.1 行业环境问题研究 |
2.3.2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研究 |
2.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海关监管政策 |
2.4.3 国家试点政策 |
2.4.4 其他政策 |
2.4.5 电子商务法 |
2.5 相关理论 |
2.5.1 普惠贸易理论 |
2.5.2 平台理论 |
2.5.3 法经济学理论 |
2.5.4 长尾效应理论 |
2.5.5 竞争优势理论 |
2.5.6 营销理论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初步分析 |
3.1 《电子商务法》 |
3.1.1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演变 |
3.1.2 《电子商务法》对跨境电商的积极影响 |
3.1.3 中国跨境电商法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关于国家对跨境电商总体政策的研究 |
3.2.1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 |
3.2.2 国家级政策 |
3.3 关于具体政策法规的研究 |
3.3.1 进口税收政策 |
3.3.2 出口税收政策 |
3.3.3 监管政策 |
3.3.4 外贸综合服务政策 |
3.3.5 各级试点政策 |
3.3.6 资金支持政策 |
3.3.7 其他政策 |
3.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存在缺失问题的研究 |
3.4.1 关于统计问题的研究 |
3.4.2 关于各地各部门协同和监管标准不统一问题的研究 |
3.4.3 关于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3.5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研究 |
3.5.1 关于国际规则研究 |
3.5.2 关于欧美监管体系的研究 |
3.5.3 关于各国规则制度的研究 |
3.5.4 关于国际环境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 |
4.1 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 |
4.1.1 跨境电商政策的传导机理 |
4.1.2 影响机理的要素分析 |
4.2 样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2.1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意义 |
4.2.2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目标 |
4.2.3 研究方法:范围选取和方法设计 |
4.3 跨境电商政策影响的样本分析 |
4.3.1 政策样本分析 |
4.3.2 关于政策“内容-功能”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动因和目的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5.1.4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5.2 问卷研究过程 |
5.2.1 问卷的发放和搜集 |
5.2.2 问卷的处理 |
5.3 问卷研究分析和结果 |
5.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3.2 被调查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 |
5.3.3 企业创新模式的跨境电商政策选择 |
5.3.4 跨境电商政策制定和调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5.5 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说明 |
6.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面板数据的选取 |
6.2 关于设立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研究 |
6.3 关于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研究 |
6.3.1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 |
6.3.2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B2B和B2C模式发展情况 |
6.3.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发展情况研究 |
6.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模型设计 |
6.4.1 基本理论 |
6.4.2 研究框架设计 |
6.4.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型 |
6.4.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模型 |
6.5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实证分析 |
6.5.1 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试点城市层面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6.6 结论与建议 |
6.6.1 结论 |
6.6.2 建议 |
6.7 研究的不足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 |
7.1.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 |
7.2.2 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3 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 |
7.3.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部分重点跨境电商政策 |
附录B 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 |
附录C 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上海免税购物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免税购物有关概念 |
(一)免税购物市场的发展 |
(二)免税店的主要类别 |
(三)免税购物和购物退税的区别 |
(四)跨境电商对免税购物的影响 |
二、 扩大免税购物市场的做法和经验 |
(一)有关国家(地区)免税购物发展历程和经验 |
1.韩国: |
2.日本: |
3.中国台湾: |
4.美国: |
5.欧洲: |
6.中东: |
(二)国际免税业巨头的发展模式 |
1. Dufry: |
2. DFS: |
3.乐天: |
三、 中国免税购物业的总体脉络和发展趋势 |
(一)中国免税购物发展脉络和政策梳理 |
(二)中国免税业发展趋势 |
四、 上海免税购物市场现状和存在困难 |
(一)机场免税商业基本情况 |
1.经营品类齐全。 |
2.经营态势良好。 |
3.行业地位突出,在业内具有相当知名度。 |
4.招商成效显着。 |
(二)困难障碍 |
1.免税商业经营场地面积不足。 |
2.免税品牌品类不够丰富。 |
3.市内店和机场店联动布局有待加快。 |
五、 做大上海免税购物市场的政策建议 |
(一)将免税购物纳入“上海购物”全球推广计划 |
(二)做大上海机场国际旅客流量 |
(三)增设上海市内离境免税店 |
(四)争取适度提高免税限额 |
(五)推动免税服务优化升级 |
(六)争取组建市级免税品公司 |
(3)中国免税市场发展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免税市场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免税市场基本概念介绍 |
2.2 免税市场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3 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免税市场发展分析 |
3.1 国际免税市场发展情况 |
3.2 国外免(退)税相关政策及免税市场分析 |
3.3 中国免税市场概述 |
3.3.1 中国免税市场发展 |
3.3.2 中国免税经营模式 |
3.3.3 中国免税相关政策 |
第4章 影响中国免税市场发展的相关因素 |
4.1 出入境旅游 |
4.1.1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4.1.2 外国公民入境旅游 |
4.2 奢侈品消费 |
4.2.1 奢侈品定义及其发展过程 |
4.2.2 奢侈品与免税市场的联系 |
4.3 经济发展水平 |
4.4 国家政策 |
第5章 中国免税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对象及变量选取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变量选取及定义 |
5.2.3 相关变量初步分析及处理 |
5.3 分析模型 |
5.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3.2 LASSO方法 |
5.3.3 结果分析 |
5.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分析 |
6.2 相关免税政策建议 |
6.2.1 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免税政策建议 |
6.2.2 针对奢侈品消费的相关免税政策建议 |
6.2.3 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免税政策建议 |
6.2.4 通过免税政策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免税行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免税购物 |
(二) 免税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 免税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三、我国免税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一) 世界免税行业概述 |
(二) 我国免税行业发展历程 |
(三) 我国主要免税企业 |
(四) 我国免税行业发展政策 |
(五) 我国免税行业发展特点 |
四、我国免税行业发展评价——基于韩国的比较研究 |
(一) 需求因素的对比 |
(二) 企业市场集中度对比 |
(三) 竞争力对比 |
(四) 政策对比 |
五、中国免税行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一) 政策效应实证研究 |
(二) 产品种类和行业格局实证研究 |
(三) 经营业态实证研究 |
六、我国免税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行业集中度,着力培育1-2家国有大型免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
(二) 保持政策环境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为免税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三) 坚持政策创新,打开行业增长的上行空间 |
(四) 设立“中国免税行业协会”,凝聚行业合力 |
(五) 坚持免税业国家特许经营制度不动摇 |
七、结论及展望 |
(一) 结论 |
(二)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6)2016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政策和重大改革 |
二、农业、交通、物流、通信和基础设施 |
三、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 |
四、对外经济往来和国际税收关系 |
五、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 |
六、房地产、金融、保险和证券 |
七、就业、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和宗教 |
八、教育、文化、宣传、卫生和体育 |
九、其他重要税收政策和制度调整 |
十、税收法制和税收管理 |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完善我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离境退税政策研究的重要阶段 |
二、我国离境退税政策研究的主要领域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离境退税 |
二、离境退税的特征 |
三、相关概念区分 |
第二节 离境退税理论分析 |
一、从政府征税行为角度分析 |
二、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分析 |
第三章 上海离境退税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行离境退税政策演变 |
一、国务院正式提出研究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
二、离境退税政策在海南省试行 |
三、完善相关政策并研究扩大实施范围 |
四、上海成为首批离境退税政策实施城市之一 |
第二节 现行离境退税政策内容 |
一、退税政策适用人群 |
二、离境退税起退金额及退税率 |
三、退税商店 |
四、退税物品 |
五、退税代理机构 |
六、退税流程 |
第三节 上海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一、退税商店数量逐步增加 |
二、退税业务量位居全国首位 |
三、商业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 |
第四节 现行离境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相关规定较为保守 |
二、退税流程有待优化 |
三、综合配套不够完善 |
第四章 相关国家及地区离境退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离境退税政策基本情况 |
一、日本离境退税政策 |
二、新加坡离境退税政策 |
三、澳大利亚离境退税政策 |
四、欧盟国家离境退税政策 |
第二节 国外离境退税政策与我国的比较 |
一、退税最低消费额及退税率的设定 |
二、退税物品的范围设定 |
三、退税商店的准入及培训 |
四、退税代理机构承担功能 |
第三节 离境退税操作实施流程借鉴 |
一、欧盟对退税行李设置专用托运通道 |
二、新加坡推行e TRS自助退税设施 |
三、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小额现场退税 |
四、日本推出免税品直邮、商店电子化填单等措施 |
第五章 完善离境退税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离境退税制度 |
一、放宽退税商店准入门槛 |
二、调整退税代理机构资质要求 |
三、扩大离境退税物品范围 |
第二节 优化离境退税流程 |
一、允许地方探索现场退税试点 |
二、推行机场电子化自助退税模式 |
三、完善离境口岸海关查验环节 |
第三节 加强离境退税综合配套 |
一、推动信息联网实现异地退税 |
二、吸引市场力量参与政策实施 |
三、结合地方实际鼓励实践创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中外免税业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外免税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中外免税业市场准入条件对比分析 |
一、国内免税行业市场准入条件 |
二、国外免税行业市场准入条件 |
第二节 中国免税业现状分析 |
一、中国免税业概述 |
二、中国免税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国际免税业现状分析 |
一、渠道分布 |
二、免税商品种类 |
三、全球免税运营商 |
四、市场规模 |
五、世界免税协会 |
第四节 中外免税业现状的对比分析和经验借鉴 |
一、中外免税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
二、国外免税业的经验借鉴 |
第三章 中外促进免税业发展的政策对比分析 |
第一节 离境退税政策比较 |
一、爱尔兰离境退税现状 |
二、新加坡离境退税现状 |
三、澳大利亚离境退税现状 |
四、中国离境退税现状 |
五、中外离境退税政策的对比分析和经验借鉴 |
第二节 离岛免税政策比较 |
一、台湾离岛免税现状 |
二、日本离岛免税现状 |
三、韩国离岛免税现状 |
四、海南岛离岛免税现状 |
五、中外离岛免税政策的对比分析及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出.政策调整对免税业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进口关税减免对中国免税业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出口退税相关理论 |
第三节 出税收政策调整对免税业的影响分析 |
一、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历程 |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免税行业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离境退税和离岛免税税政策 |
一、调整及深化“离岛免税”政策 |
二、探索和实践“入境免税”新模式 |
第二节 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 |
一、中国免税业面临的挑战 |
二、促进免税业发展的对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购物离境退税的概念界定 |
1.2.1 购物离境退税的由来 |
1.2.2 对购物离境退税概念的认识 |
1.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1.3 有关购物离境退税的文献综述 |
1.3.1 构建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研究 |
1.3.2 国外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1.3.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购物退税、免税政策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 |
2.1 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理论依据 |
2.1.1 西方贸易理论溯源 |
2.1.2 国际法渊源 |
2.1.3 国内法渊源 |
2.2 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有利条件 |
2.2.1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
2.2.2 旅游创汇已具规模,财政基础相对充实 |
2.2.3 政治社会稳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2.2.4 口岸监管条件日趋成熟 |
2.3 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不利条件 |
2.3.1 国际旅游竞争加剧,客源分流压力正在加大 |
2.3.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
2.3.3 现行税负机制容易挫伤地方退税积极性 |
2.3.4 旅游购物市场欠规范,制约旅游消费进一步发展 |
2.4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
2.4.1 入境旅游市场基本特征 |
2.4.2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特征 |
2.4.3 入境游客消费特征 |
第三章 我国现行试点政策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借鉴 |
3.1 海南省试点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现状 |
3.1.1 海南省购物离境退税试点政策基本内容 |
3.1.2 海南省现行购物离境退税试点政策评析 |
3.2 购物退税在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
3.2.1 欧盟国家购物退税规定(以法国为例) |
3.2.2 澳大利亚购物退税规定 |
3.2.3 加拿大购物退税规定 |
3.2.4 韩国购物退税规定 |
3.2.5 新加坡购物退税规定 |
3.3 世界各国购物离境退税制度小结 |
3.3.1 各国以实现“税收中性”为前提 |
3.3.2 退税基本要件存有共性 |
3.3.3 退税方式不同选择 |
3.3.4 退税模式各有利弊 |
3.4 世界各国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对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建议 |
4.1 完善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体系 |
4.1.1 提高购物退税制度的立法层级 |
4.1.2 合理改革中央与地方税负分担机制 |
4.1.3 加强购物退税电子化信息管理 |
4.1.4 完善对骗退税行为有效监管机制 |
4.2 巩固现有试点政策成果,进一步发挥购物退税制度的长期效应 |
4.2.1 稳步推进,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
4.2.2 巩固成果,探索退税制度创新发展 |
4.2.3 创新产品,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
4.3 积极落实配套服务措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国际形象 |
4.3.1 放宽准入条件,引入多家退税商店共同经营 |
4.3.2 简化离境退税手续,构建多网点货币兑换服务 |
4.3.3 加强基础建设与管理,确保出入境口岸畅通 |
4.4 完善征信管理体系,推进市场诚信建设 |
4.4.1 健全个人征信系统,防范信用风险 |
4.4.2 推行商业信用评级系统,提高商家信誉度 |
4.4.3 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强化买卖双方自律意识 |
4.5 推进旅游商品市场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购物市场环境 |
4.5.1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购物旅游持续发展 |
4.5.2 从机制上完善旅游购物研、产、供、销各环节 |
4.5.3 强化市场监督,确保旅游信息渠道畅通 |
4.5.4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差异化有序竞争 |
4.5.5 满足不同游客购物心理,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
第五章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扩大退税国产品经营范围和简化退税手续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D]. 周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上海免税购物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J]. 黄佳金,李敏乐,江海苗. 科学发展, 2019(09)
- [3]中国免税市场发展影响因素探究[D]. 刘骅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惠企政策清单的通知[J]. 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13)
- [5]中国免税行业发展对策研究[D]. 赵通. 厦门大学, 2018(07)
- [6]2016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J]. 刘佐.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2)
-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8]完善我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王嘉懿.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7)
- [9]促进中国免税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中外免税业比较的视角[D]. 张蕊. 云南财经大学, 2015(06)
- [10]我国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的研究[D]. 唐伟明.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