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入名牌竞争新时代——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方家忠[1](2021)在《体系化为表 专业化为里——文化强国愿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是我国在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愿景。在这一愿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时代使命是要在全社会实现平等服务,目标是建成五级骨干网络,尤其是要完善街镇基层服务网络,倡导服务效能每五年实现倍增。图书馆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时代性机遇,推动智慧化转型。未来一段时间,图书馆将面临政府保障不足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强调主体性,通过大幅提升效能、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图书馆行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多地立足于自身,并从专业化服务、管理运营和行业化协作等层面去践行使命、实现目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思路、时代主题可以概括为"体系化为表,专业化为里"。参考文献21。
易凌,龚蛟腾[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布局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专业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趋势的必由之途,有必要通过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寻求新的建设启示。基于文献调研,发现图书馆学的本科专业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正式确立,并且改革开放以来历经5次专业目录调整,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现归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通过梳理培养单位的办学历史、地域布局、隶属调整等,发现历史上累计有55家单位曾开办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其中留存至今者22家。最后总结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教育转型的原则与路向,即必须坚守基本阵地、解决发展痛点与明确建设方向。
彭松林[3](2021)在《“十四五”期间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宏观环境与目标任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等背景是观测和指导省馆在"十四五"期间发展的宏观视角。融入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意识,巩固文化阵地、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意识,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的实干意识是推进省馆在"十四五"期间科学发展的思想前提。文化、教育、社会、行业四个维度的时代任务与使命价值决定了省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省馆在"十四五"期间应着力实现四个战略目标,即打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转化和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型文化空间、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公众科学素养教育及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和牵引省域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完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推进空间再造、支持创业创新、抓好学术研究、引领阅读推广联盟化发展、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信息素养教育等是省级图书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张光娜[4](2021)在《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品牌传播探析》文中提出
魏锦鹏[5](2021)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 ——基于2005年以来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党和国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而制定的,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本文对2005年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首次见诸官方文件以来,中央层面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进行梳理,并基于政策文本数量和政策效力的年度变化划分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三个阶段,即政策起步期、政策发展期、政策完善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的相关技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不同阶段政策主体参与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词频分析法对不同阶段政策关键词反映出来的政策主题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政策工具—政策价值”二维框架,并明确了具体指标,之后分阶段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根据编码结果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中使用的政策工具和体现的政策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表现为政策主体的整体协调程度提升,政策关注内容的内涵不断丰富,政策工具使用的方式多样化,政策价值在继承中发展。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演进的动因。为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从提升政策主体的协同效能、拓宽政策话题的关注领域、保持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确立政策价值的正确导向等方面着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演进。
佀咏梅[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崔晓琰[7](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青[8](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任杨阳[9](2021)在《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深刻变革着社会。身处这样一个大变局的时代,学习实施机构也必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终身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要想在全社会形成“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全民终身学习风尚,必须依托学习实施机构的转型发展,走出一条具备个性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改革转型之路。创造终生学习的教育生态,是全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带给教育人的使命。因此本研究以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为主题,为未来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基于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的需求预测,从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三大部分展开了论述。正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包含课程研发推广学习实施机构、科研实施机构、教学研究实施机构以及技能学习实施机构。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包含家庭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社会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社区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继续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老年学习实施机构改革。非正式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从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和科普场馆三方面进行论述。
高俊丽[10](2021)在《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更加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建设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形势下,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规律尤为重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创始人,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并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沿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分析思路,分三个部分,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出发,通过对列宁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系统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集中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与新时代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相结合,透过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不懈探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一部分(第2章)主要分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从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和道德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出发,理清基础理论。重点考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重要地位和道德教育实践的论述。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为基础,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发现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在逐渐觉醒。但是,长期处于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极其落后,而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列宁提出要在俄国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研究并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其中,第3章论述了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列宁以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为目标,提出要在全社会进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念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并且提出要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要求。第4章从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出发,以列宁领导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了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包括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推行义务劳动、构筑文化基础、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等四个部分。第三部分(第5章)主要探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等战略发展目标,从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共产主义道德旗帜,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启示,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迈入名牌竞争新时代——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入名牌竞争新时代——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体系化为表 专业化为里——文化强国愿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时代使命:在全社会实现平等服务 |
1.1 基于所处历史方位分析,平等服务需要在全社会尤其基层持续推进 |
1.2 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分析,体系化处于首要地位 |
2 目标定位:建成骨干网络,大幅提升效能 |
2.1 建成公共图书馆五级骨干网络 |
2.1.1 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街镇全覆盖 |
2.1.2 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总量水平与人均水平 |
2.1.3 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人口覆盖率和时间安排 |
2.2 倡导服务效能每五年倍增 |
3 机遇与挑战: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政府保障不足的挑战 |
3.1 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推动智慧化转型 |
3.2 政府保障不足的挑战及引导社会参与 |
4 实现路径:专业化服务与管理运营 |
4.1 推动骨干网络建设 |
4.2 应对挑战与抓住机遇 |
4.3 发挥已有设施、资源的作用 |
4.3.1 推动功能创新 |
4.3.2 推动服务与管理专业化 |
4.4 推动行业化发展 |
5 时代主题:体系化为表,专业化为里 |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布局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图书馆学本科专业门类归属的调整与确定 |
1.1 初步确定本科专业地位 |
1.2 本科专业设置的规范化 |
1.3 管理学门类归属的明确 |
2 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培养单位的建设与改革 |
2.1 本科培养单位的整体概况 |
2.2 本科培养单位的年代始末 |
2.3 本科培养单位的地域布局 |
2.4 本科培养单位的隶属调整 |
3 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教育转型的原则与路向 |
3.1 必须坚守本科教育基本阵地 |
3.2 必须解决本科教育发展痛点 |
3.3 必须明确本科教育建设方向 |
4 结语 |
(3)“十四五”期间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宏观环境与目标任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省级图书馆“十四五”期间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 |
1.1 背景一: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 |
1.2 背景二:全民阅读任重道远 |
1.3 背景三:公共服务需求井喷 |
1.4 背景四: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缺口亟待补全 |
1.5 背景五: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加速 |
2 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须突出的三个意识 |
2.1 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宏观格局的大局意识 |
2.2 巩固文化阵地、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意识 |
2.3 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的实干意识 |
3 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 |
4 “十四五”期间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 |
4.1 完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基础,夯实事业发展的基本盘 |
4.2 丰富文化内涵,推进空间再造,增添事业发展的新动能 |
4.3 孵化文化创意,支持创业创新,打造事业发展新增长点 |
4.4 学术引领,规范先行,攻占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制高点 |
4.5 引领阅读推广,打造服务品牌,持续巩固全民阅读核心阵地角色 |
4.6 推进馆员、用户与技术的融合,探索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 |
4.7 聚焦信息素养教育,弥合社会数字鸿沟,丰富省馆社区服务内涵 |
5 结语 |
(5)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 ——基于2005年以来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献计量法 |
3.内容分析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点 |
2.研究难点 |
3.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公共文化服务 |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二)理论基础 |
1.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
2.渐进决策理论 |
3.政策扩散理论 |
二、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文本采集 |
(一)政策目标的界定 |
(二)政策文本采集 |
1.政策文件的来源与采集 |
2.政策文件的筛选 |
(三)政策发文形式 |
(四)基于发文数量和政策效力的发展阶段划分 |
三、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 |
(一)政策发文主体描述性统计 |
1.单独发文政策主体 |
2.联合发文政策主体 |
3.政策主体合作网络关系 |
(二)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关键词分析 |
1.高频关键词筛选 |
2.高频关键词阶段性分布 |
3.高频词内涵特征演变 |
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
1.政策工具:追求政策价值的路径 |
2.政策价值:政策过程的最终追求 |
(二)编码过程 |
1.定义分析单位 |
2.定义分析类目 |
3.编码 |
4.编码信度效度检验 |
(三)编码结果统计 |
1.政策工具维度 |
2.政策价值维度 |
五、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演进分析 |
(一)分阶段政策特征 |
1.政策起步期(2005-2009 年) |
2.政策发展期(2010-2014 年) |
3.政策完善期(2015-2020 年) |
(二)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演进逻辑 |
1.政策主体:整体协调 |
2.政策关注:内涵丰富 |
3.政策工具:方式多样 |
4.政策价值:继承发展 |
(三)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演进的动因分析 |
1.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
2.环境条件: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 |
3.制度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行动展望 |
1.提升政策主体的协同效能 |
2.拓宽政策话题的关注领域 |
3.保持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 |
4.确立政策价值的正确导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05-2020 年中央层面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表 |
附录二 各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关键词表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
(一)人民利益标准 |
(二)生产力标准 |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
(一)植入政治仪式 |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党和国家重视终身学习 |
(二)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是推动学习实施机构发展的根本途径 |
(三)现有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缺乏系统的前瞻性研究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述评 |
(一)关于终身学习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正规学习实施机构发展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非正规学习实施机构发展的文献综述 |
(四)关于非正式学习实施机构发展的研究综述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的理论构建 |
一、概念界定 |
(一)终身学习 |
(二)终身学习实施机构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预测理论 |
(二)教育体制论 |
(三)终身学习理论 |
三、事实基础 |
(一)文献分析 |
(二)问卷与访谈分析 |
四、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范畴体系 |
(二)正规学习实施机构子范畴体系 |
(三)非正规学习实施机构子范畴体系 |
(四)非正式学习实施机构子范畴体系 |
第三章 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需求趋势预测 |
一、问卷设计调查与检验 |
(一)问卷研制 |
(二)问卷抽样调查情况 |
(三)问卷效度信度分析 |
二、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对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提出新需求 |
(一)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对正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提出新需求 |
(二)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对非正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提出新需求 |
(三)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对非正式学习实施机构改革提出新需求 |
第四章 正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课程研发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建立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课程研发实施机构 |
(二)建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课程研发实施机构 |
(三)建立以学习者研究导向为原则的课程研发实施机构 |
(四)建立研发主体多元化的课程研发实施机构 |
二、科研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建立产学研互相合作的基础研究型科研实施机构 |
(二)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实施机构 |
(三)建立内设成果专业化服务的开发研究型科研实施机构 |
三、教学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建立“互联教学”的教学实施机构 |
(二)建立“个性教学”的教学实施机构 |
(三)建立“多元时空”的教学实施机构 |
四、技能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互联网+教育战略下的技能学习实施机构 |
(二)开展多元办学,注重内涵发展的技能学习实施机构 |
(三)注重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技能学习实施机构 |
(四)结合教学改革,采取弹性学制的技能学习实施机构 |
第五章 非正规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家庭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家庭学习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 |
(二)“学导式”家庭学习指导机构应运而生 |
二、社会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打造数字化远程学习的社会学习实施机构 |
(二)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社会学习实施机构 |
(三)促进学习治理协同发展的社会学习实施机构 |
三、继续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建立更加信息化的继续学习实施机构 |
(二)建立公益效益共进的继续学习实施机构 |
(三)建立采取营销策略的继续学习实施机构 |
四、老年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建立供给环境最优化的老年学习实施机构 |
(二)建立办学主体社会化的老年学习实施机构 |
(三)建立办学场所社区化的老年学习实施机构 |
(四)建立培养模式专业化的老年学习实施机构 |
(五)建立学习方式信息化的老年学习实施机构 |
五、社区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未来社区学习实施机构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未来社区学习实施机构实现市场化与公益性的融通 |
(三)未来社区学习实施机构推动新技术与旧传统的融合 |
第六章 非正式学习实施机构改革趋势 |
一、网络媒体机构改革趋势 |
(一)未来云技术平台成为网络媒体机构必备支持系统 |
(二)未来网络媒体机构立体传播代替单一传播 |
(三)未来网络媒体机构定制化传播代替普适性传播 |
(四)未来网络媒体机构主推视频内容新生态 |
二、纸质媒体机构改革趋势 |
(一)纸质媒体求存图变,与网络媒体共铸辉煌 |
(二)传统印刷厂整合,升级为智能印刷厂 |
(三)传统报社平台向全媒体平台转型 |
(四)未来出版机构更加智库化 |
三、科普场馆改革趋势 |
(一)未来科普场馆更加数据化 |
(二)未来科普场馆更加智能化 |
(三)未来科普场馆更加可视化 |
(四)未来科普场馆更加社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阶级分析法 |
1.3.4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
2.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缘起 |
2.1.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
2.1.2 共产主义道德是对资本主义道德的历史性超越 |
2.1.3 共产主义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
2.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
2.2.1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
2.2.2 道德教育促使无产阶级摆脱思想上的片面性 |
2.2.3 道德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
2.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3.1 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逐渐苏醒 |
2.3.2 沙皇长期的黑暗统治造成俄国文化极其落后 |
2.3.3 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
2.4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萌芽和初步探索 |
2.4.2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 |
2.4.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
第3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的论述 |
3.1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 |
3.1.1 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 |
3.1.2 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 |
3.1.3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
3.2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 |
3.2.1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 |
3.2.2 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 |
3.2.3 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教育 |
3.2.4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
3.2.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 |
3.3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要求 |
3.3.1 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 |
3.3.2 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 |
3.3.3 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
第4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 |
4.1 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
4.1.1 坚持党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领导 |
4.1.2 筑牢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
4.1.3 加强重点组织机构的道德教育引导 |
4.2 道德教育与推行义务劳动相结合 |
4.2.1 大力倡导“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
4.2.2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4.2.3 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榜样 |
4.3 构筑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文化基础 |
4.3.1 全力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 |
4.3.2 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宣传工作 |
4.3.3 提高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
4.4 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 |
4.4.1 批判道德虚无主义 |
4.4.2 批判道德自发论 |
4.4.3 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 |
第5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 |
5.1.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
5.1.2 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5.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扬共产主义道德 |
5.2.1 共产主义道德代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
5.2.3 培育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
5.3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 |
5.3.1 注重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
5.3.2 构建多层次和高质量的道德教育队伍 |
5.3.3 注重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
5.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5.4.1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
5.4.2 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 |
5.4.3 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迈入名牌竞争新时代——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体系化为表 专业化为里——文化强国愿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思路[J]. 方家忠.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06)
-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布局与转型[J]. 易凌,龚蛟腾. 图书馆学研究, 2021(17)
- [3]“十四五”期间省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宏观环境与目标任务分析[J]. 彭松林. 图书馆, 2021(08)
- [4]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品牌传播探析[D]. 张光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 ——基于2005年以来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D]. 魏锦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9]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机构改革前瞻性研究[D]. 任杨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10]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高俊丽. 辽宁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