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绞股蓝茶的保健功效(论文文献综述)
景文祥,喻莉,刘欢,余英[1](2021)在《原子荧光法测定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评定》文中指出试验采用原子荧光法通过测定硒的含量建立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优化结果为负高压270 V、灯电流(主灯电流、辅灯电流设定值相同)45 mA、载气流速400 mL/min、屏蔽气流速600 mL/min、载液为5 %(V/V)的HCl-H2O溶液、还原剂为10 g硼氰化钾/ L (5 g/L KOH-H2O溶液)溶液。在该条件下,硒在0 ~ 5 ng/mL的范围内,浓度和荧光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为0.07956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60% ~ 1.7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3.45 % ~ 99.98 %。通过对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和计算,原子荧光法测定绞股蓝茶中硒含量为(0.083±0.003)mg/kg;k=2。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准确、重现性好,适合绞股蓝茶中硒元素含量测定,评定结果为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生产过程及绞股蓝茶质量安全监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靖怡[2](2021)在《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代用茶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代用茶,是指采用非山茶科植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市面上代用茶产品种类繁多,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单种代用茶上,而将不同种类代用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叶类代用茶的生化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不同冲泡因子对叶类代用茶的感官品质影响,拟为代用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检测了11个常用叶类代用茶的含水率、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总黄酮含量与可溶性多糖含量,各代用茶之间不同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含水率最高的两种代用茶是荷叶茶与薄荷茶,均为大片舒展状,说明代用茶的含水率可能与加工后的叶片形态有关;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为两种小叶苦丁茶,同时这两种茶的可溶性多糖含量也为11种代用茶中最高,说明苦丁茶在11种代用茶中滋味最浓。藤茶的黄酮含量最高,达到31%左右,是其他代用茶的十几倍,是藤茶内含成分的显着特色及其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2)本文测定了常用叶类代用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三个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中,藤茶的抗氧化活性都是最强的,可能与其拥有相当高的黄酮含量有关;抗氧化活性第二高的是机制小叶苦丁老叶片;抗氧化活性最弱的分别是绞股蓝茶和桑叶茶,与最高的藤茶相差了数倍,说明不同叶类代用茶的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3)本文设置了不同茶水比和冲泡时间,对11个常用叶类代用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发现不同叶类代用茶在相同冲泡条件下的茶汤滋味都不尽相同,而总体得分也会随着茶水比和冲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口感偏好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冲泡时间和茶水比,以获得最佳体验。
王鹤[3](2020)在《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功能性评价》文中提出绞股蓝茶性温、味苦,茶汤碧绿,入口虽呈苦味,但入喉回甘,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南方人参”。“浆果之王”黑果腺肋花楸虽营养成分丰富,但是酸涩的口感令人望而却步。本实验以绞股蓝茶和黑果腺肋花楸汁为主要原料,先优化复合甜味剂的配比;得到最佳甜味剂配方,再优化饮料的配方,得到最佳配方后经过均质、脱气、灌装、杀菌和冷却,制备成品;测定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测定不同浓度的饮料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小鼠抑制肥胖能力。具体结论如下: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甜味剂配方如下:木糖醇添加量为3.17%、赤藓糖醇添加量为3.89%、罗汉果糖苷添加量为0.02%,预测得分为95.48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饮料配方如下:绞股蓝茶汁添加量为32.56%、黑果腺肋花楸汁添加量为4.07%、柠檬酸添加量为0.14%、甜味剂添加量为6.77%,预测得分为97.12分。冲泡后的绞股蓝茶汁、复原的黑果腺肋花楸汁,按照配方加入柠檬酸、甜味剂调配后,再加入0.05%海藻酸钠稳定剂,生产出的饮料呈紫红色,澄清无沉淀,酸甜适中,香气浓郁。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p H为3.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47%,总酸的含量为7.31 g/kg,总糖含量为3.66 g/100 m L,还原糖的含量为1.73 g/100 m L,总酚的含量为14.08 mg/m L,总花色苷含量为12.4 mg/100 m L,总黄酮的含量为51.8 mg/100 m L,总皂苷的含量为0.8 g/100 ml。本复合饮料中,甜味为最主要风味,苦味味感最弱。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2 CFU/m L,霉菌菌落总数为6 CFU/m L,酵母菌菌落总数为6 CFU/m L,未检出大肠杆菌。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53±2.3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1.20%±2.56%,过氧自由基清除率为292.44±21μmol Trolox/100 g。经PBS清洗后CAA法测定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218.64±24μmol Q/100 g,未经过PBS清洗后CAA法测定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570.12±34μmol Q/100 g。考察本品减肥效果,以壳聚糖为阳性对照组,灌胃6周后,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为27.85±2.68 g,阳性对照组为24.05±1.42 g,样品组为23.45±1.07 g。通过动物体成分分析、解剖和组织质量称量可知,模型组小鼠的附睾脂肪质量最大,且低于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TG、TC、ALT、AST均有所下降。样品组干预肥胖小鼠效果更明显,本饮料对小鼠抑制肥胖效果优于壳聚糖。目前,市面上尚未有以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为主要原料的饮料,本品扩大绞股蓝和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范围,为功能饮料的研发提供思路。
王忠泽,杨宇涵,张红霞,杜芝芝[4](2020)在《五个不同产地绞股蓝茶挥发物及香气成分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不同产地的绞股蓝茶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探明绞股蓝茶的香气成分,本研究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湖南张家界、陕西平利、广西金秀、安徽毫州、云南玉溪五个不同产地的绞股蓝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五个不同产地的绞股蓝茶共鉴定出98个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酸类、酚类、酯类、腈类、杂环化合物、酮类、醇类和烃类及其衍生物。从广西、安徽、湖南、陕西和云南产的绞股蓝茶中分别鉴定出48、49、50、51、50个挥发性化合物。五个样品中,检测出的共有成分为15个,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和棕榈酸乙酯不仅为其共有成分,且相对含量均较高,其它主要成分还包括苯甲醛、正辛醛、(E,E)-2,4-庚二烯醛、苯甲醇、苯乙醛、罗勒烯、香兰素、月桂酸乙酯、2,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基乙酸γ-内酯、植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八酸乙酯等。五个不同产地绞股蓝茶主要香气成分都包括二氢猕猴桃内酯,但其它关键成分存在差别,因此不同来源的绞股蓝茶风味不尽相同。通过查阅文献对绞股蓝茶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所含挥发物的香气特征包括"水果"、"花"、"青叶"、"木香"和"脂肪"气味,这为绞股蓝茶的风味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闭月[5](2020)在《中药代茶饮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道菌群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多种大血管、微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可能参与了 T2DM的发生和发展,且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影响患者的糖代谢状况。我国不少传统的中药材不但可以改善血糖,还能够参与调节肠道菌群,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有待明确,其能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变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仍不清楚。如果能明确此类物质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则将对T2DM的控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中药代茶饮干预,并与同期纳入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探索中药代茶饮对T2DM患者血糖和肠道菌群的改善效果,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T2DM患者的辅助治疗和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4月,招募符合纳排标准的社区T2DM患者共90例,取得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干预组(n=45)。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和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代茶饮干预。中药代茶饮配方根据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咨询及预实验结果确定而成,包括桑叶、绞股蓝、黄芪、玉米须、地骨皮和麦冬6种物质,共1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每日1000~1500毫升,干预周期为12周。最终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共计83例,其中,对照组42例,干预组41例。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周和干预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在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肠道菌群、血脂和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干预过程中服用依从性、自我报告症状和异常反应等情况。通过t检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研究对象组间和组内糖代谢指标的比较(1)FPG: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干预6周和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FP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患者干预12周后FPG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干预6周及干预12周后FPG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SP: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干预6周和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G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患者干预12周后GSP降低幅度稍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接近显着差异(P=0.061)。组内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干预6周及干预12周后GS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bAlc: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HbA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HbAlc降低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HbAlc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对象组间和组内肠道菌群的比较(1)以多样性指数: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Ace、Chaol、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干预后Ace和Chaol指数高于干预前,数值接近显着差异(P=0.056,P=0.052),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干预后Actinobacterzia、Lachnospiraceae、Bifidobacteriaceae、Phascolarctobacterium和Bifidobacterium丰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菌群组成结构较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3.研究对象组间和组内脂代谢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间所有血脂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比值(HDL/LDL)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对象组间和组内肝肾功能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尿酸(U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TP、ALB及CR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的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指标的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组内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干预后AST、TP、ALB、ALP和CREA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肝肾功能指标的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肠道菌群丰度和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Lachnospiraceae 丰度与 FPG、GSP 水平呈负相关(P<0.05),Bifidobacterium丰度与FPG水平呈负相关(P<0.05)。6.患者服用依从性、不良反应及自我报告症状干预组患者中药代茶饮的服用依从性较高。12周的干预过程中,无患者报告低血糖现象发生,干预组1例患者报告皮肤出现轻度瘙痒,3例患者自述口干现象,另有5例患者报告日常精力显着提高,6例患者主诉排便量增多,5例主诉排便形态改善,5例主诉睡眠质量提高,2例报告视物模糊的现象有明显改善。对照组2例患者报告日常精力有所改善,3例患者报告排便量增多。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持续12周的中药代茶饮具有改善T2DM患者糖代谢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丰度,且有益菌丰度的提高可能参与了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此外,T2DM患者对中药代茶饮的接受度较高,依从性好,服用效果较为安全,且部分T2DM患者血脂水平和排便、睡眠、视力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得以改善。更长周期的干预可能会产生更加显着的作用效果。本研究结果为T2DM患者的辅助治疗和肠道菌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赵琳[6](2019)在《医药类专利摘要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企业开始申请国内外专利以此保护知识产权,因此专利文件的翻译需求也随之俱增。高质量的专利翻译可加大发明取得专利权的可能性,而国内关于专利翻译的教学、培养以及相关指导理论却相对匮乏。笔者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河北领英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专利摘要翻译实践,翻译字数达近30万。在众多类型的专利摘要中,笔者选取医药类专利摘要作为研究范本,因为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供高质量的译文,才能有益于其更好的传播。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医药类专利摘要的语言特点及结构特点从词汇、句法层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词汇层面主要分为病理名称,四字短语及中草药三个方面,在句法层面对被动句和长难句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对医药类专利摘要文本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依照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和要求运用直译、意译、重组、转换等翻译策略,能够确保翻译质量,使译文能够更加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
艾春月[7](2019)在《天然茶叶中有机硒形态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茶叶中的硒具有抗癌、抗氧化、解毒、降血脂和免疫等功效。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具有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本研究拟选取茶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茶叶中有机硒的提取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机硒(含硒蛋白)最佳提取方案;其次,利用优选的实验方案对来自全国14个省的天然茶叶样品中有机硒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不同茶叶种类、产地、硒提取测定方式,又对文献数据库中天然茶叶或茶汤中有机硒的含量与比例及其与总硒含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验、文献数据和相关质量标准初步提出了茶叶有机硒的质量标准。针对不同有机硒提取方法的选择,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初步确立了直接法(持续透析法)和间接法(水提法和酸提法)作为有机硒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进行有机硒提取方案的优选。结果显示,水提法提取效率(88.68%)高于其他方法,且操作简单易行。因此,茶叶有机硒的最佳提取方法为水提法。此外,为了便于茶叶中硒蛋白的研究,本文还通过实验选定了蛋白质的提取(顺序浸提法)和测定方法(双缩脲法)。本研究采集了我国不同地区(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的天然茶叶样品,并分析了茶叶与茶汤中的总硒、有机硒、硒蛋白和生物可利用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天然茶叶和茶汤总硒含量分别为32.45±18.18μg/kg(7.29~89.44μg/kg,n=19)、0.09±0.05μg/100mL(0.03~0.23μg/100mL,n=18)。茶叶和茶汤中有机硒含量均随总硒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地区的茶叶、茶汤总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茶叶硒蛋白中总硒平均含量为14.29±3.895μg/kg(n=3),约占有机硒含量的45.70%。茶叶中硒的生物可利用度为35.36±23.01%(n=19)。另外,对文献数据库中茶叶有机硒的分析显示,大部分的茶叶样品来自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茶叶、茶汤总硒范围分别为850±1.07μg/kg(30~5540μg/kg,n=65)和0.43±0.27μg/100mL(0.15~0.99μg/100mL,n=15)。通过比较文献数据库和采集茶叶样品,发现前者的硒含量显着高于后者,这与数据库中茶叶多来自于紫阳和恩施两富硒地区有关。综合分析采集茶叶样品及文献数据库中茶叶硒含量特征,本研究初步提出将茶叶分为5级(<200μg/kg;200~400μg/kg;400~600μg/kg;600~1000μg/kg;>1000μg/kg);且茶叶或茶汤有机硒比例≥70%作为我国天然茶叶中硒的质量划分标准。相似地,参照现行标准和茶叶硒含量特征又将天然富硒茶叶分为三组(400~600μg/kg;600~1000μg/kg;1000~4000μg/kg);且茶叶或茶汤有机硒百分比(≥80%)。
余兆?[8](2019)在《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梳理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为中药凉茶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回顾发,调研了茶树的原产地与茶疗的历史、英国为茶叶贸易引起三场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饮茶风尚盛行於世界、「荼」与「茶」二字含义的分别及茶字何以原写作「搽」、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饮茶注意事项、药食同源的岭南草药茶、岭南气候与地理环境具备发展草药茶的先天条件、岭南草药与广东凉茶的人文历史和非茶之茶的岭南草药茶等内容,明确了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的历史及功效。结果:中国西南地区,古称巴、蜀、汉中之地是茶树的原生区域,晋代时期由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记叙周朝立国之初已接受茶供,三千多年前建立的周朝,正是崛起於西方的政权,中国饮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可谓无庸置疑。茶叶的解毒功能,应该是在先民为寻找食物而嚐百草时一起发现,并且乐意日常琛用。因为能解毒的草药可以很多,但未必能食,尤其是经常食用,每种药物以味为称呼亦由此而来;故《神农本草经》谓茶叶具苦寒之性,而兼可食用的上品药材。中医由此归结先民寳贵经验,知到苦寒的药物功能解毒,而茶叶正是其中既可经常食用又能解毒的草药表表者。茶叶用於治病与饮食的传统至今不变,广义的茶疗己不区限於单用茶叶,甚至是不必用茶菓而但指用草药煎煮如茶汤样的药饮。中国西南地区自古遍布许多兄弟民族,这些民族与中医的历史几乎同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加上西南山区地处密林,有极其丰富的草药资源,当地因原始森林而致人以病的山瘴山厉气,必需就近采摘本地的草药才能治愈,这也是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於是茶叶的茶疗在中国岭南地区发展为非茶的药茶。这种对治外感与治上火的保健汤剂,可以用或不用茶叶,谓之岭南草药茶,简称凉茶。岭南凉茶的出现,从考古出土文物所见,应早见於三千年前西南山野的壮族地区及五岭以南生活於潮湿燠热地区的先民,因治疗及保健需要,就近使用本地药用植物渐次发展而成,不必等到晋代到岭南罗浮山练丹的道医葛洪。岭南草药茶所用药用植物的种类可多至三十味或以上,少者可用七味,或依药品的性味对治某些疾病微状而配备的凉茶。每次泡制的方型也可依当时就地摘得的药材有所增减,现代的凉茶饮品己渐失治病的功效。凉茶由众多草药煎煮而成,味道异常苦涩,俗谓之苦茶,不宜体质虚寒的人饮用。如果减去清热去感的苦涩药物并渗入糖聚,对糖尿病患者固然不宜,一般人饮用也会引起困脾滞食的症状。茶叶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的健康饮品,不会因现代药物的发达而被淘汰,是全世界仅次於咖啡的经济农作物。结论:以茶为万病之药,现时文献所见最早是唐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是全世界饮用量最多的饮料。究其原因是茶树不难移植,成为廉宜农作物,故能大量供普世饮用,二是含有相当於咖啡一半的咖啡因,三是大英帝国因茶叶贸易与饮茶文化而崛起,饮茶风尚随之宏传於世界。茶字在《诗经》义解为带苦味的食用草本植物苣菜之属,经霜后味转甜,故《周礼·地官司徒》有掌茶之官。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茶叶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的健康饮品,不会因现代药物的发达而被淘汰,是全世界仅次於咖啡的经济农作物。
寇译丹,张月明,韩璐,白长财[9](2018)在《中药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及功效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保健茶是以多种传统中药材为主要成分且具有多方面保健功能的茶饮料,携带方便、口感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市场调研,对常见的八宝茶及保健凉茶的配料、功效及工艺进行总结,为以后保健茶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李兴武,章黎黎[10](2018)在《绞股蓝茶浸提工艺优化及茶饮料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以七叶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原料,研究绞股蓝茶饮料加工过程中的浸提工艺和茶饮料调配工艺。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影响因子,绞股蓝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确定绞股蓝茶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茶水比1∶63(g/m L)、浸提温度69℃、浸提时间20min。并以正交分析法优化了绞股蓝茶饮料调配工艺,起到绞股蓝茶饮料最佳调配组合为1000m L饮料浸提液的加入量为400m L,蔗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2%,所得产品为风味独特、营养保健型饮料。
二、绞股蓝茶的保健功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绞股蓝茶的保健功效(论文提纲范文)
(1)原子荧光法测定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与不确定度评定 |
1.3.1 样品消解 |
1.3.2 仪器检测条件 |
1.3.3 硒元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4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测定 |
2.1.1 微波消解升温程序优化 |
2.1.2 负高压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3 灯电流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4 载气流速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5 屏蔽气流速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6 载液浓度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7 还原剂浓度对硒元素荧光值的影响 |
2.1.8 标准曲线范围、灵敏度及检出限 |
2.1.9 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重现性 |
2.2 绞股蓝茶中硒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
2.2.1 样品前处理引入的不确定度urelsam |
2.2.2 标准储备液配置及标准曲线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urelstd |
2.2.3 测定过程中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urelrep |
2.2.4 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合成不确定度ucom |
2.2.5 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U及报告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代用茶 |
1.2 代用茶起源与发展 |
1.3 几种常用叶类代用茶 |
1.3.1 绞股蓝茶 |
1.3.2 荷叶茶 |
1.3.3 藤茶 |
1.3.4 桑叶茶 |
1.3.5 薄荷茶 |
1.3.6 无果枸杞芽茶 |
1.3.7 苦丁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常用叶类代用茶的生化成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实验材料 |
2.1.1.2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汤制备 |
2.2.2 水浸出物测定 |
2.2.3 黄酮含量测定 |
2.2.4 可溶性糖总量测定 |
2.2.5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6 数据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绞股蓝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2 荷叶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3 藤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4 桑叶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5 薄荷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6 无果枸杞芽茶生化成分分析 |
2.3.7 苦丁茶生化成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叶类代用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1.1 实验材料 |
3.1.1.2 主要试剂 |
3.1.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茶汤制备 |
3.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2.4 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
3.2.5 数据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叶类代用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3.2 不同叶类代用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3.3 不同叶类代用茶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代用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实验材料 |
4.1.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感官质量评定 |
4.2.2 实验参数设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绞股蓝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2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荷叶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3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藤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4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5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薄荷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6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无果枸杞芽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3.7 不同冲泡因子冲泡苦丁茶的感官品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功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绞股蓝 |
1.1.1 绞股蓝营养成分 |
1.1.2 绞股蓝生物活性 |
1.2 黑果腺肋花楸 |
1.2.1 黑果腺肋花楸营养成分 |
1.2.2 黑果腺肋花楸生物活性 |
1.3 饮料市场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
1.5.2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1.5.3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抗氧化活性研究 |
1.5.4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抑制肥胖能力研究 |
第二章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工艺流程图 |
2.3.2 工艺要点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分析 |
2.5.1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甜味剂配方 |
2.5.2 响应面法优化饮料配方 |
2.6 小结 |
第三章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品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指标测定方法 |
3.3.1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3.3.2 微生物指标测定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分析 |
3.5.1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总糖含量 |
3.5.2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总酚含量 |
3.5.3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 |
3.5.4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皂苷含量 |
3.5.5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风味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功能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2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3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对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4 CAA法测定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抗氧化能力 |
4.3.5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抑制肥胖能力的测定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抗氧化能力 |
4.5.2 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抑制肥胖能力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实验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五个不同产地绞股蓝茶挥发物及香气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提取方法 |
1.4 GC-MS分析条件 |
1.5 挥发性成分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五个不同产地绞股蓝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定 |
2.2 绞股蓝挥发性成分气味描述和气味阈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5)中药代茶饮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道菌群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害 |
1.2 肠道菌群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
1.3 中药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退出标准 |
1.4 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抽样及分组方法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干预内容及方法 |
2.5 研究场所 |
2.6 测量指标及研究工具 |
2.7 统计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考量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受试者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 |
2. 受试者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
2.1 受试者干预前后FPG比较 |
2.2 受试者干预前后GSP比较 |
2.3 受试者干预前后HbAlc比较 |
3. 受试者肠道菌群结果比较 |
3.1 受试者α多样性指数比较 |
3.2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 |
3.3 受试者肠道菌群主要细菌类型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
4. 受试者干预前后血脂比较 |
5. 受试者干预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
6. 干预组受试者中药代茶饮服用天数和服用量 |
7. 饮食等生活方式及用药变化 |
8. 患者自我报告症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受试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中药代茶饮对受试者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
3. 中药代茶饮对受试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4. 中药代茶饮对受试者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
5. 中药代茶饮对受试者安全性的评价 |
6. 干预组受试者服用依从性情况 |
7.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
第四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2 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配方服用日记 |
附录3 伦理审查同意书 |
附录4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 |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6)医药类专利摘要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Ⅰ Task Introduction |
1.1 Task Background |
1.2 Task Objectives |
1.3 Textual Features |
ChapterⅡ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2 Guidance of the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atent Abstracts |
ChapterⅢ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
3.2 In-translation |
3.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Ⅳ Case Study |
4.1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TCM Names |
4.1.2 Transl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
4.1.3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Chinese Phrases |
4.2 Analysi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Voice |
4.2.2 Long Sentences |
ChapterⅤ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7)天然茶叶中有机硒形态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界中硒的含量与分布 |
1.2 人体硒的摄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
1.3 茶叶中的硒及其保健功效 |
1.3.1 茶叶硒的富集及其赋存形态 |
1.3.2 茶叶硒的保健功效 |
1.4 茶叶有机硒的常用提取和测定方法 |
1.5 茶叶硒蛋白的常用分离与提取方法 |
1.6 富硒茶叶开发及茶叶硒相关标准 |
1.7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茶叶有机硒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叶总硒的测定 |
2.2.2 茶叶有机硒的提取与测定 |
2.2.3 茶叶蛋白质的提取与测定 |
2.3 统计与制图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提和酸提条件下茶叶样品中有机硒含量的差异 |
2.4.2 不同规格透析袋法茶叶样品中有机硒的含量差异 |
2.4.3 透析袋法与差减法对茶叶有机硒测定结果的影响 |
2.4.4 茶叶样品中蛋白质及其硒含量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然茶叶中硒的组成及其生物可利用度 |
3.1 实验材料 |
3.1.1 茶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3.1.2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天然茶叶样品中总硒、有机硒和茶叶蛋白的提取与测定 |
3.2.2 茶叶中硒的体外模拟 |
3.2.3 茶汤制备及硒含量测定 |
3.2.4 茶叶中蛋白质的提取及其硒含量的测定 |
3.3 统计与制图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天然茶叶总硒、有机硒含量特征 |
3.4.2 不同地区天然绿茶中总硒、有机硒的含量特征 |
3.4.3 茶叶中不同硒蛋白中硒的含量特征 |
3.4.4 茶汤中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特征 |
3.4.5 茶叶中硒的生物可利用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献数据库中天然茶叶硒的分布及其质量标准划分 |
4.1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
4.1.1 文献检索 |
4.1.2 文献筛选 |
4.1.3 数据库的建立 |
4.2 统计与制图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一般描述 |
4.3.2 不同种类茶叶总硒、有机硒的含量特征 |
4.3.3 不同产地茶叶总硒、有机硒的含量特征 |
4.3.4 不同提取测定方式茶叶有机硒的含量与比例 |
4.3.5 茶叶总硒与有机硒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6 茶汤有机硒的百分比及其与茶叶总硒的关系 |
4.3.7 天然茶叶硒质量标准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8)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茶树的原产地与茶疗的历史 |
第一节 饮茶的始祖与神农氏尝百草是否以茶解毒 |
第二节 唐代之前以茶入药的医籍记载 |
第三节 饮茶的起源及所以由食用药用以致偏重於饮用 |
第二章 英国为茶叶贸易引起三场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饮茶风尚盛行於世界 |
第一节 饮茶在英国由贵族风尚成为国饮的原因 |
第二节 英国为茶叶发动三塲至今仍影响世界的战争 |
第三章 「荼]舆「茶」二字含义的分别及茶字何以原写作「搽」 |
第一节 「荼」与「茶」二字含义的分别 |
第二节 饮用茶叶的分类 |
第三节 茶叶的现代药理分析 |
一、茶叶的成分 |
第四节 茶叶色泽的由来 |
第五节 茶叶香气的由来 |
第六节 茶叶滋味的由来 |
第七节 现代药理学认为茶叶有五大保健功能 |
一、饮茶降低胆固醇 |
二、饮茶净化血液 |
三、饮茶能减肥 |
四、饮茶治疗便秘 |
五、促进食欲 |
第八节 中医谓茶叶的药效约有二十六种 |
一、少睡 |
二、安神 |
三、明目 |
四、清头目 |
五、止渴生津 |
六、消暑 |
七、清热 |
八、解毒 |
九、去痰 |
十、解咽喉之疾 |
十一、消食 |
十二、去肥腻 |
十三、下气 |
十四、利尿 |
十五、通便 |
十六、醒酒 |
十七、治痢 |
十八、解瘴气 |
十九、祛风解表 |
二十、坚齿 |
二十一、治心痛 |
二十二、疗疮治瘘 |
二十三、充饥 |
二十四、固齿强骨 |
二十五、防治贫血 |
二十六、杂项 |
第九节 饮茶注意事项 |
第十节 茶道禅心 |
第四章 药食同源的岭南草药茶 |
第五章 岭南气候与地理环境具备发展草药茶的先天条件 |
第一节 岭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岭南草药茶的处方分析 |
一、淡竹叶 |
二、蒲公英 |
三、茅根 |
四、金银花 |
五、橘红 |
六、栀子 |
七、鱼腥草 |
八、罗汉果 |
九、鲜芦根 |
十、车前草 |
十一、藿香 |
十二、百合 |
十三、桔梗 |
十四、薏苡仁 |
十五、淡豆豉 |
十六、金钱草 |
十七、玫瑰花 |
十八、薄荷 |
十九、银杏叶 |
二十、胖大海 |
二十一、茉莉 |
二十二、山楂 |
二十三、桑叶 |
二十四、乌龙茶 |
第六章 岭南草药与广东凉茶的人文历史 |
第七章 非茶之茶的岭南草药茶 |
第一节 岭南草药茶的单方 |
一、绞股蓝茶 |
二、杜仲茶 |
三、松针米茶 |
四、罗布麻茶 |
五、人参茶 |
六、菊花茶 |
七、桑芽茶 |
八、金银花茶 |
九、桂花茶 |
十、薄玉茶 |
十一、刺五加茶 |
十二、虫屎茶 |
十三、柿叶茶 |
十四、青豆茶 |
十五、玄米茶 |
十六、锅巴茶 |
十七、老鹰茶 |
十八、老姜茶 |
十九、红枣茶 |
二十、竹叶茶 |
二十一、玉米须茶 |
二十二、车前草茶 |
二十三、丹参茶 |
二十四、胖大海茶 |
二十五、番泻叶茶 |
二十六、钩藤茶 |
第二节 南草药茶的复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9)中药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及功效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
2 市售保健凉茶 |
3 保健茶功效研究进展 |
3.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调理作用 |
3.2 抗肿瘤作用 |
3.3 防辐射、抗衰老及美容养颜 |
3.4 抗疲劳及增强免疫力 |
4 其他研究 |
5 展望 |
(10)绞股蓝茶浸提工艺优化及茶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工艺流程 |
1.4 方法 |
1.4.1 绞股蓝茶浸提响应面试验 |
1.4.2 绞股蓝茶总黄酮含量的计算 |
1.4.3 绞股蓝茶饮料的研制 |
1.4.4 绞股蓝茶饮料感官评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绞股蓝茶浸提工艺单因素实验 |
2.1.1 茶水比对绞股蓝茶浸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1.2 温度对绞股蓝茶浸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1.3 浸提时间对绞股蓝茶浸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 绞股蓝茶浸提工艺响应面试验 |
2.2.1 Box-Behnken试验与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2.2.2 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 |
2.3 绞股蓝茶饮料的正交调配试验结果 |
3 结论 |
四、绞股蓝茶的保健功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子荧光法测定绞股蓝茶中硒含量的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评定[J]. 景文祥,喻莉,刘欢,余英. 茶叶通讯, 2021(02)
- [2]常用叶类代用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品饮规范研究[D]. 王靖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3]绞股蓝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功能性评价[D]. 王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4]五个不同产地绞股蓝茶挥发物及香气成分研究[J]. 王忠泽,杨宇涵,张红霞,杜芝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10)
- [5]中药代茶饮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道菌群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D]. 胡闭月. 苏州大学, 2020(02)
- [6]医药类专利摘要翻译实践报告[D]. 赵琳.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7]天然茶叶中有机硒形态及其质量标准研究[D]. 艾春月. 南昌大学, 2019(01)
- [8]中药茶疗历史与岭南草药茶[D]. 余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中药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及功效研究进展[J]. 寇译丹,张月明,韩璐,白长财.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7)
- [10]绞股蓝茶浸提工艺优化及茶饮料的研制[J]. 李兴武,章黎黎. 饮料工业,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