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甘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和病理学观察(摘要)

竹子甘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和病理学观察(摘要)

一、珠子肝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与病理学观察(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1](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发生率与临床疗效差异,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型门诊初始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至今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中药暴露程度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20例)和西药组(55例),以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时间为观察终点,未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以2020年12月为观察终点,规范化、回顾性收集患者初诊至观察终点期间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队列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HBV DNA阴转率、肝功能的复常率,并对肝硬化、肝癌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延缓肝硬化、肝癌发生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9年,西药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5年。截止研究终点,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3.33%,西药组为12.7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肝癌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0.83%,西药组为7.2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8)。(2)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两组患者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Log Rank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肝硬化=0.023,P肝癌=0.017)。(3)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基线时HBe Ag阳性(HR=5.85,95%CI:1.13-30.35,P=0.035)、饮酒(HR=9.56,95%CI:1.50-60.85,P=0.017)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HR=0.17,95%CI:0.04-0.77,P=0.021)是发生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HR=9.64,95%CI:1.29-72.30,P=0.027)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医药结合治疗可能为肝癌发生的潜在保护因素(HR=0.108,95%CI:0.011-1.040,P=0.054),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自身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西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以辨证服用中药汤剂最多(68.76%),其次为中成药,包括扶正化瘀胶囊(23.44%)、海珠益肝胶囊(1.56%)、抗纤软肝颗粒及(1.56%)及五酯滴丸(1.56%)等。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使用西药,能够降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率。(2)多因素分析得知,基线时HBe Ag阳性、饮酒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促进病毒学反应,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西药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蔡宏桥[2](2021)在《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被列为第六大最常见的肿瘤,在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位列第三位。尽管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学栓塞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治疗等方法已被证实对肝细胞癌患者有生存获益,然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针对多种类型肿瘤的一种非化学疗法干预手段,通过光热转换剂将光能转换成热能来消融局部肿瘤组织,具有可控的照射性、低毒性和高治疗特异性,可协同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一般而言,彻底消融肿瘤需要超过50℃的温度,然而高温光热处理可能会给附近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带来附带损害。因此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42–45℃)有效消融肿瘤对于光热治疗的未来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但是在较低温度下由于加热不足,肿瘤细胞热损伤可以通过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得以修复,削弱了低温PTT的抗肿瘤功效。硫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sulfide nanoparticles,CuS NPs)因其中空的壳核结构、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表面改性,而成为合适的光热转换剂和药物输送的纳米载体。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是一种激酶,负责协调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是癌症的治疗靶标。KU-60019是一种ATM激酶抑制剂,与其他ATM抑制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抑制效率、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正在进行中的一项关于KU-60019的临床试验以及两项关于其他ATM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提示ATM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更重要的是一些研究报道了ATM与HSP之间的调节关系。目的:通过设计并合成装载ATM抑制剂KU-60019并且带有肿瘤生长因子β(Tumor growth factor beta,TGF-β)抗体表面修饰的中空硫化铜纳米药物(CuS-ATMi@TGF-βNPs),以及对其化学性质、体外功能和体内治疗效果三方面的研究,初步阐明该纳米药物在肝细胞癌低温光热治疗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肝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1)制备了CuS-ATMi@TGF-βNPs,对其形态、粒径、电位、稳定性、分散性、光热转换能力、光热稳定性、药物装载和释放等进行了研究。(2)通过细胞实验(细胞摄取、LIVE/DEAD细胞染色、克隆形成测定、细胞迁移测定、Western blot),研究CuS-ATMi@TGF-βNPs的靶向性、细胞毒性、细胞杀伤能力、光热治疗效果、协同治疗作用以及分子机制。(3)通过构建H22荷瘤小鼠肝癌模型,研究CuS-ATMi@TGF-βNPs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分布、肿瘤抑制效果、光热治疗效果、免疫激活效果、HSP的表达。结果:(1)本研究成功合成制备了CuS-ATMi@TGF-βNPs纳米光热治疗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实现了药物装载和表面抗体修饰。CuS-ATMi@TGF-βNPs的大空腔和介孔表面结构增加了药物负载量,较强的近红外吸收能力、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以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光热治疗的合适载体。(2)CuS-ATMi@TGF-βNPs具有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CuS NPs装载的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具有协同作用,NIR处理的CuS-ATMi@TGF-βNPs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杀伤能力,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负载的ATM抑制剂通过下调P-AKT、HSP70和HSP90表达提高低温光热治疗效果。(3)在H22荷瘤小鼠肝癌模型中,CuS-ATMi@TGF-βNPs+NIR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最高的肿瘤生长抑制率。NIR处理通过促进纳米药物内ATM抑制剂的释放,抑制HSP从而提高了低温下的光热治疗效果。TGF-β抗体的修饰提高了肿瘤靶向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免疫系统。ATM抑制剂的装载和TGF-β抗体的修饰联合协同增强了硫化铜纳米药物的抗肝癌疗效。结论:综上,ATM抑制剂介导的化疗、CuSNPs介导的光热治疗和TGF-β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显着减弱了肝细胞癌的增殖。本实验提出的ATM抑制剂联合TGF-β抗体介导的肝细胞癌低温光热治疗的概念模型,具有未来临床转化应用的潜力。

刘翠红[3](2021)在《基于MRI偏置场校正的容积成像评估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浸润性肝癌占所有肝癌的7%-20%,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通常用于浸润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肝癌TACE治疗后,对残余肿瘤的评估有利于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由于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影像学评价较困难。TACE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为是否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目前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评价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常用方法。然而,在磁共振图像形成过程中,脉冲梯度磁场由梯度线圈产生,该脉冲也会同时在线圈周围导体结构中感应出涡流场,从而导致总磁场改变,使图像产生变形或伪影,即偏置场效应。偏置场校正成为磁共振图像后处理必不可少的一步。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偏置场校正技术对肝脏MR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评价技术优势;评价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偏置场校正后图像的治疗反应,探讨应用偏置场校正后的全肝肿瘤三维容积定量成像评估浸润性肝细胞癌TACE术后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1年8月至2013年11月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TACE手术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得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浸润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包括活检或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浸润性肝癌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包括T1加权图像上显着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较均质的轻中度高信号;强化图像表现为动脉期粟粒样显着强化和延迟期的显着对比剂流出现象;伴有新生血管的门静脉癌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相关实验室检查。所有入组患者均根据机构标准流程、由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决定实施TACE治疗。TACE治疗均由一名介入放射科医生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所有患者均使用1.5T西门子(Magnetom Avanto,西门子,德国)全身磁共振扫描仪,采用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扫描范围从横膈顶至肝脏下缘。所有入组患者均在首次TACE治疗前6周内和治疗后2-6周以内分别进行磁共振扫描,成像参数保持前后一致,以确保图像采集的一致性。扫描方案包括:(1)轴向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图像;(2)轴向单次屏气梯度回波扩散加权回波平面图像;(3)轴向屏气进行强化前和强化后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20s、70s和180s后依次进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进行T1加权三维脂肪抑制的梯度回波图像扫描。强化前和强化后20s的MRI图像用于进行图像后处理和3D增强量化分析。所有图像均以通信和医学数字成像形式(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的格式导出。为了减少肝脏不同相位间的位移和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使用3D自动配准软件(BioImage Suite,耶鲁大学,美国)对强化前和强化后20秒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应用半自动3D容积肿瘤定量软件(Medisys,Philips Research,Suresnes,法国)进行图像分割。为了消除伪影带来的信号变换,使用偏置场校正软件(BioImage Suite,耶鲁大学,Xenophon Papademetris,美国)将分割好的肝脏MR图像进行校正。计算经过偏置场校正前、后整个肝脏的强化肿瘤体积(enhancing tumor volume,ETV)三次并取其平均值。软件自动计算后得到强化肿瘤负荷(enhancing tumor burden,ETB),其定义为强化肿瘤信号占整个肝脏组织的比例。计算经过和未经过MR偏置场校正的ETV的绝对和相对改变:绝对ETV改变(cm3)=TACE治疗前ETV-TACE治疗后ETV;相对ETV改变(ETV%)=绝对ETV改变/TACE治疗前ETV×100。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从第一次TACE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仍然存活。分别对TACE治疗前后的MR图像进行3D容积定量分析及计算。计算ETV和ETV(%)的临界值以识别应答组和不应答组。统计采用SAS 9.4软件包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基线特征。分类变量使用频数表示,连续变量使用平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患者使用和未使用偏置场校正的差异。总体生存率使用从基线MRI检查直至死亡的时间。未进行随访的患者或后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未纳入统计分析。分别对TACE治疗前ETV和治疗前后ETV%改变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从TACE到死亡的总生存期。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并使用Q统计方法计算临界值以识别应答组和不应答组。使用log-rank来比较应答组间生存曲线。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识别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双侧的P<0.05值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1例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5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60.3±18.7岁。研究队列的总体生存期中位数是12.8(95%可信区间10.29-16.08)个月。截止至观察日期(2016年2月),共计78名患者(77%)死亡。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使用和未使用MR偏置场校正后的ETV改变。TACE治疗前,使用和未使用MR偏置场校正的ETV平均值分别为823.98cm3和502.71cm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ACE治疗后,使用和未使用MR偏置场校正的ETV平均值分别为629.91cm3和322.05cm3,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使用MR偏置场校正测量的ETV和ETV%均与预后相关;而未使用MR偏置场校正时只有ETV与预后相关。因此,后续研究只对经过MR偏置场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分析。通过Q统计分析,对于TACE治疗前ETV,具有统计学意义临界值为415cm3(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的ETV减少率临界值为41%(P=0.01)。根据治疗前ETV的临界值所做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治疗前分别有43名患者(42.6%)处于ETV<415cm3组和58名患者(57.4%)属于ETV≥415cm3组;他们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9.66(15.58-31.79)和9.21(6.21-11.64)个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有56名患者(55.4%)属于ETV减少率<41%组和45名患者(44.6%)属于ETV减少率≥41%组;生存时间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8.71(6.12-11.21)和19.20(14.53-21.17)个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校正一些相关因素诸如年龄、性别、种族、TACE类型(Lipiodol或药物洗脱凝珠)、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级和Child-Pugh评分后,分别对ETV改变和TACE治疗后浸润性肝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ETV和ETV%改变是影响浸润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ETV≥415cm3组的患者死亡危险比是<415cm3组的两倍(P=0.01);ETV%≥41.4%组的患者死亡率比 ETV%<41.4%组低 42%(P=0.02)。结论:经过MR偏置场校正后,全肝肿瘤3D容积定量分析可预测浸润性肝癌患者首次TACE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对偏置场效应校正前后的图像进行计算分析,发现经过校正后能够去除伪影带来的虚假信号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对TACE治疗前后肿瘤强化范围测量的准确性,更有效评价TACE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浸润性肝癌治疗前ETV小于415 cm3和TACE治疗前后ETV减少率超过41%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更长。此外,我们通过对101例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的前后肿瘤负荷容积定量和生存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ACE治疗明显延长了应答组患者生存时间。这些信息有助于识别从TACE治疗中获益的浸润性肝癌患者,尽早选择治疗方案或尝试其他替代治疗。MR偏置场校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全肝肿瘤的定量分析,有利于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生存预后,有助于指导浸润性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目的: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技术可测量组织的T1弛豫时间,T1弛豫时间是肝脏疾病潜在的磁共振成像生物标志物,T1弛豫时间的变化可用于评价肝纤维化和炎症等肝脏疾病。常用的T1 mapping扫描技术中,look-locker序列不受B1场的不均匀性影响,但一次憋气扫描只能获取一层图像、无法完成全肝扫描。可变翻转角(variable flip angle,VFA)T1 mapping可以采集全肝信息,然而在图像形成过程中,由于磁场的脉冲导致线圈周围导体结构中感应出涡流场,从而导致总磁场改变,使图像产生变形或伪影,会限制图像分析、分割和量化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序列(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y,MOLLI)和 B1场校正的 VFA(B1 inhomogeneity-corrected VFA)序列扫描获得T1 mapping来测量正常人的肝脏T1弛豫时间,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测量肝脏T1弛豫时间的优缺点,探讨B1场校正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由山东省立医院审查委员会批准,自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对招募的52例无局灶性或弥漫性肝病的健康志愿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行3T磁共振肝脏扫描。所有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24.35±2.19岁,无肝病及酗酒史,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面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3.0T西门子(MAGNETOM PRISMA,西门子,德国)全身磁共振扫描仪,扫描范围从横膈顶至肝脏下缘。采用1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获取T1 mapping,采用MOLLI序列和B1不均匀校正VFA序列扫描。成像参数保持一致,采用MOLLI和B1偏置场校正VFA序列扫描获得T1 mapping。扫描方案包括:对于MOLLI序列T1 mapping,在一次屏气内获得二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TrueFISP)序列。在肝内下腔静脉汇合处、门静脉和胆囊窝水平获得三个轴向切片。对于B1偏置场校正VFA序列,3D容积插值体部成像(volume interpolated body examination,VIBE)T1加权序列。两名放射专家将感兴趣区域放在相应的T1 mapping上,分别在肝脏的右叶和左叶进行T1弛豫时间的测量。采用Bland-Altman、线性回归、Student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将正态分布的连续数据归纳为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两种方法定量数据的相关系数(ICC)。构建Bland-Altman图评价MOLLI和B1不均匀校正VFA序列的一致性。为了评价T1弛豫时间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叶和右叶的平均T1弛豫时间。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男女之间的平均T1弛豫时间。所有检验均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OLLI序列测量的所有健康志愿者的T1弛豫时间显示,多个肝叶观察者一致性良好:全肝(ICC:0.842,95%CI:0.745~0.892)、肝右叶(ICC:0.924,95%CI:0.868~0.956)和肝左叶(ICC:0.905,95%CI:0.835~0.942)。B1 场校正 VFA 序列获得的 T1 弛豫时间在全肝(ICC:0.928,95%CI:0.875~0.958)、肝右叶(ICC:0.915,95%CI:0.858~0.953)和肝左叶(ICC:0.934,.95%CI:0.901~0.965)。使用 MOLLI 及B1校正VFA法测量健康受试者的全肝平均T1弛豫时间平均为:900.09±36.39ms;947.72±31.31ms。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在全肝中的相关性较强(R2=0.80,P<0.0001),相关系数为0.9(P<0.0001)。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在全肝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MOLLI和B1偏置场校正VFA之间的Bland-Altman图显示两者的平均差值为-47.63(95%可信区间=-52.11~-43.15)。MOLLI测得的肝右叶平均T1弛豫时间为(906.91±37.79)ms,B1 偏置场校正 VFA 为(952.13±33.58)ms。MOLLI 测得的肝左叶平均T1弛豫时间为(893.28±42.94)ms,B1偏置场校正VFA为(943.31±36.78)ms。采用MOLLI和B1偏置场校正VFA方法,肝右叶和左叶T1弛豫时间差异显着(P<0.05)。两种方法测量的肝硬化患者的T1值均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MOLLI和B1场校正VFA序列测量了正常肝脏的T1弛豫时间,为确定正常肝脏和肝脏病变提供一个参考值。两种扫描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相关性。B1场校正VFA序列可以实现对B1场的校正。

党海燕[4](2020)在《药物性淤胆型肝炎激素应用时机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淤胆型肝炎为肝内小胆管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肝炎,其发病机理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并且可存在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当中,特别是长期应用药物的患者,对肝脏损害持续,因此淤胆型肝炎一直都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在应用药物治疗过程中会有费用昂贵,退黄效果差、疗效低,并且还会伴随多种副作用。而在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药物淤胆型肝炎的过程当中,往往由于其使用时机不恰当从而造成了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何时使用激素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就基于激素应用时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进行论证,从实践上给予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激素应用时机的依据。目的探讨激素在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中的应用时机,为有效提高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将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15例药物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B组(43例)和C组(4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综合保肝、对症治疗,其中A组为治疗开始就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B组为治疗开始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一周后,再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C组为治疗开始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两周后,再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以上三组糖皮质激素应用疗程均为四周。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生化指标观察三组患者在治疗前ALT、AST、ALP、GGT、ALB、TBi L、DBi L和IBi L指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后C组患者ALT、AST、ALP、GGT、ALB、TBi L和DBi L生化指标改善情况要好于A组和B组患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ALT、AST、ALP、GGT、ALB、TBi L和DBi L生化指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IBi L指标在治疗后三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及体征中的肝肿大、皮肤瘙痒、纳差、乏力和尿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后,C组症状及体征中的肝肿大、皮肤瘙痒、纳差、乏力和尿黄改善情况均要好于A组和B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B组治疗后相比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患者经过治疗,A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8.75%;B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C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61,p<0.001)。(4)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7例,感染8例,腹水9例;B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6例,感染7例,腹水8例;C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3例,感染3例,腹水5例;三组患者中均无肝性脑病患者。经统计C组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要好于A组和B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治疗的第二周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安全、有效地对药物性淤胆型肝炎进行治疗。但在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逐渐减量的原则,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霍燚[5](2020)在《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PI3k、mTOR、p70S6k mRNA、IFN-α的表达变化及补肾解毒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PI3k、mTOR、p70S6k mRNA、α干扰素的表达变化及补肾解毒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健康产妇和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的pDCs,在第8天收集标本,上清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FN-α,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I3K、mTOR、p70S6K mRNA,比较两组pDCs中PI3K、mTOR、p70S6K mRNA及pDCs培养上清IFN-α水平。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pDCs培养至第8天时分为5组,分别以补肾药物血浆、解毒药物血浆、补肾解毒药物血浆、无药物血浆及与含药血浆同体积培养基干预,48h后收集标本,上清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FN-α,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I3K、mTOR、p70S6K mRNA,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IFN-α表达水平较正常产妇明显下降(p<0.05),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PI3K、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亦较正常产妇明显下降(p<0.05)。补肾解毒方能更好地提高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s PI3K、mTOR、p70S6K mRNA的表达水平(p<0.05),从而进一步促进IFN-α的分泌(p<0.05)。结论: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s PI3K、mTOR、p70S6K mRNA、IFN-α表达减少,pDCs功能受损,是HBV使机体的免疫应答减弱,从而导致HBV不能有效的被清除,造成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补肾解毒方能更好地提高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s PI3K、mTOR、p70S6K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IFN-α的分泌,能一定程度上恢复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协助抗病毒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孟根斯立木[6](2020)在《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ITGB4/FAK/p38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TFS)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抗肝纤维化蒙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FS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ml/kg CCl4灌胃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同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mg/kg、100mg/kg、50mg/kg的TFS灌胃治疗。实验进行十周后麻醉取材,收集血液和肝组织进行后续实验。1.检测血清ALT、AST、ALP含量;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肝系数。2.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学改变。3.用肝组织做转录组测序,结果用GO、KEGG等方法功能富集分析并筛选和肝纤维化相关的通路。4.体外培养HSC-T6细胞,绘制生长曲线,掌握其生长特点。5.用不同浓度的TFS分别干预HSC-T6细胞24h、48h、72h后用MTT法检测TFS对各组细胞的抑制情况并计算IC50,确定给药浓度及作用时间。6.提取各组肝组织及HSC-T6细胞RNA,用RT-q PCR方法检测α-SMA、CollagenⅠ、ITGB4、FAK、p38 m RNA表达量。7.提取各组肝组织及HSC-T6细胞蛋白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CollagenⅠ、ITGB4、p-FAK、p38、p-p38蛋白表达量。8.将HSC-T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FS高剂量组、TFS中剂量组、TFS低剂量组并分别用相应剂量TFS作用24h后用MTT法检测TFS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9.将HSC-T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FS高剂量组、TFS中剂量组、TFS低剂量组,分别用相应剂量TFS作用24h后用Annexin V-FITC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LT、AST、ALP、羟脯氨酸含量及肝系数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FS高、中、低剂量组ALT、AST、ALP、羟脯氨酸含量及肝系数显着下降(P<0.05)。2.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有纤维样病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和模型组比较,TFS高、中、低剂量组纤维样病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3.GO、KEGG富集结果显示,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TGB4/FAK/p38信号通路上调,经TFS治疗后下调。4.HSC-T6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第2到5天为HSC-T6细胞对数生长期。5.用不同浓度的TFS干预HSC-T6细胞24、48、72后发现同一时间不同浓度TFS对HSC-T6细胞的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升高(P<0.05),不同时间,同一浓度TFS对HSC-T6细胞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无变化(P<0.05),IC50为25μg/ml,因此将给药浓度确定为12.5μg/ml、25μg/ml、37.5μg/ml,作用时间确定为24h。6.肝组织RT-q PCR结果显示,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CollagenⅠ、ITGB4、p38 m RNA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和模型组比较TFS各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ITGB4,p38 m 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FAK m RNA表达量各组无差异。HSC-T6细胞RT-q PCR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TFS各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ITGB4、FAK、p38 m RNA表达均下降(P<0.05)。7.肝组织WB结果显示,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CollagenⅠ、ITGB4、p-FAK、p38、p-p38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和模型组比较,TFS各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ITGB4、p-FAK、p38、p-p38蛋白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HSC-T6细胞WB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较,TFS各剂量组α-SMA、CollagenⅠ、ITGB4、p-FAK、p38、p-p38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5)。8.MTT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较,TFS各剂量组对HSC-T6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9.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TFS各剂量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1.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2.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抑制HSC-T6细胞活化、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3.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的抑制HSC-T6细胞活化、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TGB4/FAK/p38通路实现的。

王春晴[7](2020)在《长非编码RNA HULC通过LDHA和PKM2促进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lnc RNA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托普霉素(tobramycin)亲和纯化的方法结合定量质谱分析的检测方法,以高效筛选细胞内的lnc RNA相互作用蛋白。我们利用该方法发现140个潜在的lnc RNA HULC(highly-upregulated in liver cancer)相互作用蛋白,并构建了HULC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这些相互作用蛋白根据生物功能可以分为7群,包括代谢、细胞黏附、病毒应答、RNA进程、囊泡运输、转录调控和DNA修复,揭示了HULC在不同生物进程中的潜在作用。质谱结果显示HULC可能与一些糖酵解通路的酶有相互作用,包括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这提示我们HULC可能参与调控糖代谢。LDHA和PKM2在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利用体外RNA pull-down、RNA免疫共沉淀(RIP)、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等方法验证HULC与LDHA、PKM2有直接的结合,并利用Biacore系统测定HULC与LDHA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2.898×10-8 M,HULC与PKM2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2.045×10-7 M。同时我们还发现HULC影响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的酶活性,并且LDHA和PKM2的磷酸化水平与细胞中HULC表达量有关。进一步阐释HULC调控LDHA和PKM2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型(FGFR1)影响LDHA、PKM2的磷酸化,RIP结果显示FGFR1与HULC结合,并且FGFR1抑制剂PD166866能抑制HULC过表达引起的LDHA和PKM2的磷酸化水平的升高。通过体外纯化的RNA pull-down、his-tag pull-down、RNA FISH结合免疫荧光、膜蛋白提取等方法分析FGFR1、HULC、LDHA和PKM2的膜定位,发现HULC可能作为一个衔接分子,促进FGFR1与LDHA、PKM2的结合,进而使FGFR1作用的LDHA和PKM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生化实验结果显示HULC影响肝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氧消耗率(OCR)、胞外酸化率(ECAR)、Acetyl-Co A的浓度等,说明HULC调控肝癌细胞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进程。在细胞水平我们通过CCK-8、生长曲线实验研究HULC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我们分别利用糖酵解抑制剂2-DG和ATP合成酶抑制剂oligomycin干扰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能量代谢状态,并对比HULC不同表达量的细胞增殖情况,从而研究HULC如何通过糖酵解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实验结果显示2-DG和oligomycin均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但HULC表达量高的细胞对糖酵解抑制剂2-DG更敏感,而HULC表达量低的细胞对ATP合成酶抑制剂oligomycin更敏感,说明HULC可能通过平衡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水平来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小鼠实验显示HULC过表达促进体内肝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乳酸的生成。综上所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研究细胞内lnc RNA相互作用蛋白的简便方法,并阐述了HULC通过调控糖酵解关键酶活性、肿瘤细胞糖酵解水平,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邹仁超[8](2020)在《circRNA-SIRT1促进人肝细胞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肝细胞肝癌是肝癌中最主要的分型,而肝癌最重要的相关因素即为慢性感染乙肝和丙肝。2011年肝癌成为我国第四大最常见癌症和第二大癌症死因,2014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364800例,肝癌死亡约318800例,中国人口约占世界的19%,但新发肝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却占了 50%以上。肝癌的治疗的方法临床上常采用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有研究表明肝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与手术治疗的时机有关,早期的干预对患者有益。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并且缺乏早期的诊断指标,所以导致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且伴有肿瘤的远处转移,此时的患者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一项以生存时间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表明,中国肝癌患者的年龄标准化五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2.1%,这个存活率普遍很低的重大健康问题,不仅中国如此,全球范围内也急需解决。再者,手术治疗也可能复发。所以目前对于防治肝癌来说,发现灵敏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靶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肝细胞癌和癌旁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然后生信筛选确定靶标circRNA分子,定量检测并比较靶标circRNA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的RNA表达水平,进行组织、细胞、分子和动物四个维度的实验验证,寻找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对HCC的诊断价值,探索其影响肝癌转移涉及的相关机制。[方 法]1.临床资料部分:收集了 3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并通过生信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GO和KEGG富集,最终选定circ-SIRT1,并选用19对肝癌和癌旁组织进行qPCR验证,再使用71对肝癌和癌旁组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验证,得到的荧光信号信息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体外实验部分:①首先通过qPCR进行肝及肝癌细胞定量。circ-SIRT1连接到pcDNA3.1(+)-circ-SIRT1,并转染HCC细胞株HepG2;并合成si-circ-SIRT1进行细胞Huh7细胞转染,转染后进行qPCR验证转染效率。②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凋亡和周期情况,划痕及不加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加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以及使用Westernblot实验研究circ-SIRT1过表达/敲低对HCC细胞E-cadherin、Fibronectin、a-SMA、Snail1、FAK、Src、Tks5、Girdin 蛋白的影响。③通过核质分离明确circ-SIRT1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进而结合targetscan、miRanda和RNAhybrid三个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circ-SIRT1的靶miRNA以及ceRNA,并用FISH验证circ-SIRT1与SIRT1的细胞共定位情况,并重组了野生型的LUC-circ-SIRT1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miR-132/miR-212 与 circ-SIRT1 和 SIRT1 作用情况。明确 circ-SIRT1 表达下调时miRNA下游SIRT1表达的变化,同时敲低SIRT1来研究其对circ-SIRT1表达的影响。④敲低circ-SIRT1后ChIP实验验证SOX2启动子H3K4Me3和H3K27Me3情况,明确DNMT3A的改变,以及同时敲低circ-SIRT1和DNMT3A后对SOX2表达的影响。随后进行了敲低circ-SIRT1后的Co-IP研究,明确circ-SIRT1对SIRT1与SOX2结合的影响。在回复实验中研究了双操作circ-SIRT1和 SOX2 对侵袭和 E-cadherin、Fibronectin、a-SMA、Snail1、FAK、Src、Tks5、Girdin蛋白的影响。⑤对上游机制的探索中,我们对TGFβ1和circ-SIRT1进行双操作,观察对侵袭和Tks5、Girdin的影响。3.体内实验部分:在裸鼠上建立皮下瘤模型,对肿瘤的生长及体积进行记录,并检测肿瘤中的circ-SIRT1的表达情况以及验证体内实验的机制,探究circ-SIRT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 果]1.测序得到的2874个circRNA中,有148个circRNA在肿瘤中显着高表达,180个circRNA在肿瘤中显着低表达,肿瘤特异的差异circRNA有1269个,癌旁特异的差异circRNA有860个,肿瘤和癌旁共有的差异circRNA有745个。2.HCC组织中circ-SIRT1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65和SOX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circ-SIRT1的表达与患者的侵袭相关。3.HEP3B2.1-7,HepG2,Huh-7、SK-Hep1 的 circ-SIRT1 表达水平基本大于HL-7702、HepaRG 细胞中的表达(p<0.05)。4.Huh-7和HepG2细胞中分别敲低和过表达circ-SIRT1后体系建立成功,并且敲低circ-SIRT1后SIRT1、miR-132/miR-212发生同样的改变。5.circ-SIRT1表达上调后,进行细胞体外实验,HCC细胞的周期进展、增殖、上皮间质转换、侵袭和迁移情况得到提升,并抑制细胞的凋亡,然而敲低circ-SIRT1后得到相反的结果。6.通过生物信息学的预测了潜在的circ-SIRT1的靶点,选择了miR-132/miR-212作为其能吸附的分子,敲低circ-SIRT1后,Huh7的SIRT1表达下降,敲低 SIRT1 可使得 circ-SIRT1 下调。miR-132/miR-212 与 circ-SIRT1 及SIRT1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得到了结合的证据。敲低circ-SIRT1能抑制SOX2的表达,并且减少SIRT1与SOX2的结合。7.在Huh7细胞株中敲低circ-SIRT1后,发现SOX2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生改变,H3K4Me3降低而H3K27Me3升高,并明确敲低circ-SIRT1后DNMT3A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在Huh7细胞株中共转染circ-SIRT1和DNMT3A的敲低质粒可以部分逆转SOX2的表达。8.共转染circ-SIRT1敲低质粒和SOX2过表达质粒对HCC细胞侵袭和E-cadherin、Fibronectin、a-SMA、Snail1、FAK、Src、Tks5、Girdin 蛋白具有部分逆转作用。9.裸鼠皮下瘤模型结果表明,敲低circ-SIRT1能抑制肿瘤生长。[结 论]circ-SIRT1在肝癌组织中相对癌旁组织高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转移特征相关,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吸附miR-132/miR-212后促进SIRT1的表达,从而降低DNMT3A蛋白水平,使得SOX2启动子的H3K4Me3升高降低而H3K27Me3降低,进而促进SOX2表达,达到促进肝癌侵袭性伪足功能,最终调控肝癌侵袭和转移。

陈洁[9](2020)在《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血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serum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sCD36)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严重程度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连续随机招募志愿者进行调查,根据磁共振成像评估的质子密度脂肪含量(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将志愿者分为对照组与NAFLD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入组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样本,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sCD36,并对NAFL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资料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程度NAFLD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共有130例受试者入组,其中对照组35例,NAFLD轻度组48例、NAFLD中度组25例、NAFLD重度组22例。①性别与年龄:NAFLD轻、中、重组男女性别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度组年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重度组(P<0.01)。②腰围、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NAFLD轻、中、重组腰围、BMI、腰臀比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中、重度组腰围显着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腰臀比异常率显着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BMI显着高于轻度组(P<0.01)。③生化指标:NAFLD轻、中、重组ALT、AST、TG、UA、GLU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ALT、AST水平显着高于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LDL-C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UA水平显着高于轻度组(P<0.01);NAFLD轻、中、重组ALT、TG异常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ALT异常率显着高于轻、中度组(P<0.01),重度组AST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U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5),各组TC、GLU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NAFLD不同中医证型的比较:NAFLD患者共95例,其中湿热蕴结证组45例、痰瘀互结证组18例、痰浊内阻证组16例、肝郁脾虚证组16例。①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依次是大便黏腻、口臭、口干、急躁易怒、眼干涩、腰膝酸软、尿黄、口苦、汗出、乏力。②年龄,性别:痰瘀互结证组年龄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湿热蕴结证组男女性别构成与痰瘀互结证组(35/10 vs 7/11)比较有显着差异(χ2=8.75,P=0.003)。③腰围、腰臀比、BMI:肝郁脾虚证组腰围、BMI低于其他证型组(P<0.05),痰浊内阻证组腰围、BMI显着高于湿热蕴结证组(P<0.05)。④NAFLD各中医证型组的肝功能、血脂、尿酸、血糖水平及其异常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炎症因子及sCD36与NAFLD各临床指标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共检测血清标本88例,其中对照组26例,NAFLD组62例。①NAFLD热证组IL-1β水平高于NAFLD非热证组(P<0.05)。②sCD36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NAFLD肝脂肪变程度与腹型肥胖、BMI、肝功能异常及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2、湿热蕴结证为NAFLD最常见主要证型,热证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因子IL-1β可能是中医热证形成的物质基础。

朱丹[10](2019)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迄今西医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亦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相比之下,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防治脂肪性肝病不良反应少,显示了较大的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性肝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各学会对脂肪性肝病认识也基本达成了一致,制定了相关的中医药诊疗指南和规范,供临床参考。但这些意见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发挥,需要在临床上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另一方面,名老中医作为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主力军。因此,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及丰富诊疗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研究目的本论文是在“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项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在学习古代文献及现代中西医对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的同时,基于当代一百余位名老中医辨治脂肪性肝病的文献、临证医案以及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特色和临证医案分析,系统总结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共性经验总结和个性经验分析。并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探索,以提高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水平。3.研究方法(1)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认识;结合有关文献及古籍从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上对脂肪性肝病进行论述。(2)对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和493例患者共1469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挖掘方法,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经验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认识、证候特征、方药规律等。(3)对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和340例患者628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辨治特色和辨证用药规律。(4)探索将知识图谱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的研究之中,并结合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进行了构建探索,以便更好的传承中医药经验,提升中医药临床水平。4.研究结果4.1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病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文献资料中所论述的中医病名有25种之多,其中列入前5种的分别是“胁痛”、“积聚”、“痰证”、“肝癖”、“积证”,以“胁痛”为最多。但“胁痛”及“痰证”、“积聚”、“积证”都属于一类代表广泛的疾病,特异性太差,以其命名不合适。而其中以“肝癖”特异性较强,但认知度不够高,说明就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而言,尚缺乏共识。(2)病因病机:病因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大量饮酒、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为主要病因。病机方面,以脾虚失运、肝失疏泄、痰癖互结、肝郁脾虚、血瘀为主。(3)证候特征:文献中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证候很多,常见的证候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脾虚失运、肝脾不调等。(4)治法:健脾、活血、疏肝、化痰、理气、清利湿热、祛湿、化湿、化浊、益气为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其中健脾使用的频率最高。在临床应用中,名老中医常多种治法合并使用。如两种治法并用的健脾与疏肝,健脾与活血,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等;三种治法合用的健脾、疏肝、活血,健脾、化痰、活血等;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健脾、疏肝、化痰、活血。说明上述治法针对主要病机,可以起到综合辨证而施治的目的。(5)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55种,其中自拟方102种,时方及经方53种,使用方剂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这些自拟方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其基本病机、个体经验及相关方剂加减组合而成。除自拟方之外,常用成方有二陈汤、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一贯煎、茵陈蒿汤、四逆散、小柴胡汤、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复元活血汤等,反映了健脾、疏肝、化痰、活血的基本治法。(6)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208种中药,1674药次。常用中药有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麸炒白术、炒山楂、生山楂、陈皮、白芍、郁金、法半夏、茵陈、赤芍、黄芪、当归、醋莪术、虎杖等。药物的使用种类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活血化瘀、消食及清热类。从用药规律上反映了脂肪性肝病脾虚为本运化失调的病机特点。(7)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生山楂、炒山楂、白芍、陈皮、郁金、法半夏、茵陈、黄苗、赤芍、当归、醋莪术、虎杖、荷叶、麸炒枳壳、制何首乌、麸炒苍术、麸炒枳实、甘草、川芎、姜厚朴、党参、海藻、木香。这些药物根据证候的不同,组成核心处方,其功效为祛湿活血、健脾疏肝、消积化痰、清利湿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病机及病机的复杂性,治疗上不能单用健脾疏肝等方面的药物。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整个病证情况,注意运用祛湿活血、化痰消积、清利湿热等相关治法。4.2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493例1469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以乏力、右胁肋胀痛不适、大便溏、口苦、口干、腹胀、纳呆、小便黄、眠差、头晕等常见。舌象以苔白、舌红、苔黄、舌暗、舌尖红、舌暗红、苔腻、舌淡暗、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较为常见。脉象以弦、细、沉、滑以及由此组成的复合脉象常见。(2)证候特征:常见中医证候有痰瘀互结、肝络不和、热毒内蕴、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浊内蕴、肝胆湿热等。(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病名共64种,排在前五位的为:肝痞、胁痛、眩晕、肝着、肝癖,由于“痞”和“癖”经常互用,所以“肝痞”和“肝癖”可以一道统计,达322诊次,占全部病名记录诊次(977次)的33%,而胁痛和眩晕包含的病种比较多,缺乏特异性,很难作为病名来考虑。“肝着”是传统病名,作为五脏之积“肝积”的病名,要从病名上全盘考虑。从以上分析,说明对脂肪性肝病的病名尚缺乏统一认识,但多数医生考虑以“肝癖”或“肝痞”较为适宜,“肝着”亦在考虑范围,而其他病名认可较少。所以脂肪性肝病的病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4)兼夹西医疾病:“原始医案”所涉及到的西医疾病达174种,分布非常广泛,但从总体来看,主要的兼夹病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排在前10位的兼夹西医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息肉、肝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肝囊肿、高尿酸血症。(5)治法:常用治法有活血、疏肝、化痰、健脾、清热、解毒、化浊、清利湿热、理气、化湿等。由于脂肪性肝病病机证候相互兼夹,治法也应是多法同用。两种治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疏肝与化痰、清热与活血、清热与解毒。三种治法中常以疏肝、化痰、活血,解毒、活血、清热,化痰、活血、清热,化痰、解毒、活血,化痰、解毒、清热相合而用。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解毒、化痰、活血、清热,其次为解毒、疏肝、活血、清热。(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82种,其中自拟方107种,时方及经方75种。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种方剂依次为:逍遥散、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二陈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天麻钩藤饮、四逆散。(7)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456种中药,19106药次。常用中药有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等。中药的使用类别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利水渗湿类和清热类,其次是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消食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微寒、平、温、寒、微温。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用药特点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8)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炒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垂盆草、生山楂、黄芪、虎杖、海藻、连翘、六月雪。4.3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通过对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340例628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乏力、大便溏、眠差、口干、嗳气、胃脘胀满、口苦、右胁肋痛不适、腹胀、反酸等常见。其中以乏力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脾在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舌象以苔暗红、舌淡暗、苔黄腻出现的频率最高。脉象以弦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脉弦细。(2)证候特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脾虚失运、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痰浊内蕴、浊邪内滞、浊邪瘀滞、肝血亏虚等。其中肝脾不调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证候。常见相兼中医证候为肝脾不调与湿浊内停,肝脾不调与痰浊内蕴,肝脾不调与浊邪内滞,肝脾不调与浊邪瘀滞,肝脾不调与湿热蕴结。反映了导师对脂肪性肝病基本病机的认识,强调肝脾不调是其基本病机。(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疾病共19种,导师认为将脂肪性肝病命名为“肝癖”能反映该病的特点,较为贴切。(4)兼夹西医疾病:所涉及到的兼夹西医疾病共116种,排在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慢性胃炎、高血压、肝囊肿、肝功能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胆囊息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胃息肉。分析结果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结果大致一致。(5)治法:常用治法有健脾、调和肝脾、化浊、化湿、疏肝、清利湿热、活血、理气、化痰等。两种治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化浊与健脾、化浊与调和肝脾、健脾与疏肝、活血与化浊。三种治法中化浊、调和肝脾、活血,化浊、疏肝、健脾,化浊、健脾、活血等常相合而用。(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27种,临床选方时以自拟方为主,这与脂肪性肝病病机复杂多样,涉及多脏腑,且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有关。故选方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中方剂依次为:四君子汤、逍遥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柴胡疏肝散、二陈汤、温胆汤、香连丸、四逆散。(7)用药特点: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共使用了 312种中药,10767药次。常用中药有茯苓、麸炒白术、丹参、甘草、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陈皮、夏枯草、姜厚朴、厚朴花、党参、醋鸡内金。中药类别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温、平、微寒、寒、微温等。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脾经、肝经、肺经、胃经等。(8)核心处方:茯苓、麸炒白术、丹参、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炙甘草等。4.4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分析共性规律的研究,选取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文献及医案资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探求其共性经验和规律。这些名老中医,无论从所处地域、专业水平、时间跨度和提供的资料,虽不能全面代表各方面的学术和经验,但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诊疗经验,所以得出的证治规律可以供我们来学习提高。在此基础上,选取医案数据库中医案数最多的三位名老中医就治法、选方、中药进行个性经验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名老中医对脂肪性肝病的病机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其发病病位在肝,与肝、脾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但侧重点不同,或侧重于本虚,或侧重于邪实,也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就治法而言,侧重于本虚者,常用健脾、疏肝的方法。侧重于邪实者,常用活血、化痰、清利湿热等方法。方剂而言,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用药而言,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当然也囊括了个人用药习惯的特殊性。因此,对名老中医个性化经验的分析挖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诊疗特色并发现总结其共性经验,让名老中医经验得到不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并能开拓临床思路,为中医理论注入鲜活的新鲜血液。4.5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本部分利用图形数据库中的Neo4j作为存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的数据库,探索构建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知识图谱,并以名老中医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展示。从有关图谱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对病因、病证、治法、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理论探析,对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增添了新的方法,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但知识图谱的方法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增加其可视性、重要性及达到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

二、珠子肝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与病理学观察(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子肝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与病理学观察(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真实世界研究的认识
        1.1 真实世界研究概念
        1.2 真实世界研究特点
        1.3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区别
        1.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治疗概况
        2.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概况
        2.3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概况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趋势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观察时间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类型及分组
        2.1.1 研究类型
        2.1.2 分组依据
        2.2 治疗方式
        2.2.1 抗病毒治疗
        2.2.2 中医药治疗
        2.3 病例资料收集
        2.3.1 患者一般资料
        2.3.2 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
        2.3.3 药物治疗资料
        2.4 随访形式
        2.4.1 疗效观察指标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
        3.3 研究对象的中医药使用情况
        3.4 肝硬化、肝癌发生情况
        3.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分析
        3.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析
        3.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3.8 病毒学检测情况
        3.9 血清lgHBV DNA(IU/ml)水平比较
        3.10 血清ALT、AST、GGT、TBIL、DBIL、AFP水平比较
讨论
    1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结果讨论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1.2 中西医干预下病毒学应答、突破发生率差异不显着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HBV DNA阴转率较西药组不显着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指标及AFP较西药组不显着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多因素分析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
        2.1 HBV持续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2.2 HBsAg定量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2.3 肝功能指标及AFP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认识
    2 证候分型认识
    3 治则治法认识
    4 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的认识
        4.1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常用中药汤剂、单味中药及中成药
        4.2 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特色的中医药外治法提供治疗新选择
    5 中医药优势、困境与出路
    参考文献
致谢

(2)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肝细胞癌的诊治
    1.2 ATM抑制剂
        1.2.1 KU-55933
        1.2.2 KU-60019
        1.2.3 KU-59043
        1.2.4 CP-466722
        1.2.5 AZ31 和AZ32
        1.2.6 AZD0156
        1.2.7 AZD1390
    1.3 硫化铜纳米药物在癌症的应用
        1.3.1 硫化铜纳米药物
        1.3.2 硫化铜纳米药物与癌症诊断
        1.3.3 硫化铜纳米药物与癌症治疗
    1.4 纳米医学在肝癌的发展与展望
        1.4.1 基于纳米药物的肝癌监测
        1.4.2 基于纳米技术的肝癌诊断
        1.4.3 基于纳米医学的肝癌治疗
        1.4.4 展望
    1.5 实验设计
第2章 CuS-ATMi@TGF-β的合成制备和理化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CuS NPs的合成
        2.3.2 CuS-ATMi NPs的合成
        2.3.3 CuS-ATMi@TGF-βNPs的合成
        2.3.4 CuS-ATMi@TGF-β的理化性质表征
        2.3.5 CuS-ATMi@TGF-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测试
        2.3.6 CuS-ATMi@TGF-β的生物功能表征
        2.3.7 CuS-ATMi的载药能力测试
        2.3.8 CuS-ATMi@TGF-β的光热性质表征
        2.3.9 CuS-ATMi@TGF-β的药物释放测试
    2.4 实验结果
        2.4.1 CuS-ATMi@TGF-β的合成制备
        2.4.2 CuS-ATMi@TGF-β的理化性质表征
        2.4.3 CuS-ATMi@TGF-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2.4.4 CuS-ATMi@TGF-β的生物功能表征
        2.4.5 CuS-ATMi的载药能力
        2.4.6 CuS NPs的光热转换能力
        2.4.7 CuS-ATMi@TGF-β的光热稳定性
        2.4.8 CuS-ATMi@TGF-β的光热转换效率
        2.4.9 CuS-ATMi@TGF-β的药物释放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CuS-ATMi@TGF-β的体外细胞实验的治疗效果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细胞系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细胞摄取实验
        3.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量铜离子浓度
        3.3.4 细胞活力测定
        3.3.5 LIVE/DEAD细胞染色
        3.3.6 克隆形成测定
        3.3.7 细胞迁移测定
        3.3.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3.3.9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CuS-ATMi@TGF-β的靶向性
        3.4.2 CuS-ATMi@TGF-β的细胞毒性
        3.4.3 CuS-ATMi@TGF-β的细胞杀伤能力
        3.4.4 CuS-ATMi@TGF-β的协同细胞杀伤
        3.4.5 CuS-ATMi@TGF-β低温光热治疗的分子机制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CuS-ATMi@TGF-β的体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4.3.2 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抗肿瘤疗效评价
        4.3.3 组织病理学检测
        4.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3.5 流式细胞术分析
        4.3.6 生物分布
        4.3.7 生物安全性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肿瘤抑制实验
        4.4.2 主要器官病理改变
        4.4.3 光热成像
        4.4.4 生物安全性
        4.4.5 免疫治疗效果
        4.4.6 免疫组化染色
        4.4.7 体内分布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MRI偏置场校正的容积成像评估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基于MRI偏置场校正的容积成像评估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应用B1场校正的VFA T1 mapping测量正常人肝脏T1弛豫时间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TACE影像学疗效评估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English Paper 1
English paper 2

(4)药物性淤胆型肝炎激素应用时机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2 药物性病的分类
    1.3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策略
        1.3.1 总体判断法
        1.3.2 专家观点法
        1.3.3 实验室诊断
        1.3.4 影像学诊断
        1.3.5 病理学诊断
    1.4 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技术路线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纳入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
    3.3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生化指标观察
    3.4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3.5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6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4 讨论
5 结果
6 结论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综述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1. GCs在治疗肝衰竭中的机制
    2. GCs在治疗肝衰竭方面时机的掌握情况
    3. GCs应用剂量与肝衰竭
    4. 不同病因造成的肝衰竭与GCs
    5. GCs在应用期间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1 个人简历
    10.2 发表论文
11 致谢

(5)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PI3k、mTOR、p70S6k mRNA、IFN-α的表达变化及补肾解毒法对其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资料与研究方案
    1 实验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实验动物与方药
        1.4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2 实验方案
        2.1 药物血浆及空白血浆制备
        2.2 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cytes,CBMC)
        2.3 CBMC培养
        2.4 pDCs鉴定
        2.5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FN-α
        2.6 Real-time PCR检测PI3K、MTOR、P70S6K
        2.7 含药血浆干预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pDCs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
    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3 pDCs培养上清INF-α水平检测
    4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PI3K、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
    5 补肾解毒法对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 DCs PI3K、mTOR、p70S6K mRNA及培养上清IFN-α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祖国医学有关“CHB”的认识
        1.1 病名和病因病机
        1.2 中医药对CHB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CHB的认识
        2.1 概念及其诊断标准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西医的干预方式
    3.本实验结果简要分析及探讨
    4.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ITGB4/FAK/p38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试剂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肝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蒙医药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长非编码RNA HULC通过LDHA和PKM2促进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HULC-J6f1 RNA的构建和验证
    1.1 对象和方法
        1.1.1 试剂及仪器
        1.1.2 体外转录生成带J6f1适配子的lncRNA HULC(lncRNA HULC-J6f1)
        1.1.3 Lnc RNA HULC-J6f1与tobramycin包被的NHS-活化的琼脂珠结合率测定
        1.1.4 HULC-J6f1质粒转染HepG2细胞并验证
        1.1.5 CCK-8实验
        1.1.6 RNA-FISH实验
    1.2 结果
        1.2.1 Lnc RNA HULC-J6f1特异性结合tobramycin
        1.2.2 J6f1适配子不影响lnc RNA HULC的生物功能
    1.3 讨论
    1.4 小结
二、Lnc RNA-HULC相互作用蛋白网络的构建
    2.1 对象和方法
        2.1.1 试剂及仪器
        2.1.2 质粒转染
        2.1.3 SILAC MEM培养基培养
        2.1.4 细胞裂解液与tobramycin包被的NHS-活化的琼脂珠结合
        2.1.5 质谱前样本的制备
        2.1.6 质谱检测及数据分析
        2.1.7 RIP实验
    2.2 结果
        2.2.1 Tobramycin亲和纯化质谱分析
        2.2.2 HULC相互作用蛋白网络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功能
    2.3 讨论
    2.4 小结
三、HULC与LDHA相互作用及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试剂及仪器
        3.1.2 RIP实验
        3.1.3 体外转录和RNA pull-down实验
        3.1.4 RNA-FISH结合免疫荧光实验
        3.1.5 His-tag pull-down实验
        3.1.6 EMSA
        3.1.7 平衡解离常数测定
        3.1.8 乳酸脱氢酶酶活性检测
        3.1.9 Western检测LDHA磷酸化变化
    3.2 结果
        3.2.1 HULC与LDHA存在相互作用
        3.2.2 HULC直接结合LDHA
        3.2.3 HULC过表达使乳酸脱氢酶酶活性增强
        3.2.4 HULC过表达使LDHA磷酸化水平升高
    3.3 讨论
    3.4 小结
四、HULC与PKM2相互作用及影响
    4.1 对象和方法
        4.1.1 试剂及仪器
        4.1.2 体外转录和RNA pull-down实验
        4.1.3 RNA-FISH结合免疫荧光实验
        4.1.4 RIP实验
        4.1.5 His-tag pull-down实验
        4.1.6 EMSA
        4.1.7 平衡解离常数测定
        4.1.8 丙酮酸激酶的酶活性检测
        4.1.9 Western检测PKM2 磷酸化的变化
    4.2 结果
        4.2.1 HULC与PKM2有相互作用
        4.2.2 HULC直接结合PKM2
        4.2.3 HULC过表达使丙酮酸激酶的酶活性降低
        4.2.4 HULC过表达使PKM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
    4.3 讨论
    4.4 小结
五、HULC调控LDHA和PKM2的分子机制
    5.1 对象和方法
        5.1.1 试剂及仪器
        5.1.2 FGFR1 RIP实验
        5.1.3 PD166866处理分析LDHA、PKM2磷酸化变化
        5.1.4 体外RNA pull-down实验
        5.1.5 体外his-tag pull-down实验
        5.1.6 FGFR1与HULC、LDHA、PKM2共定位实验
        5.1.7 细胞质膜分离
    5.2 结果
        5.2.1 HULC促进FGFR1对LDHA和PKM2的磷酸化作用
        5.2.2 HULC增强FGFR1与LDHA、PKM2的相互作用
        5.2.3 FGF刺激后,FGFR1与LDHA/PKM2/HULC在细胞膜上有共定位
    5.3 讨论
    5.4 小结
六、HULC对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
    6.1 对象和方法
        6.1.1 试剂及仪器
        6.1.2 葡萄糖摄取实验
        6.1.3 乳酸生成实验
        6.1.4 Seahorse XF24糖酵解压力测试及基础耗氧量测定
        6.1.5 Acetyl-CoA检测
    6.2 结果
        6.2.1 HULC调控肝癌细胞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水平
        6.2.2 HULC促进肝癌细胞的糖酵解进程
        6.2.3 HULC抑制肝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进程
    6.3 讨论
    6.4 小结
七、HUL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7.1 对象和方法
        7.1.1 试剂及仪器
        7.1.2 CCK-8实验
        7.1.3 生长曲线
        7.1.4 2-DG和oligomycin处理
        7.1.5 小鼠皮下成瘤模型
        7.1.6 小鼠皮下瘤组织中的乳酸生成量检测
    7.2 结果
        7.2.1 HULC过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7.2.2 HULC表达量高的细胞对糖酵解抑制剂2-DG更敏感
        7.2.3 HULC过表达促进体内肝癌细胞生长并促进乳酸生成
    7.3 讨论
    7.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 HULC及肿瘤糖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circRNA-SIRT1促进人肝细胞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癌和癌旁差异circRNA列表
综述 肝细胞肝癌环状RNA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样本采集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临床表型资料采集表》
个人简历

(10)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脂肪性肝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证治规律
    4.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5.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姚乃礼教授对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及辨治经验
    1. 病名研究
    2. 病因病机认识
    3. 重视气化理论在病机演变中的作用
    4. 重视肝脾关系
    5. 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 常用方药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研究
    1.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2.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
    3. 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经验总结及个性经验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研究
    1. 知识图谱概念和构建过程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3. 知识图谱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研究中的作用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总结
    1. 研究结果分析
    2. 创新点
    3. 问题及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珠子肝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与病理学观察(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张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载ATM抑制剂和TGF-β抗体的硫化铜纳米药物用于肝细胞癌的低温光热治疗[D]. 蔡宏桥.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MRI偏置场校正的容积成像评估浸润性肝癌TACE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D]. 刘翠红. 山东大学, 2021(11)
  • [4]药物性淤胆型肝炎激素应用时机的观察[D]. 党海燕. 郑州大学, 2020(02)
  • [5]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PI3k、mTOR、p70S6k mRNA、IFN-α的表达变化及补肾解毒法对其表达的影响[D]. 霍燚.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蒙古山萝卜花总黄酮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对ITGB4/FAK/p38通路的影响[D]. 孟根斯立木.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长非编码RNA HULC通过LDHA和PKM2促进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D]. 王春晴.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circRNA-SIRT1促进人肝细胞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D]. 邹仁超.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9]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D]. 陈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D]. 朱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标签:;  ;  ;  ;  ;  

竹子甘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学和病理学观察(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