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找谁去贷款?(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穆希琳[2](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姚雨露[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行秀山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银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发挥着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中国农业银行受历史传统因素影响,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拥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金融机构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1“十四五”新征程的开启,在这个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将农村闲散的资金进行集中运用,并通过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部署落实,满足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方面的需求。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与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业务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农业银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三农”业务发展策略进行深层次思考,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基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也是农业银行自身不断优化调整“三农”业务发展策略,形成可持续发展策略模式的有效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银行“三农”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重庆秀山支行(以下简称“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金融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本人工作实践,运用PEST、SWOT等分析工具,对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的现状、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秀山农行在坚持立足县域、分类指导、产品创新和商业运作的原则之上,深耕乡村市场、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加强“三农”渠道建设、健全风险管控机制、重视“三农”队伍建设的“三农”业务发展策略,并从资源倾斜保障、组织协调保障、改革赋能保障、外部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以期更好的促进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同时也为其他银行农村地区分支机构提供“三农”业务发展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于云智[4](2021)在《线上线下齐发力 夜校营销焕生机》文中指出诸城农商银行以农金夜校活动为抓手,通过明确宣传重点"备好课"、结合客户需求"巧授课"、搭建线上夜校"广获客",既推动普惠金融落地生根,又打开营销获客新局面近年来,山东诸城农商银行牢牢把握"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自2019年以来,深入社区、村庄全面开展农金夜校活动,在普及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政策的同时开创了营销拓展新局面,目前累计开办农金夜校650场次,惠及客户达到20万人次。截至2020年年末,诸城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83.3亿元,比2020年年初增加37亿元;贷款余额171.8亿元,比2020年年初增加32.4亿元,存贷款增长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经营管理工作在潍坊9家农商银行综合考评中位列第2名。
赵菁华[5](2020)在《借钱:一个村庄中的人情游戏》文中认为乡村作为最大程度体现并保存中国人“乡土性”的地方,是观察中国人传统行为逻辑的良好对象。而作为一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往活动,农村借贷行为往往更能够反映出乡村社会中人际往来关系及交往模式,因为人们人情往来的真正逻辑在涉及到金钱利益时会更加凸显。同时,代表着“现代”的市场化借贷的兴起既进一步暴露了传统的人际交往逻辑,又为人们改变以致逃脱这种逻辑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村民间的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手法,重点分析了借贷行为背后所反映的中国人的人情交往逻辑和市场化影响下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变化情况,并对以往乡村差序格局?人情面子理论等中国人行为方式模式等研究理论进行丰富与完善。在研究村民借贷行为的过程中,以借款原因?借款对象选择?借款金额大小?被借者内心活动、金钱利息回报以及市场化发展情况下乡村人际网络所受影响等六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村民们借贷行为的整体进行分析:第一,借款原因分为经济原因与人情原因两大类,其中经济原因包括大额贷款与小额零散佘贷,人情原因则分为自愿与非自愿。本文认为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村民们的借贷行为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情因素的影响。第二,村民们与借款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与陌生关系。老中青三代村民对借款对象有不同的选择,体现出市场化影响下“差序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与重组。第三,当面临借款请求时,被借者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借款者个人形象、借款目的、双方关系亲密程度、村中舆论等多方面因素,其最终决定往往受人情关系影响较大,但随市场化借贷平台的兴起,传统借贷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第四,被借者对于金钱利息、礼物利息、人情利息三种利息支付方式的期望往往折射出其与借款者之间的亲密程度,借款者的利息支付方式与被借者所期望的相差越大,越容易导致双方产生冲突。综上,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农村居民间存在的人情交往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刻意模糊了双方利益边界的人情逻辑。人情本身作为一种互动而产生的感情,其中不仅存在情感成分,利益成分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在不存在明确的人情互动标准的情况下,对金钱利益与其他后期可得利益之间的衡量成为了村民内心人际互动的准则。并且通过对比村中老中青不同年龄村民之间受现代化市场经济影响程度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人际交往侧重点不同,得出即使当服务?信息?金融等一系列社会资源实现市场化普及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不会就此消失,或许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简化现象,但不会继续演变为利益型的西方交往模式或者理性化的差序格局模式。
李鑫[6](2020)在《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指出旅游扶贫是实现我国扶贫攻坚目标的生力军,截止到2019年全国超过三成的贫困人口依靠旅游业实现了脱贫,其中上百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至旅游社区实现脱贫,但由于扶贫移民离开常住地,搬迁到一个全新的社区,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暂时实现脱贫,但其能否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可持续生计仍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在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脱贫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综述研究、结合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可持续分析框架以及实地调研情况设计针对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的生计评估体系与定量评价模型,对旅游扶贫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进行了评估,并获得以下成果。(1)立足于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的生计问题,选取合适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评价指标,设计出旅游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综合指标指数定量评模型。(2)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充分利用旅游社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实现生计重构,改善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首先扶贫移民生计资本水平提升,其综合评价值由搬迁前1.4759,增加到搬迁后的2.5721,增加幅度为1.0962。除自然资本外,其余四项资本均显着增加,但是移民所拥有的生计资本量和理想的生计资本模型仍有差距,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其生计资本的结构,提升整体水平。其次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策略趋于多样化,移民的职业由传统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变,劳动力逐渐流向第二、三产业。最后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结果值得肯定,移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得到了明显提高,96.3%的扶贫移民依托旅游社区实现了脱贫,其中超过60%的扶贫移民正在迈上致富路。(3)从目前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的生计状况来看,其可持续生计还存在自然资本条件有限、人力资本薄弱,物质资本要素不足、金融资本存量不足、社会资本欠缺、职业稳定性差、收入不理想、生计策略的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安置区产业支撑力不足、政府就业保障措施存在缺陷、旅游产业特性的影响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生计策略选择、原有生计观念及方式的束缚、移民自我发展意识不足、移民存在信息化贫困。(4)针对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生计存在的问题,应当充分依托当地旅游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保护安置社区的生态环境以改善自然资本条件;加强政府物质帮扶、完善安置社区的公共设施以积累物质资本总量;增强移民身体素质、提升文化素质、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增加收入的稳定性、改善融资环境以增加金融资本存量;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优化社会关系网络以维护社会资本;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针对移民就业问题制定保障措施以保障移民生计策略的多样化和生计的稳定性。
罗尔豪[7](2019)在《更田的黑名单》文中认为1张疙瘩从银行出来,更田急急迎上去,说,咋样?张疙瘩闷一阵,才说,人家不同意。更田说,为啥不同意,这本来就不是我贷的款,他们为啥不同意!张疙瘩说,我也是这样跟他们说,可人家就是不同意。更田有些怀疑地看着张疙瘩,那目光就像要钻进张疙瘩脑子里,看他是不是在扯谎。张疙瘩受不了这眼光,说,你不要这样看我,就像我是贼似的。更田没好气地说,你不就是贼吗,自己用了钱,
孙大鹏[8](2018)在《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2月5日,中央颁布了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第十九次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畅通高效,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其内在的动力源是什么,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形成及变迁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属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畴之内。畅通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因此,研究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与变迁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制度内涵,指出农产品营销变迁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变迁。首先,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三个层面梳理了有关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包括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变迁机理、路径和变迁趋势。其中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即为制度变迁之前的静态均衡;变迁机理方面重点论述了制度均衡从哪些方面被打破;变迁路径和趋势讨论的则是新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二,在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存的问题之后,本文遵从制度变迁的逻辑,借用并拓展了在营销渠道研究中广为运用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静态制度均衡。本文对其进行的主要创新是将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中所缺失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要素纳入,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经过实地调研并梳理了涉及农产品生产和营销过程的公共政策后,本文发现政府在监管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中不断地寻求降低政策成本,因而赋予了特定渠道主体由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渠道垄断力,进而引领营销渠道的变迁。同时,外部经济要素包括了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市场,对渠道内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有显着的影响力,而根据威廉姆森的经济化模型,营销渠道是朝着生产交易总成本最低进行变迁的。最后,本文将农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速水-拉坦模型进行改造,提出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需求-技术影响模型,阐明了当消费者需求要素发生改变,营销渠道中的生产和运销环节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投入,为避免技术投入带来的专用性资产套牢最终导致了营销渠道变迁。第三,本文结合辽宁省CT市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后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案例,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本文认为制度均衡要素发生改变意味着制度选择集和相对价格的改变,能够引发新的获利机会并带来制度变迁驱动力。其中CT市的胡萝卜营销渠道变迁属于诱致性变迁,这个过程培育的新兴渠道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外部性,搭便车行为会造成有效制度供给不足;CT市的地瓜产业则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其变迁速度更快,但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和科学知识的局限等问题使渠道变迁面临着政策非效率。本文认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应当由强制性制度变迁补充诱致性变迁的有效供给不足,即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协同的良性模式。最后,根据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本文认为未来的营销渠道会向着多元化、规模化、两极化的趋势发展。第四,本文结合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提出了完善渠道的四方面政策建议: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本文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投入,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营销人才,推出鼓励营销渠道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的各项政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将静态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加以运用并拓展,补充了内外政治要素、内外经济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对渠道变迁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的要素在前人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速水-拉坦的技术变迁模型为基础加以创新,构建了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和流通技术效率模型。最后,本文描述并分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两种路径,发现了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各自的特点,认为二者协同的变迁更有效率。
朱子静[9](2017)在《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阐述了近代中国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董时进如何与农民问题发生关联。近代中国农民面临人地关系的日趋紧张,贫穷落后问题突出;农民在政治上力量弱小,而晚清时出现的农会未能担负起维护其日常利益的实际代言人;不仅如此,生存环境的恶化,包括自然灾荒以及动荡不安的时局,都严重威胁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董时进作为“农之子”,一方面受到祖辈善于经营农业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天然地对农业发生兴趣,而近代中国农民面临的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力量的弱小,进而无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困境,势必会激起他的一系列思考。董时进初涉农民问题的时机,正是1920年代前后中国思想界展开的关于“工农立国”的辩论。作为“农国论”的主要辩手,董时进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指导其一生思想的“大农国”理论。毫无疑问,如何破解近代中国农民的贫穷是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无时无地”的思考、观察、体验,他认为“人多地少”是制约农民贫穷的主要瓶颈。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他在1934年至1937年年底,担负江西农业院政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发表关于江西地区农业政策的文章,试图唤起人们改变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救国的时代召唤下,董时进在家乡四川创办《现代农民》杂志,以刊物为阵地,将解决农民物质的匮乏,启发民治思想为宗旨,担负起培育现代农民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时期,董时进利用掌握的农业专家人脉资源,在《现代农民》杂志上刊发当时国内一流的农学家关于农业知识的文章,这些文章通常以“浅说”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便于农民的阅读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救国的特殊时代环境中,他注重采用通俗的语言,激发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为国家捐献财物,让农民意识到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启发农民救国的同时,董时进十分关注国家政策对农民权益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关于粮食价格问题,他竭力反对政府强制打压价格,认为政府的做法打击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而且在百物价格皆涨的时期,唯独打压粮价,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在这一时期,他继续完善了关于农业政策的思考,提出进取主义的新农业政策,打破粮食自给政策,主张农业应该担负起维护国家富强的重任。在注重探索农民经济贫困出路的同时,董时进不断认识到农民政治力量的弱小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甚至认为培养农民的政治参与比帮助解决农业问题更急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各种党派如雨后春笋,董时进认为组建政党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政党的形式培养农民的政治力的时机也已经到来。1947年5月中国农民党在上海宣告成立,选举董时进为党主席。中国农民党作为近代中国政党中的一个小党派,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强调农村和城市平衡发展,发出农村不是城市的刮金板的呼声,要求政府尊重农民土地所有权,这些充满理性的政纲内容虽然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与同时期各路学人只是从学术视野出发相比较,董时进显然在农民农村经济问题和农民政治权益的维护方面的思索和实践都更为深入。在规模和实力上,它自然无法与国民党和共产党相提并论,尽管如此,作为战后成立的一个主要以农业界人士领导的小型的政党,它的成立是董时进一生关于农民问题思考与实践的顶峰,也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实践上的有益探索。董时进在战后对土地问题的关注,集中在1947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间内,他坚守土地私有制度的主要思考依据是:地主的土地是否是不劳而获所得;佃农制度是否具有明显的劣势;土地是否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土地平均分配后生产是否一定能够提高。董时进的这些思考意见,遭到了同时代的人士的谴责和嘲讽,但这些谴责和嘲讽很难说是从科学角度给予这些问题有力的反驳。如同近代多数的知识分子一样,因为不能昧于自己的良心,他最后一次将自己对土地问题的思考意见上书毛泽东,却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本文的结论是:董时进农民思想的显着特征是将农业视为农民的职业,在这一基本认知前提下,借助进取主义农业政策和政党力量,继而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入手,积极培育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的转化,既强调农民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又强调国家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权利,这些前瞻性的思考是其他各派农民思想中并不多见的。其思想价值的特殊意义在于:他坚守“大农国”理论,抱定中国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不应以农民为牺牲品,而在其长期的与底层农民相处过程中,更进一步认识到农民要有出路,必须培养他们的政治力。
高名姿[10](2016)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缔约条件与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基于威廉姆森分析范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政府出台系列文件和法规,鼓励和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要的举措是推动各地试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然而,重庆、武汉、枣庄、新沂等较早试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地区纷纷出现借款人违约而抵押农地经营权难以处置的困境。在众多试点地区出现抵押农地难以处置困境的同时,宁夏同心县农地抵押贷款放贷规模持续增长、借款户违约后抵押农地经营权被成功处置。在金融实务中,合格的抵押物必须容易通过市场处置。农地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处置市场即农地流转市场,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特点是:没有流转农地的流转市场,即农地流转的二级市场尚未产生;农户自有农地的流转市场存在,但是参与流转的农户比例较低,且主要在村内流转。农地流转市场的特点决定了银行难以处置抵押农地。要让农地发挥抵押物功能,需要借助可以处置抵押农地的第三方组织。各试点地区有多种模式探索农地抵押贷款的实现方式,哪种模式真正实现了农地的抵押物作用?什么特征的第三方组织可以使农地发挥抵押物作用?对如上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有二个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陈述如下:研究内容一:农地抵押贷款运作模式分类和契约本质检验本文总结农地抵押贷款各试点地区运作模式,基于抵押权人身份和交易者产权性质,将农地抵押贷款运作模式分为四类:模式一的特征是,银行为抵押权人、无公有产权交易者参与;模式二的特征是,银行为抵押权人、有公有产权交易者参与;模式三的特征是,第三方组织为抵押权人、无公有产权交易者参与;模式四的特征是,第三方组织为抵押权人、有公有产权交易者参与。江苏各试点地区主要采用模式一运作,本文以江苏发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最多的S县为例,以其全部313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契约内容为分析对象,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借款人贷款金额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贷款额度与担保情况显着相关,且小额贷款的主要契约内容与信用贷款无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在银行难以处置抵押农地的背景下,政策鼓励导致银行将其他贷款伪装成农地抵押贷款,农地没有发挥抵押物作用。采用模式二的试点地区较多,本文选择试点早、初期以模式一探索、后期用模式二探索、且有违约案例出现的山东枣庄市为样本,用其2008-2015年的农地抵押贷款数据和违约案例,比较分析了其契约本质。发现:14笔违约贷款无一笔成功处置了抵押农地;公有产权交易者提供担保后,违约率逐年上升。典型案例分析显示:公有产权交易者的担保可能诱发了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借款人违约后,抵押农地无一被处置的结果证明农地没有发挥抵押物作用。宁夏同心县是唯一采用模式三的地区,本文用来自宁夏同心县的农地抵押贷款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了其契约本质。处理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第三方组织(土地合作社)的担保显着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村干部稳定和户均耕地面积大的村,更有可能产生作为农地抵押贷款抵押权人的第三方组织。第三方组织的担保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并不意味着农地发挥了抵押物的作用,本文用违约案例检验了农地抵押在同心模式农地抵押贷款中的作用。违约案例处置结果证明农地发挥了抵押物的作用。模式四有较多试点地区采用,本文以出现违约案例的重庆江津区为例,分析模式四农地抵押贷款的契约本质。重庆江津区试点初期采用农地抵押贷款模式四,且其违约案例是目前公开信息查询中唯一经过法院判决的农地抵押贷款违约案例。法院判决和执行过程可以反映抵押农地处置的种种困难,重庆江津区违约案例发生后,各方尽管经过种种努力,也没有以农地流转的方式将抵押农地处置掉。尽管地方政府和担保公司最终以征地的方式化解了抵押农地处置难题,但是征地不是市场行为,不具有推广意义。研究内容二:基于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归纳出农地抵押贷款的缔约条件基于威廉姆森分析范式,比较样本地区农地抵押贷款契约本质,本文提出,银行和村外第三方组织为抵押权人的农地抵押贷款没有缔约条件。政策鼓励的结果是银行将其他贷款伪装成农地抵押贷款,如果用公有产权交易者提供担保的方式激励银行发放农地抵押贷款,则可能诱发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符合如下特征的第三方组织有可能使抵押农地成为合格抵押物,是农地抵押贷款抵押权人的合适选择:一、以村为边界是实现第三方组织抵押农地处置功能的必要条件,这由农地流转市场特点决定。因为农户单块农地对于同一村落的农户而言是一般生产资料,且其在村内的交易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农户单块农地对同村农户而言,其资产专用性降低、且交易频率提高,成为处置抵押农地的有效范围。二、第三方组织的代理人可以基于村落习俗性产权和社会规范保证农户履约。以样本地区为例,第三方组织的代理人是村干部,能让农户遵守村落习俗性产权和社会规范的村干部是村内地位稳定的村干部,具体特征是可以连任。既然符合如上特征的第三方组织可以让农地发挥抵押物作用,为何目前只有同心县在用这一模式?本文分析了村内第三方组织的内生机制。除了代理人稳定外,处理效应模型显示:户均耕地面积大的村更易产生作为农地抵押贷款抵押权人的第三方组织。村干部稳定一方面表明村内熟人社会共同体稳定,社会规范得到较一致的认可;另一方面表明村干部有能力基于习俗性产权和社会规范保证交易者履约。农户平均农地面积大的村更有可能产生第三方组织,合理的解释是:农户依赖农地收入从而更惜地,且农地面积大意味着农户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量更大,有更多的贷款需求。本文在同心县经济社会背景下、结合同心信用社自身特点,探讨了为何同心信用社会创造性的采用了以村内第三方组织为担保的农地反担保贷款模式。本文提出:信用社改制、同心县是农业县和同心信用社是地方银行可能是同心信用社开发出农地反担保贷款业务的原因。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传统农业地区,农地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就业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法律允许强制处置抵押农地,可能会严重影响农户的生活,甚至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二、农户找谁去贷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户找谁去贷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行秀山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策略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农”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3 农村金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现状 |
3.1 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历程 |
3.2 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现状 |
3.2.1 农村支付结算 |
3.2.2 农户数据库 |
3.2.3 “三农”渠道建设 |
3.2.4 农业信贷支持 |
3.3 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客户基础薄弱 |
3.3.2 农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
3.3.3 渠道延伸服务能力不足 |
3.3.4 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
3.3.5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环境分析 |
4.1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同业分析 |
4.2.1 秀山县银行情况统计 |
4.2.2 “三农”业务竞争加剧 |
4.2.3 “三农”业务竞争者分析 |
4.3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威胁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 |
5.1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目标 |
5.2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业务发展指导思想及原则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发展原则 |
5.3 乡村振兴背景下秀山农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选择 |
5.3.1 深耕乡村市场,“掐尖”优质客户 |
5.3.2 加大信贷支持,助力乡村发展 |
5.3.3 加强渠道建设,打造乡村振兴联络站 |
5.3.4 健全风控机制,促进“三农”业务稳健发展 |
5.3.5 加强人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队伍基础 |
第6章 实施“三农”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基础资源保障 |
6.1.1 人力资源保障 |
6.1.2 财务资源保障 |
6.2 组织协调保障 |
6.3 改革赋能保障 |
6.4 外部支持保障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线上线下齐发力 夜校营销焕生机(论文提纲范文)
明确宣传重点“备好课” |
结合客户需求“巧授课” |
线上农金夜校“广获客” |
(5)借钱:一个村庄中的人情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乡村社会中人情关系研究现状 |
1.2.2 人情交往与经济活动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地点S村基本情况简介 |
第2章 为何借钱:乡村中的借贷需求 |
2.1 出于经济原因发生的借贷行为 |
2.1.1 大额贷款 |
2.1.2 零散小额赊借 |
2.2 出于人际往来发生的借贷行为 |
2.3 小结 |
第3章 找谁借钱:借钱中的人情网络 |
3.1 借钱中的人情网络 |
3.1.1 血缘关系:“打不断的亲” |
3.1.2 地缘关系:“远亲不如近邻” |
3.1.3 业缘关系:受重视程度日渐加深 |
3.1.4 陌生关系:商业借贷平台是否可能 |
3.2 被借者的个人特质 |
3.2.1 “好面子” |
3.2.2 “传统” |
3.3 小结 |
第4章 借与不借:人情的衡量与冲突 |
4.1 对债务人的理性评价 |
4.2 借贷原因与预期回报的考虑 |
4.2.1 商用投资型借贷难以获得爽快回应 |
4.2.2 互助救济型借贷难以拒绝 |
4.3 人情强迫与面子工程的衡量 |
4.3.1 人情关系的强迫性 |
4.3.2 人际关系的需求性 |
4.4 “达则兼济天下”的潜在要求 |
4.5 现代商业化借贷模式对人情关系的冲击 |
4.6 小结 |
第5章 还钱与利息:人情的回报 |
5.1 还钱的道德约束力 |
5.2 利息的形式 |
5.2.1 金钱利息:反映双方亲疏关系 |
5.2.2 礼物利息:加深双方亲密关系 |
5.2.3 人情利息:带来更为长远的回报 |
5.3 利息的高低 |
5.3.1 借贷用途与预期利息 |
5.3.2 人情关系与预期利息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表 |
附录B 访谈情况表 |
(6)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扶贫移民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 |
1.2.4 旅游扶贫移民的可持续生计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扶贫与旅游社区 |
2.1.2 扶贫移民与易地扶贫搬迁 |
2.1.3 生计与可持续生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 |
第3章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变化态势评估 |
3.1 评估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1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评估体系建构 |
3.1.1.1 生计评估指标确定的原则 |
3.1.1.2 生计评估指标的选择 |
3.1.1.3 生计资本评估模型建构 |
3.1.2 调查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概貌分析 |
3.2.1 调查样本概貌分析 |
3.2.2 扶贫移民的搬迁情况分析 |
3.3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变化态势评估 |
3.3.1 生计资本的变化态势评估 |
3.3.2 生计策略的变化态势分析 |
3.3.3 生计结果的变化态势分析 |
第4章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
4.1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困境 |
4.1.1 生计资本 |
4.1.2 生计策略 |
4.2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
4.2.1 客观因素 |
4.2.2 个体因素 |
第5章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实现对策 |
5.1 生计资本 |
5.1.1 改善自然资本条件 |
5.1.2 积累物质资本总量 |
5.1.3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5.1.4 增加金融资本存量 |
5.1.5 重视社会资本维护 |
5.2 生计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生计问题”调查问卷 |
附件二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访谈法 |
1.3.3 参与观察法 |
1.4 章节安排 |
1.5 理论贡献 |
1.5.1 政府驱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 |
1.5.2 构建考虑消费者因素速水-拉坦扩展型模型 |
1.5.3 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的协同模式 |
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综述 |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产品”的内涵 |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 |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涵 |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相关研究 |
2.2.1 制度均衡的描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2.2.2 制度均衡打破后的变迁——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的相关文献 |
2.2.3 走向新的制度均衡——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路径及趋势的相关文献 |
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及现状概述 |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53-1977) |
3.1.2 转轨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78-1984) |
3.1.3 双轨制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85-1997) |
3.1.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98-2012) |
3.1.5 互联网新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2012-) |
3.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
3.2.1 农产品市场规模 |
3.2.2 农产品营销整体状况 |
3.2.3 农产品营销成本情况 |
3.2.4 农产品营销主体情况 |
3.3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存的问题 |
3.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 |
3.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技术服务落后 |
3.3.3 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能力不足 |
4 拓展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
4.1 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
4.1.1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由来 |
4.1.2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
4.1.3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评价 |
4.2 拓展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
4.2.1 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
4.2.2 政治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
4.2.3 技术进步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
4.2.4 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
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外部政治作用机理 |
5.1.1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梳理 |
5.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目标 |
5.1.3 公共政策对变迁的驱动机理 |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政治作用机理 |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权力结构 |
5.2.2 内部政治因素的作用机理 |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外部经济要素作用机理 |
5.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市场结构 |
5.3.2 水平市场与垂直市场的作用机理 |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 |
5.4.1 资产专用性的作用机理 |
5.4.2 生产交易费用的作用机理 |
5.4.3 内部经济拉动渠道变迁的机理 |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作用机理 |
5.5.1 技术进步对渠道变迁的必要性 |
5.5.2 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推动渠道变迁的模型 |
5.5.3 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 |
5.5.4 消费者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 |
6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和趋势 |
6.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
6.1.1 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
6.1.2 强制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
6.2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案例分析 |
6.2.1 案例来源与案例背景描述 |
6.2.2 诱致性变迁:“十里村胡萝卜” |
6.2.3 强制性变迁:“傅家镇甜地瓜” |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趋势 |
6.3.1 政治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
6.3.2 经济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
6.3.3 技术进步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
7 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 |
7.1 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
7.1.1 重视市场机制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7.1.2 完善融资环境与培育涉农公司快速发展 |
7.2 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 |
7.2.1 规范农贸市场与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 |
7.2.2 完善法律制度与保护涉农公司的权益 |
7.3 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 |
7.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7.3.2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与培育特色化农业产业 |
7.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 |
7.4.1 鼓励涉农电商创业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7.4.2 激活涉农公司活力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 |
8 结论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解释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内容安排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农民问题与董时进的“农缘” |
一、近代中国农民问题 |
(一) 农民经济的落后 |
(二) 农民政治力量的弱小:利益代言人角色之失缺 |
(三) 农民生存社会环境的恶化 |
二、董时进的“农缘” |
(一) 家乡:新旧交替之际的传统农业区 |
(二) 家庭:善于经营农业的殷实人家 |
(三) 个人机缘:农趣日增 |
第二章 北洋时期董时进的大农国理论 |
一、近代中国农学教育的兴起 |
二、“要使劳力用于报酬最厚的地方” |
(一) “兴农”更迫切的时代舆论 |
(二) “困农民即所以危国本” |
(三) “董恽之争” |
(四) 《食料与人口》 |
三、大农国理论 |
(一) 与章士钊形似神异:被误解的后“甲寅派” |
(二) 大农国理论 |
第三章 南京十年时期董时进对农民农业出路的探索 |
一、农村合作对于农民之重要 |
(一) 提倡合作事业 |
(二) 开设农村合作教学 |
(三) 思想和实践的成果:《农村合作》 |
(四) 对“自上而下”合作运动的意见 |
二、调查、研究与讨论 |
(一) “农村朋友”协助下的大样本抽样调查 |
(二) 学术着作:《中国农业经济学》 |
(三) “旅行”、“居住”式考察中加深认识 |
(四) 与吴景超关于“农业机械化”论争 |
三、农业学术与农业建设冶为一炉之实验:创办江西农业院 |
(一) 江西农业院的创办 |
(二) 《江西农讯》中的思想 |
第四章 农民与救国:董时进培育现代农民的思想和实践 |
一、要解决平民生计问题,必须赶办平民教育 |
二、创办启发农民现代化的杂志 |
(一) 《现代农民》杂志的创办 |
(二) 如何利用刊物以及通过政府力量扩大销量 |
三、抗战救国中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
(一) 动员农民积极抗战 |
(二) 反对政府抑制粮价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
(三) 要求政府修订农民节 |
(四) 屡次呼吁合作社不应该为外人包办 |
(五)农民民治思想之启蒙 |
四、“现代农民”之榜样:董时进创办大新农场 |
五、极力鼓吹农政机构合理化 |
(一) 运动设置农务部 |
(二) 鼓吹农政机构合理化 |
六、进取主义新农业政策与国家国防之关系 |
(一) 新农业政策的依据 |
(二) 新农业政策主要内容 |
(三) 新农业政策与国家国防之关系 |
第五章 农民与建国:组建中国农民党及坚定土地私有政策 |
一、中国农民党成立之前奏 |
(一) 董时进等积极壮大农协会力量与政府之忽视 |
(二) 《现代农民》读者之呼声:成立农民的政党 |
二、利用政治力量维护农民权益:董时进组建中国农民党 |
(一) 加强农民政治力量的重要及加入中国农民党的手续 |
(二) 农民党的政治活动及对政府的监督批评 |
(三) 农业界知识分子与中国农民党的互动 |
(四) 社会舆论下中国农民党的定位:农民职业的政党 |
三、董时进关于土地私有政策的思考 |
(一) 地主是否应该一律盲目被打倒 |
(二) 佃农的效率是否劣于自耕农 |
(三) 二五减租是否能够促进生产事业 |
(四) 农民的土地私有权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
(五) 土地改革争议达到沸点状态下的不时髦之音 |
结论 |
一 国家现代化建设视野下董时进农民思想的历史价值 |
二 代言人角色之尴尬:董时进培育现代农民的现实困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缔约条件与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基于威廉姆森分析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全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
2.1.2 第三方 |
2.1.3 策略性赖账和非策略性赖账 |
2.1.4 相关法律用语 |
2.2 农地抵押贷款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抵押贷款及其替代技术研究 |
2.2.2 发达国家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研究 |
2.2.3 发展中国家农地抵押贷款研究 |
2.2.4 中国农地抵押贷款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1.1 契约的含义和分类 |
3.1.2 治理和治理结构 |
3.1.3 威廉姆森分析范式 |
3.2 分析框架 |
3.2.1 农地流转的制度环境和交易特征 |
3.2.2 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环境和交易特征 |
3.2.3 农地抵押贷款缔约可能性和缔约条件分析 |
3.3 研究方法 |
4 农地抵押贷款运作模式分类和契约本质检验 |
4.1 模式一的契约本质检验:以江苏S县样本为例 |
4.1.1 实施概况 |
4.1.2 契约本质检验 |
4.2 模式二的契约本质检验:以山东枣庄市样本为例 |
4.2.1 实施概况 |
4.2.2 契约本质检验 |
4.3 模式三的契约本质检验:以宁夏同心县样本为例 |
4.3.1 实施概况 |
4.3.2 契约本质检验 |
4.4 模式四的契约本质检验:以重庆江津区样本为例 |
4.4.1 实施概况 |
4.4.2 契约本质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农地抵押贷款缔约条件:基于四类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 银行和村外第三方组织为抵押权人的农地抵押贷款没有缔约条件 |
5.2 村内第三方组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合格的农地抵押贷款抵押权人 |
5.2.1 以村为边界是实现第三方组织抵押农地处置功能的必要条件 |
5.2.2 习俗性产权和社会规范是第三方组织内契约的主要缔约条件 |
5.2.3 代理人的强激励是第三方组织外契约达成的主要缔约条件 |
5.2.4 村内第三方组织内生产生,村落特征是其内生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政策涵义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涵义 |
6.3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农户找谁去贷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行秀山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姚雨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线上线下齐发力 夜校营销焕生机[J]. 于云智. 中国农村金融, 2021(07)
- [5]借钱:一个村庄中的人情游戏[D]. 赵菁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迁入旅游社区扶贫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李鑫. 西南大学, 2020(01)
- [7]更田的黑名单[J]. 罗尔豪. 延安文学, 2019(01)
- [8]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D]. 孙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9]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D]. 朱子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缔约条件与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基于威廉姆森分析范式[D]. 高名姿.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