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黄瓜黑星病综合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丽[1](2017)在《黄瓜黑星病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文中指出黄瓜黑星病是黄瓜常发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崔学亮[2](2017)在《浅析温室大棚黄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品种,其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帮助,而且黄瓜的市场销售量一直都比较高,为了提高黄瓜产量,可以加强蔬菜大棚栽培模式的应用,但是在蔬菜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比如黑星病就是黄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由于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连续重茬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温室大棚的湿度较高,为黑星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对此,可以积极加强对黄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物防治等方面着手,实现黄瓜
牛德[3](2010)在《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瓜是全球十大蔬菜栽培作物之一,我国的黄瓜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目前已跃居世界首位,而黄瓜霜霉病作为全球范围内黄瓜产区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黄瓜的正常生产。鉴于目前黄瓜霜霉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和ESTs分析功能基因组具有的明显优越性,构建受霜霉菌侵染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并进行ESTs分析,对于研究黄瓜与霜霉菌互作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克隆黄瓜抗霜霉病基因,明了黄瓜的抗病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试验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十种RNA提取方法对黄瓜不同组织(根、茎、叶和幼果)总RNA的提取效果,进而采用改良SDS法提取接种霜霉病菌后第4h、8h、16h、24h、48h和72h的抗霜霉病黄瓜品种‘649’的叶片总RNA,等量混合作为反转录模板,使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霜霉菌接种初期黄瓜叶片的全长cDNA文库,从中随机大规模挑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属于RNA易提取植物,十种方法基本上都可以从黄瓜四种组织中提取到RNA,但提取效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十种方法对黄瓜叶和幼果中RNA的提取效果普遍优于对黄瓜根和茎中RNA的提取;对黄瓜叶片RNA提取效果较好的方法有RNAPlant试剂法和改良SDS法;对黄瓜幼果RNA提取效果较好的方法有Trizol法、SDS法和改良SDS法;十种方法提取黄瓜根和茎中的RNA,在纯度方面均不高,但基本上都可保证所提RNA的完整性。2. cDNA文库构建过程中:确定LD-PCR的循环数为21个循环,发现cDNA与pDNR-LIB载体以1.5:1比例连接时效果较好。经质量检测,获得的原始文库滴度为5.5×106pfu·mL-1,重组率约为99%。而扩增后的文库滴度达6.5×109pfu·mL-1。文库中包含的插入片段大小在0.5-2.0kb之间,并多在1.0kb左右,最大片段约为2.0kb。3.从黄瓜cDNA原始质粒文库中随机挑取3360条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成功得到3091条ESTs序列,使用SeqClean软件去除载体序列、重复序列和长度少于100bp的序列后,最终得到的2903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所得ESTs序列长度范围为101-604bp,平均长度414.6bp,GC含量平均为42.44%。4.使用CAP3软件对2903条ESTs序列进行聚类拼接,得到2507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包括211个Contigs和2296个Singlets,非冗余序列占全部序列的86.36%,得到的unigenes序列长度范围为101-1426bp,平均为422.73bp,GC含量平均为38.21%,长度在600bp以上的有53条。5.基因表达丰度分析表明:在2507条unigenes中,共有高丰度表达基因(表达频率≥5)18个,约占总数的0.72%;中丰度表达基因(5>表达频率≥2)139个,约占总数的7.69%;其余低丰度表达基因约占91.60%,说明黄瓜叶片中大多数基因呈低丰度表达。6.同源性来源分析表明:在2507条unigenes中,共有1653条(占总数65.94%)在NCBI非冗余核苷酸数据库(nt)中有其匹配序列,序列同源性来源于110多个物种,来源较多的依次是黄瓜(23.29%)、葡萄(13.43%)、杨属(13.19%)、大豆(10.41%)等。7.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在NCBI和Swiss-Prot非冗余蛋白数据库中进行blastx比对,共获得超过500种的已知功能蛋白,根据蛋白类别可将其划分为四类,将具有已知功能和推测功能的1547个unigenes在UniProt数据库中确定其蛋白功能,构建基因表达图谱,被赋予功能的基因累计达到2231个(包括一因多效),其中参与抗病/防御的基因有427条占19.16%,参与信号转导的56条占2.51%。8.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在COG数据库中比对,结果显示:共有662个unigengs在COG数据库中得到功能注释信息,涉及23项蛋白功能,其中信息储存和加工类有351条占53.01%,细胞加工类有44条占6.65%,代谢类有207条占31.27%,防御类有5条占0.76%,功能不明确有55条占8.31%。9.对组装后的2507条unigenes序列在KEGG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共有1851个unigengs获得相关的注释信息,涉及44个的非重复代谢途径,Pathway分析表明:对代谢途径的注释主要集中在各类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有机物合成与代谢等方面,还包括3个信号传导途径,3种疾病的发生途径,一个抗原加工途径和一个霍乱弧菌的侵染途径。10.通过在NCBI、Swiss-Prot、KEGG和COG数据库的比对,最终确定有468条unigenes在上述四个数据库中均未找到其匹配项,确定为新基因。
王丽霞[4](2009)在《漯河市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文中提出为更好的解决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的种植。然而,保护地种植环境内高温、高湿及低风速等生态因素给各种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病害不仅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给蔬菜的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重点阐述了2005年12月份~2008年5月份,对漯河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及防治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地蔬菜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案。1、调查显示该地区现栽培各类蔬菜达14种,其中较为普遍的有黄瓜、番茄、辣椒等作物。2、调查明确了该地区保护地蔬菜病害的主要种类有50余种,其中葫芦科蔬菜病害15种,茄科蔬菜病害22种,豆科蔬菜病害5种,其它类蔬菜病害9种,以霜霉病、灰霉病、早疫病和白粉病最为严重。3、在病害种类及危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病害发生的特点。结果表明,目前漯河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的发生特点和趋势是:真菌性病害危害最大,病毒病、土传性病害等明显加重,细菌性病害中等发生,生理性病害普遍发生。且大多数病害发生高峰集中在1-4月份,这与该区栽培时令及气候条件具有相关性。分析造成这种特点与趋势的原因主要是保护地环境适合部分病害生长,加上部分菜农管理技术不高,缺乏综合防治概念,防治方法不当,棚室设施老化、落后,增加病害为害程度。再加上多年连作造成土壤养分掠夺性消耗及病原物的大量积累,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加重了许多病害的发生,对蔬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4、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通过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根结线虫病药剂防效试验。筛选出对防治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的药剂有40%施佳乐、50%扑海因、50%腐霉利、40%嘧霉胺;对番茄叶霉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有47%加瑞农、25%甲霜灵;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较好的的药剂有72.2%普力克,64%杀毒钒,72%克露,47%加瑞农,70%安泰生;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有10%福气多、5%好年冬、1.8%阿维菌素。5、按照保护地蔬菜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要求,针对漯河地区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和趋势,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也就是要从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应用以压低病菌基数,创造适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各项农业的、生态的环境,使蔬菜生长健壮,把病害控制在大发生为害之前:对已经发生流行的病害,要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配套防治技术,把病害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达到优质、高产、增效目的。
李江波[5](2008)在《洛阳市大棚蔬菜病害调查及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施农业可以人为地控制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四季常青,全年收获”的农事操作。然而,温室大棚内湿度大、温度高、风速低等特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6年10月-2007年4月,对洛阳市洛龙区李楼乡蔬菜种植区蔬菜病害发生种类和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生十分严重的蔬菜根结线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调查显示该地区发生的病害35种,其中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莴苣菌核病(Sclerotinia sclrtotiorum)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yrnas)、丝瓜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番茄病毒病(TMV、CMV、PVX、PVY)、芹菜斑枯病(Septoria lycopersici)、芹菜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2.对洛阳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发生于洛阳市李楼乡蔬菜基地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3.选择4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乳油毒力最高,其LC50为13.51mg/L,其次为阿维·毒死蜱乳油和阿维·辛·蜱乳油,LC50分别为105.90mg/L和171.24mg/L,毒力最低的为毒死蜱乳油,其LC50为235.37mg/L。4.对洛阳市李楼乡温室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0月至第二年1月份土壤中二龄根结线虫幼虫的数量逐渐缓慢下降,第二年1月份达到最低点;从2月份开始,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数量迅速上升,到3月份达到最高点,之后又开始下降。5.对洛阳市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严把育苗关,切实利用无病苗,嫁接栽培,选育和利用耐病品种,物理与化学防治新思路,并经过试验验证,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卢茂凯,李贺锋[6](2008)在《大棚黄瓜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目前青县黄瓜种植面积约占大棚蔬菜面积的80%。在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以前,菜农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手段防治病虫害,致使农药超量投入,黄瓜农药残留量增加,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积极推广大棚黄瓜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十分重要。
曹志强,张玉敏[7](2008)在《大棚黄瓜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文中认为大棚黄瓜生产由于多年重茬连作,病情逐年加重,特别是霜霉病、枯萎病,近年又新发生了黑星病、灰霉病,这些病害的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轻的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80%,甚至绝产。经多年的实践证明,防治这些病害主要的技术措施就是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发生病害还必须做到能正确识别病症,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黄常柱[8](2007)在《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文中指出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大棚黄瓜的生产。为此,介绍黄瓜黑星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石延霞,袁莉萍,张一宾,李宝聚[9](2007)在《新型杀菌剂氯苯肟唑对蔬菜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文中认为对新化合物氯苯肟唑作为农用杀菌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含毒介质法、离体叶片法和盆栽试验法,测试了氯苯肟唑对不同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此外,还进行了20%氯苯肟唑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氯苯肟唑对供试的几种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其中500mg/L的处理对番茄枯萎病菌、辣椒疫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的活性与对照药剂相当,对菜豆菌核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率虽然低于对照药剂,但抑菌效果均在80%以上。田间试验中20%氯苯肟唑水乳剂40mg/L药液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黑星病的防效可分别达80%和84%。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一致。
祖丽[10](2007)在《棚室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棚室蔬菜种植在提高绥化市农民收入上占有重要地位,黄瓜是棚室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由于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导致农民种菜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为了有效控制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保护绥化市棚室蔬菜生产安全,笔者等对棚室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做了初步研究,并针对其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二、大棚黄瓜黑星病综合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黄瓜黑星病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黄瓜黑星病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瓜黑星病发病症状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药剂拌种防治试验。 |
2.2.2熏蒸消毒防治试验。 |
2.2.3烟雾剂熏烟防治试验。 |
2.2.4 喷药防治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剂拌种防治效果。 |
3.2 熏蒸消毒防治效果。 |
3.3 烟雾剂防治效果。 |
3.4 喷药防治效果。 |
4 小结 |
(2)浅析温室大棚黄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室大棚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
2 温室大棚黄瓜黑星病防治技术 |
2.1 农业防控技术 |
2.1.1 对黄瓜品种进行合理选择。 |
2.1.2 加强种子处理。 |
2.1.3 土壤处理。 |
2.1.4 加强大棚管理。 |
2.2 加强药物防治 |
(3)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
1.1.1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研究 |
1.1.2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研究 |
1.1.3 黄瓜霜霉病流行规律研究 |
1.1.4 黄瓜霜霉菌的抗药性及应对策略研究 |
1.1.5 黄瓜霜霉菌的致病机理研究 |
1.1.6 黄瓜对霜霉病抗性研究 |
1.1.7 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8 黄瓜霜霉病防治策略研究 |
1.1.9 问题与展望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总体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十种方法提取黄瓜根、茎、叶和幼果总RNA的效果比较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霜霉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表达序列标签(ESTs)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 |
3.1.1 不同方法提取黄瓜四种组织总RNA效果比较 |
3.1.2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片总RNA提取的影响 |
3.2 霜霉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 |
3.2.1 高质量黄瓜叶片总RNA的提取 |
3.2.2 cDNA第一链合成和LD-PCR |
3.2.3 cDNA纯化与回收 |
3.2.4 cDNA片段与载体的连接效果检测 |
3.2.5 cDNA文库的质量评价 |
3.3 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 |
3.3.1 质粒提取及插入片段检测 |
3.3.2 ESTs序列分析及聚类分析 |
3.3.3 基因表达丰度分析 |
3.3.4 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分析 |
3.3.5 基因功能分析 |
4.讨论 |
4.1 黄瓜RNA提取 |
4.1.1 植物组织总RNA提取的影响因素 |
4.1.2 RNA提取一般原理 |
4.1.3 黄瓜各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4.2 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 |
4.2.1 选择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 |
4.2.2 选择改良SDS法提取黄瓜叶片总RNA |
4.2.3 构建高质量cDNA文库影响因素 |
4.2.4 菌落PCR及质粒提取检测的多条带现象 |
4.3 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
5.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4)漯河市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及调查研究现状 |
1.2.2 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1.1 漯河地区保护地蔬菜种类及品种调查 |
2.1.2 漯河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调查 |
2.1.3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保护地蔬菜的主要种类 |
3.2 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 |
3.2.1 葫芦科蔬菜病害 |
3.2.2 茄科蔬菜病害 |
3.2.3 豆类蔬菜病害 |
3.2.4 其它蔬菜病害 |
3.2.5 温棚蔬菜主要病害及病情指数 |
3.3 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
3.3.1 发生特点 |
3.3.2 原因分析 |
3.4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
3.4.1 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4.2 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4.3 黄瓜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4.4 黄瓜根结线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5 保护地蔬菜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构建 |
3.5.1 改进棚室设施,推广配套新技术 |
3.5.2 加强检疫 |
3.5.3 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
3.5.4 重视物理、生物方法防治 |
3.5.5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漯河地区保护地蔬菜种类及病害发生情况 |
4.2 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
4.3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
4.4 保护地大棚蔬菜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构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洛阳市大棚蔬菜病害调查及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及研究现状 |
1.2.2 根结线虫研究现状 |
1.2.3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症状 |
1.2.4 根结线虫病的传播 |
1.2.5 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分布 |
1.2.6 根结线虫的防治方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洛阳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病害调查 |
2.1.1 洛阳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病害调查地点及时间 |
2.1.2 调查方法 |
2.2 根结线虫病害研究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棚蔬菜病害调查 |
3.1.1 大棚生产中主要蔬菜种类 |
3.1.2 大棚蔬菜病害调查 |
3.1.3 大棚蔬菜病害危害程度调查 |
3.1.4 大棚蔬菜病害发生趋势 |
3.1.5 大棚蔬菜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 |
3.2 根结线虫病 |
3.2.1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 |
3.2.2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病原因 |
3.2.3 蔬菜根结线虫虫种的鉴定结果 |
3.2.4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冬季温室大棚土壤中数量动态 |
3.2.5 四种药剂对蔬菜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3.2.6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策略 |
第四章 讨论 |
4.1 温室大棚蔬菜病害的调查 |
4.2 蔬菜根结线虫的鉴定和毒力测定 |
4.3 冬季温室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动态 |
4.4 冬季温室大棚根结线虫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
4.4.1 发生原因 |
4.4.2 防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棚黄瓜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枯萎病 |
1、症状表现 |
2、防治方法 |
二、霜霉病 |
1、症状表现 |
2、防治方法 |
三、黑星病 |
1、症状表现 |
2、防治方法 |
四、灰霉病 |
1、症状表现 |
2、防治方法 |
(8)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症状 |
2 发生规律 |
3 综合防治技术 |
3.1 农业防治 |
3.2 生态防治 |
3.3 药物防治 |
(9)新型杀菌剂氯苯肟唑对蔬菜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供试黄瓜 |
1.1.3 供试药剂 |
1.2 杀菌谱的筛选 |
1.3 田间药效试验 |
1.3.1 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6] |
1.3.2 对黄瓜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7]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氯苯肟唑对蔬菜主要病原菌的杀菌谱 |
2.2 田间药效试验 |
2.2.1 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2.2.2 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四、大棚黄瓜黑星病综合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瓜黑星病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J]. 赵宏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17(11)
- [2]浅析温室大棚黄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崔学亮.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0)
- [3]霜霉病菌诱导的黄瓜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D]. 牛德.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4]漯河市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D]. 王丽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5]洛阳市大棚蔬菜病害调查及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研究[D]. 李江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6]大棚黄瓜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 卢茂凯,李贺锋.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9)
- [7]大棚黄瓜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J]. 曹志强,张玉敏.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02)
- [8]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黄常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1)
- [9]新型杀菌剂氯苯肟唑对蔬菜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J]. 石延霞,袁莉萍,张一宾,李宝聚. 农药学学报, 2007(02)
- [10]棚室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 祖丽.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