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二乙氧基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梁雨欣[1](2021)在《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固载化及其甲苯无溶剂分子氧氧化性能》文中提出甲苯的侧链氧化氧化产物苯甲醛、苯甲醇以及苯甲酸被广泛地用作香料、医药、农药和其他化工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传统的烃类氧化往往涉及有机溶剂以及高锰酸钾、硝酸等强氧化剂的使用,产生的废水以及对设备的腐蚀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分子氧价廉易得,其氧化副产物通常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分子氧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氧化剂。但是在室温条件下,处于基态的氧原子与甲苯中sp3杂化的C-H之间存在自旋禁阻,使分子氧难以与甲苯反应。为了解决分子氧活化困难的问题,我们常常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惰性的基态氧原子活化。均相的催化剂因成本较高且分离回收过程繁琐,在工业应用中效率较低。相比于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通过简单地离心、过滤等操作便可使催化剂与反应液分离,回收简便,有更加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在无溶剂的均相体系中探索不同的引发剂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对NHPI的甲苯分子氧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接枝法将引发剂钴离子进行固载化,制备固载型的钴席夫碱催化剂。在此基础上,改变席夫碱配体上的取代基,研究取代基对甲苯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在多相体系中,测试固载型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合均相体系的反应机理探讨其构效关系。一、相转移催化剂和引发剂对NHPI的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的影响在无溶剂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以及引发剂对NHPI的甲苯分子氧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甲苯氧化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相转移催化剂能够提高NHPI的催化活性,产物主要为苯甲酸。其中,相转移催化剂BS-12的性能最佳,甲苯的转化率为29.9%,主产物苯甲酸的选择性为86.4%。研究还探讨了相转移催化在NHPI的甲苯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数据以及GC-MS分析结果,推测相转移催化剂能够促进NHPI催化甲苯氧化的原因。相转移催化剂能够在无溶剂条件下提高NHPI在甲苯中的溶解性,加快了 PINO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反应活性。以BS-12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比较以Co(acac)2、苯甲醛、间氯过氧苯甲酸以及硝酸分别作引发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对NHPI的甲苯分子氧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Co(Ⅱ)作引发剂时,NHPI的甲苯催化氧化性能最佳。本章还进一步探讨了这四种引发剂在甲苯无溶剂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二、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及其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以SiO2作为载体,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其表面进行氨功能化,制得表面氨化的SiO2载体SiO2-APTES。选用邻羟基苯乙酮作为配体,与SiO2-APTES上的伯胺脱水缩合生成含有亚胺结构的固载型席夫碱,最后将Co2+与其进行配位制得固载型的钴席夫碱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NHPI催化的甲苯无溶剂分子氧氧化反应中,甲苯的转化率为18.5%,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选择性分别为13.6%、13.1%和69.3%。在循环使用5次后,制备的固载型钴席夫碱催化活性保持稳定。通过元素分析可知,回收之后的催化剂中的钴含量未有明显流失。通过XPS计算出催化剂上三种含氮结构中N元素含量比值,这与C、H、N元素分析所计算出的不同结构上的N含量基本一致。实验表明了接枝法制备的固载型钴席夫碱催化剂在所采用的反应条件下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说明制备该固载化钴席夫碱催化剂方法可靠,制得的的催化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取代基对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本章研究了取代基对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甲苯无溶剂分子氧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分别以水杨醛、邻羟基苯乙酮、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和5-硝基水杨醛作为配体,制备了四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固载型钴席夫碱催化剂。为了避免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存有吸附的金属钴影响这四种催化剂的比较,通过元素分析检测出第一次反应之后催化剂中所剩余的钴含量。根据第一次反应之后所剩的钴含量,再进行一次不补加新鲜催化剂的甲苯氧化反应。第二次催化反应结果表明,以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作为配体制备的钴席夫碱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甲苯氧化活性;以配体上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硝基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低的甲苯氧化性能。这表明配体上带有供电子基团的钴席夫碱比带有吸电子基团的对无溶剂甲苯分子氧氧化反应更有利。其原因可能是供电子基团通过增加钴离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来,加快分子氧的活化速率,促进了 PINO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PS对以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为配体钴席夫碱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明了钴离子的化学态在反应前后没有明显改变。该催化剂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循环使用5次,除了第一次的甲苯转化率由31.3%降至26.3%以外,此后循环反应中甲苯的转化率及产物的选择性均保持相对稳定,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以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为配体制备的钴席夫碱催化剂和固载化的NHPI的机械混合物为催化剂,探究固其甲苯分子氧氧化性能。当以乙腈为反应溶剂时,在150℃和24 h的反应条件下,甲苯的转化率可达11.2%,主要产物为苯甲酸。综上所述,在均相的NHPI的甲苯无溶剂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中,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能够促进NHPI在甲苯的溶解,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甲苯氧化活性。除了以常见的过渡金属钴作为引发剂外,还考察了以苯甲醛、硝酸以及间氯过氧苯甲酸作为引发剂协同NHPI在甲苯的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性能。通过接枝法将引发剂钴制备成固载型的钴席夫碱催化剂,该催化剂在NHPI的甲苯无溶剂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催化反应活性与金属钴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文通过改变配体上的取代基来调变钴离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在无溶剂的甲苯分子氧催化氧化反应条件下观察到催化剂的甲苯氧化活性与配体的供电子能力一致,其顺序为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邻羟基苯乙酮>水杨醛>5-硝基水杨醛。这表明,供电子能力越强,金属钴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高,从而活化分子氧的能力越强。因此,以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作为配体制备的钴席夫碱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优。
许颖辉[2](2021)在《基于功能化柱[5]芳烃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文中指出大环芳烃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学科,是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是大环芳烃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的四代经典的大环分子。作为新一代的大环分子,柱芳烃自2008年合成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到目前为止,柱芳烃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它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在柱芳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由此形成组装体的应用进行探索。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合成了三联吡啶双官能化的柱[5]芳烃,并合成了与柱[5]芳烃主客体识别相配套的中性客体分子。通过主客体识别作用以及Zn2+与三联吡啶的配位作用形成了三种超分子组装体,我们选择其中具有致密结构的一种组装体进行研究。发现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形成的组装体在实验室现有的溶剂条件下不能形成凝胶。之后我们配制一定浓度该组分的溶液,将苯酚,邻羟基苯酚以及三硝基苯酚分别加入到该溶液当中,测试组装体溶液的荧光变化情况,发现三硝基苯酚对组装体溶液的猝灭效果最明显。通过对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的测试,我们得知这种猝灭效果明显的原因是组装体与三硝基苯酚之间存在的FRET过程。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合成了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功能化的柱[5]芳烃为主体(C4P5-PDI),客体分子则用第一部分的中性客体分子。作为对照组我们又合成与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功能化的柱[5]芳烃相对应的烷基链分子(C4-PDI)。与对照组分子相比我们发现柱[5]芳烃的加入增大了 PDI衍生物在溶剂当中的溶解度,这可能是由于柱[5]芳烃庞大的体积阻碍了分子之间的聚集。同时发现,在C4P5-PDI中加入客体并不会增加PDI分子的荧光。而加入硝基苯类化合物之后C4-PDI和C4P5-PDI的荧光没有发生猝灭,而是有略微的增强。具体的原因尚在探索中。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们合成了羧钠和羧氨两种水溶性的柱[5]芳烃,以及三甲胺双官能化的四苯乙烯衍生物(TPEDA)。在水溶液当中,两种水溶性柱芳烃都能与TPEDA通过组装形成超分子囊泡的结构,但10-羧钠柱[5]芳烃形成的囊泡稳定性稍差,最终选择10-羧氨柱[5]芳烃组装体进行后续试验。将与TPEDA光谱重叠的苯并噻二唑(DBT)加入到形成囊泡的疏水区当中实现了能量的转移,但是调节两者的比例组装体接近白光发射但是不是纯的白光发射。后面通过在不同极性的溶剂当中对组装体的CIE进行了测试,发现在DMSO:H2O=3:7的混合溶剂当中,组装体的CIE坐标相比于上述实验测试中测试的CIE坐标更加接近白光区域。在后期的实验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精细的调控溶剂比例去探索组装体的发射白光的发射,进而将组装体应用在催化有机反应上。
薛晓丽[3](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王雪[4](2020)在《水溶性柱芳烃与EPR探针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四类经典的大环分子之后,柱芳烃自2008年已成为超分子家族的明星分子。柱芳烃拥有不同于前四类大环分子的优良性质,近十多年来在探针、纳米囊泡、生物膜通道、药物传输系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研究柱芳烃与客体分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自组装,同时有利于扩展柱芳烃的应用。研究柱芳烃主客体相互作用常用的方法有: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紫外分光光度法(UV)、荧光分光光度法(FL)、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受限于低检测灵敏度和/或仪器方法自身局限,难于实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动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鉴于电子顺磁共振(EPR)在环糊精、葫芦脲等超分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中表现出的高灵敏性,及对含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结构的指纹性识别以及可提供动力学信息等优点,本文首次研究了柱芳烃与EPR探针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一方面探索柱芳烃与哌啶氧氮氧自由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考察主客体相互作用对氮氧自由基的生物稳定性影响,同时研究存在于柱芳烃与哌啶氧氮氧自由基之间的作用力,开拓氮氧自由基在超分子相互作用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硝酮类自旋捕获剂的结构修饰改善其超氧加合物稳定性,拓展自旋捕获技术的生物应用,并计划研究捕获剂与柱芳烃之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索该作用对自旋捕获性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包括三部分:(1)利用EPR对自由基检测的独特优势,在室温有氧、无氧、低温及不同p H条件下系统研究水溶性柱[6]芳烃(WP6)与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4-AT)的超分子相互作用,以及该相互作用对4-AT氧化还原性质和生物稳定性的影响。(2)合成一系列4位氨基取代的哌啶氧自由基(DETP,GTP,NTMTP,QAHOTP),通过室温及低温EPR研究不同取代基对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此探索氮氧自由基与WP6之间的作用力。(3)在传统环状硝酮自旋捕获剂的基础上,分别引入氢键受体氟原子以及氢键供体/受体羟基,合成新型自旋捕获剂FMPO和HMPO。通过EPR研究它们捕获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碳中心自由基的性质,同时研究它们潜在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结果:(1)WP6与4-AT之间存在较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室温结合常数达到4.1×103M-1。低温条件下络合物中4-AT的分子旋转运动(τc=16.7 ns)快于游离的4-AT(τc=62.0 ns);络合物中4-AT的氧化与还原电势均发生明显的改变,有效提高了4-AT对抗坏血酸的稳定性。(2)合成得到了四种4位取代氮氧自由基。室温及低温EPR研究结果显示,静电相互作用、位阻、阳离子···π作用对主客体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影响。我们认为NTMTP与WP6之间过强的阴-阳离子作用影响其进入到WP6腔中,而QAHOTP与WP5之间存在阳离子···π作用。(3)合成了两类新型自旋捕获剂FMPO和HMPO,其中,HMPO具有3,5位顺反异构,分离纯化得到3,5顺式的HMPO-A和反式的HMPO-B,并通过核磁对其结构进行指认。随后对三个捕获剂进行了自旋捕获实验,结果显示均可以区分性检测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它们的超氧加合物不会衰变为羟基加合物。其中HMPO-A超氧加合物的半衰期分别为8.2min,与EMPO超氧加合物的寿命相当。此外,这些捕获剂亦能捕获不同类型氧中心和碳中心自由基,所得EPR谱图呈现明显特征。结论:(1)本文构建了WP6与4-AT之间的主客体识别体系,提高了4-AT的氧化还原稳定性。该工作率先研究了新一类主体分子柱芳烃与顺磁性物质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有效拓展EPR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2)4位取代氮氧自由基与WP6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同时,位阻对相互作用也有明显影响。此外,4位季铵盐修饰的氮氧自由基与柱芳烃之间存在阳离子···π作用,而季铵盐基团与自由基连接链的长短直接影响其作用位点和强弱。(3)设计合成了含氟原子与羟基取代基的新型自旋捕获剂FMPO,HMPO-A和HMPO-B。它们具有易合成、室温下为固体、溶液条件下稳定等内在优势。三个捕获剂均具有良好捕获性能,能区分性检测不同类型的活性自由基。本研究提示,综合考虑氢键、立体位阻、诱导效应等因素对增强超氧加合物稳定性的影响,是今后环状硝酮自旋捕获剂研发的方向。
李鸿鹏[5](2020)在《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制备及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仿生合成》文中研究指明白藜芦醇O-糖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理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些年,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该类化合物主要通过分离提取获得,化学合成较少,且合成产率低,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差。为了满足生物活性科学研究和药物的开发应用,本文拟开展多种合成思路合成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初步探索。氧化白藜芦醇也是一类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与白藜芦醇相似的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生物医药应用前景。目前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处于单体制备阶段,二聚体的合成研究只见于一篇文献报道,且合成产率低(6%)。为了寻求该类低聚物简便快捷的合成策略,本文拟开展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仿生合成初步探究。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章节来研究和分析讨论:第一章综述了近些年来O-糖苷的制备方法,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合成研究,以及氧化白藜芦醇单体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初步尝试了白藜芦醇或溴代白藜芦醇在超声条件下与乙酰溴-α-D-葡萄糖的直接糖苷化反应,但由于反应体系复杂,并未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原因,发现白藜芦醇和溴代白藜芦醇的三个酚羟基由于反应活性不同有明显的区域选择性。于是我们改进了合成策略,尝试了白藜芦醇和溴代白藜芦醇的4′位酚羟基利用Lev和TBS区域选择性保护,再进行相应的糖苷化反应。4′-O-Lev-白藜芦醇在超声条件下的糖苷化反应,产物复杂难以分离鉴定。4′-O-TBS-白藜芦醇在Ag2CO3或BF3·Et2O催化下的糖苷化反应,生成产物量少,分离困难,未做产物结构鉴定。4′-O-TBS-溴代白藜芦醇尝试了9种催化体系下的糖苷化反应,最终在Ag2CO3/quinoline和Ag2CO3/quinoline-CH3CN两种催化体系下合成了4′-O-β-D-溴代白藜芦醇糖苷,并未合成目标的3-O-β-D-糖苷。通过空白实验对照,我们发现这可能是由于Lev和TBS耐酸碱性差,不稳定所致。最后,我们采用先糖苷化再构建二苯乙烯骨架的合成策略,尝试了以3,5-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先糖苷化再Wittig反应构建二苯乙烯骨架,成功合成了3-O-β-D-白藜芦醇糖苷化合物。第三章首先通过多步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了氧化白藜芦醇单体,并分别尝试了酶和三氯化铁催化下的氧化偶联反应,但由于反应体系都比较复杂而未分离得到二聚体。经分析原因发现,可能是氧化白藜芦醇2′位酚羟基活性较高而参与到偶联反应,导致产物结构多样化。鉴于此我们改进了合成策略,以2′位酚羟基用甲基保护的氧化白藜芦醇为单体进行氧化偶联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了M8-M5偶联的二聚体和M8-M10偶联二聚体。第四章概述了菲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并初步探究了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光致环化反应。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6种二苯乙烯类单体,并在300W高压汞灯照射条件下合成了4种菲类衍生物。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合成了4′-O-β-D-溴代白藜芦醇糖苷、3-O-β-D-白藜芦醇糖苷、两种氧化白藜芦醇类单体及其二聚体,四种菲类衍生物。发展了产率较高的白藜芦醇糖苷类化合物和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区域选择性合成策略,为本课题组二苯乙烯C-糖苷化、O-糖苷化反应的研究及糖苷类二聚体和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仿生合成奠定了基础。
唐健[6](2019)在《新型氯甲基化反应研究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苄基氯化物是药物合成中一种非常有用的中间体,常用于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Blanc氯甲基化是芳香化合物中引入氯甲基一种很经典的有机化学反应。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B lanc氯甲基化反应,并将该反应应用于δ-阿片受体拮抗剂二肽H-Dmt-Tic-OH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综述了氯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对氯甲基反应类型、用途以及反应机理做了简要的概述,列举了氯甲基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围绕氯甲基化试剂和催化剂对B lanc氯甲基化反应进行系统的介绍:氯甲基化试剂主要有甲醛和浓盐酸、氯甲醚或二氯甲醚、氯甲基烷基醚等;催化剂包括质子酸、Lewis酸、离子液体、胶束、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基本采用甲醛和浓盐酸为氯甲基化试剂、酸催化的经典Blanc反应来实现氯甲基的引入,由于该方法采用浓盐酸加热的条件,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低、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对环境友好、操作安全的氯甲基化新方法尤为迫切。第二章主要开展了氯甲基化反应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及其在非天然氨基酸2,6-二甲基-D,L-酪氨酸制备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甲缩醛和氯磺酸为氯甲基化试剂,Lewis酸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有效实现氯甲基化反应。通过详细考察不同催化剂及其用量、甲缩醛和氯磺酸的配比、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筛选出了较佳的反应条件:甲缩醛和氯磺酸的配比:n(芳烃):n(甲缩醛):n(氯磺酸)=1.0:1.2:1.2;10 mol%无水 ZnCl2 催化;反应温度 5-10℃。反应收率为 65%-90%,且以单取代氯甲基产物为主,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提出了该催化反应机理。另外,将该新型氯甲基化反应成功应用于非天然氨基酸2,6-二甲基-D,L-酪氨酸的合成。第三章研究了 2,6-二甲基-L-酪氨酸的不对称合成新方法。以左旋樟脑磺内酰胺为手性辅助基,与二苯亚甲基甘氨酸乙酯缩合、在碱性条件下与O-乙氧羰基-3,5-二甲基-4-氯甲基苯酚发生烷基化、脱除手性辅助基、水解得到光学纯2,6-二甲基-L-酪氨酸,为δ-阿片受体拮抗剂H-Dmt-Tic-OH的合成奠定了实验基础。
唐云辉[7](2019)在《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因具有质轻、结构与性能可调、光学透明、耐冲击、易加工成型和成本低廉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检测器、发光二极管、微透镜阵列及光导纤维等光学元器件领域。研究表明,以下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1)在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引入高含硫基团和芳香环结构,(2)在聚合物材料中掺入粒径小于40nm的高折射率无机纳米粒子如Ti02、Zr02和ZnS等。然而目前报道的高折射率聚合物光学材料存在合成步骤复杂、透光性差、成本高昂、不易加工成型和无法制备厚块状材料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用简单、快捷、高效的一步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并对其纳米压印性能和在微透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解决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问题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并为高性能化、轻量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光学元器件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砜、9,9-二[(4-羟乙氧基)苯基]芴和丙烯酰氯为原料,经简单、高效的一步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 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丙烯酸酯(M-1)、4,4-二羟基二苯砜二丙烯酸酯(M-2)和9,9-二[(4-羟乙氧基)苯基]芴二丙烯酸酯(M-3);采用异氰酸酯法,经亲核加成反应制备了硫代磷酸三苯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M-4)、2,5-二巯基噻二唑二丙烯酸酯(M-5)和4,4-二巯基二苯硫醚二丙烯酸酯(M-6)。然后将含0.1 wt%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剂的丙烯酸酯通过熔融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了分子链中具有高含硫基团和芳香结构的高折射率丙烯酸酯聚合物(P-M-1~P-M-6),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TGA结果表明,P-M-1、P-M-2、P-M-3和P-M-5耐热性好,热失重5wt%的温度(T5)分别为386.6℃、366.8℃、309.2℃ 和 402.3℃。UV-Vis 测试表明 P-M-1~P-M-6 的透光性优异,可见光区的透光率均在90%以上。椭偏仪测试表明P-M-1、P-M-3、P-M-5和P-M-6在550nm的折射率均超过1.60,P-M-6的折射率高达1.6363,说明分子结构中引入高含硫基团和芴基对提高材料折射率有明显效果。2、为制备更高折射率的光学树脂,在碱性催化剂下,将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砜和9,9-二[(4-羟基)苯基]芴与环氧氯丙烷一步反应合成了环氧树脂单体: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缩水甘油醚(N-1)、4,4-二羟基二苯砜二缩水甘油醚(N-2)和9,9-二[(4-羟基)苯基]芴二缩水甘油醚(N-3);再以上述合成的环氧树脂单体为原料,经简单的一步法反应制备了环硫树脂单体: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4)、4,4-二羟基二苯砜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5)和9,9-二[(4-羟基)苯基]芴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6)。然后将环氧和环硫树脂单体与等摩尔的4,4-二巯基二苯硫醚(TDBT)固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得高含硫量的高折射率环氧和环硫树脂聚合物P-N-1~P-N-6。TGA测试表明,P-N-1、P-N-2和P-N-3的T5高于P-N-4、P-N-5和P-N-6,说明环氧树脂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优于环硫树脂聚合物。UV-Vis测试表明,除P-N-5以外的聚合物的透光性好,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均高于80%。椭偏仪测试表明,P-N-4、P-N-5和P-N-6在550 nm处的折射率均超过1.70,其中P-N-6的折射率最高,为1.7157;P-N-1、P-N-2 和 P-N-3 在 550 nm 处的折射率为 1.6847、1.6827 和 1.6932,说明高含硫结构的引入和TDBT的使用显着提高了环氧和环硫树脂聚合物的折射率。3、为研究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纳米压印性能,将含0.1 wt%BPO的M-1~M-6和N-1/TDBT~N-6/TDBT固化体系用线宽为480nm、周期为690 nm的光栅结构模板和直径为50~400 nm的2D光子晶体模板进行纳米压印,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折射率聚合物光栅结构和光子晶体。结果表明,除N-2以外的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均具有优异的纳米压印性能,且分子结构中的柔性基团如醚键、硫醚键和亚甲基有利于其形成高保真度和低缺陷的压印图案,而强极性的基团如砜基和噻二唑基的作用则与之相反。4、为探索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在微透镜中的应用,基于其优异的纳米压印性能,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直径为9.5 μm、7.5 μm和5.5 μm的微透镜PMM-1~PMM-6和PMN-1~PMN-6。SEM测试结果表明,除PMN-2以外的微透镜结构与所设计的一致。焦斑测试表明,大部分微透镜的焦斑呈明亮的圆点,焦斑与周围环境对比度高、清晰可辩,轮廓均匀性好,焦斑光强分布轴对称、均匀性高,说明微透镜的形貌轮廓好,这与SEM的表征结果相符。通过分析微透镜的焦斑尺寸(FWHM))可知,PMM-1~PMM-6和PMN-1~PMN-6因折射率的差异对光束表现出不同的聚焦能力,折射率越高的微透镜其FWHM越小,聚焦性能越好。折射率为1.5793、直径为 9.5 μm 和 5.5 μm 的 PMM-4 的 FWHM 分别为 1.4748 μm 和 1.1853μm,而折射率高达1.7032、相同直径的PMN-6的FWHM比PMM-4小很多,分别为1.1084 μm和0.7052 μm,说明PMN-6具有比PMM-4更优异的聚焦性能。
牛雪利[8](2019)在《硒催化羰基化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及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文中研究指明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和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等杂环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分子内含有不同取代的肽键(-NHCO-)和氮、氧、硫等杂原子,故而表现出优良的生物、药理及反应活性,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在农药、医药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均有广泛用途。目前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和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的方法主要有三光气法、光气衍生物法(如氯甲酸酯法、异氰酸酯法、异硫氰酸酯法、碳酸酯法等)、硫脲关环法以及二氧化碳法等。这些方法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反应步骤繁琐、分离困难、剧毒光气及其副产物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和催化剂结构复杂、制备繁琐、价格昂贵等缺陷。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声,因此为这两类化合物开发一种绿色、经济、操作简单的合成方法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将具有成本低、原子经济性高、环境相对友好、操作方便等优越性的Se/CO体系成功运用到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中来,从而分别为这两类杂环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开拓了一条步骤简短、操作方便、原子经济性高、成本低、环境相对友好的新途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别总结归纳了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和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的应用、主要合成方法以及Se/CO催化体系的发现和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第二章研究了硒催化2-氨基-1,3,4-噻二唑和醇氧化羰基化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的反应,针对温度、时间、CO和O2的总压力及体积比、乙醇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碱的种类和用量等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探索。在优化条件下用一系列醇和2-氨基-1,3,4-噻二唑反应生成了相应的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第三章用和第二章相似的方式研究了硒催化2-氨基-苯并噻唑和一系列醇氧化羰基化反应,获得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吕璟慧[9](2017)在《温和条件下沙尔湖煤和蒙东煤的解离和解聚》文中指出低阶煤的氧含量很高,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但作为获取高附加值含氧有机化学品的原料,低阶煤的优势得天独厚。从分子水平上系统地了解煤的组成结构是其高效利用的基础,鉴于煤复杂的分子组成,很难根据某种单一的方法就得到其完整的组成信息,故本研究采用常温超声萃取、分级变温热溶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相结合的方法将有机质逐层从煤中解离和解聚出来,得到煤中可溶组分和碳骨架结构信息,为低阶煤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使用SEM、元素分析、固体13C NMR、XRPES和TGA等分析手段对蒙东褐煤(ML)和沙尔湖次烟煤(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进行表征,发现萃取主要溶出烃类化合物,而热溶则对含氧化合物有较好的溶出作用。经过萃取和热溶后煤样颗粒变得大小均匀且平整光滑,煤骨架结构中每个芳环上的取代基个数没有减少,但每个取代基的链长度则明显变短,可能是长链的芳烃得以溶出或者长链烷烃经过热溶断裂成较短链的芳烃。热溶残渣主要由芳桥键组成,脂肪碳连接的弱的共价键明显减少。使用石油醚(60-90 oC)、CS2、甲醇、丙酮和丙酮/CS2依次对ML和SSBC两种煤进行常温超声萃取得到五级萃取物(E1-E5)和萃取残渣(ERML和ERSSBC),萃取物主要富集到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作用结合在煤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因非共价键作用力遭到破坏而解离出来。ML和SSBC的萃取收率分别为4.8%和4.1%,均以甲醇一级萃取物的收率最高,虽然E1和E2的萃取收率不高,但是GC/MS可检测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以烷烃、甾族化合物和芳烃为主。分析链烷烃和以雄甾烯为母核的甾族化合物这两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对了解煤中有机质的生物起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E3中主要检测到含氮和含氧的杂原子化合物,E4和E5中主要组分为环数更大的芳烃,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原子的赋存形式多样,而含硫化合物中的硫原子赋存形式则比较单一,其中以噻吩的含量最为丰富。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分析表明,超声萃取除了能萃取出小分子化合物外,还能破坏氢键和p-p相互作用等分子间作用力,使一些大分子团簇从煤的大分子结构出解离出来。O2-O4类化合物的不饱和度和碳数分布分别为5-17和14-42,而NxOx类化合物中杂原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复杂,可能形成两个小分子“二聚体结构”,其不饱和度和碳数分布要比Ox类化合物大得多,分别为7-31和13-65,氧原子以呋喃环、R-O-R’、RCOOR’和RCOR’的形式存在(R和R’代表烷基或芳基),含氮化合物可能以吡啶、苯并喹啉、吖啶或吲哚环和氨基的结构存在。分别使用环己烷、甲醇和乙醇依次在100、150、200、250和300 oC的温度下对ERML和ERSSBC进行分级变温连续热溶,可以发现提高温度和选择亲核性溶剂是提高收率的两个途径。ERSSBC中的有机质更容易在环己烷中解离或解聚出来,ERML中的有机质更容易在乙醇中解离或解聚出来。ERML和ERSSBC的热溶总收率分别为37.7%和33.1%,以芳烃、酚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它们可能来自煤结构本身存在的有机质,因与萃余煤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遭到破坏而从煤中解离出来,也可能来自萃余煤中弱的共价键的断裂,甲基芳烃可能是由直链烷基芳烃在高温下发生Ca-Cβ键断裂得到,酚类化合物可能源自萃余煤中醚氧键的断裂,而酯类可能通过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得到。甲醇热溶中的酯类化合物均为甲酯,主要为芳酯,且在较低的温度下生成,乙醇热溶物中的酯类化合物主要为乙酯,大部分属于烷酸酯,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生成,这与甲醇和乙醇的空间位阻和亲核性以及不同类型氧桥键的解离能不同导致甲醇和乙醇酯交换历程不同有关。根据苯基苄基醚和二苄醚在两种溶剂中桥键的断裂情况可以发现,环己烷热溶只涉及热作用下氧桥键的断裂,而甲醇热溶的过程中甲醇也会对氧桥键的断裂有影响,因此得到不同的热溶产物。环己烷热溶时加热的条件可以使二苄醚类型的氧桥键断裂从而生成甲苯和苯甲醛,醇类热溶时醇中的氧原子会进攻煤中氧桥键上与氧原子相连的电正性较高的脂肪碳原子,从而使氧桥键断裂,生成相应的酚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对ML和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分别进行RICO,根据RICO结果可知,萃取和热溶对煤中的烷基侧链芳烃有较好的解离和解聚作用,尤其在热溶后烷基侧链明显缩短。ML和SSBC中芳环之间的亚甲基桥键主要以-(CH2)2-的形式存在,经过萃取和热溶后亚甲基桥键的碳链长度明显缩短,联苯型芳烃的含量明显增高,萃取对于二芳基烷烃的作用不明显,而热溶可以很好地解离出二芳基烷烃。煤中除了存在缩合芳烃之外,还存在许多联苯型芳烃。
陈叶童,徐欢,杨杰,毛春飞,陈继漆,李见,魏斌,郑土才[10](2016)在《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单碳基团取代芳烃与一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连接的直接或间接合成芳乙酸的方法,按照甲基芳烃与一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反应,卤化苄与一个碳原子单元反应,和芳醛与一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反应合成芳乙酸的先后顺序展开讨论。
二、1,4-二乙氧基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二乙氧基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固载化及其甲苯无溶剂分子氧氧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甲苯氧化产物及其性质和用途 |
1.2 甲苯选择性氧化 |
1.2.1 光催化氧化法 |
1.2.2 电催化氧化法 |
1.2.3 热催化氧化法 |
1.3 甲苯液相分子氧氧化 |
1.3.1 均相催化氧化 |
1.3.2 非均相催化氧化 |
1.4 钴席夫碱的固载化 |
1.4.1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
1.4.2 Schiff碱配合物固载化 |
1.5 NHPI催化剂 |
1.5.1 NHPI固载化 |
1.5.2 NHPI/Co(II)共固载化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相转移催化剂和引发剂对NHPI的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2.2 甲苯催化氧化反应活性评价及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HPI/Co的甲苯无溶剂氧化活性及其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相转移催化剂对甲苯无溶剂催化氧化效果 |
2.3.3 引发剂对甲苯无溶剂催化氧化效果 |
2.3.4 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及其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表征 |
3.2.4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2.5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3.3.2 新鲜和回收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热学性质 |
3.3.3 新鲜和回收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中元素的化学态 |
3.3.4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 |
3.3.5 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取代基对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2 不同基团取代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制备 |
4.2.3 不同基团取代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表征 |
4.2.4 不同基团取代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2.5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基团取代的共价键接枝钴席夫碱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4.3.2 催化剂的形貌 |
4.3.3 催化剂的热学性质 |
4.3.4 催化剂的化学态 |
4.3.5 催化剂的甲苯无溶剂氧化性能 |
4.3.6 催化剂的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功能化柱[5]芳烃的设计、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柱芳烃发展概况 |
1.1 引言 |
1.2 柱芳烃的合成和衍生化 |
1.2.1 柱芳烃的合成 |
1.2.2 柱芳烃的衍生化 |
1.3 柱芳烃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
1.3.1 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
1.3.2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
1.3.3 氢键相互作用 |
1.3.4 亲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 |
1.3.5 π-π相互作用 |
1.4 柱芳烃的应用 |
1.4.1 在光捕获材料方面的应用 |
1.4.2 在超分子催化方面的应用 |
1.4.3 在吸附和分离方面的应用 |
1.4.4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1.4.5 在超分子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
1.4.6 有机光电材料方面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联吡啶双功能化的柱[5]芳烃形成组装体在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主体分子H和客体分子G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联吡啶双官能化柱[5]芳烃分子(H)的组装性能研究 |
2.3.2 组装形成化合物的形貌表征 |
2.3.3 探索组装形成凝胶的的条件 |
2.3.4 组装体在硝基苯类化合检测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DI功能化的柱[5]芳烃在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PDI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4P5-PDI与中性客体分子G的主客体识别性能研究 |
3.3.2 C4P5-PDI和C4-PDI分子在溶液当中的光谱表征 |
3.3.3 C4P5-PDI+G分子组装体和C4-PDI分子在硝基苯类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水溶性柱[5]芳烃构筑的人工光捕获系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水溶性柱[5]芳烃和TPEDA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P5-1与TPEDA主客体的识别性能研究 |
4.3.2 聚合物结构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4.3.3 WP5-1和TPEDA组装体与DBT构建的人工光捕获系统 |
4.3.4 WP5-2与TPEDA主客体的识别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3)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
1.3 生物质转化 |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 样品制备 |
2.3 实验步骤 |
2.4 表征方法 |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
3.1 FTIR分析 |
3.2 XRPES分析 |
3.3 SEM图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
4.3 本章小结 |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
6.4 本章小结 |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水溶性柱芳烃与EPR探针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阴离子水溶性柱芳烃与哌啶氧氮氧自由基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本实验使用原料与试剂 |
1.1.2 本实验使用仪器 |
1.1.3 实验设计 |
1.1.4 实验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WP5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2.2 WP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2.3 客体4-ATH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2.4 EPR谱图表征 |
1.2.5 NMR谱图表征 |
1.2.6 CV表征 |
1.2.7 4-AT稳定性研究 |
1.3 小结 |
二、哌啶氧自由基(TEMPOs)与水溶性柱芳烃主客体络合作用力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本实验使用原料与试剂 |
2.1.2 本实验使用仪器 |
2.1.3 实验设计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三甘醇链修饰的水溶性柱[6]芳烃TEOP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2 客体NTMTP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3 客体DETP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4 客体GTP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5 客体QAHOTP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6 亲水疏水作用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7 静电相互作用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8 位阻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9 阳离子···π作用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10 络合反应时间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11 温度对主客体络合的影响 |
2.2.12 4-AT,DETP,GTP,NTMTP与 WP6 主客体相互作用异同讨论 |
2.3 小结 |
三、新型硝酮自旋捕获剂的合成性能及潜在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本实验使用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设计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MPO与 HMPO合成 |
3.2.2 FMPO单晶结构解析 |
3.2.3 HMPO-A,HMPO-B结构解析 |
3.2.4 FMPO对超氧自由基的捕获 |
3.2.5 FMPO对羟基的捕获 |
3.2.6 FMPO对碳中心自由基的捕获 |
3.2.7 FMPO超氧加合物的衰变动力学 |
3.2.8 HMPO对超氧自由基的捕获 |
3.2.9 HMPO对羟基的捕获 |
3.2.10 HMPO对碳中心自由基的捕获 |
3.2.11 HMPO超氧加合物的衰变动力学 |
3.3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柱芳烃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制备及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仿生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O-糖苷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1.1 卤代糖苷法 |
1.1.2 硫苷法 |
1.1.3 三氯乙酰亚胺酯法 |
1.1.4 相转移催化法 |
1.1.5 原酸酯法 |
1.1.6 糖烯法 |
1.1.7 羰基苄氧基糖苷法(CB法) |
1.2 白藜芦醇O-糖苷的合成研究进展 |
1.3 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
1.4 选题背景和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白藜芦醇和溴代白藜芦醇的合成 |
2.2.2 白藜芦醇和溴代白藜芦醇直接糖苷化的合成研究 |
2.2.3 区域选择性保护单体的糖苷化研究 |
2.2.4 糖苷化后再Wittig反应构建双键骨架合成糖苷单体的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白藜芦醇和溴代白藜芦醇直接糖苷化的合成研究 |
2.3.2 区域选择性保护单体的糖苷化研究 |
2.3.3 糖苷化后再Wittig反应构建双键骨架合成糖苷单体的研究 |
2.4 小结 |
3 氧化白藜芦醇二聚体的仿生合成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氧化白藜芦醇和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单体的合成 |
3.2.2 氧化白藜芦醇在HRP-H_2O_2丙酮/水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2.3 氧化白藜芦醇在无水FeCl_3-丙酮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2.4 氧化白藜芦醇在FeCl_3·6H_2O-丙酮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2.5 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在HRP-H_2O2丙酮/水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2.6 二聚体3-23全乙酰化 |
3.2.7 全乙酰化二聚体3-24脱甲基 |
3.2.8.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在无水FeCl_3-丙酮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2.9.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在FeCl_3·6H_2O-丙酮体系中的偶联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白藜芦醇1-43的合成 |
3.3.2 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3-22的合成 |
3.3.3 氧化白藜芦醇1-43偶联反应研究 |
3.3.4 2'-甲氧基氧化白藜芦醇偶联反应研究及偶联反应机理的推测 |
3.4 小结 |
4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光致环化合成菲类衍生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二苯乙烯单体的合成 |
4.2.2 光致环化反应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谱图 |
(6)新型氯甲基化反应研究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Blanc氯甲基化反应概述 |
1.1.2 Blanc氯甲基化反应的机理 |
1.1.3 Blanc氯甲基化反应的应用 |
1.2 Blanc氯甲基化方法研究进展 |
1.2.1 使用不同种类的氯甲基化试剂 |
1.2.2 使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
1.3 课题设计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氯甲基化新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筛选 |
2.2.2 底物拓展 |
2.2.3 反应机理推测 |
2.3 2,6-二甲基-D,L酪氨酸合成新路线研究 |
2.3.1 2,6-二甲基-D,L酪氨酸合成的研究综述 |
2.3.2 新路线设计 |
2.3.3 化合物2-1的合成 |
2.3.4 化合物2-1a的合成 |
2.3.5 化合物2-17的合成 |
2.3.6 化合物2-22的合成 |
2.3.7 化合物1-1的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6-二甲基-L-酪氨酸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DMT简介 |
3.3 DMT不对称合成的研究综述及设计路线 |
3.3.1 DMT合成的研究综述 |
3.3.2 DMT不对称合成新路线设计 |
3.3.3 化合物1-2的合成 |
3.3.4 化合物3-41的合成 |
3.3.5 化合物3-42的合成 |
3.3.6 化合物1-3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步骤 |
4.2.1 氯甲基化产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
4.2.2 化合物2-1的制备 |
4.2.3 化合物2-1a的制备 |
4.2.4 化合物2-22的制备 |
4.2.5 化合物1-1的制备 |
4.2.6 化合物1-2的制备 |
4.2.7 化合物3-41的制备 |
4.2.8 化合物3-42的制备 |
4.2.9 化合物1-3的制备 |
4.3 化合物数据表征 |
4.3.1 氯甲基化产物数据表征 |
4.3.2 2,6-二甲基-D,L-酪氨酸合成数据表征 |
4.3.3 2,6-二甲基-L-酪氨酸不对称合成数据表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部分关键谱图数据 |
(7)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写说明 |
LIST OF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设计思想 |
1.3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1 含硫型光学树脂 |
1.3.1.1 烯类光学树脂 |
1.3.1.2 环氧型光学树脂 |
1.3.1.3 环硫型光学树脂 |
1.3.1.4 聚酰亚胺型光学树脂 |
1.3.1.5 聚氨酯型光学树脂 |
1.3.1.6 点击化学反应型光学树脂 |
1.3.2 纳米复合型光学树脂 |
1.3.3 有机硅型光学树脂 |
1.4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应用 |
1.4.1 抗反射薄膜 |
1.4.2 光学镜片 |
1.4.3 光学元件粘合剂 |
1.4.4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材料 |
1.4.5 光波导材料 |
1.4.6 光子晶体 |
1.4.7 微透镜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5.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的内容 |
1.5.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聚合物的制备 |
2.2.2 纳米压印模板的制备和表面修饰 |
2.2.3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纳米压印 |
2.2.3.1 光栅结构和光子晶体的制备 |
2.2.3.2 微透镜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单体的结构表征 |
2.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表征 |
2.3.1.2 核磁共振(NMR)光谱表征 |
2.3.1.3 元素分析 |
2.3.2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性能表征 |
2.3.2.1 热性能 |
2.3.2.2 透光性 |
2.3.2.3 折射率 |
2.3.3 纳米压印模板的表征 |
2.3.4 纳米压印结构的形貌表征 |
2.3.5 微透镜的性能表征 |
第三章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高折射率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 |
3.2.1.1 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丙烯酸酯(M-1)的合成 |
3.2.1.2 4,4-二羟基二苯砜二丙烯酸酯(M-2)的合成 |
3.2.1.3 9,9-二[(4-羟乙氧基)苯基]芴二丙烯酸酯(M-3)的合成 |
3.2.1.4 硫代磷酸三苯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M-4)的合成 |
3.2.1.5 2,5-二巯基噻二唑二甲基丙烯酸酯(M-5)的合成 |
3.2.1.6 4,4-二巯基二苯硫醚二甲基丙烯酸酯(M-6)的合成 |
3.2.2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高折射率丙烯酸酯单体的结构表征 |
3.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
3.3.1.2 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 |
3.3.1.3 元素分析 |
3.3.2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的性能表征 |
3.3.2.1 热重分析(TGA) |
3.3.2.2 透光性测试 |
3.3.2.3 折射率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折射率环氧和环硫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单体的合成 |
4.2.1.1 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缩水甘油醚(N-1)的合成 |
4.2.1.2 4,4-二羟基二苯砜二缩水甘油醚(N-2)的合成 |
4.2.1.3 9,9-二[(4-羟基)苯基]芴二缩水甘油醚(N-3)的合成 |
4.2.2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单体的合成 |
4.2.2.1 4,4-二羟基二苯硫醚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4)的合成 |
4.2.2.2 4,4-二羟基二苯砜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5)的合成 |
4.2.2.3 9,9-二[(4-羟基)苯基]芴二硫代缩水甘油醚(N-6)的合成 |
4.2.3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聚合物的制备 |
4.2.4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聚合物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高折射率环氧和环硫树脂单体的结构表征 |
4.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
4.3.1.2 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 |
4.3.1.3 元素分析测试 |
4.3.2 高折射率环氧和环硫树脂聚合物的性能表征 |
4.3.2.1 热失重分析(TGA) |
4.3.2.2 透光性测试 |
4.3.2.3 折射率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纳米压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纳米压印模板的制备 |
5.2.2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纳米压印 |
5.2.2.1 高折射率丙烯酸酯的纳米压印 |
5.2.2.2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的纳米压印 |
5.2.2.3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的纳米压印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基底表面的清洗 |
5.3.2 纳米压印模板的微观形貌 |
5.3.3 纳米压印模板的抗粘处理 |
5.3.4 高折射率丙烯酸酯的纳米压印性能 |
5.3.4.1 光栅结构的纳米压印 |
5.3.4.2 光子晶体的纳米压印 |
5.3.5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的纳米压印性能 |
5.3.5.1 光栅结构的纳米压印 |
5.3.5.2 光子晶体的纳米压印 |
5.3.6 高折射率环硫学树脂的纳米压印性能 |
5.3.6.1 光栅结构的纳米压印 |
5.3.6.2 光子晶体的纳米压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折射率光学树脂在微透镜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微透镜模板的制备 |
6.2.2 微透镜的制备 |
6.2.2.1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微透镜的制备 |
6.2.2.2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微透镜的制备 |
6.2.2.3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微透镜的制备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微透镜的形貌 |
6.3.1.1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微透镜的形貌 |
6.3.1.2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微透镜的形貌 |
6.3.1.3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微透镜的形貌 |
6.3.2 微透镜的性能 |
6.3.2.1 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微透镜的性能 |
6.3.2.2 高折射率环氧树脂微透镜的性能 |
6.3.2.3 高折射率环硫树脂微透镜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BIOGRAPHY OF THE AUTHOR |
导师简介 |
BIOGRAPHY OF THE SUPERVISOR |
附件 |
(8)硒催化羰基化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及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及主要合成方法 |
1.1.1 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 |
1.1.2 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
1.2 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及主要合成方法 |
1.2.1 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2 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
1.3 硒催化羰基化体系 |
1.3.1 Se/CO体系的发现 |
1.3.2 Se/CO体系的应用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 |
第二章 硒催化羰基化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过程 |
2.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 底物的拓展 |
2.3 本章小结 |
2.4 产品表征与波谱数据 |
第三章 硒催化羰基化合成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过程 |
3.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 底物的拓展 |
3.3 本章小结 |
3.4 产品表征与波谱数据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附录Ⅱ 实验药品和试剂及生产厂家 |
附录Ⅲ 核磁图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温和条件下沙尔湖煤和蒙东煤的解离和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煤的结构模型 |
1.3 煤结构的研究方法 |
1.4 煤中杂原子的分布 |
1.5 煤结构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和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4 分析表征方法 |
3 ML和SSBC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中有机质结构的直接表征 |
3.1 SEM分析 |
3.2 元素分析 |
3.3 固体~(13)C核磁分析 |
3.4 XRPES分析 |
3.5 TGA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ML和SSBC的常温分级超声萃取 |
4.1 ML和SSBC常温分级超声萃取的收率 |
4.2 ML和SSBC萃取物的GC/MS分析 |
4.3 ML和SSBC萃取物的ESI FTICRM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温和条件下ER_(ML)和ER_(SSBC)的分级变温连续热溶 |
5.1 ER_(ML)和ER_(SSBC)的分级变温连续热溶的收率 |
5.2 ER_(ML)和ER_(SSBC)的热溶物及热溶残渣的FTIR分析 |
5.3 ER_(ML)和ER_(SSBC)的热溶物GC/MS分析 |
5.4 生成含氧化合物的可能反应历程 |
5.5 本章小结 |
6 ML和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的RICO |
6.1 ML和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RICO产物的族组分分布 |
6.2 ML和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中烷基侧链和桥键的类型 |
6.3 ML和SSBC的原煤、萃余煤和热溶残渣中的缩合芳环结构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Ⅱ(论文提纲范文)
2单碳基团取代芳体烃与1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连接法 |
2.1甲基芳烃与1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反应 |
2.1.1直接羧化反应和直接酯化、水解反应 |
2.1.2芳烃活泼甲基与草酸酯缩合、断裂氧化反应 |
2.2卤化苄与1个碳原子单元反应法 |
2.2.1卤化苄的直接羰基化和羧基化反应 |
2.2.2卤化苄的格氏试剂羧化反应 |
2.3芳醛与1个及以上碳原子单元反应法 |
2.3.1与硝基甲烷的缩合、氧化反应 |
2.3.2经转化为扁桃酸、还原脱羟基反应 |
2.3.3经Darzens缩合、水解、氧化反应 |
2.3.4其他方法 |
四、1,4-二乙氧基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钴席夫碱催化剂的固载化及其甲苯无溶剂分子氧氧化性能[D]. 梁雨欣. 扬州大学, 2021(08)
- [2]基于功能化柱[5]芳烃的设计、合成与应用[D]. 许颖辉. 扬州大学, 2021(08)
- [3]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水溶性柱芳烃与EPR探针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D]. 王雪.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白藜芦醇O—糖苷单体的制备及氧化白藜芦醇类二聚体的仿生合成[D]. 李鸿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新型氯甲基化反应研究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D]. 唐健.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7]高折射率光学树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 唐云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8]硒催化羰基化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及苯并噻唑-2-氨基甲酸酯[D]. 牛雪利.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9)
- [9]温和条件下沙尔湖煤和蒙东煤的解离和解聚[D]. 吕璟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10]芳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Ⅱ[J]. 陈叶童,徐欢,杨杰,毛春飞,陈继漆,李见,魏斌,郑土才.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