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多层窖泥发酵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技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秦覃[1](2021)在《绵竹市浓香型大曲酒产业质量提升研究》文中提出
张应刚,许涛,郑蕾,杨阳,刘光钱,张芮,于惠,沈才洪,王松涛[2](2021)在《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特征发酵载体,包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不同窖龄窖泥、不同浓香型白酒产地的窖泥及不同质量窖泥的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窖泥主体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香味成分研究提供思考,促进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加深对浓香型白酒窖泥的认知。
李大和,李国红[3](2020)在《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文中研究说明浓香型白酒生产技术世代相传,创新发展。在认真贯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近数十年酿酒生产技术有很多创新和发展。
董蔚[4](2020)在《浓香型白酒“窖香”特征风味物质解析及其生成途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浓香型白酒是我国产、销量最高的蒸馏酒,其独特的泥窖发酵工艺,赋予了酒体“窖香浓郁,绵软甘冽”的典型风味特征。近年来,随着食品组学与风味感官科学的发展,对浓香型白酒风格的认识已从单纯强调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演变为“窖香为主的、舒适的复合香气”,因此,“窖香”是浓香型白酒最为典型的香气特征。目前,对不同厂家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因子确定、微生物代谢机理剖析和功能菌株工程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屡见报道,但对于浓香型白酒“窖香”风格的关键香气物质解析及其生成途径的研究尚未深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浓香型白酒酒体设计的科学性和产品品质稳定性。本论文以“窖味显着”的浓香型白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明晰了构成浓香白酒独特“窖香”风味的关键香气化合物;探讨了风味因子“量-味”关系的转变;剖析了构成“窖香”与“烤香”风味因子的交互作用;初探了“窖香”关键因子的生成前体和形成途径。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应用多种风味检测手段结合感官评价,系统剖析了浓香型基酒与商品酒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两种代表性浓香型白酒的总体香气间存在差异。此外,应用调p H液液萃取法结合GC-MS/O-c AEDA进一步在上述2种浓香型白酒中检测出香气区域68和64个,其FD值在1-59049的范围内;通过NIST 11.0谱库、标准品、保留指数(RI)和香气特征等比对手段,准确定性出化合物67和64种。其中,包括相同香气化合物64种,但FD值差异较大。特别对于3-甲硫基丙醛、3-甲硫基丙醇和3-甲硫基丙酸乙酯,均在LZ-2016基酒中具有较高的FD值(27≤FD≤729),但在GJ-1573中并未检出。(2)深入考察了影响浓香型基酒中典型“泥臭味”的关键风味化合物。针对浓香型白酒“窖香”香气风格与窖泥接近的特点,应用HS-SPME、LLE结合GC-MS、GC-O-MS等方法,对比分析窖泥及“窖味显着”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通过综合应用双柱定性、标准品比对等分析手段,有效解决了油酸乙酯作为共流出化合物的干扰,并首次在浓香型基酒中发现一种具有马厩味、粪臭味的化合物3-甲基吲哚。此外,通过阈值测定和OAV值的计算,结果表明3-甲基吲哚在46%的乙醇-水溶液中的阈值为6.09μg/L;其在9种“泥臭味突出”的浓香型基酒中含量为4.4-142.8μg/L,OAV为1-23。通过香气添加实验以及Heatmap分析结果,阐明3-甲基吲哚为浓香型基酒中“泥臭味”的关键化合物。(3)采用直接进样法、VSLLME法、柱前衍生化法结合GC-FID和GC-MS/SIM等多种检测方法,对LZ-2016-BD和GJ-1573中FD≥9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香气重组、缺失实验及OAV法,考察浓香型基酒中负责“烤香”和“窖香”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LZ-2016-BD和GJ-1573酒样中分别有37和26种香气化合物的OAV≥1,其中,己酸、丁酸、4-甲基苯酚、3-甲基吲哚和3-甲硫基丙醛在LZ-2016-BD中的OAV值显着高于GJ-1573。根据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发现,上述5种香气化合物为负责“窖香”和“烤香”的关键香气化合物。最终,通过OAV法,首次证明在浓香型基酒中负责“烤香”与“窖香”的关键化合物间存在掩盖或加成作用。(4)利用PAA和Fe3O4对GO进行改进,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基复合纳米材料(GO@PAA@Fe3O4),并重点阐明其对2种吲哚类衍生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AA和Fe3O4基团的引入,不仅可改变GO的极性,而且由于氢键作用力的产生,其为目标待测物的高效提取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此外,通过使用0.5%的酸性丙酮活化GO@PAA@Fe3O4,不仅改善其结构特征,而且显着提高了对吲哚-3-乙酸(IAA)和吲哚-3-丙酸(IPA)的提取效率。GO@PAA@Fe3O4对IAA和IPA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在10.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在p H=4.0和T=35℃时,应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更好地描述GO@PAA@Fe3O4对IAA和IPA的吸附,对于IAA和IPA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0和14.3 mg/g。由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GO@PAA@Fe3O4的重复利用率高,可重复使用至少9个循环。(5)为了初步阐明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窖香”特征香气物质的形成途径,首次应用新型GO@PAA@Fe3O4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HPLC-MS/MS技术靶向提取16种浓香型基酒中的IAA和IPA。结果表明,通过对吸附剂添加量、酒样p H、加盐量、吸附时间、解吸溶剂类型、解吸溶剂酸碱度、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等8个单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应用上述方法,在16种待测酒样中均检测到IAA和IPA,其浓度分别为0.64-11.32μg/L和0.66-18.74μg/L。综上,根据检测结果,初步推断在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3-甲基吲哚的生成可能遵循两个途径:i)以色氨酸作为代谢前体物,其先生成IAA,再由IAA脱羧后转化为3-甲基吲哚;以及ii)以色氨酸作为代谢前体物,其先生成IPA后,再转化为3-甲基吲哚。
李俊辉,刘英杰,隋丽娜,杨平平,王燕[5](2019)在《浓香型白酒增加己酸乙酯降低乳酸乙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白酒行业,浓香型白酒普遍存在己酸乙酯含量不足、乳酸乙酯含量过高的现象,严重影响白酒的品质。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乳酸菌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乳酸乙酯含量过高的原因,以及现阶段对增加己酸乙酯降低乳酸乙酯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
李大和,李国红[6](2018)在《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文中指出从浓香型白酒的优美风格、成因、工艺等多方面,展示浓香型白酒独特的魅力。
李大和[7](2017)在《中国白酒“三大试点”研究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汾酒、茅台、泸州老窖,白酒三大试点的重大成果,以及对行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周靖[8](2019)在《整粒高粱酿造醇甜型白酒的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酒作为我国传统民族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和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香型分类,白酒可分为馥郁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其中浓香型因其芳香浓郁、绵柔甘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浓香型白酒发酵周期长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糠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本研究在独有的酿酒地理气候以及绝佳的酿酒优质条件的泸州地区开展,结合传统小曲清香、大曲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以整粒高粱为原料,对酿酒工艺环节进行参数优化。按照续糟配料、培菌产酒、量质摘酒的生产方式,以酿造优质、发酵周期短的醇甜型白酒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原料预处理:采用带压蒸煮处理方式,高温浸泡、高压蒸煮,以高粱处理后吸水率和破皮率作为实验评判指标,以Box-Behnken作为分析软件,结合单因素实验对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优化工艺为:每次实验投粮640 kg,泡粮15 min、泡粮水温85℃、泡粮用水量1.6 t、初蒸10 min、闷粮40 min、复蒸10min。2、糖化培菌工艺:以还原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究糖化时间和糖化粮糟堆积厚度对糖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糖化工艺参数为:收箱厚度冬季40 cm,夏季30 cm,糖化时间22 h。3、产酒发酵工艺:发酵时间14 d,配糟比例冷季1:2—2.5,热季1:2.5—3,最终出酒率44%左右。4、糖化以及发酵工艺中酿酒微生物优势菌群解析:借助高通量测序手段,确定糖化发酵过程优势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
李付丽,吴鑫颖,王晓丹,邱树毅[9](2014)在《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增香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白酒行业的飞速发展,白酒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也逐渐繁盛起来,尤其浓香型白酒更是如此。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主要包括酒曲、窖泥、酒醅微生物3个部分,现代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增香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大曲技术、人工老窖技术、香醅制备技术和酯化酶技术。该文就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及微生物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增香应用作简要阐述。
侯小歌,王俊英,李学思,胡炳义,李绍亮,高应运[10](2013)在《浓香型白酒窖池主要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窖池微生物对中国白酒风味物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综述了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中主要产香功能性微生物的组成、鉴定方法、功能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在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为浓香型白酒重要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其发酵过程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运用多层窖泥发酵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技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多层窖泥发酵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2)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
1.1 不同窖龄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1.2 不同地域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1.3 不同质量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
2 窖泥主体微生物 |
2.1 乳酸菌 |
2.2 梭菌属 |
2.3 己酸菌属 |
2.4 芽孢杆菌属 |
2.5 产甲烷菌 |
3 总结和思考 |
(3)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轮底发酵 |
2 醇酸酯化 |
2.1 混糟入窖 |
2.2 酯化液串蒸 |
2.3 复式发酵 |
2.4 酯化液灌窖 |
3 夹泥发酵和加泥发酵 |
4 原窖分层酿制工艺 |
5 酯化酶的应用 |
6 多功能菌的筛选和应用 |
7 利用丙酸菌“增己降乳” |
8 采用黄浆水酯化法提高酒质 |
8.1 黄浆水的成分 |
8.2 直接用黄浆水制备酯化液 |
8.3 采用生物激素制取黄浆水酯化液 |
8.4 添加己酸菌液制备酯化液 |
8.5 黄浆水酯化液的应用 |
9 高温堆积工艺在浓香型酒生产中的应用 |
1 0 香型融合 |
(4)浓香型白酒“窖香”特征风味物质解析及其生成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浓香型白酒的概述 |
1.2.1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特征 |
1.2.1.1 泥窖发酵 |
1.2.1.2 续糟配料 |
1.2.1.3 混蒸混烧 |
1.2.2 浓香型白酒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
1.2.2.1 酒醅发酵 |
1.2.2.2 原酒蒸馏 |
1.2.2.3 原酒储存 |
1.3 浓香型白酒风味研究概述 |
1.3.1 浓香型白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2 浓香型白酒特征“窖香”风味的研究 |
1.3.3 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3.1 吲哚类化合物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
1.3.3.2 吲哚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 |
1.4 酒中风味物质交互作用的研究概述 |
1.5 石墨烯改性纳米萃取材料的研究概述 |
1.5.1 石墨烯基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概述 |
1.5.2 石墨烯基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在酒类分析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立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浓香型白酒中香气化合物的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样品 |
2.2.1.2 实验试剂 |
2.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调pH-液液萃取法提取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
2.2.2.2 GC-MS/O分析条件 |
2.2.2.3 比较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cAEDA) |
2.2.2.4 定性分析 |
2.2.2.5 感官分析 |
2.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浓香型基酒中“泥臭味”物质—3-甲基吲哚的发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样品 |
3.2.1.2 实验试剂 |
3.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窖泥样品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
3.2.2.2 液液萃取法(LLE)提取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
3.2.2.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法(VSLLME)提取酒样中的3-甲基吲哚和油酸乙酯 |
3.2.2.4 GC-MS/O分析条件 |
3.2.2.5 GC-MS定量分析浓香型基酒中的3-甲基吲哚和油酸乙酯 |
3.2.2.6 定性分析 |
3.2.2.7 定量分析 |
3.2.2.8 香气阈值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的测定 |
3.2.2.9 浓香型白酒中“泥臭味”的感官验证 |
3.2.2.10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窖泥和浓香型白酒中“泥臭味”化合物的测定 |
3.3.2 3-甲基吲哚和油酸乙酯的嗅觉阈值 |
3.3.3 确认3-甲基吲哚是浓香型白酒中“泥臭味”的重要香气化合物 |
3.3.4 25种浓香型白酒中3-甲基吲哚和油酸乙酯的定量分析及OAV值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浓香型基酒中“窖香”关键香气化合物确定及交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实验样品 |
4.2.1.2 实验试剂 |
4.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模拟酒样的制备 |
4.2.2.2 多种定量方式定量分析LZ-2016-BD和 GJ-1573 酒样中的香气化合物 |
4.2.2.3 GC-FID分析条件 |
4.2.2.4 GC-MS分析条件 |
4.2.2.5 感官评价小组的构建和评价环境 |
4.2.2.6 描述性感官分析 |
4.2.2.7 香气重组实验 |
4.2.2.8 香气缺失实验 |
4.2.2.9 交互作用的评价 |
4.2.2.10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香气化合物(FD≥9)的定量分析及其OAV值 |
4.3.1.1 定量方法的构建 |
4.3.1.2 LZ-2016-BD和 GJ-1573 酒样中香气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
4.3.1.3 香气活性值(OAV)的计算 |
4.3.2 LZ-2016-BD和 GJ-1573 酒样中重要香气化合物的比较 |
4.3.3 香气重组和缺失实验 |
4.3.3.1 LZ-2016-BD和 GJ-1573 酒样的香气重组实验 |
4.3.3.2 香气缺失实验 |
4.3.4 LZ-2016基酒中“烤香”与“窖香”关键香气化合物间的交互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对其对吲哚类衍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模拟酒样基质的制备 |
5.2.2.2 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
5.2.2.3 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GO@PAA@Fe_3O_4)的制备及其活化 |
5.2.2.4 磁性固相萃取(MSPE) |
5.2.2.5 HPLC分析条件 |
5.2.2.6 吸附动力学实验 |
5.2.2.7 吸附等温线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O@PAA@Fe_3O_4 的表征 |
5.3.1.1 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分析 |
5.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5.3.1.4 Zeta电位分析 |
5.3.1.5 热重分析(TGA) |
5.3.1.6 磁滞回线(VSM)分析 |
5.3.2 GO@PAA@Fe_3O_4 的吸附动力学 |
5.3.3 GO@PAA@Fe_3O_4 的吸附等温线 |
5.3.4 GO@PAA@Fe_3O_4对IAA和 IPA的吸附机理 |
5.3.5 活化作用对GO@PAA@Fe_3O_4 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6 GO@PAA@Fe_3O_4 的重复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浓香型白酒“窖香”特征风味物质生成途径的初探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1.1 实验样品 |
6.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GO@PAA@Fe_3O_4 纳米材料的制备 |
6.2.2.2 酒样的前处理 |
6.2.2.3 模拟酒样的制备 |
6.2.2.4 MSPE萃取法的优化 |
6.2.2.5 HPLC-MS/MS分析条件 |
6.2.2.6 定量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SPE法的优化 |
6.3.3.1 GO@PAA@Fe_3O_4 添加量的优化 |
6.3.3.2 酒样pH的优化 |
6.3.3.3 加盐量的优化 |
6.3.3.4 吸附时间的优化 |
6.3.3.5 解吸溶剂类型的优化 |
6.3.3.6 解吸溶剂酸碱度的优化 |
6.3.3.7 解吸温度及时间的优化 |
6.3.2 分析方法的评价 |
6.3.3 实际酒样中IAA和 IPA的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浓香型白酒增加己酸乙酯降低乳酸乙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己酸菌和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
1.1 己酸菌 |
1.2 乳酸菌 |
2 白酒生产中乳酸乙酯含量过高原因 |
2.1 来源广, 数量多 |
2.2 繁殖快 |
3 增己降乳的措施 |
3.1 增加己酸乙酯含量 |
3.1.1 己酸菌与其他菌种混合培养 |
3.1.2 优化发酵条件 |
3.1.3 其他措施 |
3.2 降低乳酸乙酯含量 |
3.2.1 利用以乳酸为碳源的微生物来降解乳酸 |
3.2.2 优化生产工艺 |
4 结论与展望 |
(6)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 |
2 四川浓香型白酒独特风格的成因 |
2.1 独特的地域环境 |
2.2 丰富的酿酒微生物资源 |
2.3 始创多粮酿造 |
2.4 独特的包包曲 |
2.5 百年老窖、万年糟 |
2.6 独特的窖泥微生物 |
2.7 窖池能保住黄水 |
2.8 独特的传统工艺 |
3 独特的生产工艺 |
4 融合其他香型酒生产工艺之精华, 创新发展 |
4.1 人工培窖 |
4.2 创造原窖分层酿制工艺 |
4.3 双轮底发酵 |
4.4 翻沙工艺 |
4.5 高温堆积工艺在浓香型酒生产中的应用 |
4.6 整粒蒸煮, 复式拌曲, 窖外堆积 |
5 小结 |
(7)中国白酒“三大试点”研究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白酒“三大试点”的产生背景 |
2“汾酒试点” |
2.1 制曲方面 |
2.2 酿酒工艺 |
2.3 分析、品尝等研究 |
3 茅台试点 |
3.1 1959年调查研究 |
3.2“茅台试点” (1964—1966年) |
4 泸州试点 |
4.1 泸州老窖初步总结 |
4.2 泸州老窖更深入的研究 (1964—1966年) |
(8)整粒高粱酿造醇甜型白酒的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白酒工艺简介 |
1.2.1 传统浓香型白酒工艺简介 |
1.2.2 传统小曲清香型白酒工艺简介 |
1.3 制约浓香型白酒酒质及出酒率的主要因素 |
1.3.1 酿酒原料 |
1.3.2 原料预处理方式 |
1.3.3 糖化时间及粮糟堆积厚度 |
1.3.4 配糟比例及发酵时间 |
1.3.5 曲药的种类及用量 |
1.4 糖化培菌与产酒生香单边发酵工艺 |
1.4.1 工艺简介 |
1.4.2 糖化培菌与产酒生香单边发酵工艺的优势 |
1.5 酿酒微生物学研究 |
1.5.1 酿酒微生物简介 |
1.5.2 酿酒微生物分析方法介绍 |
1.5.3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
1.5.4 高通量测序在酿酒微生物分析上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整粒高粱预处理工艺开发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3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高粱浸泡工艺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Box-Behnken建模与分析 |
2.4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蒸煮工艺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Box-Behnken建模与分析 |
2.5 结果分析 |
2.5.1 泡粮工艺的优化 |
2.5.2 高粱蒸煮工艺的优化 |
2.6 小结 |
3 糖化培菌与产酒发酵工艺的研发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粮糟糖化培菌参数研究及实验方法 |
3.2.3 糟醅发酵参数研究及实验方法 |
3.2.4 配糟参数选择 |
3.2.5 曲药参数及添加量选择 |
3.3 结果分析 |
3.3.1 粮糟糖化培菌过程参数变化分析 |
3.3.2 产酒发酵参数变化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融合小曲、大曲酿酒工艺探讨 |
3.4.2 小结 |
4 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主要设备仪器 |
4.4 酒醅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
4.5 16SrRNA扩增子测序 |
4.6 多元统计分析 |
4.7 结果与分析 |
4.7.1 细菌菌落测序数据统计 |
4.7.2 细菌群落糖化发酵演替规律对比分析 |
4.7.3 细菌群落糖化发酵演替规律聚类分析 |
4.7.4 系统发育分析 |
4.7.5.群落分布组成差异分析 |
4.8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增香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 |
1.1浓香型白酒酒曲微生物研究 |
1.2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研究 |
1.3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研究 |
2浓香型白酒微生物应用技术 |
2.1浓香型白酒强化大曲技术 |
2.2浓香型白酒人工老窖技术 |
2.3浓香型白酒香醅制备技术 |
2.4浓香型白酒酯化酶生产技术 |
3结论与展望 |
(10)浓香型白酒窖池主要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香气及其前体物产生菌的组成 |
2 酯化酶产生菌的组成 |
3 产香功能菌种群鉴定方法的研究 |
3.1 传统的微生物分类学鉴定方法 |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3.3 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方法 |
4 产香功能菌的功能特性 |
4.1 香气及其前体物产生菌的功能特性 |
4.2 酯化菌的产酯特性 |
5 产香功能菌在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
6 产香功能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
7 总结 |
四、运用多层窖泥发酵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技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竹市浓香型大曲酒产业质量提升研究[D]. 秦覃. 西华大学, 2021
- [2]窖泥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J]. 张应刚,许涛,郑蕾,杨阳,刘光钱,张芮,于惠,沈才洪,王松涛. 微生物学通报, 2021(11)
- [3]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J]. 李大和,李国红. 酿酒科技, 2020(12)
- [4]浓香型白酒“窖香”特征风味物质解析及其生成途径的研究[D]. 董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浓香型白酒增加己酸乙酯降低乳酸乙酯的研究进展[J]. 李俊辉,刘英杰,隋丽娜,杨平平,王燕. 中国酿造, 2019(01)
- [6]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J]. 李大和,李国红. 酿酒科技, 2018(07)
- [7]中国白酒“三大试点”研究回顾[J]. 李大和. 酿酒科技, 2017(06)
- [8]整粒高粱酿造醇甜型白酒的新工艺研究[D]. 周靖. 重庆大学, 2019(01)
- [9]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增香方面的应用[J]. 李付丽,吴鑫颖,王晓丹,邱树毅. 中国酿造, 2014(01)
- [10]浓香型白酒窖池主要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侯小歌,王俊英,李学思,胡炳义,李绍亮,高应运. 酿酒科技,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