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永图,叩开中国入世大门(论文文献综述)
董益峰[1](2017)在《N集团企业文化现状诊断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因。尤其规模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其视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N集团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领跑行业二十几年,在这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文化也是“老板文化”,其董事长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常年笔耕不辍,将企业发展所需的文化内涵写入他的讲话稿和工作报告中,并广为宣传,有效地为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注入了相匹配的精神动力。其在企业40周年庆典时提出了系统的“如水文化”理念延用至今,独具特色、影响深远。本文对国内外企业文化理论、主流测评方法、企业文化建设步骤以及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作梳理总结后,选用了较为通用的OCQ测量方法,再加上曾经自行设计过且已经实施的问卷调查表和在N集团从事内宣工作十多年的切身感受及翻阅企业大量的资料后,较为全面的对N集团的企业文化作了综合测量评价,分析总结出了该企业的文化特质是“使命导向的市场绩效文化”型,具有深入人心的核心价值观、“不拼爹做更优”的发展基因、“以结果为导向”的共同追求的优势和存在创新意识、客户至上、部门协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调查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将N集团高度提炼的“如水文化”更好的转化为员工容易理解的用语、如何更好地将“老板文化”转为全员创造的文化、以及从制度层面做出相应变革措施等,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层对N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提升策略建议。经过此次研究,不仅有助于笔者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也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样本,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芳璇[2](2012)在《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传播学为理论视角,全面考察了余秋雨众多文学作品与外部传播环境的关系,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这一论题作出了较为系统而独特的阐释。研究将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视为传播内容,从传播者与接受者、文学本体与外在环境两个层面的互动展开具体论述,最终揭示了余秋雨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与现代转型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认为,余秋雨在实地考察文明遗址的基础上,从文明与蒙昧、野蛮对峙的高度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其中一部分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成为秋雨散文,它们是作者探寻普世价值的诗意体现,蕴含着鲜明的读者意识,拓展了中国当代散文的艺术境界、文化品位与社会影响。另一部分由余秋雨本人通过影视节目、各类演讲、大学授课等方式作出亲自传达,它们在展现作者独特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和秋雨散文共同建构并确立了“文化学者”的身份内涵,获得了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可。本研究认为,在余秋雨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参与当代文化价值重构的过程中,海内外的文化传播机构与读者群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个性化的阐释并引发强大传播效应的背后,是传受双方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对于民族复兴的热切企盼。首先,以《收获》为代表的文学期刊,通过文学生产活动中的守门行为发现了具有文学创造潜能的余秋雨,其自身的刊物定位与刊发方式大致规定了秋雨散文的创作与刊载情况,并为他搭建了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其次,以知识出版社、尔雅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为代表的两岸出版机构,通过各自社会环境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形成了秋雨散文的商业特性,并推动“余秋雨”成为了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品牌,其品牌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再次,以央视与凤凰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和以网上书店为代表的网络空间,通过参与余秋雨的文学创作、新书推介、文化普及工作等途径,帮助建构和传播了其“文化学者”的身份与形象。最后,广大读者的接受与反馈既印证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多元化传播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对作品的出版、修改乃至新的创作计划产生了由浅至深的影响。总体观之,余秋雨作为一个在体制外寻求生命价值与行为意义的文化学者,努力践行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有力彰显了现代君子与人类智者的人格理想,其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对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谢志娟[3](2012)在《“富民”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中研究指明龙永图对于甘肃,甘肃对于龙永图,彼此并不陌生。连续3年,龙永图都曾来到兰州,在各种讲坛上纵论世界经济、横观甘肃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可贵建议与珍贵记忆。 7月7日,龙永图再一次来到这里,做客甘肃省领导干部“富民兴陇”系列讲座,在两个小时的时?
张健康[4](2011)在《中国与世界的“翻译者”》文中指出留学欧美的共同经历让他们成了中国政坛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之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再次被置于舆论臧否的风口浪尖。2011年6月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一篇题为《周小川为人民币改革巧施木马计?》(WereChina’s Leaders Conned?)的文章援引北京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说,2009年,周小川成功说服中国领导人
王庆坤[5](2010)在《中国服装论坛15年》文中研究说明1996年,随着实施名牌战略的提出,世界服装名牌论坛应运而生,国内一些优秀服装企业家自觉地汇聚到这样一个高层次平台,与各行业精英相互交流和学习,探索品牌之道。 从1996年到1999年,在行业环境尚不完善、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尽成熟的背景之下,一批卓有远见、富于?
敬梓[6](2007)在《龙永图:中国全球化的代言人》文中指出龙永图,这个名字对中国、对世界都不陌生。在国人心中,他就是WTO的代名词,他因此而荣也因此而“罪”。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入世的意义一度被解读为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15年艰难谈判,龙永图经历了这个过程的2/3。
李云霞[7](2007)在《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又在战后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去追赶现代文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就,而今天又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比较分析中印这两个有着极大相似性的后起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不尽人意。本文从分析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入手,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期获得新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决定本文必须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整合法。本课题从现代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各种现代化理论的评析,确立中印现代化比较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国的现代化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本文除了对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有机运用之外,还必须对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运用。本文致力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通过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条件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两国现代化具有相对不利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印两国独立后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其起始条件也有所不同。但根据本国国情,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在高度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却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法跨越。然后,根据现代化内容的界定,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关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通过比较两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关于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国家结构、政治构架、政党制度等,总结两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结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不同的政治制度提供不同的现代化国际环境。关于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科技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本文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个以经济为主,同时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若要保持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则各个领域必须能够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正确的战略选择。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现代化,同样,人的现代化也意味着社会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决定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必须转换为人力资本型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观念到行为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才可被称之为现代国家,中印两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发展战略模式和经济体制等分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建国50多年现代化发展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是大大超过印度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无疑是归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印度特有的社会文化制度(如宗教等)。虽然印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但其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谐性和社会稳定方面却有诸多经验可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真学习。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两国现代化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尽快实现社会现代化。
谢黎[8](2007)在《中国加入WTO这5年》文中提出5年前,一把小木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叩开了大门。5年中,这一槌制造了怎样的余音?5年来, WTO怎样改变着中国?而在未来,中国又将如何改变世界?中国入世5周年了。一切似乎波澜不惊。然而,透过这初冬的薄
黄彩燕[9](2006)在《在WTO舞台上演绎中国的精彩》文中提出$T五年前一记小木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叩开大门。5年保护期的钟声将近,中国将向世界呈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同时,这对中国正常化地履行世贸成员国义务,对在世贸框架推动下的全面开放,对国内一系列的相关改革,也是一个扎实的开始。$E2006年12月11日,
敬梓[10](2006)在《龙永图:中国全球化的代言人》文中研究说明龙永图,这个名字对中国、对世界都不陌生。在国人心中,他就是WTO的代名词,他因此而荣也因此而“罪”。 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入世的意义一度被解读为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15年艰难谈判, 龙永图经历了2/3。 1965年从贵州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入外贸部工作的龙永图,有充分的理由接受这一荣誉。这个冷峻沉稳、难得一笑的男人,曾经在谈判中摔座离席,也曾将美国代表赶出会议室,但是他最终成为见证将中国带入世界,也将世界引入中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第一人。
二、龙永图,叩开中国入世大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永图,叩开中国入世大门(论文提纲范文)
(1)N集团企业文化现状诊断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企业文化概念与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测量方法 |
2.1.3 企业文化建设概念和步骤 |
2.1.4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
2.1.5 简要评述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3 N集团企业文化现状 |
3.1 N集团概况及发展历程 |
3.1.1 N集团概况 |
3.1.2 N集团发展历程 |
3.2 N集团文化建设发展历程 |
3.2.1 N集团文化发展萌芽阶段 |
3.2.2 N集团文化发展形成阶段 |
3.2.3 N集团文化发展积淀阶段 |
3.3 N集团企业文化现状 |
3.3.1 N集团企业文化形成体系 |
3.3.2 N集团企业文化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N集团企业文化诊断测量 |
4.1 N集团企业文化测评 |
4.1.1 OCQ问卷量表设计与发放 |
4.1.2 OCQ问卷量表能反映的企业文化特质描述 |
4.1.3 调查样本描述 |
4.1.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 N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优势分析 |
4.2.1“纳爱于斯 善利万众”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
4.2.2“不拼爹 做更优”成为发展基因 |
4.2.3“以结果为导向”成为共同追求 |
4.2.4 与国际国内同行的比较优势 |
4.3 N集团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
4.3.1 企业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
4.3.2“客户至上”未能全员强化 |
4.3.3 部门间协作不够 |
4.3.4 部分管理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不够 |
4.3.5 尚未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专项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5 N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策略 |
5.1 精神层提升:丰富理念构建 |
5.1.1 构建多层次的理念 |
5.1.2 提高理念与员工的契合度 |
5.1.3 深化“顾客至上”的理念 |
5.2 制度层提升:将企业文化有效融入制度 |
5.2.1 改变制度与企业文化“平行线”现象 |
5.2.2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制度 |
5.3 行为层提升:多管齐下提振士气 |
5.3.1 弱化“老板文化”的影响力 |
5.3.2 强化员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 |
5.3.3 抓好管理者队伍 |
5.3.4 打造模范人物 |
5.4 物质层提升:提升企业形象 |
5.4.1 重视新媒体技术融合运用 |
5.4.2 重视传播内容创新 |
5.4.3 重视拓展对外传播渠道 |
5.4.4 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和运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余秋雨和《收获》的互动合作及其双向影响 |
1.1 余秋雨和《收获》“守门人”的互动合作 |
1.1.1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收获》刊载情况概述 |
1.1.2 《收获》“守门人”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发现 |
1.2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收获》的刊载 |
1.2.1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精神追求与艺术魅力 |
1.2.2 《收获》对“秋雨散文”创作与刊载的规定作用 |
1.3 余秋雨和《收获》互动合作后的双向影响 |
1.3.1 《收获》架起余秋雨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 |
1.3.2 余秋雨成为《收获》个人散文专栏的品牌建构者 |
2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及其传播效应 |
2.1 大陆出版机构和余秋雨文学作品的商业化运作 |
2.1.1 《文化苦旅》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先锋与试验 |
2.1.2 余秋雨文学作品商业性的强化及其影响 |
2.2 台湾出版机构对余秋雨文学作品的传播 |
2.2.1 外部支撑:尔雅出版社与作者版税制 |
2.2.2 内部动力:两岸文化认同与复兴企盼 |
2.3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效应 |
2.3.1 正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学奖励机制为视角 |
2.3.2 负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化耗损机制为视角 |
3 视听媒介在余秋雨文学创作与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
3.1 视听媒介对余秋雨文学创作的全程参与 |
3.1.1 《千年一叹》与《行者无疆》的创作特色 |
3.1.2 视听媒介全程参与两部作品的创作 |
3.2 余秋雨运用视听媒介进行新书推介 |
3.2.1 推介方式之一:媒体专访 |
3.2.2 推介方式之二:网络推介与整合传播 |
3.3 余秋雨通过视听媒介参与文化建构 |
3.3.1 遵循媒体运行逻辑下的文化普及——以“青歌赛”为例 |
3.3.2 以电视为平台践行独特文化理念 |
4 读者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反馈 |
4.1 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
4.1.1 隐在与真实:接受者的初步形成 |
4.1.2 筛选与扩展:接受者的定位过程 |
4.2 读者接受与反馈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4.2.1 浅层影响:扩展读者群体与调整创作、出版计划 |
4.2.2 深层影响:以读者接受为中心指向的作品修改 |
4.3 “文学批评”和余秋雨文学创作的推进 |
4.3.1 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批评现状 |
4.3.2 余秋雨对“文学批评”的回应与反思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收获》开设的个人散文专栏(1988-2012) |
附录二 列举中国大陆收录余秋雨作品的散文选集(1990-2012) |
附录三 列举余秋雨在海峡两岸出版的文集(1983-2012) |
附录四 列举余秋雨发表的演讲、参与的对话(1992-2012) |
附录五 余秋雨研究资料选编(1989-2012) |
附录六 列举余秋雨参与的电视节目(1995-2012) |
附录七 余秋雨六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版本变迁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龙永图:中国全球化的代言人(论文提纲范文)
舌战人生据理力争为双赢 |
是功是过,无须定论 |
要有牙齿 |
(7)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关于现代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五、本文研究的难点、不足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印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中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二、印度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三、本章小结 |
(一) 不同的初始条件,无法选择的起点 |
(二) 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模式 |
(三) 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重大 |
第二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Ⅰ:工业化比较 |
一、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
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
(一) 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的自强、变法 |
(二) 建国后30 年的工业化 |
(三) 改革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印度工业化的发展 |
(一) 殖民统治与印度工业化的起步 |
(二) 尼赫鲁的工业化道路 |
(三) 改革与工业化道路的转轨 |
(四) 印度知识经济的亮点:软件产业 |
四、本章小结 |
(一)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 |
(二)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 |
(三) 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 |
第三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Ⅱ:农业现代化比较 |
一、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
(一) 中国的土地改革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的发展 |
(三) 中国扶贫计划的实施与绩效 |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印度的农业现代化 |
(一) 印度的土地改革 |
(二) 印度的农业发展与绿色革命 |
(三) 贫困问题与农村扶贫计划 |
(四) 印度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农村计划 |
四、本章小结 |
(一) 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
(二)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三)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
第四章 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比较 |
一、政治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
(一)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二)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四)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三、印度的政治现代化 |
(一) 殖民统治与议会民主制 |
(二) 印度政治体制的结构 |
(三) 印度政治体制运行的稳定功能 |
(四) 印度的政治民主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
(二) 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 |
(三) 政治制度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
第五章 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比较 |
一、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文化现代化 |
(一) 中国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中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印度的文化现代化 |
(一) 印度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印度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印度世俗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科技发展是现代化的关键 |
(二) 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三) 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
结 语 |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二、中印两国现代化的优势比较 |
三、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龙永图,叩开中国入世大门(论文参考文献)
- [1]N集团企业文化现状诊断和提升策略研究[D]. 董益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2]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D]. 赵芳璇. 宁波大学, 2012(08)
- [3]“富民”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 谢志娟. 甘肃日报, 2012
- [4]中国与世界的“翻译者”[J]. 张健康. 世界博览, 2011(12)
- [5]中国服装论坛15年[N]. 王庆坤. 中国服饰报, 2010
- [6]龙永图:中国全球化的代言人[J]. 敬梓. 中小企业科技, 2007(06)
- [7]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8]中国加入WTO这5年[J]. 谢黎. 今日科苑, 2007(01)
- [9]在WTO舞台上演绎中国的精彩[N]. 黄彩燕. 亚太经济时报, 2006
- [10]龙永图:中国全球化的代言人[J]. 敬梓.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