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冕宁县近十年水稻引种筛选及推广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吴泞孜[1](2020)在《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筛选与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Juglans regia L.)为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多年生落叶树种,是世界四大坚果树种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与四川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穗状核桃,属于核桃种质资源的一类,以每穗座果数多而得名,一般座果4-8个,丰产性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势。本研究系统开展了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调查、果实性状评价等研究,以期为核桃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育种材料创制、核桃新品种培育及进一步的核桃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调查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6份,其中阿坝州黑水县2份(编号为HSLH和HSZML),广元市朝天区1份(编号为CTYM),南充市顺庆区、蓬安县和成都市新津县各1份(编号为SQLG、PAXH和XJPX),并明确了其表型、生物学、物候期特性与结果表现。6份穗状核桃树冠投影面积产量平均值比对照品种均值高一倍以上,其中HSLH,HSZML和CTYM均大于0.40 kg/m2,丰产性较好。2、基于核桃坚果品质评分标准与穗状核桃坚果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HSZML、HSLH和SQLG 3份优良资源:坚果均匀、核仁较饱满、取仁容易,树冠投影面积产量平均值为0.583 kg/m2,核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含量均值分别为68.67%、15.0%,其中粗脂肪含量均值高于四川核桃最适栽培区(阿坝州黑水县、理县)的本地优树及新疆主栽核桃品种。3、初步开展了穗状核桃嫁接方法与砧木品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芽接繁育,HSLH和SQLG嫁接成活率较高,平均为87.5%。在砧木品种方面,SQLG以铁核桃作砧木,HSLH采用本地乡土核桃作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72.4%、92.2%,同时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本研究为四川穗状核桃良种与新品种选育、以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海[2](2020)在《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文中指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二十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的云南省。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滇、黔、川、桂、藏等西南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也给农、林、牧、渔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被视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侵植物,亟待阻止其蔓延和有效防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场所,紫茎泽兰与土壤互相作用,从而实现成功入侵。四川省凉山州的紫茎泽兰危害极其严重,超过14.1%的土地被侵占,当地土壤类型繁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差异极大。为此,本文作者在四川省凉山州57个县(市)选择50余个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紫茎泽兰群落,研究其群落特征与土着植物的关系,植株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吸收养分的动态变化,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重金属对紫茎泽兰吸收和生长的影响。分别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和重金属角度,丰富了对紫茎泽兰侵入机制的认识,并为肥料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紫茎泽兰样方中,共发现155种植物,χ2检验表明,紫茎泽兰群落中主要物种间总体呈不显着负关联,主要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相似,对生存资源的利用存在竞争;共同出现百分率PC值和Ochiai指数(OI)显示,紫茎泽兰与鬼针草、野艾蒿、马唐和灯笼草种群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即相伴出现几率大;群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说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导致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下降。2)紫茎泽兰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因不同生境而异,变化于0.46%1.51%、0.07%0.55%和0.74%1.77%,显着高于邻近植物,其变异系数显着低于土壤,说明紫茎泽兰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能适应肥瘦不同的土壤环境,由此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驱逐土着植物,形成单优种群落。紫茎泽兰吸收养分春季最快,夏季累积量最大,叶>茎>根,氮磷平均含量高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钾含量与玉米和小麦秸秆相当,是潜在的有机肥源。3)在适宜紫茎泽兰生长的地区,紫茎泽兰能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生长,适应性极强。其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多种酶的活性、微生物生物量,自生固氮菌和氨氧化古菌等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尽管土壤之间存在差异,但紫茎泽兰总体上降低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度指数,说明紫茎泽兰能影响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之适应自身生长。在红壤、黄壤和紫色土根际中,土隐球菌、疣状瓶霉和格孢腔菌等病原真菌的丰富度极显着高于非根际,说明紫茎泽兰根际可聚集土传病菌,对自身无害,但提高与土着植物的竞争力。4)各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变异极大,农林用地最低,稀土矿区的铅(Pb)和镉(Cd)、废弃堆煤场的汞(Hg)、铅锌矿区的Pb达到严重污染水平。但生长在矿区土壤的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与大部分邻近植物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意味着紫茎泽兰对重金属无偏嗜性,能拮抗过度吸收。腐熟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显着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说明就地腐熟施用紫茎泽兰有机肥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极小,为紫茎泽兰肥料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总之,无论土壤肥瘦、水分含量多寡、重金属含量高低,紫茎泽兰均有极强的适应性,并通过养分吸收和影响根际土壤性质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降低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实现成功入侵。同时,紫茎泽兰地上部生物量大、养分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安全,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为防除和肥料资源化利用紫茎泽兰奠定了基础。
郭洪英[3](2019)在《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是分布于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喜光、喜湿、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在当地林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桤木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以及优良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配合力的关系,对于制定桤木遗传改良策略、选配杂交亲本组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表型性状标记、SSR分子标记等手段,以14个种源的桤木优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育种群体构建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桤木树干、叶片和果序等形态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树干通直度在群体间差别较大,群体内树干通直度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叶片各形态性状变异系数14%~32%,多样性指数均达到1.50以上;PCA分析表明,冕宁、泸定和盐亭种源叶片性状与其它群体明显不同,而沐川、平武以及美姑和冕宁种源的果序性状则与其它群体存在差异。桤木群体的木材平均气干密度为0.4878g/cm3,变异系数为9.52%,其中以盐亭、宣汉和剑阁种源的平均气干密度最高;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地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和叶面积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果序宽与海拔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果柄长与海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而木材气干密度与海拔存在中等的负相关。(2)对桤木顶芽、雄花、雌花、当年生叶、形成层组织5类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组装后,共获得184,689条unigene;其中5.08%~27.21%的unigene比对到了NR、uniprot-swissprot、GO、KOG、KEGG等数据库;共发掘 61,568 个SSR位点,分布在44,828条unigene上,发生频率为24.27%。在获得的SSR位点中以单核苷酸重复的位点数量最多,达到28,961个,占全部SSR位点的47.04%;二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次之,为13,617个,占全部SSR位点的22.12%。随机选择30个位点进行了引物筛选,获得了可用于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8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大部分的unigene没有注释信息,GO、NR、Swiss-Prot、KEGG、KOG数据库分别注释了 16.81%、13.88%、11.73%、5.08%、27.21%的 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雌花发育早期与幼叶发育早期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雌雄花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3)桤木优树种源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种源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选择25对多态性较高的桤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桤木优树种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5.83、有效等位基因数3.37、期望杂合度0.63、观察杂合度0.739,表明桤木优树种源有中等偏上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且桤木各种源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凉山州种源(包括美姑、冕宁)的SSR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14个桤木种源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1,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种源间遗传分化较低,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种源间基因流达到11.114,表明桤木种源之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流动,从而消弱了种源间的遗传分化。14个种源可聚类为3个遗传群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地理分布特征,且在海拔梯度上表现更显着。(4)桤木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地径生长存在显着相关,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构建育种群体。采用不同种源优树亲本的全双列杂交试验表明,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坚果性状以及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证明地径生长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存在显着正相关,表明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选配杂交亲本组合,从而获得生长表现更为突出的杂交后代。进而通过14个种源的175株优树SSR遗传距离测算,以遗传距离平均值加2.5倍标准差为标准,构建了由3 1株优树组成的潜在高地径生长配合力育种群体。
余飞,陆文,杨远志[4](2017)在《义龙新区2017年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义龙新区在2017年拟引进广东省育成的广引一号和广引二号推广,为鉴定评价两品种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品种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试验,得出最适宜在义龙新区东部栽培的超级稻有广引一号,广引二号品种也可以达到丰产。
李昕升[5](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杨春泉[6](2014)在《白石镇2013年水稻引种示范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良种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基础。为提高当地水稻产量和品质,云龙县从丽江引进丽粳9号、丽粳14号和丽粳15号三个高海拔冷凉地区水稻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丽粳9号减产3.18%,丽粳14号和丽粳15号分别增产30.80%和37.47%。
杨林军[7](2013)在《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当前,“主题研究学说”、“文化地理学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多从区域、断代(时间段)、文化本体三个层面来研究文化地理,成果丰硕。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汉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成果最多,而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果很少。本研究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局限,以纳西族活动区域为对象,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断限,从纳西族整体观来研究文化演变的时空关系,并讨论三个文化亚区的差异特征和综合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区互动的关系。域内文化因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文化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从声韵母、声调、词汇来考察,纳西语分布呈现出以无量河(水洛河)、金沙江相连成线为界限,分作东、西两个方言区,随着社会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纳西象形文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对研究文字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纳西象形文字包括东巴文、哥巴文、玛丽马萨文、阮可文等,除东巴文外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东巴经书书写风格、东巴字与哥巴字使用数量来看,纳西象形文书写的经书可分作四个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巴教是纳西族所特有的宗教,对祭司称呼不同可分作东巴、达巴,他们分布区与东、西方言区一致。三多神信仰以“拿喜”一支为主,丽江、永宁、白地形成明显的不同土主神信仰的区域,这些自然神经历了自然物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很大,先后创建30余座寺院。滇西北地区以噶玛噶举派为主,形成十三大寺院;东部地区则以格鲁派为主,蒗蕖保留了3座萨迦派寺院。明代,汉传佛教一度在丽江处于独尊地位,道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也明显。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都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是多种宗教在纳西族地区能够共融共存的原因。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渐被汉俗等外来习俗所浸染,形成为多元化的地域性风俗,在纳西族祭天、岁时节庆方面都有体现。历任流官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在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习俗,在坝区、河谷和交通要道形成以土葬为主,山区、半山区则保留了传统的火葬习俗,地域分布与汉文化辐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灵魂都要送回到祖居地。这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地理空间的记忆,是研究纳西族迁徙路线的重要依据。这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制最具有特点,泸沽湖畔的走婚母系制、俄亚的多偶双系制、丽江的一大一妻父系制,成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制的“活化石”。这些婚俗由地理环境、行政制度、域内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纳西族生产生活的时空变迁来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是人类发展的“指针”。纳西族服饰时空变化突出,各区域间差异明显,明代显现出以丽江、永宁为主的服饰文化区,清代形成了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服饰文化区。毛、皮和麻是这时期最重要的服饰材料,纳西先民就地取材,设计多样化的民族服饰,与周边的藏、白、彝、傈僳等民族在服饰上体现出交融的特点。纳西族地区引进外来物种促成了域内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结构变化。纳西族饮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早期纳西族以“木楞房”为主体民居建筑,随着对外交流和宗教建筑引入,引发了民居建筑大发展,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蛮楼、闷楼等多样式的民居格局。这些民居建筑的变化多受当地的气候、材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以上文化因子的考察,本文探讨纳西族地区综合文化区及三个文化亚区的划分依据。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文化亚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环境、政治势力和行政区划、交通发展及民族融合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受汉文化的全面影响,表现在丽江洞经音乐、壁画、汉文化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纳西族与藏、白、普米等周边民族间一直以来关系密切,文化互动突出,这种地缘性的互动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总之,纳西族蔚为大观的民族文化,是在历史时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在纳西族地区交融、变异、沉积,形成了以纳西族文化为“标签”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体。
李佩华[8](2011)在《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特征特性、肥料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野生荞麦种类丰富,中国已名命的有21个种、3个变种和2个亚种,四川、云南和西藏交界处被认为是苦荞麦的起源地。金荞麦、齿翅野荞麦是野生荞麦资源中分布最广的两个类型,金荞麦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作用;齿翅野荞麦营养价值高,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种类繁多、类型多样的野生荞麦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对改良栽培荞麦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野生荞麦资源原生境分布及特征特性、肥料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首先,开展了野生荞麦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齿翅野荞(F graclipes var. odontopterum)的原生境调查。垂直分布,一年生齿翅野荞垂直分布限为海拔800~3500m左右,多年生块状茎金荞麦垂直分布限为海拔400~3000m;尤其在海拔1800~2500m左右的山地最为常见;水平分布,几乎遍布全省。适应范围广泛,多有野生群落存在,最大群落面积达数十平方米。齿翅野荞麦多生长于玉米耕地、圆根地、苦荞麦地、山地、路边和草丛内。金荞麦多生长于阴冷潮湿的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岸边、旷野、田埂、阴坡和路边,常伴生于多年生的草本或半灌木丛内,是多年生草本。其次,开展了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特征特性研究。野生荞麦金荞麦形态特征表现出具有植株高大、叶片较大、籽粒大、根系发达的显着特点。齿翅野荞麦是细柄野荞麦的变种,一年生草本,在形态特征方面具有植株矮、叶片小、籽粒小、具棱翅、根系较发达等特点。野生荞麦金荞麦和齿翅野荞的主要特性是落粒性强,多年生野生荞金荞麦最为明显。其次,表现出抗逆性强,具有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粗生易长、适宜范围较广等特点。一年生齿翅野荞在高海拔地区随处可见,环境稍有改善,如在新垦荒地上植株生长迅速,枝繁叶茂。最后,对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开展了肥料效应研究,研究其需肥特点。1.氮肥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净光合速率(Pn):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曲线;金荞麦和齿翅野荞的光合能力较强,净光合效率金荞麦、齿翅野荞的氮肥施用量以7kg/667m2达到最适,西荞1号以5g/667m2为最适,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肥的吸收利用阀值低于西荞1号;耐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2)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1):蒸腾速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在中午时分蒸腾速率达到最高。总的来看,气孔导度(Gs)值、叶绿素含量(Ch1)值为齿翅野荞>金荞麦>西荞1号,而细胞间隙CO浓度(Ci)值齿翅野荞<金荞麦<西荞1号,前期蒸腾速率(Tr)为齿翅野荞<西荞1号<金荞麦,后期三者之间则看不出明显差异。适宜的氮肥用量能提高叶绿素含量(Ch1)、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Yr),降低细胞间隙C02浓度(Ci)。齿翅野荞、金荞麦氮肥施用量5kg/667m2较对照接近,西荞1号氮肥施用量7kg/667m2较对照接近。(3)氮肥对根、茎、叶的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金荞麦、齿翅野荞氮肥施用量7kg/667m2,西荞1号氮肥施用量5kg/667m2,根长、须根数、株高、茎粗、茎叶重、地下重(块茎和根)、株粒重、生物学产量、茎间节数、分枝数较对照减少不显着;不施氮肥或氮肥施用量达9kg/667m2,根长、须根数、地下重(块茎和根)、株粒重显着或极显着减少(金荞麦未获得籽粒),株高、茎粗、茎间节数、生物学产量、分枝数较对照减少基本为a=0.05水平上显着或不显着,对后面若干性状的影响小于对前面若干性状的影响。2.磷肥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净光合速率(Pn):金荞麦、齿翅野荞对磷肥的吸收利用阀值低于西荞1号,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磷肥施用量以10kg/667m2净光合效率达到最适,西荞1号以15g/667m2为最适。(2)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l):气孔导度(Gs)值、叶绿素含量(Chl)值为齿翅野荞>金荞麦>西荞1号,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值齿翅野荞<金荞麦<西荞1号,前期蒸腾速率(Tr)为齿翅野荞<西荞1号<金荞麦,后期三者之间则看不出明显差异。适宜的磷肥用量能提高叶绿素含量(Ch1)、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Ci);齿翅野荞、金荞麦磷肥施用量10kg/667m2已较对照接近,西荞1号磷肥施用量15kg/667m2已较对照接近。(3)对生育期、根、茎、叶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不同的磷肥梯度,对出苗的影响不大;对成熟也几乎无影响。金荞麦、齿翅野荞磷肥施用量10~25kg/667m2,西荞1号磷肥施用量10~25kg/667m2时,根长、须根数、株高、茎粗、茎叶重、地下重(块茎和根)、株粒重、生物学产量、茎间节数、分枝数较对照减少不显着;金荞麦、齿翅野荞磷肥施用量10kg/667m2,西荞1号磷肥施用量15kg/667m2时为磷肥增施效果的阀值点,随着磷肥增施,增幅变缓;过量增施磷肥(25 kg/667m2)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不施磷肥根长、须根数、地下重(块茎和根)、株粒重较对照减少基本为a=0.01水平上极显着或a=0.05水平上显着(金荞麦未获得籽粒),株高、茎粗、茎叶重、茎间节数、生物学产量、分枝数较对照减少基本为a=0.05水平上显着或不显着。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上,不同磷肥施用量处理差异明显,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根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野生荞麦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反应是在长期进化中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作出的一定反应,野生荞麦可能具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的高光效、耐瘠、抗旱的基因型,是比较理想的育种材料。其次,作为资源开发利用时,根据其特征特性、需肥特点将其人工栽培驯化,满足在医药、饲料等领域的加工利用。
李庆卫[9](2010)在《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文中提出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系中国特产传统名花(梅花)、嘉果。野生梅种质资源蕴含有重要的抗逆性基因,是梅花育种的物质基础。区域试验是育种的重要环节,为了保护和保存这些野梅种质资源和促进梅花北移工作,历时6年完成了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对贵州(荔波、三都、赫章、威宁、龙里),云南(洱源西山、南大坪、松鹤、宁蒗、香格里拉虎跳峡),西藏(波密县通麦镇),四川(冕宁、木里、盐源泸沽湖)等14个野梅种源地的4种野梅,9种半野梅的种质资源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首次确定了贵州荔波、赫章、威宁野梅的类型和分布地位;提出川、滇、藏、黔交界的横断山区(含贵州赫章、威宁)是野生梅的分布中心,扩大了野梅分布中心的范围;新发现1个梅的新变种——曲梗常绿梅;采集了调查区内全部野梅类型的标本;借助GPS技术,首次建立了被调查野梅的GPS定位图,为野梅保护、保存打下了基础。2.运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首次建立了65个野梅样品AFLP-DNA指纹图谱,研究了主要野梅的亲缘关系,运用荧光AFLP技术对主要野梅变种进行了鉴别。3.在前人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基础上,新增大庆、乌鲁木齐、公主岭3个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点,通过多年多点对比试验,在大庆实现了‘燕杏’梅、‘送春’梅、‘淡丰后’梅、‘美人’梅4个梅花品种露地栽培开花,公主岭有‘淡丰后’、‘公主木兰’、‘燕杏’‘美人’梅4个品种能露地栽培开花,在乌鲁木齐有‘燕杏’、‘丰后’2个品种露地栽培开花,使梅花北移超过2000km。在对区域试验点的气象和土壤生态因子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梅花品种的抗性及其在不同地区栽培应用要点,首次绘制出了覆盖全国各个省份的中国梅花分布图,对指导梅花应用推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4.对中国野生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抗寒梅花应用提出了建议。
龚玉梅[10](2007)在《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安全性(Biosafety or Biosecurity)是指对粮食安全性、动物生命与健康、植物生命与健康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环境风险的分析和管理的综合战略,它包括动植物引种、转基因生物体(GMOs)及其产品、外来入侵物种与基因型生物学入侵和动植物遗传资源转移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的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在这一领域生物安全问题和国家政策法规相互关联、渗透和制约。生物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动态性概念。狭义的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广义的生物安全则是以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核心,包括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人类的强烈活动(如,引进外来有害物种、对生物资源的滥用、对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转移)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威胁和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利用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性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各种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成为世界各国以及各种国际机构工作的战略重点。我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迫切需要尽快开展林业领域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旨在紧密跟踪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技术,结合我国林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案例研究,对我国林业行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政策与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林业领域中广义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包括外来物种生物入侵、转基因林木研究与应用和遗传资源转移等。研究方法采取文献研究、向政府管理部门和专家咨询、实地调查、典型例证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国内外现状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加强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策略与建议。外来物种生物入侵是国际社会、政府部门、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外来树种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是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的主要途径。对我国过去已经引种的主要外来树种的引种途径、驯化状态、遗传资源收集、利用和保存评价进行总结分析,以隆缘桉(雷林一号)为案例,分析我国主要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的现状调查及桉树例证研究,评估我国主要外来物种自然繁殖逃逸与生物入侵风险;以转基因桃树为例,探讨转基因林木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以加勒比松为具体案例,分析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策略;通过国内外生物入侵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在外来生物入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策略和建议。对我国外来树木引进全面调查后,查明我国林业引种外来树种121科,508属,1824种(包括变种)。引种数量最多的省区是广东(351种)、广西(284种)、云南(252种)和福建(227种),引种数量最少的省区为青海(13种)和宁夏(16种);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用途很多,主要用于观赏、造林绿化、生产木材、食用和药用等。其中,用于观赏的引种数量最多;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原产地几乎覆盖全世界,原产地是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的外来树种有470种;其次是北美洲,302种;原产地为亚洲的外来树种有293种。案例1,外来树种加勒比松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通过全面描述加勒比松基因资源的来源、试验地点及遗传多样性状况,提出我国加勒比松基因资源引进、保存、评价和利用的基本策略。对我国林业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全面调查后,查明我国林业外来入侵物种共有108种,其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82种,占总种数的76%,外来入侵无脊椎动物22种,占总种数的20%;外来入侵微生物4种,占总种数的4%;暂未发现外来入侵的木本植物。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我国防治林业外来入侵物种的政策建议。案例2,桉树自然繁殖逃逸与生物入侵风险评估。通过调查雷林1号桉的自然更新与扩散,监测它对广东江门地区自然、半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桉树的生态影响和入侵风险的评估提供借鉴。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是本文阐述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通过对我国林业遗传改良技术研究现状、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以及调控桃树抗旱转录因子功能鉴定例证研究,分析森林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及潜在的安全性风险,提出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的框架;通过对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策略和建议。案例3,调控桃树抗旱反应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研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从桃树中分离到1个编码似AP2/EREBP转录因子PpDREB1,GenBank注册号为EF635424。PpDREB1核苷酸长度为814bp,编码230个氨基酸。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PpDREB1的表达受干旱、ABA诱导。PpDREB1在大肠杆菌中以GST融合蛋白形式高效表达,且与其他植物AP2/EREBP转录因子一样,它们编码的蛋白能特异地识别、结合核心序列DRE元件。将PpDREB1基因构建到pCAMBIA1304表达载体CaMV35S启动子下游,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其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转基因拟南芥根长、根毛、侧根比野生型明显增多。上述研究为转基因抗旱桃树研究提供了材料,也为林业领域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具体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案例4,转抗虫基因杨树(Populus spp.)实验室研究环境释放和在商业人工林中应用的评价与管理。通过对我国森林遗传资源的价值、多样性状况、受威胁状况、丧失原因、保护和管理情况的本底现状调查以及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对比国外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森林遗传资源的安全性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综合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林业领域外来物种生物学入侵风险评估、森林生物技术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以及森林遗传资源的安全性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比发达国家安全性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强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冕宁县近十年水稻引种筛选及推广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冕宁县近十年水稻引种筛选及推广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筛选与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核桃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1 核桃的价值 |
1.1.2 核桃种质资源分类 |
1.2 穗状核桃研究概况 |
1.2.1 穗状核桃多样性研究 |
1.2.2 穗状核桃品种选育研究 |
1.2.3 穗状核桃果实品质研究 |
1.2.4 穗状核桃繁育技术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特性调查 |
2.2.2 果实外观与品质比较 |
2.2.3 嫁接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特性 |
3.1.1 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的分布 |
3.1.2 穗状核桃的植物学特征 |
3.1.3 穗状核桃的物候期 |
3.1.4 穗状核桃的生长结果表现 |
3.1.5 穗状核桃的丰产性表现 |
3.1.6 穗状核桃的抗性表现 |
3.2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果实外观与品质比较 |
3.2.1 穗状核桃果实外观比较 |
3.2.2 穗状核桃果实品质比较 |
3.2.3 穗状核桃坚果品质主成分分析 |
3.2.4 穗状核桃优良单株坚果综合性状评价 |
3.2.5 穗状核桃优良特性 |
3.3 四川穗状核桃繁育技术研究 |
3.3.1 不同嫁接方法对穗状核桃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的筛选 |
4.2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坚果特性与品质 |
4.3 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繁育技术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部分调查试验照片 |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 |
(2)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外来生物入侵 |
1.1.1 外来生物入侵过程 |
1.1.2 外来生物入侵途径 |
1.1.3 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 |
1.1.4 外来生物入侵机理 |
1.1.5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
1.2 紫茎泽兰研究现状 |
1.2.1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 |
1.2.2 紫茎泽兰分布及危害 |
1.2.3 紫茎泽兰的遗传特性 |
1.2.4 紫茎泽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控策略 |
1.2.6 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紫茎泽兰与土着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样方设置与统计方法 |
3.2.3 总体联结性 |
3.2.4 种间联结性 |
3.2.5 紫茎泽兰群落稳定性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
3.3.2 主要种对间的关联性 |
3.3.3 群落稳定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紫茎泽兰在不同生境和季节的养分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的养分特征 |
4.3.2 紫茎泽兰与邻近植物的养分吸收差异 |
4.3.3 紫茎泽兰养分吸收的季节动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样地选择及取样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
5.3.2 酶活性 |
5.3.3 微生物量碳氮 |
5.3.4 微生物数量 |
5.3.5 微生物群落结构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紫茎泽兰对土壤重金属的响应与积累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凉山州紫茎泽兰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
6.3.2 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
6.3.3 土壤—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
6.3.4 紫茎泽兰有机肥的重金属含量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3)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与方法 |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
1.2.1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群体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
1.2.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
1.3 桤木属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1.3.1 桤木属植物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
1.3.2 桤木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
2 桤木优树群体表型遗传变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桤木种源基本概况 |
2.1.2 优树的选择标准 |
2.1.3 性状测定 |
2.1.4 形态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桤木树干通直度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2 桤木叶形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3 桤木叶片数量性状变异特征 |
2.2.4 桤木果序性状变异特征 |
2.2.5 桤木木材气干密度的变异特征 |
2.3 小结 |
3 桤木不同组织转录组特征及SSR引物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来源与采集 |
3.1.2 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3.1.3 转录组数据质控与组装 |
3.1.4 unigene功能注释 |
3.1.5 差异表达分析 |
3.1.6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
3.1.7 同义替换率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拼接 |
3.2.2 数据处理与unigene拼接 |
3.2.3 unigene的注释/序列分析 |
3.2.4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
3.2.5 同源序列同义替换率估算 |
3.3 小结 |
4 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SSR引物筛选 |
4.1.4 SSR数据统计分析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1 桤木SSR引物的筛选 |
4.2.2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
4.3 小结 |
5 桤木杂交亲本SSR遗传距离与育种群体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来源 |
5.1.2 性状测定 |
5.1.3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组合间果序、果实性状的比较 |
5.2.2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分析 |
5.2.3 桤木杂交亲本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相关分析 |
5.2.4 桤木地径生长高配合力育种群体的构建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桤木表型性状群体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
6.2 桤木转录组测序及SSR引物筛选 |
6.3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 |
6.4 桤木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群体构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4)义龙新区2017年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参试品种产量及与对照比较增产 (减产) 率 |
2.2 对参试品种主要表现评价 |
3 引种试验结论 |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白石镇2013年水稻引种示范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示范设计和实施情况 |
2 示范结果与分析 |
2.1 全生育期分析 |
2.2 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7)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纳西族历史文化回顾 |
第一节 纳西族生存地理环境 |
一、山脉与水系并列 |
二、平坝与高原湖泊共存 |
三、立体气候与植被多样性共生 |
第二节 纳西族族源、族称讨论 |
一、纳西族族源之讨论 |
二、纳西族族称之演变 |
第三节 历史时期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一、唐以前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二、唐至元时期的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
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语言文字地理研究 |
第一节 纳西语的空间分布及其方言区 |
一、历史时期纳西语的文献记载 |
二、纳西语的分异与空间分布 |
三、东、西部纳西语方言差异的地理因素 |
第二节 纳西族象形文创制及发展的地理机理 |
一、纳西象形文字创制的背景 |
二、纳西象形文发展的地理机理 |
第三节 东巴经书的形成及其外来文化元素 |
一、东巴经书内容及现存经书的地理分布 |
二、东巴经书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
三、东巴经书中外来文化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宗教信仰地理研究 |
第一节 东巴教及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研究 |
一、东巴教及其形成的地理分析 |
二、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及其特征 |
三、纳西族民间信仰及其分布特征 |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渗入纳西族地区的地理考察 |
一、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 |
二、改土归流后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
三、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
一、汉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二、道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三、基督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
四、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世俗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文化地理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岁时节庆习俗及地域差异 |
一、纳西族祭天习俗探析 |
二、纳西族传统岁时节庆的变迁 |
三、纳西族岁时节庆的时空分布及其差异特征 |
第二节 纳西族丧葬文化的分布及其变迁 |
一、纳西族丧葬习俗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 |
二、纳西族丧葬习俗中的送魂路线探讨 |
第三节 纳西族婚姻家庭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 |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讨论 |
二、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
三、多偶制及家庭形态的分布及特点 |
四、一夫一妻制的分布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地区生产生活时空变迁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分布与变迁 |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服饰款式与流变 |
二、纳西族服饰的毛、皮、麻文化 |
三、纳西族服饰文化特点 |
四、纳西族服饰与汉、藏、彝、白等周边民族服饰交融的地理透析 |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文化演变及其特征 |
一、纳西族地区外来物种传入和影响 |
二、纳西族地区饮食习惯及时空差异 |
三、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点 |
第三节 纳西族民居建筑分布及其特征 |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演变 |
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地理特征 |
三、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艺术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形成及文化亚区的特点 |
一、纳西族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
二、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
第二节 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综合分析 |
一、地理环境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客观条件 |
二、政治势力、行政区划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双刃剑” |
三、交通状况是纳西族文化区接受外来文化的制约因素 |
四、民族融合是推动纳西族文化多元化的主导因素 |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时空互动研究 |
一、汉文化对纳西族文化区的全面影响 |
二、纳西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8)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特征特性、肥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野生荞麦资源的种类和特征 |
1.1.1 荞麦所在的属及属的特征 |
1.1.2 中国荞麦的种类 |
1.2 野生荞麦的演化学说及起源中心 |
1.2.1 演化学说 |
1.2.2 起源中心 |
1.2.3 野生荞麦的演化学说及起源中心 |
第二部分 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特征特性研究及原生境调查 |
2.1 金荞麦、齿翅野养的特征特性 |
2.1.1 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 |
2.1.2 生殖器官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 |
2.1.3 生物学特性 |
2.2 四川省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资源材料的搜集 |
2.2.1 四川省野生荞麦金荞麦生长情况与原生境调查 |
2.2.1.1 凉山州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1.2 甘孜州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1.3 攀枝花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1.4 乐山市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1.5 雅安市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2 四川省野生荞麦齿翅野荞生长情况与原生境调查 |
2.2.2.1 凉山州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2.2 甘孜州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2.3 攀枝花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2.4 雅安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2.2.2.5 乐山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 |
第三部分 金荞麦、齿翅野荞肥料效应的研究 |
3.1 研究植物营养的方法 |
3.2 氮肥肥料效应的研究 |
3.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2.2 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 |
3.2.2.1 栽培荞西荞1号的光合速率 |
3.2.2.2 金荞麦的光合速率 |
3.2.2.3 齿翅野荞的光合速率 |
3.2.2.4 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 |
3.2.2.5 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子 |
3.2.3 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1) |
3.2.4 植物学性状 |
3.3 磷肥肥料效应的研究 |
3.3.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3.2 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 |
3.3.2.1 栽培荞西荞1号的光合速率 |
3.3.2.2 金荞麦的光合速率 |
3.3.2.3 齿翅野荞麦的光合速率 |
3.3.3 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1) |
3.3.4 植物学性状 |
3.4 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生长发育 |
3.4.1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生育期的变化 |
3.4.2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四部分 结论 |
4.1 金荞麦、齿翅野荞等野生荞麦与栽培荞麦的主要区别 |
4.2 四川金荞麦、齿翅野荞资源的地理分布概况 |
4.2.1 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养资源的主要分布中心 |
4.2.2 四川金荞麦、齿翅野荞野生荞麦地理分布范围的多样性 |
4.3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的肥料效应 |
4.3.1 氮肥效应 |
4.3.2 磷肥效应 |
第五部分 讨论 |
5.1 野生荞麦的分类标准及遗传起源 |
5.2 野生荞麦地理分布范围的生态多样性 |
5.3 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专着及获奖情况 |
(9)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梅种质资源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进展 |
1.1 我国古代对梅的研究 |
1.1.1 梅的历史分布问题 |
1.1.1.1 从古书中探究古代梅的分布 |
1.1.1.2 从考古发掘报告及其遗存中探究古代梅的分布 |
1.1.1.3 从历史气候变迁中探究梅分布 |
1.1.2 古文献中对梅变种和品种的记载 |
1.1.3 古人对梅生物学特性认识 |
1.2 近代和现代对梅的研究 |
1.2.1 梅的种质资源研究 |
1.2.1.1 梅的植物形态分类学研究 |
1.2.1.2 野生、半野生梅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形态分类研究 |
1.2.1.3 栽培梅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形态分类研究 |
1.2.1.4 梅的细胞学标记研究 |
1.2.1.5 梅的生物化学标记研究 |
1.2.1.6 梅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
1.2.1.7 梅的起源与分布中心 |
1.2.2 梅品种选育 |
1.2.2.1 育种目标 |
1.2.2.2 育种方法 |
1.2.2.3 梅的抗寒性室内鉴定研究 |
1.2.2.4 越冬梅树的田间鉴定标准 |
1.2.3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 |
1.2.3.1 区域试验植物表现评价指标的确定 |
1.2.3.2 区试数据分析 |
1.2.3.3 观赏植物区域试验 |
1.3 展望 |
1.3.1 种质资源研究展望 |
1.3.2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展望 |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国内外野生梅种质资源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3 技术路线 |
2.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
2.1 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方法 |
2.1.1 准备工作 |
2.1.2 外业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2.1.3 内业工作 |
2.2 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和讨论 |
2.2.1 黔、川、滇、藏部分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与野梅分布 |
2.2.2 贵州野梅结果与讨论 |
2.2.3 横断山区野生梅种质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 川、滇、藏、黔野生、半野生梅调查小结 |
2.3.1 野生梅主要类型 |
2.3.2 半野生梅主要类型 |
2.3.3 中国野生梅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保护对策 |
2.3.4 野生梅分布规律 |
3.野生梅种质资源AFLP分子标记研究 |
3.1.引言 |
3.2. AFLP标记的原理与技术流程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材料 |
3.3.2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3.3.3 内切酶及引物的选择 |
3.3.4 实验方法 |
3.4.结果与讨论 |
3.4.1 AFLP引物筛选 |
3.4.2 野生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3 西藏波密县通麦野梅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4 主要野梅类型的鉴别 |
3.5 小结 |
3.5.1 结论 |
3.5.2 建议 |
4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 |
4.1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理论基础 |
4.1.1 "气候相似性"理论 |
4.1.2 生态历史学说 |
4.1.3 植物抗寒机理 |
4.2 区域试验点的建立 |
4.2.1 区域试验点及其品种的选择 |
4.2.2 试验点建立的方法 |
4.3 区域试验点土壤分析结果与评价 |
4.3.1 土壤质地分析 |
4.3.2 土壤PH值和含盐量分析 |
4.4 区域试验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新疆乌鲁木齐市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2 黑龙江省大庆市梅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3 公主岭市梅花区域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
4.4.4 兰州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5 包头梅花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6 内蒙古赤峰梅花区域试验 |
4.4.7 其他区域试验点结果与分析 |
4.5 结论与建议 |
4.5.1 区域试验结论 |
4.5.2 建议 |
5.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1.1 川、滇、藏、黔部分地区野梅调查主要研究结论 |
5.1.2 主要野梅的AFLP-DNA指纹图谱的建立 |
5.1.3 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
5.1.4 中国梅的分布图 |
5.2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野生梅夏季调查记载表(夏季调查用) |
附录2:区域试验的部分梅花品种开花情况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1)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2)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3)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4)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5) |
附录3:主要野生梅种子测量结果(续6) |
附录4 西藏蜡叶梅与西藏野梅15指纹比较 |
附录5 区域试验点的主要气象资料 |
附录6 方差分析资料 |
附录7 缩略语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业领域外来物种生物学入侵评估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全国木本植物引种调查与分析 |
2.3.2 我国林业主要外来生物入侵现状调查 |
2.3.3 预防和治理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制度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森林生物技术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 |
3.3.2 林木基因工程的风险性 |
3.3.3 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 |
3.3.4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遗传资源安全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国森林遗传资源本底调查 |
4.3.2 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制度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
5.1 引言 |
5.2 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 |
5.3 加强林业领域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
5.3.1 防止林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对策与建议 |
5.3.2 加强我国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
5.3.3 加强我国森林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冕宁县近十年水稻引种筛选及推广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穗状核桃种质资源筛选与繁育技术研究[D]. 吴泞孜. 四川农业大学, 2020(02)
- [2]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D]. 刘海. 西南大学, 2020(01)
- [3]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D]. 郭洪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义龙新区2017年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J]. 余飞,陆文,杨远志. 南方农机, 2017(23)
-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白石镇2013年水稻引种示范报告[J]. 杨春泉. 云南农业, 2014(05)
- [7]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D]. 杨林军. 西南大学, 2013(04)
- [8]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特征特性、肥料效应研究[D]. 李佩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 [9]川、滇、藏、黔野梅种质资源调查和梅花抗寒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D]. 李庆卫.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D]. 龚玉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