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心理学规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耿丹华[1](2021)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师多媒体课件运用策略研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康琪[2](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词汇认知策略行动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英语学习的根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词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词汇学习除了要提高词汇的学习成绩,还要要掌握认知策略,并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掌握词汇认知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线,采用“一个班级实验设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评价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任教班级词汇学习状况进行测试、调查和改进。首先,进行文献研究,厘清词汇习得、认知策略、思维导图的概念,梳理影响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因素、英语词汇认知策略及其训练、思维导图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支持作用等以往研究成果,概括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词汇认知策略,包括范畴化策略、语义联想策略、语境化策略、组块化策略。其次,对任教班级传统教学情境下的词汇学习进行测试,调查学生使用的认知策略情况以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学习的意愿。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认知策略运用情况不理想,有使用思维导图的愿望和兴趣。再次,对任教班级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认知策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词汇学习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认知策略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单词。本行动研究切实改善了任教班级学生词汇学习状况,研究结论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后续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情进行更加细致和持续的研究。
石媛媛[3](2021)在《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全面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在这其中,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其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家国情怀,并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做事,从而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的人。就当前而言,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课标》中的目标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第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发展重视度仍然不够。第二,学生缺乏一定的跨文化沟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发展文化意识的水平有所欠缺。第三,对于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教学还没有在课堂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第四,教学方法依然过多的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其核心所在。目前关于文化意识的教学设计更多侧重于教学理念,而对于文化意识中教学方法设计的研究较为少一些。生成性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根据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改变的教学过程,使其更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因而,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教学设计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整理归纳文化元素的特征并分析其缺失的预成型成因,形成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设计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中文化角栏目的6篇文章进行分类梳理发现,“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相关的课文数量居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占的比重较为少一些。此外,西方文化在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中占到8成以上,而中华文化的比重只占到了较为少的部分,因而选取教材中一篇较为典型的关于“人与社会”主题的课文就美国高中生假期体系的文章尝试形成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生成性教学设计方案。在对高中5位英语教师以及50名学生进行访谈后,了解高中师生对于中西文化融合教学的感知状况,并评估教学效果,使生成性教学设计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对师生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后验证了教学效果发现,受访师生对于中西文化融合教学必要性的认知度较高,并且有经验的教师希望通过生成性教学方法提高中西文化融合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得出,首先,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能力,深化生成性教学研究。其次,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具备文化传播与沟通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最后,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生成性教学能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实现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培养目标。
韩江雪[4](2021)在《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文中提出自2017年9月起,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该版本教科书清晰地把握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在潜移默化中陶染人格、形塑灵魂的特征,试图将国家与民族的育人要求熔铸于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健康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在德、智、美三个层面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其具体体现之一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大幅增加了文言文阅读量,传达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态度。然而,我们通过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考察发现,文言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失落和文本失落的双重问题,导致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无从实现,即学生没有从这一饱含传统文化精神的课程中获取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美感升华的滋养。因此,对文言文的育人价值进行细致考察成为必须,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当前和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还能促进对语文教科书“定篇”类选文的研究,以及丰富文言文的研究视角和路径。该研究选取统编版本的初中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全部文言文选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与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课例研究法展开研究。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从教科书文选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一步。其目的是审视与考察当前教科书编写的实际情况,这通过思考不同文选对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各方面价值和应然的文言文选文体系建构,继而对实然的文言文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编选的商榷意见,从而完善教科书编写和使用实践来实现。具体研究路径是,笔者首先借鉴文学、语言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资源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情况来创建教科书文选育人价值分析结构的“理想类型”,继而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实际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考察选文在知识、思维、审美和文化方维的价值水平,衡量现实情况与理想层面的差距,提出一些自己的商榷意见。从教学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二步。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进行育人价值分析,我们已经充分认识了文言文本在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审美陶冶与文化传承方面应发挥的育人价值,并且提出了完善教科书选文的一些商榷意见。这些选文育人价值继而面临着一个如何落实的问题,也即在实际教学中的转换形态与要求的问题,这需要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提出具体要求。文言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范畴,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寻求“理解”,不仅是对于文本的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走向对自我的理解。因此,对文言文育人价值的转化要求应该落实为一种对理解水平的规定,教师、学生和师生双方都应该形成特定的理解状态。在对理想层面的育人价值转化形态进行明确之后,需要对当前一线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了解真实课堂中所发生的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并对此现状进行分析,总经有效经验,更多的是诊断问题,借助中西方理论资源提出应对策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已有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与方法令人不甚满意,学习主体的自由受限,人与文化经典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意义裂痕。鉴于此,我们从千百年来中西方阅读、阐释文学经典的丰富经验中寻求到了一些理论启示,从征实原旨和自由开拓两种价值取向中切入对文言选文的教学思考。就选文的主导教学价值而言,选文可以被分为知识之文、思维之文、审美之文和文化之文。知识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使学生合理积累一定数量的古汉语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文学等知识,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的、单向度的,而是通过掌握古代训诂的基本方法和文学涵泳的巧妙艺术,通过训诂与涵泳的循环进行的。思维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引领学生通过形象、逻辑、辩证等积极思维来理解文言文微言背后的大义,填补文本的空白结构,并对传统价值进行批判与颠覆,促进传统价值的更新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之文教学要旨在于充分给予学生审美体验的自由,通过调动期待视野、引发认知冲突最终推动学生与作者的审美视域融合。文化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尊重文本的民族历史性,重点把握文章历史语境,尊重古今时间间距,辨明历史文本的当代文化价值。当然,作为汉语言经典作品的文言文选文价值难以束于一隅,往往需要多角度价值钩沉,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灵活选择、调整、改良策略与方法,将前述阅读教学思路进行圆览会通。文言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经典教育,在全球化挑战日益激烈的今天,经典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探索关系到国民精神塑造和个体的自我理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包括教育研究者、教科书编写者、学校教师在内的教育人士,乃至整个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配合,不断地在民族经典与学生建构价值关联,致力于使其作用于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由。
唐静文[5](2021)在《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与口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及教学启示》文中研究说明
李子蘅[6](2020)在《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笔者发现中西方研究者在中国文化形象的研究中,侧重的角度略有不同。中国研究者大部分从文化形象界定、文化形象建构、传播方式等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形象;西方研究者则是从中国人的行为、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形象。本文主要研究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以文化认知与文化形象建构关系为基础。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考察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首先考察埃及汉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认知情况,包括认知内容、途径、对文化符号的评价;其次是从教师角度分析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存在的问题,以及埃及本土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有关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策略。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埃及本土汉语教师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师们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细致梳理,从文化的界定及分类、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形象的建构等角度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其次,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阐述了文化形象建构的基础、影响因素以及文化形象建构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再次,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埃及汉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包括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等等。调查的整体设计关注到了文化形象建构的主体因素、对象因素和过程因素等等,体现出了调查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然后,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埃及汉语学习者在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特点,特别指出了对不同维度文化内容、代表性文化符号、认知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并分别从学习者自身因素、不同认知途径、教师的认知水平与教学水平、学校教学要求与教学资源等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笔者基于埃及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文化形象建构机制入手,以汉语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推手,对埃及汉语学习者以及本土汉语教师提出了促进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有效策略。
王青青[7](2020)在《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推动以及国民精神文化审美的提高,具有文化价值功能的影视作品受到传媒行业的注重,我国纪录片由此迎来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构建的全新环境下如何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是目前纪录片从业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以网络视频平台为主要依托的网络自制纪录片,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互联网用户需求,需要在创作上进行不断突破,探索纪录片的创新道路。陌生化作为一种与创新紧密关联的理论,在此能够为网络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帮助与实践指导。2018年《历史那些事》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独家播出,凭借着陌生化的应用,以实验性的全新尝试,拉开了与旧有历史纪录片的审美印象距离,贴近了其目标受众心理,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基于陌生化理论,结合个案分析与对比分析法,对《历史那些事》陌生化实现过程的四个方面:基础、方法、效果、意义,以及陌生化的审美功能和现实影响进行探讨。经过研究发现《历史那些事》以我国新世纪后讲述古近代史内容的历史纪录片为陌生化对象(基础);运用疏离、突转、置换的陌生化手法(方法),从而在题材切入上更为细微趣味化,形成个人性特点、生活化向度的陌生化呈现,在情景再现上与“梗”融合形成强调相对真实的陌生化呈现(效果);前者以贴近受众的方式,牵扯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后者以情绪感染的方式,将历史精神予以传达,共同完成对文本内涵的全新感受(意义)。同时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可以发现《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发挥了调动审美注意、切合审美期待以及唤醒审美愉悦的功能。《历史那些事》是我国历史纪录片实现陌生化的典型文本,它的成功对历史纪录片的多元化创作、出品视频平台的品牌打造以及受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起到了正面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亦存在着纪录片真实原则失衡、视频平台风格局限与受众浅阅读倾向加深的消极影响。
毛世航[8](2020)在《中学古诗词教学衔接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筋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既能提升传统文化涵养,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长期以来,古诗词一直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重点,颇受各学段师生的关注。但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变换以及教材内容的更新,初、高中古诗词教学之间的衔接松散问题日益凸显,产生了教师教学难。在目前的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高一学生面对课外古诗文时,便成了学习“困难户”。如何做好初高中古诗词的有效对接,指导高一学生高效对接初中古诗词知识,已经成为目前语文教学活动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对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目前初、高中古诗词衔接出现的问题,挖掘分析背后形成的原因,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利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高一学生和初、高中教师进行走访调查,分析目前高一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上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初、高中教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教法,发现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不畅的的原因。其二,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探讨造成衔接断层的具体问题。笔者从古诗词的具体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两个学段的能力培养以及学习主体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分析初高中古诗词本体知识、情感和方法;能力培养主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心理方面主要结合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其三,分别从课程标准的衔接、教材内容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学生认知水平衔接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最后为衔接策略的进行提出教师制度、学业考核等方面的制度保障。
王奋平[9](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康延[10](2019)在《初级汉语课堂语块教学设计 ——以“是……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语块理论提出、发展和完善,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在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并且随着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和教学领域的发展受到更多关注。本文立足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以语块理论为指导,探讨语块教学的实践应用。以教材《HSK标准教程》一、二为依托,在借鉴前人语块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本初级阶段教材中出现的汉语语块进行分类、总结,选取句式框架语块中的“是……的”语块,探索提出较为完善的语块教学设计。最后为初级阶段语块教学提出建议,包括对教师教学建议及教材编写应如何处理语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梳理了语块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其次是语块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如何指导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由英语语块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入手,发现关于汉语语块以及初级阶段汉语语块教学的研究较为薄弱;最后整理了前人关于对外汉语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并确定本文研究块范围。第三章呈现具体的语块教学设计。从教材、教法两个角度入手,在交代教学对象后,对所选取的教材《HSK标准教程》一、二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教学设计选取的“是……的”语块所属的句级框架语块进行简单论述。教法方面,以语块理论为指导,兼顾兴趣课特征,按照生词、短语、语块、句子的顺序展开教学、操练。第四章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两部分,注重形成性评价。学生评价采用课后访谈的方式,教师自评采用崔永华(2008)课堂设计评估表。第五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初级阶段的语块教学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对初级阶段教材编写中如何处理语块提出建议。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本文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采用语块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语言作为整体单位储存在记忆中,在交际时也作为整体提取使用,提高了交际的流利性、准确性。教学设计实施后学生的评价表明,学生对于语块教学法接受度非常高,他们认为语块教学的组织形式明确、生动,操练方式高效、有趣,达到了自己的学习口标,提高了学习效率,希望继续这种教学方式。本文语块教学设计注重语境和复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有良好效果。
二、刍议心理学规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心理学规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词汇认知策略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5.1 认知策略 |
1.5.2 思维导图 |
1.5.3 词汇习得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因素 |
2.2 英语词汇认知策略及其训练 |
2.3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
第三章 认知策略构建 |
3.1 范畴化策略 |
3.2 语义联想策略 |
3.3 语境化策略 |
3.4 组块化策略 |
第四章 行动方案的设计 |
4.1 问题确立 |
4.2 研究对象 |
4.3 测试工具 |
4.4 调查工具 |
4.5 实验设计方案 |
4.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五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 |
5.1 传统词汇教学 |
5.1.1 教学实施 |
5.1.2 词汇测试 |
5.1.3 教学调查 |
5.2 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认知策略训练 |
5.2.1 训练前的准备 |
5.2.2 训练实施 |
5.2.3 词汇测试 |
5.2.4 教学调查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传统词汇教学结果与分析 |
6.2 认知策略训练后的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英语词汇认知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词汇认知策略训练后的调查 |
致谢 |
(3)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目标 |
2.2 文化元素在中学英语教材的体现 |
2.3 文化元素融合与课程目标 |
第三章 生成性教学理论基础 |
3.1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3.2 生成性教学与文化教学 |
第四章 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准备 |
4.1.1 学校概况 |
4.1.2 研究对象 |
4.1.3 课前访谈 |
4.1.4 教学设计原则 |
4.2 教学设计方案 |
4.2.1 教学内容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
4.2.4 教学方法 |
4.2.5 教学步骤 |
4.2.6 教学评价 |
第五章 高中英语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生成性教学应用 |
5.1 应用 |
5.1.1 课前访谈的应用 |
5.1.2 课堂观察部分应用 |
5.2 效果 |
5.2.1 中西文化元素融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 |
5.2.2 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5.2.3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发现 |
6.2 主要不足与努力方向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化意识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访谈) |
附录二 文化意识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访谈) |
附录三 中西文化元素融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教师) |
附录四 中西文化元素融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学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宏观研究 |
(二)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价值研究 |
(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与特色的研究 |
(四)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研究 |
(五)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 |
(六)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一)语文教科书 |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三)文言文 |
(四)育人 |
(五)价值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调查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课例研究法 |
五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言文育人价值的基本认识 |
一 文言文育人价值关注缘起 |
(一)“新基础教育”对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视 |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
二 育人价值内涵界定 |
(一)智育价值:“求真”与增进理解 |
(二)德育价值:“向善”与促进关怀 |
(三)美育价值:“审美”与升华精神 |
(四)三育的关系 |
三 文言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内涵 |
(一)知识积累价值 |
(二)思维训练价值 |
(三)审美陶冶价值 |
(四)文化教诲价值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探析 |
一 理想类型:文言文选文的应然育人价值 |
(一)知识价值 |
(二)思维价值 |
(三)审美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二 现状考察:统编初中语文文言文选文分析与商榷 |
(一)知识现状分析与商榷 |
(二)思维现状分析与商榷 |
(三)审美现状分析与商榷 |
(四)文化现状分析与商榷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落实 |
一 选文育人价值实现的教学转化思路 |
(一)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路径 |
(二)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要求 |
二 文言文教学现状评析 |
(一)现状述评 |
(二)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 |
三 落实育人价值的文言文教学实施策略 |
(一)知识之文:循环型阅读教学 |
(二)思维之文:开放型阅读教学 |
(三)审美之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
(四)文化之文:历史型阅读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 |
四、其他 |
附录 |
一、教师访谈提纲 |
二、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化的界定与文化的认知研究 |
(二)文化形象的界定及其建构现状的研究 |
(三)外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认知与中国文化形象建构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和理论依据 |
(一)研究内容 |
(二)理论依据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形象建构的基础、影响因素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
一、文化形象建构的基础-------文化认知 |
(一)文化认知是文化形象建构的物质基础 |
(二)文化认知是文化形象建构的必要途径 |
二、文化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三、文化形象建构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
(一)第二语言教学是文化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 |
(二)文化形象建构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
第二章 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一)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学生访谈与教师访谈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一、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的主要特点 |
(一)认知需求与认知度的特点 |
(二)认知途径与认知过程的特点 |
二、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对中国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策略 |
一、明确埃及大学生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机制 |
(一)系统了解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基本路径 |
(二)深入理解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建构机制的形成依据 |
二、探索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有效手段 |
(一)充分利用汉语课堂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科学认知 |
(二)有效指导学习者多渠道获取中国文化知识 |
(三)全面提升埃及本土汉语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埃及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问卷 |
附录二 埃及汉语教师们对中国文化认知情况的问卷 |
附录三 埃及学汉语者的访谈调查 |
附录四 埃及汉语教师的访谈调查 |
后记 |
个人的基本信息 |
(7)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陌生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网络自制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我国历史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目标 |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课题研究目标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历史纪录片及《历史那些事》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历史纪录片概述 |
一、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我国历史纪录片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概述 |
一、《历史那些事》的产生背景 |
二、《历史那些事》的受众定位:迎合年轻群体 |
三、《历史那些事》的内容风格:契合平台特点 |
第二章 《历史那些事》陌生化的实现过程 |
第一节 关于陌生化 |
一、陌生化的概念 |
二、陌生化的实现过程 |
三、《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特点 |
第二节 《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基础:前在文本经验 |
一、前在历史纪录片题材选择 |
二、前在历史纪录片再现手法 |
第三节 《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方法:疏离、突转、置换 |
一、人物塑造的疏离 |
二、视听风格的突转 |
三、叙事手段的置换 |
第四节 《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效果:当下文本呈现 |
一、当下题材呈现:发掘历史细微处趣味 |
二、当下手法呈现:立足史实的“失真”剧演 |
第五节 《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意义:当下文本感受 |
一、以“趣”为媒,于历史中照应现实 |
二、以“梗”为介,于共鸣中内化态度 |
第三章 《历史那些事》陌生化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调动审美注意 |
一、调动无意注意提高选择 |
二、调动有意注意增强集中 |
第二节 切合审美期待 |
一、调整韵调切合文体期待 |
二、着重特质切合形象期待 |
三、明示观点切合意蕴期待 |
第三节 唤醒审美愉悦 |
一、以匀称样式实现渐进性唤醒 |
二、以奇异样式实现亢奋性唤醒 |
第四章 《历史那些事》陌生化的现实影响 |
第一节 积极影响 |
一、促进多元化创作格局发展 |
二、打造视频平台品牌 |
三、提高传统文化的接受普及 |
第二节 消极影响 |
一、真实创作原则的限度失衡 |
二、限制视频平台风格 |
三、加深受众浅阅读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参考历史纪录片作品清单 |
附录2:《历史那些事》中“梗”的来源作品清单 |
附录3:深度访谈记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学古诗词教学衔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现状 |
第一节 古诗词学习情况现状调查与问题发现 |
第二节 古诗词教学情况现状调查与问题发现 |
第三节 古诗词衔接研究和实践必要性 |
第二章 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分析 |
第一节 初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衔接 |
第二节 初高中阶段学生能力衔接 |
第三节 初高中学生认知心理衔接 |
第三章 初高中古诗词教学衔接策略 |
第一节 明确目标层次、实现教学目标衔接 |
第二节 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诗词教学实效 |
第三节 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教学内容衔接 |
第四节 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学生认知能力 |
第四章 中学古诗词衔接制度保障 |
第一节 教师制度衔接 |
第二节 学业水平考核衔接 |
第三节 其他相关教育教学制度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范围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
3.4 教学实验设计 |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2 反思和建议 |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编着作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 |
致谢 |
(10)初级汉语课堂语块教学设计 ——以“是……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块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认知心理学基础 |
2.1.2 语言学基础 |
2.2 语块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2.2.1 语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2.2.2 语块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2.3 语块的定义与分类 |
2.3.1 国外语块的定义与分类研究 |
2.3.2 汉语语块的定义与分类 |
第三章 初级阶段语块教学设计 |
3.1 教学对象 |
3.2 教学内容 |
3.2.1 教学内容分析 |
3.2.2 具体教学内容 |
3.3 教学目标 |
3.3.1 认知目标 |
3.3.2 情感目标 |
3.3.3 动作技能目标 |
3.4 教学原则与方法 |
3.4.1 教学原则 |
3.4.2 教学方法 |
3.5 教学设计实施 |
3.5.1 教学具体目标 |
3.5.2 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
第四章 教学设计评价 |
4.1 学生评价 |
4.1.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1.2 访谈重点 |
4.2 教师自评 |
第五章 对初级阶段语块教学的建议 |
5.1 对教师教学建议 |
5.2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5.2.1 《HSK标准教程》中语块的重要性 |
5.2.2 对教材编写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四、刍议心理学规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师多媒体课件运用策略研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D]. 耿丹华.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词汇认知策略行动研究[D]. 康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设计与应用[D]. 石媛媛. 延安大学, 2021(11)
- [4]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D]. 韩江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与口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及教学启示[D]. 唐静文.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6]埃及大学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研究[D]. 李子蘅.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网络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陌生化研究[D]. 王青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学古诗词教学衔接性研究[D]. 毛世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初级汉语课堂语块教学设计 ——以“是……的”为例[D]. 康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