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种油墨的性质和用途

几种特种油墨的性质和用途

一、几种特殊油墨的性能及用途(论文文献综述)

杨智慧[1](2021)在《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性聚氨酯(WPU)的制备过程生态环保,自身具有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可以实现对其功能性调控。因此,WPU在皮革涂饰、涂料、油墨、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传统WPU的制备通常选用单一的亲水单体,例如阴离子亲水单体、阳离子亲水单体或非离子亲水单体,这种配方容易使亲水基团集中处于WPU的软段或硬段,导致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过大,严重影响WPU的性能。为了克服如上缺点,本论文使用复合型亲水单元,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制备出性能优异且具有不同功能的WPU,可以应用于皮革涂饰剂、油墨连接料、降解及生物医学材料。论文中分别使用羧酸盐/磺酸盐复配、羧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以及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既可以发挥不同亲水单体的协同作用,又可以调控它们均匀分布在WPU的软段和硬段微相中,从而提高WPU的综合性能,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含如下四个部分:采用羧酸盐/磺酸盐为复合亲水单元,制备一种无任何有机溶剂添加的水性聚氨酯(SWPU)。羧酸盐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盐N-[(2-氨基)-氨基]乙烷磺化钠(A950)同时作为亲水扩链剂,也作为内乳化剂制备SWPU。A950作为后扩链剂,容易使SWPU分散体形成大量立体规则的球形颗粒,使胶膜在干燥过程中具有自然的光泽。通过调控A950和多元醇的含量、NCO/OH摩尔比等因素控制SWPU预聚体的粘度、软段与硬段的微相分离程度及固含量,使制备过程中不需加任何有机溶剂,避免了对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结果表明,当NCO/(OH+NH2)摩尔比为1.3,A950和多元醇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6%和15.5%时,SWPU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SWPU粒径最小,为59 nm;热稳定性最优异,初始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达到307℃;拉伸性能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2.45 MPa和1165%。该方法合成的SWPU可以使用在人造革和合成革的表面涂饰。应用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水性聚氨酯涂层相比,SWPU安全环保,具有自然的光泽、更佳的粘结性能、抗弯性能和手感效果。采用单组分交联改性的合成方法,分别以二官能度的N-[(2-氨基)-氨基]乙烷磺化钠(AAS)、多官能度的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后扩链交联改性剂,制备了三种WPU分散体。考察了三种改性剂对WPU分散体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两种改性剂制备的WPU相比,由三官能度DETA制备的WPU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最高,分别达到47200g/mol和81000 g/mol;其剥离强度最大,为2.89 N/15mm;其水吸收率最低,为8%。这说明与AAS和TETA相比,DETA作为交联改性剂,在提高WPU性能上是最有效的。此外,使用AAS/DETA复配制备WPU时,当AAS/DETA摩尔比是2:3时,WPU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耐蒸煮性,并且NCO/OH摩尔比是1.6时,WPU具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和高固含量,固含量达到42.8%。以羧酸盐/磺酸盐作为复合亲水单元,采用单组分后扩链交联改性的方法制备WPU过程中只需添加极少量的有机溶剂(小于分散体总质量4%)。因此,该方法制备的WPU作为食品包装用油墨连接料,使用方便有效。采用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作为复合亲水单元,以非离子亲水单体聚乙二醇(PEG)(PEG200、PEG400、PEG1000和PEG2000)和疏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二醇(PCL)(PCL2000)为混合软段,制备出一系列新型、无毒、两亲性的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WBPU)。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催化剂和交联剂,属于“绿色”、可持续的工艺方法。此WBPU作为3D打印油墨,克服了传统3D打印材料毒性大、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可以用于制作软组织工程支架。酯基和醚基的结合使WBPU具有两亲性,对人体组织的再生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3D打印对WBPU的要求,分别对WBPU分散体的固含量、粘度、平均粒径进行调控。所制备WBPU分散体的固含量为30%、粘度范围为0.4~2.5 Pa·s、粒径范围为81~109 nm,这些性能可以满足3D打印的要求。同时,也考察了PEG链段长度及软段含量对WBPU的相分离、热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段含量为72.6%,其中含有PEG1000的WBPU能获得理想的性能,有望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3D打印材料。通过改变聚氨酯中亲水链段的连接关系,制备一种高固含量可生物降解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BHPU)。采用羧酸盐/非离子亲水单体复配作为BHPU的亲水单元,将PEG引入到PCL基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PCL作为软段制备的BHPU,不但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其胶膜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采用全部非离子型亲水单体PEG与离子型亲水单体DMPA相关联以及部分PEG与DMPA相关联的两种合成方法制备BHPU。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测试仪、激光粒度测试仪等多种表征方法考察了两种亲水单体不同的连接关系对BHPU的固含量、平均粒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吸水率、表面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PEG分子与DMPA相关联的合成方法提高了BHPU的结晶性能、拉伸性能、抗水和抗污性能,使BHPU分散体的固含量由41%提高到52.7%。引入PEG400使BHPU的结晶度由20.2%提高到24.2%、拉伸强度由40 MPa提高到49 MPa。BHPU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能力。

谢金麒[2](2021)在《化学铜及其原位衍生的微纳米阵列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铜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强的抗电迁移能力以及较低的材料成本而作为目前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导电材料。化学铜通常是以镀层的形式均匀地沉积在衬底表面的,其适合的沉积对象包括导体、半导体与绝缘材料。这种可将绝缘材料表面金属化的能力使得化学铜常作为导电互连材料应用于印制电路板(PCB),柔性电路(FCB)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IC)中,是实现电子设备高密度封装的关键材料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化学铜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展开了更为前瞻性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的研究是通过设计各种化学铜图案用以构筑电子线路、平面型电极以及简易的平面型电子器件。然而,这些由化学铜图案构筑的电子材料与器件大多只是基于金属铜材料自身特性的简单应用与拓展,因此相应的应用范围和功能都非常有限。相比而言,金属铜的各种衍生材料的应用则更趋于多元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储能、热电、光电、传感等多个领域中。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向着小型化,多功能化,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化学铜自身特性及其衍生材料的多功能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化学铜的发展途径显得愈发重要,这对于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集成与封装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化学铜材料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化学铜及其衍生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技术交叉结合,对化学铜材料进行了各种设计和转化。在开发高效廉价的化学镀铜催化剂的基础上,发展了简易、普适的印刷电路“加成法”制备技术。进一步地,基于这种化学铜镀层与图案的制备工艺及其原位衍生微纳米阵列材料的多功能性,发展了各类化学铜衍生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原位制备与集成技术,为优化电子材料与器件的集成与制备工序以及推动化学铜材料通往多元化应用的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发展途径。主要的研究工作归纳为如下几点:1.鉴于目前电子工业上缺乏高效、廉价的化学镀铜催化剂的现状,本文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提出了一种简易的乙醇溶剂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廉价、高效的Sn/Ag纳米复合催化剂。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定量分析了催化剂的对化学镀铜反应的催化活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金属Sn载体对Ag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属Sn在作为防止Ag颗粒团聚的载体的同时,对Ag的催化活性也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所制备的Sn/Ag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接近于商用Pd黑,满足了化学镀铜反应对催化剂活性的要求。同时,制备该催化剂的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无毒无污染,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2.针对目前常用于制备印刷电路的光刻技术(“减法策略”)在工序上的复杂性,以及刻蚀过程中带来的大量原料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通用的“加成法”用于化学铜导电图形的制备。基于化学铜催化沉积的特点,采用环氧复合催化剂,结合丝网印刷技术与化学镀铜工艺,成功地在一系列硬质与柔性衬底上实现了优质的化学铜导电图形,其中包括硬质的商用PCB环氧基板,柔性的聚酰亚胺薄膜(PI;商用柔性电路基材),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耐热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可穿戴的棉质织物以及纸质基材。研究发现通过该工艺所制备的铜镀层具有接近块体铜的导电性、优异的柔韧性以及与基板之间良好的结合力。此外,该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调节性,适合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电子线路,电极图案的制备,同时为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设计和制备各种功能性平面型电子器件提供了技术基础。3.针对现有微电容器件在电极加工以及活性电极材料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短板,同时为了优化微电容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集成工序,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原位集成的微电容器件。通过简单的化学浸泡处理,设计好的化学铜电极图案表面可原位转化为具有阵列结构的Cu(OH)2@Fe OOH亚微米管电极活性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亚微米管活性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224 m2 g-1)以及非常优异的电解质亲和性。此外,由于活性材料原位衍生于化学铜集流体表面,因此两者之间结合非常紧密。得益于电极与活性材料结构的合理设计,所构筑的微电容器件实现了高的比电容量,高的能量密度以及优异的柔韧性。在器件制备工艺方面,电子电路与微电容电极同属于金属铜图形,使得微电容器件在电路中实现原位制备与集成成为了可能,推动了微电容器件在电子设备中应用的进程。4.针对目前传统的涂布、抽滤、直接印刷等热电薄膜制备技术在热电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化学铜镀膜原位转化的新型热电薄膜制备与成膜工艺,开发了一种具有纳米片阵列结构的p型Cu2Se高效热电薄膜。在热电性能方面,所制备的Cu2Se纳米片阵列结构同时具备原子级(阳离子空位),纳米级(片厚)以及微米级(片宽)的宽尺度范围,可有效地散射不同波长范围的声子,从而实现优异的热电性能(ZT:0.5)与极低的热导率(0.13 W m-1 K-1)。在柔性薄膜构筑方面,通过在多孔PI基材上原位制备的方式使热电薄膜根植于衬底中,从而实现了附着力与柔性俱佳的热电薄膜。此外,这种原位制备与设计热电薄膜的工艺简单易行,材料与制备成本较低,为柔性热电薄膜的设计与应用展现了新的思路与途径。5.可印刷的热电器件因其简单灵巧的制备技术在批量生产以及器件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直接印刷的技术难以对热电材料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控与加工,不利于材料与器件在热电性能上的进一步优化。此外,印刷热电器件与印刷电路在构筑工序上的差异给热电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集成应用造成了较大阻碍。鉴于此,本文发展了一种可原位集成的热电器件构筑技术。在化学铜图案的基础上,依次采用硒化处理与阳离子交换技术制备了一种pCu2Se-nAg2Se热电器件。由p型Cu2Se薄膜进一步转化得来的n型Ag2Se薄膜同样具备独特的纳米片阵列结构,也同样地表现出了极低的热导率(0.15 W m-1 K-1)与优异的热电性能(ZT:0.7)。此外,通过在多孔PI基材上原位制备的方式使热电薄膜根植于衬底中,从而实现了附着力与柔性俱佳的Ag2Se热电薄膜以及pCu2Se-nAg2Se热电器件。这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可在铜基电子线路系统中原位制备和集成高性能热电器件的可行途径,促进了热电器件在电子领域中的发展与集成应用。

崔绪瑞[3](2021)在《基于金属配位键的自修复功能材料》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材料的破损会造成资源浪费,使材料失效,甚至引发一些安全事故。赋予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性能,对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及使用稳定性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自修复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在越来越受关注的超分子自修复领域依然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发展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功能化、适用于苛刻条件下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等。以上问题制约了超分子自修复材料的实际应用。金属配位键可自发成键、键能可调、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易变性结合以及可功能化,是设计新型超分子自修复材料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简单有效的策略,利用金属配位键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将Zn2+-咪唑基团配位键和脲氢键引入到超分子聚合物网络中,得到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材料;二是进一步结合镧系离子(Eu3+/Tb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与高分子结构设计得到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超分子自修复嵌段聚合物材料,并赋予其荧光功能;三是利用海水中钙镁离子与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发展了可在海水环境下响应性自修复的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网络,并应用于仿生鱼柔性鱼尾,拓宽了超分子自修复材料的应用前景。为了得到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将Zn2+-咪唑基团配位键以及脲氢键引入到超分子聚合物网络中。通过RAFT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得到聚合物P1、P2和P3。之后,在体系中引入Zn2+得到含Zn2+-咪唑基团配位键以及脲氢键双重动态作用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P/Zn-a、P/Zn-b和P/Zn-c。Zn2+-咪唑基团配位键对自修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有重要影响,赋予了体系优异且可调的机械性能,可便捷地通过调控体系中Zn2+-咪唑基团配位键含量调控自修复聚合物机械性能。另外,Zn2+-咪唑基团配位键以及体系中存在的脲氢键赋予此聚合物出色的修复性能。原位FT-IR光谱清楚地证实了随着温度升高,双重动态超分子作用的结构重建,表明自修复聚合物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归因于双重动态作用。优化实验条件,得到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材料poly(MMA-co-BA-co-IUA)/Zn-a。以此为基础,得到导电自修复薄膜,有望应用于自修复可穿戴器件。在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其特殊功能,会使材料更具吸引力。本章节进一步通过金属配位键与高分子结构设计相结合,得到了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的荧光超分子自修复嵌段聚合物材料P(BA-co-IPA)-b-PStx-Eu3+。体系中Eu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含量赋予超分子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网络便捷可调的机械性能。超分子自修复嵌段聚合物材料的修复条件温和且修复效率较高。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出色的修复性能归因于Eu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的引入和高分子嵌段结构的设计。镧系离子(Eu3+/Tb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还可赋予超分子自修复嵌段聚合物材料优异可调的荧光性能。可简单地调节体系中Eu3+/Tb3+摩尔比来调节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有望应用于紫外激发荧光防伪/加密油墨等领域。发展新型可靠超分子自修复材料的最终目标是使其满足实际应用,因此赋予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修复功能是必须的。由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海洋环境中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金属配位键得到可在海水中响应性自修复的超分子自修复材料(poly(BA-co-IPA)和 poly(BA-co-IPA)-Fe3+-1)。破损时,体系中间苯二甲酸基团响应性地摄取海水环境中钙镁离子形成配位键完成修复。EDS结果表明,经过在海水中浸泡24小时,薄膜的划痕处出现一定量的钙镁离子,证明了此自修复材料在海水中响应性自修复。另外,溶胀实验证明此响应型自修复薄膜在海水中具有稳定性。利用此响应型自修复薄膜制作仿生鱼的柔性鱼尾,破损的仿生鱼尾可在海水中自发修复并可驱动仿生鱼在海水中正常游动。仿生鱼,可用于探测海水中的污染物或者生物监测,甚至可用于军事侦察。本文对当前超分子自修复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利用超分子聚合物网络中特殊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赋予了超分子自修复材料优异机械性能和出色修复性能、荧光功能以及海水下响应性自修复功能。我们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受本文设计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网络的启发,更多新型的超分子自修复材料被开发应用。

李海徽[4](2021)在《聚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聚氨酯由于其强度高,硬度范围宽,耐磨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合成了不同结构的醇溶性聚氨酯,并研究了其在油墨和农药制剂的应用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醇溶性聚氨酯的合成:采取扩链反应和预聚合的方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Mn=1000、1500、2000、3000和4000)和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一系列醇溶性聚氨酯(PPG1000、PPG1500、PPG2000、PPG3000、PPG4000),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被证实已成功合成,随着PPG的Mn逐渐增加,PU的Mn先减小后增大。2)油墨配方的筛选: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油墨制备过程中溶剂的种类、聚氨酯连接料和炭黑的比例、炭黑颜料的含量、分散剂的种类和润湿剂的种类对于油墨性能的影响。通过配方的优化,筛选出了最佳的油墨配方。如下:炭黑颜料12%,聚氨酯连接料9.6%,分散剂Span-60和润湿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NO)为1%,溶剂氮甲基吡咯烷酮补足。3)合成醇溶性聚氨酯在油墨中的应用:将合成的醇溶性聚氨酯作为连接料应用于油墨中,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对油墨的粘度、细度、热储稳定性、油墨印刷适性以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连接料对油墨的各项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PPG分子量的逐渐增大,油墨的粘度、细度和稳态剪切粘度先增大后减小,Mn=1500时所合成的聚氨酯制备的油墨综合性能最佳,油墨粘度、细度及析油率分别为880 m pa.s、5μm及5%,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附着力93%,初干性47 mm/30s,光泽度37),油墨在15s的结构回复率为94.47%,触变性良好4)合成醇溶性聚氨酯在农药油悬浮剂(OD)中的应用:将合成的醇溶性聚氨酯作为分散剂应用于35%烟硝莠OD中,测定了五种不同OD的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粒径以及热储稳定性,并从流变学的角度探究了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种样品的有效含量均达到标准,悬浮率随着PPG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PG3000合成的聚氨酯作为分散剂时,其悬浮率、粒径和热储稳定性最佳。15s时的回复率达到80.6%。触变性最佳。

陈春霞[5](2020)在《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生活用纸所用纤维原料和辅料、生产工艺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出发,借鉴欧盟先进法规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抄造过程控制、终端成品的用途及化学品辅料残留量等全要素进行合规评价。针对原料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废纸浆料的问题进行生活用纸纤维原料原生态分析;针对化学助剂有害残留的问题重点监控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化学助剂的迁移路径,如湿强剂的特性及其可迁移性研究;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促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发展;针对生产用水、白水封闭循环利用污染累积问题监测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累积性过程物质对生活用纸质量的影响。最后对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进行工艺绿色指数综合评价。围绕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进行生活用纸抄造所用原料是否属于原生浆料的鉴定。分析原生浆料生产线及废纸浆料生产线不同工段浆料以及抄造的生活用纸成品,明确原生浆料与废纸浆料的形态特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废纸浆抄造的卫生原纸的浆料及成品虽经脱墨工艺处理,但依然存在油墨残余脏迹,纤维种类组成复杂,存在染色为黄色的机械浆纤维,及其未分散纤维束。纤维较短细,D65荧光亮度高,有效残余油墨浓度高,帚化率较高。结合回收纤维的典型特征以及因回用加工过程造成的纤维老化特性,选择生活用纸的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应用多指标复合分析技术鉴别生活用纸是否掺有回收纤维。选择荧光性物质、D65亮度、D65荧光亮度、残余油墨含量、帚化率以及是否含有黄色机械浆纤维等作为特征参量,对废纸浆纤维的鉴别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纸巾纸纤维原料产品标签标注鉴别,分析实际使用的产品原料与其标识标注的相符状况,分析产品主要原料标识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解决纸巾纸产品原料标识标注混乱的问题。2、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及危害控制研究对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残留进行危害分析,重点选取湿强剂为研究对象,建立经皮肤摄入的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指数。研究检测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残留的简便高效方法,使用SPME-GC-MS/MS MRM通过离子对分析测试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DCP残留量以及高残余风险的DCP的可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应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平衡吸附,平衡温度45℃、平衡时间30 min,吸附45 min。MRM多反应离子监控模式高级程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生活用纸样品及滤液的响应值,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分析物较低的检测限(LOD),良好的线性(r2≥0.9901)。生活用纸样品加标回收率是97.11%-108.03%,萃取液加标回收率是102.75%-113.00%;RSD分别为6.1%和5.0%。研究不同孔径修饰的石墨烯膜对去除湿强剂有机氯代物同步浓缩的方法技术,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CMX/PAE二元体系,从源头上推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研究成功制备了分子量较高的羧甲基半纤维素,明晰了其与PAE湿强剂联用时的效果及机制,有效提高了PAE湿强剂的作用效果。3、生产用水系统研究,对现有生产进行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在生活用纸制造过程中,原料、化学助剂等带来的污染风险,随着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存在污染累积的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有效监控水质状况,科学地指导造纸系统水的回用及白水封闭循环。研究建立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探究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周期的推进,系统状况逐渐变化,PAE中DCP含量随着PAE储存时间的变化含量上升,依据DCP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方程进行计算。再考虑系统中的DCP进入白水中的比例,其随白水循环程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白水回用次数下DCP的分布规律,其在纸张、白水、周围环境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建立多因素多变量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运算模型。由全过程包括纤维原料、湿部化学助剂、白水循环系统、风险过程控制加权拟合推导出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刘俊[6](2020)在《浅谈油墨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金属油墨是指用细小的金属薄片代替传统油墨中的颜料或染料配制而成的、具有独特金属闪亮效果的油墨。人们常说的金属油墨主要是指银墨和金墨。银墨由铝颜料配制而成;金墨一般由铜颜料和锌颜料按不同的比例配制而成,通过控制和改变它们的配比可以生产出青金、青红金、红金油墨或是所需要的彩通专色。新的金属油墨是利用大的金属薄片

闫宝伟[7](2020)在《新型荧光粉末涂料的制备及其耐候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荧光粉末涂料是一种颜色鲜艳、色泽明亮的特殊涂料,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广告等行业。但由于荧光粉末涂料的主要成分荧光颜料存在耐候性差、耐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荧光粉末涂料在室外环境中的应用。可通过添加具有耐紫外特性的物质来提高荧光颜料的耐紫外能力。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高折光性和高光活性,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作用,可帮助提高荧光粉末涂料的耐紫外能力。但将二氧化钛直接分散于粉末涂料中,难以对颜料进行有效保护。因此本实验主要通过增强纳米二氧化钛与荧光颜料的结合,来提高荧光颜料的耐紫外能力,进而提高荧光粉末涂料的耐候性。本实验以耐候性较差的荧光桃红颜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实现荧光颜料的二氧化钛包覆:(1)无机化合物直接包覆:采用二氧化钛溶胶凝胶与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结合对荧光颜料进行直接包覆,并考察了陈化时间等多种因素对荧光颜料和粉末涂料的耐紫外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Ti O2溶胶陈化时间18 h、Ti O2与颜料比例2:8、A Ti O2与R Ti O2比例2:1时,改性荧光颜料的抗紫外能力最强,UVB照射时间2 h内,涂层色差变化仅为原荧光粉末涂层的一半,但包覆后的荧光涂层光泽度与DOI下降较为严重;(2)有机化合物粘结包覆法:以有机树脂为粘结剂,将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包覆于荧光颜料表面,其中粘结剂中含有的固化剂与树脂在荧光颜料表面固化成膜,以实现纳米二氧化钛在荧光颜料表面的包覆,并考察了粘结剂树脂用量以及种类等因素对荧光颜料和粉末涂料的耐紫外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相比于原荧光粉末涂料,聚酯清漆与Ti O2比例2:1,Ti O2与荧光颜料比例2:8,改性荧光颜料的综合性能最好,UV-B紫外照射2 h内,涂层色差变化仅为原荧光粉末涂层的一半,且涂层初始颜色与原涂层相差较小,光泽度与DOI基本一致。因此,聚酯清漆包覆的荧光粉末涂层不仅提高了荧光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还保持了荧光粉末涂层的外观性能,提高了商业应用的可能性。

胡俊强[8](2020)在《纳米银及其复合物光学和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银(Ag NPs)由于其良好的光学、催化以及抗菌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纳米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通过不同方法制备出的纳米银的颗粒大小、分散程度等都有不同,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外在的温度等参数或掺杂不同的金属离子来改变纳米银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善它的性能。除了抗菌性能以外,纳米银的颜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子探测(增强表面拉曼)、金属离子探测及纳米银的表面处理(织物整理剂、涂料和抗菌涂料等)等方面都有应用。聚乙烯醇(PVA)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分散剂和保护剂来制备纳米材料。但是,其稳定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刚使用PVA制备好的纳米银在低浓度下就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从外观来看,会反映在纳米银溶液的颜色上面,同时,纳米银的内部结构(颗粒大小、颗粒排列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来确定。处于稳定状态的纳米银,根据颗粒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外观的颜色可能会影响其使用范围。在本工作中,首先以PVA制备的亚稳态纳米银为研究对象,发现低浓度(如10ppm纳米银)时的颜色可以从黄色变为酒红色,最后变为黑色。利用TEM,通过对其外观及颗粒形貌大小的分析,结合紫外-可见光谱的分析,研究了纳米银内部的基本情况,并和外观表现进行对照,认为纳米银的颜色变化是纳米银粒子由链状团聚到无规则团聚的结果,对此提出了变化过程的理论依据。其次,应用纳米银的自催化特性,发现通过调整加入的铜离子的浓度,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制备出无色且抗菌性能良好的纳米银铜溶液,这种银芯铜壳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可以实现纳米银无色化从而用于织物抗菌处理,我们结合TEM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形成机理。最后,研究了纳米银在氯化钠溶液环境中的稳定性,发现纳米银可以在合适的氯化钠环境中完全变为无色,并且不会形成氯化银沉淀,TEM分析发现,纳米银颗粒在氯化钠环境中尺寸变小,分析认为,氯化钠环境导致银离子从纳米银颗粒中释放,形成银离子水溶液,抗菌性能下降。这些结果证明,虽然氯化钠有助于降低纳米银的颜色从而使黄色变浅,但同时会使纳米银转换为银离子而导致抗菌性能明显下降。

刘钟阳[9](2019)在《纳米银墨水的制备及其打印涂层低温烧结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纳米银颗粒的熔点远小于块体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熔化和烧结,且烧结后的银组织具有与块体银相同的熔点以及相近的电导和热导性能。这一过程表明纳米银颗粒具有在低温加工后可高温服役的特征,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同时,随着印刷电子技术和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纳米银颗粒墨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使用高精度印刷设备和纳米银墨水可打印平整的纳米银涂层,然而这需要纳米银墨水、印刷设备和基板间的高度匹配;另外,打印的纳米银涂层还需要通过提高烧结温度、改良烧结方法等途径优化其导电性和弯折性能。但纳米银涂层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限制了其烧结温度,甚至需要纳米银涂层在室温条件下烧结并获得性能的优异。因此,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能够匹配高精度电子线路打印机的复合纳米银颗粒墨水,提高了纳米银涂层的致密度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降低纳米银颗粒烧结温度的方法,实现了纳米银墨水在多种基板表面上低温或室温的烧结,且获得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银涂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混合平均粒径为11.6nm和52.7nm的两种纳米银颗粒制备复合纳米银墨水,通过两种颗粒在烧结动力和孔隙填充方面的互补,提高烧结后纳米银涂层的性能。通过理论推测混合颗粒的平均熔点和计算两种纳米银颗粒堆叠结构的孔隙率,确定了在满足低孔隙率和低熔点的条件下小颗粒质量占比为60%的复合纳米银颗粒为墨水的溶质配方。此外,通过调配纳米银墨水的溶剂配方,并调控与配方对应的打印参数,实现了高精度纳米银涂层的喷印。喷印获得的纳米银涂层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一尺寸颗粒烧结涂层相比,60%复合纳米银涂层的烧结组织的孔隙率由35.2%下降至32.2%,电阻率由4.1μΩ·cm下降至3.6μΩ·cm;此外,与单一尺寸颗粒烧结涂层3D形貌的对比表明:复合颗粒墨水可缓解墨滴的咖啡环现象,经多次喷印后可形成均匀的组织和平整的表面,并延长涂层的弯折使用寿命,使其弯折电阻最大增加百分比由47%下降至30%。为了降低纳米银颗粒的烧结温度,论文使用浓度为200m M的Na NO3溶液凝聚纳米银颗粒,利用Na NO3等盐溶液对纳米银颗粒的凝聚和再分散作用,减少纳米银颗粒表面的有机包覆层,从而降低纳米银颗粒的烧结温度。研究纳米银颗粒的粒径随四种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凝聚速率较慢的纳米银颗粒易于再次被分散;纳米银颗粒在缓慢聚集的过程中其表面有机包覆层脱落的更多更均匀,且在Na NO3溶液中脱落的效果最明显。对比该方法处理前后纳米银颗粒的热流曲线可知,处理后纳米银颗粒的烧结动力不变,烧结起始温度从150℃降低至120℃。处理后纳米银颗粒在120℃烧结温度下获得涂层的电阻率较处理前下降了60%,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纳米银颗粒的烧结温度。为了进一步降低纳米银颗粒的烧结温度,论文设计利用部分纳米氧化物颗粒表面羟基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纳米银颗粒表面大部分的有机包覆层,从而实现纳米银颗粒的室温烧结。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存在的羟基可使溶液中的纳米银颗粒发生剧烈团聚,并引起纳米银颗粒表面有机包覆层的大量脱落。基于上述原理,将纳米氧化物颗粒与聚乙烯醇(PVA)溶液混合后制成纳米氧化物颗粒涂层,在喷印的纳米银墨滴中仍可发生上述过程,使纳米银墨水在涂层上实现室温烧结。此外,PVA的存在使墨水在该涂层表面具有较好的润湿性,使纳米银墨水在有涂层的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板表面无差别的实现高精度的纳米银涂层的室温烧结。基于此方法,纳米银墨水在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表面室温烧结涂层的电阻率分别为3.4μΩ·cm和5.5μΩ·cm,是当前室温烧结研究中的最佳结果。

易镇鑫[10](2020)在《两种碳材料火工品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武器系统的小型化,火工品的微型化带来了电火工品输出能量下降、抗静电能力减弱的问题,从而导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下降,研究兼顾火工品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新型换能元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碳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以碳膜作为换能元的电火工品以及“桥-药”一体火工品,并对其点火性能和作用机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从材料特性的角度提出了将高熔点碳材料作为换能元的设计思想,利用ANSYS Thermal-Electric模块对碳膜桥桥区的脉冲作用过程进行了电热仿真,并与SCB进行了对比,从理论上分析其作为换能元材料的特点。(2)利用高温热解、喷涂和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碳膜换能元,其中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正己烷为碳源制备的碳膜平整致密、与基底结合力强,且电阻率适中且可调,具有作为电火工品换能元的潜力。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中沉积温度、沉积时间、载气流量和碳源温度对碳膜结构及电阻率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建立了碳膜ID/IG、sp2含量等参数与其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式。(3)对碳膜桥的点火特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由于碳膜的相变温度较高,在点火过程中作用时间较长,表现出碳膜桥点火能力较好,能够点着常规桥无法点着的药剂如叠氮化钠、n-Al/Cu SO4·5H2O等。同时,碳膜桥点火电压/电流区间窄,脚-脚间静电耐受30 k V以上,低温下点火感度不降低。(4)研究了碳膜桥的电热作用过程,讨论了电容、放电电压、药剂对碳膜桥放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膜桥在小能量作用下,呈现电阻特性,为电热机理;在大能量作用下,碳膜桥电流曲线会出现二次峰,为电爆机理。此外,Raman分析结果证实碳膜在作用过程中会发生石墨化,且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大,石墨化程度增高,该过程有利于碳膜桥的点火。(5)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功能化碳纤维与纳米铝热剂含能复合物FCF/n-Al/n-Bi2O3组装为一体桥火工品,并研究了其自组装机理。Zeta电位及XPS数据证明了长程静电力及共价键作用是功能化碳纤维与铝热剂进行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将含有10%功能化碳纤维的FCF/n-Al/n-Bi2O3含能复合物作为雷管起爆药装药,在强约束下能起爆猛炸药;将FCF/n-Al/n-Bi2O3含能复合物制作成陶瓷塞点火器,可在脉冲放电条件下点火,能够可靠点着并起爆8#工业雷管。(6)将碳纤维与起爆药物理混合制备了新型导电药,其制备工艺、感度特性和点火性能均优于传统导电药。将该导电药制作成陶瓷塞点火器,研究了压药压力、碳纤维含量、药剂和极距对点火器点火特性的影响。碳纤维的加入能有效降低导电药及其点火器的静电感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机械感度。通过红外热成像和电流电压曲线对碳纤维导电药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的推测。将碳纤维导电药应用于8#工业雷管和M100独脚雷管中,能够可靠点火、起爆。

二、几种特殊油墨的性能及用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特殊油墨的性能及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引言
    1.1 水性聚氨酯
        1.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1.2 水性聚氨酯的反应原理
        1.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1.4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和成膜机理
    1.2 复合型水性聚氨酯
        1.2.1 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
        1.2.2 羧酸/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1.2.3 磺酸/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1.3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
        1.3.1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介绍
        1.3.2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降解机理
        1.3.3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1.4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4.1 在药物缓释载体中的应用
        1.4.2 在组织支架中的应用
        1.4.3 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2章 羧酸/磺酸型WPU的制备与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SWPU的制备
        2.2.4 SWPU膜及人造革涂饰材料的制备
        2.2.5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WPU结构的红外表征
        2.3.2 SWPU的微相分离研究
        2.3.3 SWPU分散体的粒径
        2.3.4 SWPU分散体乳胶粒子TEM表征
        2.3.5 SWPU膜的透光率和光泽度
        2.3.6 SWPU膜的热性能
        2.3.7 SWPU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2.3.8 SWPU膜的拉伸性能
        2.3.9 SWPU膜的吸水率、接触角和表面能
        2.3.10 WPU涂饰人造革性能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羧酸/磺酸型交联改性WPU的制备与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WPU的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WPU扩链度分析
        3.3.2 扩链剂的类型对WPU性能的影响
        3.3.3 含有AAS/DETA复合扩链剂的WPU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羧酸/磺酸/非离子型无毒可生物降解WPU的制备与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WBPU的制备
        4.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WBPU分散体的性能
        4.3.2 WBPU的结构与微相分离
        4.3.3 WBPU膜的结晶和热性能
        4.3.4 WBPU膜的动态力学性能
        4.3.5 WBPU膜的拉伸性能
        4.3.6 WBPU膜的吸水率和接触角
        4.3.7 WBPU膜的生物降解性
        4.3.8 WBPU膜的细胞毒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羧酸/非离子型高固含量可生物降解WPU的制备与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BHPU的制备
        5.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EG对 BHPU分散体平均粒径和固含量的影响
        5.3.2 合成方法对BHPU分散体平均粒径和固含量的影响
        5.3.3 合成方法对BHPU膜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
        5.3.4 合成方法对BHPU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5.3.5 合成方法对BHPU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5.3.6 合成方法对BHPU膜吸水率、接触角和表面能的影响
        5.3.7 BHPU膜的生物降解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化学铜及其原位衍生的微纳米阵列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高密度电子封装
        1.1.2 化学铜
    1.2 化学镀铜工艺
        1.2.1 化学镀铜的基本原理
        1.2.2 镀液成分及其作用
        1.2.3 化学镀铜工艺的特点
    1.3 化学铜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3.1 PCB孔金属化处理
        1.3.2 PCB内层板铜层处理
        1.3.3 电磁屏蔽
        1.3.4 印刷电路
    1.4 铜的衍生物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1 锂离子电池
        1.4.2 锂金属电池
        1.4.3 超级电容器
        1.4.4 热电材料与器件
        1.4.5 电化学传感器
    1.5 化学铜在电子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测试表征
    2.1 主要化学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制备用主要设备
    2.3 分析测试用常规设备
    2.4 薄膜热导率测试设备
第3章 化学镀铜用Sn/Ag纳米高效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催化剂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形貌、结构和组成
        3.3.2 催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化学铜导电图案的“加成法”制备及其镀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基材表面预处理
        4.2.2 化学铜导电图案制备
        4.2.3 镀层结合力与柔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PCB环氧基板制备的化学铜图案及其性能
        4.3.2 基于柔性基底制备的化学铜图案及其性能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化学铜集流体原位转化的柔性微电容器件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u(OH)_2@FeOOH/Cu电极的制备
        5.2.2 微电容器件的构筑
        5.2.3 微电容器件比电容、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的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u(OH)_2@FeOOH/Cu电极制备工艺
        5.3.2 化学铜集流体设计
        5.3.3 材料形貌、结构和组成
        5.3.4 微电容器件的电化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化学铜镀膜原位转化的p型 Cu_2Se柔性热电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Cu_2Se/PI柔性热电薄膜的制备
        6.2.2 Cu_2Se自支撑热电薄膜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u_2Se热电薄膜制备工艺
        6.3.2 材料形貌、结构和组成
        6.3.3 Cu2Se热电薄膜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化学铜图案原位转化的pCu_2Se-nAg_2Se柔性热电器件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n型 Ag_2Se/PI柔性热电薄膜的制备
        7.2.2 自支撑n型 Ag_2Se热电薄膜的制备
        7.2.3 pCu_2Se-nAg_2Se热电器件的制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pCu_2Se-nAg_2Se热电器件制备工艺
        7.3.2 材料形貌、结构和组成
        7.3.3 Ag2Se热电薄膜性能
        7.3.4 pCu_2Se-nAg_2Se热电器件性能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金属配位键的自修复功能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外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3 本征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3.1 基于可逆共价键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3.2 基于超分子作用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4 超分子自修复材料领域所面临的几个挑战
        1.4.1 兼具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的超分子自修复材料
        1.4.2 功能化超分子自修复材料
        1.4.3 适用于苛刻条件下的超分子自修复材料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氢键与金属配位键的机械性能可调自修复聚合物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2.2.3 含脲基团和咪唑基团的双功能团单体IUA
        2.2.4 含脲基团与咪唑基团的聚合物
        2.2.5 含脲氢键和Zn~(2+)-咪唑基团配位键的P/Zn自修复聚合物
        2.2.6 导电自修复薄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性单体IUA和自修复聚合物的合成
        2.3.2 具有可调机械性能的自修复聚合物
        2.3.3 具有脲氢键和Zn~(2+)-咪唑基团配位键双重作用聚合物的自修复机理
        2.3.4 导电自修复薄膜修复性能、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Eu~(3+)/Tb~(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的荧光自修复嵌段共聚物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3.2.3 5-巯基间苯二甲酸的合成
        3.2.4 含间苯二甲酸基团功能性单体(IPA)的合成
        3.2.5 含间苯二甲酸基团大分子RAFT试剂的合成
        3.2.6 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3.2.7 基于Eu~(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的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
        3.2.8 基于Eu~(3+)/Tb~(3+)-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的可调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
        3.3.2 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的自修复行为
        3.3.3 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的可调荧光性能
        3.3.4 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的可调机械性能
        3.3.5 荧光自修复嵌段聚合物的自修复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海水中Ca~(2+)/Mg~(2+)-间苯二甲酸基团配位键的环境响应型自修复聚合物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4.2.3 人造海水的配制
        4.2.4 含间苯二甲酸基团的自修复聚合物
        4.2.5 可在海水中修复的自修复薄膜
        4.2.6 荧光仿生自修复鱼尾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间苯二甲酸基团的功能性单体(IPA)和自修复聚合物
        4.3.2 含间苯二甲酸基团的自修复聚合物在空气/去离子水中的修复性能
        4.3.3 自修复聚合物在海水中的环境响应型自修复
        4.3.4 自修复聚合物在海水中的环境响应性自修复机理
        4.3.5 响应型自修复聚合物作为仿生鱼尾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聚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聚氨酯基本概念
    1.2 聚氨酯的分类
        1.2.1 按照形态分类
        1.2.2 按照聚氨酯原料分类
        1.2.3 按照固化形式分类
    1.3 国内外聚氨酯的发展
        1.3.1 国内聚氨酯的发展
        1.3.2 国外聚氨酯的发展
    1.4 聚氨酯的应用
        1.4.1 聚氨酯涂料
        1.4.2 聚氨酯泡沫的应用
        1.4.3 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应用
        1.4.4 聚氨酯作为分散剂的应用
        1.4.5 聚氨酯其他领域的应用
    1.5 聚氨酯的合成理论
        1.5.1 异氰酸酯与醇的反应
        1.5.2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1.5.3 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
    1.6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1.6.1 聚氨酯结构中的软段和硬段
        1.6.2 聚氨酯的微相分离
        1.6.3 氢键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醇溶性聚氨酯的合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2 聚氨酯的制备
        2.1.3 反应过程中-NCO含量的测定
        2.1.4 PU的红外光谱测试
        2.1.5 PU分子量的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PU的红外光谱
        2.2.2 PU分子量的测试
    2.3 小结
第3章 油墨配方的筛选
    3.1 实验仪器和原料
    3.2 油墨的制备方法
    3.3 表征及测试方法
        3.3.1 油墨粘度的测试
        3.3.2 油墨细度的测试
        3.3.3 油墨热储稳定性测试
    3.4 结果及讨论
        3.4.1 油墨中溶剂种类的筛选
        3.4.2 聚氨酯连接料与炭黑颜料比例的筛选
        3.4.3 油墨体系中炭黑含量的筛选
        3.4.4 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筛选
        3.4.5 油墨体系中润湿剂的筛选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分子量聚丙二醇合成的聚氨酯在油墨中的应用
    4.1 实验仪器与原料
    4.2 表征及测试方法
        4.2.1 油墨粘度的测试
        4.2.2 油墨细度的测试
        4.2.3 油墨热储稳定性测试
        4.2.4 油墨的印刷适性测试
        4.2.5 油墨的流变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粘度、细度和稳定性分析
        4.3.2 油墨的印刷适性
        4.3.3 油墨的流变学研究
    4.4 结论与总结
第5章 不同分子量聚丙二醇合成的聚氨酯在农药中的应用
    5.1 实验仪器及原料
    5.2 实验测试项目及方法
        5.2.1 35%烟硝莠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5.2.2 有效含量的测定
        5.2.3 35%烟硝莠油悬浮液悬浮率的测定
        5.2.4 粒径的测试
        5.2.5 热储稳定性的测试
        5.2.6 流变性的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效成分含量分析结果
        5.3.2 悬浮率的测试
        5.3.3 粒径的测试
        5.3.4 热储稳定性分析
        5.3.5 流变性测试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展望
    6.3 难点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活用纸的原料规定
    1.2 生活用纸的质量标准规定
    1.3 生活用纸生产主要的化学品及危害
        1.3.1 化学品的应用
        1.3.2 湿强剂残留的危害
        1.3.3 湿强剂残留的检测
        1.3.4 湿强剂残留的控制方法
    1.4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白水系统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
    2.1 实验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步骤
    2.2 结果讨论
        2.2.1 废纸浆系列
        2.2.2 原生浆系列
        2.2.3 混合浆系列
    2.3 结论分析
        2.3.1 不同浆料纤维分析结果
        2.3.2 纤维鉴别特征指标与方法
        2.3.3 纤维鉴别判定规则
        2.3.4 纤维标注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3.1 实验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色谱条件
        3.1.3 实验步骤
        3.1.4 方法确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状况分析
        3.2.2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风险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控制及去除途径探索
    4.1 去除湿强剂氯代有机物同步浓缩的方法研究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步骤
        4.1.3 实验结果
    4.2 开发源于天然绿色产物的新一代生物助剂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良好生产规范GMP合规评价
    5.1 欧盟法规的概况
    5.2 欧盟法规的技术内容
        5.2.1 原材料方面的规定
        5.2.2 良好生产规范
        5.2.3 GMP危害清单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5.2.4 质量要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生产白水系统污染累积研究
    6.1 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
    6.2 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分析
    6.3 风险控制
        6.3.1 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控制
        6.3.2 绿色助剂有效净化累积污染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浅谈油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属油墨的特点
二、金属油墨的性能
三、金属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使用特点
四、金属油墨在丝网印刷的应用
五、金属包装油墨工业的发展及前景

(7)新型荧光粉末涂料的制备及其耐候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粉末涂料概述
        1.1.1 粉末涂料定义
        1.1.2 粉末涂料的组成
        1.1.3 粉末涂料的发展及现状
        1.1.4 耐候型粉末涂料
    1.2 荧光颜料概述
        1.2.1 荧光颜料的定义
        1.2.2 荧光颜料的分类
        1.2.3 荧光颜料的特点
        1.2.4 荧光颜料的发展历史
        1.2.5 荧光颜料的改性方法研究
    1.3 耐候性材料概述
        1.3.1 耐候性材料
        1.3.2 纳米二氧化钛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荧光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2.3.1 耐候荧光颜料的制备
        2.3.2 荧光粉末涂料的制备
        2.3.3 荧光粉末涂料涂层的制备
    2.4 表征及性能测试
        2.4.1 荧光颜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2.4.2 荧光粉末涂料粉体表征及性能测试
        2.4.3 粉末涂料涂层性能测试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包覆荧光颜料及其粉末涂料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荧光颜料表征结果与讨论
        3.2.1 灰分含量测试结果分析
        3.2.2 样品形貌结果分析
        3.2.3 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分析
        3.2.4 紫外-可见光吸收结果分析
    3.3 荧光粉末涂料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3.3.1 粒径结果分析
        3.3.2 DSC结果分析
    3.4 粉末涂料涂层耐候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3.4.1 光泽度测试结果分析
        3.4.2 DOI测试结果分析
        3.4.3 色差测试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粘结剂包覆荧光颜料及其粉末涂料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荧光颜料表征结果与讨论
        4.2.1 灰分含量测试结果分析
        4.2.2 样品形貌结果分析
        4.2.3 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分析
        4.2.4 紫外-可见光吸收结果分析
    4.3 荧光粉末涂料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4.4 粉末涂料涂层耐候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4.4.1 光泽度测试结果分析
        4.4.2 DOI测试结果分析
        4.4.3 色差测试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纳米银及其复合物光学和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银的用途
        1.2.1 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1.2.2 检测水中的金属离子
        1.2.3 催化作用
        1.2.4 电学性能
    1.3 纳米银的制备
        1.3.1 物理合成法
        1.3.2 化学合成法
        1.3.3 生物合成法
        1.3.4 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常用的保护剂
        1.3.5 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常用的还原剂
    1.4 纳米铜简介
    1.5 双金属纳米颗粒
        1.5.1 核壳结构
        1.5.2 合金结构
        1.5.3 铜银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1.6 研究现状
    1.7 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1.7.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7.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表征手段
        2.2.1 分光光度计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3 抗菌表征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 实验方法
        2.3.1 PVA稳定纳米银溶液制备方法
        2.3.2 无色纳米银铜的制备方法
        2.3.3 无色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2.3.4 抗菌实验方法
第三章 亚稳态纳米银的变色情况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浓度对纳米银溶液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3.2.2 低浓度纳米银的稳定性研究
        3.2.3 低浓度纳米银的结构研究
        3.2.4 反应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银自催化制备无色纳米银铜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温度对SM-AgNPS-H1000P纳米银溶液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4.2.2 温度对SN-AgNPS-H1000P纳米银溶液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4.2.3 室温下Cu~(2+)对SM-AgNPS-H1000P纳米银的影响
        4.2.4 高温下Cu~(2+)对SM-AgNPS-H1000P纳米银的影响
        4.2.5 室温下Cu~(2+)对SN-AgNPS-H1000P纳米银的影响
        4.2.6 高温下Cu~(2+)对SN-AgNPS-H1000P纳米银的影响
        4.2.7 温度对纳米银结构的影响
        4.2.8 Cu~(2+)对纳米银结构的影响
        4.2.9 纳米银溶液抗菌性能的研究
        4.2.10 无色纳米银铜溶液的XPS结果分析
        4.2.11 反应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Cl对纳米银溶液的影响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aCl对纳米银溶液外观的影响
        5.2.2 室温下NaCl浓度对纳米银溶液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5.2.3 60℃时NaCl浓度对纳米银溶液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5.2.4 室温下NaCl溶液质量浓度为10%时纳米银溶液浓度对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5.2.5 60℃下NaCl溶液质量浓度为10%时纳米银溶液浓度对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5.2.6 60℃下10ppm的纳米银溶液在质量浓度为10%的NaCl溶液中的UV-vis吸收光谱
        5.2.7 NaCl对纳米银结构的影响
        5.2.8 NaCl对纳米银溶液抗菌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9)纳米银墨水的制备及其打印涂层低温烧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和烧结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
        1.2.2 纳米银颗粒的热法烧结
        1.2.3 纳米银颗粒的光辅助结法
        1.2.4 纳米银颗粒的化学法烧结
    1.3 纳米银墨水的制备和涂层化的研究现状
        1.3.1 纳米银墨水的制备
        1.3.2 纳米银墨水涂层化的方法
        1.3.3 纳米银墨水涂层化的基板
        1.3.4 纳米银墨水的咖啡环效应
    1.4 纳米银涂层应用举例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试样制备
        2.2.1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
        2.2.2 纳米银墨水的制备
        2.2.3 纳米氧化物颗粒涂层的制备
    2.3 纳米银墨水的测试与表征
        2.3.1 粘度测试
        2.3.2 表面张力测试
        2.3.3 润湿性测试
        2.3.4 热性能测试
        2.3.5 拉曼光谱测试
        2.3.6 红外光谱测试
        2.3.7 颗粒稳定性测试
    2.4 纳米银喷印涂层的测试与表征
        2.4.1 组织形貌分析
        2.4.2 导电性测试
        2.4.3 高频信号传输测试
        2.4.4 弯折可靠性测试
第3章 纳米银墨水的制备与喷印性研究
    3.1 引言
    3.2 纳米银墨水复合颗粒溶质的研究
        3.2.1 纳米银颗粒的表征与分析
        3.2.2 复合颗粒溶质配方的优化计算
    3.3 纳米银墨水溶剂配方的研究
        3.3.1 纳米银墨水的粘度与表面张力
        3.3.2 纳米银墨水的固含量
        3.3.3 纳米银墨水中的改性剂
    3.4 纳米银墨水喷印参数的研究
        3.4.1 喷墨电压和频率
        3.4.2 喷印步长
        3.4.3 基板的润湿性
    3.5 复合纳米银墨水喷印涂层的研究
        3.5.1 烧结组织形貌
        3.5.2 孔隙率
        3.5.3 喷印涂层表面形貌
        3.5.4 导电性
        3.5.5 弯折可靠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解质辅助纳米银墨水低温烧结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电解质对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4.2.1 纳米银颗粒的分散性
        4.2.2 纳米银颗粒的凝聚性
        4.2.3 凝聚后颗粒分散性的变化
    4.3 电解质促进纳米银颗粒低温烧结的机理
    4.4 纳米银颗粒低温烧结的研究
        4.4.1 电解质浓度对纳米银颗粒状态的影响
        4.4.2 纳米银颗粒的热分析
        4.4.3 纳米银颗粒低温烧结的导电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氧化物颗粒辅助纳米银墨水室温烧结特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纳米氧化物颗粒对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5.2.1 纳米氧化物颗粒的红外光谱特征
        5.2.2 纳米银颗粒的团聚性
        5.2.3 团聚后颗粒的粒径分布
        5.2.4 团聚后有机包覆层的变化
    5.3 纳米氧化物颗粒使纳米银颗粒团聚的机理
    5.4 纳米银墨水多基板涂层化的研究
        5.4.1 纳米氧化物涂层的设计
        5.4.2 纳米氧化物涂层的涂覆性
        5.4.3 纳米氧化物涂层对喷印涂层的优化
    5.5 纳米银墨水在纳米氧化物涂层上室温烧结的研究
        5.5.1 室温烧结纳米银涂层的导电性
        5.5.2 多层打印对纳米银涂层性能的影响
        5.5.3 不同溶剂纳米银涂层性能的影响
    5.6 纳米银墨水室温烧结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两种碳材料火工品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火工品换能元的发展现状
        1.2.1 桥丝/桥带换能元
        1.2.2 半导体桥多晶硅换能元
        1.2.3 基于碳材料的换能元
        1.2.4 无桥换能元火工品
        1.2.5 新型火工品
    1.3 火工品的作用机理
        1.3.1 桥丝式火工品的热点火机理
        1.3.2 导电药式火工品点火机理
        1.3.3 半导体桥作用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
    1.4 碳材料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1.4.1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含能复合物
        1.4.2 碳纳米管含能复合物
        1.4.3 炭黑和碳纤维含能复合物
    1.5 非晶碳膜
        1.5.1 非晶碳膜的制备
        1.5.2 非晶碳的表征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碳膜换能元的提出及其制备
    2.1 碳作为换能元材料的提出
    2.2 碳膜换能元的电热转换特性仿真
        2.2.1 桥区温度分布
        2.2.2 不同放电电压下换能元相变时间
    2.3 高温热解法制备碳膜
        2.3.1 高温热解碳膜的表征
        2.3.2 高温热解碳膜的点火试验
    2.4 喷涂法制备碳膜
        2.4.1 喷涂碳膜的表征
        2.4.2 喷涂碳膜的点火试验
    2.5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膜
        2.5.1 化学气相沉积实验装置
        2.5.2 化学气相沉积法碳膜的制备
        2.5.3 不同沉积条件对碳膜结构的影响
        2.5.4 化学气相沉积碳膜的点火试验
    2.6 碳膜结构与电阻率的关系
        2.6.1 多元线性回归拟合
        2.6.2 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
    2.7 本章小结
3 碳膜桥的点火特性及发火过程研究
    3.1 碳膜桥的点火特性研究
        3.1.1 碳膜的表征
        3.1.2 不同电阻碳膜桥的点火性能
        3.1.3 低温下点火感度实验
        3.1.4 碳膜桥的安全性
        3.1.5 点火能力测试
    3.2 碳膜桥发火过程研究
        3.2.1 碳膜桥的脉冲作用过程
        3.2.2 碳膜桥脉冲作用下电爆临界电压
        3.2.3 碳膜桥脉冲作用前后碳结构的变化
        3.2.4 碳膜桥与半导体桥、脉冲作用过程比较
        3.2.5 碳膜桥的恒流作用过程
        3.2.6 不同药剂的点火特性
    3.3 钝感药剂的点火
        3.3.1 n-Al/CuSO_4·5H_2O含能复合物的点火
        3.3.2 叠氮化钠的点火
    3.4 本章小结
4 碳纤维/铝热剂自组装一体桥火工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功能化碳纤维(FCF)的制备及表征
        4.1.1 FCF的制备
        4.1.2 FCF的形貌表征
        4.1.3 FCF表面官能团的表征
        4.1.4 FCF的 Raman光谱表征
        4.1.5 FCF的 XPS表征
    4.2 FCF/n-Al/n-Bi_2O_3含能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4.2.1 FCF与 n-Al/Bi_2O_3的自组装
        4.2.2 FCF/n-Al/n-Bi_2O_3的形貌分析
        4.2.3 FCF/n-Al/n-Bi_2O_3的静电感度
        4.2.4 FCF/n-Al/n-Bi_2O_3的燃烧性能
        4.2.5 FCF与纳米铝热剂的自组装机理
    4.3 FCF/n-Al/n-Bi_2O_3自组装一体桥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4.3.1 桥-药一体火工品的设计
        4.3.2 FCF的含量对火工品点火性能的影响
        4.3.3 FCF/n-Al/n-Bi_2O_3一体桥的作用过程分析
        4.3.4 FCF/n-Al/n-Bi_2O_3一体桥的点火过程
        4.3.5 FCF/n-Al/n-Bi_2O_3一体桥在工业雷管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碳纤维/起爆药一体桥火工品的制备及点火特性
    5.1 碳纤维导电药的制备及感度性质
        5.1.1 碳纤维导电药的制备
        5.1.2 导电药的感度测试
    5.2 碳纤维导电药火工品的点火特性
        5.2.1 碳纤维导电药的点火性能
        5.2.2 导电药火工品的安全性
    5.3 导电药火工品作用过程的初步分析
    5.4 碳纤维导电药火工品的应用
        5.4.1 无桥电点火管
        5.4.2 导电药在工业电雷管中的应用
        5.4.3 导电药在M100 独脚电雷管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几种特殊油墨的性能及用途(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亲水单元修饰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D]. 杨智慧.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化学铜及其原位衍生的微纳米阵列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 谢金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金属配位键的自修复功能材料[D]. 崔绪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4]聚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李海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陈春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浅谈油墨及其应用[J]. 刘俊. 广东印刷, 2020(03)
  • [7]新型荧光粉末涂料的制备及其耐候性研究[D]. 闫宝伟. 天津大学, 2020(02)
  • [8]纳米银及其复合物光学和抗菌性能研究[D]. 胡俊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纳米银墨水的制备及其打印涂层低温烧结特性研究[D]. 刘钟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两种碳材料火工品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 易镇鑫.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几种特种油墨的性质和用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