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非正式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赵羿安[2](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健雄[3](2018)在《外来移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客观评估外来移民对流入地企业市场竞争力(创新和出口)的影响,对我国各城市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整合了经典的移民经济学理论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劳动力技能异质性理论和文化多样性理论分析框架,在对我国外来移民迁移方向和技能构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外来移民份额、移民技能构成以及移民跨方言区域迁移引致的文化多样性三个维度提出了外来移民影响流入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并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所在地级市人口结构的匹配数据,从实证上研究了外来移民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流入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本文使用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微观数据对我国外来移民的技能构成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OECD等工业化国家,我国国内移民是以低技能劳动力(拥有高中或以下学历)为主体,低技能移民占总移民人数的比例接近89%。第二,在外来移民份额影响企业创新竞争力方面。基于创新性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研究结果表明:以低技能劳动力为主体的外来移民份额,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技术选择、研发投入和资本强度是移民份额影响企业创新的有效中介。此外,移民份额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创新具有差异性影响。第三,在移民跨方言区域迁移引致的城市文化多样性影响企业创新竞争力方面。以语言分化指数来衡量文化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以低技能劳动力为主体的外来移民流入引致的城市文化多样性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影响机制方面,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和长期债务结构是文化多样性影响企业创新的有效中介。第四,在技能构成层面上分析外来移民对企业创新竞争力影响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偏向高技能的外来移民份额或群体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偏向低技能的外来移民份额或群体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第五,在外来移民份额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方面。基于2005-2007年期间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来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研究结果表明:以低技能劳动力为主体的移民份额对企业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劳动生产率和研发投入是移民份额影响企业出口的有效中介。第六,在移民跨方言区域迁移引致的城市文化多样性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移民流入引致的文化多样性对企业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信息渠道。第七,在技能构成层面上分析外来移民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影响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低技能的外来移民流入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相对高技能的外来移民流入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基于信息溢出效应,高技能群体的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而低技能群体的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
范国锋[4](2015)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成果的丰富和补充,也进一步为政府相关教育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支持和借鉴。本文以我国广东、浙江、湖北3省6市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资料为基础,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应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和家庭决策理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七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从城镇化、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目的,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对本文的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首先,论文对城镇化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意义;其次,从就学地点选择、就读学校类型、流入地升学意愿以及初中后教育分流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通过对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以及家庭教育决策理论的阐述,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架构。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是第三章的内容。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确定三个方面,即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地点需求、学校类型需求、初中后分流需求;其次,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特点、选择以及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再次,介绍了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并对样本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四部分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地点需求。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到城市学校就读的农民工比例为74%,希望到县城学校就读的比例为18%,到乡村学校就读的比例为8%,教育需求呈多元化特征。回归分析发现,子女年龄、出生地点、父母工作稳定程度、工资水平、父母对子女进城教育的愿望、父母对相关教育政策的评价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城乡教育需求有显着影响。第五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到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比例为89%,随迁子女城市公办学校需求意愿强烈。回归分析发现,家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水平、父母希望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的愿望、学校师资水平、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有显着影响。第六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初中后分流需求。在农民工子女升学考试意愿方面。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在本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农民工比例为86%,本地升学考试意愿强烈。在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方面,希望子女在本地就读普通高中的农民工比例为93%,普通高中需求意愿强烈。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工作稳定程度、工资水平、政策知晓度、希望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的愿望、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分流需求有显着影响。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是第七章的内容。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城乡地点偏好、学校类型偏好以及初中后分流偏好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城市教育供给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农民工家庭对子女在本地升学考试和就读普通高中需求意愿强烈。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采取差异化的教育供给策略,合理设置随迁子女报考条件,加大普通高中教育供给力度。
姜惠敏[5](2014)在《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人口效应研究:2000-2010》文中指出在我国人口总量平稳增长的过程中,农村人口数量从减速增长转变为负增长,而城镇人口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尤其城市人口是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绝对主体。城市人口分布逐渐呈现向高规模等级城市集中的趋势。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无论从城市个数、城市人口规模和占总人数比重均显着提高。大城市,特别是巨大型城市成为城市人口不可忽视的增长极。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均生活用能均在近十年出现强势反弹趋势,尽管城乡人均生活能耗之间的剪刀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人均生活能耗的城乡比始终大于1。在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城市无疑将是控制生活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区域。本研究分不同能源品种重点引入分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对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含直辖市)市辖区2000-2010年生活直接能耗碳排放进行估算。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对电力依赖度高,电力在碳排放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显着,通过技术进步及电源结构改善有效降低电力碳密度,在城市节能减排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人口、经济和生活能耗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均显着偏离均衡状态。其中,人口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经济的集中化程度最高,而碳排放介于两者之间。集中化程度较高,说明生活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研究分别考察分东、中、西三大地带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其与人口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我国城市人口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按照从高到低在空间上均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逐渐过渡的特点,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梯度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从人口规模看,特大城市和巨大型城市人口数和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均逐年上升,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碳排放的贡献率总体随着人口规模等级下降而下降。从碳排放能源品种结构看,人口规模等级越高的城市,电力消费的主导地位越显着。城市人口、经济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不均且增长速度存在显着差异,使得以人均碳排放和单位GDP碳排为指标的城市碳排放效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动趋势。2000-2010年期间,人均碳排放整体呈上升趋势,单位GDP碳排放则逐年降低。东部城市人均碳排水平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人均水平,中部略高于西部。而单位GDP生活能耗碳排放从大到小的排序恰好相反,西部>中部>东部。总体而言,人口规模等级高的城市,人均碳排放越高。而中小城市单位GDP的碳排水平始终相对高于巨大型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的宏观背景下,选取G7+5国家考察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在发达国家实现“碳缓排”、“碳减排”的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呈加速增加态势。中国目前碳排放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能耗碳排放总量在2000-2010年期间总体呈减速增长态势,碳排放增长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更胜于碳排放水平的分布。仅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少数城市显着表现出高水平和高增长的碳排放特征。从地区分布看,具有该特征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巾、西部仅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或首府城市表现出高碳排放水平及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这类型中的多数城市尽管仍保持增长态势但涨幅逐年缩小。利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LMDI)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将影响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碳密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财富效应和人口效应,并分别计算各效应对碳排增长的贡献量。国家和城市不同区域尺度的研究均发现:能源结构碳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正负效应更替的规律;单位GDP的能耗的降低是稳定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显着表现为负效应,尤其在中、美两国作用显着。能源强度降低对于减缓东部城市碳排放增长作用显着,财富效应是促使碳排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人口规模变动主要表现为促进碳排放增长的正效应。LMDI因素分解结果显示城市生活碳排放总量减少主要归功于能源碳密度降低,2007年主要是东部城市能源结构碳密度降低的结果。2009年,西部城市碳密度的负效应显着增强,与同年东部城市碳密度效应的减排贡献相当,不仅有效遏制了碳排放增长速度,更是从绝对数量上实现碳减排做出了成功实践。财富效应和人口效应作为两个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均对碳排放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的正效应,从相对贡献看,中国、美国和主要发达国家排放量逐年递增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且我国人口效应的相对贡献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墨西哥、南非、巴西则以人口增长为主要驱动因素。我国城市层面与国家层面的结果高度吻合,尽管不同城市财富效应和人口效应所产生的实际增排量和变动趋势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财富效应是促进我国城市生活碳排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尤其对上述“高水平、高增长”城市的作用尤为显着。人口规模增长使得能源需求及与之相伴随的碳排放持续上升得到一定解释,对碳排放增长也表现出稳定的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迁移增长。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一方面迁移行为从迁移人口自身及其自然增长两个方面促进迁入地城市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在从“农民”转变为“居民”过程中,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大了能源需求。与人口迁移相伴随的能源消费特征的转变和碳排放由迁出地向迁入地的转移对碳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严峻的新挑战。吸引人口入迁本地的强度地区差异显着,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区域(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尤其是长三角和首都圈逐渐显示出了“人口迁移吸引极”的特点,而选择迁出的强度在地区分布上相对分散。从人口迁移的城乡模式看,乡城迁移始终为迁移主流。多数城市仍表现为人口“净迁入”且迁移增长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东南部经济特区和沿海发达城市成为流动人口集聚地。东部发达城市地区与中、西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代表始终维持着极强的外来人口集聚能力。从城市人口规模看,400万以上巨大型城市外来迁入人口比重相对高于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本研究探索性地从迁入地人均碳排放高低估算人口迁移引致的转移排放量。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净迁入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衡作用相互叠加,从城市总量层面进一步增加了由人口迁移引致的转移排放增加量。从总量控制的角度,迁移增长是增加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人口向东部城市和400万以上的巨大型城市的集中迁入进一步促进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迁移集中形成人力资本溢出和技术扩散,为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创造必要条件。东部城市碳排放效率相对最高,在相同GDP总量目标下东部城市碳排量最小,其次为中部城市,西部城市碳排放效率最低。400万以上的巨大型城市技术效率优势显着。对主要省会城市碳排放转移增长量进行驱动因素的分解结果应证了人口迁移集中带动经济集聚,推动人均GDP显着上升的同时带动单位GDP下降,技术效应对抵消人口效应和财富效应对北京、上海和广州转移排放量增长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开展人均排放的评估,不仅体现了总量控制的思想,而且更直接地体现了在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的全面综合节能。回归模型证明单位GDP碳排放和收入水平对人均碳排放存在显着促进作用。同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越高,供暖能耗需求越低从而有效降低人均碳排放。城市集中供暖在人口稠密地区能有效发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作用。城市是迁移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是迁移大军的主力,为满足流动性需要,家庭户规模更趋于小型化、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升高都会不同程度增加地区人均碳排放。积极发展绿色电力,提倡低碳消费改变高碳生活方式,充分大城市集聚效应在减缓碳排放的积极作用,在充分考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低碳城市,圆美丽中国梦。
刘燕平[6](2014)在《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力迁移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经济学界关注,迄今为止研究成果丰硕。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国家(地区)存在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收入差距的现象,另一些国家(地区)却呈现劳动力迁移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的事实;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地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研究结论亦不尽相同。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劳动力迁移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问题尚未形成明确的定论,并给予权威解释,二者的关系则形成了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迁移谜题”。在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针对上述学术观点争议,论文试图对其作进一步的审视和探究,这对引导省际劳动力有序迁移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首先回顾了劳动力迁移、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迁移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相关理论,奠定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分析了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对二者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初步统计观察和判断;进而,利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两种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再次,采用更适合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新古典经济模型,就省际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增长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然后,结合作用机理的分析结论,从微观迁移主体入手,对影响省际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判断;最后,基于论文的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制度安排。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对省际劳动力迁移和地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高度一致的相关性;第二,对省际劳动力迁移和地区收入差距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变化的研究发现,省际劳动力迁移均是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对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地区收入差距作用机理的研究认为,省际劳动力迁出对迁出地的人均收入的增长效应非常显着,而省际劳动力迁入对迁入地的人均收入增长几乎不产生影响,这主要是中国户籍制度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致;第四,通过实地调研对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居住环境、生活满意度和家庭打工人数比重等是影响农户省际迁移的重要因素。
陈藻[7](2013)在《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基于成都市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也是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维护世界经济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安排下,广大农民工从农村迁出和在城市定居的过程并非同步完成,这导致历经30多年的时代变迁,农民工群体并未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候鸟式”周期性人口流动现象及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等。目前,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长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力量,与其父辈相比,他们无论在自身特征、价值观念,还是在定居城市的意愿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事实性移民”特征,但其城市化进程并不顺利,“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并且开始显露出对于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家庭幸福及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促进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就业稳定的新型产业工人,将对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既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制度、文化、行动和心理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由典型的“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向纯粹的“城乡一体化”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阶段,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危害性日益明显。为推进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政策措施,但现有的社会政策设计还不足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城市社会处境,而并不以改变农民工的“流动性”特征为目的,农民工并未被真正纳入城市化进程的规划,或者成为“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目前和未来的一个时期,对于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将成为中国人口城市化研究的核心和重点。基于上述背景分析和现实认知,本文选择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做为研究主题,旨在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特殊发展规律,作为西方经典的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理论在解释中国问题时的具体补充,为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数据。同时,基于成都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农民工由“半城市化”到“城市化”的可能实现途径,并为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意见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人口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基于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为主要研究区域,借鉴国内外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相关理论,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采用SPSS等统计分析手段,在对相关核心概念的涵义进行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之上,对于西方国家“乡—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半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界定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内涵,客观描述现阶段农民工“半城市化”的现实特征,并尝试提出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对于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出了较为客观的、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由五章构成,按照“文献综述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实证分析→结论对策”的逻辑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同类研究概述和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设计和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章分析和界定了农民工、城市化和“半城市化”等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演化过程,并将“农民工”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物,基于历史变迁的角度,通过发展的视角加以认识和研究。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按照理论发展的逻辑和顺序,对于西方国家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研究阶段进行了简要梳理和分析,并对于西方国家“城市化”研究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其间出现“半城市化”现象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出简要述评;再对于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中国路径”,及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提出、表现特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等。本章为深入研究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同时也指出,西方国家与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过程相比较,无论是宏观场景、推动力量、历史历程,还是政策安排与现实后果均差异颇大,其研究成果仅具相对的参考价值,在借鉴和运用时,应予以扬弃。第三章: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历史成因、现状及理论探讨。本章首先对建国之后,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回顾,指出对于政策和制度的全面创新和改革,是妥善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鉴于国内学界对于“半城市化”的研究尚处于零星的、分散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架构,并且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及语境中,涵义有所不同,故本章归纳了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在经济活动、社会行动、社会心理和制度层面的具体特征,提出针对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丰富了当前理论界对于“半城市化”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要全面探讨和分析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应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综合分析,作为下一章实证研究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成都市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首先,依据“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对于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展开分析,指出当前“制度融合”和“经济融合”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半城市化”状态的最主要因素,而提升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则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农民工代际差异分析的视角切入,分析比较两代农民工在就业、城市生活方式和政治诉求三方面的“半城市化”状况,再结合调查中已实现“城市化”的个案访谈结果,提出:当前,推进本地户籍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化已势在必行。第五章:促进农民工由“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的思考。本章提出以网络治理模式的思路,对于农民工“定居型就业迁移模式”进行构建与设想,提出探索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以及推进以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家庭“体面就业”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针对农民工如何实现“城市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创新点:第一,选题上的创新。多年来,对于“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已有文献或着力于人口城市化“制度决定论’的宏观研究,或立足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中、微观实践层面,很少有将农民工置身于宏观的时代背景之下,综合制度性因素、非体制性因素及个体特征,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半城市化”问题展开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一届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要举措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为切入点,是富于现实针对性的选题。第二,通过构建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并选择在成都市展开实证研究,丰富了理论界对于“半城市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体系。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目前对农民工“半城市化”研究尚没有系统理论阐述、完整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仍属于人口城市化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领域,是需要加强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第三,人口城市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人口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具有各自的区域特色和多样性,当前,对于特定地域的研究将更具有应用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人口城市化,因此区域人口城市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是人口城市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国家级示范区,其农民工及家庭向城市迁移、定居,区域人口城市化等方面的现状、经验及做法,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白战伟[8](2012)在《“民工荒”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经历着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路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以城市工业、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现代经济部门流动,促进了现代经济部门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产值的持续增长,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又吸引着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正当我国经济按照这条发展路径继续前行时,“民工荒”的持续发生和波及范围的越来越广,引发了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热烈讨论。与此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主要任务。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判断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判断“刘易斯转折点”的主要依据,但是,现有的测度方法和数据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结果存在着巨大差异,单纯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做出判断缺乏足够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全面审视,发现“刘易斯转折点”应该是被广泛介绍的费景汉和拉尼斯模型中的“商业化点”;“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传统部门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和其收入的关系。据此,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我们发现,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与平均收入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仍处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民工荒”反映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上升需求,而这种需求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模式息息相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人口迁移制度和土地制度共同决定了进行非永久性迁移,保留农村集体的成员权,将家庭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进行配置,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就业和收入并降低风险成为多数农村家庭的最优选择。在非永久性迁移模式下,现代部门可以以低于永久性迁移模式下的工资获得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转移工资水平存在着一种上升需求。并且,非永久性迁移模式所能释放的劳动力数量有限,随着现代部门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其能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被吸收殆尽,此后,必须进行永久性迁移才能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永久性迁移,将进一步强化工资水平上升需求。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非永久性迁移所能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被吸收殆尽,我国已进入永久性迁移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上升需求将得到不断强化。“民工荒”标着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地方政府的资本偏向和农民工的集体失声共同决定了工资调整制度供给不足的局面。因此,治理“民工荒”,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需要从制度供给着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之一。这个转变的核心在于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是导致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人均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是提高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农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进而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人均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还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并促进农地的规模经营进而增加务农收入的效果,这可以间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人均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因此,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对于提高消费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具体作用机制主要为:技术进步方面,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将导致物质资本收益水平的降低进而加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引进的激励,同时,扩大市场需求规模,通过分摊研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等增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动力。人力资本方面,农民工工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预期收益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并增强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能力。同时,工资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农民工的流动性、增强雇用稳定性,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收回其投资成本并获得投资收益,从而增强企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可能性和力度。此外,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力队伍的质量和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农民工的流动性,这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而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关键在于制度供给。解决制度供给不足问题,主要对策有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将农民工的公众福利纳入到转入地政府的考核范围;通过工会体制改革、吸引农民工加入工会,增强农民工组织性等措施。本文拟实现的创新有:首先,从理论上明确“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传统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与其收入水平的关系,并利用这个判断标准对我国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次,从迁移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上升决定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为研究“民工荒”的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在经典二元经济理论关于经济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将二元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分为劳动力非永久性迁移和永久性迁移两个阶段,进一步修正了经典二元经济理论。第三,对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补充了我们对工资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
田钒平[9](2012)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是否有能力实现其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则是这一目的能否实现的根本前提。在现实社会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获得取决于个人努力和学习与成长环境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有主观意愿和客观努力的人而言,由区域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通过学习过程培育和提升权利的可行能力的效果。而外部环境的塑造要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或市场两个方面的影响,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对其权利的维护又是否有效,构成了公民权利能否实现以及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能否有效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功能,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制约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决定公民权利实现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与市场能力等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完善市场与政府权力运行的规则及其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将民族自治地方拥有的市场发展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和财政优势,进而推动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公民权利实现的可行能力的关键。从总体上讲,当下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一的市场运行制度与传统的习俗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二是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力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为此,政府在研究和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时,需要注意并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以宪法规则为核心,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则制定者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规则,妥善处理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宪法规则与一般规则、上位阶规则与下位阶规则的关系,构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和谐一致的规则体系及相应的实施机制。首先,以政府提供的正式规则作为评价非正式规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标准,非正式规则能否成为经济发展的制度构成要素,应接受正式规则的检验。其次,重视规则的逻辑结构对规则的可实施性的影响,从微观层面解决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再次,为维护由不同层次的规则构成的规则体系的内在协调与一致,必须将一般性规则和政策置于宪法的约束之下,建立以宪法规则为依据的规则冲突解决机制。最后,注意规则的公正性对制度变迁的有效性的制约。一般性规则的公正性应接受宪法规则的检验;对为一般规则提供公正标准的宪法规则进行修改时,必须遵循协商民主和一致同意规则的要求。第二,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改变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总量差距作为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价值目标的传统观念,以保障公民的充分就业、收入改善和收入能力提升为重点,引导经济活动的安排和相应的制度变革。首先,确立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妥善协调与处理政治民主、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等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各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发展差距和环境与资源约束下的民生改善等相关问题。其次,制定在公有制之下有效保障公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在私有制之下保障公民就业稳定性的制度机制;建立与产值结构变化相协调的就业岗位供给制度、农民工真正退出农村的制度,缓解第一产业的就业负担。再次,建立解决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的农业规模化的相关制度;将生态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使生活在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的民众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构建一个合理评价不同层级的劳动者的贡献大小、资本和劳动对物质生产的贡献大小的标准体系,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对因国家政策和行业垂直管理造成的公民收入的过大差距,应确定一个合理标准,既能体现一定优惠,但又不致引致行业之间或内部的过大差距。最后,改善劳动者参与社会组织决策形成与实施的权利保障,加强市场运行法制教育,加强教育质量建设,赋予和保障具有传统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成员自主选择教学语言的权利而不是一体化地推行双语或民族语言教学,将环境治理和维护作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加强公民的宪政意识与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够运用法律权利与程序维护其利益。第三,以宪政改革为核心,修改与完善宪法及其相关法,合理划分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为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宪政规则实施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职权行为纳入宪政轨道。首先,在宪政结构的完善方面,修改设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享有双重权力、行使自治权必须报经批准的宪法规则,慎重对待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对自治权造成的分割;修正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或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或监督体制,建立“以地方权力机关为核心,横向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相互制约为主导”的分权运行机制;以宪政分权逻辑处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与上级政府帮助职责的关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行使最终的决策权,由地方行使决策的请求权和执行权,以维护中央或上级政府决策与民族自治地方需求的适应性。其次,在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方面,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宪法相关法为依托,修改和完善界定自治权的规则,使其在微观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明确性,对其他法律中不符合宪政原则和规则要求的具体规定予以修改,减少规则之间的冲突。赋予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启动立法解释、违宪审查和争议裁决的程序权利,消解其与上级政府发生争议时的被动困境。再次,在帮助职责的有效履行方面,修改《宪法》及其相关法界定特别措施的规则体系,明确帮助职责的合理限度,合理区分有关政府承担的具体职责,妥善解决上级政府严格按照规则要求履行职责的维护机制;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机制,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作出请求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和执行帮助政策的公共决策时,能够真正反映当地的发展特点和客观需要;改变以“历史补偿”或“现实补偿”作为支撑上级政府履行帮助职责的正当理由的现状,以尊重与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为依托,通过宪政规则与实施机制将接受帮助者与上级政府的权力行使限定在合理限度以内。
吴兴杰[10](2010)在《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至今短短数十年间,我国刑事犯罪的增长速度以及绝对规模均呈现迅猛上升态势,社会治安形势之严峻不容小觑。权威统计数据与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动人口以及刑事犯罪率有着相似的变化周期、一致的空间分布。因此,规模激增的流动人口被猜测是推高我国社会整体刑事犯罪率的重要推手之一。本文以犯罪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权威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鉴于我国流动人口低收入和高侵财型犯罪的典型事实、较为完善的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体系以及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本文重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收入差距与犯罪视角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根据传统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流动人口由于其与其他社会群体间显着的横向收入差距而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整体犯罪率的上升。针对上述传统理论推论,文章运用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我国整体流动人口与其他社会群体存在显着的收入差距,但其整体规模与社会犯罪率之间并不存在内在联系,计量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中均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上述实证研究貌似颠覆了相关传统理论推论。面对实证研究与理论推导的不一致,文章对理论推导的假设前提与实证研究的计量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比照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群体内部收入的差异性以及收入差距“参照组”的选择对流动人口犯罪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相关计量模型均忽视了上述问题。在考虑了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异性以及收入差距“参照组”选择等因素后,有关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完全适用于我国流动人口与犯罪问题的分析之中,并得到了我国相关实证研究的支持。收入差距在流动人口犯罪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社会资本差距又是决定我国流动人口群体间、群体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的研究是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研究的延伸与深化。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流动人口就业最为密集的务工、服务、经商等行业中,社会资本差距是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高社会资本省内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助于抑制社会整体犯罪率的上升,而低社会资本跨省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将诱发更多的社会犯罪。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犯罪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还体现为收入差距不仅直接影响犯罪率,它还是引发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而流动人口特定群体又与犯罪率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分解跨省流动人口的方法,解决地区间收入差距、跨省流动人口、刑事犯罪率实证研究中的共线性问题,增强了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二、论非正式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非正式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3.1 文化传统 |
2.3.2 习俗习惯 |
2.3.3 伦理道德 |
2.3.4 意识形态 |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
3.2.2 具有嵌入性 |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6 小结 |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1.3 逻辑回归拟合 |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2.3 多元回归拟合 |
6.2.4 结果分析 |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3.5 结果分析 |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外来移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数据与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演进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演进 |
2.3 相关文献回顾 |
第3章 外来移民跨区域迁移理论与中国现状 |
3.1 外来移民跨区域迁移理论 |
3.2 中国外来移民跨区域迁移的现状 |
3.3 关于外来移民跨区域迁移的两个实证问题 |
第4章 外来移民对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4.1 外来移民份额对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4.2 外来移民引致的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4.3 异质性外来移民对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来移民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5.1 外来移民份额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5.2 外来移民引致的文化多样性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
5.3 异质性外来移民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行业分类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4)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城镇化、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 |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民工 |
二、农民工子女 |
三、教育需求 |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城镇化与教育发展 |
一、城镇化与教育发展 |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方式 |
第二节 移民子女教育研究 |
一、移民子女教育研究进展 |
二、海外移民子女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
一、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 |
二、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类型 |
三、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意愿 |
四、已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理论基础 |
一、需求理论 |
二、家庭教育决策理论 |
三、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混合研究方法之选取 |
二、混合研究方法之运用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
一、数据来源 |
二、样本选择 |
三、样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城乡地点偏好 |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 |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实证模型建构与变量操作化 |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
第五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学校类型偏好 |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整体特征 |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
第六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初中后分流偏好 |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
一、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整体特征 |
二、农民工子女升学考试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三、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多元化和差异性 |
三、异地升学考试意愿强烈且群体差异明显 |
四、普通高中需求强烈且群体差异明显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 |
二、采取差异化的教育供给策略 |
三、合理设置随迁子女报考条件 |
四、加大普通高中教育供给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研究(问卷) |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3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5)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人口效应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4.1 城市 |
1.4.2 居民家庭生活直接能耗碳排放 |
1.4.3 城市迁移人口 |
第二章 碳排放人口效应的相关理论文献评述 |
2.1 人口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
2.1.1 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
2.1.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
2.1.3 人口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
2.1.4 家庭模式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
2.1.5 其他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
2.2 生活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 |
2.3 碳排放效率评估及影响因素 |
2.3.1 碳排放效率的内涵及评估方法 |
2.3.2 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城市人口和生活碳排放基本状况 |
3.1 城市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1 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3.1.2 城市人口规模增长 |
3.2 生活用能的城乡比较 |
3.3 城市生活碳排放核算 |
3.3.1 分区域电力碳排放估算 |
3.3.2 城市生活碳排放估算及构成差异 |
3.4 城市生活碳排放变化趋势及其地区差异 |
3.4.1 集中化程度 |
3.4.2 城市碳排放与人口、经济关系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分解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因素分解研究现状 |
4.1.2 Kaya恒等式及其修正 |
4.1.3 因素分解方法的选择和实现 |
4.1.4 数据来源 |
4.2 G7+5国家碳排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及国际比较 |
4.2.1 G7+5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变化趋势 |
4.2.2 G7+5国家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 |
4.2.3 我国碳排放各驱动效应的变动趋势 |
4.3 中国城市生活碳排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 |
4.3.1 城市生活能耗碳排增长的分类 |
4.3.2 城市生活能耗碳排增长的因素分解 |
4.3.3 城市生活能耗碳排增长的驱动因素的地区差异 |
4.3.4 人口效应和财富效应相对贡献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人口迁移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分析 |
5.1 人口迁移对城镇人口增长的影响 |
5.1.1 城镇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变动趋势 |
5.1.2 城镇人口增长来源的贡献分析 |
5.2 人口迁移发展趋势和城乡结构差异 |
5.2.1 我国省际迁移的区域模式 |
5.2.2 人口迁移的城乡模式 |
5.2.3 城市迁移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
5.3 城市人口迁移增长对碳排放贡献量的估算 |
5.3.1 人均碳排放的意义 |
5.3.2 城市人均碳排放的分布变化 |
5.3.3 人口迁移对碳排放空间转移的影响估算 |
5.4 城市人均碳排放差异的原因 |
5.4.1 影响因素的识别 |
5.4.2 主要指标描述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
6.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政策启示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
1.4.1 基本概念 |
1.4.2 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
2.1 劳动力迁移的一般理论研究 |
2.1.1 经典的劳动力迁移理论 |
2.1.2 劳动力迁移理论的研究在中国的拓展 |
2.1.3 总结和评述 |
2.2 收入差距的一般理论研究 |
2.2.1 收入差距发展趋势理论 |
2.2.2 收入差距成因理论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劳动力迁移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 |
2.3.1 主要学术观点回顾 |
2.3.2 劳动力迁移的收入效应分析 |
2.3.3 总结和评述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省际劳动力迁移与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及现状 |
3.1 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的趋势及现状特征 |
3.1.1 中国劳动力迁移历史阶段 |
3.1.2 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的变化趋势 |
3.1.3 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现状分析 |
3.1.4 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动态演变及现状 |
3.2.1 收入差距主要测度指标 |
3.2.2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动态演变及现状 |
3.3 省际劳动力迁移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
3.3.1 省际劳动力迁移和省际间收入差距相关性 |
3.3.2 省际劳动力迁移和东、中、西部收入差距相关性 |
3.3.3 省际劳动力迁移和泰尔指数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
4.1 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
4.1.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4.1.2 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
4.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 基于VAR模型的省际劳动力迁移与地区收入差距关系分析 |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 |
4.2.2 系统稳定性检验 |
4.2.3 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 |
4.2.4 预测方差分解 |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分析 |
5.1 省际劳动力迁移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阐释 |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劳动力迁移与经济稳态 |
5.2.1 新古典增长模型扩展——引入劳动力迁移 |
5.2.2 提出命题假设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研究样本 |
5.3.3 指标数据 |
5.4 命题检验及讨论 |
5.4.1 对命题一和命题二的检验 |
5.4.2 对命题三的检验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
6.1.1 基础理论分析 |
6.1.2 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6.2 实证模型、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3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3 Logistic回归结果与分析 |
6.3.1 Logistic回归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7)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基于成都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
1.2.1 农民工:内涵、外延的演进辨析及本研究的具体界定 |
1.2.2 城市化:涵义辨析及本研究的具体界定 |
1.2.3 “半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
2.1.1 西方国家“乡—城”人口迁移的理论概述 |
2.1.2 西方国家“城市化”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
2.1.3 国外对于“半城市化”现象和问题的研究综述 |
2.1.4 简要述评 |
2.2 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研究文献回顾 |
2.2.1 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中国路径” |
2.2.2 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提出及表现特征 |
2.2.3 农民工“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分析 |
2.2.4 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演进趋势及“城市化”成本测算 |
2.3 小结 |
3. 我国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形成历史、现状及理论探讨 |
3.1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制度变迁 |
3.1.1 改革开放之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 |
3.1.2 改革开放之后的人口城市化发展 |
3.1.3 简要述评 |
3.2 现阶段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 |
3.2.1 虚高的城市化率与农民工“半城市化” |
3.2.2 快速的土地城镇化导致失地农民“半城市化” |
3.2.3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与中国城市化走向的关系 |
3.3 关于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理论探讨 |
3.3.1 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内涵与特征 |
3.3.2 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 |
4. 成都市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
4.1 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农民工“半城市化”的代际差异分析 |
4.2.1 就业代际差异分析 |
4.2.2 城市生活方式代际差异分析 |
4.2.3 政治诉求代际差异分析 |
4.3 “城市化”的农民工:个案描述与分析 |
4.4 小结 |
5. 促进农民工由“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的思考 |
5.1 农民工“定居型就业迁移模式”的构建与具体设想 |
5.2 探索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大混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 |
5.3 推进以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家庭“体面就业”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民工荒”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民工荒”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基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民工荒”成因 |
1.2.2 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拟实现的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实现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
第一节 “民工荒”背景下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回顾 |
2.1.1 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度方法 |
2.1.2 估计结果及其不足 |
第二节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再审视 |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基本模型 |
2.2.2 刘易斯模型的扩展和“刘易斯转折点” |
第三节 “刘易斯转折点”的实证检验 |
2.3.1 传统部门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测算方法 |
2.3.2 计量模型与检验方法选择 |
2.3.3 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
2.3.4 模型估计结果 |
2.3.5 “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工荒”与工资水平上涨 |
第一节 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上升——经验与理论解释 |
3.1.1 劳动力剩余下的工资水平上升——已有理论与经验证据 |
3.1.2 本章研究的理论工具 |
第二节 制度、迁移模式与工资上升需求 |
3.2.1 非永久性迁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模式 |
3.2.2 国外关于非永久性迁移成因的研究 |
3.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非永久性迁移成因 |
3.2.4 非永久性迁移与工资上升需求 |
第三节 制度供给不足与“民工荒” |
3.3.1 地方政府的资本偏向与制度供给不足 |
3.3.2 农民工集体失声与制度供给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一节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特征 |
4.1.1 从供需均衡角度看消费需求不足 |
4.1.2 从消费需求地位及其贡献度角度看消费需求不足 |
第二节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过慢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成因 |
4.2.1 消费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 |
4.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过慢与消费需求不足实证分析 |
4.2.3 务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第三节 提高农民工工资是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关键 |
4.3.1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国民人均收入比重 |
4.3.2 农民工工资增速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提高农民工工资是提高农村居民务农收入的主要因素 |
4.4.1 我国农地规模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
4.4.2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1.1 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1.2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
5.1.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相关对策——文献回顾 |
第二节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技术进步 |
5.2.1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技术进步——市场供给视角 |
5.2.2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视角 |
第三节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人力资本投资 |
5.3.1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增长 |
5.3.2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增长 |
第四节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率工资理论的解释 |
5.4.1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劳动力队伍的质量 |
5.4.2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与工作努力程度提高 |
5.4.3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流动性与企业的生产率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逻辑与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6.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将农民工福利纳入输入地地方政府目标 |
6.2.2 消除城乡分割格局,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6.2.3 进一步深化工会体制改革,鼓励农民工加入工会 |
6.2.4 进一步扩宽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农民工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
教育背景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9)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公民权利实现能力、经济发展与政府责任 |
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的界定 |
1.2.1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 |
1.2.2 制度、制度约束与宪政 |
1.2.3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
1.3 宪政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1.4.1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结构与变迁机理 |
1.4.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约束 |
1.4.3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宪政改革 |
1.5 可能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 |
2.1 制度构成要素的逻辑关系的多样性与模糊性 |
2.2 制度变迁的悖论与制度结构的分裂性 |
2.3 非正式规则作为合法性标准的限定性与可行性 |
2.4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立场的分离与统一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变迁的宪政机制与制度有效变迁的制约因素 |
3.1 宪政分权立法体制、规则的层级结构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2 规则的逻辑结构、违宪审查和解释机制与制度变迁的有效性 |
3.3 宪政规则的选择、宪政规则约束下的选择与制度变迁的公正性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理念转换与制度变迁目标辩正 |
4.1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的制度变迁及其实效 |
4.2 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推进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
4.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基本要求 |
4.4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主要任务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就业保障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5.1 公民就业状况总体评价 |
5.2 解决就业问题的规则需求与供给现状 |
5.3 就业保障缺失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改善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6.1 公民收入水平总体评价 |
6.2 区域、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公民实际支付能力差异分析 |
6.3 公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制度根源与完善路径 |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能力提升的制度约束与对策 |
7.1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经济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2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文化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3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社会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7.4 影响公民收入能力大小的政治条件及其制度因素 |
第八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结构反思与重塑 |
8.1 模糊或淡化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关系法律规定的清理与改进 |
8.2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运行机理的缺陷与修正 |
8.3 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帮助职责与地方自治权的协调性不足与完善 |
第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有效行使自治权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9.1 规则结构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2 规则冲突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9.3 规则实施机制对自治权行使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第十章 上级国家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10.1 特别措施的稳定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2 特别措施的适应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10.3 特别措施的正当性对上级国家机关职责履行的制约与完善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安排 2 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典型事实与问题 |
2.1 流动人口与犯罪的潜在联系 |
2.1.1 流动人口与犯罪变化周期的趋同性 |
2.1.2 流动人口与犯罪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
2.2 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链接点 |
2.2.1 流动人口迁移的趋利性 |
2.2.2 流动人口收入的差距性 |
2.2.3 流动人口与犯罪的侵财性 |
2.2.4 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联系节点 |
2.3 本章小结 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文献综述 |
3.1 犯罪社会学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 |
3.2 犯罪经济学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 |
3.2.1 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研究 |
3.2.2 收入差距与犯罪经验研究 |
3.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 |
3.3.1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理论研究 |
3.3.2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研究 |
3.3.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经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4 流动人口与犯罪: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的一个颠覆? |
4.1 传统推论: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犯罪参与率 |
4.2 流动人口群体间收入差距与犯罪: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4.2.1 计量模型及数据描述 |
4.2.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4.3 流动人口群体间收入差距与犯罪:基于时间序列的研究 |
4.3.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4.3.2 协整检验 |
4.3.3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4.4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率:理论、实证矛盾的进一步佐证 |
4.4.1 传统推论:农村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 |
4.4.2 农村流动人口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
4.5 传统推论与计量结果差异的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5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研究 |
5.1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决策 |
5.1.1 流动人口收入差异性与犯罪决策 |
5.1.2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参照组”与犯罪决策 |
5.2 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异与犯罪实证研究 |
5.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
5.2.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5.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参照组”与犯罪实证研究 |
5.3.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
5.3.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6 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 |
6.1 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决策 |
6.2 分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实证研究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
6.2.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6.3 分行业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实证研究 |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
6.3.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6.4 计量结果的理论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7 地区间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实证研究 |
7.1 收入差距多重性与流动人口犯罪 |
7.2 地区间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实证研究 |
7.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
7.2.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7.3 实证研究的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
四、论非正式迁移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3]外来移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D]. 郑健雄. 暨南大学, 2018(06)
- [4]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D]. 范国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5]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人口效应研究:2000-2010[D]. 姜惠敏. 复旦大学, 2014(01)
- [6]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刘燕平. 兰州大学, 2014(01)
- [7]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基于成都市的调查分析[D]. 陈藻.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8]“民工荒”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 白战伟. 南开大学, 2012(07)
- [9]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宪政保障研究[D]. 田钒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2(12)
- [10]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 吴兴杰. 浙江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