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开花前产卵器核有丝分裂现象

普通小麦开花前产卵器核有丝分裂现象

一、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邵凤侠[1](2019)在《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我国特有果树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在南方特殊地理与气候条件下,以中秋酥脆枣为代表的南方鲜食枣具有产量高、含糖量高、风味浓、口感好、适应性强、耐贮运等诸多优点,但在生产上却面临落花落果严重、易裂果等问题,需要通过杂交育种综合其他枣品种的优点。但是,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程度高、结实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其杂交育种进程,亟需开展胚败育机制研究。攻克这一难题也是枣新品种选育、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主要从胚胎学和分子机制方面研究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1)中秋酥脆枣为胚高度败育品种。(2)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程度不同;第一、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相似,大枣果胚败育率较低,小枣果胚败育率较高,所含种仁大多为单种仁;第三批次枣果与第一、二批次枣果有较大差异,胚败育程度最高,胚败育率较高的果实集中在大枣果和小枣果,所含种仁均为单种仁。(3)两种类型枣吊上枣果胚败育率差异显着;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胚败育程度高于非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4)果形指数较小和较大的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间型枣果胚败育率较高;较圆或偏长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等长度枣果败胚育率较高。(5)枣裂果胚败育率为100%。2.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1)现序期至开花前,枣花序上零级花蕾的横径、纵径、花柄长、重量均呈递增趋势;现序第1天至第5天,花蕾主要呈横向增长,第5天为蕾扁期;现序第6天至第8天,花蕾以纵向生长为主,第8天为蕾胖期。(2)枣雄蕊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不同花药之间和不同药室之间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均存在不同步性。(3)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少数异常花粉囊,但整体上不影响花粉形成。(4)雌蕊为2室子房,倒生胚珠,2胚珠,内外双层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沿珠心呈直线排列,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于蓼型。(5)中秋酥脆枣存在缺失卵器或未发育完成的成熟胚囊。(6)枣花蕾外部形态与内部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存在相关性,可通过花蕾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内部雌雄蕊的发育进程。3.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1)花药为底着药,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饰,两花粉囊对称,纵向开裂;不同发育时期花药颜色呈“黄绿色-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变化;花药表面纹饰随花药的开裂程度增大而加深。(2)枣花粉形态特征为:花粉为近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正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孔3个,角孔形,萌发孔处有突出的胞质囊;萌发沟3裂,沟痕整体呈细长条形,延伸至两极但无相连通;花粉粒外壁呈网状雕纹,网眼较浅,不规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3)花粉属小型花粉。(4)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花粉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初开期,萼片展平期和花瓣花药分离期花粉萌发率较高。(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发育成熟度相关,花粉越成熟,萌发率越高,花粉衰老时,萌发率也随之降低。(6)花粉萌发率因不同贮藏条件、不同贮藏时间而存在显着差异。(7)-70oC和-20oC干燥贮藏效果较好;活力高的花粉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大于25 d。4.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可授性。(1)枣花柱头二半裂,为干性柱头。(2)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3)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规律性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4)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5)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6)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7)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规律性变化。(8)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9)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以持续6~8 h。5.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规律。(1)存在授粉受精不良、胚中途败育现象。(2)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条件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相似。(3)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时间至少需要4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时间至少6 h。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伸入柱头;授粉24 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1/4处;授粉48 h,花粉管开始扭曲;授粉72~120 h,花粉管在柱头上继续伸长,扭曲交互在一起,膨大呈球形。(4)花柱中有大量胼胝质,使花粉管在花柱道生长受阻,只有小部分花粉管生长到花柱基部,到达子房。(5)授粉72 h后,1个精子移动到2个极核附近,开始双受精。(6)授粉96 h后,1个精子与胚囊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1 d后解体消失;授粉120 h后,另1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经过4~5 d的休眠后,即开始分裂形成小球形胚;小球形胚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7)在受精15 d,胚完全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1)胚囊发育受阻。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多数不能形成完整成熟胚囊,存在反足细胞、卵细胞和助细胞单个或多个细胞器同时缺失现象。(2)花粉管伸长受阻。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可育,发育成熟的柱头在一定开放时期具有强可授性,自交和异交花粉均可以在柱头上萌发,但大部分花粉管在花柱道中伸长受阻,并出现大量胼胝质现象,只有小部分花粉管能到达子房,完成受精。(3)胚乳和胚发育受阻。花粉管释放精子、成功完成双受精后,胚乳核不分裂或只进行了1~2次分裂而逐渐退化消失,胚乳退化最终会引起胚败育。合子分裂形成小球形胚之后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导致胚败育。(4)受精失败。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入花柱,虽未完成受精,但活化了花柱或子房内的生长素合成酶,从而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未正常受精的胚囊内的卵细胞、极核、助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会随时间推移而解体,珠心组织退化,整个胚珠腔中空,成熟胚珠结构退化,最终导致整个胚珠败育,即在枣果内表现为种子败育。7.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筛选。(1)胚珠败育是胚败育的原因之一。(2)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6个调控胚珠发育的相关基因:Zj AGL11,Zj ABCG20,Zj ABCG11,Zj ABCG15,Zj MC1和Zj MC9。(3)Zj AGL11,Zj ABCG11和Zj ABCG15基因可能对枣胚珠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且表达模式相似,在胚珠发育关键时期低表达会导致胚珠发育异常。(4)Zj ABCG20基因对枣种胚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可能会导致胚珠败育。(5)Zj MC1基因在种胚败育时期大量表达,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进而推测下游基因表达量的显着变化影响了胚珠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6)Zj MC9基因在败育枣果中大量表达,推测Zj MC9基因高表达影响了胚珠后期的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

陶军[2](2019)在《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014-459及其F1不育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小麦雄性不育是生产杂交小麦种子的途径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特性和成因对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小麦014-459来源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4和普通小麦品系绵980127的杂交后代,其与不同基因型的普通小麦杂交,杂种F1出现不育和可育两种情况。本论文将从以下3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1)调查不同播期对014-459与不同小麦杂种F1结实率的影响;对014-459及其杂种的花粉育性、分子细胞学特征进行鉴定;(2)以014-459作母本,川麦55和绵08-9杂种F1作父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SLAF-Seq-BSA(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and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对不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3)对014-459、川麦55以及014-459和川麦55杂种F1开花前的花药进行转录组分析,寻找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播期下,014-459与川麦55的杂种F1表现出稳定的不育性状,其自交结实率低于0.5%。014-459与绵08-9杂种F1则部分可育,平均自交结实率为33.66%。014-459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正常。在绝大多数细胞中,42条染色体配对形成21对二价体,仅在少量的末期细胞中观察到微核现象。雄性不育的014-459/川麦55和可育的014-459/绵08-9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相似。因此,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不是014-459和普通小麦杂种F1表现不育的原因。2.以中间偃麦草DNA为探针,中国春DNA为封阻的基因组原位杂交证明014-459有2条染色体来源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同时,荧光原位杂交表明其缺失了一对2A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014-459中的两条外源染色体能稳定的配对成二价体,表明它们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以St基因组DNA和St基因组特异序列St2-80作探针,证明该对染色体属于St基因组。利用PLU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标记分析表明该对染色体可能为6St。3.用SLAF-Seq-BSA(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and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进行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将小麦染色体上可能与育性关联的基因区域缩小到三个区段。这三个区段均位于染色体2D上,具体位置分别是:1.67-17.58 Mb,有539个基因;62.59-63.73 Mb,27个基因;64.61-64.92 Mb,1个基因,三个区段共有567个基因。4.用材料014-459、川麦55以及它们的杂交不育F1的花药进行了转录组研究,比较三者之间转录组的差异,以期找到与育性差异相关的基因。在材料014-459与(014-459/川麦55)F1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川麦55与(014-459/川麦55)F1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共同部分有2603个。根据对这些表现出差异的基因的注释,从其中筛选与目标性状有关的基因,结合SLAF分析得到的位置结果,初步确定与F1不育的关联基因是2D01G027900,GO注释号是0009753,功能是对茉莉酸起响应。

贾丽丽[3](2018)在《荔枝龙眼属间杂种的偏母遗传现象及机理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都是重要的南亚热带果树,分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的龙眼属(Dimocarpus)和荔枝属(Litchi)。本研究以石硖龙眼、紫娘喜荔枝以及它们的正反属间杂交群体为材料,通过表型性状观测、染色体数目观察、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以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从多个层面解析龙眼荔枝属间杂种的偏母遗传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观察发现,石紫群体在叶、花和果的假质量性状上表现为偏母性状;紫石群体在叶的假质量性状上表现为中亲性状,在花和果的假质量性状上表现为偏母性状。2、数量性状的杂种指数(HI)分析表明,石紫群体叶、花和果的HI平均值分别为-7.20、0.29和-1.19;紫石群体叶、花和果的HI平均值分别为70.65、36.54和29.2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叶性状方面,石紫群体和紫石群体优先与石硖聚为一类;花和果性状上,石紫群体和紫石群体优先与对应的母本聚为一类。杂种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一致表明:在叶性状上,石紫群体表现为偏母遗传,紫石群体表现为偏父遗传;在花和果的性状上,石紫群体和紫石群体都表现为偏母遗传。3、通过优化预处理的试剂与时间、酶液浓度、配比及酶解时间,改良了龙眼荔枝染色体制片的方法。选用0.2mM 8-羟基喹啉水溶液,在室温下对材料预处理3h,叶片用5%纤维素酶:5%果胶酶=10:1的混合酶,37℃酶解33.5h;根尖和茎尖用6%纤维素酶:0.6%果胶酶=1:1的混合酶液,37℃酶解2.53h。在根尖、茎尖和幼叶材料上均获得了分散程度高、清晰可辨的染色体。4、通过优化探针的制备方式、蛋白酶K处理时间、变性温度和时间、杂交液探针浓度等因素,建立了适用于龙眼荔枝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技术方法。染色体玻片前处理:0.01%蛋白酶K处理10min;杂交探针制备:20μl体系中探针浓度为5ng/μl,95℃金属浴变性10min;染色体变性:在70%去离子甲酰胺溶液中80℃恒温处理3min。5、在染色体数目观察方面,20个龙眼荔枝正反属间杂种的染色体数目与亲本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x=30,未发现染色体丢失、增加或加倍的现象。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发现,仅在属间杂种的少数几条染色体上观察到父本DNA的杂交信号,推测可能是父本染色体未能整条遗传给子代,而是以DNA片段的形式渗入并整合到母本染色体上,从而造成偏母遗传的现象。该结果首次从细胞学层面确认了属间杂种的杂种真实性,比以往的形态学及分子标记证据更具有说服力。6、对正反属间杂种及其亲本的转录组分析表明,杂种的基因表达模式与母本更为接近,表现为偏母遗传;根据表达量和杂种指数的双重标准进行筛选,发现87.57%的基因表现为偏母遗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植物病原体互作、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糖酵解、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碳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说明偏母遗传的基因遍布多个基因网络。7、果实性状非常重要且偏母遗传最为严重,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等途径中的多个关键基因均表现为偏母遗传。由此推测,可能是属间杂种中与果皮颜色、果实大小相关基因的表达呈偏母遗传,导致了其果实表型的偏母现象。

王俊杰[4](2013)在《鱼腥草的胚胎学研究》文中提出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是传统的中草药,主要活性成分为甲基正壬基酮、癸酰乙醛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鱼腥草的幼嫩根状茎和嫩叶具丰富的营养,民间常作为蔬菜食用,是国家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之一。鱼腥草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南亚地区,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目前,关于鱼腥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野生资源的染色体数目鉴定、小孢子发育、活性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于其胚囊、胚及种子的发育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以采自湖北、湖南、四川、海南和浙江省的12份野生鱼腥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整体透明技术及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胚囊和胚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并检测了其花粉育性及花粉与柱头的亲和性反应,旨在为揭示鱼腥草雄性不育机制、种子发育、种子萌发机理及种子的繁育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8个不同居群的鱼腥草花粉育性,结果显示,Y09SCh居群的花粉育性最高为97.21%,Y01XSh居群的花粉育性最低为0.38%;其它6个居群的花粉育性在86.72%-97.13%之间;除了Y01XSh居群外,对其它7个居群进行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个居群的花粉萌发率较高,在81.80%-95.35%之间;2个居群的花粉萌发率较低,分别为45.99%和41.55%。对上述8个居群的鱼腥草进行自花授粉,同时将花期相近的Y09SCh和Y11HN居群去雄后进行居群间异花授粉,分别观察花粉与柱头的亲和性反应。结果表明,8个居群的自花授粉和两个居群间的异花授粉均表现为花粉和柱头不亲和;授粉约2h后柱头乳突细胞中产生胼胝质,授粉约10h后观察到可育花粉均可正常萌发,但花粉管不能进入柱头。对花粉育性最低的Y01XSh居群和花粉育性最高的Y09SCh居群的花药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鱼腥草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均具有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部分;尽管两个居群花粉育性差异显着,但其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发育的过程中均能够正常降解,为其发育提供营养。2.采用整体透明、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Y01XSh胚囊发育和石蜡切片苏木精染色技术观察Y06XN-1的胚囊发育过程,结果均表明:在鱼腥草的胚囊发育过程中,大孢子母细胞经历了两次减数分裂,产生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再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鱼腥草胚囊发育属于单孢子蓼型胚囊。3.石蜡切片苏木精染色对Y06XN-1的胚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大孢子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后不久,1个助细胞最早退化,随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中央细胞,3个反足细胞也退化消失,另外,约60%的卵细胞发生了无胞质有丝分裂,产生了多核细胞;同时在少数卵细胞和助细胞之间观察到了核穿壁现象。大多数胚是由卵细胞和宿存的1个助细胞分裂发育而成;中央细胞不分裂,最终退化消失,种子中无胚乳。石蜡切片12-KI染色观察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鱼腥草在卵细胞分裂发育成胚的过程中,珠心细胞逐渐积累贮存淀粉,种子发育成熟时珠心细胞全部充满淀粉粒。

陈燕[5](2012)在《引种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和小叶丁香种子败育的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丁香属(Syringa)植物是世界着名的观赏植物,其中的红丁香(Syringa villosa Vahl)具有晚花耐荫的特点,而小叶丁香(S.microphylla Diels)则一年两次花,这些特点不仅使其成为优良的观赏植物,也使其在丁香属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后,红丁香和小叶丁香自然座果率低、种子完全败育,成为杂交育种的障碍。本文对北京市植物园内引种栽培的红丁香和小叶丁香进行了不同授粉方式下座果率和结实率测定,从开花结果的形态学、胚胎发育的解剖学方面进行了追踪观察,并以原产地之一的北京东灵山红丁香为参照,对红丁香不同生境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探究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和阶段,推测败育产生的原因,为胚挽救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条件下红丁香人工异花授粉平均座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平均座果率为8.32%,自花授粉和去雄套袋座果率为0%,4种授粉方式均未得到种子,结实率为0%;而对照地东灵山红丁香开放式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5.55%,座果率为21.35%,远高于栽培地天然授粉8.32%的座果率,而人工异花授粉提高了其座果率,为31.86%。栽培地小叶丁香人工异花授粉平均座果率为20.37%,天然授粉平均座果率为9.13%,自花授粉和去雄套袋授粉座果率为0%,4种授粉组合也未得到成熟饱满的种子。表明在目前栽培条件下两种丁香自交不育,未见孤雌生殖现象可以排除由此导致的种子不育,推断栽培地缺乏有效的昆虫传粉媒介是导致座果率低的原因之一。2、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红丁香天然授粉和异花授粉植株在授粉后3-6d,小叶丁香植株在授粉后2-8d,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向子房伸长,表明栽培条件下两种丁香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在花柱中伸长正常,二者具有亲和性,具备传粉受精的正常功能。因此排除此环节引起其种子败育。3、红丁香和小叶丁香胚胎学研究表明,两种植物胚胎发育特征相似,其花药壁发育皆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正四面体型,2-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直线型大孢子四分体,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红丁香在8月3日以后、小叶丁香在9月1日以后,子叶胚发育停止,其细胞逐渐降解,导致后期没有种子形成。4、形态和解剖学同步观察结果表明,红丁香在授粉后40-50d、果实长度在13-20mm时;小叶丁香在授粉后3个月、果实长度在9~14mm、二次花结束之时,子叶原基已发育完善,器官已分化形成,此时子叶胚尚未发生细胞降解,若要进行胚挽救,此时是适宜的取胚时间。5、红丁香在原生境下能正常结实,对比分析其胚胎发育过程中原生地和引种栽培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认为胚胎发生败育的时期正处在引种栽培地夏季高温、降雨量波动剧烈的气候环境之中,这可能是导致其在引种栽培地胚胎发育停止种子败育的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引种北京后正常生长开花的两种丁香,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其座果率,但未获得种子。生殖生物学研究显示,其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过程正常,胚胎发育初期正常,但发育后期生长停止、细胞解体,导致种子败育。可尝试通过胚培养技术或提供胚发育后期适合的环境条件以解决胚后期败育的问题。

温岚[6](2012)在《苎麻多胚诱导及单倍体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多胚是一种特殊的生殖现象,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遗传信息,还往往能从多胚苗中发现单倍体。目前已有不少多胚植物中的单倍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育种工作,成为加快育种进程的珍贵材料。苎麻是雌雄同株的杂合体,其多胚性已经得到证实,然而品种间多胚率差异极大。本试验从促进苎麻多胚种萌发和诱导多胚品系两方面入手,以获得苎麻多胚品系和单倍体植株为目标,同时初步探索苎麻多胚苗在形态学、遗传学、染色体倍性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点。主要方法和结果如下:(1)多胚苎麻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是:28~30℃的常规条件下,以湿润滤纸为固体基质。喷洒0.8%的H202可提高苎麻多胚种子萌发率。从国家种质苎麻圃筛选出沅江肉麻等15个多胚率高于5%o的地方栽培品种,通过杂交和自交获得了8份多胚率高于5%o的材料。(2)本研究对多胚籽苗从形态上进行分类,根据有多胚苗的大小、结构完整性以及有无结合点将苎麻多胚苗划分为五类:双同型、大小型、大残型、双残型和连体型,多胚苗的类型与其遗传背景有关。(3)构建了靖西青麻×中苎1号F1代多胚群体——09JZ,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21对双胚苗、1束三胚苗、1株正常单苗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进行分析,24对引物共扩增出159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6.6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63%。48份材料中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88,在遗传相似系数0.51处可将聚类图中全部材料划分为四类群。多胚苗与亲本没有出现扩增谱带完全一致的情况,排除了该群体多胚来源于无融合生殖的可能。(4)以中苎2号为母本,中苎1号为父本,经延迟授粉获得1对存活双胚苗,以SSR分子标记对父母本和双胚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胚苗为亲本杂交后代。(5)对大量杂交、自交以及正反交子代的多胚苗频率分析表明,受试材料F1代在多胚性上与母本表型相似。(6)本研究采用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法对多胚苎麻材料的倍性进行了检测,通过对胚根分生区细胞显微观察发现2个含有n-2n型多胚苗的品系,通过重点培育这两个品系多胚苗,获得1株单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在大小、叶色、叶龄和长势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本研究首次将苎麻正反交子代的多胚性与亲本相比较,发现F,代的多胚性与母本一致,这对于多胚苎麻的选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单倍体植株的检出说明从双胚苗中获得单倍体材料可行,这对加快苎麻育种进程有重要意义。

董兆磊[7](2010)在《‘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江南地区栽培‘凤丹’为研究材料,研究内容包括:悬滴培养法研究牡丹花粉萌发率及储藏特性;‘凤丹’有性繁殖特性研究;‘凤丹’双受精过程研究;‘凤丹’胚及胚乳发育过程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牡丹花粉最佳悬滴培养液配方为:l0%蔗糖+0.05g/L硼酸;新鲜花粉培养5-6小时萌发率趋于稳定,储藏花粉培养7-8小时萌发率趋于稳定;低温(-18℃)或超低温(-75℃)条件均适宜牡丹花粉的储藏,花粉的耐储藏性依品种而异,‘凤丹’花粉耐储藏性最好,储藏一年花粉萌发率为69.23%,‘岛锦’(P. suffruticosa ’Shima-nishiki’)、‘墨池金辉’(P. suffruticosa’Mo Chi Jin Hui’)花粉萌发率为20%-30%。2.‘凤丹’为异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及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达到50%以上;同株异花及自花授粉结实率显着下降,雌雄蕊异熟,显着降低自交性;无花粉处理有微弱的结实性;‘凤丹’与日本牡丹杂交结实率较高,江南品种次之,与美国黄牡丹杂交种杂交结实率极低,败育现象严重。3.花粉落到柱头上随即萌发,双受精过程发生在授粉后4-48h,主要集中在授粉后10h前后。‘凤丹’的受精方式为珠孔受精。精卵融合与精细胞和极核的融合几乎同时完成,以雌、雄性核仁完全融合作为双受精结束的标志,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4.‘凤丹’为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不经过休眠直接进入分裂阶段,形成游离核胚乳,持续时间约为23天,授粉后45天胚乳完成细胞化,进入生长成熟阶段,授粉后85天胚乳发育成熟。合子休眠期为8-12h,胚的发育略晚于胚乳的发育,但其细胞化时期与胚乳基本同步。胚的发育经历原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和生长成熟阶段三个连续的发育时期。其中原胚阶段的变化过程最为复杂,持续时间约为55天,合子的分裂并不伴随着细胞壁的产生,形成游离核原胚,游离核增值到一定数量即开始细胞化,细胞化原胚发育到一定阶段即沿着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的发育过程完成胚发育。授粉后125天胚发育成熟。本研究对‘凤丹’生殖生物学相关过程的初步研究,对于江南地区牡丹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芍药科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有力证据。

于澄宇[8](2009)在《植物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与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植物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还可用于辅助育种等多种用途,但关键限制因素是新型高效CHA及其作用机理。本文以油菜为主要研究对象,验证乙酰乳酸合成酶(ALS,EC4.1.3.18)抑制型除草剂能筛选新型化学杂交剂的推断,并从生理机制上探讨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及毒性机理,为开发新型CHA提供理论基础。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CHA的筛选及效果评价1.1对于敏感性较高的油菜,本文所用26种除草剂中,22种可不同程度地诱导油菜雄性不育。从中筛选出2种效果最好的油菜化学杂交剂苯磺隆和酰嘧磺隆(发明专利ZL200610042886.1)。以0.2 mg/L-0.4 mg/L剂量处理甘蓝型油菜,产生95%-100%雄性不育率,两次喷药实现整个花期不育,药害程度较轻。苯磺隆或酰嘧磺隆处理能使3个环境敏感不育系达到完全不育,无明显药害。网室模拟化学杀雄制种试验所得杂交种的杂交率为98.2%。用CHA处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后制种种子纯度达到99.9%,表明CHA在化学杀雄制种和辅助三系制种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苯磺隆也可以诱导芸薹属以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雄性不育,杀雄率能达到85%-100%。1.2对于单子叶植物小麦,本文所用多数麦田除草剂不能诱导雄性不育,只有咪草烟(专利申请号:200810231884.6)和草甘膦诱导雄性不育率均超过95%,但是草甘膦副作用较大。咪草烟对18个参试品种(系)的诱导雄性不育率都大于95%,剂量与品种之间有一定互作效应。咪草烟也能诱导禾本科的大麦、玉米达到100%不育。以上3种CHA的发现说明从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中筛选超高效CHA是可行的。2.化学杂交剂的靶标研究2.1酰嘧磺隆剂量与油菜下胚轴生长、ALS活性呈现显着负相关。在酰嘧磺隆处理油菜之后,ALS酶离体活性首先有小幅度升高,然后开始下降。表明ALS基因表达水平应激性提高,但随后蛋白合成整体水平下降导致ALS酶蛋白减少。不敏感品种82089酶活性稍高于敏感品种Qinyou3,且酶活力恢复快于Qinyou3。花蕾和雄蕊的ALS活力高于成熟叶片,但受酰嘧磺隆处理后下降幅度更大,这可能是CHA具有部位选择性的原因。采用不同ALS抑制剂处理油菜、小麦,杀雄活性高的除草剂对ALS活性抑制持续性大于杀雄效果差的除草剂,而高剂量的抑制效应又大于低剂量。表明这些CHA的作用靶标就是ALS。由于ALS是植物三种支链氨基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通过ALS抑制剂中筛选、合成新型超高效CHA是可行的。2.2根据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设计16条引物,对16个品种的DNA模板进行扩增,发现ALS基因有多态性,但聚类结果不能清楚反映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也没有找到决定酰嘧磺隆敏感性的ALS基因位点。2.3酰嘧磺隆、酰嘧磺隆+支链氨基酸、环丙二羧酸(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特异抑制剂)三种处理都使得油菜花蕾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提高1倍以上。说明CHA处理导致生长抑制,蛋白质的转换引起游离氨基酸总量变大,氨基酸比例失衡。对经过CHA处理的油菜植株,从叶面、花蕾等不同部位持续补给支链氨基酸,不能使育性恢复。3.酰嘧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3.1用整体透明技术观察,酰嘧磺隆处理油菜具有接近正常的胚珠数量和发达的乳突结构,败育花药内小孢子数目减少,而且大都破裂变形。3.2诱导不育油菜的显微结构特征为:败育花药在小孢子发育早期不同阶段都有异常;花粉母细胞变形,细胞质收缩,出现空腔;四分体残缺不全;单核期小孢子畸形,细胞内容物基本消失。也有绒毡层异常膨大、绒毡层液泡化、提前解体或异常增生等现象。3.3超微结构显示:诱导不育油菜的部分花粉母细胞核膜破裂,核仁散碎,细胞质分解,体积收缩。部分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但产生的小孢子内有明显的线粒体、质体降解、吞噬等现象。绒毡层结构混乱,内容物残缺不全,没有绒毡层小体,造油体中颗粒呈破裂或者空瘪状。而且叶片、花药表皮、内壁细胞的叶绿体和质体空瘪,基粒片层破坏。4酰嘧磺隆诱导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4.1酰嘧磺隆对油菜保护酶POD、CAT活性、以及体内毒素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产生影响,敏感品种秦油3号和非敏感品种82089的反应不同。除草剂解毒相关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在酰嘧磺隆处理之后活性下降,然后有所回升并超过初始水平。非敏感品种82089不论叶片还是花蕾,活性降低水平低于敏感性品种Qinyou3,后来提高幅度又大于Qinyou3。这些区别有可能是形成品种间敏感度差异的原因之一。4.2酰嘧磺隆处理花蕾的丙酮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DNA含量下降,花药DNA呈现弥散状凝胶电泳图谱。处理过的油菜光合速率有下降趋势,但是非敏感品种82089和D89比敏感品种Qinyou3和656下降缓慢,基本保持在原水平,表明光合作用下降也是雄性不育发生的特征之一。4.3在酰嘧磺隆处理油菜后喷施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过氧化氢、水杨酸、硝酸银、尿囊素、赤霉素等,均没有改变育性。补加乙烯利有助于缩短花期。利用酰嘧磺隆+PV+CMCNa+助剂配制的缓释剂处理油菜,提高药物使用剂量,延长了杀雄效果。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本文化学杂交剂的基本作用模式为:酰嘧磺隆、苯磺隆、咪草烟等化学杂交剂的作用靶标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毒性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破坏氨基酸平衡、抑制细胞分裂,干扰DNA和蛋白质代谢、破坏叶绿体和质体结构、抑制光合作用、产生自由基等,最终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张姿丽[9](2008)在《玉米Stock6衍生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倍体运用于育种,可以缩短育种进程,节约成本,提高育种效率。以Stock6为父本对育种材料进行诱导杂交产生单倍体是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本研究以Stock6衍生诱导系HZI1,自交系Hua24、HZ124b、HZ141、HZ85以及杂交组合HZ124b×HZI1、HZ141×HZI1、HZ85×HZI1和Hua24×HZI1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细胞学研究方法结合分子标记以及田间形态学调查研究细胞分裂过程、细胞的倍性、籽粒和植株的形态表现,以期阐明Stock6衍生系来活体诱导单倍体的机理。试验中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来源于超甜玉米自交系Hua24×HZI1杂交组合的当代籽粒中发现有大约0.2%的无色糊粉层皱缩的甜质胚乳与紫色糊粉层正常胚乳的嵌合体籽粒,并且不同的嵌合体籽粒中皱缩的甜质胚乳所占的比例不同,多数集中在胚乳顶部中心。紫色糊粉层正常胚乳组织对无色糊粉层皱缩胚乳组织形成的嵌合体的出现为解释玉米单倍体产生的“染色体选择性消除”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2.Hua24作母本被诱导系HZI1诱导杂交36小时后的胚珠细胞学压片研究发现染色体落后和微核,落后染色体与微核的存在是染色体消除的细胞学原因,推测Stock6衍生系HZI1诱导单倍体产生中存在染色体消除。3.对自交系Hua24、HZ85和诱导系HZI1的种子初生根根尖进行染色体计数,发现HZI1中存在大约15%非二倍体细胞,而在对照自交系中存在大约3%非二倍体细胞。HZI1中,除二倍体细胞占主导外,还有大约10%的单倍体细胞,在HZI1籽粒中,10%籽粒幼苗的初生根中单倍体细胞占97%以上,田间表型是单倍体。4.在四个杂交组合中,对两种不同籽粒表型的F1代籽粒幼苗初生根进行染色体记数,发现在假定单倍体紫色糊粉层无色胚芽尖的籽粒的幼苗根尖中55%-86.84%的是混倍体,2n=10的细胞的频率最高,分别为67.47%,76.74%,45.22%,27.93%。在紫色糊粉层紫色胚芽尖的籽粒幼苗的根尖中62.5%-87.5%的是混倍体,2n=20的细胞的频率最高,分别为54.27%,65.43%,56.05%,和58%。根据根尖细胞学观察对植株倍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紫色糊粉层无色胚芽尖籽粒幼苗根尖的Ⅰ,Ⅱ,Ⅲ类主要为单倍体,而其他类型的植株在田间显示为错选的假单倍体。紫色糊粉层紫色胚芽尖的籽粒幼苗的根尖主要分布在第Ⅴ,Ⅵ,Ⅶ类为二倍体。5.(HZ85×HZI1)F1籽粒幼苗的根尖三个不同时期取样的染色体计数的结果表明,在假定单倍体籽粒紫色糊粉层无色胚芽尖的籽粒幼苗初生根中,具有2n=10的细胞的频率逐渐升高从13.29%,到53.88%,再到70%;而2n=20的细胞的频率逐渐降低,从65.19%到,20.87%,再到10%。在紫色糊粉层紫色胚芽尖的籽粒幼苗初生根中,2n=10和20的细胞的频率变化范围很窄,在三次取样结果中,2n=20的细胞均占优势,大约占50%,2n=10的细胞的频率低于5.08%。6.来源于杂交组合Hua24×HZI1和HZ124b×HZI1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形态学研究,发现在株高、穗位高、穗位叶长、穗位叶宽、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目性状中,(Hua24×HZI1)的单倍体雄穗分支数目与Hua24差异显着,其它性状的差异极显着。(HZ124b×HZI1)的单倍体与HZ124b,所有性状均差异极其显着。7.来源于杂交组合Hua24×HZI1和HZ124b×HZI1的单倍体植株及其亲本的SSR标记分析表明,组合Hua24×HZI1中除No.857和No.862外,其他单倍体植株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组成,组合HZ124b×HZI1中,所有的单倍体植株都与母本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No.857植株的田间表型与分子标记分析以及根尖染色体计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在穗位叶长、穗位叶宽、雄穗分支数目形状上与其他单倍体植株差异显着,它应为混倍单倍体。本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的消除是活体诱导单倍体产生的主要机制。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消除产生非整倍性的细胞、单倍性细胞、与原来的二倍性细胞一同形成混倍体的组织,最终得到单倍体。本研究结果对高频率诱导系的选育和单倍体在育种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为利用细胞遗传学技术深入研究单倍体诱导机制奠定了基础。

杨晋彬[10](2008)在《小麦雌性不育系子房发育的观察与分析》文中提出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雌性不育系小麦XND126及其衍生系4042是普通小麦的一个雌性不育突变体。对此突变体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小麦杂交育种及无融合生殖育种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目前,对雌性不育系小麦的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主要是在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雌性不育基因的QTL定位,以及利用经典遗传学理论对不育机理的分析方面。本研究主要是从雌性不育系小麦4042的子房形态学和组织胚胎学角度去探讨其雌性不育机理,并积累相关基础性资料,以期为推断小麦雌性不育之根本原因,从子房形态发育和组织胚胎学等方面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一定的佐证。主要结果如下:1.以普通小麦育性正常品种8901和辽春10号、雌性不育系4042的早期子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比较观察和统计,发现雌性不育小麦子房败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双受精障碍,占所有不育子房的50%以上,其次是早期的原胚虽然发育正常,但胚乳发育有不同方式的异常,最终导致子房的败育,雌性总不育率达93.3%。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小麦雌性不育系的胚胎学机理。2.通过对杂种(8901×4042,辽春10号×4042)F1幼胚发育的切片观察、统计和与双亲本的比较,发现其雌性育性接近于P1亲本雌性育性正常的普通小麦,但F1代中又有少数约占4.6%的子房出现不同程度的雌性发育异常。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经典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即小麦雌性不育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性状,不仅受到主效隐性基因的控制,而且还受到多个微效基因的影响。同时,结合雌性不育的多种胚胎学性状表现,还探讨了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在胚胎学层次上控制雌性育性的可能作用方式。3.通过对雌性不育系小麦4042和育性正常小麦品种8901花后不同时期、授粉与否子房的连续观察、测量和比较,发现正常授粉下小麦雌性不育系的早期子房发育特征(重量、长度、宽度和厚度)与其未授粉的子房及8901未授粉子房等的发育特征非常相似,并据此推断小麦雌性不育系的雌性不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受精障碍,或者是胚乳发育障碍,印证了组织胚胎学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发现小麦雌性不育系4042特殊穗形产生的原因是其子房厚度较大。

二、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1.2.2 枣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败育枣果解剖特性
        2.2.2 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
        2.2.3 两种类型枣吊上的枣果败育情况
        2.2.4 不同果形指数的枣果败育情况
        2.2.5 开裂枣果败育情况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3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枣蕾期形态观测
        3.2.2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3.2.3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发育
        3.2.4 花蕾外部形态特征与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雄蕊形态发育规律
        4.2.2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形态发育规律
        4.2.3 枣花不同开放时期花粉萌发特性
        4.2.4 不同贮藏条件枣花粉萌发特性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及其可授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柱头形态发育进程
        5.2.2 单花不同开放时期柱头可授性
        5.2.3 柱头形态发育特征与其可授性的关系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材料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行为
        6.2.2 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主要试剂
        7.1.3 主要仪器设备
        7.1.4 总RNA的提取
        7.1.5 总RNA质量检测
        7.1.6 文库构建与质检
        7.1.7 转录组测序
        7.1.8 转录组数据处理及分析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7.2 结果分析
        7.2.1 转录组测序的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7.2.2 测序质量
        7.2.3 序列对比结果
        7.2.4 差异表达基因
        7.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7.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7.2.7 胚败育过程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1.1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8.1.2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
        8.1.3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
        8.1.4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规律及可授性
        8.1.5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
        8.1.6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
        8.1.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分析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不同对比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前50的GO条目
附录 B 不同对比富集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014-459及其F1不育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1.1 小麦核基因不育的发现及类型
        1.1.1 隐性核不育
        1.1.2 显性核不育
        1.2 细胞质不育
        1.2.1 传统意义上的细胞质不育
        1.2.2 黔型雄不育
        1.2.3 其它细胞质不育
        1.3 温光敏或光温敏型不育
        1.3.1 细胞质作用型
        1.3.2 非细胞质作用型
    2 不育性状的研究内容
        2.1 对雄性生殖细胞败育的观察
        2.2 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2.3 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
        2.4 利用m RNA差异寻找不育基因
        2.5 利用差异蛋白寻找与不育基因相关的蛋白
        2.6 不育基因导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
    3 中间偃麦草遗传物质的鉴定
        3.1 中间偃麦草的特征、特性及分布
        3.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组成
        3.2.1 减数分裂配对分析
        3.2.2 原位杂交分析
        3.3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3.4 中间偃麦草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3.4.1 染色体原位杂交
        3.4.2 利用分子标记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St基因组的鉴定
    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014-459 特性及其F_1育性差异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014-459 品质性状的研究
        2.2.2 育性分析
        2.2.3 染色体配对情况分析
        2.2.4 花粉育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品质特性
        3.2 014-459及F_1染色体配对
        3.3 014-459及杂种F_1育性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014-459 外源染色质的鉴定
    1 引言
    2 材料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原位杂交染色体的准备
        2.2.2 总DNA的提取
        2.2.3 原位杂交探针标记
        2.2.4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2.2.5 封阻DNA的制备
        2.2.6 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步骤
        2.2.7 St特异标记St2-80 荧光原位杂交的步骤
        2.2.8 荧光原位杂交的步骤
        2.2.9 PLUG标记分析
        2.2.10 A-PAGE电泳
    3 结果分析
        3.1 原位杂交结果
        3.2 PLUG分析结果
        3.3 A-PAGE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利用SLAF分析不育相关基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SLAF-Seq结果
        3.1 SLAF-Seq分析方法的效果
        3.2 碱基类型分布
        3.3 测序数据统计
        3.4 SLAF标签开发
        3.5 关联分析
        3.5.1 高质量SNP筛选
        3.5.2 ED方法关联结果
        3.5.3 SNP-index方法关联结果
        3.5.4 候选区域筛选
        3.6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3.6.1 候选区域的SNP注释
        3.6.2 候选区域的基因注释
        3.6.3 候选区域内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利用转录组分析不育相关基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SNP/In Del分析
        3.2 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统计
        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3.5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3.7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3.8 对2603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3.9 对候选基因的分析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致谢
作者简历

(3)荔枝龙眼属间杂种的偏母遗传现象及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远缘杂种及后代的偏母本特点
    1.2 核外遗传
    1.3 远缘杂交的染色体异常
        1.3.1 植物远缘杂交中的异常染色体行为
        1.3.2 远缘杂种的种类
    1.4 表观遗传学
        1.4.1 DNA甲基化
        1.4.2 组蛋白修饰
        1.4.3 基因组印迹
    1.5 偏母遗传的研究方法
        1.5.1 原位杂交技术
        1.5.1.1 原位杂交技术概况
        1.5.1.2 原位杂交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1.5.2 基因组原位杂交概况
        1.5.2.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介绍
        1.5.2.2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1.5.3 转录组测序技术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表型观测
        2.1.1 材料、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1.1.1 供试材料
        2.1.1.2 主要仪器设备
        2.1.2 方法
        2.1.2.1 表型观测
        2.1.2.2 遗传规律分析
    2.2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2.2.1 材料、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2.1.1 供试材料
        2.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方
        2.2.2 方法
        2.2.2.1 载玻片准备
        2.2.2.2 材料处理及制片
    2.3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化
        2.3.1 材料、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3.1.1 供试材料
        2.3.1.2 主要仪器设备
        2.3.1.3 主要试剂及其配方
        2.3.2 方法
        2.3.2.1 染色体制片
        2.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3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2.3.2.4 探针标记
        2.3.2.5 基因组原位杂交
        2.3.2.6 染色体标本变性温度和时间的筛选
        2.3.2.7 蛋白酶K处理时间的筛选
        2.3.2.8 杂交液探针浓度的筛选
    2.4 龙眼荔枝及其属间杂种的转录组分析
        2.4.1 材料、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4.1.1 供试材料
        2.4.2 方法与步骤
        2.4.2.1 RNA样品检测和文库构建
        2.4.2.2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及基因功能注释
        2.4.2.3 产量统计
        2.4.2.4 功能注释
        2.4.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表型观测
        3.1.1 数量性状的观测和聚类分析
        3.1.2 假质量性状的观察
    3.2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3.2.1 染色体制片优化
        3.2.1.1 不同取材部位制片效果
        3.2.1.2 预处理条件
        3.2.1.3 酶液浓度和酶解时间
        3.2.2 亲本及其属间杂种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3.3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遗传组成
        3.3.1 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优化
        3.3.1.1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1.2 封阻DNA制备
        3.3.1.3 探针和封阻比例筛选
        3.3.1.4 染色体标本变性温度和时间的筛选
        3.3.1.5 蛋白酶K处理时间的筛选
        3.3.1.6 杂交液探针浓度的筛选
        3.3.2 正反属间杂种的遗传组成分析
    3.4 正反交属间杂种及其亲本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4.1 RNA提取质量
        3.4.2 测序结果统计
        3.4.3 Unigene的GO分析
        3.4.4 Unigene的代谢通路分析
        3.4.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6 偏母遗传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6.1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6.2 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3.4.6.3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3.4.6.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4 讨论与结论
    4.1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表型观测
    4.2 染色体制片方法优化
    4.3 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优化
    4.4 正反交属间杂种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4.5 龙眼荔枝及其属间杂种的转录组分析
        4.5.1 杂种与亲本基因的差异表达
        4.5.2 差异基因的表达与偏母遗传的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4)鱼腥草的胚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鱼腥草植物学形态特征
    1.2 鱼腥草的药用食用价值和药用成分
    1.3 鱼腥草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
    1.4 鱼腥草种质多样性
        1.4.1 鱼腥草细胞学水平种质多样性
        1.4.2 鱼腥草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
    1.5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1.5.1 胚胎学研究内容
        1.5.2 胚胎学研究进展
    1.6 无融合生殖研究概况
        1.6.1 无融合生殖的定义和类型
        1.6.2 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机制
        1.6.3 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基础及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6.4 鱼腥草无融合生殖方式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鱼腥草花药石蜡切片观察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鱼腥草花粉育性及与柱头的亲和性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鱼腥草子房整体透明显微观察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鱼腥草子房石蜡切片显微观察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5 鱼腥草人工去雄统计结实率及种子活力研究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2.6 鱼腥草与籽苗基因组间差异研究
        2.6.1 试验材料
        2.6.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鱼腥草花药石蜡切片观察
    3.2 鱼腥草花粉育性及与柱头的亲和性研究
    3.3 鱼腥草子房整体透明显微观察
    3.4 鱼腥草子房石蜡切片显微观察
    3.5 鱼腥草田间去雄统计结实率及种子活力研究
    3.6 鱼腥草与籽苗基因组间差异研究
4 讨论
    4.1 鱼腥草花粉育性研究
    4.2 鱼腥草花粉与柱头亲和性研究
    4.3 鱼腥草胚囊发育研究
    4.4 鱼腥草胚胎发育过程研究
    4.5 鱼腥草无融合生殖方式与其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引种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和小叶丁香种子败育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种子败育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1.1.1. 雄性不育
        1.1.2. 雌性不育
        1.1.3. 传粉受精受阻
        1.1.4. 胚乳及胚败育
    1.2. 气候环境对种子败育的影响
    1.3. 丁香属近缘植物解剖学研究进展
        1.3.1. 丁香属植物生殖发育相关研究进展
        1.3.2. 木犀科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展
    1.4. 红丁香和小叶丁香相关研究进展
        1.4.1. 红丁香相关研究进展
        1.4.2. 小叶丁香相关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两种丁香不同授粉方式下座果率、结实率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授粉用花粉活力检测
        2.1.3. 授粉花朵柱头可授性检测
        2.1.4. 四种不同授粉方式处理
        2.1.5. 座果率、结实率方法的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丁香花粉活力测定结果
        2.2.2. 两种丁香柱头可授期的确定
        2.2.3. 两种丁香不同授粉方式下的座果率及结实率
    2.3. 小结
    2.4. 讨论
3.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观察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观察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丁香花粉与柱头的亲和识别情况
        3.2.2. 小叶丁香花粉与柱头的亲和识别情况
    3.3. 小结与讨论
4. 两种丁香胚胎发育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红丁香胚胎发育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4.2.2. 小叶丁香胚胎发育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4.3. 小结与讨论
5. 两种丁香胚胎发育过程中相对应的花器官外部形态观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红丁香胚胎发育过程与花器官形态变化的对应关系
        5.2.2. 小叶丁香胚胎发育过程与花器官形态变化的对应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6. 红丁香种子形成过程中不同生境下主要气象因子调查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调查地点
        6.1.2. 调查时间
        6.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引种栽培地种子形成过程中相关气象数据
        6.2.2. 原生境种子形成过程中相关气象数据
        6.2.3. 两种生境下种子形成过程中气象对比分析
    6.3. 讨论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苎麻多胚诱导及单倍体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多胚苗和多胚现象研究进展
        1.1.1 多胚苗的形态学研究
        1.1.2 多胚现象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1.1.3 多胚的起源和倍性
        1.1.4 多胚苗萌发的条件
        1.1.5 多胚形成的内因
    1.2 单倍体应用的研究现状
        1.2.1 单倍体的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1.2.2 单倍体在基因转化方面的应用
        1.2.3 单倍体在构建遗传图谱中的应用
    1.3 植物倍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1.3.1 直接鉴定法—染色体计数
        1.3.2 间接鉴定法——流式细胞术
    1.4 SRAP标记的原理及应用
        1.4.1 SRAP标记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1.4.2 分析遗传多样性
        1.4.3 鉴定种质资源
        1.4.4 标记重要基因
        1.4.5 定位数量性状基因与克隆基因
        1.4.6 预测杂种优势
        1.4.7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
    1.5 苎麻育种概况
        1.5.1 苎麻育种发展历程
        1.5.2 苎麻的倍性研究
        1.5.3 苎麻纯系育种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苎麻多胚种子的萌发和多胚苗培养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固体基质
        2.1.3 去除颖壳
        2.1.4 外源诱发剂
        2.1.5 多胚苗培养
    2.2 结果和分析
        2.2.1 固体基质的选择
        2.2.2 颖壳对苎麻双胚苗萌发的影响
        2.2.3 Zn~(2+)和H_2O_2对苎麻多胚萌发的作用
        2.2.4 双胚苗培育
    2.3 讨论
        2.3.1 不同固体基质对苎麻多胚种子萌发的效果
        2.3.2 颖壳对苎麻双胚苗萌发的阻碍作用
        2.3.3 外源物质对提高苎麻多胚率的作用
        2.3.4 多胚苗小苗的培育
第三章 苎麻多胚苗的形态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形态观察
        3.1.3 双胚苗频率的统计
        3.1.4 叶形指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苎麻双胚苗的形态和着生位置
        3.2.2 苎麻双胚苗中变异株的叶形分析
    3.3 讨论
        3.3.1 从多胚苗的形态学分类推测多胚的起源
        3.3.2 多胚苎麻中的突变株及其对育种的意义
第四章 多胚苎麻的诱导及多胚性遗传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双胚苗频率的统计
        4.1.2 高频率多胚苎麻的诱导
        4.1.3 正反交试验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1.5 延迟授粉
    4.2 结果和分析
        4.2.1 杂交F_1和自交S_t双苗率的检测
        4.2.2 正反交差异的t检验
        4.2.3 延迟杂交授粉对双苗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多胚遗传的特点及其对苎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
        4.3.2 延迟授粉的作用
第五章 应用SRAP分析苎麻多胚苗的遗传多样性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多胚苗的获得
        5.1.3 试验试剂
        5.1.4 SRAP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5.1.5 SRAP引物筛选
        5.1.6 扩增产物检测
        5.1.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SRAP引物筛选及扩增多态性
        5.2.2 遗传相似性
        5.2.3 遗传多样性
    5.3 讨论
        5.3.1 SRAP技术在苎麻多胚材料研究中的适用性
        5.3.2 根据SRAP标记推测苎麻多胚来源
第六章 延迟授粉后代中双胚苗的SSR检测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延迟授粉
        6.1.2 试剂和仪器
        6.1.3 双胚苗筛选和培养
        6.1.4 SSR引物筛选
        6.1.5 SS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6.1.6 扩增产物检测
        6.1.7 杂交鉴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SR引物筛选
        6.2.2 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6.3 讨论
        6.3.1 微卫星标记在鉴定纯合基因中的应用
        6.3.2 延迟授粉对苎麻生殖行为的影响
第七章 苎麻多胚苗的倍性检测
    7.1 材料和方法
        7.1.1 供试材料及其取样部位
        7.1.2 显微镜检
        7.1.3 流式细胞法
        7.1.4 不同倍性苎麻叶片下表皮细胞的差异
    7.2 结果和分析
        7.2.1 染色体计数
        7.2.2 双胚苗叶片细胞的基因组含量测定
        7.2.3 单倍体苎麻的形态
        7.2.4 苎麻二倍体与单倍体保卫细胞的差异
    7.3 讨论
        7.3.1 苎麻倍性检测的方法
        7.3.2 苎麻自发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7.3.3 不同倍性苎麻保卫细胞的差异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多胚苗染色体显微图片
附录2 多胚苗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致谢
个人简介

(7)‘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植物双受精过程研究进展
        1.1.1 雌配子体
        1.1.2 雄配子体
        1.1.3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
        1.1.4 双受精过程
    1.2 植物胚胎发育的研究现状
        1.2.1 胚发育过程
        1.2.2 胚乳发育过程
        1.2.3 偏离寻常的胚胎发育方式—多核原胚
    1.3 牡丹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3.1 牡丹花粉离体培养及储藏方法研究现状
        1.3.2 紫斑牡丹生殖生物学研究
        1.3.3 矮牡丹传粉生物学研究
    1.4 杨山牡丹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对于育种方面的意义
        1.5.2 对于植物学上的意义
        1.5.3 研究胚发育的意义
        1.5.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5 技术路线图
2.牡丹花粉储藏特性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花粉萌发率测定方法
        2.1.3 花粉培养液的筛选
        2.1.4 花粉储藏特性的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蔗糖和硼酸浓度对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
        2.2.2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2.2.3 牡丹花粉萌发率与培养时间的关系
        2.2.4 不同储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蔗糖与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3.2 储藏时间与花粉萌发特性的相关性
3.‘凤丹’有性繁殖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授粉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凤丹’品种内授粉亲和性分析
        3.2.2 ‘凤丹’与观赏牡丹杂交结实情况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凤丹’双受精过程的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凤丹’柱头特征
        4.2.2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
        4.2.3 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途径
        4.2.4 花粉管进入胚囊及精细胞的释放
        4.2.5 双受精过程及其经历的时间
    4.3 小结与讨论
        4.3.1 柱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及胼胝质反应
        4.3.2 牡丹花粉管通道
        4.3.3 花粉管准确进入胚珠的机制
        4.3.4 双受精过程
        4.3.5 不同试验方法导致的结果差异性
        4.3.6 多精入卵现象
5 ‘凤丹’胚和胚乳发育过程的观察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材料准备
        5.1.2.2 ‘凤丹’胚珠石蜡切片的制作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凤丹’胚发育过程
        5.2.1.1 原胚阶段
        5.2.1.2 器官分化阶段
        5.2.1.3 生长、成熟阶段
        5.2.2 ‘凤丹’胚乳发育过程
        5.2.2.1 游离核阶段
        5.2.2.2 细胞化阶段
        5.2.2.3 生长、成熟阶段
    5.3 小结与讨论
        5.3.1 游离核胚乳的细胞化
        5.3.2 ‘凤丹’与紫斑牡丹胚胎发育时间进程的差异
        5.3.3 胚和胚乳发育的相关性及胚胎败育问题
        5.3.4 芍药科胚胎发育的特殊性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8)植物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系统
        1.1.2 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
        1.1.3 转基因雄性不育
        1.1.4 复合型雄性不育
        1.1.5 国内油菜雄性不育利用前景展望
    1.2 十字花科植物遗传雄性不育
    1.3 禾本科麦类作物遗传雄性不育
    1.4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
        1.4.1 化学杂交制种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1.4.2 油菜化学杂交剂研究历史及现状
        1.4.3 小麦等作物的化学杂交剂研究历史及现状
        1.4.4 化学杂交剂作用靶标研究
        1.4.5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1.4.6 CHA 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1.5 助剂和理化、环境因素对CHA 的效应
    1.6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6.1 乙酰乳酸合成酶功能
        1.6.2 拟南芥乙酰乳酸合成酶 AtALS 与除草剂的相互作用
        1.6.3 植物对ALS 抑制剂选择性形成机理
        1.6.4 ALS 抑制性除草剂毒害机理研究
    1.7 本文研究设想目标
第二章 十字花科植物化学杂交剂的筛选与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化学药物筛选
        2.1.3 油菜育性及农艺性状调查
        2.1.4 用药方式对杀雄效果的影响
        2.1.5 品种基因型依赖效应分析
        2.1.6 油菜制种模拟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化合物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
        2.2.2 苯磺隆处理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影响
        2.2.3 苯磺隆对油菜育性影响
        2.2.4 酰嘧磺隆对油菜育性影响
        2.2.5 用药方式对杀雄效果的影响
        2.2.6 油菜不同品种对所用化学杂交剂的反应差异
        2.2.7 CHA 应用于不稳定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的效果
        2.2.8 网室制种试验
        2.2.9 CHA 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使用效果
    2.3 结论与讨论
        2.3.1 除草剂杀雄效果的评价
        2.3.2 新型化学杂交剂苯磺隆、酰嘧磺隆的优势
        2.3.3 关于CHA 施用技术
        2.3.4 剂量与浓度关系
第三章 其它植物化学杂交剂的筛选与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化学杂交剂筛选
        3.2.2 咪草烟诱导小麦败育特征
        3.2.3 不同基因型对咪草烟的反应差异
        3.2.4 咪草烟对大麦的杀雄效果
        3.2.5 草甘膦Glyphosate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
        3.2.6 咪草烟诱导玉米雄性不育
        3.2.7 除草剂诱导其它植物雄性不育
    3.3 讨论
第四章 化学杂交剂的酶靶标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酰嘧磺隆浓度与油菜生长抑制、ALS 活性的关系
        4.2.2 酰嘧磺隆对油菜花蕾离体ALS 活性的抑制作用
        4.2.3 酰嘧磺隆对油菜幼苗ALS 体内活性的抑制作用
        4.2.4 不同组织部位ALS 活力的差异
        4.2.5 不同除草剂对油菜ALS 活性的抑制作用
        4.2.6 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型与化学杂交剂敏感性关系
        4.2.7 四大类ALS 抑制剂对小麦的叶片、幼穗ALS 抑制作用
        4.2.8 KARI 酶抑制剂的效应
        4.2.9 雄性不育油菜游离氨基酸分析
        4.2.10 支链氨基酸补给效应
    4.3 讨论
        4.3.1 ALS 活性测定方法
        4.3.2 ALS 活性与CHA 的关系
        4.3.3 组织部位生理差异与化学杂交剂的选择性
        4.3.4 基因型对CHA 敏感度差异的原因
        4.3.5 靶标基因与化学杂交剂选择性
        4.3.6 游离氨基酸变化与雄性不育
第五章 化学杂交剂处理油菜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油菜花药、柱头整体透明观察
        5.1.3 石蜡切片制作
        5.1.4 树脂切片样品的制备和观察实验流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酰嘧磺隆处理油菜雌蕊和花药的整体透明观察
        5.2.2 油菜正常花药发育过程显微结构
        5.2.3 酰嘧磺隆处理油菜的花药发育
        5.2.4 油菜可育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5.2.5 酰嘧磺隆诱导不育花药的超微结构观察
        5.2.6 酰嘧磺隆处理对叶片叶绿体结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油菜细胞学观察方法
        5.3.2 败育时期与酰嘧磺隆处理时间的关系
        5.3.3 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特征比较
        5.3.4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关系
        5.3.5 ALS 抑制剂效应与叶绿体、质体关系
第六章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的生理效应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处理
        6.1.3 测定方法
        6.1.4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 活性测定
        6.1.5 光合作用测定
        6.1.6 其它化合物以及缓释剂型对酰嘧磺隆效果的影响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酰嘧磺隆对油菜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6.2.2 谷胱甘肽-转移酶与酰嘧磺隆抗性
        6.2.3 酰嘧磺隆对油菜花药蛋白质及DNA 的影响
        6.2.4 酰嘧磺隆对油菜丙酮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5 酰嘧磺隆对油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6.2.6 酰嘧磺隆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6.2.7 其它化合物对酰嘧磺隆效果的影响
    6.3 讨论
        6.3.1 酰嘧磺隆对油菜蛋白质及DNA 的影响
        6.3.2 细胞过氧化保护酶、丙二醛与化学杂交剂
        6.3.3 代谢解毒与酰嘧磺隆抗性
        6.3.4 酰嘧磺隆对油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6.3.5 化学杂交剂的毒性机理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表格及图版
    二 新型油菜化学杂交剂EXP、AMI应用技术
致谢
作者简介

(9)玉米Stock6衍生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单倍体育种概况
        1.1.1 植物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1.2 玉米单倍体研究进展
        1.2.1 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
        1.2.2 玉米单倍体的鉴定方法
        1.2.3 玉米单倍体的加倍途径
        1.2.4 玉米单倍体的意义及运用
    1.3 STOCK6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基本程序及机制
        1.3.1 Stock6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基本程序
        1.3.2 Stock6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机制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诱导杂交及其F_1籽粒的分类
        3.2.2 细胞学方法
        3.2.3 田间形态性状的鉴定及分析方法
        3.2.4 DNA提取、SSR标记分析及数据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诱导杂交F_1籽粒的表型
    4.2 受精后胚珠的有丝分裂行为
    4.3 母本HZ85、HUA24及诱导系HZI1的根尖染色体数目
    4.4 诱导杂交F_1根尖染色体数目及植株倍性的分类
    4.5(HZ85×HZI1)F_1不同取样时间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频率的变化
    4.6 F_1单倍体的形态学特征及育性
        4.6.1(Hua24×HZI1)的单倍体的形态学特征及育性
        4.6.2(HZ124b×HZI1)单倍体的形态学特征及育性
    4.7 亲本及F_1代单倍体植株的SSR标记分析
5 讨论
    5.1 染色体消除的证据
    5.2 诱导杂交F_1的混倍性
    5.3 混倍体表型的不确定性
    5.4 单倍体育性表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SSR标记
    附录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
    附录3 有丝分裂制片技术
    附录4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
致谢

(10)小麦雌性不育系子房发育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概况
        1.1.1 小麦起源
        1.1.2 小麦生态类型及分布
        1.1.3 普通小麦的形态学特征
        1.1.4 小麦的营养品质
    1.2 小麦胚胎学基础
        1.2.1 小麦胚珠
        1.2.2 小麦大孢子发生
        1.2.3 小麦胚囊及其发育
        1.2.4 小麦柱头
        1.2.5 小麦开花、传粉及受精
        1.2.6 小麦胚乳、胚及其之间的关系
        1.2.7 小麦籽粒
    1.3 小麦雌性不育
        1.3.1 小麦雌性不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3.2 普通小麦雌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
    1.4 植物雌性不育机制
        1.4.1 被子植物雌性不育的广泛性
        1.4.2 被子植物雌性不育的组织形态学机理
        1.4.3 植物雌性不育基因的探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雌性不育系的组织胚胎学观察与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花期标记
        2.2.3 取材与处理
        2.2.4 切片、观察及记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普通小麦的成熟胚囊及其胚胎的早期发育
        2.3.2 雌性不育系4042 的早期发育
        2.3.3 (普通小麦品种×4042)F_1的胚胎早期发育
    2.4 讨论
第三章 小麦雌性不育系子房发育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花期标记
        3.2.3 取材及处理
        3.2.4 数据处理
        3.2.5 观察与拍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雌性不育系小麦的穗形
        3.3.2 雌性不育系小麦柱头
        3.3.3 雌性不育系小麦子房发育形态
        3.3.3.1 普通小麦子房发育特征
        3.3.3.2 雌性不育系小麦授粉后子房发育特征
        3.3.4 授粉与否对雌性不育系小麦子房的影响
        3.3.4.1 重量比较
        3.3.4.2 长度比较
        3.3.4.3 宽度比较
        3.3.4.4 厚度比较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D].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2]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014-459及其F1不育性的研究[D]. 陶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3]荔枝龙眼属间杂种的偏母遗传现象及机理初探[D]. 贾丽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鱼腥草的胚胎学研究[D]. 王俊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5]引种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和小叶丁香种子败育的解剖学研究[D]. 陈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6]苎麻多胚诱导及单倍体筛选研究[D]. 温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2)
  • [7]‘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 董兆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8]植物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与机理[D]. 于澄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玉米Stock6衍生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研究[D]. 张姿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10]小麦雌性不育系子房发育的观察与分析[D]. 杨晋彬.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普通小麦开花前产卵器核有丝分裂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