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姜小超[1](2021)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H市L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普遍实施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体系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价值体现,更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校本课程更能够充分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行之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也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与发展。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开展,然而因课程开发多受限于专业知识、开发理念、开发资源等因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有找到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的策略,才能让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更有创新性和持久性。该论文主要对河南省H市L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问题以及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的分析,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对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H市L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校本课程开发概述。主要包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相关概念的具体界定,校本开发对学校及师生的价值分析,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课程开发人员意识、素养有待提高;第二,校内外校本课程资源较为匮乏;第三,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局限性;第四,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存在缺陷;第五,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不够;第六,校外专家、社区、家庭的参与度较低。第四部分为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第一,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局限于课堂之内;第二,教学管理手段单一,效果不显着;第三,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体系建构。第五部分为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建议。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提升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力、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常规管理、积极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帮助等具体的解决方案。第六部分为小结。总结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成果,并从中发现不足之处,更加明确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左天宇[2](2020)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我国的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共识。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较好的资源禀赋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出现环境破坏、发展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化困难、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还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握住科技人才资源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有重点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结合内蒙古区域特点,建立包括经济活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显示2009-2018年内蒙古发展质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发展质量整体不高,其中创新发展维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质量提升中占较大比重。通过测算各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科技人才资源的相关度,结合内蒙古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建立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将四川省设为高质量发展地区,对内蒙古和四川省高质量发展所需求的科技人才资源数量和结构运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测算。结合内蒙古现阶段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学历结构、部门结构、投入和产出的供给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进行供需分析,得出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供需缺口,找到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中与高质量发展地区存在的差距。体现在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规模较小、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和科技人才投入与产出偏低等问题上。为提升内蒙古区域发展质量,要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创新科技人才开发的新理念、优化人才结构、改善人才的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发展壮大,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徐金玲[3](2020)在《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军事强国计划的推进,军队转业干部数量逐年增多。这一群体作为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应的安置政策也相继出台,社会关注度持续增加。其中,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即为提升军人综合素质、保护军转干部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安置措施。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计划实施到现在只有三年时间,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复制,各承训高校处于摸索阶段,难免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培训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和理论背景进行梳理,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成人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培训现状。进而剖析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优化高校军转干部培训提出几点建议。主要存在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有:参训主体内部执行问题突出、培训保障措施不完善及各级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健全;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有:学员课程安排偏离实际需求、培训教师队伍“短板”凸显、教学方式囿于一隅及学员共同归属感不强。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归因为:参训各部门协调沟通不畅、专项培训经费投资不足及承训高校遴选机制不健全;从微观归因为:教学管理存在落实“盲区”、高校可供支配资源有限及培训氛围营造不到位。通过学习国外退役军官培训经验,如美国、俄罗斯,和国内高校军转干部培训经验,如复旦大学、郑州大学,然后结合河南省省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军转干部培训效果的建议。健全参训主体遴选和支持机制,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实行弹性学员选派办法、消除学员顾虑;优化培训过程,研判培训需求、组建优秀培训师资团队、多种教学方式并行、严格教学管理与监督考评;强化培训保障措施,完善政策法规及部门职能、落实专项经费、配套学习资源;增添军转干部培训人文气息,注重学员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培育学习共同体、打造高校特色“军培文化”。
卢可[4](2020)在《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60%。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也逐渐严重,因此,“三农”问题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切实有效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市场规模庞大,呈现井喷式增长,且逐渐向规范化、高端化发展。乡村旅游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能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中原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的华夏文明正是发源于此。在过去,这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河南省就是中原文化资源的主要聚集区。河南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目前,河南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低端化。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实现提质增效、供需平衡的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表达的相关问题,共包括七章。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所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技术路线图和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梳理了相关概念、乡村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以及理论基础。第三章,根据我国2003年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根据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态、功能、特征等,将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为2主类,8亚类,26基本类,并总结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第四章,根据上文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对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第五章,选取了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乡村旅游地,从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第六章,根据上文对四个乡村旅游案例的分析,概括出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表达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提升其表达效能的建议。第七章,对未来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张同磊[5](2020)在《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的政府支持体系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广泛蕴藏在地壳之中,储量惊人、清洁环保、安全稳定。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是对地热能最直接的利用方式,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减轻雾霾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河南省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洗浴、游泳、生活热水等方式为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较为严重。“十三五”期间,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河南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开发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此同时,地热能开发涉及能源、住建、水利、自然资源等众多职能部门,手续繁琐,成本较传统热源偏高,且公众接受度也有待提高,如何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为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开发利用扫清障碍,是政府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采用的研究思路是,在深入理解地热能供暖产业、市场失灵等理论概念的前提下,通过梳理河南省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中政府支持体系存在的薄弱之处,比较分析冰岛、美国、德国等国家以及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在推动地热能供暖方面采取的政府支持体系建设措施及相关政策,用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审视河南省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据此提出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建设建议及措施保障。论文从5个层面对河南省推广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地热能供暖行业规范,设立统一的行业主管机构,加快推进建章立制、规划编印等相关工作,增强地热能供暖规划引领;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层面管理及服务方式,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分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开发利用审查制度,设立行业准入门槛,推进特许经营权,推动示范县(区)建设,强化行业监管;三是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建立地热能供暖补贴政策,推动实施地热能供暖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更加灵活的信贷金融政策;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立河南省地热能供暖产业孵化平台,明确地热能供暖产业高品质发展路线,完善丰富地热能供暖上下游产业链;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储备与对外合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刘真真[6](2020)在《河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手工艺行业的例证》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通过文化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乡村工艺产品和服务是不少乡村实现振兴的现实途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经济、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目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总量和规模较小、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需要对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在结合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建立了更详细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多指标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各影响因素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我国有关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在实践层面上对如何开发、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未来企业实施相关的改革、政府制定相关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在保护乡村文化的同时也能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融合、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有序升级、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河南省乡村文化产业类型多样,以专业村为主要集聚形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为主,产业类型多为民间手工艺品类,本文选取了六个特色文化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结合相关文献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可能存在的潜在变量和观测指标变量,利用SPSS22.0对各指标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最终确定22个影响因素观测指标变量,以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指标评判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使用AMOS22.0画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路径图,对各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分析并确定影响因素及路径系数,从而揭示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产业价值潜在变量因素均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产业价值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影响系数为0.374,其次是资源配置能力、资源禀赋,这也正符合现阶段人们更高层次的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故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价值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资源配置能力在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路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资源禀赋对产业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是0.543,通过资源配置能力对产业发展水平的间接效应为0.337,总效应为0.880,因此可以从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提高资源的配置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资源条件对乡村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价值在产业环境与产业发展路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环境对产业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0.470,通过产业价值对产业发展水平的间接效应为0.394,总效应为0.864,因此可以用现代审美思维创新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延伸产业链条、突出民间文化特色等提升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环境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本文是乡村手工艺产业为例,对影响其产业发展因素的定量分析,建立更详细的多指标体系并验证了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价值这两个内在因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二是方法创新,依据结构方程构建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以更好地解释各潜变量、潜变量与观测变量间的关系,确定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使结果更有说服力;三是资料创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一定相关的研究数据,不仅使分析更全面,也使分析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情况,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材料数据。
席蕊[7](2020)在《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制订并印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表示体育人才资源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要积极推进人才强体的战略实施。《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提出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后备人才发展格局,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提高体育后备的综合素质。竞技体操是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的夺金优势项目,但体操项目的发展却受到参与人口不足、后备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河南省作为传统的人口大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获得了世界体操冠军的荣誉战绩,在此批队员退役后河南体操便陷入了后备人才数量不足的困境。即便2010年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做出了多项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截止目前河南体操在训人口仍仅有百余人。运动员梯级队伍结构不合理、教练员队伍的执教活力难以激发、学训矛盾突出、科学化训练水平不足等问题都影响着体操后备培养工作的进展。因此应根据河南省社会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探索适合本省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方法,提升体操人才储备数量及培养质量,推动河南省体操项目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省体操训练基地、郑州市体操中心和平顶山市中心体校的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针对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采用了合理的调查方法,从后备运动员、教练员队伍、培养过程、培养效果、培养保障等方面对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培养环节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运动员方面来看:当前河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数量较少,各梯级队伍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输送路径缺乏内部竞争压力,且出现全省男女体操运动员人数比例失衡状况;二、三线训练队伍的运动员流动性较大;进行走训的队员学习效果良好,但以三集中形式管理的借读队员的成绩普遍难以达到学校要求。2.由教练员方面来看:河南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总数偏少,且由外省引进人才数目较少;全省体操执教队伍以老带新情况较好,但各级训练单位存在教练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并具有良性发展趋势;教练员以初、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晋升被编制数量所限制;培训次数较少,组织形式单一,普遍存在多方面知识及实践方法需求。3.由训练方面来看:地市级三线队伍的训练时长不足,队员的参训时间难以固定;各训练单位的训练计划制定结合大纲情况不理想,且地市级训练点的训练计划完成度不足;与往年相比家长送来参训的队员人数增多,体操的社会群众基础差但被城市家庭接受的程度出现一定的提升。4.由赛事和成绩方面来看:幼儿体操比赛发展情况较好,逐渐发展为河南省体操项目选材的主要来源渠道,但赛事建设仍存在“断档”情况;近十年来,成年组女子获奖人次较男子更稳定,青年组女子获奖人次起伏较大,女子团体成绩自2016年至今发展较好,成年组男子团体未获取过名次;河南省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跳马和吊环两项成绩较为稳定,但男子成年组在单杠、自由体操和双杠出现了明显弱势,女子运动员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两项成绩较突出,且其他各项目的发展都较为均衡。5.由发展保障方面来看:河南省竞技体操各训练单位的条件及设施基本可满足运动员训练需求,但三线队伍的训练场地设施和后备保障不够完善;选材渠道较少,选材的质量和准确性缺乏相关设备及条件的保障;针对教练员的奖惩规定不明确;体操相关发展政策的制定、传达及落实缺乏联贯性。结合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下达文件政策保障体操进校园,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训及赛事的承办;(2)河南省应加强引进外省优秀教练员工作,并制定教练员奖惩等可行性政策,合理分配资源,科学协调运动员的学、训和生活;(3)教练员树立正确执教观念和训练目标并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加强优质运动员的引进工作;(4)鼓励相关社会机构承担体操宣传推广工作,以开展体操运动俱乐部的方式扩充参与人口基数。
崔伊霞[8](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程蓬子[9](2020)在《河南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品牌提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挑战,世界经济时而繁荣、时而萧条,但是旅游业长期保持比较稳定增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旅游业真正起步始于1978年,经过40余年快速发展,旅游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各景区管理、运营机构纷纷提出了旅游品牌战略,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景区管理、运营机构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盲目地提出了不合理或不完善的旅游品牌战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以“旅游品牌”为主导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品牌地位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青年文明号、第一批文明风貌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台南上景区、河南最美地方等等称号,是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嵖岈山风景区的肯定,嵖岈山风景区既有明显的内部优势,又面临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嵖岈山风景区游玩氛围的缺乏和网站宣传等不完善,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打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从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策略打造入手进行研究。本文以国内外旅游品牌相关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对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对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和品牌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今后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重新定位的方向和策略,以期对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的提升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本文从影响旅游景区品牌的因素入手,对品牌关联和品牌定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嵖岈山风景区进行品牌提升的必要性,并论述了通过品牌再造达到旅游产品品牌再造的目的,还提出了打造品牌的相关对策。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对国内外的现有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研究,并且确立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模型及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的开发与培育现状分析,首先阐述了嵖岈山风景区位置及概况,对嵖岈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和概括,然后论述嵖岈山风景区的发展历程与旅游现状,随后对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的发展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人文资源、旅游节事和品牌特点及宣传现状。第四部分是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并且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对四种要素的交叉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五部分是利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嵖岈山风景区旅游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卷遵循客观的设计原则,分析得出具体存在缺乏创新、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设施不配套、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和品牌营销力度不足的问题。第六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对策,即明确品牌定位、突出品牌形象、突出品牌文化、创新品牌效益、提升品牌归属感和构建品牌的保障制度等对策。第七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提出笔者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韩翔宇[10](2020)在《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注重选拔培养年轻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执政方略,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历史时期。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的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能否稳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目标能否如期完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选调生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从1965年至今历经了初探、中断、恢复、调整、完善的历程,探索出一条由组织择优选调、依法录用、通过基层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为优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素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选调生工作越发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广泛吸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接受实践锻炼,通过分级分类梯次精准培养为各级党政机关输送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将是新时代选调生工作担负的神圣使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回顾河南省选调生工作历程,有很多有益的经验需要汲取发扬,同时也存在许多客观问题需要予以解决,尤其是面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和培养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发挥我省选调生工作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去总结、去探索、去完善、去提升。本文主要站在河南省选调生工作主体责任单位的视角,聚焦新时代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着眼我省选调生工作新的目标定位,围绕选调生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重要问题,尤其着重于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严格管理等环节,通过系统学习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和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的总结分析,结合笔者作为选调生一员的成长历程感悟,对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实践中的有益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发掘与剖析探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基于年轻选调生比较优势素质能力打造且富于实践内涵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选调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培养更多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优秀年轻党政领导干部提供有益参考。
二、河南省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H市L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 |
1.1.2 当地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3 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
1.1.4 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访谈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 |
2.1.2 校本课程开发 |
2.1.3 校本课程实施 |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 |
2.2.1 丰富完善课程理论,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
2.2.2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个性化人才培养基础 |
2.2.3 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发展 |
2.2.4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3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2.3.1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
2.3.2 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 |
2.3.3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
第三章 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3.1.1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认识 |
3.1.2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 |
3.1.3 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情况 |
3.1.4 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情况 |
3.1.5 校外因素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度情况 |
3.2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课程开发人员意识、素养有待提高 |
3.2.2 校内外校本课程资源较为匮乏 |
3.2.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局限性 |
3.2.4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存在缺陷 |
3.2.5 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
3.2.6 校外专家、社区、家庭的参与度较低 |
第四章 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现状 |
4.1.1 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
4.1.2 校本课程教学管理现状 |
4.1.3 校本课程评价管理现状 |
4.2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2.1 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局限于课堂之内 |
4.2.2 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手段单一,效果不显着 |
4.2.3 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体系建构 |
第五章 河南省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力 |
5.2 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
5.2.1 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 |
5.2.2 明确教师课程开发的目的 |
5.2.3 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
5.2.4 提高校本课程内容的适宜性和地域性 |
5.2.5 保障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与精力 |
5.3 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管理 |
5.3.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
5.3.2 规范教师课题申报和课题评审 |
5.3.3 完善学生选课和开课管理 |
5.4 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
5.4.1 合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
5.4.2 充分挖掘校外课程资源 |
5.5 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常规管理 |
5.5.1 创新课程管理方式 |
5.5.2 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管理 |
5.5.3 制定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
5.6 积极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
5.6.1 加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 |
5.6.2 积极争取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 |
5.6.3 重视社区、家庭与学校合作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H市L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2)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高质量发展 |
2.科技人才资源 |
3.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本理论 |
2.人才学理论 |
三、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
(一)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 |
1.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内蒙古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
3.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资源相关性分析 |
4.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影响分析 |
(二)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
1.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 |
2.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 |
3.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三)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 |
1.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
2.高质量发展地区的选择 |
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4.基于回归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5.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
(一)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
1.科技人才资源政策分析 |
2.科技人才资源供给总量分析 |
3.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分析 |
4.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分析 |
5.科技人才资源投入分析 |
6.科技人才资源产出分析 |
(二)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分析 |
1.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供求缺口分析 |
2.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
3.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
五、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及成因分析 |
(一)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 |
1.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较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不足 |
2.科技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 |
3.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
4.科技人才资源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 |
(二)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科技人才资源的投入不足 |
2.人才发展观念落后 |
3.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力低 |
4.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六、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培养对策建议 |
(一)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理念 |
1.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完善科技人才投入机制 |
2.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理念 |
(二)优化人才结构,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
1.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 |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3.深化产学研机制,提高科技产出 |
(三)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
1.改进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
2.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
3.建立科技人才储备制度 |
(四)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 |
1.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 |
2.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推进国家人力资源转化的重要举措 |
(二)探索退役军人安置新途径的内在要求 |
(三)走精兵“强军之路”的发展需求 |
(四)笔者对军人职业发展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培训 |
(二)军转干部 |
(三)军转干部培训 |
(四)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较新 |
(二)样本范围较广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背景研究 |
一、社会背景 |
(一)世界军事潮流:走精兵之路 |
(二)社会文化趋势:构建学习型社会 |
(三)职业生涯诉求:军转干部再社会化 |
(四)高校职能拓展:增强社会服务力 |
二、政策背景 |
(一)起步与停滞阶段(1949-1975年) |
(二)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2005年) |
(三)探索和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
三、理论背景 |
(一)培训理论 |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四)终身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的基本概况 |
一、研究设计 |
(一)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二)问卷调查及访谈实施 |
二、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现状描述 |
(一)院校分布及培训成果 |
(二)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 |
(三)课程设置与师资安排 |
(四)参训学员培训需求 |
(五)学员管理与考核运行 |
(六)学员培训满意度呈现 |
第三章 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一、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存在的问题 |
(一)宏观层面问题 |
(二)微观层面问题 |
二、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问题的归因 |
(一)宏观层面归因 |
(二)微观层面归因 |
第四章 中外高校退役军人培训案例经验分析 |
一、国外案例经验分析 |
(一)美国自谋职业型退役军官培训经验 |
(二)俄罗斯“双轨制”退役军官培训经验 |
二、国内案例经验分析 |
(一)复旦大学培训经验分析 |
(二)郑州大学培训经验分析 |
第五章 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的优化建议 |
一、健全参训主体遴选和支持机制 |
(一)建立国家层面承训高校进退机制 |
(二)完善用人单位学员弹性选派程序 |
(三)联合各方消除参训学员现实顾虑 |
二、优化教育培训过程 |
(一)立足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课程 |
(二)组建专家团队确保高质量培训 |
(三)实施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实效 |
(四)严格教学管理助建“学分银行” |
(五)创建监督考评机制保障培训效果 |
三、强化培训保障措施 |
(一)完善政策法规及部门职能 |
(二)落实专项经费管理使用 |
(三)充足供给配套学习资源 |
四、增添军转干部培训人文气息 |
(一)重视学员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 |
(二)培育班级管理下的学习共同体 |
(三)打造高校特色区域“军培文化”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学员调查问卷 |
附录B 承训高校培训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录C 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学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政策引导 |
1.1.4 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乡村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乡村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2.1.3 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乡村旅游定义 |
2.2.2 乡村旅游资源 |
2.2.3 乡村旅游特点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 |
3.1 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 |
3.1.1 文化、农业与旅游的关系 |
3.1.2 农业文化的历史悠久性 |
3.1.3 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 |
3.2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3.2.1 乡村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
3.2.2 乡村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
3.3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
3.3.1 经济价值 |
3.3.2 历史价值 |
3.3.3 精神价值 |
3.3.4 社会价值 |
第四章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
4.1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4.2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计算权重 |
4.2.4 一致性检验 |
4.2.5 评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表达 |
5.1 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
5.2 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中的表达 |
5.2.1 表达内容 |
5.2.2 表达形式 |
5.2.3 表达效果 |
5.3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表达案例分析 |
5.3.1 豫东地区:开封市朱仙镇 |
5.3.2 豫西地区:洛阳市栾川县 |
5.3.3 豫南地区:信阳市郝堂村 |
5.3.4 豫北地区:新乡市郭亮村 |
第六章 提升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表达效能的策略 |
6.1 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表达效能评价 |
6.1.1 已取得的成效 |
6.1.2 存在的问题 |
6.2 提升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表达效能建议 |
6.2.1 加强顶层设计 |
6.2.2 强化人才培养 |
6.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宣传模式 |
6.2.4 深入挖掘资源,加强文化内涵表达 |
第七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的政府支持体系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开发利用日趋重要 |
2.政府支持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地热能供暖产业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三、地热能供暖先进国家和地区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现状 |
(一)地热能供暖先进国家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现状 |
1.冰岛 |
2.美国 |
3.德国 |
(二)国内先进地区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现状 |
1.天津 |
2.北京 |
3.河北 |
(三)对河南省推进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的启示 |
1.完备的规章制度 |
2.科学的监管体系 |
3.充足的资金支持 |
4.深厚的人才储备 |
四、河南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及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一)资源开发利用与政府支持体系建设概况 |
1.资源概况 |
2.开发利用概况 |
3.河南省地热能供暖政府支持体系建设情况 |
(二)政府支持体系建设薄弱之处 |
1.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
2.监管体系尚未成熟 |
3.财金税费扶持不够 |
4.人才技术储备不足 |
(三)政府支持体系薄弱之处原因分析 |
1.能源转型动力不足 |
2.政府角色转换仍不到位 |
3.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
五、河南省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政府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一)建立完善地热能供暖行业规范 |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 |
2.加快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 |
3.突出专项规划引领作用 |
(二)完善政府地热能供暖监管服务体系 |
1.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分工 |
2.优化审查审批程序 |
3.确立行业准入条件 |
4.推动示范县(区)建设 |
(三)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
1.建立地热能供暖补贴政策 |
2.推动实施地热能供暖减税降费政策 |
3.实施更加灵活的信贷金融政策 |
(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
1.成立河南省地热能供暖产业孵化平台 |
2.明确地热能供暖产业高品质发展路线 |
3.完善丰富地热能供暖上下游产业链 |
(五)加强人才培养储备与对外合作 |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2.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
六、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河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手工艺行业的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乡村文化产业相关概念研究 |
(一)文化产业 |
(二)乡村文化 |
(三)乡村文化产业 |
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三、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
五、总体评述 |
第三章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
(一)研究假设 |
(二)理论模型 |
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指标体系的具体说明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一、调研区域概述 |
(一)沁阳山王庄镇盆窑村黑陶产业 |
(二)禹州神垕镇钧瓷产业 |
(三)孟津朝阳镇南石山村唐三彩产业 |
(四)孟津平乐镇牡丹画产业 |
(五)镇平石佛寺镇玉雕产业 |
(六)民权北关镇王公庄画虎产业 |
二、问卷的设计及调查 |
三、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二、总体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中介效应分析 |
(一)资源配置能力在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 |
(二)产业价值在产业环境与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一、总结 |
二、对策建议 |
(一)重视文化资源,增强产业内生动力 |
(二)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助力产业升级 |
(三)营造良好环境,保障产业长久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求 |
1.1.2 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状况 |
1.1.3 河南省竞技体操发展状况及困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 |
2.1.2 后备人才培养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关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竞技体操训练的相关研究 |
2.2.5 关于竞技体操竞赛体系的相关研究 |
2.2.6 关于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7 关于河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8 关于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历程 |
4.1.1 蓬勃发展时期(1978-1997年) |
4.1.2 艰难低谷时期(1997-2010年) |
4.1.3 复苏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 |
4.2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
4.2.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基本情况 |
4.2.2 河南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现状 |
4.2.3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过程 |
4.2.4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效果 |
4.2.5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保障 |
4.3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 |
4.3.1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3.2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录E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F 运动员(12岁以下)访谈提纲 |
附录G 运动员(12岁以下)家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绿色发展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1 衰败消亡 |
2.3.2 深度开发 |
2.3.3 转型发展 |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1.1 德国鲁尔地区 |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
5.1.3 法国洛林地区 |
5.1.4 日本九州地区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5.2.2 辽宁省阜新 |
5.2.3 河南省焦作 |
5.2.4 安徽省铜陵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河南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品牌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
(二)5A级景区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与挑战 |
(三)国家鼓励旅游品牌建设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 |
(一)品牌 |
(二)旅游品牌 |
三、分析模型与方法 |
(一)SWOT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实地调查法 |
第三章 嵖岈山旅游品牌开发与培育现状 |
一、嵖岈山旅游景区概况 |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
(二)美不胜举的自然资源 |
(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 |
二、嵖岈山旅游开发建设历程与现状 |
(一)旅游发展历程 |
(二)旅游发展现状 |
三、嵖岈山旅游品牌发展及基础条件 |
(一)人文资源丰富 |
(二)旅游节事活动独具特色 |
(三)旅游产品具有自身特点 |
第四章 嵖岈山行业竞争环境和SWOT分析 |
一、嵖岈山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二、嵖岈山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遇分析 |
(四)挑战分析 |
三、嵖岈山SWOT分析矩阵 |
第五章 嵖岈山旅游品牌建设问卷调查情况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三、嵖岈山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内容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 |
四、调查问卷的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 |
(二)游客基本信息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旅游品牌形象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旅游品牌传播效果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一)旅游活动缺少创新,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
(二)游客满意度低,服务质量不高 |
(三)设施不配套 |
(四)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 |
(五)品牌营销不到位,品牌知名度低 |
第六章 嵖岈山旅游品牌提升对策 |
一、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
(一)优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 |
(二)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精品景区 |
(一)加强文旅之间的深入融合 |
(二)积极打造精品景区 |
三、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 |
(一)优化嵖岈山特色景观产品设计 |
(二)强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四、创新旅游活动,满足游客需求 |
五、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
(一)加大考核评估,确保服务质量 |
(二)加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
(三)推进社区民众参与积极性 |
六、引进旅游人才,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
(一)出台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
(二)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壮大人才队伍 |
七、建立嵖岈山旅游品牌的视觉识别 |
八、加强嵖岈山旅游品牌的营销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三、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1、选调生培养与管理相关政策 |
2、选调生培养与管理相关工作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优秀年轻干部 |
2、选调生 |
(二)理论基础 |
1、X理论和Y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期望理论 |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5、人才成长规律 |
6、比较优势理论 |
三、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
1、地方党委高度重视 |
2、因人因地安排岗位 |
3、传帮带助推选调生成长 |
4、有针对性培训提高素养 |
5、包村蹲点践行群众路线 |
6、急难险重岗位磨炼品格 |
7、轮岗交流强化实践锻炼 |
8、座谈交流注重人文关怀 |
9、解放思想大胆提拔使用 |
(二)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1、选拔招录方面 |
2、培养管理方面 |
3、提拔使用方面 |
(三)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招录选拔方面 |
2、培养管理方面 |
3、提拔使用方面 |
四、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对策 |
(一)选拔招录方面 |
1、高校部门履行好培养推荐职责 |
2、组织部门履行好精准选拔职责 |
3、用人单位履行好申请分配职责 |
(二)培养管理方面 |
1、责任主体与职责使命相匹配,提升思想认识 |
2、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打造比较优势 |
3、平台搭建与沟通交流相融合,制定职业规划 |
4、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相协调,助推成长成才 |
(三)提拔使用方面 |
1、及时落实选调生政策 |
2、培养成熟后大胆任用 |
3、跟踪管理全链条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河南省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H市L小学为例[D]. 姜小超.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D]. 左天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河南省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问题研究[D]. 徐金玲. 河南大学, 2020(02)
- [4]河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表达[D]. 卢可.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5]地热能供暖规模化利用的政府支持体系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张同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河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手工艺行业的例证[D]. 刘真真. 河南大学, 2020(02)
- [7]河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席蕊. 河南大学, 2020(02)
- [8]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9]河南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品牌提升研究[D]. 程蓬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河南省选调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 ——以河南省七个省辖市调查研究为例[D]. 韩翔宇.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