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液平衡法研究溴化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友[1](2021)在《富马酸一钠在溶剂体系中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马酸一钠在食品工业和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优化结晶过程中,富马酸一钠在常用的纯溶剂和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数值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文献报道过富马酸一钠在相关溶剂中的溶解度。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富马酸一钠的溶解行为。本文首先选用麦芽糖醇和木糖醇对静态称重法进行验证,证明本文采用的静态称重法可用于测量富马酸一钠的溶解度。使用静态重量法从283.15至323.15 K研究了富马酸一钠在十二种纯溶剂(水、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丙醇、异丁醇、乙酸乙酯、1,4-二氧六环、乙腈和丙酮)以及四种二元溶剂(水+甲醇、水+乙醇、水+异丙醇和水+丙酮)中的溶解度,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顺序为:水>甲醇>乙酸乙酯>1,4-二氧六环>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腈>正戊醇>异丙醇>丙酮>异丁醇。富马酸一钠的溶解度与所有溶剂体系的实验温度和正溶剂组成均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溶剂中制备的富马酸一钠晶体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PXRD)分析发现,其在所考察的所有溶剂体系中均未发生晶型转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富马酸一钠在纯溶剂中的溶解行为主要受溶剂性质的影响,包括极性,氢键酸度(α),氢键碱性(β),双极性/极化率(π*)和希尔德布兰德溶解度参数(δH)。另外,本文采用修正的Apelblat模型,Jouyban-Acree模型和三维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关联拟合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三种热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富马酸一钠的溶解度。综合考虑ARD、RMSD和模型参数个数等因素确定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王永光[2](2021)在《两种有机酸固液相平衡的研究及其溶剂回收工艺的模拟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晶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等优势,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固-液相平衡的研究是结晶技术可行性的重要理论支撑之一。本文针对3-甲基水杨酸与苯氧乙酸两种带有苯环的有机羧酸以实验的方式测定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其中3-甲基水杨酸选用的溶剂有:醇类、酯类、苯纯溶剂与甲醇-正丁醇混合溶剂,苯氧乙酸选用的溶剂有:醇类、酯类、水与丙酮纯溶剂与水-乙醇混合溶剂,实验表明温度升高均有利于两种溶质的溶解。绘制了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并加以分析其溶解规律与共溶现象。本文研究了溶质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行为,计算了溶解过程的部分热力学参数,由结果看来溶质的溶解过程为吸收热量、混乱程度增加且非自发进行的过程。本文使用了固-液相平衡研究中常用的Apelblat Van’t Hoff,λh,NRTL,Wilson数学模型与实验数据相关联,计算模型的模型参数,并计算每个模型的相对偏差与平均相对偏差,计算表明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3.5%,Wilson模型与3-甲基水杨酸混合溶剂数据关联的平均相对偏差除外,这可能是3-甲基水杨酸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所导致模型不准确的原因。本文利用模拟软件针对实验所涉及的相关溶剂,以PVA分离工段的原料进行模拟优化,主要分离得到纯度为99.5%的甲醇与符合生产要求的乙酸甲酯。本流程为四塔精馏,分别对进行优化,优化结果T1、T2、T3、T4的理论塔板数N分别为29块塔板、16块塔板、26块塔板、20块塔板,进料位置 NF为 8、7、19、12,回流比 R 为 1.90、0.25、2.15、0.69,操作压力为1.01 atm、1.01 atm、2.60 atm、1.01 atm。在该流程基础上创新使用加压双效精馏方案设计优化一套新型节能方案,实现三塔共用一热源,将使用节能前后的能耗进行对比发现,使用新型节能方案后再沸器能耗降低21.13%,冷凝器能耗降低29.02%,节能效果非常显着。
杨帅帅[3](2021)在《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匹配工质基础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组基于开式逆电渗析法(Reverse electrodialysis,RED)盐差能发电原理,同时汲取吸收式制冷技术和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在低品位热能利用领域的优势,提出一种闭式逆电渗析法热-电/氢循环转换方法。工作过程为:首先利用蒸馏法将热能转换为浓、稀两股溶液间盐差能;然后基于RED原理通过溶液混合及离子跨膜迁移,形成电堆内离子流和两端电势差;最后借助电堆两端电极-电极液相界面处分别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实现制取氢气和氧气。废液被收集并导回溶液再生装置,受热后实现浓度再生。工作溶液作为循环系统的“血液”,是影响闭式逆电渗析法热-氢循环转换系统能效水平、流程结构、经济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选取传统NaCl水溶液以及新型乙酸盐(KAc、Na Ac)水溶液作为候选物,综合考量各工作溶液的基础物性(热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输运性质、及危险性)。结果表明,乙酸盐在溶解度、活度系数比等关键物性方面较传统的NaCl水溶液优势明显;且在功率密度、热转换效率等方面优势显着。这表明乙酸盐在该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提高热制氢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本课题组曾提出无机盐-溶解剂-调节剂三元工作溶液体系,即选取两种或多种溶剂,使其在热分离阶段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本文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乙酸盐(KAc、Na Ac)在水、有机溶剂以及二元混合溶剂中的关键性质—溶解度。分析了温度、溶剂物性对于溶解度的影响,并与溶解度静态测试法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地,采用五种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最后用van’t Hoff分析法从能量角度来分析固体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优选出工作溶液后,本文将气隙扩散蒸馏法、逆电渗析技术以及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相耦合,建立闭式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理论循环模型。以优选的KAc水溶液作为工作溶液,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分别对比研究了溶液浓度、过膜流速、溶液温度等因素对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输出特性(U-I曲线、功率密度、转换效率等)的影响,为优化电堆运行条件以提高产氢量奠定基础。
仪登京[4](2020)在《萘-1,5-二磺酸钠在纯溶剂及二元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热力学》文中提出萘-1,5-二磺酸钠在配位聚合物固态化学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单体,可用来构筑柔性的三维层状结构。单体的结晶对固态化学反应具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控制单体的结晶过程调控晶体的纯度、晶型、晶习、晶粒大小及分布等质量属性,从而影响后续的单晶-单晶转化。而在优化结晶过程中,萘-1,5-二磺酸钠在常用的纯溶剂和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萘-1,5-二磺酸钠在相关溶剂中的溶解度尚未报道。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萘-1,5-二磺酸钠的溶解行为。本文首先选用麦芽糖醇和木糖醇对静态称重法进行验证,证明本文采用的静态称重法可用于测量萘-1,5-二磺酸钠的溶解度。然后,对多种纯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实验测定,最终确定水作为正溶剂,乙醇、异丙醇、丙酮作为反溶剂。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萘-1,5-二磺酸钠在三种二元溶剂体系中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萘-1,5-二磺酸钠的溶解度随水的摩尔分数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对不同溶剂中制备的萘-1,5-二磺酸钠晶体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发现,其在所考察的溶剂体系中均能发生复杂的多晶型转变,存在三种晶型,分别命名为α、β、γ,并确定了晶型转变的临界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萘-1,5-二磺酸钠在纯溶剂中的溶解行为主要受溶剂类型和溶剂性质的影响。另外,本文采用KAT-LSER模型对萘-1,5-二磺酸钠在五种纯溶剂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并采用改进的Apelblat、Jouybana-Acree、van’t Hoff-Jouybana-Acree和Apelbla-Jouybana-Acree模型对其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种热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萘-1,5-二磺酸钠的溶解度。综合考虑ARD、RMSD和模型参数个数等因素确定Apelbla-Jouybana-Acree模型拟合效果最佳。
乔宾[5](2020)在《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为两部分,分别研究了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的溶解性能以及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优化。第一部分:依那普利是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够对转化酶发挥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地降低血压阻力,降压效果持久。由于依那普利溶解性能差,实际应用是将其制备成马来酸盐的形式提高溶解吸收性能。马来酸依那普利的合成以依那普利氢化物和氨基酸为原料制备,再用马来酸酸化后经结晶得到。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溶解度数据以及溶解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采用等温饱和法,在常压下273.15 K-318.15 K温度范围内,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在水和七种有机单溶剂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实验与理论探究。并测定了马来酸依那普利在苯甲酸中的溶解度,通过对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验证了选择方法的可靠性。采用Apelblat,λh,Wilson方程对实验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关联,结果误差RAD范围在0.08%-4.63%之间,RMSD范围在0.015×10-4-2.85×10-4之间,总体上Apelblat方程更适合于计算模拟。同时用Wilson方程进行溶解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分析,结果发现ΔmixG<0,ΔmixH>0,表明二者溶解是自发、放热的过程。第二部分:随着农业中对防治病害虫农药的需求的增多,含氮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对含吡唑、吡啶杂环类农药的开发研究是当今该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许多吡唑杂环化合物因其高效低毒的杀虫和除草活性而被大量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含有卤代吡唑杂环结构的农药的合成与应用,本部分对氯虫苯甲酰胺的3-溴-1-(3-氯2-吡啶基)-吡唑-5-羧酸(酸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及合成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进行了研究。以马来酸二乙酯和氯肼吡啶为原料,经环合、溴化、氧化、水解四步反应合成酸中间体,总收率51.38%。针对环合过程收率低的问题,探索了两种新方法。一是将环合、溴化两步反应一锅化,得到的中间产物不经分离,直接进行溴化反应,两步合并后酸中间体的总收率提高至62.68%。二是探索了以水合肼与马来酸二甲酯做原料,生成环合产品3-羟基-4,5-二氢吡唑-5-羧酸甲酯,再经过溴化、取代反应得到溴化产品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吡唑-5-羧酸甲酯的新路线,该反应能够得到环合产品,但是反应收率低。分别鉴定了环合与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4种副产物:1-(3-氯-2-吡啶基)-5-羟基-4,5-二氢吡唑-3-羧酸乙酯、N,1-双(3-氯-2-吡啶基)-3-羟基-4,5-二氢吡唑-5-碳酰肼、1,2-双(丁二酸二甲酯基)肼、3-溴-1-(5-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羧酸乙酯,讨论了其形成原因以及对收率的影响,为后续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赵东方[6](2017)在《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火灾威胁。预防火灾发生和降低火灾损失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易燃的高分子材料中加入阻燃剂。目前,广泛使用的卤系阻燃剂具有性价比和阻燃效率高、对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子性能影响小等优点。但其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潜在伤害正日益显现,无卤阻燃剂的开发和应用迫在眉睫。有机磷阻燃剂因其阻燃效率高、低毒、少烟、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认为是卤系阻燃剂的较好替代品。有机磷阻燃剂的纯度和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是影响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而溶剂选择对其纯化工艺和分散性的关键。因此,有机磷阻燃剂的固液相平衡数据及模型关联对有机磷阻燃剂的纯化工艺和后续的工业化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内外阻燃剂研究现状和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内容,本文以三氯氧磷、新戊二醇、间苯二酚和哌嗪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并通过EA、IR、MS、1H-NMR、13C-NMR和31P-NM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这两种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HPLC测试了二者的纯度。本文还通过TGA分析了二者的热力学性能,并且通过DSC测试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的熔点和熔化焓。本文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首次给出了RCDMPP在丙酮、甲醇、氯仿、甲苯、乙腈、乙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1,2-二氯乙烷、正丙醇、正己烷和甲酸乙酯溶剂中的溶解度;及PBNGP在氯仿、丙酮、四氢呋喃、甲酸乙酯、1,2-二氯乙烷、甲苯、正丙醇、甲醇、异丙醇、乙腈、苯和乙酸甲酯溶剂中的溶解度,并分析了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本文还利用选定的固-液相平衡方程关联了RCDMPP和PBNGP在选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了RCDMPP和PBNGP的活度系数。为RCDMPP和PBNGP的纯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采用λh,Wilson,NRTL,UNIQUAC和Apelblat模型对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这五个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数据。根据Scatchard–Hildebrand方程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参数值。本文还利用van’t Hoff方程和Gibbs–Helmholtz方程拟合计算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焓、溶解熵和溶解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是非自发的熵驱动过程,溶解过程伴随着吸热,且溶解焓是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的主要贡献者。为二者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RCDMPP、PBNGP等三十余种实验室自制的有机磷阻燃剂的溶解度参数(δ)、体积参数(r)和表面积参数(q),并将计算得到的各物质的溶解度参数与通过Scatchard-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关联得到的溶解度参数进行比较。通过基团贡献法计算,还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PBNGP的熔点和熔化焓数据及异烟酸的熔化焓,并通过对异烟酸进行TGA-DSC、Py-GC/MS等测试分析校正了早期文献中关于异烟酸熔化焓的报道数据。
汤伟伟[7](2017)在《有机晶体成核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溶液结晶是一项重要的固-液分离纯化手段,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与材料领域。结晶产品的性能取决于对晶体成核与生长过程的理解和有效控制;成核是关键的一步,决定着晶体的堆积结构,手性和粒度分布等。然而,成核过程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在晶体成核中溶液分子聚集体(以下简称溶液聚集体)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其研究表征极其困难,直到最近包括全反射技术的多种光谱表征与计算手段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使得溶液聚集体研究成为了可能。因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理解有机晶体成核的分子机理,特别地,探究溶质分子间的缔合与组装过程,溶液聚集体结构及其成核机理。本论文主要使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ATR-FTIR)、拉曼(Raman)和核磁(NMR)光谱技术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手段,探讨固-液相平衡热力学、溶液条件(溶剂,pH和浓度等)对溶液分子聚集体与多晶型成核的影响,得到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评估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真实溶剂类导体屏蔽(COSMO-RS)模型与Jouyban-Acree、两液体非随机片段活度系数(NRTL-SAC)模型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混合溶剂溶解度的预测能力,COSMO-RS模型表现了最好的预测结果。(2)发现了托灭酸(TFA)分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缔合路径,即羧酸二聚化和芳环二聚化。这些自缔合过程是晶体成核的第一步,决定了TFA多晶型的形成,溶质-溶剂和溶质-溶质相互作用的竞争与协同决定了溶液聚集体与晶体合成子是否存在结构关联。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结合方法确立了多晶型伴随结晶的判定依据,即两晶型伴随结晶中TFA稳定晶型组成存在极小点。(3)发现了苯甲酸(BA)在甲苯溶剂中首先通过氢键主要作用力形成羧酸二聚体,随后二聚体间通过π?π次级力缔合形成高阶四聚体,揭示了非共价相互作用力的层级性在主导分子识别与自组装过程中的重要角色。(4)实验确认了甘氨酸(Gly)在纯水中的自缔合现象,发现了缔合体主要以开环二聚体结构存在;揭示了pH依赖的分子自缔合与多晶型形成的关联性,探讨了Glyα与γ晶型的可能成核机理。基于DL-蛋氨酸(DL-Met)α与γ晶型在水中的伴随结晶现象以及Met分子自发缔合形成类胶束聚集体的实验发现,提出了“非经典”成核的可能分子机理。(5)溶液聚集体结构决定成核动力学的分子路径。利用高通量方法测量了4400组甲灭酸(MFA)诱导时间数据,确认了成核过程的随机性,建立了溶液聚集体与成核动力学关联,提出基于线簇内部脱溶剂化的成核分子路径假说。
陶晓龙[8](2017)在《头孢美唑钠结晶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头孢美唑钠为第二代半合成类头霉素抗菌药物,具有着广谱、高效、低毒等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同时对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目前,国内头孢美唑钠产品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纯度低、粒度小、粒度分布不均、稳定性差等问题。另外,头孢美唑钠在结晶过程中极易出现成油、聚结成胶等现象,结晶过程极不稳定。在此背景下,为了改善头孢美唑钠产品的质量,本文对头孢美唑钠结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重量法和UV紫外法分别测定了头孢美唑钠和头孢美唑酸在乙醇、正丙醇等九种纯溶剂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运用the modified Apelblat equation,the CNIBS/R-K model和the JouybanAcree model热力学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用表面静电势理论(MSEP),对溶解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头孢美唑钠在结晶过程中易发生油析现象,该现象严重影响了头孢美唑钠产品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利用在线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测定了头孢美唑钠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相图,并对头孢美唑钠油析结晶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油析机理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多种参数对头孢美唑钠油析结晶的影响,对比分析发现,溶剂的种类及结晶的方式是调控头孢美唑钠油析的两个重要方向。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反应结晶和溶析结晶对产品结晶度、收率等指标的影响后,确定采用溶析结晶作为待优化的工艺;通过综合考察溶液的初始浓度、温度、搅拌等操作参数对产品性能及工艺指标的影响后,确定了优化的溶析结晶工艺。以上对头孢美唑钠结晶过程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国内外专利及其它相关的文献报道。
李玉美[9](2016)在《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过程浓缩稀盐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化工及相关行业每年产生数千万吨稀盐酸需要就地增浓处理并循环使用,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目前的三种主要增浓处理方法,即深度解吸法、变压精馏法和萃取精馏法,均具有过程能耗较高和增浓浓度较低的不足。因此,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的稀盐酸就地增浓处理技术近年来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提出和研究了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每一级由一个解吸釜和一段吸收塔构成,通过控制解吸釜盐浓度及其它操作条件进行加盐解吸-吸收的耦合增浓过程,实现逐级增浓,最终获得所需浓度的盐酸产品。新方法具有浓缩效率高和能耗低的优点。本文建立了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各级解吸釜为一个平衡级、各级解吸釜盐浓度相等、忽略解吸釜热损失、解吸气在吸收塔中被全部吸收,通过建立MESH方程得到多级浓缩稀盐酸工艺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了获得数学模型可使用的HCl+MgCl2+H2O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模型,本文以Sako等人的HCl+MgCl2+H2O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模型为基础,根据Perry手册中的氯化氢水溶液分压数据和Sako等人的HCl+MgCl2+H2O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通过实验数据的模型关联得到HCl+H2O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模型的12个模型参数和HCl+MgCl2+H2O三元体系汽液平衡模型的5个模型参数。其次,本文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别对影响浓缩过程的解吸釜氯化镁浓度、进料稀盐酸浓度、耦合级数等因素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本文对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耦合级数为3时,分别考查了解吸釜氯化镁浓度、进料稀盐酸浓度对出口盐酸浓度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变化规律相同,表明了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的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王慧[10](2015)在《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甲苯氧化反应是重要的工业合成反应,是一条从廉价原料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的简捷路线。甲苯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有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它们都是工业上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化工领域。目前,甲苯氧化法主要包括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该技术目前较为成熟,但是产物较多,产物的分离与提纯过程也存在一些困难。本文针对甲苯氧化过程中各产物的热力学平衡性质的差异,提出通过物理方法分离甲苯氧化产物的想法,旨在减少甲苯氧化产物分离过程的能耗,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针对甲苯氧化反应的反应液进行相平衡研究,测定相关的热力学基础数据,通过建模的方式检验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可行性。主要内容安排如下:1、使用自制的实验装置进行液液相平衡测定,分别测定了常压下303.2-343.2K时水-苯甲醇-甲苯、水-苯甲醛-甲苯和水-苯甲醇-苯甲醛三组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数据的热力学检验。运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所得到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拟合,得到了所测体系的NRTL和UNIQUAC模型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最终根据拟合得出的活度系数模型参数,预测水-苯甲醇-苯甲醛-甲苯四元物系在T=313.2 K时的液液平衡数据,并与实验测得的四元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2、使用自制的实验装置,运用平衡法进行固液相平衡测定,分别测定了常压下苯甲酸在甲苯-苯甲醇、甲苯-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醛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使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所有固液平衡数据同时进行模型参数回归,得到了多组NRTL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使用得到的模型参数,预测得到苯甲酸在苯甲醇-苯甲醛-甲苯三元体系种的固液平衡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实现了对固液相平衡的预测。3、测定了常压下、温度为303.2-333.2K下,苯甲酸-甲苯-水三元体系、苯甲酸-苯甲醇-水三元体系以及苯甲酸-苯甲醛-水三元体系的固液液相平衡数据。使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所有固液液平衡数据同时进行模型参数回归,得到了多组NRTL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使用得到的模型参数,预测313.2K下苯甲酸在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的固液液平衡数据,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实现了对固液相平衡的预测。4、甲苯-苯甲醛二元体系以及苯甲醇-苯甲醛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使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所有文献数据和以上实验得到的液液、固液和固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统一了热力学模型关联,得到了一组适合甲苯体系不同相平衡状态关联的NRTL二元相互作用参数。
二、汽液平衡法研究溴化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液平衡法研究溴化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富马酸一钠在溶剂体系中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2 富马酸一钠 |
1.2.1 富马酸一钠的性质 |
1.2.2 富马酸一钠的应用 |
1.3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
1.3.1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 |
1.3.2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影响因素 |
1.4 固-液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 |
1.4.1 状态方程法 |
1.4.2 活度系数法 |
1.4.3 人工神经网络法 |
1.4.4 拓扑法 |
1.4.5 经验模型法 |
1.4.6 模型拟合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实验设备和试剂 |
2.3 实验验证 |
2.4 确定溶解平衡时间 |
2.5 实验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马酸一钠的固-液相平衡研究 |
3.1 表征结果分析 |
3.2 溶解度实验数据分析 |
3.2.1 纯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 |
3.2.2 二元混合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 |
3.3 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
3.3.1 修正的Apelblat模型 |
3.3.2 Jouyban-Acree模型 |
3.3.3 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 |
3.3.4 模型对比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两种有机酸固液相平衡的研究及其溶剂回收工艺的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两种芳香有机酸化合物 |
1.1.1 3-甲基水杨酸 |
1.1.2 苯氧乙酸 |
1.2 溶解度实验的测量方法 |
1.2.1 静态法 |
1.2.2 动态法 |
1.2.3 热分析法 |
1.3 溶解度模型 |
1.3.1 活度系数模型方程 |
1.3.2 经验方程 |
1.3.3 其他方程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需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准确性验证 |
2.5 XRD与DSC表征实验 |
2.5.1 X射线多晶衍射(XRD) |
2.5.2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溶解度 |
3.2 3-甲基水杨酸的溶解度 |
3.2.1 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3.2.2 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 苯氧乙酸溶解度 |
3.3.1 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2 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学分析 |
4.1 热力学模型 |
4.2 3-甲基水杨酸的溶解热力学分析 |
4.3 苯氧乙酸的溶解热力热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关联 |
5.1 偏差计算 |
5.2 经验方程关联结果 |
5.2.1 Apelblat方程 |
5.2.2 Van't Hoff方程 |
5.2.3 λh方程 |
5.3 活度系数模型关联结果 |
5.3.1 Wilson模型 |
5.3.2 NRTL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溶剂回收体系的选择及模拟优化 |
6.1 物系来源 |
6.2 热力学方法的选择 |
6.3 工艺流程模拟 |
6.4 工艺流程优化 |
6.4.1 粗镏塔的模拟与优化 |
6.4.2 乙酸甲酯采出塔的优化 |
6.4.3 甲醇采出塔的优化 |
6.4.4 甲醇回收塔的优化 |
6.5 新型节能方案 |
6.5.1 双效精馏方案的选择 |
6.5.2 节能方案流程模拟及优化 |
6.5.3 节能方案结果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匹配工质基础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逆电渗析法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匹配工作溶液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循环工质匹配性 |
2.1 热力学性质分析 |
2.1.1 溶解度 |
2.1.2 沸点升 |
2.1.3 比热容 |
2.2 电化学性质分析 |
2.2.1 活度系数与渗透系数 |
2.2.2 电导率 |
2.3 输运特性分析 |
2.4 危险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溶解度实验测定 |
3.1 实验研究 |
3.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3.2 溶解度数据及分析 |
3.2.1 纯溶剂体系 |
3.2.2 二元溶剂体系 |
3.3 动态法和静态法比较 |
3.4 溶解度实验数据的关联与拟合 |
3.4.1 模型解析 |
3.4.2 模型拟合参数 |
3.5 表观热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建模 |
4.1 系统描述 |
4.2 气隙扩散蒸馏海水淡化理论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理论模型 |
4.2.3 程序计算流程 |
4.3 RED电堆内部模型 |
4.3.1 模型假设 |
4.3.2 RED内部电特性 |
4.3.3 RED内部质量传递 |
4.3.4 RED电堆电能输出 |
4.3.5 程序计算流程 |
4.3.6 模型校验 |
4.4 碱性电解水制氢理论模型 |
4.4.1 碱性电解水制氢原理 |
4.4.2 电极反应模型 |
4.5 能量转换效率计算 |
4.6 模型调试 |
4.7 本章小结 |
5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5.1 参数、条件设置 |
5.2 结果及分析 |
5.2.1 浓溶液浓度变化的影响 |
5.2.2 稀溶液浓度变化的影响 |
5.2.3 过膜流速变化的影响 |
5.2.4 温度变化的影响 |
5.2.5 直接制氢与间接制氢比较 |
5.2.6 外部负载输出电能对系统输出总能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萘-1,5-二磺酸钠在纯溶剂及二元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热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2 萘-1,5-二磺酸钠 |
1.2.1 萘-1,5-二磺酸钠的简介 |
1.2.2 萘-1,5-二磺酸钠的应用前景 |
1.3 溶解平衡理论研究方法 |
1.3.1 状态方程法 |
1.3.2 活度系数法 |
1.3.3 经验模型法 |
1.3.4 人工神经网络法 |
1.3.5 拓扑法 |
1.4 测量溶解度的方法 |
1.5 晶体的多晶型 |
1.6 数据关联模型 |
1.6.1 修正的Apelblat模型 |
1.6.2 Jouyban–Acree model模型 |
1.6.3 van’t Hoff-Jouyban-Acree模型 |
1.6.4 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 |
1.7 溶剂效应分析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验证 |
2.4 确定溶解平衡时间 |
2.5 实验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表征结果分析 |
3.2 溶解度实验数据分析 |
3.2.1 纯溶剂中的实验数据 |
3.2.2 二元溶剂体系中的实验数据 |
3.3 溶剂效应分析结果 |
3.4 模型拟合结果 |
3.4.1 修正的Apelblat模型 |
3.4.2 Jouyban-Acree模型 |
3.4.3 van't-Hoff-Jouyban-Acree模型 |
3.4.4 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 |
3.4.5 模型对比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马来酸依那普利性质与应用 |
1.3 马来酸依那普利合成及提纯方法 |
1.4 药物的溶解度 |
1.5 固液相平衡 |
1.6 溶解度测定 |
1.6.1 静态法 |
1.6.2 动态法 |
1.6.3 热分析法 |
1.7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探讨 |
1.7.1 温度 |
1.7.2 原料的纯度 |
1.7.3 熔化性质 |
1.7.4 溶剂的影响 |
1.7.5 平衡状态 |
1.7.6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 |
1.7.7 氢键 |
1.7.8 溶剂化作用 |
1.7.9 多晶型影响 |
1.8 溶解度模型计算与关联 |
1.8.1 简化方程法 |
1.8.2 活度系数法 |
1.8.3 混合溶剂方程 |
1.9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9.1 选题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马来酸依那普利及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溶解性能研究 |
2.1 实验过程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过程 |
2.1.5 溶解度计算公式 |
2.1.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2.1.7 方法验证 |
2.1.8 线性关系考察 |
2.2 溶质鉴定与表征 |
2.2.1 晶型表征 |
2.2.2 依那普利氢化物热重分析 |
2.3 溶解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2.3.1 马来酸依那普利在单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2 依那普利氢化物在单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3 溶解度结果分析 |
2.4 溶解度的计算与关联 |
2.4.1 马来酸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氢化物的拟合参数 |
2.4.2 数据拟合结果分析 |
2.5 溶解混合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吡唑-5 羧酸的合成与优化 |
3.1 农药概述 |
3.2 农药的分类 |
3.3 氯虫苯甲酰胺 |
3.3.1 简介 |
3.3.2 作用机理 |
3.3.3 应用前景 |
3.3.4 合成路线 |
3.4 研究内容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试剂 |
3.5.2 实验仪器 |
3.5.3 酸中间体合成方程式 |
3.5.4 合成步骤 |
3.5.5 结果讨论 |
3.6 新路线探索一 |
3.6.1 一锅法合成溴化产品(3) |
3.6.2 氧化产物(4)的合成 |
3.6.3 氧化副产物的分离鉴定 |
3.6.4 一锅法合成溴化产品(3) |
3.6.5 氧化产物(4)的合成 |
3.7 新路线探索二 |
3.7.1 反应方程式 |
3.7.2 实验步骤 |
3.7.3 副产物分离鉴定 |
3.7.4 反应路线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成果 |
(6)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阻燃剂概述 |
1.1.1 阻燃剂的研究意义 |
1.1.2 阻燃剂的分类 |
1.1.3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有机磷系阻燃剂概述 |
1.2.1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分类与研究进展 |
1.2.2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1.3 固-液相平衡 |
1.3.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
1.3.2 固-液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
1.4 阻燃剂的热分析 |
1.5 基团贡献法的发展概述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磷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RCDMPP的合成 |
2.2.3 RCDMPP的结构表征 |
2.2.4 PBNGP的合成 |
2.2.5 PBNGP的结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阻燃剂的固-液相平衡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
3.2.3 熔点、熔融焓与熔融熵的不确定度及溶解度准确性估算 |
3.2.4 RCDMP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及活度系数计算 |
3.2.5 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及活度系数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液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参数计算 |
4.1 引言 |
4.2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模型关联 |
4.2.1 λh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
4.2.2 Wilson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
4.2.3 NRTL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
4.2.4 UNIQUAC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
4.2.5 Apelblat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
4.2.6 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
4.3 Scatchard-Hildebrand溶液模型及溶解度参数估算 |
4.4 阻燃剂的溶解热、溶解熵及溶解吉布斯自由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力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估算 |
5.1 引言 |
5.2 基团贡献法估算溶解度参数 |
5.3 基团贡献法估算体积参数和表面积参数 |
5.4 基团贡献法估算有机磷阻燃剂PBNGP的熔点和熔化焓 |
5.5 基团贡献法估算异烟酸熔融焓的实验验证 |
5.5.1 试剂与仪器 |
5.5.2 异烟酸熔化焓的DSC测定及其热重分析(TGA) |
5.5.3 异烟酸的熔化焓的基团贡献法计算 |
5.5.4 异烟酸的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分析 |
5.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有机晶体成核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固-液相平衡热力学 |
1.1.1 热力学基础 |
1.1.2 结晶驱动力 |
1.2 多晶型现象 |
1.2.1 多晶型的药物相关性 |
1.2.2 伴随多晶型现象 |
1.2.3 多晶型热力学 |
1.2.4 多晶型转变动力学 |
1.3 晶体成核 |
1.3.1 经典成核理论 |
1.3.2 两步成核机理 |
1.3.3 成核前线簇模型 |
1.4 成核分子机理与多晶型形成 |
1.5 问题阐述 |
1.6 研究目标和论文结构 |
1.6.1 研究目标 |
1.6.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溶液热力学与溶解度预测 |
2.1 引言 |
2.2 溶解度模型 |
2.2.1 经验方程 |
2.2.2 理论方程 |
2.2.3 预测模型 |
2.2.4 回归分析 |
2.2.5 热力学混合性质计算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材料 |
2.3.2 溶解度测定 |
2.3.3 固态性质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固态性质表征 |
2.4.2 纯溶剂溶解度 |
2.4.3 二元混合溶剂溶解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液化学与多晶型成核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晶体结构解析 |
3.2.3 ATR-FTIR光谱 |
3.2.4 NMR光谱 |
3.2.5 能量计算 |
3.2.6 结晶实验 |
3.3 结果 |
3.3.1 结晶结果和晶体堆积分析 |
3.3.2 浓度依赖的NMR化学位移 |
3.3.3 ATR-FTIR光谱 |
3.3.4 自扩散测量 |
3.3.5 二维NOESY谱 |
3.4 讨论 |
3.4.1 溶质自缔合和构象 |
3.4.2 溶液化学与多晶型成核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晶型伴随结晶或溶剂介导转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Raman光谱 |
4.2.3 UV-Vis光谱 |
4.2.4 结晶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质浓度和晶型组成标准曲线 |
4.3.2 多晶型伴随结晶 |
4.3.3 温度与浓度影响 |
4.3.4 成核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阶苯甲酸溶液自组装体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ATR-FTIR光谱 |
5.2.3 NMR光谱 |
5.2.4 DFT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TR-FTIR光谱 |
5.3.2 溶液NMR光谱 |
5.3.3 NMR化学位移计算 |
5.3.4 浓度依赖的自扩散 |
5.3.5 电子密度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H依赖的甘氨酸多晶型现象:溶液自缔合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NMR光谱 |
6.2.3 ATR-FTIR光谱 |
6.2.4 pH测量 |
6.2.5 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甘氨酸存在状态的pH依赖性 |
6.3.2 ATR-FTIR光谱 |
6.3.3 浓度依赖的NMR化学位移 |
6.3.4 二维NOESY谱 |
6.3.5 pH依赖的自缔合 |
6.3.6 DFT计算 |
6.3.7 溶液自缔合与甘氨酸多晶型的成核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L-蛋氨酸溶液自组装:非经典结晶机理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 |
7.2.2 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解析 |
7.2.3 Raman光谱 |
7.2.4 pH测量 |
7.2.5 芘荧光表征 |
7.2.6 NMR光谱 |
7.2.7 结晶实验 |
7.2.8 溶解度与转晶实验 |
7.2.9 DFT计算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蛋氨酸存在状态的pH依赖性 |
7.3.2 伴随结晶现象 |
7.3.3 晶体结构和晶格能 |
7.3.4 晶型溶解度与稳定性 |
7.3.5 构象稳定性与过渡态 |
7.3.6 浓度依赖的NMR化学位移 |
7.3.7 浓度依赖的NMR-T |
7.3.8 芘荧光表征 |
7.3.9 NMR化学位移计算 |
7.3.10 非经典成核分子路径与结晶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溶液聚集体对成核动力学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材料 |
8.2.2 ATR-FTIR光谱 |
8.2.3 溶解度测量 |
8.2.4 诱导期测定 |
8.2.5 DFT计算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溶解度 |
8.3.2 ATR-FTIR光谱 |
8.3.3 DFT计算 |
8.3.4 成核动力学 |
8.3.5 溶液聚集体与成核动力学关联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头孢美唑钠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晶 |
1.1.1 工业结晶 |
1.1.2 药物结晶 |
1.2 头孢美唑钠概述 |
1.2.1 头孢类抗生素概述 |
1.2.2 头孢美唑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方面的特点 |
1.2.3 头孢美唑钠药理作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特点 |
1.2.4 目前头孢美唑钠国内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头孢美唑钠及头孢美唑酸结晶热力学研究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固液平衡理论及溶解度模型 |
2.1.2 溶液混合热力学性质 |
2.1.3 化合物熔点的估算 |
2.1.4 表面静电势理论 |
2.1.5 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头孢美唑钠及头孢美唑酸固体的表征结果 |
2.3.2 头孢美唑钠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模型拟合结果 |
2.3.3 头孢美唑钠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模型拟合结果 |
2.3.4 头孢美唑钠溶解度与表面静电势拟合结果 |
2.3.5 头孢美唑酸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模型拟合结果 |
2.3.6 头孢美唑酸在混合溶剂中的混合热力学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头孢美唑钠油析结晶的过程及机理研究 |
3.1 文献综述 |
3.1.1 油析现象及分类 |
3.1.2 油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
3.1.3 过程分析技术(PAT) |
3.1.4 溶解度参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的结果及讨论 |
3.3.1 头孢美唑钠溶剂分类及预测 |
3.3.2 头孢美唑钠油析结晶过程研究 |
3.3.3 头孢美唑钠油析结晶的相图 |
3.3.4 头孢美唑钠油析机理研究 |
3.3.5 头孢美唑钠油析过程控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本无定型头孢美唑钠结晶工艺的开发与优化 |
4.1 文献综述 |
4.1.1 无定型药物的基本特性 |
4.1.2 无定型药物主要的表征手段 |
4.1.3 基本无定型头孢美唑钠 |
4.1.4 非晶态物质X-射线衍射 |
4.1.5 工艺开发及优化思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装置 |
4.2.4 实验步骤 |
4.2.5 筛选待优化的结晶工艺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结晶温度的影响 |
4.3.2 反溶剂的影响 |
4.3.3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4 搅拌强度的影响 |
4.3.5 头孢美唑钠产品稳定性试验 |
4.3.6 基本无定型头孢美唑钠结晶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过程浓缩稀盐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酸的处理方法 |
1.1.1 常规解吸法 |
1.1.2 压差法 |
1.1.3 萃取精馏法 |
1.1.4 加盐间歇精馏法 |
1.1.5 组合法 |
1.2 盐效应作用下的汽液平衡及汽液平衡模型 |
1.2.1 盐效应 |
1.2.2 盐效应作用下的汽液平衡 |
1.2.3 盐效应作用下的汽液平衡模型 |
1.3 现有稀盐酸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过程 |
2.1 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浓缩稀盐酸过程操作方式 |
2.1.1 单级加盐解吸-吸收浓缩稀盐酸过程 |
2.1.2 单级加盐解吸-吸收浓缩稀盐酸过程的耦合 |
2.2 过程操作流程 |
2.3 过程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程的数学模型 |
3.1 数学模型假设 |
3.2 数学模型建立 |
3.2.1 解吸釜数学模型 |
3.2.2 吸收塔数学模型 |
3.3 数学模型求解 |
3.3.1 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
3.3.2 数学模型计算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酸加盐解吸汽液平衡模型 |
4.1 HCl+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 |
4.1.1 HCl+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关联式 |
4.1.2 HCl+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参数求解及验证 |
4.2 HCl+ MgCl_2+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 |
4.2.1 HCl+ MgCl_2+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关联式 |
4.2.2 HCl+ MgCl_2+H_2O系统汽液平衡数学模型参数求解及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程的模拟计算 |
5.1 盐浓度对浓缩结果的影响 |
5.1.1 耦合级数一定 |
5.1.2 稀盐酸进料浓度一定 |
5.2 稀盐酸浓度对浓缩结果的影响 |
5.2.1 耦合级数一定 |
5.2.2 解吸釜盐浓度一定 |
5.3 耦合级数对浓缩结果的影响 |
5.3.1 解吸釜盐浓度一定 |
5.3.2 稀盐酸进料浓度一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过程的实验研究 |
6.1 过程的可行性分析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装置 |
6.2.3 实验方案和分析方法 |
6.2.4 实验操作步骤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比较 |
6.3.2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甲苯氧化体系中各组分简介 |
1.1.1 甲苯性质及用途 |
1.1.2 苯甲醇性质及用途 |
1.1.3 苯甲醛性质及用途 |
1.1.4 苯甲酸性质及用途 |
1.2 甲苯及其产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1 甲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2 苯甲醇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3 苯甲醛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4 苯甲酸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3 甲苯氧化体系的分析方法进展 |
1.3.1 现有分析方法及概述 |
1.3.2 分析方法选择 |
1.3.3 甲苯氧化体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 甲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1.4.1 氧化剂 |
1.4.2 催化剂 |
1.4.3 氧化介质 |
1.4.4 甲苯氧化技术现状 |
1.5 本文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液液相平衡研究 |
2.0 甲苯氧化体系中的液液相平衡研究现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思路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1.4 实验步骤 |
2.1.5 实验条件与范围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分析测试条件 |
2.2.2 定量方法的选择 |
2.3 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讨论 |
2.3.1 水-苯甲醇-甲苯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 |
2.3.2 水-苯甲醛-甲苯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 |
2.3.3 水-苯甲醇-苯甲醛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 |
2.3.4 液液平衡实验数据可靠性检验 |
2.3.5 二元液液平衡实验数据验证 |
2.3.6 实验分配系数讨论 |
2.4 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2.4.1 液液相平衡模型的综述 |
2.4.2 活度系数模型的选取 |
2.4.3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2.4.4 模型关联的结果 |
2.4.5 液液平衡模型参数的验证 |
2.5 多元液液相平衡模型预测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固液相平衡研究 |
3.1 文献综述 |
3.1.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
3.1.2 甲苯氧化体系固液相平衡研究 |
3.2 实验装置与技术 |
3.2.1 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 |
3.2.2 误差产生的原因 |
3.2.3 实验装置与试剂 |
3.2.4 实验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3.3 固液相平衡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苯甲酸在甲苯-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2 苯甲酸在甲苯-苯甲醛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3 苯甲酸在苯甲醇-苯甲醛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4 实验数据的关联与讨论 |
3.4.1 固液相平衡的关联与预测 |
3.4.2 实验数据的关联方法 |
3.4.3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3.4.4 模型参数关联结果 |
3.5 多元固液相平衡模型与验证 |
3.5.1 苯甲酸在多元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模型 |
3.5.2 苯甲酸在甲苯-苯甲醛-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固液液相平衡研究 |
4.1 文献综述 |
4.2 实验装置与技术 |
4.2.1 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 |
4.2.2 误差产生的原因 |
4.2.3 实验装置与试剂 |
4.3 实验分析方法 |
4.3.1 分析测试条件 |
4.3.2 分析测试方法 |
4.4 固液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苯甲酸-甲苯-水三元固液液相平衡 |
4.4.2 苯甲酸-苯甲醇-水三元物系的固液液相平衡 |
4.4.3 苯甲酸-苯甲醛-水三元物系的固液液相平衡 |
4.4.4 固液液平衡实验结果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
4.4.5 固液液平衡实验分配系数讨论 |
4.5 实验数据关联与讨论 |
4.5.1 固液液平衡数据关联模型的建立与选取 |
4.5.2 实验数据的关联方法 |
4.5.3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4.5.4 模型参数关联结果 |
4.6 多元固液液相平衡模型与验证 |
4.6.1 苯甲酸在多元溶剂中的固液液平衡预测模型 |
4.6.2 苯甲酸在 313.2K下,不同液液组成的固液液平衡预测与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
5.1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归纳 |
5.1.1 水-甲苯二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
5.1.2 甲苯-苯甲醇二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
5.1.3 甲苯-苯甲醛二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
5.1.4 苯甲醇-苯甲醛二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
5.2 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
5.2.1 气液相平衡模型的建立 |
5.2.2 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的关联方法 |
5.2.3 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
5.2.4 模型参数关联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汽液平衡法研究溴化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富马酸一钠在溶剂体系中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D]. 刘浩友.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两种有机酸固液相平衡的研究及其溶剂回收工艺的模拟与优化[D]. 王永光.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逆电渗析法热制氢系统匹配工质基础物性研究[D]. 杨帅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萘-1,5-二磺酸钠在纯溶剂及二元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热力学[D]. 仪登京.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3)
- [5]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中间体溶解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研究[D]. 乔宾. 东南大学, 2020(01)
- [6]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D]. 赵东方.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7]有机晶体成核的分子机理研究[D]. 汤伟伟. 天津大学, 2017(06)
- [8]头孢美唑钠结晶过程研究[D]. 陶晓龙. 天津大学, 2017(09)
- [9]多级加盐解吸—吸收耦合过程浓缩稀盐酸的研究[D]. 李玉美. 天津大学, 2016(07)
- [10]甲苯液相无溶剂氧化体系中的相平衡研究[D]. 王慧. 湖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