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价值与栽培技术

枸杞的价值与栽培技术

一、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1)在《枸杞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文中提出枸杞的药用价值极高,可被应用于食疗和药物治疗。在枸杞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强化栽培技术投入,利用水肥一体化、中耕打药、合理施肥的方式进行修剪管理,提高枸杞栽培的质量。此外,在枸杞栽培中应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降低栽培技术方面的不利影响。基于此,针对枸杞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李兴平[2](2021)在《枸杞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的相关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枸杞是一种枸杞属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我国人民的普遍喜爱。宁夏、青海、西藏、内蒙古和甘肃是我国枸杞的五大产地,主要从枸杞的利用价值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枸杞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枸杞产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益民,张宝琳[3](2021)在《我国枸杞属物种资源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枸杞属(Lycium L.)物种在全球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文中综述了我国枸杞的栽培历史、应用价值,以及国内外枸杞属物种资源的分布、种类、研究进展和成果,分析了我国在枸杞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枸杞育种工作和物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张佳琪,赵英力,王浩宁,李冬杰[4](2020)在《黑果枸杞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黑果枸杞是一种抗旱、耐盐碱、防风固沙的多年生灌木,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于一体,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该研究从资源分布、繁育与栽培、病虫害防治、逆境适应性、遗传多样性、药用成分、生态价值、产品研发等方面,对黑果枸杞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黑果枸杞推广应用、产业发展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马兴东[5](2020)在《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光合特性、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新疆、青海和宁夏等地,果实中富含多糖、原花青素和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防治糖尿病等功效,因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享有“软黄金”的美誉。近年来,随着野生黑果枸杞的逐渐减少,黑果枸杞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品质、产量低下的问题任未得到解决,为从源头解决这些问题,本试验以施氮量为因素,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两年(2018年、2019年)三个时期(头茬果期、夏果期、秋果期)设置五个施氮梯度(0、50 g·株-1/8 kg·hm-2、100 g·株-1/16 kg·hm-2、150 g·株-1/24 kg·hm-2、200 g·株-1/32 kg·hm-2),研究不同的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产量等的影响,阐明合理施氮量对黑果枸杞的价值,以期为干旱区人工栽培黑果枸杞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冠幅和叶面积都有一定的增加,超过最佳施氮量后也会导致负效应,因此,适当的施氮对黑果枸杞株高、茎粗、冠幅和叶面积等田间生长指标都有促进作用。2018年不同施氮量下株高涨幅最大在N3处理,茎粗涨幅最大在N2处理,冠幅涨幅最大在N1处理,叶面积涨幅最大在N1处理;2019年不同施氮量下株高涨幅最大在N1处理,茎粗涨幅最大在N2处理,冠幅涨幅最大在CK,叶面积涨幅最大在N1处理。2.施氮对胞间CO2浓度(Ci)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对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产生的效应不明显,对其他指标都有促进作用,但过量会产生抑制作用。2018年三个时期叶绿素a(Chl a)、Chl b、Chl a+b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均在N3处理,蒸腾速率(Tr)最大值分别在N4、N3、N4处理,Ci最大值均在CK,气孔导度(Gs)最大值分别在N2、N2、N1处理;2019年三个时期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最大值分别在N4、N3、N4,Pn最大值分别在N3、N2、N3处理,Tr最大值分别在N2、N3、N3处理;Gs最大值分别在N3、N1、N3处理。2018年和2019年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最大值均在N3处理,Rd最大值均在N2处理,2018年LCP最大值在N2处理,LSP最大值在CK,2019年LCP最大值在CK,LSP最大值在N3处理。3.施氮对黑果枸杞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都有促进作用,但施氮过量会产生抑制作用,对黑果枸杞果实有抑制丙二醛(MDA)合成的作用。2018年三个时期SOD活性最大分别在N4、N4、N3处理,POD活性最大分别在N3、N4、N4处理,CAT活性最大分别在N4、N4、N3处理,MDA含量最大分别在N4、N4、N3处理;2019年三个时期SOD活性最大均在N4处理,POD活性最大分别在N3、N4、N3处理,CAT活性最大分别在N4、N4、N3处理,MDA含量最大分别在N4、CK、N4处理。4.施氮对黑果枸杞果实中多糖、总黄酮、花色苷、原花青素的含量及百粒重和单株产量都有促进作用,但过量会有抑制作用。2018年三个时期单株产量分别在N3、N4、N3处理达到最大,最大产量分别为113.62 g、116.61 g、85.26 g,2019年三个时期单株产量分别在N3、N4、N3时达到最大,最大产量分别为111.25 g、123.99 g、79.21 g。5.适量施氮能提高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产量和一天内各时间段的Pn、Tr、Gs、水分利用率(WUE),但对两种枸杞一天内各时间段的Ci起到抑制作用,也降低了气孔限值制(Ls),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并且施氮对黑果枸杞各光合参数较宁夏枸杞影响显着。150 g·株-1为黑果枸杞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A)和产量最佳施氮量,此时PnA为9.84μmol·m-2·s-1,单株产量为173.62 g;187.73 g·株-1为宁夏枸杞PnA最佳施氮量,此时PnA为11.62μmol·m-2·s-1,150 g·株-1为宁夏枸杞产量最佳施氮量,此时单株产量为205.26 g。

林舒琪[6](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王皓[7](2020)在《黑果枸杞枝刺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黑果枸杞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多棘刺灌木,其无刺类型更易做经济型林木栽培。本研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盆栽称重控水、扫描电镜(SEM)观察、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研究黑果枸杞枝刺发生规律并探索可能影响其枝刺发生的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果枸杞花苞外植体采用75%酒精处理45 s联合0.1%HgCl2处理3 min时,杀菌效果最好;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 0.2 mg/L+NAA 0.1 mg/L时,外植体的再生效果最好;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2 mg/L IBA时最适合根诱导,生根率可达100%;以筛选出的再生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作为外植体解除玻璃化的基本培养基,接种于添加40μM AgNO3培养基中的芽丛脱玻璃化率最高。(2)同一无性系的黑果枸杞植株,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可以表现为整株无枝刺,在60%以下均发育出枝刺。利用SEM对黑果枸杞的无刺及有刺材料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黑果枸杞的刺起源于叶腋处的腋生分生组织,表明黑果枸杞的刺为枝刺,同时确定其枝刺发育的3个时期(无刺期、刺启动期和刺形成期)。为后续试验样品的采集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同时发现了黑果枸杞的叶原基、叶片和包刺叶状结构表面有功能未知的柱状凸起。(3)对无刺期(CK)、刺启动期(Init)和刺形成期(Form)的黑果枸杞短茎节进行转录组测序,共产生Clean Data 62.33 Gb,拼接出Unigenes52 816条,注释到七大功能数据库上的Unigenes总数为32 000个,占总Unigenes的60.59%。分析发现CK与Init之间有1 208个DEGs,主要显着富集在氧化还原活性、S-甲基转移酶活性等GO条目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KEGG路径。Init与Form之间有2 828个DEGs,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活性、氧化还原进程等GO条目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EGG路径。这两组比较的DEGs共同显着富集的GO条目有74个,共同显着富集到的KEGG路径有5个,分别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路径、苯丙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苯丙氨酸代谢路径和植物昼夜节律。此外,我们关注到Init和Form之间的DEGs显着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KEGG路径,CK与Init之间的DEGs有3个注释到该KEGG路径。该KEGG路径有一DEG(蔗糖合酶基因)在刺启动期呈现显着性低表达;HPLC测定显示蔗糖含量在刺启动期极显着低于无刺期和刺形成期。三种材料蔗糖合酶基因表达与蔗糖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葡萄糖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参照植物侧枝发育的相关研究结果,我们推测淀粉和蔗糖代谢KEGG路径与黑果枸杞枝刺发生相关,蔗糖为调控黑果枸杞枝刺发生的信号,葡萄糖为枝刺发生提供能量,蔗糖合酶参与蔗糖对枝刺发生的调控。本研究为揭示黑果枸杞枝刺发生机理及培育无刺黑果枸杞品种奠定了基础。

杨一凡[8](2020)在《巴音河流域枸杞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水分特征及利用评价》文中指出为进一步明晰巴音河流域枸杞种植区土壤水分特征,更大程度化提升干旱区枸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巴音河流域主要枸杞产区水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以巴音河流域德令哈枸杞种植区枸杞地为研究对象,以无覆盖平作枸杞地为对照,在水肥一体化滴灌基础上,通过起垄、覆膜、调整不同沟垄比等栽培措施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变化特征、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蒸发量、作物生长量、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状况,并采用TOPSIS法系统评价了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水分特征状况,明确了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最优栽培措施和最佳沟垄比,为该区域枸杞种植业选择适宜的栽培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研究区土壤为典型沙质土壤。不同栽培措施之间表现为沟垄覆膜措施土壤砂粒含量最小。养分方面除钾素含量正常外,有机质、氮素等均较为缺乏。养分变异系数表现为p H最小,除速效磷外,速效养分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对应全量养分的变异系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排序为:沟垄覆膜>平作覆膜>沟垄不覆膜>平作不覆膜。(2)试验区降水量少且主要以无效降雨(<5mm的降雨)为主。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沟垄覆膜(GLBb)>平地覆膜(PM)>沟垄露地(LL)>平作不覆膜(CK)。起垄措施和覆膜措施相比于CK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4.61%和21.31%。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下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是GLBc(18cm:32cm)>GLB b(24cm:32cm)>GLBd(12cm:32cm)>GLBa(30cm:32cm)。随着沟宽的不断减少,土壤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在沟宽为18cm处。试验区土壤蒸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7、8月份。土壤蒸发强度随生育期的推移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蒸发强度在开花坐果期最高,秋果采收期最小。蒸发量受不同栽培措施影响排序为:LL>CK>P M>GLBb,沟垄覆膜措施对土壤蒸发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覆膜措施。蒸发量受不同沟垄比影响排序为:GLBa>GLBb>GLBc>GLBd。(3)枸杞在开花坐果期株高、冠幅和地径均生长最快,夏果采收期至秋果采收期之间生长最慢。不同栽培措施中沟垄覆膜处理枸杞生长发育状况最优,在株高、冠幅和地径三项指标中都是最佳措施。不同沟垄比之间表现为GLBc最优。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7种不同措施的生长综合质量指数,其值由高到低依次为:GLBc>GLBb>GLBd>GLBa>PM>LL>CK。沟垄覆膜措施增产节水效果最优,相比于CK耗水量降低了5.01%,产量提高了51.25%,水分利用效率增长了58.94%。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试验中,拟合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沟宽和枸杞产量进行分析,得出最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GLBc处理。(4)应用TOPSIS法对不同处理的水分特征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GLBc>GLBd>GLBb>GLBa>PM>LL>CK。沟垄覆膜c(沟垄比18:32)措施评价结果最优,平地不覆膜(CK)评价结果最差。因此该地区应继续在滴灌基础上,采用沟垄覆膜栽培方式,并设置沟垄比为18cm:32cm,该栽培方式保水和水分利用效果最好,又可促进枸杞生长,是适合巴音河流域枸杞种植业的栽培模式。

王春雨[9](2020)在《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对土壤盐分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是柴达木原生植物之一,随着不同角度研究的逐步深入,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黑果枸杞这一资源,本研究从代表黑果枸杞品质的代谢物质多酚类化合物及原生地土壤盐分特征两方面开展工作,力求把握多酚类物质生成、积累与土壤盐分的关系,来指导规模化种植立地条件的选择,促进高原特色浆果种植业的发展。采用NaNO2-Al(NO3)3-Na 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鉴定对花青素,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 MS)分析多酚组分,用烘干法、火焰光度法等经典方法分析测定土壤盐分,并经过适当数理统计处理,探讨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对土壤盐分的响应关系。柴达木黑果枸杞总黄酮含量为1.63±0.10%~3.15±0.16%,总多酚含量为8.19±0.50~28.60±0.54 mg·g-1;共分离鉴定到12种花青素类化合物,其中矮牵牛素-3-O-顺式(或反式)香豆酰芸香糖-5-O-葡萄糖苷是主要成分,占花青素总量的49.42%~79.13%,其次是矮牵牛素-3-O-对香豆酸-槐糖苷-5-O-葡萄糖苷,占花青素总量的2.28%~18.22%;咖啡酸、山奈酚、柚皮素、对香豆酸、槲皮素和芦丁是主要的非花青素类多酚组分。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总体为碱性氯化物型盐土,可溶性盐主要为NaCl,次为KCl和CaCl2;土壤含盐量空间上具有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且与蒸降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土壤Mg2+和CO32-具有强变异度,HCO3-、K+、SO42-、Na+、Ca2+、Cl-呈依次增强的中等变异度,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含量具有中等变异度,p H属变异弱;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与1:1浸提液电导率以二次式拟合关系拟合效果最好(R2=0.9755),可利用最优函数模型通过电导率法快速测定土壤可溶性盐含量。柴达木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的形成受气候因子和土壤盐分的综合影响。冷—温循环干旱环境有利于黑果枸杞多酚生成,总多酚含量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呈较弱程度的负相关,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过高会抑制柚皮素的合成;黄酮类物质槲皮素、芦丁以及总黄酮的含量与气候相关性较差,与土壤中CO32-极显着的正相关,K+能促进黑果枸杞黄酮的合成与积累,Ca2+则是对黑果枸杞总多酚产生负面影响主要离子。

常雪梅[10](2020)在《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枸杞具有延衰抗老的效果和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北方被广泛栽培。在枸杞的栽培过程中,由于种植者滥用化肥农药,使枸杞的栽培达不到无公害的要求,严重降低了枸杞的经济价值。文章对枸杞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以期为枸杞的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提高枸杞的经济价值。

二、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枸杞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枸杞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用价值
2 枸杞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要点
    2.1 明确繁殖的措施
    2.2 栽培管理需求
3 枸杞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3.1 落实预防性管理原则
    3.2 总结病虫害种类
    3.3 确立病虫害综合防治周期
4 结束语

(2)枸杞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的相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枸杞利用价值
    1.1 药用价值
    1.2 营养价值
2 枸杞的栽培技术
    2.1 了解枸杞的特征和习性
    2.2 加强整地和定植
        2.2.1 做好定植地点的选择工作
        2.2.2 做好枸杞定植地点的空气检测工作
        2.2.3 做好枸杞定植地点的土壤和水质检测工作
    2.3 完善田间管理
        2.3.1 松土、除草工作的开展
        2.3.2 施肥、浇水工作的开展
        2.3.3 整形修剪工作的开展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3 结语

(4)黑果枸杞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分布
2 繁育与栽培
    2.1 种苗繁育
        2.1.1 种子育苗
        2.1.2 容器育苗
        2.1.3 扦插育苗
        2.1.4 根蘖育苗
        2.1.5 组培快繁
    2.2 引种栽培
3 病虫害防治
4 逆境适应性
5 遗传多样性
6 药用成分
    6.1 原花青素
    6.2 花色苷
    6.3 黄酮
    6.4 多糖
    6.5 其它化合物
7 生态价值
8 产品研发
9 思考与对策
    9.1 尽快制定黑果枸杞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9.2 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推进黑果枸杞生产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
    9.3 加大技术集成研发力度,推进黑果枸杞可持续发展
    9.4 强化基础研究攻关,加快黑果枸杞深加工产品研发

(5)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光合特性、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写词(Abbreviations)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果枸杞研究进展
        1.1.1 黑果枸杞植物学特征
        1.1.2 黑果枸杞生物学特性
        1.1.3 黑果枸杞栽培育种的研究
        1.1.4 黑果枸杞活性成分的研究
    1.2 枸杞施肥研究进展
        1.2.1 施肥方式
        1.2.2 施肥量
        1.2.3 施肥时期
        1.2.4 氮肥施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材料与设计
    2.3 仪器与试剂
        2.3.1 仪器
        2.3.2 试剂
    2.4 技术路线
    2.5 试验方法
        2.5.1 农艺性状的测定
        2.5.2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2.5.3 果实酶活性及丙二醛的测定方法
        2.5.4 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田间生长指标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茎粗
        3.1.3 冠幅
        3.1.4 叶面积
    3.2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叶绿素含量
        3.2.2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3.2.3 相关性分析
        3.2.4 光响应曲线参数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与施氮的关系
        3.3.2 光合-光响应曲线与施氮的关系
第四章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1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果实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超氧化物歧化酶
        4.1.2 过氧化物酶
        4.1.3 过氧化氢酶
        4.1.4 丙二醛
    4.2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果实药效成分与产量的影响
        4.2.1 多糖
        4.2.2 总黄酮
        4.2.3 花色苷
        4.2.4 原花青素
        4.2.5 百粒重
        4.2.6 单株产量
    4.3 小结与讨论
        4.3.1 酶活性及丙二醛与施氮的关系
        4.3.2 药效成分与施氮的关系
        4.3.3 产量与施氮的关系
第五章 施氮对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5.2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3 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产量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6)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2.1 相关研究史料
        2.1.1 文档资料
        2.1.2 图档资料
    2.2 文档资料考据
        2.2.1 内工则例考据
        2.2.2 御制诗文考据
    2.3 图档资料考据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2.4 图文考据小结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3.1 全园普查
    3.2 九州详查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5.4.1 遗址保护层面
        5.4.2 遗址安全层面
        5.4.3 植物景观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黑果枸杞枝刺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黑果枸杞研究进展
    1.2 组培玻璃化现象研究进展
        1.2.1 组培玻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2.2 组培玻璃化现象解除研究进展
    1.3 植物刺的研究进展
    1.4 扫描电镜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5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果枸杞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以幼花苞为外植体的植物组织培养
        2.2.2 以幼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2.2.3 利用AgNO_3解除芽丛玻璃化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黑果枸杞枝刺发生机理研究
    3.1 黑果枸杞不同发育时期枝刺的形态特征观察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讨论
    3.2 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挖掘黑果枸杞枝刺发生相关基因和代谢路径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巴音河流域枸杞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水分特征及利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枸杞业发展现状
        1.2.2 影响土壤水分特征的因素
        1.2.3 不同栽培措施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样品采集及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栽培措施土壤养分性质差异及肥力评价
    3.1 土壤养分差异特征
        3.1.1 土壤养分统计
        3.1.2 土壤pH及速效养分差异
        3.1.3 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差异
        3.1.4 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3.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3.2.1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3.2.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3.3 小结
        3.3.1 不同栽培措施土壤养分状况
        3.3.2 不同栽培措施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含水率和蒸发量的影响
    4.1 试验区年降水特征分析
    4.2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3 不同沟垄比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4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4.5 沟垄覆膜不同沟垄比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栽培措施与沟垄比对枸杞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不同栽培措施与沟垄比对枸杞株高的影响
    5.2 不同栽培措施与沟垄比对枸杞冠幅的影响
    5.3 不同栽培措施与沟垄比对枸杞地径的影响
    5.4 枸杞生长综合质量指数
    5.5 不同栽培措施对枸杞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6 不同沟垄比对枸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7 以产量为评价指标的最佳沟垄比的确定
    5.8 小结
第六章 土壤水分特征的综合评价
    6.1 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原理
        6.1.1 TOPSIS法基本原理
        6.1.2 TOPSIS法评价模型的建立
    6.2 不同栽培措施及不同沟垄比的水分特征综合评价
        6.2.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解析
        6.2.2 综合评价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对土壤盐分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黑果枸杞概述
    1.2 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1.2.1 黑果枸杞总黄酮
        1.2.2 黑果枸杞花青素
        1.2.3 黑果枸杞总多酚
    1.3 黑果枸杞其他营养物质研究进展
        1.3.1 多糖
        1.3.2 氨基酸
        1.3.3 类胡萝卜素
    1.4 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研究进展
        1.4.1 胁迫环境对人工种植黑果枸杞的影响
        1.4.2 人工栽培对黑果枸杞内含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1.5 柴达木地区土壤盐分特征的研究进展
    1.6 土壤盐分对植物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土壤材料
        2.2.3 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黑果枸杞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2.3.2 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提取与测定
        2.3.3 黑果枸杞总多酚的提取与测定
        2.3.4 土壤盐分特征
第3章 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黑果枸杞总黄酮、总多酚含量
        3.4.2 黑果枸杞花青素类物质分离鉴定
        3.4.3 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非花青素)分离鉴定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盐分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土壤pH值和可溶性盐含量
        4.4.2 土壤盐分组成类型
        4.4.3 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
        4.4.4 土壤盐分的描述性统计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酚类物质对土壤盐分的响应
    5.1 引言
    5.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多酚各组分相关性分析
        5.3.2 多酚类物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3 多酚类物质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
2 整地施肥
3 选择优良品种
4 枸杞的病虫害管理
    4.1 加强栽培管理
    4.2 做好田间清洁
    4.3 病害防治
    4.4 虫害防治
    4.5 草害管理
5 结束语

四、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枸杞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 张旭.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6)
  • [2]枸杞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的相关探究[J]. 李兴平. 种子科技, 2021(05)
  • [3]我国枸杞属物种资源及发展对策[J]. 王益民,张宝琳.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3)
  • [4]黑果枸杞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对策[J]. 张佳琪,赵英力,王浩宁,李冬杰. 北方园艺, 2020(19)
  • [5]不同施氮量对黑果枸杞光合特性、品质与产量的影响[D]. 马兴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黑果枸杞枝刺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D]. 王皓.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巴音河流域枸杞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水分特征及利用评价[D]. 杨一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多酚类物质对土壤盐分的响应[D]. 王春雨. 青海大学, 2020(02)
  • [10]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J]. 常雪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03)

标签:;  ;  ;  ;  

枸杞的价值与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