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进入燃油系的途径及排除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原宾[1](2021)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柴油机是当下最普遍使用的动力机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牵引、油井钻探、船舶、汽车等机械领域。由于柴油机结构复杂,柴油机故障往往表现出繁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燃油系统对于柴油机的运行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然而燃油系统故障率较高,在柴油机的故障当中大约有27%是由燃油系统故障引发的。因此,快速高效的对燃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波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开发了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具体工作如下:通过查阅文献和整理厂方燃油系统故障数据,总结归纳了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作为健康管理模块的技术库。使用外夹式压力传感器间接获取柴油机高压油管的油压波形,为后续的诊断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小波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借助小波阈值去噪技术去除油压波形的机械噪声。同时结合油压波形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对比了两种信号特征提取方案:(1)利用小波包频带分析技术把油压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带,并对油压信号各个频带的信号能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区分燃油系统不同的故障。(2)油压波形中含有丰富的状态信息,提取燃油压力波形中的波形宽度、波形幅度、最大压力、起喷压力等数据作为特征参数,实验表明,此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的故障特征信息丰富,更适宜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研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并利用实验对比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和诊断精度。通过SOM神经网络对故障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可以有效对不同故障进行模式识别且诊断速度快。实验对比SOM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满足精度要求,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开发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燃油系统故障诊断,实验表明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弥补了单一神经网络的缺点,且诊断精度大幅提高。开发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将燃油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小波去噪技术、SOM-BP串联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故障诊断系统中,使用MATLAB软件中的GUI模块完成系统的开发。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导入、小波阈值去噪、故障诊断的功能,并建立健康管理模块可随时查看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案。
王建勇[2](2020)在《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国内愈发严格的排放法规关注重心都是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控制,这促使车载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地控制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然而据统计,2018年我国使用挥发性燃料的汽油车保有量已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近90%,突破了2亿辆,随之带来的则是更严重的汽油蒸发排放问题,而新实施的国六排放法规也对车辆蒸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严格限制,故对汽油车而言,开发一套能控制蒸发排放、有效回收油气并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燃油系统展开,对其燃油系统的关键部件的开发设计,加油特性CFD仿真分析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汽油车蒸发排放产生的机理和不同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然后本文基于某车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设计了一套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具体阐述了加油口盖、多功能控制阀、止回阀、燃油箱、活性炭罐和加油管等燃油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和关键参数的确定,同时对燃油系统进行了空间布置和蒸发排放物限值的分配。其次,本文建立了加油管三维非稳态气液两相流模型,使用流体仿真软件F luent,在验证模型可靠和网格独立性之后,分别模拟分析了加油枪加油速度、加油枪类型(加油枪插枪深度)和加油管首弯半径这三个关键因素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9m/s、3.07m/s和3.73m/s这三种加油速度下,随着加油速度的增大,加油管内更易形成液封,但在加油管出口处油液的涡流强度也会增大,对燃油箱内的油液扰动也更强烈,这将导致产生更多的油气;较ZVA-Slimeline2(插枪深度105mm)加油枪,使用OPW-12VW(插枪深度80mm)加油枪加油时,油液无法在加油管内形成液封且更易发生回流反喷,导致加油枪提前跳枪(PSO),此类插枪深度较短的加油枪对加油管油管头设计要求更高;在加油管首弯半径为70mm、80mm、90mm、100mm、110mm和120mm这六种情况下,随着加油管首弯半径的增大,油液流动顺畅性和对加油管的液封性能先得到改善后又恶化,具体表现为在70mm、80mm和12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易发生回流和反涌,且油液液封效果差,在90mm、100mm和11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流动平顺,无任何加油问题,且液封效果良好,故为了保证油液在加油管内加油顺畅且有效形成液封,合理的首管半径范围应为90mm至110mm。最后,对加装本文设计燃油系统的车辆进行了国六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和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得到的最终污染物排放值分别为0.295g和0.012g/L,均小于各自试验要求限值,符合国六蒸发排放标准。
吕其峰[3](2020)在《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控发动机发展,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软件和机电一体化应用不断增加,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的风险逐渐增加。对于发动机系统的输入部件,国六排放法规要求OBD系统应至少监测电路故障及合理性故障。同时在功能安全方面,汽车电子行业标准ISO26262要求避免因汽车电子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合理风险。国六高压共轨发动机电控部件的增加及法规要求监测项目的扩充,对车载故障诊断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研究适应排放法规及满足更高控制要求的故障诊断系统十分必要。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故障诊断系统和关键部件诊断方法的发展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详细研究了不同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机理,从而针对不同的部件结合其功能需求选取不同的监控策略。将故障诊断系统分为故障监控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监控模块报告故障信息后,故障管理模块进行故障处理。将监控功能模块分部件层、功能层和控制器层,对部件层和功能层诊断策略进行研究。基于该体系架构,以MATLABSimulink为建模工具,搭建了故障诊断体系策略。对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轨压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燃油计量单元、蓄电池电压、ADC模块等部件搭建了超限检测策略模型和部分合理性检测策略模型;对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无信号故障和错误信号故障采取模型诊断法结合逻辑诊断的融合诊断策略,在非故障性输入干扰时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故障。对轨压控制的过程采取了通过轨压传感器和通过燃油计量单元两种策略分别进行轨压梯度监控和调节器监控,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于失火故障采用AMESim软件进行故障模拟并采集数据,从而提取故障特征进行故障诊断,并搭建诊断策略模型。对搭建的各模块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准确识别故障。将搭建的故障诊断策略模型与发动机整体控制策略进行对接,生成代码下载到目标ECU中,选取部分传感器的诊断策略进行离线仿真,通过模拟故障对诊断程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论文搭建故障诊断系统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表明故障诊断系统可有效实现柴油机的故障诊断。
朱文超[4](2019)在《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规则的实施,对船舶柴油机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以电液控制方式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逐步发展为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技术核心。然而,国外柴油机公司产品已经占据国内市场,国内对船用低速柴油机燃油系统重要部件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专业、高性能的测试平台能为产品的研发提供重要指导作用,可加速燃油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进程。基于此,本文针对船舶低速机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关键部件性能试验装置,研制了一套高性能测控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低速机燃油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性能评价指标,设计了试验台的总体方案;结合试验台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功能,分别确定了以喷油器性能为目标的核心监测点和以试验台运行状态为目标的辅助监测点。参考燃油系统的运行情况,结合试验台软件的功能性、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对该部分硬件进行了选型。(2)根据试验台测控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了软件系统架构。针对喷油器的性能测试,设计了基于LabVIEW主控程序,以状态机和“生产者-消费者”为主要设计模式实现了参数显示、储存、回放、特征分析等功能;针对试验台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控制,设计了以PLC为主的试验台辅助测试系统,实现了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转速测量、油量智能称量、状态综合检测以及报警等功能。(3)针对高压共轨系统中的轨压波动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轨压控制模型,分别采用传统PID和模糊自适应PID两种控制方法对轨压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较传统PID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小,具备更优良控制效果。(4)通过单通道输入、输出的对比验证以及试验台上的同步采集测试,从两方面验证了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在注油器试验台上,对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效果。
孙智[5](2018)在《飞机热管理与座舱热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飞机热管理和座舱热舒适性研究,有助于解决飞机返航热沉不足问题,改善飞行员的热舒适性,提高热管理系统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飞机的热管理和驾驶舱人员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气动热、座舱热舒适性、新型空气热沉获取技术等问题,并实现了热管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更精确的解决飞机座舱和机翼油箱热负荷问题,采用RANS和SAS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身表面的气动热温度呈非均匀分布,且在飞机座舱盖位置出现局部高温,这与绕过飞机座舱的气流出现先压缩后膨胀的现象有关。飞机机翼表面的气动热分布较为平均,仅在后缘附近的温度略有升高,这与后缘处存在涡脱落现象有关。(2)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飞机座舱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建立适用于飞机驾驶舱高太阳辐射、天空辐射等特殊热环境的人员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PMVF,并应用于飞机座舱的热舒适性评价中。研究表明,当飞机的飞行高度较高时,人体的热舒适性越好;当飞行马赫数越小时,人体的热舒适性也越好。此外,当飞行马赫数达到2时,无论高低空飞行,人体头部和肩部的PMVF指标均不能满足热舒适性要求。(3)为解决飞机热舒适性及热沉不足问题,开展冲压引射技术和环形散热器技术及其相关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亚音速飞行工况下,冲压空气引气量增量最大可达58.5%,冲压引射技术有利于提高进气道内的动量输运,增加引气量;在超音速飞行工况下,冲压引气量会出现负增长,这与此时冲压引射抑制进气道内的动量输运有关。环形散热器中的主流体侧为发动机进气道,故对流换热Nu数变化不大;二冷流体侧的对流换热Nu数则受构型的影响较大,这与二冷流体侧的流体运动方式有关。在二冷流体侧,构型的变化可以改变壁面附近的涡运动,进而影响强迫对流换热。构型优化结果表明,半圆形二冷流体通道的环形散热器换热效果优于长方形通道,最大可提升39%左右。(4)对飞机热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并以热舒适性为优化目标之一实现了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研究表明,长时间巡航(45分钟以上)会使燃油热沉温度超标(超过40℃),增加空气热沉可以使燃油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过对燃油代偿、座舱热舒适性等的多目标优化,发现当发动机引气量为0.22 kg/s、冲压空气量为0.20 kg/s、初级换热器效率为0.85、次级换热器效率为0.9时,系统性能最优,其中次级换热器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大。以空调子系统为例的热管理系统故障分析表明,在涡轮等部件增加测点的方法可以使系统的故障检测率从91.4%提高到100%,使系统的故障隔离率从32.9%提高到83.9%。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徐晓棠[7](2017)在《拖拉机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拖拉机发动机转动起动钥匙起动机不转动、起动机转动但发动机不能启动、发动机慢慢熄火的常见故障,详细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排除方法。
李鹏飞[8](2016)在《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燃油系统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油系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性能。而燃油系统本身故障的复杂性、多样性,其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燃油系统,如何有效的诊断燃油供给系故障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柴油机维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柴油机燃油系统结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故障特点、故障模式部位、机理和常见故障等方面的统一分析,归纳出检测和维修系统某种故障模式的详细策略、发生该故障的异常现象以及故障原因,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提供服务。在故障树分析方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柴油机燃油系故障模式分析的相关知识,建立柴油机燃油系常见故障的故障树。以故障模式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的内容为知识源,选用基于故障树技术进行知识库系统的组织与建立,采用产生式规则和框架相结合的知识表示方法来表示诊断知识,将规则和故障树进行了融合。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技术一方面可以加快维修速度,缩短维修时间,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设备保养中迅速地恢复技术状况,在维修保障体制上也不会只是停留在事后维修和定期维修。在有针对性和视情维修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及维修质量,年度、季度与定期维修次数减至最小,避免过剩维修,降低维修费用。
朱莉[9](2012)在《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有资料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大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他任何单一的人类活动产生的空气污染量都比汽车排放导致的污染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主要从车辆本身去考虑,除了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研究出更加先进的控制技术,创造更好的燃烧做功环境以及创新出更好的机外净化处理技术之外,还要考虑大量的已经在消费者手中的在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控制。在用车中汽油车数量庞大,是制造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所以在用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保护环境的关键。该课题来源于生活,借助机动车环保检测站的检测实践和典型汽油车4S店的检修实践,以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发动机电子控制原理为理论依据,以南京市环保检测站检测到的超标汽油车为研究对象。本文围绕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原因及控制方法分析问题,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分析了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危害、形成机理及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国外先进的在用汽油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标准和测试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研究我国各地现有的在用汽油车执行标准和检测方法,找出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通过调研,分析南京市环保检测站现阶段对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所执行的检测标准、设备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3.分析南京市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不合格现状,研究导致这些车辆不合格的原因,并通过维修手段解决这些车辆超标问题。之后,将多种污染物超标的不同原因及控制方法分别进行总结归纳。最后通过控制实例说明对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最终实现了降低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物的量,使其达到环保检测要求。希望通过论文研究能够为广大在用汽油车主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
郭红岩[10](2011)在《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法化解的灾难。石油污染和核泄漏引发的跨界损害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失和灾难无法用语言描述。在巨大的跨界损害灾难面前,受害者不仅面临巨大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就连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也遭到极大的破坏,甚至毁灭。长期以来,跨界损害的受害者很难得到及时和充分的赔偿。但受害者没有义务承担这种祸从天降的灾难。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在一些领域中建立了有利于保证对受害者进行及时和充分赔偿的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规则。但这类规则还没有在国际法相关领域中广泛应用,有关规则和制度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跨界损害的概念、分类和后果进行细致的梳理以后,从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特征和性质入手,对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问题包括: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法律原则以及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主体模式。论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在写作过程中,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理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历史分析、定性分析、以及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力求高质量地完成该篇论文。导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和伦理基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的研究状况、论文的基础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源于但又不同于跨界损害责任,它是对跨界损害责任的延伸和发展。其法理基础不是为了对民事责任人行使矫正正义,而是为了实现分配正义。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正是基于这样的伦理基础,在不背离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前提下,把对受害者的赔偿作为起点,逆向设计多重损失分担者的赔偿责任和赔偿义务。不仅由民事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而且,有关受益者或潜在污染者、以及特定情况下的起源国也分担跨界损害的损失,实现对受害者及时和充分的赔偿。正文第一章是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在第一节“跨界损害的概念、种类和客体内容”中,首先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跨界损害的范围与国际法委员会在讨论该议题时的范围是一致的。跨界损害是指在一国领土上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地方所从事的危险活动在另一国领土上或在该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其他地方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或环境损害。论文在从跨界损害的致害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对跨界损害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后,接着对跨界损害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指出在不同跨界损害的情况下,应考虑适用适当的风险控制和损失分担机制。在按客体的分类中,指出目前对公域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种种不足和障碍。第二节“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特征、性质和意义”中,从对“损失”、“分担”、“损失分担”等含义的剖析,层层递进,分析推导出“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是为了对受害者进行及时和充分的赔偿,由导致跨界损害的致害活动的经营者或其民事责任人、受益者或潜在污染者、以及特定情况下的起源国等多重主体,按照一定的归责原则和责任序位,对跨界损害的受害者分担赔偿义务的法律机制。跨界损害损失分担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既包括国际法层面的,也包括国内法层面的;既包括实体法的内容,也包括程序法的内容。在具体的跨界损害案件中,还会涉及国家对外国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等司法协助问题,甚至涉及对证据的搜集及认定问题。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国际法不断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跨界损害受害者包括环境权在内的基本人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的形成标志着新的公平正义理念的出现和普遍认同。这种新的公平正义理念,就是不仅要实现利益分配的正义,也要实现损失分担的正义。因此,在跨界损害的情况下,不能只强调污染者付费,不能以强调致害者的民事责任来追求所谓的矫正正义,因为这种正义可能对受害者没有任何裨益。第三节在沿着国际法委员会对于国家的跨界损害责任及损失分担的研究和审议的脉络进行历史回顾和分析以后,结合有关国际司法实践、现有国际条约和国际环境软法文件,阐述了跨界损害责任的立法概况以及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国际法现状。在当代国际法的跨界损害责任领域,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已经在核损害和海上油污损害责任制度中建立起来,但是还没有普及到包括外空损害等有关跨界损害责任制度中。因此,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的发展在不同的责任领域中并不平衡。第二章是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法律原则。本章分三节论述了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以及起源国承担补充保证责任的原则。在论述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原则的过程中,首先界定了跨界损害的受害者是“由于一国在其领土上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进行的危险活动在该国以外的另一国领土上或在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其他地方受到人身、财产或环境损害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跨界损害的受害者和国内侵权法中的受害者一样,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对某些权利观念的变化、对某些权利的放弃和不断承认新的权利的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保证对受害者“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及时”是指时间上的“即时性”,这种时间上的即时性是指受害者为了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应当获得尽可能快的赔偿。“充分”是指对赔偿的质和量的要求,“充分赔偿”的含义就是对受害者的赔偿不仅要达到数量的要求,还要达到质量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际文件对“及时和充分赔偿”的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国际文件对“及时和充分的赔偿”提出了最低的限度。最常用的表述就是使受害者恢复到“如果损害没有发生”之前的状态。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必须基于严格责任原则。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在引入严格责任的基础上,又辅以连带责任、限额责任、保险或其它财务保证作为保障,使受害者真正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环境文件的肯定和支持。除有关核损害的国际条约以外,有关跨界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条约大都把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作为它们订立条约的目的明确规定在序言或第一条中。保证这一原则目标实现的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虽然已经在一些领域中得以确立、发展和完善,但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制度整体,它仍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在“污染者付费原则”一节中,首先论述了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法律内涵,是指造成环境损害的污染者有责任支付赔偿并承担弥补损害的费用。污染者应负的费用包括预防环境污染的费用、停止污染行为和防止污染继续或扩大以及尽速通知的义务、清除污染、恢复环境的费用以及负损害赔偿的费用。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没有从污染者付费原则入手,而是以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对受害者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入手,逆向设计对受害者的赔偿。但这种逆向设计的制度并不背离污染者付费原则,只不过这里的“费”不是污染者所造成的全部损失。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制度设计并不要求污染者承担所有损失,因为那将对受害者造成实际上的受偿不能,所以只让污染者负担其应当负担且又负担得起的费用。第三节是“起源国承担补充保证责任的原则”。在这一部分中,首先界定了起源国的概念、责任类型和责任特点。起源国可以具体表述为在其领土上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进行危险活动而引起跨界损害的原因行为的发生国、或危险活动的管辖国或控制国。起源国的责任类型或者是首位全部责任,或者是次位补充责任。首位全部责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外空活动损害中发射国的责任,这种责任通常情况下都不是自己责任,而是一种替代责任。起源国的次位补充责任是指在跨界损害的民事责任人或有关受益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下,由起源国对受害人直接承担赔偿义务的形态。起源国不管承担首位全部责任还是次位补充责任,其责任性质和特点都同时包含有补充性和担保性。起源国责任补充性的法理与国际法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跨界损害的原因行为是国际法不禁止的非国家行为。第二,污染者付费原则。第三,受益者分担损失。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权益原则是起源国责任保证性的国际法基础。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权益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性质上属于国际环境法中的强行规范。在国际环境事务中,既要维护国家的环境主权,又不能损害国外环境和相关权益,这是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权益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法的过程目标和最终目的。第三章“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主体模式”分为四节。在第一节中论述了分担跨界损害损失多重主体的范围及分担模式,首先结合民法学及侵权法学的有关内容提出并论述了单重主体责任制度和多重主体损失分担制度的概念。多重主体损失分担制度是指在某些侵权领域,法律规定由不同层级的多重义务人分担不同的赔偿义务,每个层级的赔偿义务人只在一定的限额内承担有限责任。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主体包括受害者、民事责任人、受益人及特定情形下的起源国。在这一节中还结合条约和有关的国际实践,论述了跨界损害责任主体从由单重主体承担责任向由多重主体分担损失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多重主体分担跨界损害损失应该说始于跨界核损害责任条约,但是由于跨界海上油污损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更高,所以,国际社会对油污损害的损失分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而,在海上油污损害责任领域中,损失分担的制度更加完善,主要体现在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议定书和1971年《建立国际油污赔偿基金公约》及其议定书中。现在,油污损害和核损害责任制度是多重主体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两个最完善的制度领域,但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代表着目前分担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的两种模式。其中,跨界油污损害的损失分担模式是通过1969年《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体系和1971年《建立国际油污赔偿基金公约》双重条约体系建立的,民事责任人的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人的次位赔偿义务规定在不同的条约中。跨界核损害的损失分担是通过单一条约体系建立的,即民事责任人的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人的次位赔偿义务是规定在同一个条约中。这两种模式不仅在立法方式上不同,起源国在分担损失时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跨界核损害的损失分担者主要是起源国,即有关公约中所指的“装置国”,而海上油污损害的损失分担者主要是相关受益人,即由石油进口商建立的基金分担损失。本章的第二、三节分别论述了民事责任人和次位损失分担者各自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范围、免责、限额责任、保险保证等内容。最后一节则专门论述了起源国在分担跨界损害损失中的义务。按照国际法,起源国作为在其领土上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进行危险活动的国家,首先应当履行预防原则所要求的一般义务,并从国内法层面上保证有完善的法律机制保证受害者可以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其次,在跨界损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起源国应当履行通知和磋商、采取预防措施及紧急援助的义务。另外,有些国际条约已经明确地赋予了国家作为民事赔偿义务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外的补充赔偿义务。再有,即使在有些情况下,国家既不是民事责任人,也不是赔偿义务人,但国家却承担了赔偿受害者损失的义务,这种义务实际就是国家的国际赔偿责任,尽管在实践中国家常以所谓的“负责任”或“人道援助”的面目出现。结论部分在总结了全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外,进一步指出,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由于国家的国际赔偿责任是国家的一般义务,其义务的确定往往涉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国家的民事赔偿义务确是具体的、确定的,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法律程序实现获得赔偿的权利。因此,为了保证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完善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应当致力于研究、制定、完善国家承担民事赔偿义务的有关规范。
二、空气进入燃油系的途径及排除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进入燃油系的途径及排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
1.2.1 故障诊断技术简要理论 |
1.2.2 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
1.3 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 |
2.1 柴油机燃油系统常见故障 |
2.1.1 供油量不足 |
2.1.2 针阀泄漏 |
2.1.3 出油阀失效 |
2.1.4 针阀卡死 |
2.2 解决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燃油系统故障特征参数的提取 |
3.1 小波分析基础 |
3.1.1 小波分析的定义 |
3.1.2 连续小波变换 |
3.1.3 离散小波变换 |
3.1.4 多分辨率分析 |
3.1.5 小波包理论 |
3.1.6 小波阈值去噪 |
3.2 小波阈值去噪的MATLAB实现 |
3.3 利用小波包进行故障特征参数提取 |
3.3.1 频带分析技术 |
3.3.2 小波包频带分析技术的应用 |
3.4 利用燃油压力波形进行故障特征参数提取 |
3.4.1 压力波的测量 |
3.4.2 压力波的测量部位 |
3.4.3 燃油压力波性特征提取 |
3.4.4 故障样本数据 |
3.5 故障特征参数提取方案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4.1 SOM神经网络 |
4.1.1 SOM神经网络结构 |
4.1.2 SOM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4.2 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4.2.1 网络样本设计 |
4.2.2 网络设计 |
4.2.3 网络训练与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5.1 BP神经网络 |
5.1.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5.1.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5.1.3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5.2 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5.2.1 创建故障类型编码 |
5.2.2 BP神经网络建立 |
5.2.3 BP神经网络训练与测试 |
5.2.4 诊断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SOM-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
6.1 SOM-BP串联神经网络的优点及可行性 |
6.2 SOM-BP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 |
6.3 GUI用户界面开发 |
6.4 诊断系统界面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及回收技术 |
1.2.1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 |
1.2.2 油气回收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开发 |
2.1 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 |
2.1.1 加油口盖的设计 |
2.1.2 塑料燃油箱上多功能控制阀(MFCV)的设计 |
2.1.3 塑料燃油箱上止回阀(ICV)的设计 |
2.1.4 塑料燃油箱的设计 |
2.1.5 活性碳罐的设计 |
2.1.6 塑料加油管的设计 |
2.2 燃油系统的布置 |
2.3 燃油系统蒸发排放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油管加油特性的仿真研究 |
3.1 仿真假设 |
3.2 仿真求解过程 |
3.2.1 流体域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流体域提取和网格划分 |
3.2.4 边界条件 |
3.2.5 相关求解参数设置 |
3.3 仿真验证 |
3.3.1 预仿真 |
3.3.2 加油试验验证 |
3.3.3 网格独立性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加油过程油液流动顺畅性和液封的形成 |
3.4.2 加油枪加油速度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3 加油枪类型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4 加油管首弯半径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车污染物排放试验 |
4.1 试验车辆状态 |
4.2 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过程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动机OBD法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OBD法规发展研究 |
1.2.2 国内OBD法规发展研究 |
1.3 当前故障诊断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柴油机故障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分析 |
2.1 满足国VI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需求分析 |
2.1.1 高压共轨柴油机ECU功能结构组成 |
2.1.2 故障监控内容 |
2.1.3 故障诊断系统组成 |
2.2 故障监控策略 |
2.3 故障管理模块 |
2.3.1 预消抖 |
2.3.2 故障诊断检查处理 |
2.3.3 故障诊断事件存储 |
2.3.4 故障诊断抑制处理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典型部件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1 轨压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1.1 轨压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
3.1.2 漂移故障检查 |
3.1.3 失效处理策略 |
3.1.4 模型仿真 |
3.2 燃油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2.1 燃油温度传感器信号范围检测 |
3.2.2 燃油温度信号合理性检测 |
3.2.3 模型仿真 |
3.3 轨压梯度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3.1 故障监控策略 |
3.3.2 故障失效处理策略 |
3.3.3 模型仿真 |
3.4 基于燃油计量单元的轨压监控策略研究 |
3.4.1 燃油计量单元的故障监控策略 |
3.4.2 轨压监控策略 |
3.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3.5.1 故障原因分析 |
3.5.2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 |
3.5.3 结合逻辑诊断的模型诊断法 |
3.5.4 故障诊断建模及仿真 |
3.5.5 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失火诊断研究 |
4.1 失火故障仿真 |
4.1.1 基于AMESim的发动机仿真模型介绍 |
4.1.2 失火故障模拟 |
4.2 失火故障特征分析 |
4.2.1 瞬时转速信号特征理论分析 |
4.2.2 失火故障特征计算 |
4.3 SOM神经网络的失火诊断方法实现 |
4.4 基于段角加速度的逻辑诊断法 |
4.4.1 失火诊断条件检查 |
4.4.2 失火检测 |
4.4.3 失火故障诊断 |
4.5 模型仿真及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试验台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虚拟仪器的发展现状 |
1.4 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本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燃油系统试验台总体设计与硬件选型 |
2.1 试验台总体设计 |
2.2 试验台测控点的选取 |
2.3 测控系统硬件选型 |
2.3.1 Compact RIO硬件选型 |
2.3.2 PLC300硬件选型 |
2.3.3 工控机硬件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
3.1 测控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
3.2 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3 Compact RIO主测控系统程序开发 |
3.3.1 主测控系统软件架构与功能 |
3.3.2 FPGA程序设计 |
3.3.3 上位机程序的设计 |
3.3.4 信号实时显示与数据存储 |
3.3.5 轨压控制模块 |
3.3.6 数据交换程序设计 |
3.3.7 滤波器设计 |
3.3.8 通讯接口预置 |
3.4 PLC辅助测控系统程序开发 |
3.4.1 试验台辅助测控系统功能 |
3.4.2 软件架构 |
3.4.3 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 |
3.4.4 转速的测量 |
3.4.5 状态检测与报警 |
3.4.6 油量智能称量 |
3.5 PLC与LabVIEW通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PID的轨压控制 |
4.1 PID控制算法 |
4.2 模糊控制理论 |
4.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
4.3.1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 |
4.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4 控制仿真实现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 |
5.1 测控系统的实验验证 |
5.2 模糊PID算法的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
附录A:试验台测试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
附录B:试验台中开关量信号列表 |
(5)飞机热管理与座舱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2 热管理研究现状 |
1.2.1 气动热载荷 |
1.2.2 热沉获取技术 |
1.2.3 相关子系统及综合热管理系统 |
1.2.4 热管理系统的优化 |
1.2.5 热管理系统的热故障诊断分析 |
1.3 热舒适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飞机气动热载荷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离散格式 |
2.3 外部绕流算例验证 |
2.3.1 细长旋成体亚音速绕流 |
2.3.2 细长旋成体超音速绕流 |
2.3.3 半无限长球柱体超音速绕流 |
2.4 飞机气动热载荷分析 |
2.4.1 飞机前机身气动热载荷数值分析 |
2.4.2 机翼油箱气动热载荷数值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机座舱热舒适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腔体内部流动算例验证 |
3.3 战斗机座舱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
3.3.1 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
3.3.2 基于改进预测平均评价的驾驶舱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
3.4 座舱热舒适性分析 |
3.4.1 座舱气流组织仿真研究 |
3.4.2 基于改进评价指标的座舱热舒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机空气热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飞机冲压引气研究 |
4.2.1 热交换器数值策略及飞机冲压引气仿真分析 |
4.2.2 冲压引气进气道角度影响分析 |
4.3 飞机冲压引射技术研究 |
4.3.1 引射器设计与数值分析 |
4.3.2 冲压引射技术机理分析 |
4.3.3 冲压引射技术性能分析 |
4.4 飞机环形散热器技术研究 |
4.4.1 飞机环形散热器数值仿真分析 |
4.4.2 飞机环形散热器性能优化 |
4.4.3 环形散热器技术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机热管理系统多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热管理系统相关数学模型 |
5.2.1 管道 |
5.2.2 储液罐 |
5.2.3 泵 |
5.2.4 阀门 |
5.2.5 换热器 |
5.2.6 涡轮 |
5.2.7 压缩机 |
5.2.8 膨胀阀 |
5.2.9 蒸发器 |
5.2.10 冷凝器 |
5.2.11 水分离器 |
5.2.12 系统工质 |
5.3 综合热管理系统数值研究 |
5.4 基于关键参数的热管理系统多目标优化 |
5.4.1 多目标优化正交设计 |
5.4.2 多目标优化结果与分析 |
5.5 飞机空调系统的热故障分析 |
5.5.1 飞机空调系统多信号流模型 |
5.5.2 基于多信号流的热故障诊断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研究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7)拖拉机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动起动钥匙起动机不转动 |
2 起动机转动,但发动机不能启动 |
3 发动机慢慢熄火 |
(8)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组成 |
1.2.2 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 |
1.2.3 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及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柴油机燃油系故障模式分析 |
2.1 引言 |
2.2 柴油机燃油系概述 |
2.2.1 柴油机燃油系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2.2.2 柴油机燃油系的故障特 |
2.2.3 柴油机燃油系关键故障零部件 |
2.3 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
2.3.1 故障模式分析(FMEA) |
2.3.2 柴油机燃油系失效模式和故障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柴油机燃油系故障树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 |
3.2.1 概述 |
3.2.2 故障树的建立 |
3.2.3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3.2.4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3.2.5 底事件的重要度分析 |
3.3 柴油机燃油系常见故障的故障树分析 |
3.3.1 柴油机燃油系故障树的建立 |
3.3.2 系统定性分析 |
3.3.3 系统定量分析 |
3.3.4 系统重要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研究 |
4.1 引言 |
4.2 专家系统概述 |
4.2.1 专家系统概念 |
4.2.2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
4.3 燃油系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获取 |
4.3.1 知识获取的方法 |
4.3.2 基于故障树建立的知识获取 |
4.4 燃油系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表示 |
4.4.1 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
4.4.2 框架表示法 |
4.4.3 基于故障树的知识表示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控制方法 |
2.1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
2.1.1 一氧化碳(CO)的危害 |
2.1.2 氮氧化合物(NOx)的危害 |
2.1.3 碳氢化合物(HC)的危害 |
2.2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
2.2.1 一氧化碳(CO)的生成机理 |
2.2.2 碳氢化合物(HC)的生成机理 |
2.2.3 氮氧化合物(NOx)的生成机理 |
2.3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
2.3.1 机内控制法 |
2.3.2 机外控制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检测标准及测试方法 |
3.1 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检测标准 |
3.1.1 国外检测标准 |
3.1.2 国内检测标准 |
3.2 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 |
3.2.1 无负荷法 |
3.2.2 有负荷法 |
3.2.3 车载诊断系统 |
3.2.4 遥感测试法 |
3.2.5 各种检测方法比较与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4 南京市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标准、方法和要求 |
4.1 南京市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 |
4.1.1 GB18285-2005中规定的在用汽油车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 |
4.1.2 DB32/966-2006中规定的南京市在用汽油车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 |
4.2 南京市环保检测设备要求 |
4.2.1 底盘测功机 |
4.2.2 尾气分析仪 |
4.3 南京市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方法及过程分析 |
4.3.1 双怠速法检测全时四驱汽油车 |
4.3.2 ASM稳态工况法检测轻型汽油车 |
4.4 本章小结 |
5 在用汽油车排放污染物超标分析与控制 |
5.1 南京市在用汽油车环保检测不合格现状 |
5.2 在用汽油车排放超标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 |
5.2.1 CO超标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 |
5.2.2 HC超标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 |
5.3.3 NOx超标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 |
5.3 在用汽油车排放超标控制实例分析 |
5.3.1 CO排放超标控制实例分析 |
5.3.2 HC排放超标控制实例分析 |
5.3.3 NOx排放超标控制实例分析 |
5.3.4 两种以上排放物均超标控制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跨界损害的概念、种类和客体范围 |
一、跨界损害的定义和特征 |
二、跨界损害的种类 |
三、跨界损害的客体和内容 |
第二节 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特征、性质和意义 |
一、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概念 |
二、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特征和性质 |
三、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意义 |
第三节 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历史发展及国际立法概况 |
一、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概念的提出 |
三、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国际立法概况 |
第二章 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法律原则 |
第一节 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 |
一、“跨界损害的受害者”和“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含义 |
二、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归责基础 |
三、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赔偿的原则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污染者付费原则 |
一、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法律内涵 |
二、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和确立 |
三、污染者付费原则对跨界损害责任和损失分担的意义 |
第三节 起源国承担补充保证责任的原则 |
一、起源国的概念、责任类型和责任特点 |
二、起源国责任保证性的国际法基础 |
三、起源国责任补充性的法理与国际法基础 |
第三章 跨界损害损失分担的主体模式 |
第一节 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多重主体的范围及分担模式 |
一、多重主体的概念 |
二、多重主体分担跨界损害损失制度的确立 |
三、多重主体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两种典型模式 |
第二节 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民事责任主体及其义务范围 |
一、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民事责任主体的基本问题 |
二、跨界损害民事责任主体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赔偿范围 |
三、跨界损害民事责任主体的责任限制及责任保证 |
第三节 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次位主体 |
一、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次位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
二、跨界损害损失分担次位主体的地位和赔偿范围 |
三、国际油污赔偿基金 |
第四节 起源国分担跨界损害损失的义务 |
一、建立和完善受害者求偿的法律机制的义务 |
二、起源国的应急义务 |
三、起源国的国际民事赔偿义务和国际赔偿责任 |
结论 |
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空气进入燃油系的途径及排除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D]. 刘原宾.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D]. 王建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3]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 吕其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船舶低速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D]. 朱文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飞机热管理与座舱热舒适性研究[D]. 孙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7]拖拉机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J]. 徐晓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05)
- [8]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研究[D]. 李鹏飞. 长安大学, 2016(02)
- [9]在用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分析与控制[D]. 朱莉.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10]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郭红岩.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