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论文文献综述)
贺金叶子[1](2020)在《台湾女性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台湾地区文艺领域对女性主义题材研究虽然仅仅三四十年时间,但发展速度让人惊讶,而电影领域里女性主义融入的时间则更短,在新电影运动深入开展的形势下,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女性议题的导演和电影初现影坛,但也只是星星之火,女性仍处在整个社会的边缘位置。到了90年代,女性电影人、纪录片创作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女性影像才渐渐开始燎原。台湾女性文学作品为台湾女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创作文本,90年代以前大部分的女性电影都改编自女性小说,女性小说在创作题材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女性电影的影像语言。进入90年代,受西方女性思潮传播的影响,女权主义运动在台湾开始兴起,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纷纷加入到这一潮流中。电影作为众多媒介领域中的一块,特别是在女性主义早期阶段,被认为是女性运动的阵地,台湾女性电影被用来作为意识形态工具来纠正一些男性主导的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以一种对抗的姿态独立于主流电影之外的女性影像。台湾女性影展的的创办正是在这种创作局面下诞生的,它的成立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工作者投入到为女性发声的影像创作工作中。对于台湾女性电影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绪论阐释了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台湾女性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章将改编自台湾女性小说的女性电影分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分别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台湾女性作家及其代表作中所展现的女性在不同现实社会时空下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的变化,从中归纳出改编自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台湾女性电影作为一种图像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意蕴上与作为语言文本的女性小说之间的互文关系。第二章先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女性主义进入台湾后对台湾女性文学及电影的影响来阐释台湾女性电影的女体符码的建立过程,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观点与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解说台湾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是如何从电影中被凝视的“他者”变为凝视的主体的,再从台湾女性电影题材的流变和台湾女性电影的叙事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论述台湾女性电影的形态是如何完成从情欲书写到自我表达的转变的。第三章先从台湾独立制片的女性电影中挑选出具有建构女性情欲主体意识的几部代表作,紧扣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隐喻与直喻两个方面来探析当代台湾女性电影是如何建立起女性主体、打破男性霸权,再从当代台湾女性导演的创作实践观点、女性电影参与社会议题和影像历史的创作等方面,阐述台湾女性影人的发声与其对男性霸权的解构。结语部分立足台湾女性电影在制作环境、价值导向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现状,总结台湾女性电影女性叙述视角所展现出的独特的话语特点和视野情怀,强调女性电影对于构建一个两性平等、和谐互助的社会的重要性。
魏蓓[2](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研究说明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王鑫[3](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邹勇[4](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沈潇[5](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孙葳[6](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王新立[7](2017)在《近代文学社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近代文学社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状况作一通览式的描述,以期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尝试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考证近代主要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从文学史、社团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文学社团与近代社会文化、近代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关注与其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如时代局势的动荡,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学革命和新文学思潮的影响等,也关注其内在的存在状态,如社团内部的构成、社团的条例规定、社团活动与发展的方式、社员的文学创作与作品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等,使文学社团研究更加立体化,更加丰富。文章思路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从近代社会的巨变,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革命,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探究这些时代因素对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学社团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从19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120余年间文学社团的发展历程,依据该时期文学社团发展的具体状况,分为恢复期,复兴期,低落期,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社团进行详细梳理。对一些重要社团进行具体考证。第三章为近代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台湾以诗钟为主要创作方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发展非常繁盛。东南亚作为中国海外华人数量最多、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较之其它地区,也更加浓厚。本章马来亚地区为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社团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当地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四章为近代文学社团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社团与社员的考察,一是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考察近代文学社团与社团成员的地理分布,二是对社团主要成员身份的考察,并进一步探究社团的性质与特征。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止之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社,并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并继续存在着。第五章为几类特殊的文学性社团研究,在近代文学社团的发展中,既有一些和前代文学社团相似的社团,如怡老类社团,又出现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社团类型,如诗钟社。现阶段这些社团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难以归类,同时又创作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为完整体现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全貌。本章针对几类主要的文学性社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怡老类文学社团、季节性文学社团、诗钟类文学社团、哀悼性质的文学社团,以及报刊类和校园文学社团等。
李文静[8](2017)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迁台女作家女性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近200万人赴台,短时间内台湾人口结构剧变,加之国民党对意识形态的严密掌控,五十年代成为台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赴台人员中,有不少在大陆文坛就已崭露头角,或在报刊杂志有过编创经历,也有部分赴台后基于生计而开始创作的女性。历史的因缘际会和人际勾连,她们逐渐聚合成不容小觑的女性创作群体。本文重点是对第一代迁台女作家的女性观念进行精神谱系的梳理,探讨其与五四思想的源流,与台湾现实生活体验之间的关联;通过其文学作品言说方式和内容分析,揭示她们女性观念的形成机理及具体内涵;同时比较大陆和台湾两地不同空间女性观念的差异,缕析台湾女性观念的现代意义。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概括说明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阐明研究思路及重点;二是对本文“女性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与阐释。第一章,还原历史语境,主要从台湾文学的历史演进、五十年代台湾的文学政策、生活现实的艰难处境三方面分析迁台女作家创作的历史机缘。分析她们创作中女性主题的选择以及女性观念逐步构建的内外原因,揭示复杂文化因素及现实生命体察对迁台女作家创作,特别是女性观念初步形成的影响。第二章,运用文献学方法,重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妇女与家庭周刊》和《中央副刊》两个刊物,从原始报刊文献清理女作家关于女性问题的原初想法和观点流变,探究迁台女作家女性观念的独特性,尤其是与五四女性解放思想的父系关联与基于生活现状的不断调整。以报纸为阵地形成的激烈讨论与初步公共舆论空间的聚合,不仅成为她们人际勾连的基础,也为她们女性观念的形成奠定了话语平台,而且因媒介效应形成广泛的社会互动,张阔了她们在主流文艺夹缝中的影响力。第三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借助五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女作家谢冰莹、林海音、徐钟佩的小说创作,从作品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叙事方式的选择、主题呈现技巧等诸方面,进一步探析迁台女作家对女性观念的文学阐释与内涵扩展。根据女作家对两性、婚恋、事业等方面的文学架构和艺术想象,以此见证她们在特定时空中对女性自我的全面思考。第四章,回溯五四至五六十年代两岸女性观念的分合路径,勾勒不同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大陆与台湾女性观念的歧异及所呈现的不同风貌。台湾女性观念基于对五四思想自由一脉的继承,加之生活实践对传统观念的转换修正,呈现出新的贤妻良母主义倾向;而大陆则在革命与建设的浪潮中,加之高度组织化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追求社会平等,去性别化的女性观念。从两地女性观念的分流,不仅可以看到五四思想因历史境遇不同的生发景观,也可以进一步映照出台湾女性观念的现代思想史意义。女性观念及文学的多棱镜,折射的是现代中国思想启蒙与伦理革命、社会革命与人性解放、政治权力与性别塑造之间的复杂纠缠。
刘霞云[9](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李丹丹[10](2016)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文中提出女性主义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催生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等多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女性主义伦理学就是以母性思维、性别分析法为基础,也就是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伦理学问题,出现了女性主义自由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生态伦理学、女性主义性伦理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电影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初具规模。研究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中的表现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伦理还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选题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从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分析等。第一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分析、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也就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思想,强调女性生存的目的应该同自由主义的理念一样,根据自由、自主和自我的决定原则,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理性,还包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反映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如《红高粱》、"小妞电影"及其代表作之一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它们以现代艺术形式诠释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第二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系、情感、关怀等,其理论基础是两性的道德差异。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女性的道德,它从情感出发将关怀与同情应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实证性相对明显。它的视角主要是女性的,强调关系、关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关爱的可行路径。本章在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叙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美丽的大脚》和《亲爱的》作为麻雀进行了解剖。《美丽的大脚》的女主人张美丽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所展现的是关怀与责任。在《亲爱的》中一共建立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尽管各自的特征不同,但同样都体现出母性的自然关怀情感。第三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与女性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核心是关怀,所以它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联系十分密切。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关注所有生命,它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连接是内在的。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有不少反映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作品。论文重点分析了以艾滋病为题材的《地久天长》、《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还有以器官移植为题材的《透析》等。第四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反思、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是从女性的视角以及切身感受来看待性伦理的规范及道德原则,以女性体验为重心,将女性作为核心来探讨性伦理的道德范式该是如何。它可以约束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行为,帮助女性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性行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多数展示的都是健康的性观念,自由自主、性爱合一、真诚专一,批判性混乱、性交易等不健康的性行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还涉及到与女性性意识、性行为以及性伦理相关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第三者"、"同性恋"、"女汉子"、"伪娘"等。结语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价值、展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二、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女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小说:台湾女性电影的改编来源 |
第一节 主题意蕴的承袭 |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女性小说 |
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台湾女性小说 |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台湾女性小说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启迪 |
一、琼瑶:爱情王国里的闺秀 |
二、廖辉英、萧飒:在新旧社会夹缝中的挣扎者 |
三、李昂:挑战男性霸权的反叛者 |
第三节 故事情节的复现 |
一、《婉君表妹》:封建大观园的兄妹之恋 |
二、《油麻菜籽》:现实时空下台湾女性的成长史 |
三、《暗夜》:外遇情境中情欲与道德的挣扎 |
第二章 女体符码:台湾女性电影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视点:从男性凝视到女性凝视 |
一、被凝视的“他者” |
二、女性主体的确立 |
第二节 形态:从情欲书写到自我表达 |
一、情欲的沉沦 |
二、意识的突破 |
第三节 风格:从单一到多元 |
一、单一的传统女性 |
二、多元的现代女性 |
第三章 女权凸显:台湾女性电影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女性情欲的大胆呈现 |
一、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隐喻 |
二、女性情欲在女性独立影像中的直喻 |
第二节 男性霸权的着力解构 |
一、导演观点的披露 |
二、社会议题的呈现 |
三、历史题材的揭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
一、“人性”的复归 |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
2、先期问题假设 |
3、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
1、本文思路与架构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
小结 |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
第四节 文学空间 |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
小结 |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近代文学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论述 |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 |
二、九十年代至2005年期间的研究状况 |
三、2006年以来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近代”时间范围的确定 |
二、“文学社团”概念的界定和收录标准 |
三、具体文学社团命名的方式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文学社团”源流考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述 |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
第四节 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特征 |
一、传统文学思想的延续与改变 |
二、早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文学思想 |
三、文学界革命 |
四、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
五、文学特征 |
第二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恢复阶段 |
一、兰心诗社考 |
二、泊鸥吟社考论 |
三、沽上梅花诗社考 |
四、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二节 近文学社团复兴阶段 |
一、江东词社考论 |
二、言社、益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三节 近代文学社团低落阶段 |
一、支社考论 |
二、翠屏诗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四节 近代文学社团再次复兴阶段 |
一、希社考论 |
二、虞山诗社考论 |
三、寒山社考 |
四、其它社团概述 |
第三章 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文学社团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香港、澳门地区 |
第二节 台湾地区 |
一、发展轨迹 |
二、社团目的与主要内容 |
三、社团活动简述 |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
第四章 近代文学社团的新变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构成与变化:基于社团成员身份的考察 |
一、成员身份的考察 |
二、社团成员的籍贯分布 |
第三节 科举兴废与近代文社转型 |
第四节 近代女性文人结社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近代特殊的文学性社团述论 |
第一节 诗钟类文学性社团 |
一、诗钟渊源考 |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 |
三、近代诗钟类文学社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怡老类文学性社团 |
第三节 季节类文学性社团 |
结语 |
附录: 近代文学社团知见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迁台女作家女性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的断裂与文学的新生:迁台女作家创作的时代因缘 (一)近现代台湾文学历史的独特路径 (二)国民党迁台政治与文艺政策的调整 (三)现实的尴尬与五四精神的烛照 二、聚合与尝试:迁台女作家女性观念的初步构建与言说 (一)女性观念构建的媒介与平台 (二)女性观念的初步言说——以《中央副刊》《妇女与家庭周刊》为例 三、书写与实践:女性观念的成熟与文学表达 (一)小说为主的创作与女性观念表达 (二)女性观念传达的技巧解析 四、传承与延续:五六十年代两地女性观念的比较与意义 (一)现代女性观念的谱系溯源 (二)五六十年代两地女性观念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五、核心概念分析 第一章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自由、独立、理性: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分析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反抗男性压迫:《红高粱》 |
二、女性价值的实现:"小妞电影" |
三、"小妞电影"的典范:《杜拉拉升职记》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关系、情感、关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分析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概观 |
二、关怀、奉献:《美丽的大脚》 |
三、自然关怀:《亲爱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生命关怀: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与传统生命伦理的关联 |
二、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关联 |
三、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关联 |
四、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 |
一、女性堕胎 |
二、代孕母亲 |
三、安乐死 |
四、器官移植 |
五、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 |
一、引言 |
二、艾滋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三、器官移植类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性健康: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中国性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的研究领域 |
三、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对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反思 |
一、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前提 |
第三节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追求"真爱"的"第三者" |
二、超越性别的蕾丝边 |
三、逃避性别的"女汉子"与"伪娘" |
本章小结 结语 |
一、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 |
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 |
三、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自我意识的回归——台湾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女性电影研究[D]. 贺金叶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7]近代文学社团研究[D]. 王新立. 武汉大学, 2017(06)
- [8]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迁台女作家女性观念研究[D]. 李文静. 西南大学, 2017(02)
-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D]. 李丹丹. 东南大学, 2016(12)